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误入桃花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合乎“法度”。不久,梁实秋与鲁迅发生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次论争,就文学是人性还是阶级性,二人笔战了好多回合。这志论争使梁实秋身心都感到孤立无助。正在这时青岛大学的杨振声校长邀请他和闻一多分别主持外语系和中文系的工作,二人欣然前往任教。
梁实秋一生的著作主要有《莎士比亚全集》(翻译)、《文学批评论》和《偏见集》等。梁实秋在晚年曾说:“个人之事曰伦理,众人之事曰政治。人处群中焉能不问政治?故人为政治动物。不过政治与做官不同,政治是学问,做官是职业。对于政治,我有兴趣,喜欢议论。我向往*,可是不喜欢群众暴行:我崇拜英雄,可是不喜欢专制;我酷爱自由,可是不喜欢违法乱己至于做官,自惭不是那种材料。要我为官,大概用不了一年,我会急死,我会闷死,我会气死。所以我虽不能忘情政治,也只是偶然写写文章,撰些社论而已”。这段话也反映了梁实秋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本色。
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小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意义很大,内中有许多篇什虽是一些日常琐事却妙趣横生,这都是他追求古典雅致的结晶。
第四章 在平凡中享受生命快乐的现代作家 第十五节 在母爱、童心和自然中得到快乐的冰心
冰心写过一篇小说叫《超人》,主人公何彬原来是个超然人生、仇恨人类社会的“超人”,后来却为儿童与慈母的爱所感化,认识到世界上的都是相牵连的,不是互相遗弃的。如果人生充满仇恨,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是黑暗的;相反,如果人生充满爱,那么他的内心就一定是光明与美丽的。超人的转化就是找到了爱的归宿,在爱的力量的感化下,他的内心平静了,前途光明了,生活美好了。冰心在1921年还写了诗集《繁星》和《春水》,这些小诗都表达了她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无比热爱,他写道:
一二
人类呵!
相爱罢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甸着同一的归宿
一四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一五九
毋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就是冰心在当时的爱的哲学。人与人只要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有了苦难与不幸就躲避在母爱的港弯里,只要心中对大自然和儿童充满爱,人生就是美好的。茅盾曾说:在这里,我们觉得冰心女士所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怜,人世间只有互助和匡扶,”——这样的“理想的人世间”,就指的文艺元素之一的“微笑”;所谓的“人生的虚无”就指“苦难的现实”,就意味着所谓的“泪珠”。而且她明白的说:我要讴歌“理想的”,我不愿描画“现实”赚取人们的“泪珠”。爱是一付人心痛苦的解药,也是人类精神危机的良药。正是因为爱,才使冰心永远充满爱心、母爱、童心,使她浑身柔和心里和谐,一生快乐幸福。当然那时候冰心是一位有着博爱思想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虽然如此,她的爱的哲学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冰心,1900年生于福建的一个军官家庭。小时候,大海陶冶了她的情操,开阔了她的胸怀。童年时看了中外的一些小说,培养了她的文学修养。12岁时正式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校学习,成为谢家第一个上学的女孩子。13岁随父迁到北京。14岁进入贝满女中,18岁升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两个家庭》,此后因与问题小说而名声很大。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开始写了《超人》、《烦闷》、《繁星》、《春水》等作品,构筑起以母爱、童心和自然为核心的“爱的哲学”。1923年留学美国,与吴文藻认识,1925年二人相爱。1926年冰心回国后在燕京大学等学校任教。1929年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结婚。冰心曾说: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第四章 在平凡中享受生命快乐的现代作家 第十六节 在泛神论中解放自我的郭沫若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能被人不当回事,但是也可能受外来文化的刺激,而重新发现它的可贵。郭沫若就是这样的,他曾受西方泛神论思想影响,受此刺激他发现了斯宾诺沙的泛神论思想与庄子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郭沫若说:“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的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绝时空,而等齐生死。”郭沫若又说:“人类的精神为种种功利的目的,占有的欲望所扰,人类的一切烦乱争夺尽都从此诞生。欲消除人类的苦厄则在效法自然,于自然的沉默之中听出雷鸣般的说教。自然界中,天旋地转,云行雨施,漫无目的之可言,而活用永远不绝。自然界中,草木榛榛,禽兽狂狂,亦漫无目的之可言,而生机永远不息。然而自然界中之秩序永保着数学的谨严,那又是何等清宁的状态!人能泯却一切的欲望而纯任自然,则人类精神自能澄然清明,而人类的创造本能自能自由发挥而含和光大。”庄子的泛神论思想与无为思想激活了郭沫若原有的潜能,并解放了自我。古老的传统在新的意识中焕发了新的活力。
