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兄弟请了!”李瑞也拱了拱手,笑道。
    “看两位的样子不像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年轻男子道。
    “实不相瞒,我们是前往燕京城,只是路过天津卫而已。”李瑞道。
    “如此可真是巧了,我也是前往燕京,不过船在天津卫停了下来。”年轻男子笑道。
    “哦?小兄弟去燕京做什么?游学吗?”李瑞道。
    “这倒不是!看两位的样子,似乎是官场中人,你们莫非是高丽官员?”年轻男子仔细看了两人一阵,道。
    “啊!”安莆麟、李瑞都吃了一惊,安莆麟沉声道:“你如何知道?”
    年轻男子大笑道:“只有官场中人才有你们这等气势,与众不同。”
    安莆麟点了点头,道:“告诉你也无妨,我等乃是高丽使者,前去拜见大宋皇帝。”
    “你们是要向皇帝陛下上书称臣吗?说实话,你们早就该这么做了!我半年前出来,一路经过川蜀、江南,然后才来到这里,我听人说你们高丽竟然趁着大宋、女真交战抢了辽东数座城池,当时便惊讶不已!听到你们不愿意向大宋皇帝称臣,心中就更加难以置信!现在好了,你们向大宋皇帝称臣,让出辽东城池,你们高丽可以保的安宁!大宋乃是天下第一强国,我等四夷向来尊大宋为共主,向大宋称臣并不丢人。”年轻男子笑道。
    “这么说来你不是宋人?”安莆麟惊讶道。
    “不错,在下大理国段氏子弟,也是奉皇命前来拜见大宋皇帝,递交国书。”年轻男子道。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路见闻
    “大理国段氏子弟!”
    听到这话,安莆麟、李瑞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来。
    “你既然是奉皇命而来,为何还要从川蜀到江南,从江南又到这里,路途上竟然浪费了半年时间,你就不怕耽误了王事吗?”安莆麟愣了愣,立刻道。
    “王事?我大理国现在又有什么王事?”年轻男子苦笑道。
    “此话怎讲?”安莆麟道。
    “我们在天南,你们在地北,你们不知道我们大理的国事,这也正常!其实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不说也罢!小可段和明见过两位!”年轻男子道。
    “在下高丽副相安莆麟,这一位乃是我高丽翰林院学士李瑞李大人。”安莆麟道。
    “原来竟然是两位大人,小生有礼了!”段和明又道。
    “既然大家都是去燕京城拜见大宋皇帝,那就一起同行。”安莆麟道。
    “如此最好不过!”段和明笑道。
    “你去燕京,定然是代表大理向宋朝称臣了?”安莆麟道。
    “不错!当今天下,四夷纷纷向宋朝称臣!据我所知,吐蕃数十个大小部落都派人前往燕京,希望能够得到大宋皇帝的册封,北方的草原上也有蒙古部落前往燕京表示臣服,安南也派人前往朝拜大宋皇帝,东瀛都有人前往中原向大宋进贡!我大理乃是天南小国,本来就是大宋臣子,现在大宋一统天下,我们自然更要向大宋表达祝贺了。”段和明道。
    “四方诸国都向大宋称臣,我们高丽却不是如此!我们这一次出使大宋,为的是和宋人谈判。”安莆麟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表情,道。
    “谈判?谈判什么?”段和明惊讶的道。
    就在这个时候,小二将饭菜端了过来,三人都停了下来,不再说话。
    等到这小二走了之后,三人才再次说了起来。
    “自然是谈判辽东的归属问题了!我们高丽大王希望汉人能够彻底退出辽东,将那里完全让给我们!到时候我们高丽占据北方大片领土,可以和大宋成为兄弟之邦。”安莆麟道。
    段和明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安莆麟,这眼神中即带着难以置信又带着冷笑嘲讽。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安莆麟道。
