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缘儒仙-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完哑口无言。足利义满带着歉意的口吻道:“专使高见,果然不同凡响,我等受教了。”
儒仙之路 19、牛郎织女与儒家的爱情观
更新时间:2008…4…11 22:45:51 本章字数:4256
(第八十六章千年生死两茫茫,孤云无处话凄凉)
根据龟镜的说法,牵牛星距离中土十七光年,织女星距离中土也只有二十五光年,两星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十六光年,若不是隔着一条王母金钗划出的银河,凭着牛郎在神仙榜中排名九百名左右的身份,以及织女排名五百余名的玉清天神的功力,两个人还不是小半个时辰就可以相会了!
不过,牵牛星距离井宿却很远,即使凭着瀚海神州,也要花两三个时辰的时间。
好在叶昊天也不急,正好可以跟兰儿好好闲聊一会儿。
两人谈话的焦点自然落在牛郎织女的神话上。
兰儿对这种美丽动人的神话一向很痴迷,当下惋惜而又羡慕地娓娓说道:“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在老牛的帮助下,他偷偷藏起正在沐浴的织女的衣服,才赢得织女的好感并得以娶她为妻。后来,老牛临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最后两人成亲的事被王母知道了,王母勃然大怒,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妻子,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王母见牛郎眼看就要追上来了,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一划,顿时划出一道浊浪滔天的银河来,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叶昊天看着她那无限向往而又十分怜惜的样子,随口问道:“这个故事在中土家喻户晓,流传非常广泛,你知道是因为什么?”
兰儿一双美眸凝视着他,十分认真地答道:“牛郎织女虽然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见,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方,仍然祈昐着相聚的那一刻。我想,正是这种亘古不变的忠贞,才使故事充满了魅力,一直流传不衰。”
叶昊天微微一笑,说道:“这个故事包含着儒家爱情的三个优点和三个不足,你想不想听?”
兰儿愕然道:“是吗?一个故事竟然有那么丰富的内涵?这我倒想听听。”
叶昊天看着浩瀚的星空,缓缓说道:“儒家爱情的三个优点是‘忠贞’、‘内敛含蓄’和‘淡泊隽永’。关于‘忠贞’你已经说过了,下面我说说另外两个。
‘内敛含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圣人云:‘非礼勿视,非礼勿看,非礼勿听’。礼是儒学四端中之一,因此儒家在抒发感情上比较内敛含蓄。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就可以看出来,两人并没有将卿卿我我一直挂在嘴边,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生活恩爱上面。
还有一优点是‘淡泊隽永’。在秦观的《鹊桥仙》中,有句‘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作者似在怨恨有情人聚少离多,但作者笔锋一转,却又送来一句‘两情若是天长地久时,又岂在乎朝朝暮暮?’这说明儒家传统爱情虽没有太多的**及荡气回肠,但那份爱却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令爱情显得额外隽永。”
兰儿听得频频点头,很是佩服地道:“公子所言极是!那么三个不足呢?”
叶昊天将目光从天边收了回来,目注兰儿苦笑道:“儒家爱情的不足也很明显,第一是不自由不自主,往往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对盲婚哑嫁也不会作出反抗,所以自由爱恋的事,便只能寄情于牛郎织女这样的神话中了。”
兰儿闻言欣然道:“还好家父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公子也不是凡夫俗子,我的运气真好。”
叶昊天面带微笑注视着她,接着道:“第二个不足是所谓的门当户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如果出现错误的配对,只会落得个悲哀的结果,就好像牛郎织女的仙凡配对一般,只能换来三百六十四天的相思之苦及一天短暂相见的欢乐。”
兰儿闻言默然,心中明白,这门当户对的说法并不一定是儒家独有得东西,哪怕再过两千年恐怕也难以彻底根除。
叶昊天继续道:“儒家传统爱情的第三个不足是恩爱不明,往往把恩当作爱,为了报恩而付出爱情。其实,恩情是站在不公平立场出发的,一个在高处施恩,一个在低处受恩,但却无力回报,只好‘以身相许’。牛郎织女爱情的起始,便有一条因素:牛郎还回织女的衣裳,织女便应允牛郎当他的娘子。你说织女是不是糊涂了,怎能为了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衣服,就答应嫁给偷衣的小贼呢?”
兰儿闻言莞尔一笑道:“这倒不一定,应该是织女看牛郎心地善良,才喜欢他的。不过凡间‘以身相许’的事的确不少,公子说得也不算错。”说到这里她忽然“哎呀”一声,满面羞红地低声道:“公子力通鬼神,将我从阴间救回,我也算是‘以身相许’吗?”
叶昊天看着她娇羞无限的样子,侧身将她搂了过来,凑近她的耳边说道:“娘子只是‘以心相许’呢!”