正是这种泛神论思想使郭沫若开始信仰生命哲学。有泛神论思想的人“自会把宇宙全体从新看作个有生命有活动性的有机体。”泛神论思想与生命哲学是统一的,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相溶合的泛神思想是郭沫若接受生命哲学影响的基础结构,而生命哲学又以现代概念照明了古老的泛神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强调生命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存在基础和发展动力;认为生命就是变化和运动,除了运动的生命,世界上没有其他真实的存在;而把握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生命这一最真实的存在只能依靠与理性相反的直觉。生命哲学使人摆脱一切无益的压抑和束缚,自由地实现生命的潜能,即人的潜能。由此郭沫若认为:“生命底文学是个性的文学,因为生命是完全自主自律的。生命底文学是普遍的文学,因为生命是普遍咸同的。”由生命哲学,郭沫若得出了一个创作诗的公式: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学)。郭沫若的许多诗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请看郭沫若的诗《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能量)的总量!
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郭沫若终于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他也是神,他有无穷的力量,也有无限的快乐。整首诗仿佛就是生命的瀑布。
郭沫若,1892年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郭沫若的父亲是个地主兼商人,但比较开明。1897年春入家塾读书。习读《诗经》《唐诗三百首》,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等诗人的作品。1905年春郭沫若的长兄郭开文赴日留学,有意偕从同行,但父母没有同意。1906年春进入乐山县高等小学,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本名列第一,因受年长同学忌妒,被降为第三名。1907年春他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夏升入乐山中学堂,大量阅读林琴南的译述小说。1908年秋他意外患上伤寒并发中耳炎,听力受损。病中读先秦诸子等古籍,偏爱《庄子》。1909年秋他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1910年春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冬,他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任班级代表,又受开除处分,因故未实行。1911年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1912年2月受父母之命他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就离家返回成都。
1913年春郭沫若考入成都四川官立高等学堂理科,未学。夏,被天津军医学校录取,未就学。年底得长兄资助,决定东渡日本留学。1914年1月抵东京。年秋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1915年秋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阅读泰戈尔、屠格涅夫、歌德、海涅等人作品,与斯宾诺莎思想接近。1916年夏郭沫若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冬,他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这时候开始新诗写作。
1918年郭沫若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夏,他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他开始与留日同学张资平酝酿出版文学刊物。1919年夏郭沫若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1920年他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译歌德《浮士德》第一部,因译稿被老鼠咬毁未能出版。1921年他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6月,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1923年春郭沫若从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译尼采《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1938年1月郭沫若与于立群结合,二人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同年,他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郭沫若青年时受西方泛神思想影响很深,进而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打通,由此他过渡到生命哲学中,最后终于解放了自我,收获了一个全新的自我,这是从旧我中升华出的自我。正如他的诗《凤凰涅盘》:
……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该我为空间的霸王!
孔雀
凤凰,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鸱枭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哦!是那儿来的鼠肉馨香?
家鸽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们驯良百姓的安康!
鹦鹉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么?你们死了么?
