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如也。”
  诸葛亮听后,反而展露笑容。自知者,方能看出其弱,得而改善,成以大势。诸葛亮最怕刘备是那刚愎自用之人,因先前几番小胜,便性起倨傲,如此纵使有十万大军,刘备亦绝不可能抵挡曹操。
  诸葛亮这笑容,让刘备反而心定不少,遂即听到诸葛亮发言。
  “主公勿忧。眼下定要早作准备,整顿兵马。亮自教之,可以待敌。若曹操当真派军来攻,亮自有良策应付。”
  刘备听言大喜,对诸葛亮更为依赖。随后日子,诸葛亮朝夕操练二万兵马,教演阵法,做好应付曹军的准备。
  话说,曹操派刘晔赶往益州来见刘璋,作礼毕。刘璋便问来意。刘晔目光烁烁,即宣告圣旨。刘璋一听,曹操教他从东川出兵,顿时大惊。刘璋性子懦弱,正是犹豫不决。此时,法正踏步而出,凝声说道。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下大变(下)

  “府君,文不凡乃世之人杰。今命在旦夕,乃天欲灭其也!眼下正是大好时机,出兵征伐彼方辖地,灭其大势!”
  “是也!文不凡兵马卧据东川,图谋西川之心,天下皆知。府君若不趁此大好时机,将其势力击出东川,时机一失,后悔何及!”
  法正话音刚落,孟达立马走出附言而道。刘璋被两人说得甚是心动,此时刘晔亦言。
  “刘府君何必瞻前顾后?丞相已准备大量兵马,随时往河内、并州挥兵强攻。到时北方大乱,文不凡麾下爪牙,岂能顾及西方之地。到时若刘府君能攻克东川,再趁势进攻雍、凉二州,收复皇土,成绩之高,当可立王!还望刘府君莫要辜负丞相一番心意!”
  ‘立王’二字,如同两柄重锤般,重重地打在刘璋胸口。刘璋双目顿暴灿光,随即望向黄权,黄权思虑一阵,亦向刘璋点头示意接此圣旨。
  “我堂堂汉室帝胄,眼见恶贼做势危害天下,岂能置之不理!朝廷此令,正合我之心意!刘太中放心,即日我便整点兵马,准备征伐文贼之事!”
  刘璋少有这般说出雄心壮言,只见他忿然起身,如同一头愤怒的公鸡般扯声喝道。刘晔心中冷笑,暗付就你这般人物亦想立王?待丞相扫灭奸贼,取得天下三分之二,一封指令便可使你俯首称臣!刘晔心里虽是这般在想,但表面却是满身敬佩地大呼而道。
  “刘使君大义,汉朝有明公这等忠义之臣,实乃朝廷之幸也!”
  刘璋接领圣旨,定下征伐西北之择。刘晔功成身退,即日赶回洛阳,来见曹操。曹操听刘晔所报,却无丝毫意外,大笑而道。
  “哈哈。眼下万事俱备,一统天下,近在眼前。还望诸公齐心鼎力,助曹某完成不世伟业!曹某在此先替天下黎民,谢过诸公!”
  曹操言毕,在大堂之上,拱手作揖,竟对着麾下一众文武屈身一拜。曹氏文武立马纷纷跪下,齐声喝道。
  “我等定不惜生死,助丞相平定天下,至死方休!!!!”
  巨大的声浪,卷席整个大殿,令大殿为之一震。而在人潮之中,司马懿目光阴鸷,心里却是有着另外一番思量。
  随后,礼毕。曹操遂与一文武商议,郭嘉谏言,征伐西北之战,牵连巨大,必要谨慎而对,最好先等刘璋从益州出兵,扰其后方,使彼军手无足措,大乱惶急之时,再趁势出击,方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至于南下荆州,当应趁刘备未有成势之前,火速进军,将其歼灭。刘备一除,再派人联合蔡氏,荆州一举可破也!
