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内改嫁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河长公主进东宫来看望太子妃,见着的就是太子妃懒懒的靠坐在坐榻上,手里拿着一只小金锤捶核桃。长公主见着女儿的装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太子妃今日并没有打扮,面上半点脂粉也没有上,衣裳也是素净的很。
  崔宏德天生丽质,但是这样子还是有些太过了。
  “二娘,怎么不好好打扮一番?”长公主坐到女儿身边问道。
  “打扮给谁看呐?”崔宏德眼睛只是盯着手下的金锤,神色越发冷淡,“殿下就从来不进我这门,圣人出征之前倒是还召过杨氏,如今是哪个也不见了。”
  “就因为不见,所以才是好事!要是杨氏在你之前生下皇长孙,那才叫坏事!”长公主说道,她抬头看了一下左右。
  崔宏德一见母亲这样子,就知道她有话要对自己说。
  “你们都下去。”崔宏德下令。
  长公主待到宫人内侍都退下,再三确定隔墙无耳之后,才从袖中掏出一只锦袋递给女儿。
  “阿娘,这是……”太子妃瞧见长公主手中的锦袋有些踟蹰。
  “是驴驹媚。”长公主说道。
  此话一出,太子妃原本还出去接的手活似被火烧到似的,一下子就缩了回去。
  驴驹媚是初生驴驹口中含的一口肉,传说妇人戴上它,能够增媚。
  “阿娘!”太子妃气的浑身发抖,“这物什,怎么能带进东宫!”
  “怎么了?”清河长公主有些生气,“二娘难道想杨氏抢先生下皇长孙?到时候闹起来,二娘你就真的是不得安宁了!”
  长公主生长在皇室中,她幼年时正好北朝刚刚统一天下,北朝风俗重嫡出尊嫡妻,南朝甚至有妾侍掌家。但是就是在北朝,还有皇帝一口气立了五个皇后,想要将原配皇后赐死的事情。到了本朝,两位天子对嫡妻都是尊重的,但是前废太子对妻子,让长公主在心里颇觉得不是滋味。而且瞧着六郎的势头,显然更喜欢杨良媛。
  皇帝不管太子榻上事,甚至皇帝觉得东宫没有婴儿的哭声,就选来几名少女给太子开枝散叶。
  再如此,就觉得做妻子的不尽职,没有选上鲜嫩的少女给夫君享用。
  二娘这太子妃当真不好做。
  在此事上,皇帝哪怕是对着外甥女,都难免带着一层挑剔。这做外甥女和做子妇完全就不一样的。
  “阿娘!”崔宏德红着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几年前成昏那一晚的事书还在眼前,她忍着羞臊和廉耻想去主动靠近萧珩,没想到劈头就被落个没脸。“这种事情乃是那些贱妇做的,我怎么能做这种事!”
  她出身世家大族,她是堂堂正正行过古六礼天子正式下诏册封的皇太子妃。这种事情怎么能做??
  “二娘!”长公主是真的要被女儿给气笑了。这个女儿是她亲自养在身边,怎么也沾染上了世家女的那份做派?
  “阿娘可是为了你好!”长公主气的恨不得立刻将女儿摇醒,“那些世家的性子在这事上有什么用!那杨氏阿娘也见过,虽然说也是世家出身,可她就是放得下身段!圣人可是想着有个皇长孙呢,杨氏出身可不差,她若是抢先一步生下长孙,封了良娣,到时候你连哭都哭不出来。”
  听着母亲的话,崔宏德咬住下唇。
  “杨良媛出身不差,生下儿子,也没有抱给你抚养的道理。到时候你膝下空空要如何自处?”清河长公主苦口婆心,史书上也有皇后抱养宫人子的,但是那些嫔御都是些出身不显。换个出身显贵的嫔御,好不容易得来的皇子皇孙怎么会巴巴的送给正妻抚养?这可是天家,不比寻常人家。
  崔宏德闭上眼睛,心中痛苦。这么多年她对太子会宠爱她这件事早就没了指望。可是宫中妇人最重的子嗣,却不让她消停。
  “好二娘,听阿娘的话。”长公主说着,又拿出一卷符纸。
  “这是……”崔宏德问道。
  “欢喜符。”长公主答道,“二娘将这纸烧了泡在茶汤里给六郎喝,六郎喝了之后就会留在你寝宫里走不了了。”
  崔宏德腾的一下红了脸。
  “二娘,阿娘不会害你。”长公主拍拍女儿的手。
  **
  清河长公主从宫中出来回公主府,府中出来一名俊俏郎君,他也不是府中养的那些优伶少年,面容俊俏身材高大,看着就颇有几分的武力。
  “长主。”年轻男子迎接上来,亲热的就扶住清河长公主的手臂。
  “长主离开这么一下,我只觉得相思挠人。”
  清河长公主听了这么一句话,面上的笑都收回不来。
  她拍了拍新宠的手背,待进了门,她低声问道,“那些物什当真有用?”
