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第6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繇话音一落,殿内诸臣各个都是神色喜悦、亢奋,好似稳操胜券。太傅张纮面色肃然,随之接话道。
  “老臣以为,近年王上大力推行汉胡相融,此下收效颇佳,胡人已少有习之胡礼,汉语更是朗朗上口,更兼王上待其甚厚,胡人服役后,皆得土地分得,而我西唐商业发达,汉人对胡人已无敌视之心,胡人多受聘于汉人,生活无虑,衣食无忧,故尽服王化。胡人对王上感恩戴德,赞口不绝。胡人素来彪悍善战,竟如此,王上何不大力征集胡人为用,组建一支数万精兵!”
  文翰闻言,刀目一亮,重重颔首,谓道。
  “太傅所言甚为有礼,那依太傅之见,此事该如何推行?”
  “并州牧高伯义,北地太守张子雄深得胡人民望。若派两人执行此事,必可事半功倍!!”
  张颌拱手而禀。文翰听是有理,一声叫好,遂便定下此事。张纮见文翰应诺,甚喜而退。太仆王朗,随即又出,拜礼作揖而道。
  “蜀中、交州、吴南等地时势刚稳,不可大力调度。而南蛮之地甚为偏远,不得不防,所幸蛮王孟优对王上尤为倾服。竟如此,王上何不下令教其调拨兵马,一来可见其诚心,二来亦可兵力。”
  文翰眼神一凝,若非王朗提醒,他几乎忘了提防此事。王朗所言,甚合文翰心意。文翰重重颔首,沉声答道。
  “太仆所言甚善。孤当依从!”
  王朗心头一喜,遂拜退而回。这时,徐晃踏步而出,虎目赫赫生威,凝声秉道。
  “王上若欲大力组建兵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操练之事万不可荒废。更兼王上又欲将四式唐刀推行于军中,如此势必要多遣练兵之才为用。臣以为,王上可先于雍州、凉州、并州、河东、河间等地,征集新兵,遣各精锐将士先为操练。待时势渐稳,再于川中、交州、吴南等地,征召新兵操练。同时又于西唐各地,大力推行尚武之风,凡入仕者,皆可得重金封赏,于其乡中发以功表,以作表彰。如此,西唐有志之士,必定蜂拥来投!”
  文翰听言,欣然大喜,连连叫好。于是,文翰便与众臣商议,操练新兵之事。庞统进谏,推荐河东、河北新兵,由关羽操练。并州新兵则由高顺操练。雍州新兵则由徐晃操练。西凉新兵,则由张绣、李优负责操练。待这以上各地操练年余后,尚武之风已然传到川中、交州、吴南各地,其地百姓必多有向往,再从其下手,令赵云、张辽操练川中新兵,庞德、马岱操练交州、吴南新兵,长沙侯陆逊一同辅佐。如此一来,不出数年,数十万雄军便可建成。庞统所推荐将士,皆乃万中无一,声威极高的将才。文翰听是妥当,便是一一依从。
  于是,文翰打开国库,先于雍、凉、并州、河间、河东各地拨以重金,又各颁发功表,大力推行尚武之风。试问哪个血性男儿,不重于功名利禄,在雍、凉、并州、河间、河东等地的壮勇纷纷投之。同时,文翰又令张纮、王朗两人负责大力赶造装备、军器,一面又发以文书,分别通告高顺、张绣,征集胡人新兵,一面又教孟优,征集蛮兵。文翰大力组建军队,赶造装备、军器,欲要一统江山,克成帝业之心,昭然若见。
  且说曹操班师回朝,听闻西唐已有动静,各地大力推行尚武之风,哪敢怠慢,连发文书,于各郡各地大力征集新兵,魏国一众将士,皆得以迁升,又提拔姜维、郝昭等年轻将士。随着曹操文书发落各地,大魏各地为之动荡,入仕之人纷至沓来。毕竟大魏国力浑厚,曹操乃不世雄主,各有志之士,皆望能投之,立以功绩,一举成名。于此,大魏、西唐两国,皆在大力征兵,武风甚强,武将皆有练武之地。而在这此间,各地有才学文士,皆贲书写词,各为其国主大赞功绩,表彰入仕从军之风。一时间,无数血性题词,层出不穷,尚武之风之盛,可谓是古今罕有。
  就在两国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皆为一统江山大业,各操其事时。在长安内,忽发变故。西唐王后,蔡琰病倒在床,药物无用,就连号称神医的华佗,亦是束手无策。西唐王文翰,忧心不已,日夜消瘦,茶饭不思,就陪伴在蔡琰左右。西唐王世子文舜,收得文书,大惊失色,当场吓得几乎昏厥过去,即日出行,赶回长安。
  凤祥宫外,文舜神色匆匆,六神无主,急往赶来。就在此时,忽然传来一阵急躁的怒喝之声。
  “华元化,王后身负顽疾,你岂敢瞒孤至今呐~!!!?”