  曹操听言,捂掌大笑,当即依从郭嘉之计,派夏侯惇、曹洪、李典三将领军五万,贾诩为军中军师,程昱为军中司马,随军出行,前往樊城,与曹仁合军。曹仁为大军都督,复合许褚、高览、曹纯等将进攻新野。
  曹操领旨一落,各将谋臣领命前行。即日各部兵马由诸将统领,赶往樊城,只见辎重车队如同长龙一般,攻城器械震荡天地,所行过处,无论城县村庄之内的百姓,皆心惊悚然,闭门不出。
  数日后,五万大军漫天遍野纷纷往樊城赶至。曹仁早收得曹操军令,在城中迎接诸将。夏侯惇向曹仁笑道。
  “刘备鼠辈耳,今番主公派大军予都督这般宏盛大军。都督必能将其擒之。”
  曹仁一听,脸色一变,先前他落败刘备,那惨痛的教训仍记在心中。虽然那徐元直已离开刘备,但听闻诸葛亮智谋之高,胜其十倍不止。对于新野的战事,曹仁不敢有丝毫大意,连忙向夏侯惇吩咐道。
  “元让勿要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我等受丞相重望,万不可因有轻视之心,而坏丞相南征大业!”
  夏侯惇听言,冷哼一声,眼中尽是藐视之意,厉声喝道。
  “都督之言谬矣。我看诸葛孔明如草芥耳,何足惧哉!”
  “元让你乃军中大将,岂可这等轻躁!你如此这般,我岂敢交予重任委派于你!”
  曹仁与夏侯惇本为一族,不过因祖辈之因,改姓为曹。因此曹仁私底下与夏侯惇交情极深,如同骨肉手足。曹仁出言提醒夏侯惇,亦是为其着想。哪知夏侯惇却不领情,反而觉得曹仁轻视于他,当即暴声大喝。
  “曹子孝!你这是何意!?难我就这般不堪!!!?”
  曹仁见状,暗道不好,这夏侯惇的倔脾性一起,如同一头脱缰野马,难以制止。当下曹仁连忙好生安抚。不过夏侯惇气在头上,许多将士闻声赶来。只听得夏侯惇怒声大喝道。
  “我愿为先锋,立下军令状,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都督!”
  曹仁听言大惊,夏侯惇在众目睽睽之下,立下军令状。可谓是令曹仁无法下台,若是曹仁拒绝,必影响军心。曹仁脸色一凝,冷声问道。
  “夏侯元让,你可知军中无戏言!”
  “我随丞相东征西讨,战绩无数,军纪之事,何劳都督你来提醒!若不能擒得,当愿割首奉上!”
  夏侯惇虎目赤红,他被誉为曹军第一先锋猛将,立功无数,曹军上下无人不敬服。当下岂能受这等屈辱。曹仁双目一眯,厉声喝道。
  “好!夏侯将军有此决意,我岂能不许。望你能早报捷书,以慰我心!”
  夏侯惇听罢,奋然辞别曹仁,怒气冲冲地离去。曹仁在后叹气不止,这时贾诩和程昱踏步而来,两人脸上皆有担忧之色。
  “夏侯将军如此暴躁,只怕会遭他人计算,以使先锋部队兵败将亡呐!”
  程昱摇头一叹,曹仁听罢,担忧更胜,忙作礼向程昱请道。
  “元让轻视刘备,与我之前所犯一般。况且元让脾性比我还要急躁几分,岂有不怕之理!还望先生随其而去,在旁监管。元让素来多听先生之言,有先生压阵,我也可放心。”
  “都督之令,岂敢不受。都督不必忧虑,昱自会谨慎。”
  “如此便谢过先生了。”
  曹仁作礼又谢,夏侯惇与他情义深厚,时下他又立下军令状,若真有个万一,败下阵来,曹仁可不知如何是好。
  次日,夏侯惇带领夏侯兰、韩浩为副将,引兵一万先往新野进发。先锋部队日夜兼程,直抵博望城,方才歇息,驻兵以窥新野。
  早有刘军细作报回新野,禀告曹操发兵五万,以曹仁为军中都督,欲犯新野。此时先锋大将夏侯惇已引兵一万,扎驻在博望城内,随时会来进攻新野。此言一出,众人皆起惊色。
  “曹孟德果真要取新野,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失声大呼,这时在旁侧的张飞甚是轻蔑地望着诸葛亮,瓮声瓮气地叫道。
  “那诸葛孔明不是自诩不凡,先前出计可说能为哥哥争得数年时间韬光养晦。这当下如何曹操却发兵攻来!?诸葛孔明这般厉害,哥哥可着他前去迎敌便是!”