兰儿白玉般的颈项被他温润的嘴唇一触,耳边传来他暗含挑逗的话语,顿时浑身酥软,再也动弹不得。
幸而牵牛星不久便到了。
那是一个完全被绿色覆盖的星球,到处都是树木、竹林和潺潺的小河流水。
瀚海神舟在空中兜了一个大圈,最后缓缓降落在一片竹林环绕的草地上。
竹林边有一座土坯垒就的茅屋,样式古朴,就像中土洛阳一带常见的民居一般。
一个满脸于思、愁容惨淡的汉子坐在软软的草地上,一面吹着细细的竹笛,一面茫然看着不远处正在吃草的牛群。他头发散乱,衣衫不整,仿佛数十年没有沐浴更衣了一样。那些牛大约有十余头,一个个身高体健,毛色乌青,一双眼睛大偌铜铃,正是赤帝所说的青牛的样子!
叶昊天和兰儿远远地听着牛郎吹笛,但觉笛音呜呜咽咽,无休无止,仿佛在低声泣诉一般,暗含着无尽的郁闷和浓浓的恨意。他们用心地倾听了一会儿,隐约听见几句曲词:“隔山山有路,隔水水有船。天上人间云似海,相会何时恨绵绵……”
兰儿不忍再听下去,摇头叹息道:“好可怜的人啊……”
叶昊天也跟着摇头,一面缓步往前走,一面轻声道:“好想帮他一把!”
他很快来到牛郎跟前,一面躬身行礼一面谦恭地说道:“牵牛星君在上,晚辈神州子和朱兰儿拜见!”
牛郎一动不动地继续吹笛,仿佛没有听见一般,连眼珠都没有转动一下。
停了一会儿,兰儿上前一步,将叶昊天的话对着牛郎重复了一遍。结果对方还是没有一点反应,似乎当他们不存在一样。
她和叶昊天彼此对望了一眼,各自摇摇头,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时牛郎吹奏的笛音清楚地响在两人耳边:“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飞花轻似梦,丝雨细如愁。冷冷寒风中,衰草乱泥尘……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相逢应不识,满面鬓如霜……幽梦鹊桥上,临水好梳妆,相顾无言时,惟有泪千行……”
兰儿越听越觉悲凉,心中酸楚,很不是滋味。
叶昊天却满是疑惑,不知道牛郎是不是吹错了。一年相见一回确实苦了点,但还不至于生死两茫茫吧?曲中之意好似他很久没有见过织女了一般。
两人静静地听牛郎吹奏,一直听了两个时辰,笛曲依旧没有止歇,最后兰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眼含泪花,扶在叶昊天肩上抽噎起来。
叶昊天一手托住兰儿的背心,微微输入一点功力,试图让她清醒一些,尽量恢复宁静平和的心态。与此同时,他凝神注视着牛郎,发现牛郎的面色不知何时变得惨白无光,毫无血色,整个身躯仿佛泥塑木雕一般,没有一点生气。
牛郎毫不停留地吹奏着竹笛,笛音越来越显得清苦悲凉:“春枝映断井,月圆照荒丘。残垣走狐兔,蛛网系塔楼……山花不复春,雾滴如雨魂,鸟啼墓门树,寂寞青松根……***冷凄凄,花零化作泥,云山飞不到,梦魂竹桥西……流水芹努牙,织鸟客还家,荒村作寒食,空对棠梨花……”
听到这里,兰儿浑身发抖,但觉鬼气森森,阴冷逼人。
叶昊天心中惶恐,不知道牛郎是不是忽然发疯,变成鬼郎了。
他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不得不反客为主,取出龙笛凑近唇边,轻轻吹奏了一曲《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笛曲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织女素手纤纤,织云繁忙;水势“盈盈”,人情“脉脉”,可是一水之隔,却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
龙笛的声音一响,牛郎就有了动静,将寂然不动的头颅转了过来。等到叶昊天吹奏到“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时候,牛郎终于止住了自己的吹奏,凝神注视着对方。到了叶昊天吹完全曲时,牛郎的眼眶湿润了,那情景仿佛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忽然找到知音!
此时,叶昊天将笛曲的调子一变,运起青帝的春风化雨神功接着吹奏下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透过笛音,他试着将勃勃生机传向牛郎。
牛郎刚刚找到了理解自己的人,心中充满好感,所以也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叶昊天眼见对方有了反映,而且面色也恢复了一丝红润,于是见好就收,以戏曲《天仙配》的压轴曲“百战惊涛架彩虹,千波万折又相逢,长天雨过蓝如玉
笑看鲜花并蒂红”做为自己演奏的结尾。奏完之后,他再次躬身施礼,道:“晚辈神州子和朱兰儿拜见牵牛星君。”
牛郎似乎好久没有跟人交谈过,呆了半天,才板着面孔道:“找我何事?”