    “你们凭什么和大宋谈判?你们高丽国力远远不如大宋,又怎么可能成为兄弟之邦?”段和明道。
    “我们高丽也有数百万百姓,也有数十万大军,足以抗衡大宋,逼迫大宋和我们谈判!”安莆麟道。
    “我在江南的时候就听说你们入侵辽东,这么长时间了,你们肯定和汉人交战,胜败如何?”段和明道。
    “这个互有胜败。”安莆麟的脸色微微一红,道。
    “只怕不是互有胜败,而是完全失败吧!”段和明冷笑道。
    “你怎么知道的?”安莆麟不得不点了点头,反问道。
    “这还用说吗?宋军本来不算是天下强军,但是自从宣武皇帝登基之后,革新军制,宋军变得越来越强!数十年前西夏还可以和大宋抗衡,然则宣武皇帝登基之后,不到半年西夏灭国!女真人崛起以来,强大无比,辽国都被女真灭亡,他们号称满万不可敌,可是在宋军面前,他们仍旧不是对手!我离开大理的时候只是听说宋军夺回了中原、燕云,可是在江南的时候便听说宋朝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将金国彻底灭亡,金国皇帝都被诛杀!你们高丽人几百年没有打过仗,怎么可能是宋军的对手?”段和明道。
    安莆麟默默点了点头。
    “你们的兵力远远不如大宋,现在你们还不立刻称臣,反倒是要和大宋谈判?”段和明道。
    “宋朝的皇帝十分年幼,不到二十岁,军中将领未必服”安莆麟正在说着,李瑞拉了拉他的衣袖。
    “这件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也。”安莆麟笑了笑,道。
    “你们一意孤行,将来会给高丽带来灾祸的。”段和明笑了笑,道。
    三人在酒楼中大快朵颐,这酒楼的饭菜倒是做的很好,吃饱喝足之后,三人才一起离开酒楼,后面还有几个高丽侍卫跟着他们。
    “段公子是一个人来到中原,也没有侍从?”安莆麟有些奇怪的道。
    “不错!我乃是偷偷离开大理,封密旨前来,自然没有侍卫。”段和明道。
    安莆麟、李瑞都觉得这段和明有些诡异,一则段和明竟然在路途上就耽误了半年时间,转来转去,二来这段和明竟然说自己是奉密旨,也不知道他来中原到底做什么。
    “段公子从川蜀到江南,然后才到这里,不知道现在的川蜀、江南情形如何?”李瑞则是问道。
    “川蜀、江南本来就是大宋繁华之地,现在一副盛世景象!大宋皇帝在川蜀、江南推行减租令,规定地租不得超过三成,短短几年时间百姓都变得无比富裕!另外,从川蜀到江南,几乎所有的税卡都被撤去,商人经商不用再交许多税收,因此现在川蜀、江南之间商贸往来极多,商业极为发达!还有,从川蜀到汉中的道路已经彻底贯通,虽然仍旧有蜀道在,但是道路比起以前要顺畅的多!我听说从汉中前往燕京的官道都已经修好!沿海各地则是大建码头,整个中国都是四通八达!”段和明道。
    “听说前些年宣武皇帝和建炎皇帝大战,川蜀、江南等地应该也遭遇了不小的破坏,现在怎么可能会繁华呢?”安莆麟不信道。
    “大宋朝廷治国手段高明,出现繁华景象也不奇怪。你们看看眼前的天津卫,建成也不过两年时间,现在这商贸往来,天下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比拟!其实,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要政策得当,短短几年之内恢复盛世一点都不奇怪!隋朝末年也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等到唐太宗李世民继位,贞观之治也没有几年,天下便开始恢复昌盛,这一次只是更快一些罢了!川蜀、江南各地的百姓都将现在的宣武皇帝比作唐宗宋祖,现在看来,他的手段还在唐宗宋祖之上。”段和明道。
    “听说宣武皇帝年纪很小,没有多少威望,性情还有些软弱,不知是真是假?”已经来到了驿馆门口,三人先进入其中,坐在房里,安莆麟道。
    “你这是听谁说的?这样一个中兴大宋的帝王怎么可能是你说的这样?”段和明一副惊愕表情,难以置信道。
    “我曾经拜见宣武皇帝,看到他性情温和,似乎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李瑞咳嗽了一声,道。