  “三弟!!!军师韬略岂是你能所料!更何况自古以来,能以破敌,必然要文武配合。智赖孔明,勇还须三弟之勇,何可推辞!”
  刘备闻言,即发雷霆大怒,呵斥张飞。张飞环眼一瞪,满脸不忿。潘凤虽未有发言,但亦是忿忿不平,只觉刘备太过纵容诸葛亮。
  诸葛亮表情默然,忽然缓缓张口。
  “三将军息怒。孔明不才,确有遗漏,但却愿将功补过。若此次不能得胜。孔明愿受三将军处置。”
  张飞一听,怒极而笑,大喝道。
  “孔明你此言当真!若你不能胜,我当生撕了你,以解我恨!”
  刘备听言脸色一急,但诸葛亮却以眼色暗暗相示,随后又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但若我能胜。三将军又该若何?”
  张飞见诸葛亮这般嚣张,气急之下,不假思虑便是喝道。
  “若你能胜,我这项上头颅便是你了!“
  “三弟!!!!”
  张飞此言一出,不但刘备,就连潘凤也不禁出声相阻。但就在此时,诸葛亮却是脸色严肃,向左右说道。
  “好!口说无凭,当立下军状!”
  “有何不敢!!”
  张飞最重面子,此时被诸葛亮逼得进退不得,岂会退让低头,当下扯着那雷公般的嗓子嘶声大喝。
  “左右,文房四宝侍候!”
  刘备见状,连忙赶来相劝。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张飞他都绝不能失,诸葛亮却暗暗用眼色示意刘备,他自有分寸。刘备见此,便无再做相劝。少时,状纸立好,张飞和诸葛亮纷纷按上手印,张飞冷笑而出。潘凤脸色复杂,亦随潘凤走出。
  “孔明此举实在有失考量。当下大敌当前,你与我弟潘、张二人不和,他等岂会愿听你调度?”
  刘备满脸惶急,叹声而道。诸葛亮却是笑道。
  “主公两位义弟,皆是世间人杰也。正因如此,难免傲气过人,日后必因此而犯下弥天大祸。我正好借此,一减二人锐气。”
  “可无了我这两位弟弟武勇坐镇,如何应付彼军猛将?”
  “主公不必忧虑。眼下有太史、华、文等将便可。当我胜下此阵,便可得之潘、张二人心诚。日后应付曹仁大军,亦可遂心应手,马到成功!”


 第七百七十章 诸葛亮初战显威(上)

  “原来孔明大有深意。”
  刘备听言,方知诸葛亮之计算,遂是放下心来。当夜,诸葛亮遂聚集众将听令。诸葛亮教诸将如此如此,谈计一夜,待次日天明,诸将皆是脸带疑惑不定之色离开。
  却说夏侯惇立下军令状,怀忿带怒火速挥军杀到博望,程昱见夏侯惇一路急冲,毫无谨慎,谏言让分布两支队伍,前部尽是步兵,后方其余皆是骑兵。夏侯惇对严明律已的程昱素来敬仰,便依其计。
  时当秋月,夜风徐起。人马进往之间,望见前面风尘忽起。程昱忽心有不祥之兆,忽然勒住马匹,谏言夏侯惇便将人马摆开,夏侯惇以为程昱发觉埋伏,遂依其言。待人马摆开后,程昱凝声问向导官道。
  “此乃何处?”
