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的新衣-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半响,卫沨才缓声沉沉道:“右手。”
    苏禧听话地换了右手,就见卫沨取出汗巾,替她拭去指腹上的血迹,又从袖中取出一个青釉小瓷瓶,倒出些白色药膏涂在她的指头上。末了他用拇指轻轻揉了揉,将药膏揉开,抬眸道:“我上回给你的药膏用完了么?”
    苏禧有些怔愣,条件反射地点了点头,旋即又赶忙摇摇头,“没有。”
    卫沨看着她,少顷唇畔缓缓噙起一丝浅笑,没再说什么,吩咐侍从李鸿去谷先生屋里取了琴弦,打算给她换琴弦。
    
    第31章 弄巧成拙
    
    换罢琴弦后,苏禧抱着琴跟卫沨道谢。
    门外一个穿粉彩蝶纹衫裙的侍女走进,对卫沨屈了屈膝道:“世子爷,王妃让人来请您回府。”
    卫沨面无微澜,淡声道:“何事?”
    侍女便附在卫沨耳边说了几句什么,就见他轻笑了笑,唇边露出一抹轻嘲,这位续弦王妃的手倒是伸得很长。他起身,对面前的小丫头道:“幼幼,若是谷先生醒了,替我同他说一声,我先告辞了。”
    苏禧说好,目送卫沨坐上马车后,踅身走回了琴室继续练琴。
    练了半日,谷先生总算睡醒了,又过来给她指导了半日。苏禧回到家后已是华灯初上,因今儿有些疲惫,便没去秋堂居用膳,直接回了花露天香。听底下的丫头说,四姑娘苏凌蓉为了抵抗跟庆安侯府的亲事,今日和昨日一整天都没进食,方才已经饿晕过去了,二夫人郭氏知道后跑去大夫人面前求了一顿情,大夫人丝毫不为所动。
    苏禧一边练习动作一边听丫头说这些,倒是一点也不意外。苏凌蓉这么做无非是苦肉计罢了,只不过苏凌蓉不晓得她娘的性格,殷氏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更改,更何况这回不像往常那般小打小闹,若是不给二房一个教训,那她娘亲这宗妇也就白当了。
    苏禧道:“娘那边情况如何?”
    那丫头是花露天香的二等丫鬟拢春,一边偷偷地瞧着苏禧一边道:“大夫人有些动怒,着人把二夫人请回去了,不过瞧着还好,晚上用膳也跟平时一样多。”
    苏禧点点头,放心了,“你下去吧。”
    拢春颔首道是,临走前忍不住多看了九姑娘一眼。
    平时苏禧身边有听雁等四个大丫鬟伺候,用不着她们在跟前,所以拢春是第一回见苏禧练这些稀奇古怪的动作。
    虽然姿势奇怪,但拢春却觉得由自家九姑娘做出来,有种说不出的好看。九姑娘的衣裳也颇奇怪,上衣下裳,只不过衣裳用柔软的散花绫而制,贴合着身子,勾勒出玲珑的曲线。九姑娘双手一抬,便露出纤细柔软的小蛮腰,那腰当真是双手可握,露出的一小截皮肤也白得腻人,藏在衣裳下的肚脐眼儿小巧可爱……拢春慌慌张张地出去了,站在廊下摸了摸自己的脸,竟然烫得惊人。她从没想过自己看着一个女子也能看得脸红,而那个女子还是她家九姑娘。
    这厢,苏禧自然不知拢春在想什么,她练完动作洗了个澡,便早早地休息了。
    *
    翌日听说威远将军吕驰携儿女来府上拜访苏老太爷,苏禧本没放在心上。自从老太爷中风后,威远将军吕驰来过苏府几次,他曾经是老太爷弟子,跟着老太爷习过武。后来他参了军,老太爷又对他有提携之恩,他一直念着老太爷的恩情,每回来带的都是外面寻不到的珍贵良药。
    可是今天,苏禧看着廊下穿藕荷色苏绣折枝月桂纹襦裙的姑娘,愣了一会儿方道:“姝姐姐?”
    吕惠姝今日跟马场那日的打扮大相径庭,不怪苏禧差点儿没认出来。那天她穿着胡服,一身英姿勃发,说是英俊少年郎也不夸张。今儿她穿着姑娘家的衣裳,敛去了三分英气,多了几分清丽,她一笑,精神奕奕,比寻常的闺阁弱女子动人多了。
    吕惠姝走到苏禧跟前,笑容大方道:“怎么才几日不见,就好像不认识我了?”
