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疆风云录-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带着李诗往上房屋行去。
那名婢女停住了,请个安退向一旁。
李诗看贾姑娘,贾姑娘神色如常,并没有显露什么异状,他欠身道:“贾姑娘!”
贾姑娘道:“李侠士这时候到‘肃王府’来,有什么事么?”
李诗道:“昨天夜里‘宗人府’出事,‘平西王府’来人劫走了额驸,今天内外城不比往日,贝勒爷公忙又不在家,所以草民特来看看。”
“谢谢李侠士。”贾姑娘道:“‘肃王府’很好,李侠士不必担心,请回吧!”
这是下逐客令。
就算‘肃王府’很好,也不能马上就下逐客令啊?
李诗凝目再望贾姑娘,贾姑娘神色仍无异状,他道:“听说格格要出城去?”
“是的。”贾姑娘道。
“草民斗胆,格格怎么单挑这时候出城去?”
“这时候有什么不能出城的,难道格格出城,还要看时辰不成?”
“那倒不是,只是今天内外城各门盘查严……”
“盘查,有什么好盘查的,我不信‘肃王府’的车子有谁敢盘查!”
“但不知格格出城,要上那里去?”
“格格要到‘妙峰山’还愿去。”
格格纪翠要到“妙峰山”还什么愿!
“听说要出去两辆车,格格要带的人很多么?”
“我,侍女们、护卫们,加上供用的东西,是不少。”
“格格准备什么时候出门?”
“车套好了就走。”
那就是说,现在就要走。
“是否需要草民效劳……”
“用不着,李侠士快请回吧。”
又下了逐客令,而且还是让李诗快走。
李诗凝目再望贾姑娘,贾姑娘依然神色如常,只是这一次也凝望着李诗。
李诗凝神听,他听出来了,上房屋里还有人,而且不只一个。
不知道那是什么人,这时候,有谁会跟贾姑娘,能跟贾姑娘在“肃王府”这后院的上房屋里!
李诗没多说什么,他答应一声,欠身要走。
“李侠士!”贾姑娘忽然叫了一声。
李诗道:“贾姑娘有什么吩咐?”
“麻烦你告诉两辆马车一声,格搭不愿意到跨院去坐车,让他们把车赶到后院边门来。”贾姑娘道。
“是。”
李诗又欠身答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行去。
出了后院门,纪亮已不在了,也四下无人,李诗一个飞旋上了后院墙,沿着东厢房后往后掠去。
他在上房屋后窜下墙头,然后穿后窗进了上房屋的东耳房。
东耳房是肃王的卧房,如今只有贾姑娘一个人住,他窜到门边从布帘缝里外望。
一眼就看见了,贾姑娘,还有三个中年黑衣人,共是四个人在外头厅堂里,三个黑衣人手里都拿着兵刃,个个神情骠悍。
他明白了,以贾姑娘,她岂会把这么三个人放在眼里?必然是翠格格遭到挟制,她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能不听人家的。
果然让那个“查缉营”的班领不幸言中了,那帮人料定了这时候玉贝勒不会在家,乘虚潜进了“肃王府”,劫持了翠格格跟贾姑娘,打算以这两位做护身符,护送他们出城。
他们还真会挑,劫持了“肃王府”的人,就算被发现了,玉贝勒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怎么办?
贾姑娘这儿应无大碍,要紧的还是翠格格那儿。
李诗又从东耳房的后窗穿了出去,点尘未惊。
转儿工夫之后,李诗经由翠格格小楼后的那棵大树,上了翠格格的小楼。
从翠格格香闺的窗户内望,床上并躺着两个人,翠格格、丫头双喜,两个人着了似的,显然是被人制了穴道,没人在一旁看着,这是个要命的疏忽。
李诗从窗户穿进去,进了翠格格的香闺,面对躺在床上的翠格格,李诗无暇多看,也无暇多想,他没有去解翠格格跟双喜的穴道,闪到门边从布帘缝外望,外面或坐或靠四个黑衣人,也都拿着兵刃。
前前后后共是七个人,其他的人跟那位吴额驸呢?不在这儿,那是在别的地方。
李诗故意弄出了声响。
外头的四个黑衣人立即有了反应,一起挺身站起,互望一眼,分出两个持兵刃窜了过来。
两个黑衣人挺小心,以兵刃挑开布帘往里看,李诗从门边躲开了,两个黑衣人没有看见。
李诗躲那儿去了?