  “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骗长主。这些都是我幼年时候见过的,当真有效。”年轻男子答道。
  清河长公主满意的点了点头。
  萧珩听到太子妃请他过去用新出茶汤的时候,他扬了扬眉毛。这位表姐心气比天高,自从被他晾了脸之后,几年都没这样了,如今倒是稀奇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北宋有个皇后为了和宠妃争宠,真的就带着一堆媚药去见皇帝,外加咒宠妃快死。事发之后被废。

  ☆、嫉妒

  “眼下不是出新茶的时候,喝茶汤?”萧珩只觉得好笑,旁边苏寿善垂下脸来,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
  他已经让杨氏陪着崔氏玩,没想到崔氏到如今还不死心。
  东宫里女人是比以前多,但是说很多吧,也没有。萧珩年纪才挨到二十的边,这个年纪放在平常权贵人家也是年轻的很,皇帝对子嗣之事虽然有些盼望,但要说和家中老妇人盼着抱孙辈,那又不是。皇太子关系国本,但是这个国本更多的太子本人能不能良好的处理朝政,而不是窝在东宫生孩子。
  皇帝要是对着个晋惠帝一样的太子,哪怕东宫皇孙遍地,恐怕皇帝也要愁白头。
  萧珩也并不碰那些送来的美貌宫人,他不碰,那些美人也不会哭哭啼啼跑去哭诉说自己至今是处子身。在大内,多得是一辈子不见天颜的美人,那些美人只不过是平常的命运罢了。至于他幸不幸宫人和东宫女御,上至天子下至东宫臣属,哪个是长舌妇俯身,会去管太子的榻上事?
  天子也只是选送美人,太子年轻,比起皇孙,天子在乎的是太子能不能扛起天下。东宫臣属正好还担心太子会沉迷女色。
  大臣们并不会管天子和皇太子宠爱哪个嫔御,大臣们管的是天下大事,不是平常人家里的作厌长舌老妇。
  萧珩从来不觉得,自己耶耶会来关心送来的宫人和这东宫嫔御是否还是处子之身。所以他只要把这些人晾着就好,这是东宫,是他的天下,若是在这等事情上不能随心所欲,那真是惨得无以言加了。
  “殿下……”苏寿善弯下腰,无比的谦卑。太子妃来请,太子去,则是给发妻一个脸面。不去,明日叫人知道了,恐怕太子妃脸上不大好看。
  “罢了,好歹也是孤从姊,看着姑母面上也要去看看。”萧珩笑道,“去吧。”
  崔宏德今日将自己整理了一下,面上按照宫中风气上了脂粉,但是想起自己乃是太子妃,并不是杨氏那种以色事人的嫔妾,又将面上脂粉给洗掉,最后就上了一层薄粉,身上衣裳也是十分端庄。
  “娘子,殿下来了。”外头趋步走进一名宫人垂首道。
  崔宏德闻言起身,拿出太子妃该有的庄重和端庄,出来迎接。
  太子很少驾临太子妃的寝殿,这是东宫众所周知的事情。崔宏德手中持着一柄宫扇,见着太子,只是微微屈膝。
  太子妃和太子乃是敌体,虽然实际上地位并不是真的平等,但是从礼法来说,夫妻二人平起平坐。
  萧珩见着崔宏德,面上笑了笑,“从姊,今日是想让孤尝尝新出的茶汤?”
