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额循巅。与督脉会于巅顶。复下项中。循脊入 。是督脉也。督脉之行于前者。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循于太阴之脉。此营气之所行。外内逆顺之常也。逆顺者。谓经脉内外之血气。交相逆顺而行也。夫营卫者精气也。乃中焦水谷之精。
生此营卫二气。清气行于脉中。浊气行于脉外。此营气与宗气。偕行于二十八脉之中。以应呼吸漏下者也。中焦之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命曰营气。此独行于经隧之血而名营气。营于十二经脉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此与营卫之营气。循度应漏之不同也。是以本篇论营气之行。外营于十二经脉。内营于五脏六腑。其支者行于督脉。复注于肺中。而任脉及两跷不与焉。其营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者。行于二十四脉。并任督两跷。共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者也。尚御公曰。营气宗气行于脉中者。应呼吸漏下。昼夜而为五十营也。营卫相将。
偕行于皮肤肌腠之间者。日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二十五度。外内出入者也。本篇之营气。营于脉中。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昼夜只环转一周。是谓天地之纪。盖天道营运于地之外。昼夜只环转一周。而过一度者也。再按平脉篇曰。营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乃各走其道。外内逆顺而行者也。相将而行者。乃脉外之营。与卫气偕行于肌腠之间。故曰三焦无所仰。盖腠者。肌肉之纹理。乃三焦通会之处。三焦之气。仰藉营卫而游行也。金西铭问曰。营血之不营于任脉两跷者何也。曰。任脉起于胞中。阳跷乃足太阳之别脉。阴跷乃足少阴之别脉。胞中为血海。膀胱乃津液之府。肾主藏精。皆有流溢于中之精血贯通。故营血不营焉。又问曰。营气之不行于冲脉带脉阳维阴维者何也。曰。冲任二脉。虽并起于胞中。任脉统任一身之阴。与督脉交通。阴阳环转者也。冲脉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生毫毛。盖主行胞中之血。充溢于经脉皮肤之外内。不与经脉循度环转。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带脉者。有如束带。
围绕于腰。统束诸脉。此皆不与经脉贯通。故不循度环转。莫云从问曰。脏腑之气。本于五运六气之所生。营气之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与五行逆顺之理。不相符合。请详示之。曰。
血脉生于后天之水谷。始于先天之阴阳。肺属天而主脉。其脉环循胃口。是以胃腑所生之精血。先从肺脉而行。腹走手而手走头。头走足而足走腹。脏腑相传。外内相贯。此后天之道也。以先天论之。
肾主天一之水。心包络主地二之火。肝主天三之木。肺主地四之金。脾主天五之土。是以肾传之包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复传于少阴。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君火出于先天之水中。后天之太阳也。故复从手少阴心。而传于足少阴肾。肾主先天之水。肺主后天之气。督脉环绕于前后上下。应天运之包乎地外。血脉之生始出入。
咸从天气以流行。故人之所以合于天道也。
卷二
脉度第十七
属性: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走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
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
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五十营章。论气之流行。此章论脉之度数。故曰。此气之大经隧。谓营气宗气。所容行之大隧。故维脉不与焉。手足六阳六阴者。经脉分循于两手两足。三阴三阳。分而为六也。跷脉亦分循左右而上。故合一丈五尺。夫背为阳。腹为阴。督脉主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中。下循膂络肾。任脉主阴。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任脉从会阴之分。而上行至目。督脉从目绕头。而下至脊之十四椎。故各长四尺五寸。盖气行于任督二脉。阴阳通贯而行也。尚御公曰。督脉围绕于周身之前后上下。只言四尺五寸。与任脉相等者。二十八脉。皆分阴阳而行。故跷脉之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此承上文而言脉度之十六丈二尺。只以经脉为数。支而横者。络脉孙络也。夫经脉内营于脏腑。
外络于形身。浮而见于皮部者皆络脉也。盛而血者。邪盛于外。血留于络脉。故当疾诛之。盛者邪客于外。故当泻之。虚者本虚于内。故当饮药以补之。盖言血气本于脏腑之所生也。
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
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夫手足之六阳。内通于六腑。六阴内通于六脏。十二经脉之血气。由脏腑之所生。故虚者饮药以补之。是脏腑之气。营于脉内者也。此复论脏腑之气。通于脉外之皮肤七窍。以应天地之纪。阅、历也。五脏常内阅于七窍。是以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矣。在内者六腑为阳。在外者皮肤为阳。本经曰。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以六腑不和。则血气留滞于皮腠而为痈。此病从内而外也。故邪在腑者。谓邪在于表阳。则阳脉不和。谓左之人迎不和也。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
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谓右之气口不利也。
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营也。故曰关。谓关阴于内。
阳气不得以和之。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营也。故曰格。谓格阳于外。阴气不得以和之。如是则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此病因于外也。夫五脏六腑。应天地之五运六气。有升降出入之神机。上节论出入于脉中。此论营运于脉外。玉师曰。不得尽期者。不得尽天地之寿。此注当合五十营注参看。