  文舜面色一变,投眼望去,只见其父文翰,状若癫疯,华佗还有其徒华安,跪伏在地。文舜不知为何,觉得此中必有隐言,身形一退,暗暗偷望。隐隐看到,华佗老泪纵痕,直喊有罪,甘愿受死。这时,华安忽然惨然哭道。
  “王上息怒!此事实乃与我师父无关。昔年王后诞下世子时,动了胎气,左慈公亦有言,世子奇筋异骨,天生不凡,于腹内成胎,天地灵气不足,若要诞下,需取其母灵气。如此一来,王后恐将折寿!王后!”
  “逆子!!休出狂言!!”
  华佗一听,大惊失色。原来当年,华安暗中偷听,知得此惊天秘密,当时年纪尚幼,哪敢胡说。华佗却不知华安知得,连忙喝叱。文翰身体一颤,只觉得头昏脑胀,天旋地转,几乎当场昏倒,急急叫道。
  “华安此事到底若何,你与孤一一道来!!”
  华安视华佗如父,唯恐华佗性命难保,哪顾得再多,疾声便道。
  “王后仁善,爱子心切,知得此真相一旦公诸于世,世子殿下必被世人视若妖孽,不祥之人。故再三恳请师父还有左慈公隐瞒此事。这多年来,师父为了医治王后,日夜操心。小人斗胆一句,若非师父医术高明,王后恐怕早在数年前!”
  “够了!!!”
  文翰刀目一瞪,整个人摇摇晃晃,几乎跌倒,转眼向华佗望去,疾声问道。
  “华元化!!此事当真耶!?”
  满头白发苍苍的华佗,把头贴地,一声不吭,泣声不止。文翰顿时面色剧变,浑身气力好似都被生生抽走,如若此事当真,恐怕蔡琰已是医药难治,命不久矣。文翰刀目赤红,竭斯底里地,嘶声大叫。
  “苍天呐~~!!你为何如此待孤~~!!”
  文翰喝毕,身体一倒,便昏死过去。华佗、华安见得,吓得面无血色,连忙赶去看望。这时,凤祥宫内的婢女、侍臣,都被文翰先前喝退。华安疾声大叫来人。与此同时,就在凤祥宫外的院子内,文舜浑身抖颤,死死咬牙,忍不住哭声,满脸泪水,面容扭曲,痛苦不堪。
  “我是不祥之人,是我害得母后如此!!!啊啊啊啊!!!!”
  文舜在心中疯狂咆哮,脑海里不断回想起近年日夜消瘦的蔡琰,那惨白的面容上,那一抹淡笑,是那么的无力,那么的艰难。文舜好似失了心疯般,转身便走,正遇上赶来的婢女,侍臣。众人见文舜,面色悲怆,好似生生被夺了半条性命般,纷纷惊呼。文舜慌促而逃,连连推到数人,好似做了不见得人的事,落荒而逃。且说文舜一路冲出宫外,急急上了马匹,纵马便冲,径直而走,望东门而去。东门将士,见是文舜,不敢拦截。文舜飞马直出长安城外,时下夜色正浓,昏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文舜一路奔驰,赶到东外数十里外的河岸之上,飞身跃落河中。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不祥之人

  冰冷的河水,将文舜整个人顿时卷席而入。文舜如若一条怒蛟在河内翻滚,嘶声裂肺地叫喊,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无助。
  旭日高升,到了次日黎明。文翰悠悠而醒,香妃、玉妃姐妹两人,一脸急色,在身旁伺候。这时,忽有侍臣闯入,急告王后病情加重。文翰如遭晴天霹雳,惨呼一声,急往凤祥宫赶去。香妃、玉妃皆吓得花容失色,急急赶往。少时,文翰惊慌失措地来到了凤祥宫。只见蔡琰卧在床榻上,面容苍白如霜,手不断在摆动,此时口中呼唤的却是文舜的名字。文翰急忙赶去,握住蔡琰的手,竟是冰冷无比。文翰急得痛声大哭,急呼叫道。
  “来人呐!!舜儿何在!!为何至今还未归来!!!?”