    苏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姝姐姐今日穿得太漂亮了,我差点认不出来。”
    吕惠姝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打扮,想必是不大习惯这一身,摸了摸鼻子道:“我娘非要我这么穿的。别说是你,我今儿站在镜子跟前都差点不认识自己。”说着,想起什么又道:“禧妹妹上回的腿伤好全了吗?先前家里有些事,隔了这么久才来看你,你不怪我吧?”
    苏禧摇摇头,没想到吕惠姝还记着这回事,若不是她提起,自己早已经忘了。“早就没事了,姝姐姐别再自责了,况且这件事也不能怪你。”
    说到一半,苏禧想起先前的那匹马,问道:“姝姐姐查出来那马为何忽然失控了么?”
    吕惠姝抬了抬眉毛,表情有些无奈,“查出来了,是宛平翁主让人动了手脚。”宛平翁主的人在马的草料里下了药,若不是马提前发疯了,她跟宛平翁主比赛必然是输定了。
    苏禧微微拧起眉心儿,这宛平翁主还真是娇蛮任性,要是一个不小心,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她问道:“后来呢?姝姐姐打算怎么做?”
    吕惠姝笑道:“能怎么做?她是翁主,为了不给我爹添麻烦,自然只能忍着了。”
    苏禧不语,虽然替吕惠姝生气,可是站在吕惠姝的角度,确实是只能忍着。她有些后悔提了这个话题,不想让吕惠姝不高兴,便提议道:“我家后院的西府海棠开花了,我带姝姐姐去看看吧。”
    吕惠姝颔首道好,俩人便一块儿去了后院。
    后院的海棠花大都是殷氏种的,殷氏喜欢花,每年都会花费大心血照料这些花,如今正是开花的时候,远远瞧着一片粉蒸霞蔚,花团锦簇。苏禧让听雁上了点心和茶水,与吕惠姝坐在树下的石凳上聊天。
    虽然跟吕惠姝认识不久,但她性子开朗,大方活泼,两人在一起倒是有说不完的话。
    不晓得吕惠姝说了什么,只见苏禧捧着双颊,笑靥盈盈,一双杏眼好似天上的月牙儿,那张漂亮精致的小脸满是笑意。饶是周围的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看在有些人眼中,却仍旧及不上她的粲然一笑。
    苏祉往前走了两步,回头见威远将军府的大公子吕江淮仍站在廊下一动不动,提醒道:“江淮。”
    吕江淮回过神来,脸上一热,好在皮肤因常年习武而晒成了深麦色,不明显,看也看不出来。他上前故作镇定道:“苏二哥想跟我比试什么?”
    苏祉语调平淡:“你定。”
    *
    后院,苏禧跟吕惠姝说了一会儿话。
    苏禧正准备邀请吕惠姝去花露天香小坐时,她却开口道:“我刚才听哥哥说他要跟苏二哥比武,禧妹妹想不想去看看?我听说苏二哥武艺精湛,战场上一人能对抗十人,不知道他跟我哥哥谁更厉害一些?”
    苏禧见吕惠姝一脸希冀,想必不是说服自己看,而是她想看罢了。苏禧没有点破她,正好自己也许久没见过二哥练武了。以前小时候常常是苏祉在院里练武,她坐在廊下观看,偶尔还会拍掌给二哥打气,只不过自打她重生后就再也没做过这种事了。
    苏禧欣然道:“好啊,咱们去看看。”
    遂举步去了秋堂居。刚到秋堂居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兵刃相碰的声音,苏禧和吕惠姝对视一眼,牵裙上了台阶,往院内走去。
    果见院子里东南角站着两个人,均持着一把剑。苏祉穿一袭天青色纻丝锦袍,长身玉立,眉目疏朗,吕江淮站在他的对面,身穿深青色柿蒂纹长袍,高大挺拔,猿臂蜂腰,分明比苏祉还小了两岁,仔细一瞧竟然比苏祉还高了一点点。
    苏禧与吕惠姝站在廊下,看向院子里两个人。
    吕江淮视线一转,落在苏禧身上,心跳一快,手下的动作就有些慢了。恰好此时苏祉持剑上前,他匆匆忙忙地后退两步,险险避开了苏祉的攻击。忍不住再看向廊下的小姑娘,见她脸上露出一丝欢快,想必是替她哥哥高兴,心里便有些闷闷的。
    吕江淮不想在苏禧面前丢了面子,很快整理好情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苏祉。两人交战了十几个回合,剑刃相撞,竟是谁也不输给谁。