  崔宏德出身世家,自小养在长公主身边,出嫁之前从来没有受过委屈。长公主对女儿那真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真正的心尖尖。于是这种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的事情,崔二娘那真的是做都没做过。
  她唯一一次的放下身段,还是在几年前的昏礼上,世家女子最重尊严和礼仪。萧珩摆明对她无意,她也放不下自己的自尊去讨好他。
  太子妃想起那张长公主带来的欢喜符,又想起后宫之中,哪怕皇后都要一个皇子来巩固地位。她咬了咬牙。
  “是的。”声音说出来都带了一份的勉强。
  那边烹茶所用的调达子三足盐台鎏金茶碾等物已经准备好,茶釜中已经煮着水。那水她事先命心服陪嫁宫人将欢喜符混在里头,虑过两三回,到了将茶米葱姜一煮,什么都看不出来。
  萧珩和太子妃两人分别坐下,萧珩对来表姐这里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看着好像是真的打算喝完茶汤就走。
  纤纤细指打开放着的鎏金银龟茶盒,里头装的是整整齐齐的茶饼,太子妃将里头茶饼取出来放在茶碾里碾碎。
  萧珩看过无数次烹茶,他也曾经亲自煮过,怎么看都无新鲜之处。他瞧着表姐的脸,二十来岁的妇人在长安里已经算不上年轻了,那张姣好的面上是端庄。崔氏面容长得好,出身也不能不算是尊贵,可是他就是喜欢不起来。当初他还是一名年少亲王的时候,也曾听过那位张扬县主的名声。
  可惜他并不爱这性子,何况他心中也有了人。
  那边太子妃将碾碎的茶末倒进滚水中,她持起银筷将壶门高圈足风炉中的火稍微拨的旺盛些。太子妃瞥了萧珩一眼,萧珩最近政事缠身,天子出征在外,让太子监国,战中诸事,尤其是粮草调动等,必须要万无一失才好。
  萧珩有些困,眼睛都瞧着要阖上了。
  苏寿善手持浮尘侍立在一边,瞧着太子殿下精神不济的模样,看了一眼太子妃。其实太子妃将太子请来想要做什么,他这个没了阳根的阉宦也能猜的到。不过瞧殿下如此情形,要不是太子妃还在眼前,说不定就能命人服侍洗漱前去安寝。
  太子那副困倦的模样到底还是表露了几分在面上,太子妃见到,如同有人一记耳掴子抽在面上,耳里满是嗡嗡作响,听什么都不真切。面上火辣辣的疼。
  难道在她这个太子妃这里就这么不愿意呆么?
  她命人将盛着茶汤的鎏金调达子奉上。
  调达子中的茶汤温热,姜葱的香味散开来。萧珩见了,伸手拿过来低头去品尝。舌尖才碰到汤水,眉头就皱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汤里莫名的有些怪味。宫中主人用的水,尤其是要用到的水都是从宫外骊山那边运来的清泉水,甘冽可口。茶汤中葱姜等物放的多,热气里都有浓厚的姜葱气味。
  他记得崔氏也不是什么喜好重味的人,长长的睫毛垂下,在氤氲的热气中青年的表情越发模糊。
  萧珩心里沉下来,他只是用唇碰了碰那浮着姜末的汤水,而后看了一眼苏寿善。苏寿善会意,将那盏精致的白瓷荷花边茶碗捧放在案上。
  “六郎?”太子妃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掌心里都起了一层汗水,指间黏黏的难受。胸腔里头心砰砰的跳得飞快,都叫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孤想起还有事务未完。”萧珩从茵蓐上站起身来,“从姊还是早些歇息。”说着连头都不回就离开了。
  “六郎!”太子妃见状,立即起身唤道。她从茵蓐上起来,连忙走了几步,到萧珩身后。难得的目光里带了灼热的期盼。两人的距离很近,这在她嫁给他几年来,除去昏礼外,两人这还是头一回。
  她一抬头,望着萧珩。
  萧珩脚下一顿,回头温柔笑道,“孤实在是有事在身,从姊可召杨氏一聚。”说着他的眼眸里柔情似水,“杨氏性情和善,从姊多多照顾她一些。”
  这些话让太子妃立刻愣住,她完全没想到萧珩会在她面前提起杨氏来。太子妃僵硬的扯开嘴角,“妾知道了。”
  萧珩点了点头,越发的温和,“她年纪幼小,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教教她。”
  待到萧珩离去,太子妃站在那里,神情呆滞,她浑身发冷,四肢冰凉。
  杨氏,又是那个杨氏!