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
第五章 特立独行开时代风气之先的现代思想家 第十七节 改良主义思想家梁启超
严格说来,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不属于现代史,但由于他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思想,尤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把他列入现代是有一定道理的。许多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者都绕不开梁启超,他的思想和学术都对中国现代文学有非常大的影响。他的“新民”思想与新文体对中国现代文学有直接的影响,鲁迅、毛泽东等人都受他很大的影响。
梁启超,1873年生,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新会县与孙中山的故乡香山县相距不过一百里。新会县向北一百里是南海县,正是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的出生地。由南海县向北50里又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梁氏家族在当地是个小地主,梁启超的祖父是还新会县管理文教事业的小官,是个八品官。而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尽毕生之力连半个秀才都没考上。
梁启超幼年就十分聪明,在祖父和父亲的启蒙下读过五经等书,九岁时就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数千字的八股文章,并由此博得了“神童”的美名。9岁时就去广州参加秀才考试,他没有考上,但在途中赢得了赞美声。11岁重考时考上了秀才。中了秀才就取得了进入官立学校继续读书深造的资格。1885年梁启超进入广东最高学府学海堂。1889年9月梁启超参加了广东的乡试,中了第八名举人。因此主持这次乡试的正主考提出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梁启超,1891年梁启超与这位名门小姐完婚。
1890年,梁启超在康有为的一个学生的影响下想向康有为学习,于是拜康有为作老师。在万木草堂的四年时间里,梁启超如饥似渴地学习,还帮助康有为校勘《孔子改制考》等书。康有为对梁启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今文经学使他获得了改革的武器,康有为的那种掺杂资产阶级的天赋*、社会主义的人人平等、基督教神学的博爱、佛学的众生平等等大同理想,深深地吸引了梁启超,并指导着他的行动。梁启超由一个封建士子变成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一个激情满怀的爱国者和改革志士。
1894年,康有为上书朝廷,引起顽固派仇恨。康有为处险些被捉。梁启超感到变法的艰难。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又参加北京会试,幸运地康有为中了第八名进士,而梁启超却名落孙山。1895年中日战争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4月中旬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开创了知识分子上书的历史,维新派显示了舆论的力量。1895年8月康有为正式创立宣传维新变法的刊物《万国公报》,附《京报》发行,每天送千余份给王公大臣,不收报费。该报极力鼓吹维新变法,以期获得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接着强学会在北京成立,会员有康梁等维新派外,还有陈炽、文廷式等以光绪帝为靠山的帝党官员,以及袁世凯和徐世昌等投机分子,共20多人。1895年《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出版。1896年顽固派下令解散强学会。强学会解散后,梁启超深感变法的困难在于风气未开,于是他决定把注意力放在办报上。1896年3月,梁启超、黄遵守宪等人利用强学会余款创办《时务报》,23岁的梁启超因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优美精彩的文字而美名远扬。24岁,即1897年因《时务报》内部出现纠纷,梁启超离开上海赴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务学堂直接影响了湖南的维新运动,对全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维新变法,梁启超感觉到需要结识一批仁人志士,来造就一批革新势力。他认识了夏曾佑、黄遵宪、谭嗣同等人。1897年在上海创立译书局,大量翻译外国图书。大同译书局介绍了大量的外国图书,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为开发民智民风作了极大贡献。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又在上海创办了女子学堂,努力提高妇女地位,积极从事一些开风气之先的社会改良运动。