李诗一个人整个贴在承尘上,大壁虎似的。
挑开布帘看了看,两个黑衣人放心大胆的进来了,就在布帘垂下的同时,李诗从上头落了下来,一手一个,不但制住了两个黑衣人,还把他们轻轻放倒,没出一点声响,然后他疾转身扑出去,布帘飞起又垂下,外头的两个黑衣人,已经在李诗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下也躺下了。
李诗把里头的两个拖了出来,跟外头的两个放在一起,然后他从楼梯下了小楼。
楼下没人,寂静空荡!
李诗窜出去,转眼工夫之后又进了东耳房,又从布帘缝外望,那三个黑衣人已经有了不耐之色。
一个道:“怎么搞的,这么半天!”
只听贾姑娘道:“他走到跨院去,让车赶过来,没有那么快。”
“可是怎么什么也听不见?”
不错,轮声、蹄声,什么也听不见。
“再等会儿吧,也许快来了!”贾姑娘道。
“那小于最好少玩花样,别忘了,你们格格还抓在我们手里。”
李诗掀帘走了出去:“谁说的,你们再去看看?”
贾姑娘一怔直了眼,脱口叫:“少……”,“主”字还没出口,三个黑衣人脸色大变,他们三个默契倒是很好,一个扑李诗,一个砍贾姑娘,一个夺门往外跑。
李诗道:“一个给您!”
他扬手便撂倒了扑向他的那一个,然后,夺门外逃的那一个,还没跨出门呢,脑后就挨了李诗一下重的,推金山,倒玉柱碎然一声躺下了。
与此同时,砍贾姑娘的那一个也被贾姑娘踢断了一条腿,疼得昏厥在地。
贾姑娘转过脸来就道:“格格那边……”
李诗道:“您放心,那四个已经让我制住了,不过我没有解开格格跟双喜姑娘的穴道。”
“我先去照料一下那边的事,少主等我。”
“不要让格格知道我在这儿尸
贾姑娘答应一声走了,到外头她喝了一声:“来人!”
李诗听得清楚,疾速衣袂飘风声响起,至少四名“肃王府”的护卫进入后院。
没一会儿工夫,贾姑娘带着四名护卫回来了:“那边照理好了,我也已经派人守卫格格住的小楼了。”
一顿,她向着四名护卫道:“把这三个也带走。”
四名护卫恭应一声,就要上前。
李诗忙抬手一拦:“等一等!”
四名护卫收势停住,望贾姑娘。
贾姑娘望着李诗道:“怎么?”
李诗道:“我还有用他们的地方。”
“噢!”
“他们来的不只这几个。”
“他们来了多少?”
“听说有一二十个。”
“李侠士是要从他们嘴里问出其他的人来?”
“他们也劫走了‘吴额驸’!”
“我明白了,他们另有一批人藏在别处,李侠士就问吧!”
李诗把断腿的那个黑衣人拖了进来,放在一张太师椅上,然后拿起桌上一杯茶,向他脸上泼了过去。
那名黑衣人本是因为腿断疼昏过去的,经这一泼,马上醒了过来,醒过来就觉得腿疼难当,立即龇牙咧嘴叫出了声。
李诗道:“忍一忍,说不定一会儿比现在更疼。”
那黑衣人现在什么听不进去。
“你们来的不只这几个吧?”
黑衣人像没听见。
“我没说错,你的腿会更疼。”
李诗抬脚要踢。
那黑衣人大惊忙拦:“你要干什么?”
“答我问话,你们有多少人潜进了京里?”
“就这几个。”
李诗道:“这就怪不得我了!”
他又要踢。
黑衣人忙又拦:“我说的是实话。”
“是么?”李诗碰了一下黑衣人的腿,只是碰,不是踢,而且碰得也不重。
黑衣人疼得大叫:“你们怎么能这样对人!”
李诗淡然道:“你不会不知道,我已经留情了,别逼我给你来重的。”
“我真……”
“嗯?”李诗作势欲踢。
“我说,我说。”黑衣人忙叫。
显然,他也受不了那种钻心的疼。
李诗道:“你们一共来了多少人?”
黑衣人头上都见了汗:“二十个!”
“可是这儿只有七个?”
“其他的人跑那儿去了,我就不知道了。”
“又来了!”
“真的,昨天夜里,出了‘宗人府’大家就化整为零分开了,谁也不知道谁上那儿去,谁也不知道谁是不是出得了城。
乍听,似乎有理。
“你们总有个会合的地方?”