  向导官急急答道。
  “此乃伏虎口,前方不远便是新野境界。”
  程昱听言,便是沉吟下来,眉头深锁。前方不远便是新野境界,这诸葛亮足智多谋,怎会未有布置。事出反常必有妖,程昱正想间,猝然前方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脚步声。程昱还未回过神来,便听得夏侯惇怒声大喝,令夏侯兰、韩浩押住阵脚,拍马飙飞到阵前。程昱唯恐夏侯惇急躁行事,赶忙跟去。夏侯惇遥望,前方风尘之处,一彪千来人的军马来到,夏侯惇见来军仅有千余人,忽然大笑。
  程昱脸色一紧,向夏侯惇问道。
  “夏侯将军为何而笑?”
  夏侯惇眯着虎目,嘴角尽是不屑的笑容。
  “我笑曹子孝如此忌惮这山中野夫,自以为诸葛亮乃是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这千来人马为前部,与我一万大军对敌,正如驱犬羊喂与虎豹相食。我在曹子孝前夸下海口。要活捉刘备、诸葛亮,今必应我言矣!”
  夏侯惇欺彼军兵力薄弱,心里毫无丁点危机感,又见彼军阵中,旌旗之上书写着‘东莱太史子义’五个大字,暗想这太史子义虽强,但并无刘备那两个义弟潘、张那般骁勇,若是那两人前来厮杀,或许夏侯惇会有所忌惮,但眼前来的却是太史慈。夏侯惇自问能有七成把握将其击败,到时再趁势大军掩杀,即可吞灭这千余人马。
  夏侯惇想罢,猛拍马匹,飙飞出阵,太史慈怒声一喝,亦甩鞭出马来迎。
  夏侯惇虎目大瞪,挥鞭遥指太史慈嘶声大骂道。
  “太史子义,刘备自举事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处处落败。你随刘备,如同孤魂随鬼耳,迟早落得死无葬身之地,此番丞相派兵五万,势必踏平新野,你何不早早下马投降,免于一死!”
  太史慈听言冷笑,一提手中长枪,指着夏侯惇厉声大喝。
  “我主刘皇叔,乃仁义明主,未能成势,全乃天不济也!时下得卧龙诸葛孔明相助,如虎添翼,迟早铲除奸贼,辅助天子,重握社稷,平荡乱世!夏侯元让,你做那奸贼爪牙,助纣为虐,必不得好死!”
  “哇哇哇!!!一派胡言!!!!”
  夏侯惇听言大怒,浑身轰暴滔天怒火,纵马径直往太史慈冲去。太史慈脸色一凝,提枪飞马冲去。
  电光火石之间,两马相交。夏侯惇一挥手中豹头钢枪,往太史慈心窝便刺。太史慈急闪避过,拈枪往夏侯惇头颅一扫。那速度之快,令夏侯惇心中为之一惊。夏侯惇歪头一避,险险避过。此时太史慈骤然猛击长枪,枪式如暴雨之势,狂打向夏侯惇面前。夏侯惇或挡或避,一时间竟被太史慈压住一头。夏侯惇心中怒火愈渐宏盛,他的傲气绝不容许,他被太史慈杀至下风。夏侯惇大喝一声,身穿黑甲的他,如同一头暴怒的黑豹。只见夏侯惇奋力用枪一扫,砰的一声巨响,太史慈手中枪支被扫得弹飞,太史慈微微色变,夏侯惇趁势转守为攻,枪出之快如同一道道黑色飓风。两人又是杀了十几回合,太史慈枪式渐渐凌乱,忽地虚刺一招,纵马便逃。夏侯惇杀得正是兴起,哪里肯舍,立即策马从后火速追赶。太史慈奔回阵后,急令部署随他撤去,顿时千余刘军慌乱起来,争先恐后地往后方退走。
  “不好,这太史子义武艺并不逊色夏侯将军。况且,他明知我方兵力多于其十倍,岂敢不拼死而战,若败走遭我军掩杀,必是全军覆没。难道这其中是有诈!?”