  华佗听了,急忙就拜,连忙禀报昨夜之事。原来当时华佗慌乱间,听得侍臣、婢女疾呼,后来又听闻文舜连夜离开长安城,便猜得文舜昨夜定是偷听到那惊天秘密。文翰面色大变,心中暗暗叫苦,唯恐爱子难以接受,自寻短见。就在此时,蔡琰断断续续地急呼叫道。
  “三。。郎三郎。”
  “琰儿!!三郎在此,三郎在此!!你好好歇息,三郎还未与你游遍天下,你万万不可离三郎而去呐!!”
  文翰嘶声痛哭,把蔡琰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泪如泉涌,悲怆至极。蔡琰微微一笑,就似昙花一现,那瞬间的美艳,轻轻说道。
  “三。。郎有夫如此,琰儿足矣舜。。儿尚幼,三郎莫。。要待其过于严苛还有。。莫要。。怪责舜儿”
  “好!好!孤答应琰儿,孤一切依你,一切依你!!”
  文翰急急答道,蔡琰听了,好似一个心满意足的孩儿,那如流转星波的美眸,好似累了一般,缓缓合上,脸上还挂着那抹淡笑,好像在告诉世人,她只是累了,想要好好睡上一觉。
  “琰儿!?琰儿!!!!”
  文翰浑身一颤,嘶声大叫,颤抖不止的手,微微触摸到蔡琰的脸,然后轻轻,轻轻地在她鼻上靠近。霎时间,文翰气息一断,双眼一黑,便是昏死过去。
  就在西唐、大魏两国和战,约有半年之后。西唐王后蔡琰病逝,西唐王文翰痛失爱妻,悲伤不已,大病一场。西唐举国上下,无不惊慌,人心惶惶。而此间,西唐王世子文舜,莫名失踪,不知踪迹。文翰伤心欲绝,又忧心其儿,病情愈重,西唐一众重臣,无不赶回长安来见。丞相庞统献计,教文翰宣告全国,择日下葬王后蔡琰,文舜素来孝顺,必然归来。文翰依从,遂忍痛修以文令,宣告全国各地,就于九月初四,下葬王后蔡琰。
  且说文舜当日听得那惊天秘密,伤心欲绝,如行尸走肉,就在长安临近山岭偏僻小村,如孤魂野鬼游荡,如癫如疯,日夜纵酒大哭,更兼不修边幅,披头散发,明明是一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却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疯子。一日,文舜醉倒,一处名叫忘尘乡的村庄的酒家内。酒家掌柜心善,更兼从商多年,见文舜虽是疯癫,但衣着华贵,一看就知非富即贵,定是遇上了极大的伤心事,经不起打击,才会轮流如此。掌柜的好心收留文舜,也不怕他无钱结账,对文舜也是有求必应,也曾屡屡劝过。但文舜只知痛哭,心中苦事不愿告知他人,于是乡里之人,无不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这一个不知何处而来的疯子。
  “哎!时下西唐王大举征兵,只要是不残不废之人,都去投军了。这少年郎一看就是非等闲之人,如此大好年华,何不投军,建立功名,也不枉这男儿之身呐!”
  掌柜年逾五旬,乡里人都叫他老牛。老牛见文舜仍旧昏醉不醒,甚是惋惜,不由叹道。这时,正好有一年逾四旬的老汉过来买酒,见了文舜,不禁眉头一皱,与老牛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牛你怎么还让这疯子在此,这一连多日,他可吓走了你不少常客。你这不将他赶走,你这酒家便要倒闭了!”
  “倒就倒吧。俺那两个小崽子都去参军了,军中粮饷极高,小崽子也是孝顺,逢年过节都会托人寄些钱财回来。俺也想享享清福。这少年郎在这里无亲无故的,若是有个万一,这可如何是好。还好,西唐王治国有道,我等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如若是数十年前,这少年郎恐怕早被贼匪抢去钱财,抛尸荒野了!”
  “诶!老牛就你心善,罢了罢了!呐,这是酒钱!”
