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头那棵樟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蔡始终认为,邓小平的这次做法不是很明智,既然你都眼看着就要掌权了,毛主席也将不久由于身体的原因会告别这片土地和这个世界,你就好身的成全他一回呗,常言:人之将去,其言也善。何必苦苦相逼呢。再说了,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整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是防修反修的,当时的那个背景下,确实党的很多干部有蜕化变质的倾向和危险,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直有农民起义的教训情节,把进驻北京比喻成进京赶考,当政后又怕当了李自成,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怕广大翻身的老百姓被沦为新型的被剥削者,发动阶级斗争,这些老蔡相信邓小平应该是能够读懂的,可他就是那么固执,非要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要跟文化大革命过不去,惹得毛主席他老人家不高兴,重新把你打回地狱。何况这个时候还有“四人帮”虎视眈眈的呢,你邓小平一下台不打紧,工作也做不成了,政策也稳定不下来了,那“四人帮”不就是此消彼长了更加得势了?
所以老蔡一直以为邓小平那个时候真是缺乏斗争艺术,不应该去清毛主席的帐,毕竟人家那个威信,还当着权呢,你这个时候去清他的大是大非的问题,谁都忍受不了。也许邓小平是这种个性吧,不会搞什么革命的两面性,只会求真务实,是个跟事实较劲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实主义者。不然,他后面就不会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了。
这样较真的后果肯定是可想而知了。邓小平下台后,毛主席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边压着“四人帮”不让他们太过张狂,这边又没有人顶上来,最后只好选了一个老实人华国锋上台,好歹在后面跟他撑着腰吧,跟那“四人帮”平衡平衡而已。华国锋在中央没什么根基不说,更没什么资历,而“四人帮”是早已经营多年,这两股势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毛主席一离开人间,这天下就会落在“四人帮”手里,以后又会是个什么情况,谁能知道。。。。。。?
这就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概过程,具体细节,老蔡也无从查找,倒是蔡书舟基于爱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一些真相。
在1975年1月,总理周恩来因晚期膀胱癌住院,毛泽东为稳定国内形势,平衡四人帮的势力,重新起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重掌大权后,开始调查解决文革发动以来造成的各种问题,领导全面的整顿,并以毛主席的“三项指标为纲”的旗号进行展开。他说:“毛主席最近有三条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关于安定团结的,还有一条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条重要指示,就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纲。这三条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分割的,一条都不能忘记。”他反复强调:当前有好多事要办,“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战略地位,力图将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纳回正常轨道,并发展为对文革的全面纠正。尤其是经济的明显转机,证明了批林批孔运动的错误性。这同时触怒了江青集团和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认为这是对其晚年重要功绩之一的文革的否定。当四人帮向毛泽东反映邓小平妄图翻案的时候,毛泽东表态说:“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二是要算帐,算文化大革命的帐。”他认为文革是“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毛泽东指示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对文革的评价问题。就这样毛泽东希望由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个肯定文革的决议的要求,邓小平婉拒之。他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邓小平在原则上不让步,最终促使毛泽东作出决定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再加上“四人帮”的捣鼓,对他的批判逐步升级,中央政治局要停止邓小平的工作,毛泽东则让他“专管外事”。
批邓和“反击右倾翻案风”是文革末期由毛泽东发起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政治运动。邓小平为扭转文革以来的混乱局面的努力被全盘否定,全国刚刚趋于稳定的形势再度陷入混乱。在毛泽东去世,文革结束后,华国锋仍然推进对邓小平的压制,直至1977年7月邓小平复职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方告结束。
37 黑色的1976年
周总理逝世后,他老人家极为看重的早年跟他一起法国留学的邓小平终于是在轰轰烈烈的全国“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被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成了一个旁观者清的闲人,华国锋成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但这种格局绝对藏不住“四人帮”后面的暗流涌动,何况接下来,毛主席他老人家终究是身体支撑不住,一代伟大的巨人终究是陨落了呢。