儒仙之路 20、中庸的实质
更新时间:2008…4…11 22:45:51 本章字数:1442
(第九十八章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叶昊天翘起大指赞道:“好,神君此说甚为高明,原来魔门还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所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受教了!”
真神也对他的反应很满意,大声道:“只要你入了魔门,我立你为二世魔君!将来必定得传大宝,你看如何?”
叶昊天低头沉思了片刻,看上去在想对方的条件,其实却在思考如何才能反败为胜。
真神一直在热切地瞧着他,希望他能答应。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自己先前所招的几个弟子都是废物。
叶昊天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抬起头来缓缓说道:“感谢神君盛情。不过,关于邪正之辩在下还想再说几句。神君有所不知,在下既曾身入道门,被封为二品上仙,又曾偶入佛门,被封为昊梵广天佛,可以说对佛道两家都稍有涉猎。然而我真正感兴趣的却不在此,而是一个在天界默默无闻的流派,名之为‘儒家’。”
真神轻“喔”了一声:“说说看,儒家有什么高论?”
叶昊天侃侃而谈道:“儒家的基础之一叫做‘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真神眉毛一掀:“这个观点跟魔门刚好相反嘛!我不怎么看好!如果一味中庸,自然缺乏创新,少了刚猛之道,那可不行,中庸的观点纯粹是害人的嘛!”
叶昊天微笑道:“神君听我解释。所谓不偏,究竟什么叫不偏?跟什么相比才算不偏?关于这一点,可谓众说纷纭,偏颇甚多。在下以为,评价偏与不偏只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天道,也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任何事物都有规律,比如修炼一种功法,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途径,不但修得迅速,还不容易出偏差;如果不辨真伪,不假思索,任意妄为,胡乱修炼,就容易一事无成,甚至走火入魔。”
真神皱着眉头捉摸了一阵:“那么‘不易之谓庸’何解?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果‘不易’岂不就容易落伍了吗?”
叶昊天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这句话跟‘不偏之谓中‘的意思一样。所谓‘不易’,说的是我们要认准一个方向,不能随意变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不易’。然而我们坚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可以这么说,我们要坚持的不是我们的主观猜想,也不是圣人先贤的只言片语,更不是皇上甚至玉帝这样权威人物的政令或者金口玉言,而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当然了,要想做到完全的不偏不易很困难,但是只要遵循中庸的思路,努力控制自己别走得太远,就不会出大乱子。”
真神抬头望天思考了很久,最后忽然笑道:“你说的思路虽然跟魔门的神髓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些相通的地方。比如说不畏权势,不拘世俗,这些都是统一的。再说,天机变化,玄之又玄,万事有正就有反,正面是天道,反面就不是天道?人间正道是沧桑,魔道就不是沧桑了吗?谁能说魔门的行径就完全没有道理?哈哈,不说这些了,只要你不听玉帝老儿的话,我就喜欢!痛快!今天真是痛快!这场辩论我们没有胜败,算作平局结束!”
叶昊天闻言一呆:“平局怎么算?”
儒仙之路 21、再论儒家的仁爱——平等与自由
更新时间:2008…4…11 22:45:52 本章字数:7595
(第一百章回看求解仙心处,浩气干里暮云平)
通灵宝玉答道:“所有的山谷都能进去,不过却不太容易,必需一步一步的来,先从此谷开始。你可知道,此谷名为仙心谷,蕴含的灵气固然十分充足,但其真正的价值尚不在此,而是在于‘仙心’两个字。”
叶昊天听得奇怪:“‘仙心’?是不是‘修仙之心’?绝情灭性,坚心向道?”
通灵宝玉解释道:“否,仙心跟绝情灭性没有关系。所谓‘仙心’,简单说就是一个‘德’字。‘德’字在道家名为‘仙心’,在佛家名为‘佛心’,在儒家是什么?我说不好。‘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仙心谷内没有生死,也没有轮回,无论是飞翔的百鸟,还是奔驰的麋鹿,都已经在这里修炼很久很久了。它们积累万年的禽心兽心便是修炼仙心的基础。主人若能吸取此谷一半的仙心,就能令谷后的石壁出现裂痕,从而现出进入四时八正谷的通道。”
叶昊天回头看看身侧的兰儿,发现她正在用心琢磨通灵宝玉所说的话,而且面色也变得好了很多,于是便略微放了点心,笑着说道:“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什么是‘仙心’了。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的根本。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儒以仁为本,释以戒为本,道以德为本。是故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
兰儿看着他十分开心的样子,嫣然一笑道:“公子欲自成一派,看来是要以儒求心,以仁得道了。只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那么多,关于仁爱的论述几近泛滥,公子怎么才能开拓创新登峰造极呢?”