  太子妃想起那个不卑不亢的太子良媛,牙都咬碎。杨氏出身世家,朝中虽然无人,但是真论姓氏家世比起崔氏也没有差。
  太子妃可以不在乎别的东宫嫔御,但是对于这个太子良媛,就很是有戒心了。
  天家里很多是不讲究规矩的,平常人家里的那套,根本就不适用于天家。
  那个杨氏出身和太子妃差不了多少,但是却比她受宠。哪怕崔宏德心胸再宽广,作为皇太子妃也容不下一个对自己有威胁的嫔御。
  一名眉目婉约的小宫人从帷幕后清步走出,这名原来是太子妃的陪嫁侍娘,后来小心服侍太子妃,如今在太子妃身边,她也能够说上一两句话。
  “娘子,良媛送来绣屏,说是为娘子庆生。”这名小宫人名叫招弟,她垂首说话,态度无比的恭敬。
  庆生对于太子妃来说是心头的一根刺。太子妃现在已经二十三,太子还是二十。长安里这个年纪的妇人大多数已经膝下儿女双全,而太子妃如今却很有被年轻美貌的姬妾威胁的意思。心中更是对年纪敏感。
  “杨氏送来的,会是什么好的呢?”太子妃吸了一口气道。
  招弟听出太子妃口气中的不善,头垂的更低了。
  “罢了,收入库中,随便挑一件回礼过去就是了。”太子妃转过身向内室走去,她瞟见那边放在案上的白瓷茶碗,里头的茶汤没少多少,估计都没怎么喝。
  她心中突然有些发虚,这加了许多的葱姜,应该也能将味道遮盖过去了。
  应该……能吧?
  **
  萧珩回到自己寝殿中,他这段时间的确也挺累的,天子御驾亲征,从长安到辽东,路途一走就是要好几月,而且长安城里也并不是太平一片。梁国公是留守长安辅佐太子监国的相公之一,前段时间长安有人上梁国公府邸的门,说要状告梁国公谋逆。
  废立太子的风波过去了三四年,可是梁国公的性子已经十分谨慎,他立即就将那人一路送到出征路上的圣人。萧珩也不相信,这会已经谨慎到极点的梁国公还会大着胆子搞谋逆。所以等到天子将消息给过来之后,他也要派人前去安抚。
  国事远远比家事要多得多。萧珩也没多少心思和东宫妻妾有什么兜兜转转,姬妾们的那些勾心斗角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妇人的那些手段无非是当面说几句风凉话。到了夫主的面前,还是乖顺的很。
  再过一段时日,还要接见新罗女王的使者。
  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还真是叫人不得放松。                    
作者有话要说:  喵!!!!!

  ☆、思子

  长安到辽东一路上三四月还算是速度快的,新罗女王派出的使者已经快马加鞭终于赶到长安,皇太子安排人将这些使者安排进四方馆择日接见。
  天子早有征高丽之心,前朝炀帝征伐高丽未有多大的战果,这一次高丽国内乱政,盖苏文弑君杀臣,原先也曾派出过大将出征,但是遭遇辽水上涨,大军被迫后撤无功而返。这一次天子亲自出征,一是想在臣子面前一展自己不输当年勇,二来也是想还趁着自己还能活动,替皇太子将东边的祸患给除了。
  皇帝坐在御辇中想起仁弱的儿子不禁有些担心,当初在剩下的三个嫡子中选择最小的六郎,他考虑的也是这个孩子心底和善,从来不与人为恶。选他做太子,一来告诉后代子孙太子之位不可以经营所得,二来六郎和善对待兄长也是十分好的,待到六郎登基两个嫡子也能受到善待。
  皇帝坐在宽大的马车中叹了一口气,他多希望孩子们兄弟和睦。
  路途上停下来扎营,皇帝年轻时候常年打仗,也曾经就那么露天睡过,所以他对幕府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搭好之后他进去,待到皇帝用夕食的时候,从长安送来的书信送达。
  书信是皇太子命人送来的,皇帝听见儿子命人送信来,立刻叫人送进来。他手里拿着那份小小的信筒,喜上眉梢。在征途上能让天子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太子的书信。
  皇帝立刻打开封泥取出里头的信件展开来看,信中萧珩向皇父叙说了长安朝政的一些事宜,在信末提到了皇太子妃最近身体不好,晚间容易失眠,心躁难安。
  皇帝原来在外甥女嫁进来之前,对外甥女很是宠爱,甚至打破规矩封了这个孩子亲王女才会封的县主。不过等外甥女嫁进来之后,皇帝原来的那份心就变得很大,他知道这孩子的心气高,不过这心气给他来做儿媳妇,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他怎么也不希望自己儿子被儿媳管的老老实实的。东宫传来的消息,太子和太子妃两人相敬如宾,说太子多亲近太子妃完全没有。