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水。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属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
此节论流溢之精气。从跷脉而布散于脉外。脉外之血气。从跷脉而通贯于脉中。气并相还。内外交通者也。夫肾为水脏。受藏水谷之精。水者。流溢于肾脏之精水也。何气营水者。谓阴跷之脉。
乃足少阴之别。直上循阴股。入于肾阴。脉内之营气宗气。营运肾脏之水。上循胸里。交于手少阴之心神而化赤。上注于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阴跷阳跷之气。相并。经脉外内之气。交相往还。则为濡目。如气不营。则目不合。谓流溢于脉外之气。不营于目也。再按、本经大惑篇曰。
病有不得卧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瞑矣。病有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此脉外之卫气。复内通于跷脉。外内之血气相并而往还也。尚御公曰。脉外之阴气虚。则目不瞑。气不营。则目不合者。脉外之阴气。不营于目也。此节始论跷脉之起止。而复曰气不营。则目不合。谓脉内之阴气。流溢于脉外者也。夫脉度者。乃营气宗气行于脉中。以应呼吸漏下。若夫营血之流行。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其支者。只环转督脉一周。而跷脉不与焉。盖跷脉主营运肾脏之精水于脉中而为血者也。举足行高曰跷。盖取其从下行上之义。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营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
此承上文复申明经脉外内之气。营于脉中。濡于脉外也。按卫气之行。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入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
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脉外之血气相将。妇随夫转。是只营于五脏。而不营于六腑。上文论脉外之血气。则为濡目。故帝有此问。伯言气之不得无行于六腑也。营于脉中者。如水之流。运于脉外者。如日月之行。随天道之营运无息。故阴脉营其脏。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
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五脏。外濡腠理。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五脏募原之肉理也。玉师曰。营气之行。肾传于心包络。包络传之肝。肝传之肺。肺传之脾。脾传之心。水火木金土。先天之五行也。卫气之行。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交相胜制。后天之五行也。故曰此逆顺之常也。盖脉内之气顺行。脉外之气逆行。有顺有逆。斯成天地之纪。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其数之数去声余上声)
阴跷之脉。后足上行。应地气之上升。故女子数其阴。阴跷属目内 。合阳跷而上行。是阳跷受阴跷之气。复从发际而下行至足。应天气之下降。故男子数其阳。
尚御公曰。阴跷乃足少阴之别。阳跷乃足太阳之别。男子之宗营。注于太阳之阳跷。女子之宗营。注于少阴之阴跷。气之所注者。故为大经隧。气不营者。为络脉也。上节论少阴之精水。从阴跷而上并于阳跷。此节论营气宗气之行于跷脉。有男女阴阳之分。二节是当分看。
卷二
营卫生会篇第十八
属性: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此章论营卫之生始会合。因以名篇。首节论营卫之所生。而各走其道。下节论营卫之会合。相将而行。外内出入。此阴阳离合之道也。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者。此营血之营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
也。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乃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昼夜五十营。
而复大会于手太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此营气之行于脉中。循度环转。以应呼吸漏下者也。卫气夜行于阴二十五度。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则卧起而目张。至阴则休止而目瞑。
日中阳气陇。而卫气正行于阳。故为重阳。夜半阴气陇。而卫正行于阴。故为重阴。太阴主地。太阳主天。卫气日行于太阳之肤表。而夜行于五脏之募原。乃太阴所主之地中也。外内各行二十五度。
分为昼夜。此卫气之所行也。夜半为阴陇。夜半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阴阳大会。天下万民皆卧。命曰合阴。此天气夜行于阴。
而与阴气会合。天道昼夜之阴阳也。平旦卫气行阴。阴尽而表阳复受此卫气。如是昼夜出入之无已。
与天地阴阳之同纪也。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
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此论营与卫合。偕行于皮肤肌腠之间。分为昼夜。而外内出入者也。血气者。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血气。肌肉者。在外皮肤之肌肉。在内募原之肌肉。气道者。肌肉之纹理。三焦通会元真之处。营卫之所游行出入者也。故肌肉滑利。气道疏通。则荣卫之行。不失其出入之常度。故昼精明而夜瞑合。如肌肉干枯。气道涩滞。则五脏之气相搏。而不能通调于外内矣。夫营血者。五脏之精气也。五脏不和。则营气衰少。营气衰。则不能外营于肌肉。而卫气内伐矣。卫气内伐。而不得循行五脏。故昼不精而夜不瞑也。此言营卫相将。卫随营行者也。夫经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者。论营卫二气。分阴阳清浊之道路也。平脉篇曰。营为血。卫为气。本经曰。化而为血。命曰营气。盖经脉之外。有充肤热肉之血气。皆为营气。当知脉外有营。与卫气相将出入者也。是以本经论营卫之生始离合。计五篇有奇。第十五之五十营篇。论营气之行于脉中。第七十六之卫气行篇。论卫气之行于脉外。第十六之营气篇。论营血之营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此篇论营卫之生。各有所从来。各走其道。而复会合于皮肤肌腠之间。营卫相将。偕行出入。第五十二之卫气篇。论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肤表。故与卫气相合而偕行。夫脉内之血气顺行。则脉外之气血逆转。此阴阳离合外内逆顺之常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碍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致圣经大义。蒙昧久矣。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下当作上)