  那老汉取过了酒水,把酒钱递给了老牛。老牛呵呵笑着,也不看酒钱多少,便收入腰间。老汉与老牛谈了一阵家常,便吟着歌离去了,甚是悠然自得。老牛落得清闲,又取了两瓶酒,一盆牛肉,坐到了文舜面前,也不知文舜醒来没有,自顾自说,喃喃而道。
  “想当年呐,俺也算是一方豪杰,可惜正逢乱世,出身卑微,无处可投,只能落山为寇。诶,这人一旦行差踏错,那可难以回头。俺到处作恶,手上不知背负多小人命,后来威名愈盛,人手也多了。就连当时的官府,也得给俺三分薄面。俺占山为王,方圆百里之内,谁不认识俺大水牛!不过好景不长,俺的山寨后来与另外山赛火拼,俺得意忘形,中了敌人奸计,手下兄弟几乎死尽。
  俺只带着七、八人马逃出,来到此地时,兄弟都死尽了。俺也深受重伤,就被这家酒家的老掌柜所救。老掌柜知俺是贼匪,但并无报官,也无狠下死手。俺却日夜提备,甚至曾动过歹念,劫其一家,取了钱财,便逃遁而去。
  可老掌柜对俺有救命之恩,俺实在下不了手,心想老掌柜要害俺,俺便认命就是。从此,俺便在这酒家内打杂。直到老掌柜死去,也无揭发俺是贼匪之事,更将其女下嫁于俺。一开始乡里人虽嫌弃俺来历不明,但老掌柜屡屡庇护,乡亲父老又见老掌柜将其女下嫁于俺,想俺绝非坏人,便也渐渐接受。
  这一往许多年了,俺罪孽深重,能这般安稳度日,也就满足了。而且俺还明白一个道理,世事无常,这许多事呐,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如果一味拘泥,也是无济于事。只要你肯振作,一心从善,周围的人都会帮助你,接受你。没有跨不过的堑,往往很多时候,人都是过不了自己那关。
  就像是俺,当年胡作非为,作恶多端,老掌柜却愿意接受俺这个贼匪。而俺当时果真动了歹念,杀了老掌柜,恐怕早就死于非命,哪里能安享晚年?少年郎啊,俺看不像是十恶不赦之人,你这般作践自己,家里人肯定日夜担忧。你若是想明白了,这里有酒有肉,你便好好饱食一顿,然后回家。如若还是想不明白,俺也不会赶你走。”
  老牛徐徐地说着往事,说罢,也不知文舜听进了多小,还是根本就无听进半个字眼,缓缓起身,又到一旁开始收拾。这时,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杂响,人影纷纷,老牛见了,连忙去问。刚才买酒那老汉急说道。
  “不好了!听说王后病逝,西唐王悲痛不已,大病一场,此下举国大乱,各地重臣纷纷刚回。西唐王为了让王后尊灵早得安宁,忍痛宣告全国,于九月初四下葬。我等想西唐王、王后仁德,便一同商量,赶去长安一起祭奠!!”
  “啊!竟有此等大事,你也等上老牛。老牛这就收拾行装,和你等一起赶去。少年郎呐!”
  老牛脸色一急,正想暂时把酒家交给文舜,与乡人一同赶去。哪知,那桌上哪里还有半个人影。留下的只有几锭白花花的银子,桌上那两瓶好酒,还有牛肉却都不见了。而那买酒的老汉,看着那几锭白银,满脸异色,那疯子到底何方神圣,这些银两足可买下老牛整个酒家了。
  九月初二,细雨纷纷。长安城内,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息,街上百姓尽穿白褂衰衣,而在长安城外,赶来祭拜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在功德殿内,文舜换了一身衣裳,跪伏在地。文翰坐在王座之上,侍臣皆被文翰喝退,殿内只剩下父子两人。不知沉寂了多久,文翰缓缓说道。
  “逆子,你可知你王后临终前,口中仍在叨唠着你的名字!”
  文舜身体一颤,强忍泪水,哽咽答道。
  “孩儿不孝,甘愿受罚!”
  文翰闻言,长长一叹,不知为何,忽然间他发觉与文舜似乎难以再像以往那般。文翰并无回应,文舜便一直长跪不起。文翰想起蔡琰临终的遗言,心头一揪,默默说道。
  “你王后临终吩咐与孤,不可怪责于你。你起来吧。”
  文舜听言,又是一颤,并无反应。文翰连声呼喊,文舜方才回过神来,徐徐起身。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征兵

  父子两人目光交接。文翰见文舜面容消瘦,心里如有断肠之痛,微微一摆手,谓道。
  “你这般样子,若你母后见得,必然痛心不已。你母后之死,与你无关,你不必放在心上。你先回去,好好歇息罢!”