  不过看来,太子对太子妃到底还是有一份尊敬在的。
  皇帝提起笔,让笔尖在砚台中吸饱了墨,在案上铺展好的纸卷上书写起来。
  **
  高丽国内乱政之后,又对邻国新罗展开了攻击,故新罗女王派出使者向宗主国求救。
  新罗本来就是臣服于天可汗,如今有难,出兵也是应有之意。
  宫廷里随着新罗使者觐见时期的临近,关于新罗的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
  襄阳公主如今已经十三四岁的芳龄,这年纪放在平常权贵人家中恐怕早已出嫁。不过天家公主不同于平常人家。天子对这个女儿很是宠爱,再加上军务缠身,怎么着也舍不得女儿这么早下降,打着把女儿多留在身边几年的主意,于是公主到现在都不用担心嫁出去。
  “听说。”襄阳公主的容貌和萧珩有几分相似和窦湄说起关于那位新罗女王的事情。
  “听说那位新罗女王原本是王女,后来继承王位,立一正夫又纳两个宗室男子为副夫。阿窦你说难道新罗没有别的男子了么,干嘛不选美少年呢。宗室人……太不好了。”
  两个人现在正走向马厩,今日公主想骑马,拉着窦湄来陪。两人头戴幞头身着翻领胡服。
  窦湄听了公主的不解,不禁莞尔。
  皇家公主肆意的多,不满意驸马的,自己寻找美少年寻欢作乐。例如清河长公主为首的长公主大长公主们。
  “新罗地处边陲,不受教化了。妾听说东边那些更脏些。”窦湄活动一下手腕。
  “嗯?”襄阳公主看过来,“阿窦说说。”
  “妾可不能污了公主的耳朵。”窦湄笑道。
  正说着,到了马厩。
  宫里头的马都是上好的马,其中还有些马匹来自西域。但是那些马是不敢给公主们骑的,有些马儿跑起来快,但是性子也难以驯服,甚至有些怪脾气。
  襄阳公主已经挑选好了一匹马。窦湄看了一眼,瞧着一匹黑马打着响鼻,就选中了那匹。
  主事的人一看暗暗叫苦,这个才人眼光也太好了。这匹马还没有被完全驯服,脾气可不小。
  硬着头皮,主事上前,“才人,这马还没有驯好,才人另选一匹吧。”
  “没驯服的才好呢!”公主一听就来兴致了。
  主事一听后背冷汗唰的就下来,将内里的衣衫浸湿。
  “那我可要试试看。”窦湄笑道,要是她不要这匹马,说不定襄阳公主都跃跃欲试上去了。襄阳公主是唯一嫡出的公主,要是出了个什么事情,在场的人都别想活命。
  “阿窦都不让我。”襄阳公主嘟嘴道。虽然是如此说,但到底公主还是没上去和窦湄抢马骑。不然窦湄还真的没有不让的道理。
  这马儿果然是脾气怪异,窦湄手里拎着马鞭才靠近,它就不耐烦的打着响鼻,窦湄手去拉住马缰,黑马突然嘶鸣一声前蹄扬起。
  管事的瞧着那位小娘子身材娇小,看着实在不是能驾驭这匹马的材料。
  “阿窦,要不我们换一换?”那边襄阳公主已经坐在了马背上,看着窦湄那边马嘶鸣着不肯让她上前,朗声说道。
  “不用了。”窦湄说道,“贵主先去,妾待会就来。”
  公主听了点点头,口中娇叱一声,双腿一夹马腹去了。
  窦湄瞧着那马不听使唤的模样,偏偏又是一副十分好长相。
  “要不,才人换一匹吧?”旁边有内侍小声说道。
  “不了,换了一匹白白惹来笑话。”窦湄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马鞭,今日方便骑马,身上装束皆是男装。
  她去拉马缰,她是嫔御,身上清洗掉脂粉,还是洗不去带过来的香味。
  果然那马开始烦躁了。
  一匹马不能骑,不能配种,留着只是白白浪费钱粮罢了。
  初进宫时,那位小才人的话响在耳畔,“妾只需三物,一是铁鞭而是铁勾三是匕首。妾先用铁鞭抽它,它若是不服,便用铁勾击打它的头,若是再不服,便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那会这话她听着只觉得太过了些,但是此刻也是不失为一种方法。
  不过……她眼下还没有这个权力对这匹马做什么。她松了马缰,让人将这匹马回去,自己也不再选另外一匹,徒步行走而去。
  大内跑马的地方是一处砸实了的黄土地,平坦的很。窦湄走着有几分的漫不经心,她也不太喜欢在这种地方漫步,虽然平坦但终是感觉少了份趣味。不如未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