    “此言大错特错!我在大宋呆了半年多的时间,对于宣武皇帝的事情了解的很清楚了!宣武皇帝这些年来所作所为已经传遍民间,你们高丽人竟然一点都不了解。”段和明摇头道。
    “还请段公子指教。”安莆麟道。
    “这些事情你们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都能知道,也罢,我就告诉你们!这宣武皇帝本来是道君皇帝的嫡长孙、靖康皇帝的嫡长子!道君皇帝推行花石纲使得天下大乱,北有宋江南有方腊,之后女真到来,宋军更是不堪一击!种家军号称宋军最强,种师道号称宋军第一人,然则在女真铁骑面前仍旧只有败亡一途!女真大军包围开封,道君皇帝、靖康皇帝全部被女真人捉走,宣武皇帝当时只有十岁,但是他竟然用替身骗过了女真人,他与李纲一起逃出了开封!之后他和李纲来到相州,谁知竟然被康王陷害,民间传说是在岳飞的帮助下,宣武皇帝从相州逃出,然后一路来到关陕,投靠折可求!这折可求乃是曹操一样的人物,竟然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宣武皇帝身旁所有大臣都被遣散,再无一个亲信,折可求甚至将自己的女儿送入皇宫之中用来监督迷惑皇帝,而皇帝则是天天做木匠。”段和明道。
    “木匠?”李瑞惊讶的道。
    “是啊!不过皇帝做木匠只是用来迷惑折可求的手段!听说皇帝当时对于木匠十分的痴迷,他没日没夜的呆在皇宫做木工,折可求以为宣武皇帝昏庸无能,再也不把宣武皇帝放在心上,谁知宣武皇帝却利用打猎时机偷偷联系外臣,并且他还暗中收复了当时的皇宫总管康安大人,之后宣武皇帝大婚之日,突然发动兵变诛杀折可求!民间传说中,这件事情诸多波折,但是都被皇帝一一战胜,最后结果是折可求被诛杀,皇帝命令自己的亲信岳飞掌控折家军!”
    安莆麟、李瑞都呆呆的在那里听着,见到段和明停了下来,安莆麟道:“还有什么?”
    “再有就是宣武皇帝亲自练兵了!宣武皇帝以皇帝之尊进入军中,和军中将士们同吃同寝,一起操练,军中从上到下都拥护皇帝!这其中也有故事,据说皇帝一开始是让士兵们站立练习,威慑军心,也不知是真是假。”段和明道。
    “还有这样的皇帝?”安莆麟不信道。
    “这些事情千真万确!有些军中将士因为受伤而离开军队,他们都亲自经历这些事情!我在川蜀的时候就碰到过这样的老兵!”段和明道。
    “再之后呢?”李瑞道。
    “再之后就是数次亲征了!第一次亲征攻克关陕,第二次亲征灭亡西夏,第三次亲征收复江南,第四次亲征灭亡女真!昨日里我来到天津卫,听说帝师李纲已经被罢相。”段和明道。
    “为何罢相?这李纲我也知道,他乃是宋朝元老,在宋朝文人中地位极高,几乎是第一人。”安莆麟道。
    “宣武皇帝要变法科举,李纲不同意,于是被宣武皇帝罢免。”段和明道。
    “他罢免李纲,难道朝中没有出现乱子吗?”安莆麟道。
    “宣武皇帝威望之高还要超过当年大宋的太祖皇帝,他即便是将朝中的官员全部罢免,重新任命官员,只怕天下都不会出乱子。”段和明道。
    安莆麟脸色有些苍白,李瑞还在不断的询问,段和明将自己听到的一些关于赵谌的事情统统说了出来,足足小半个时辰段和明才将所有的一切讲完。
    “宋朝的国力强过我们,兵力也强过我们,他们也没有君臣之争,为何他们不去主动进攻我们高丽?为何会这样?”安莆麟喃喃道。
    “宋军一路征战,兵马疲劳,定然需要休息,又或者宋皇还有其他考虑。不过无论是什么原因,你们高丽人竟然还想和大宋谈判,让大宋让出辽东,还要和大宋成为所谓的兄弟之邦,这实在是有些荒谬了!我劝你们还是立刻向大宋称臣比较好些。”段和明道。
    安莆麟愁眉苦脸,摇了摇头,道:“我高丽上下都要恢复高句丽,怎么可能向大宋称臣?”
    “那你们是自寻死路了。”段和明道。
    “不论如何,我要先见到宋朝皇帝再说!”安莆麟道。
    
    第二日清晨,他们离开天津卫朝着燕京城的方向而去。
    他们都骑在马上,行走速度也不是很快,而是一边走一边观看燕云十六州的风景。
    一路上可以看到无数的田地,所有田地都长着庄稼,根本没有荒废不用的田地。
    地里面能够看到不少的农人!已经到了初秋,农人还在忙碌!