“那是在城外,那得等出了城以后。”
“这么说,你真不知道那些人现在在那儿?”
“我真不知道!”
“那么,你们要‘肃王府’套两辆马车干什么?你们七个外加‘肃王府’的翠格格跟这位贾姑娘,一辆车够了。”
“太挤了。”
“这种时候你们还想舒服。”
黑衣人没说话。
李诗道:“多套那一辆车,不是为去接那些人吧!”
黑衣人一惊忙道:“不是!不是!”
“我看是!”
李诗突然曲指在黑衣人那条断腿上弹了一下。
这一指够受的。
黑衣人杀猪似的大叫,竟然哭了:“你怎么这么损。”
李诗道:“我这个人只求达到目的,从来不择手段,你要是不说实话,我还有更损的。”
黑衣人哭得很伤心,一时没说话。
“你要是说了实话,我不但保你这条腿马上不疼,不会落个残废,还能让你将功折罪。”
黑衣人忙抬头,满脸是汗,也是泪:“真的?”
贾姑娘道.“恐怕也只有这位能说这个话了!”
黑衣人直望着李诗:“你说话要算数。”
“我不会对你失信的,至于信得过,信不过,那就全在你了。”
“你是……”
“我姓李,一个江湖百姓。”
那你怎么做得了主……”
贾姑娘道:“当今任何一个王公大臣,都比不上他这位江湖百姓,你们虽远在‘平西王府’,你们应该听说过,帮皇上除鳌拜的是这位,瓦解你们‘张家口’那帮人的也是这位。”
黑衣人瞪大了眼:“呃,你就是……”
李诗道:“我姓李,一个江湖百姓。”
“好吧,我告诉你,我们这几个,确实是要带着‘肃王府’的格格,去接其他那些人,可是我知道他们在那儿,却说不出来那是那儿。”
李诗道:“不要紧,你可以带我们去。”
他在黑衣人的断腿上点了一指,黑衣人脸上的痛苦色马上不见了。
“怎么样?不疼了吧!”
黑衣人忙道:“不疼了,不疼了!”
“你把我们带到他们的藏身处以后,就没你的事了,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给你治腿,照颐你…”
“是、是,谢谢、谢谢。”
腿既不疼了,自然也就知道感恩了。
李诗转望贾姑娘: “贾姑娘,请让人把这两个带走,然后挑选六名干练人手跟我走。”
贾姑娘立即吩咐下去,护卫们把另两个黑衣人抬走了,一会儿工夫之后,来了六名护卫,向贾姑娘躬身报到。
贾姑娘望李诗:“那我……”
李诗道:“府里不能没有人,贾姑娘请留下来照顾格格吧!”
“请李侠土小心!”
“我知道,谢谢您!”
贾姑娘转望六名护卫:“你们跟李侠士去,一切听李侠士的。”
六名护卫可知道李诗是何许人,立即恭谨答应。
李诗把这一趟出门要干什么去,跟六名护卫说了,谁都崇拜英雄,六名护卫以能跟随李诗出这种特殊任务,无不个个振奋,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李诗随又命两名护卫上前架起断腿黑衣人,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往跨院坐车去了。
到了跨院,果然两辆马车已然套好在那儿等着呢,纪明、纪亮都在,还有两名车把式。
一见李诗带着六名护卫,架着个瘸着腿的黑衣人来到,纪明、纪亮一脸诧异色迎了上来:“李爷,格格呢?您这是怎么回事?”
李诗把事情告诉了纪明、纪亮,两个人听得脸色都变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诗也没多说什么,他让两名护卫架着黑衣人坐头一辆车,他充当车把式,另四名护卫坐另一辆车,由其中一名护卫赶车,随即,两辆车篷密遮的高篷马车,从跨院马出了“肃王府”。
第二十三章
路上当然避不开岗哨,避不开巡查队伍,可是谁不认识李诗,谁又认不出“肃王府”的马车?