    吕惠姝也会武功,这会儿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出声给吕江淮大声鼓劲儿。
    又过了二十几个回合,两人不分上下。吕江淮一心想在苏禧面前表现,用了十二分的功力,手臂一转挑开了苏祉的剑,剑尖一指,便划在了苏祉的胸口。
    只不过这一下没控制好力道,下手有些重了,只见苏祉胸口洇出了一抹血色。
    吕江淮忙收回长剑,心里“咯噔”一声,便知道不好。
    果不其然,那厢廊下苏禧小脸一白,叫道:“二哥!”赶忙往这边跑了过来。
    “二哥,你没事吧?”苏禧上前查看苏祉的伤势,见那伤口不断地流血,脸色更加白了,忙让听雁、听鹤去请郝大夫。
    苏祉握住她不住轻颤的小手,安抚道:“一点小伤而已,不碍事的。”
    苏祉说的是实话,吕江淮下手有分寸,虽然伤口流的血多,但是他自己清楚,并未伤到什么筋骨,只是皮外伤罢了。可是苏禧哪知道呢,她一见苏祉流血就慌了,一时又想起二哥是怎么受伤的,扭头朝身后的吕江淮看去,抿着粉唇,漂亮的杏眼里明晃晃地含着怒意。
    吕江淮握着剑,开始后悔跟苏祉比武这回事了,他把小姑娘给得罪了,上前一步道:“我……”
    苏禧瞪了他一会儿,然后又一言不发地扭回头,掏出帕子给苏祉止血,明显是不愿意理他。
    
    第32章 非亲非故
    
    不多时郝大夫过来了,给苏祉止住血后,又用纱布包扎了一番,并道:“伤口不深,这几日二爷尽量不要碰水,每日换两回药,不出几日便无大碍了。”
    苏祉坐在檀木藤面罗汉床上,身上披了一件玄色织金锦袍,道:“有劳郝大夫了。”
    丫鬟送郝大夫离开后,屋里便只剩下苏祉、苏禧和吕江淮三人。
    吕惠姝因身份不便,只能在屋外等候。
    苏禧听大夫说二哥伤得不重时才松了一口气,不放心道:“二哥这几天也不要练武了,好好在屋里歇着吧,若是伤口撕裂了就不好了。”
    苏祉见她一本正经,虽然觉得她小题大做,这点小伤跟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但不想让她担心,还是依言点了点头道:“好。”说罢转头对吕江淮道:“江淮也不必太自责。”
    比武本就如此,有胜有负,见点血算不得什么。
    吕江淮知道这点伤对于苏祉来说不算什么,可是他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苏禧的态度。一想起方才苏禧动怒责怪的眼神,他便觉得心情沉闷,强打起精神道:“苏二哥好好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
    从苏祉屋里出来,苏禧走在前头,吕江淮跟在后面。
    走了几步,苏禧头也不回,没有要跟他说话的意思。
    过了一会儿,吕江淮出声道:“九姑娘。”
    苏禧这才停住脚步,回身看去,就见吕江淮站在几步之外,纹丝不动地瞧着自己。她抿着唇,又大又亮的眼睛骨溜溜地转了转,没什么好气道:“吕公子有事么?”
    呃。其实没什么事,吕江淮也不知方才为何脱口就叫住了她,兴许是想为自己解释,可一对上她的视线,他便不太会说话了。他顿了顿道:“错伤了苏二哥,我向你赔罪,希望九姑娘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苏禧小扇子一般的长睫毛扇了扇,继续看着吕江淮,没说话。
    吕江淮以为她不原谅自己,一时有些慌乱,上前一步道:“九姑娘若是气不过,可以往我身上也划一道伤口,我绝对不会反抗。”
    一边说一边取下自己腰上的佩剑,手握着剑柄递到苏禧面前,剑柄对着苏禧,剑尖对着他自己。
    吕江淮本就生得高大俊挺,一看便是常年习武的武夫,此刻站在苏禧跟前儿,轻轻松松就把娇娇小小的苏禧全部罩住了,阳光从后面照来,地板上只留下他一个人的影子。他有些紧张地盯着面前的小姑娘,拿捏不准她会是什么反应,若是能让她消气儿,那他就是被刺一剑也心甘情愿。怕的就是他都这么说了,她还不肯原谅他,那他就什么法子也没有了。
    苏禧看了吕江淮一会儿,抬起手握住他的剑柄,仰头道:“你为什么怕我生气?”
    他们两个今日才第二次见面,便是自己生气了,他也不用这么巴巴地紧张吧?