帝承上文之义。复问营卫相将之所行。皆何道从来。而行于脉外也。夫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此入胃水谷之精气。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乃精气也。中焦受气取汁。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此血之气名营气。故曰营出中焦。与精气之少有别也。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五味篇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
故曰卫出上焦。夫充肤热肉之血。乃中焦水谷之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痈疽章曰。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夫 谷者。肌肉之分会也。是津液先和调于分肉孙络之间。变化而赤为血。血和而后孙络满溢。注于络脉经脉。故中焦之津液。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者。谓血营于身形之肌肉也。独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谓血注于孙脉经脉也。此血之气命曰营气。与应呼吸漏下之营气少别。故外与卫气相将。昼夜出入。内注于经脉。因息乃行。
与天道之营运于外。而复通贯于中之协议也。余伯荣曰。此论营卫出于两焦。下节论上焦与营俱行。中焦蒸化营气。此节乃承上启下之文。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此复论三焦之所出。兼证营卫之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者。上焦所归之部署也。并胃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阴之云门中府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复下于足阳明之分。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盖从胸腋太阴之分而出行。故复大会于太阴也。夫手之三阴。从脏走手。足之三阴。从足走脏。营气行于二十八脉之中。二百七十息。以应漏下二刻为一周。则阴阳外内。经脉脏腑。俱已循行。盖以一日分为昼夜而为五十营。非日行于阳而夜行于阴也。凡日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乃营卫之行于脉外。阴阳出入者也。越人首设问难。即将经义混淆。而后人非之。后人又以营在脉中。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是犹百步五十步相笑之故智耳。按、金匮要略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盖三焦乃初阳之气。营运于上下。通合于肌腠。不入于经俞。是以上焦之气。常与营俱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者。与充肤热肉之营血。间行于皮肤脏腑之纹理也。上焦出胃上口。上贯膈。布胸中。走腋。下至阳明。上至舌。此论上焦气之所出。与经脉之循臂肘。上肩胛。入缺盆。出耳颊之不同也。再按三焦乃少阳之相火。
生于肾阴。从下而上。通会于周身之腠理。脏腑之募原。总属一气耳。归于有形之部署。始分而为三。气之在上者。即归于上部。主宣五谷之气味。即从上而出。熏肤充身泽毛。气之在中者。
即归于中部。主蒸化水谷之津液。而为营血。即从中而出。以奉生身。气之在下者。即归于下部。
主济泌别汁。即从下而出。以行决渎。此气由阴而生。从下而上。归于上中下之三部。即从上中下而分布流行。马氏复以下焦之气。升于中上。上焦之气。降于中下。此缘不明经理。而强为臆说也。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即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故不得循其道。此气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此申明卫气出于上焦。从上焦之气。而分布于周身者也。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贯膈。布胸中。
由腋而出于太阴之分。至手阳明之扶突。下足阳明之人迎。而后布散于皮腠。常与营俱行阳而行阴。卫气从上焦之气而出。所出之道路。从来上未至于面。后未至于背。今饮食下胃。其营卫宗气。未有定分。而先汗
出于面。或出于背。此卫气之不循道而出也。卫气布于周身。无所不被其泽。若汗出于身半。此卫气之偏沮也。盖卫气者。水谷之悍气。其性 悍滑疾。如腠理不密。即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此假风邪汗出。以证明卫气循上焦之道路而出。上焦与营俱行。而营与卫又相将出入于外内者也。故曰上焦如雾。谓气之游行于肤表。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张开之曰。此章论卫气始出之从来。第七十六篇。论卫气昼夜出入之道路。所行不同。各宜体析。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此论营出于中焦。中焦亦并胃中。在胃中脘之分。中焦所归之部署也。此所受气者。主泌水谷之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奉心神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此津液化血而名营气也。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此承上文而言。营卫生于水谷之精。皆由气之宣发。营卫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中焦之精汁。奉心神而化赤。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