    下午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在一个村口停了下来,之后他们在村子里借宿。
    他们询问村子里的村民生活情况如何,村子里的村民都是一副喜悦模样,说起大宋朝廷和大宋皇帝,他们都是打心眼里拥护。
    “燕云十六州本被辽国统治了二百多年,宋朝统治这里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可是这里的所有百姓都拥护宋朝统治,即便是契丹人也拥护朝廷!实在是了不得啊!”夜深之后,段和明与安莆麟、李瑞等人在房间之中,李瑞道。
    “无论是文治武功,宣武皇帝都称得上是盖世明君,你们还是没有决断吗?”段和明道。
    “皇命难违!我们只是负责谈判的,不可能称臣。”安莆麟苦笑道。
    段和明摇了摇头不再多劝。
    他们一边走一边观察,一直到了四天之后才来到了燕京城中。
    燕京城现在也是一派繁华景象,自不必多说,他们三人进入了理藩院中。


第五百八十四章 和谈
    七月十七日清晨,红日东升,安莆麟、李瑞两人在理藩院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燕京皇宫的跟前。
    看着眼前的燕京皇宫,安莆麟的眼中露出了思索的神色,过了片刻他轻轻点了点头。
    “安大人,你以前曾经来过这里,现在这里和以前有什么变化?”李瑞轻声道。
    “三十年前我出使大辽,当时这皇宫就是这般模样了,现在竟然还是这样!现在看来,宋人刚刚得到燕云、中原等地,现在还没有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否则的话,一国之君哪有用别人宫殿的道理?如果宋朝真的强大无匹,肯定会先建造宫殿!”安莆麟道。
    “不错!是这个道理!建炎皇帝当年到了江南之后,都是大建宫殿!看来宋朝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般强!”李瑞点了点头,道。
    “如此一来,我心中就有底了。”安莆麟笑道。
    他们两人进入了皇宫之中!
    这皇宫给他们的第一感觉是大,第二感觉是防备森严!皇宫里面不断可以看到侍卫,这些侍卫检查的无比仔细,经历了数道检查之后,他们才能正常通行。
    燕京皇宫整体给人粗犷的感觉,不过这里打扫的非常干净,各种各样的景物似乎经过了重新布置,细节处非常的整齐。
    路上还可以看到不少的官员,不过这些官员都是行色匆匆,偶尔还可以看到宫殿里面的官员,那些官员也是在低头做事,很少有人抬头打量他们。
    安莆麟仔细的观察着这一切,眉头微皱,相比于大宋朝廷,他们高丽朝廷就要松散的多了!
    “请问陛下在何处?”安莆麟向前面领路的理藩院官员问道。
    “陛下在崇文殿等待你们。”官员道。
    “崇文殿?怎么会在那里?”安莆麟惊讶道。
    “陛下这些天一直在崇文殿中办事。”官员道。
    往前走了有一刻钟的时间,他们进入了一个幽静的院子之中,院子里面到处都是大树,一片阴凉。
    院子里竟然摆放着孔子、孟子这样的儒家圣人的雕像,前方是一个规模极大的殿堂,他们进入殿堂之中,发现一个青年正站立在那里。
    青年背对着他们,似乎正在看一副画像!安莆麟悄悄看了看,原来那画像也是孔子画像。
    “陛下,高丽使臣已经到来!”理藩院的官员道。
    “啊!这就是陛下!”安莆麟吃了一惊!
    因为赵谌今日竟然没有穿龙袍,而是穿着青色的儒服,因此安莆麟竟然没有意识到那青年是赵谌。
    “高丽使臣安莆麟、李瑞拜见大宋皇帝陛下!”安莆麟立刻跪了下来,李瑞也跟着跪了下来,两人用汉语齐声道。
    “平身吧!”赵谌淡淡道。
    安莆麟、李瑞站起身来,安莆麟在后面打量赵谌,他发现赵谌正如李瑞所说的那样,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赵谌突然转过身来,他的双目朝着安莆麟、李瑞扫了过去。
    顿时,安莆麟感觉自己的眼睛仿佛是被刺痛一样,他慌忙低下头来!在赵谌的注视下,他有一种站立不安的感觉!那边李瑞也是如此!
    安莆麟心中骇然,这才知道之前李瑞给出的“温和、软弱”说法完全不可信!一个“温和、软弱”的帝王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震慑人心的眼神?