    吕江淮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干咳一声,道:“九姑娘是苏二哥的妹妹,此事本来就是我不对,况且上回马场又害得你受惊了……”
    “罢了。”苏禧见他说话没头没脑的,听也听不出重点,出声打断了他,把剑重新递回他手里,唇角一弯,眼里不再充斥着怒意,好说话地道:“大夫也说了伤得不深,二哥体魄强壮,应当过几日就能好了,这件事我就不与你计较了。”
    吕江淮毫不掩饰面上的喜色,方才沉闷的心情一扫而空,一下子云破日出。他笑道:“多谢九姑娘宽宏大量。”
    *
    两日后吕江淮再次登门拜访将军府,带了药材来看望苏祉。
    苏禧正在花露天香观看绣春居送来的衣裳,这些年她偶尔会给绣春居画一两个衣裳的款式,每一件都能成为时兴的热款。
    岑氏将苏禧奉若知己,对她也很大方,每回绣春居新出什么款式的衣裳,必定先送一套给她。
    这两年多下来,苏禧的衣橱都添了三四个了,占了房间许多地方。后来她想了个法子,让人单独辟出一间房专门放衣裳,如此便能省下来许多地方。
    今年绣春居的春衫统共只做了十件,岑氏送了苏禧四件,都是根据苏禧的尺寸量身做的。绣春居的衣裳自然是没话说,只不过前几日殷氏让府里绣娘做的几套新衣服还没穿完,苏禧便让听雁先放进了衣橱里。
    苏禧换上一条月白合天蓝绉纱小袖衫,让听鹂挽了一个双鬟髻,头上戴一支水晶碧玉簪,既简单素净,又显出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娇俏。
    收拾完毕后,苏禧便领着听鹂和听鹭出门了,今日是她去青水山学琴的日子。
    刚走出二门,遇见二哥苏祉送吕江淮出门,苏禧停下脚步,朝两人道:“二哥,吕公子。”
    苏祉的伤已经好了大半,明日就能摘下纱布了。
    吕江淮见着苏禧脚步一顿,低声道:“九姑娘。”眼睛落在苏禧身上,有一瞬间的痴愣,很快回过神来此举不妥,又慌张地移开了。
    苏禧见苏祉神色凝重,眉心深蹙,忍不住问:“二哥,你的脸色不太好,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苏祉看着她道:“幼幼,你要去哪?”
    苏禧含笑答道:“自然是去青水山找谷先生学琴,二哥怎么了,忽然问这个?”
    苏祉如实道:“我听江淮说京城近日流入了一批难民,就住在青水山下,你一个人出门我不放心。”
    苏禧不知事态的严重性,笑道:“这有什么,若是遇到那些难民,我让听鹭、听鹂给他们些银钱就是了。若是再不行,就多带几个家丁,总不会出什么大事的。”她见苏祉仍旧眉头不展,补充道:“二哥别担心,我会尽量避开他们,不会叫自己有事的。”
    苏禧养在深闺,不清楚这些事情,可苏祉知道,人一旦饿得狠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这些难民是从西南流入京城的,大约有数百人,朝廷正在想法子安顿他们,只不过他们人数太多,一时难以想出个万全之策,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苏祉思忖片刻,决定道:“罢了,还是我送你过去更妥善一些。”说着就让人备马。
    苏禧忙拦住他:“二哥身上的伤还没好,怎么能骑马?若是伤口裂了怎么办?”
    “不碍事。”苏祉坚持。便是伤口裂了也不能让他的妹妹有事。
    这厢一个坚持送,一个不让送,吕江淮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提议道:“不如在下去送九姑娘?苏二哥是因我而受的伤,我将九姑娘安全送到青水山,也算是向苏二哥赔罪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吕江淮此人武功高强,又恪守礼数,是个信得过的人。
    苏祉斟酌了一番,没有推脱,“那就有劳江淮了。”
    苏禧也不好一推再推,何况谷先生上课的时辰就快到了,若是她迟到了一会,谷先生的脾气可不是开玩笑的。她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出发前苏祉又多安排了几个家丁跟着。
    苏禧坐上黑漆朱轮马车,听鹂掀开绣金暗纹帘子对外头的吕江淮道:“吕公子,可以出发了。”
    吕江淮骑着高头骏马,闻言收回看向马车的目光,喊了一声“驾”,往青水山而去。
    虽说前方有难民,但吕江淮的心情却无比愉悦,佳人就在马车里。他护着她,这一刻他仿佛能为她遮风挡雨,又是难得独处的机会,他只希望这条路更长一些,再长一些,倘若没有尽头就更好了。
    只不过再长的路还是会走完的。
    他们运气不错,这一路都没遇上什么难民,安全地抵达了青水山山顶。苏禧掀开帘子踩着脚蹬从马车上下来,朝吕江淮道:“多谢吕公子护送,我已经到了,吕公子回去的路上小心。”
    吕江淮看着苏禧,本来想说他在这儿等她学完琴再送她回去,来的时候没事,谁知道回去会不会有事呢。可是冷静一想,他跟她非亲非故,送她过来已经够了,若是再等她回去,岂不让人多想么?