  程昱目光烁烁,正想间,见夏侯惇已飞马追去,更是大惊失色,夏侯惇这般急躁,若真有埋伏必死无疑。若是程昱不在此处,夏侯兰岂敢在夏侯惇未有下令的情况下,令大军掩杀。而程昱受曹仁之命,监督整支先锋部队,自然有权利下令。
  “快!!全军掩杀!!”
  程昱迅疾下落命令,夏侯兰一听即引前部兵马追杀而去。数千曹军,一拥而上,那些退之不及的刘军兵士,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擒住。程昱见夏侯惇追得太快,连忙唤夏侯兰追上吩咐夏侯惇小心谨慎。
  却说,太史慈与夏侯惇,一逃一追,约走数里。太史慈见夏侯惇追得是紧,待夏侯惇追近时,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夏侯惇早有预料,及时挡住。太史慈见未有得手,立马拍马又走。夏侯惇气得直咬牙,正欲再追,此时夏侯兰飞马追上,谏言道。
  “程中郎有令,太史慈诱敌,恐是有诈。夏侯将军不得贸然轻举!”
  夏侯惇此时满身尽是怒火,哪里听得进劝,虎目圆瞪,大声叫道。
  “一群乌合之众,纵有十面埋伏,我亦可杀出重围,何足惧哉!”
  夏侯惇喝毕,遂不听夏侯兰之言,直冲向前方林口,夏侯兰唯恐夏侯惇有所不测,忙加鞭追去。夏侯惇刚到,猝然间,连声炮响,只见左路文聘提枪引军杀来,右路廖化挥刀领兵狂冲扑来。夏侯惇毫无惧色,向身后夏侯兰笑道。
  “两头恶犬,亦敢来触犯虎威。看我如何杀退两人!”
  夏侯惇言毕,纵马即冲,杀住文聘、廖化,豹头钢枪舞得密不透风,夏侯兰赶上助战,文聘、廖化不低,不至十合,便败退而逃。夏侯惇杀得痛快,冲入彼军阵内,如入无人之境,杀散一众刘军,将要突破而去。夏侯兰又劝,夏侯惇乃是不听,暴喝道。
  “我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罢兵!”
  夏侯惇说罢,遂又如同一头失控暴走的黑豹,冲飞而去。夏侯兰见状,忙回马赶回通报程昱。程昱一听,心中更紧了几分,失声呼道。
  “欺敌者必败!夏侯将军如此自傲,若真有埋伏,岂有回天之力!你快快领一军火速去救!”
  程昱立即拨出一千步兵予夏侯兰,让其先赶而去。然后,程昱又派斥候,赶去后部,通知韩浩谨慎而前,提防偷袭。程昱做好安排后,速催令兵马加速前行。
  时天色已晚,骤然间,夜空浓云密布,又无月色,黑沉沉的一片。夏侯惇单枪匹马一路紧追,忽然间眉头一跳,心头一揪,见四处黑暗地势复杂,不知身在何处,立马起了一丝不祥预感。就在此时,在夏侯惇后方忽有一队数百刀盾手助阵抵住,前方连声暴喝,只见原本逃退的太史慈、文聘、廖化三将复回杀来。
  前有猛将,后有堵口。夏侯惇方知中计,眼见入险至此,立即抖数精神,双目愈渐赤红,猛地一拉缰绳,便往后方那数百刘军刀盾手拼死杀去。刘军刀盾手早就摆好盾墙,夏侯惇死冲难破。须臾之间,太史慈、文聘、廖化三将杀到,夏侯惇连忙持枪抵挡,周围刘军刀盾手重重围住,乱刀向夏侯惇挥砍。夏侯惇一时应接不暇,身上频频出现血口。
  就在此时,夏侯兰领程昱之命,及时引一部人马杀到。夏侯兰引着千余兵士一拥而上,硬是撕破一条血路。夏侯兰定眼一望,只见夏侯惇遍身血红,被太史慈、文聘、廖化三将杀得险象环生。夏侯兰吓得心惊肉跳,速飞马赶去助战,同时口中大喝道。
  “夏侯将军,快快逃开。这里由我为你断后!!!”