    李瑞也惊骇不已,他那日在辽东见到赵谌,赵谌给他的感觉根本不是如此!为何短短时间,赵谌发生了这样打的变化。
    “你们是昨日来到京城?理藩院的那些人招待还好吧?”赵谌道。
    他开口说话,顿时所有的锋芒又消失不见,整个人再次给人温和之感,安莆麟、李瑞简直以为自己刚才看错了。
    “贵国理藩院官员对我们极为厚待,多谢陛下。”安莆麟急忙道。
    “厚待你们,这是应该的!高丽和我大宋一脉相承,都是用同样的文字,都是学圣人学问,你我两国都是文明之国,这和契丹、女真大不相同!契丹、女真乃是蛮夷,根本无法和我们和平共处,只有交战!而大宋和高丽之间应该少些兵刀,有什么争执都可以谈判。”赵谌道。
    “啊!陛下是答应和我们商谈辽东之事了?”安莆麟惊喜道。
    “不错,辽东经历的战事实在是太多了,现在也该停下来了!”赵谌道。
    “是,是,我高丽和大宋都崇尚文治,理应如此。”安莆麟急忙道。
    “文治朕这些天在崇文殿中,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文治更加重要还是武功更加重要?”赵谌道。
    “自然是文治更加重要!”安莆麟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
    “哦,你说给朕听听。”赵谌道。
    “自古文治武功,要说文治,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都是其中的翘首,都开创了一代盛世,要说武功,自古以来最厉害的当属秦始皇、汉武帝了,可是秦朝两代而终,汉朝也是从汉武帝开始没落,可见武功再高也没有多少用的,打下的江山再大,到了最后也难免灭亡!”安莆麟道。
    “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你们两人打消了朕心中的一个疑惑。”赵谌笑道。
    安莆麟、李瑞也不敢问是什么疑惑,他们等待赵谌继续说下去。
    “关于辽东和谈的事情,你们去找王庶,朕已经让他来处置此事。”赵谌却淡淡道。
    
    当下安莆麟、李瑞只得从崇文殿离开,他们被带着朝皇宫南边军机处所在的地方而去。
    如此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他们在军机处的一个房间之中见到了王庶。
    “高丽使臣安莆麟、李瑞见过宰相大人!”安莆麟、李瑞急忙行礼。
    “快快请坐吧!”王庶笑道。
    这里的布置和刚才崇文殿的布置完全不同,空间看起来有些紧凑,里面放着办公的桌子,桌子上有不少的文件。
    他们两人坐下,门口有侍从进来给他们端来热茶。
    “我等刚刚去见过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说王大人主持辽东和谈之事,因此让我们来找王大人。”安莆麟道。
    “关于辽东问题,我们是应该好好的谈一谈。”王庶道。
    “贵国真的不想再和我们交战了?”安莆麟道。
    “这是自然!国家战争多年,钱财物资消耗极大!北方之战过后,女真已经被灭亡,我们的仇敌都被杀死,陛下已经准备削减军队!另外,经过了多年战争,现在武将也非常的跋扈!我大宋国策一直都是扬文抑武,那些武将没有读过圣人之书,不懂得忠孝礼仪,自然不能重用!我已经建议陛下,将前线的那些将领都叫回国内,如同太祖当年一样杯酒释兵权,陛下还在考虑,好了,不说这件事情,咱们说辽东谈判的事宜。”王庶道。
    安莆麟坐在那里听着,他心中突然“明白”了赵谌、王庶等人的想法!看来大宋一直没有主动进攻,这是因为朝中文武斗争的缘故!大宋一向文尊武卑,文官地位远远在武将之上,而这些年来因为战争的缘故,武将地位越来越高,文臣心中肯定不满,大宋文臣肯定不会让武将再立新功,文臣甚至会联合高丽一起对付武将。
    安莆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激动的笑容来,不仅是他,李瑞似乎也“想通”了这个道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来。
    “关于辽东,陛下说了,那里是我们大宋的国土,不能相让!”王庶道。
    “不对,那里是我们高丽的国土!唐朝以前,我们高句丽就统治辽东!”安莆麟急忙道。
    “我们是不能让出辽东,但是如果你们高丽愿意向我们称臣的话,我们可以将辽东的部分领土赏赐给你们。所以,这和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们高丽向我们大宋称臣。”王庶道。
    “是否称臣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我们也需要回去禀报我高丽皇帝才行!”安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