叶昊天沉思良久方道:“为练神功,无可逃避。儒家‘仁、义、礼、智、信’,仁字排在第一位。仁是儒家思想的绝对核心之一,不知道什么是‘仁’,就不明白儒的含义,也就无法炼成至高无上的儒家神功。你说得不错,关于仁的描述太多了,单是一部《论语》就有多种说法。”
兰儿笑着插言道:“若说《论语》,我也打小儿背过的。其中有数人向孔子问‘仁’,孔子的答法各自不同,其中有‘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仁者,其言也诩’;‘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么多说法,究竟哪个对?”
叶昊天微微一笑道:“这些都是夫子的微言大义,全是经典之论,自然都不算错。不过以我之见,还可以再说得明白点。何谓仁?仁就是‘爱’,爱父母,爱兄弟,爱百姓,爱鸟兽,爱花木……爱是生生不息的基础,是沟通协调的桥梁。”
兰儿有些为难地道:“这说法太宽了,若不能落到实处,究竟还是空话。世事繁杂,不是全凭一个‘仁’字就能解决的,况且好心做坏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叶昊天闻言陷入了沉思,许久方道:“你说的不错,这个‘仁’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极其复杂。此时言之过早,待我仔细琢磨一下,修完‘仁功’再说吧。只是不知道时间够不够用。我看真神很快会追过来的,以他的资质,早晚会突破洪荒九阵。我只希望能早日有所突破,赶在对方前面进入四时八正谷。”
……………………
叶昊天点点头,当下收摄心神开始思索如何吸取谷中的仙心。
由于仙心谷范围很大,飞禽走兽数不胜数,花草树木盈千盈万,如果挨个吸取它们的仙心,一辈子也完成不了。要想大范围地吸取仙心,除非练成道家“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功夫,或者达到佛家“佛光普照,普渡众生”的境界。
凭着他对佛道两家的了解,若肯花上三年两载的工夫,不难炼成这两种功夫。问题是,这些功夫虽然神奇,却不是他想要追求的,而且即使练成也只是重复别人的老路,算不上取得突破,无法达到破鼎而出的要求。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独辟蹊径,登峰造极,建立儒家神功特有的体系,从法理上保证儒家能够傲然屹立于天界众多门派之林,从而达到儒道释三足鼎立的格局。
要想达到这一点,他需要全面地总结自己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修炼的认识。
关于儒家思想的描述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总起来看可以归纳为两个核心和一个手段。两个核心分别是“仁”和“中庸”,一个手段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字。从这个思想基础出发,儒家的修炼也要从培养“济世仁心”和积累“浩然正气”两方面着手,只有不断自我否定,潜心琢磨,精益求精,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从外表看,儒家的修炼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妇孺皆知的形式;从实质看,这种修炼可以分为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内圣就是“修身”,指的是内心世界的修养以及筋骨形体的锻炼。外王则是通过治国、平天下建立的不朽功勋。
通过菩提树下的参悟,再加上监天神尺的作用,他已经找到了将外在功勋转化为神丹和内力的途径,从而将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操劳变成了个人修炼的一种方式,使得儒生们辛苦追寻的东西不至于化为泡影。此举意义重大,就像佛祖静坐七年,终于大彻大悟,悟通了佛心与神丹相互转化的原理一样,都是建宗立派所必需的理论支柱。
明白了外王的修炼和转化,就等于掌握了儒家功法的一半。至于另一半的内圣方面,关于内心的修炼以及形体的锻炼,前人的描述并不多,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这也正是他今番入鼎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能够出鼎的必要条件。
可是儒家的内圣需要如何修炼呢?他一边想一边站起身来,双目望向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岭,却又像什么也没有看到。这一刻,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慎密的思维中,决心不破迷津誓不罢休。
根据三位大儒先前的描述以及他自己不断求索的体验,儒家内圣的修炼似乎可以概括为养心,练气,和炼神三个方面。
先说养心,养心就是静坐体悟,培养自己的良知,炼成一颗仁心。所谓仁心,就是经纶济世的爱心,换个名称就是佛家所说的佛心,道家所说的仙心。佛家单凭佛心的积累就能具有降龙伏虎的能力,所以从理论上讲,儒家的仁心也该具有同样的效力,只是没有得到开发而已。
再说练气,练气就是培养浩然正气,进而将积累的正气转化为内力。这相当于道家修炼神丹的过程,区别在于道家炼丹重在丹田,有三丹田之说,下丹田位于脐下,中丹田位于膻中,上丹田位于印堂,也就是泥丸宫。而儒家练气的主要场所只有一个,那就是心胸,将心脏作为自己的丹田,通过浩然正气的累积,获得极高的内力,达到举手投足就能移山填海的地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