  文翰说罢,便步伐阑珊,转身而回内殿。文舜眼见文翰那满头白发,好似老了十岁,萧索的背影有着说不尽,难以言喻的悲怆,那忍住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九月初四,长安城外,哭声动天,风尘滚滚,无数百姓一路相送。文翰册封蔡琰为昭仪王后,亲自率领一众文武,亲自祭奠。蔡琰灵柩下葬。文翰哭绝数回。一众重臣无不痛声大哭,文舜叩首跪拜,磕得头破血流,众人劝阻,皆难阻之。文舜磕至昏死。诸官见之,无不动容。
  且说西唐大变,于此同时,在洛阳城内,却也是人心惶惶。原来曹操于虎啸平原之战,身受重伤,后来又听说郭嘉病逝,悲痛不已,回到洛阳后便伤势加重,卧病在床。大魏上下百官,无不惊慌,唯恐走漏风声,西唐趁乱来攻。不过就在此时,忽然各地细作来报,西唐王后蔡琰病逝,西唐王文翰伤心欲绝,大病一场,举国上下乱作一团。大魏群臣听说,方才放心,急请各地名医为曹操医治。曹操却是与群臣笑谓而道。
  “诸位卿家莫慌,朕一日未与文不凡分出胜负,绝不甘于死去!你等且各去处理政务,待大军组建完毕,朕当亲率百万兵马,与文不凡一决雌雄!”
  大魏群臣,见曹操双眸炯炯有神,决意甚定,皆是欣喜。一众太医还有从各地而来的名医,日夜为曹操诊治。曹操亦甚为配合,病情渐渐好转。于此,又是数月过去。各地将士,纷纷报说征兵情况,各地相加,百万大军已然组建完毕,如今正在操练。曹操听闻大喜,病情更是无药痊愈,精神奕奕,时常亲自到洛阳、邺城临近新军大营亲视。中原新兵皆多于洛阳城郊征集,负责操练各部新军的则是曹彰、姜维、郝昭等年轻将校,而统军之将则是大魏太傅贾诩,曹丕为之副将。贾诩素来治军严明,曹丕深得贾诩所传,而曹彰、姜维、郝昭等年轻将士皆是不世之才,新军操练甚是顺畅。曹操看得龙颜大悦,连连有赏。诸将大悦。后来曹操又转往邺城。而此下,曹操将典韦、管宁调往虎牢关边境,教曹仁于邺城操练新兵。冀州、幽州、青州之地新兵,皆于邺城征集。曹仁乃当世帅才,深得曹操之心。曹仁贵为大魏武将之首,自非寻常之辈,操练新兵之事如茶如火。且说,曹操坐于王车之内,一路经过大营,眼见大营之内,行头皆官师,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茶。又见正中,曹仁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陈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带甲兵众足有数十万众,进攻如一,令行禁止。曹操望之,不由一壮,与随行裨将言。
  “朕观天下之大,论练兵行阵,教演操训,唯曹子孝为最也!!”
  众将听言,无不敬服。这时,有兵士来报说中军曹仁,曹仁听得曹操莅临,神色一凝,旗帜一摆,数十万大军刹时各依方位,偃息旗鼓,整齐一致。曹仁在中军发令,大呼万岁。诸军齐呼,声势震天动地,直教地动山摇。曹操大笑不绝。少时,曹仁策马赶来,请曹操到中央点将台上,各军将士,一一报说。曹操眺眼而望,只见各部人马,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扬彩,人马腾空。曹操兴致极高,与诸将高声叫道。
  “朕纵横天下多年,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朕者生,逆朕者死。时今天下,唯独西唐贼子尚未臣服,不出多年,朕必亲率众等,攻破虎牢,长驱大进,教那文不凡俯首称臣!!”
  曹操话音一落,数十万大军,血性男儿嘶声大喊,齐声呼应,声势之大,直震得天穹如碎,天地无光。曹仁虎目烁烁,可谓是老当益壮,战意昂然。原来自从一年前,曹仁被关羽千余骑兵,杀得落荒而逃。曹仁引以为辱,日夜急欲复仇,奋发图强,只为雪此奇耻大辱。曹操点兵完毕,便令曹仁于营中设宴,犒劳一众军士。三军大喜,军中一众将校,曹操一一接见,以言鼓舞。众将无不感激不尽,皆发誓效以死力。
  另一边,且说在长安城内。距昭仪王后蔡琰病逝,下葬后,已有数月。文翰病情渐好,此下听闻庞统来报,魏军大力组建新兵,征集新兵近有百万之众。文翰闻言,不禁面色一沉,神色沉着,凝声谓道。
  “看来曹孟德势要与孤一分高下,此番组建百万雄军,待其操练完毕,两国之战,势必旷古烁今!!”
  “曹孟德乃绝世枭雄,自挟汉帝以令诸侯,便有一统天下之心。多年来,凡与曹孟德为敌者,一一落败,势为所吞。如今天下,唯独大魏、西唐对峙相立。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曹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