当然是一路通行无阻。
断了腿的黑衣人在车里“指挥”,李诗赶着马车走大街、走胡同,后头那辆紧跟着前一辆走。
只是一盏热茶工夫之后,到了一处。
这儿是个靠近城墙根儿的偏僻胡同,整条偏僻胡同只有一户人家,断腿的黑衣人就让马车停在了这户人家门口。
这户人家是座破旧宅院,看样子还不小,油漆剥落的两扇大门关得紧紧的,里头没有一点声息。
这儿确是个躲藏的好地方。
而且,这么大一座宅院,藏多少人都藏得下。
只是,蹄声、轮声由远而近,里头的人应该听得见,也应该有动静才对。
可是理虽如此,事却不然,两辆马车已经都停住了,破旧宅院里仍然寂静如死,没有一点动静。
是不是非得等他们的人露面不可!
经过李诗的示意,断腿黑衣人掀起车帘露了面,而且向着破旧宅院发了话:
“车来了,我们来了。”
他叫了两声,宅院里依旧没有动静。
李诗道:“怎么回事?”
断腿黑衣人道:“不对,让我下车。”
李诗当即示意两名护卫扶黑衣人下车,黑衣人下了车,让两名护卫扶着他上前敲门。
两名护卫望李诗请示。
李诗点了头。
两名护卫这才扶断腿黑衣人上前敲门。
断腿黑衣人敲门敲了两三遍,宅院里只要有人,绝对听得见。
但是,宅院里还是没有动静。
李诗道:“你不会记错地方吧?”
断腿黑衣人忙道:“不会,不会,我记得清清楚楚,绝对是这儿!
”
“那是怎么回事,人呢?”
“不知道啊!”
李诗没再说话,从车辕上腾身而起,越过围墙过了宅院。
这座破旧宅院喳真够破旧的,恐怕有不少日子没人住了,不但房屋破损的破损,倒塌的倒塌,院子里都长出了野草,足足有半人高。
李诗飞快的搜寻一匝,没人,就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可却有人待过的迹像,痕迹是薪的,而且人还不少。
他开门走了出去,断腿黑衣人忙问:“怎么样?”
“没有人,空宅院。”李诗道。
断姐姐黑衣人急了:“我说的是实话……”
他生怕李诗以为他要诈。
李诗道:“我知道,我看得出,里头有人待过,人还不少,刚走不久,也就是天亮前了。”
断腿黑衣人神色一松:“只要你们信得过我就好……一定是他们发现有什么不对了,换了地方,或者……说不定已经出了城了。”
李诗道:“要是他们换了地方,以你看,他们会到那儿去?”
显然,他不信其他那么多人,还带着个吴额驸,能那么容易就出了内城。
“那就不知道,仓促之间撤离,那有准儿。”
这倒也是。
“难道你们就没有商量过几个地方?”
“没有!”
忽听一阵急促蹄声传来,飞快来近。
这是什么人?
几个人往胡同口望,一骑白马飞似的驰近胡同。
李诗一眼就看出谁了。鞍上骑士是玉贝勒。
转眼间,白马驰到,长嘶踢蹄而起,一个飞旋停住,好俊的骑术,玉贝勒控缰端坐,顾盼生威。
架着断腿黑衣人的两名护卫忙躬身:“贝勒爷!”
后车的护卫们也下来了,忙也见礼。
李诗欠了欠身:“贝勒爷!”
玉贝勒这才翻身下马:“我听他们禀报,说你护着我妹妹出城去了,特地赶来看看,怎么到这儿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我妹妹呢?”
李诗道:“贝勒爷还没有回府去?”
“没有。”
李诗只得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听毕,玉贝勒双肩一扬望断腿黑衣人:“这个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
“是的。”
“该死!”玉贝勒一声冷叱,扬起马鞭就抽。
李诗伸手架住:“贝勒爷开恩,草民擅自做主,准他将功折罪,并答应给他治腿。”
玉贝勒收回了马鞭:“谢谢你救了我妹妹跟贾姑娘。”
“草民不敢。”李诗欠了个身。
“他说其他的人带着吴额驸藏在这儿,人呢?”
“许是有什么惊兆,天亮之前换地方了!”
“也只有在天亮之前了,天亮以后不可能。”
“草民也这么想。”
“你打算怎么办?”
“草民正打算让他们几位押着两辆车回去,草民继续搜寻。
玉贝勒向着几名“肃王府”护卫一挥马鞭:“你们回去吧,把其他的人交‘查缉营’,这个人暂留府里,给他治腿。”
几名护卫轰然恭应。
黑衣人忙躬身哈腰:“谢贝勒爷恩典,谢贝勒爷恩典。”
玉贝勒道:“别谢我,是这位李侠士救了你的命!”
“是、是,谢谢李侠士,谢谢李侠士。”黑衣人转过来又谢李诗。
李诗道:“好了,赶快走吧!”