  夏侯惇虽有超凡武艺,但在一众刘军兵士,还有太史慈、文聘、廖化三将的围杀之下,尚能保命,已是万幸。只见夏侯惇胸口、腹部、大腿处尽是条条枪口刀痕。夏侯惇傲气早就烟消云散,立马拨马逃开。
  夏侯兰抵了数合,被文聘抓住一个空档,一枪刺中咽喉,摔落马下,眼看已是死绝。但有了这一阵时间缓冲,夏侯惇已冲破围势,逃脱而去。太史慈目光聚暴光华,立即按住长枪,拈弓上箭,对准夏侯惇后脑勺,骤然发出一箭。同时太史慈向廖化投去一个眼色,廖化心神领会,立即拍马冲去。
  一声巨大的弓弦声暴起。只见从太史慈弓箭上飞出那根箭矢,如同一道飞驰的迅雷,飙飞而去。一个曹军将士看见,连忙大呼。
  “夏侯将军,小心背后有箭!!!”
  夏侯惇一听,急急回头望去,只觉面前一阵飓风扑来,仓促之下,忙提枪去挡。哪知这箭实在太快,夏侯惇挡不及,箭矢正中他的左眼。夏侯惇中箭后,厉声大啸,周遭正在厮杀的曹军兵士,见状个个都是一阵呆滞。
  就在此时,廖化挥刀猛冲而来,夏侯惇左眼血流不止,右眼隐隐看得廖化身影,骤然间夏侯惇气势顿暴,在一连绝境威胁之下,夏侯惇竟然突破了武艺瓶颈,如同百米巨浪般的澎湃气势骤向四处冲落。夏侯惇竭斯底里地暴声大吼。
  “父jing母血,不可弃也!”
  如同雷音般的吼声落罢,只见夏侯惇竟然一手快速地拔出左眼上的箭矢,连同眼珠一同拔出,遂将那颗血琳琳的眼珠纳于口内啖之。夏侯惇此举,顿时令全场人,心神为之剧荡。就连大将太史慈,亦是惊骇失神,大瞪双眼。而正追杀而来的廖化,被此景吓得不由一滞,夏侯惇暴然而动,竟然复挺枪纵马,直取杀来。廖化只觉得,眼中看见一头巨大无比,恶煞恐怖的独眼黑豹,向自己冲来,浑身上下尽是提不起半分力气。待他回过神来,夏侯惇已经杀至,刚想躲避,夏侯惇那柄豹头黑枪,早就刺出,赫然地搠透廖化的面门!
  夏侯惇瞬间击杀廖化,顿时又令刘军将士一阵惊骇。待纷纷反映过来时,夏侯惇已引着残兵退走。太史慈见在这绝对优势之下,非但未有击杀夏侯惇,反而被他诛杀廖化,逃脱而去。太史慈怒火顿起,忙喝兵士立马追去。同时他和文聘策马飙飞,直追在夏侯惇身后。
  却说另一边,程昱领军赶到林口之内,昼风既起,夜风愈大。程昱心里又是一跳,见林内黑漆一片,树木乍乱,通路狭窄,立马令大军止步。此时,韩浩引后部骑兵赶至,见程昱忽然停下,连忙策马赶来询问。
  程昱满脸凝重,沉声而道。
  “此林路口狭窄,间隙相逼,树木丛杂,倘若用火攻,我军必遭灭顶大祸!”
  韩浩乃夏侯惇心腹部将,夏侯惇平时待他如同手足兄弟,平时他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韩浩对夏侯惇感情极深,甘愿为其牺牲。此时韩浩听闻夏侯惇落险,一副心思只望能及时救出夏侯惇,哪管程昱之言。


 第七百七十章 诸葛亮初战显威(中)

  “程中郎,夏侯将军乃丞相心腹重将,若是有个万一,你我还有全军兵士,难免大祸!!此时夏侯将军危在旦夕,你如此瞻前顾后,若是有个万一,实乃置我等兵士于死敌也!!!!”
  韩浩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