帝国主义正在瓜分中国,形势逼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势出英雄。1898年1月康有为上书第五封与皇帝书;提出变法的请求。梁启超也上书清廷,要求对俄采取强硬态度,索回其侵占的旅顺、大连等地。维新派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但是光绪没有实权。紧接着康有为上了第六书,即著名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三点要求。1898年4月康梁组织了保国会,通过了三十条章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1898年6月11日光绪宣布变法,6月16日光绪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了康有为,对话长达数小时随后康有为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特许专折奏事。7月3日光绪召见了梁启超,但因为梁启超不会说普通话,因此交流有点障碍,但还是当天即被赏为六品衔,负责译书事务。8月间,严复、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等人都先后被皇帝召见,9月15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四人被任命为军机四卿,直接参与变法事宜。变法内容分为除旧与布新两个方面,包括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废书院、裁绿营、鼓励开矿和修建铁路、训练现代化军队等。不久,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为了自己的权位,派亲信前往天津与荣禄密谋,预定慈禧太后协迫光绪前往天津阅兵,借机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闻讯后让杨锐等人带出密诏,让康梁设法营救。25岁的梁启超想到刚开始的变法就遭遇如此困难,不觉掉下泪水。康梁把营救光绪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但袁世凯只是个政治投机分子。9月17日光绪预感到大祸临头,密谕康有为迅速出京。谭嗣同会见了袁世凯,老谋深算的袁世凯表面忠于光绪,让谭嗣同与梁启超深信不疑。9月20日袁世凯返回天津后把此事告诉了荣禄,荣禄又星夜报告了慈禧。9月21日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在嬴台,随后慈禧宣布第三次垂帘听政,派兵大肆杀害维*人。9月25日谭嗣同等四人被捕入狱,28日六君子就义被杀。26日梁启超有惊无险地侥幸逃走,这是梁启超第一次出国,此年他才25岁。1899年梁的妻子从澳门转到日本。百日维新以失败而告终。梁启超随后也做过反慈禧拥光绪的各种活动,但都无功而终。事实说明,梁启超不是一个政治家。
从此,梁启超一直从事办学和办报。1899年9月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正式开办,招收学生30多人,梁启超任校长。1898年12月,梁启超创办《清议报》,该报发行量很大,很受国内外读者欢迎。1902年元旦,梁启超在《清议报》停刊后,又创办了《新民丛报》,内容广泛,栏目很多,发行量上万份。与此同时又创办了《新小说报》。梁启超的言论成了追求先进的人们的精神食粮。通过报纸,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日渐成熟,在思想文化方面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1903年,梁启超在政治上与孙中山彻底站在对立面上,但在文化上梁启超成就了一代巨人。1912年梁启超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四年的祖国,成了拥护**派与袁世凯的重要人物,后来竟然在新政府里当上了司法总长,短暂的从政生涯并没有什么建树,因为梁启超的理想与袁世凯的目的是相反的,梁遭遇到重重障碍,最后只得辞职。1915年发表《吾今后所以报国者》一文,发出了宣布脱离政治的宣言。1916年元旦袁世凯登基称帝。蔡锷这时发动了护国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又在段琪瑞政府任财长,梁一直为他的宪政理想而努力。1918年梁带几名重要人物出席巴黎和会,力争主权。公议最终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也考虑签字。梁当时十分气愤,立即致电国内,建议发动不签字运动,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被迫拒签和约。和会期间,梁在欧洲游历了一年时间,接触了大量的名人。1920年回国后写了《欧洲心影录》,书中主张用西方文化作为整合手段来达到复兴或改选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之处,梁弃政从教,决心培养人才,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几年时间里梁不停地在各地讲学,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子。1920年梁以一周的时间写了学术名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在南开大学的讲义后来被整理成《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1924年,梁的爱妻李惠仙逝世。1927年康有为逝世。1927年王国维自杀。1929年梁因病逝世,享年56岁。
梁启超最大的成绩之一就是提出了新民说。《新民说》是梁启超在(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二十多篇政论文章。1916年部分收入《饮冰室文集》;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同年并出版单行本《新民说》。《新民说》的主要期望是唤起中国人民的自觉,要从帝国时代皇帝的臣民,转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并讲述现代国民所应有的条件和准则,在二十世纪中国起了启蒙的作用。20世纪初,梁启超等人开始改变由原先对西方器物和制度的层面锲入进而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从中西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而采取形而上的比较,从而看到了西方的近代文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发表了《新民说》,提出了国民性改造。《新民说》的目录如下:
第一节叙论
第二节论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