    吕江淮只好把话咽回肚子里,改口道:“九姑娘进去吧,我在这站一会就走。”
    苏禧说好,再次向他道了谢,这才抱着琴走进了谷先生的竹园。
    直到苏禧进去了好一阵,吕江淮才收回目光,重新翻身上马,往山下去。
    只见远处一个高坡上,卫沨骑着枣红色的骏马,身披墨色镶边缠枝莲纹披风,将这一幕远远地看了一会,脸上瞧不出什么表情。
    
    第33章 荒郊野岭
    
    卫沨停留了许久,面色淡淡的,直到竹园里传来一阵阵琴声,他才握住缰绳,骑马往前走了两步。
    李鸿跟在一旁问道:“世子爷,咱们现在去哪儿?”
    昭元帝将这次难民一事交给了卫沨处置,让他想法子安顿这些人,既是为了考察他的能力,也是给这些百姓一个交代。卫沨今日上山便是为了此事,他调转马头,声音有如古井微澜:“去山下看看。”
    李鸿打马跟上,紧随其后。
    这头苏禧跟着谷先生练琴,练了半日,心中始终想着二哥说山上有难民的事,刚过未时,便提前向谷先生告了假,打算早点回府。
    谷先生想必也知晓难民一事,没有多说什么就准了,还让小童送她到半山腰。
    苏禧向小童道了别,吩咐车夫继续赶路。
    前一段路走得很顺畅,几乎没什么阻碍。快到山脚下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骚乱,车夫不得已将马车停在路边。听鹂掀起帘子问道:“怎么回事?为何忽然停下来了?”
    车夫指指前方,为难道:“前面难民太多,挡住了去路,这条路没法儿走了,只能改另一条路。”
    只不过那条路崎岖难行,路的另一边就是山崖,容易出事,一般没人愿意往那儿走。
    苏禧透过帘子往外看去,见前方不远处乌泱泱地挤了一群人,各个面目黧黑,衣衫褴褛,一看便是好些日子没有吃过饭的。其中有几人瞧见了将军府的马车,拖着步子往这边走来。苏禧赶忙放下帘子,对车夫道:“给他们一点银子,别为难他们。”
    车夫应是,从怀里摸索出几个铜板扔了过去。
    几个难民赶忙冲到跟前拾铜板。车夫扬起鞭子正要调转车头,却见他们涌到跟前,伸手向他讨要吃的。车夫摇头说没有,这些难民们就伸出手要抢夺他手里的缰绳。
    车夫大声呼喝,可惜效果不大,仍旧有难民挡在马车前。
    听鹂从马车里钻出来,扔给了他们一点碎银子,以及来时路上带的几块糕点。本以为这下他们就该走了,未料人却越来越多,远处难民见这头有人施舍,也纷纷围了上来。
    听鹂被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拉拉扯扯,掉到了马车下。苏禧听着外头的动静,心里又慌又乱,她这会儿总算知道难民有多可怕了,二哥没有骗她,是她想得太天真了,府里带出来的几个家丁根本挡不住这些人。
    车夫把听鹂从下面拉上来,重重地抽了马背一下,不管不顾地从人群里冲出去。灾民们受到惊吓赶忙往后退,直到马车走远了,他们才蹒跚地离开。
    马车走上另一条路,山上的积雪未化,加上这条路本来就陡峭,车夫走得很是小心翼翼。山路湿滑,刚刚走到一半,头顶的石头松动,扑簌簌从上头滚下来,其中一块大石头砸中马背,马受了惊,扬了扬马蹄,不受控制地往前冲去。
    前方正好是一处转弯,这条路本就窄,那马转弯时脚底一打滑,忽然就往一旁倒去。
    连带着后头的车厢也整个儿摔出悬崖,车夫赶忙死死地抱住了崖边的一颗树,一手拽住听鹂,回头一看,就见车厢连着马一块儿掉进了悬崖下。
    听鹂大惊失色,叫道:“姑娘——”
    *
    山下,卫沨清点完难民的数目,让附近的县令将难民们的名字逐个登记在册,他夹紧马腹,正准备往回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