几名“肃王府的护卫架着黑衣人各自上车,赶着两辆马驰去。
望着眼前的玉贝勒,李诗心里有高兴,有难受,高兴的是手足重逢,弟弟挺拔俊秀,一表人才,难过的是兄弟对面,却不能相认,旋即他定了神,欠了身:“草民告辞。”
玉贝勒抬手:“我跟你一起找!”
李诗微一怔,随即又欠身:“草民斗胆,敢情贝勒爷收回成命。”
“你不要我跟你一起找?”
“是的!”
“为什么?”
“如今禁卫各营精锐尽出,整个内城都需要贝勒爷坐镇指挥,况且,搜寻那些人,草民一个人较为方便。”
玉贝勒迟疑了一下:“好吧!依你。”
翻身上马,飞驰而去。
望着玉贝勒飞骑驰出胡同不见,李诗转身又进了宅院。
这回他仔细找,仔细看,根据那些痕迹,他很快就有了收获。
第一:那些人走得匆忙,没工夫消灭这些痕迹。
第二:那些人是从后门走的。
从第一项看,可能他们的确发现了什么惊兆,才慌忙撤离,连消灭痕迹的工夫都没有。
从第二项看,那么多人,还带着个吴额驸,又走得匆忙,沿途一定会留下痕迹,顺着痕迹找下去,应该会有所获。
李诗没有多耽误,他立即从后头出了宅院。
后头不是胡同,是一片荒地,野草,老高,荒地一直延伸到城墙根儿。
城墙根儿归嫡墙根儿,他们从这儿走不了,否则他们也不会那么费事,分出几个人,潜入“肃王府”去劫持内眷了。
为什么从这儿走不了,一看就明白了,因为这一带的城墙根儿长满了带刺的荆棘,根本没办法近城墙根儿。
这恐怕是谁也想不到的。
既然这儿走不了,那当然是往别处去了。
往别处去只有一条路,匆忙间也没有选择,从这片荒地走。
那么多人踩着野草,能不留痕迹?
那片荒地,很明显的痕迹,草都倒了,像一条路似的,往远处延伸。
李诗就顺着这痕迹找下去。
走完草地还有别的。
顿饭工夫之后,他来到一处——
不远处那地方,是一片树林,相当茂密的树林。
树林里似乎有人家,因为有路进树林,也有炊烟从树林里冒起。
差不多,是该做午饭的时候了。
路上的一些痕迹,就随着路进了那片树林。
李诗就顺着那条路走了过去。
越走越近树林,一般这种样的人家,都养的有狗,生人一接近,狗老远就叫起来了。
可是树林里的人家,似乎没有养狗,李诗已经进了树林,还没有听见一声狗叫。
李诗进了树林,眼前立时为之一暗,可见树林枝叶是多么茂密。
也就在这时候,李诗觉察出附近有人,人只有一个,不在别处,而是在树上枝叶茂密处。
人躲在树上枝叶茂密处干什么?
怪不得不养狗,因为有人了望,居高临下,看得更远,不论谁走近,都难逃过他的目光。
是这样么?
不是吧!
要是,为什么李诗已经进了树林,他还没有一点动静?
也许是爬上树玩的孩子?
不管是不是,他没有动静,李诗也装不知道,继续往里走。
可是他已经警觉到了,树林里住的人家,似乎不是一般人家。
往里走没十几步,他觉察有人的那棵树上,响起了几声鸟叫,听不出是什么鸟叫,可是很好听。
李诗照样没理会,他终于到了树林中间。
树林中间是片空地,就在这片空地上,座落几间茅屋。
看这几间茅屋,这户人家的人口不会太多,顶多五六口,现在屋外没有人,只有烟囱冒着炊烟。
想必人都在屋里,或者男人都邮门干活儿去了,家里只有老弱妇孺,这时候正在做饭,没到屋外来。
几间茅屋周围都是一圈空地,空地过去才是树林,空地上有石头,有木墩,大概是劈柴用的,应该是石头上、木墩上,都有劈些的痕迹。
李诗没往几间茅屋去,他就在一个木墩上坐了下来,一付歇歇脚的样子。
只坐了一下,茅屋里不见有人出来,人声却来自背后:“找谁呀?”
李诗似乎吓了一跳,忙回望,背后着个穿一身粗布衣裤的中年人,一身粗布衣裤不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