你说这过去的一年吧,对于老蔡来讲,那是紧紧的跟死亡联系在一起了,因为无论怎么说,老蔡家里确实过辈了两个亲人的,可这接着来的1976年,没想到这死亡的阴影竟然蔓延到了国家的份上,鬼使神差的会与国家领导人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是发生在撑起整个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三巨头的身上,整个这一年从头到尾就被黑纱、花圈、哀乐等来回的笼罩着。特别是毛主席的逝世,对于老蔡的打击那简直是犹如五雷轰顶、老虎掏心似的,从来没有感觉到的那种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的痛楚,感觉到天已塌下来,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的那种无助,那种绝望,那种窒息,更不要谈什么上课了。
是啊,你说老蔡他能不痛不欲生么,像他这样的一代人,完完全全就是沐浴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接受着毛主席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思想的教育而成长起来的,是非常单纯的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接班人,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建国的时候开始上的小学,从少先队到红小兵,又从红卫兵到上山下乡,没有一步不是紧跟着党和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去走的,没有一件事不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办的,可谁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老人家会突然离开他这个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这片热烈的土地和热爱他的人民呢,老蔡就像没长成的孩子失去了爹妈,就像这万物的大地失去了太阳,大海航行的船只没有了舵手,跌入了万丈的深渊,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孤寂,落寞,悲哀,绝望。。。。。。
老蔡发疯似的跟他的学生发泄起来,天天一上课,根本没有心思去讲别的什么内容,所有的课程全都是怀念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只要他知道的,他都会一丝不苟、一丝不漏、一刻不停的跟他的学生灌输着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的生平,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还有他那北京天安门广场跟毛主席握手的情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始终就像放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轮回着。。。。。。
这也确实是的,要说其他人吧,压根就没见过毛主席本人,最多只是从队委会的墙上、报纸上见到一些照片,连毛主席的声音都很少能听到的,更别谈能见到他本人了,而老蔡不光是这些,他是读着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而长大的,而且还亲自见到了毛主席本人,并且跟毛主席握了手,那种感觉,当然是要深刻的多,体会的更深的,所以怀念起来,自然是会有真挚的流露,长时间的不能释怀和解脱。
关键还有,大队的那个喇叭是一刻也没消停的报道毛主席逝世的各种新闻和悼念,以及怀念的歌曲、乐曲,当然也有公社组织的大型的追思大会,还有各地群众自发的游行,这种气氛的烘托,当然就会感染每一个翻身的老百姓,处处悲歌、人人挥泪也就毫不奇怪了。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玄乎的,不知是哪个好事者,竟然神秘兮兮的说,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他们不是普通人,是天上的星宿变的,听说北方哪个地方从天上掉了三颗星宿下来,在凡间就变成了石头,其中有一个最大,好像是世界第一大的,正好应验了这三位伟人的逝世,巨星陨落嘛。传这话不是别人,正是那癞子克启,克启一直是认识几个字的,有时经常来老蔡家要些过时的旧报纸过去,一个字一个字的研读,什么消息都不放过,看完后,就跟人家在老樟树下闲扯,天南海北的,好像知道不少。
是啊,老蔡想起来了,好像是有那么个消息,不过谁会把那东西与毛主席他们联系起来呢,也只有那赵克启想得出来。老蔡的那些报纸,他大部分只是看一下主要的新闻和事件,再就是一些副刊的散文啊、诗歌啊什么的,那些小点的消息,老蔡也没时间去详细阅读了。
“还有呢”克启见老蔡没怎么反对,更加神秘兮兮的说,“今年云南那边发了两次大地震,再加上7月份的唐山大地震,一起就是三场地震,跟这三个伟人。。。。。。,这么巧的事绝不是偶然的,证明这三个大人物的去世惊动了天神,感动了土地老爷。。。。。。”
老蔡还没听完就已经陷入了沉思,是啊,就当信他一回吧,这样联系起来也不错,正是这三个大人物,让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国翻了天覆了地,“敢叫日月换新天”,“天翻地覆慨而慷”。老蔡不由得顺口吟出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与天斗与地斗的那些气势恢宏的诗句,本当堪以“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善良的人们啊,
你为什么不吝啬你的眼泪,
只因这多难的民族,
承载不了伟人的高大;
善良的人们啊,
你为什么不吝啬你的眼泪,
只因这片天地间,
涂炭了我太多的无辜”
这是蔡书舟后来研读1976年那段黑色的岁月的时候,写的一首诗中的几句,算是表达了一些文字,对那段岁月的追忆、理解,其实光是唐山大地震死亡的24万同胞的阴灵,就足以让我们的心灵去震撼、去爆发、去蝉蜕。。。。。。何堪以一个黑字去了结?
38 “四人帮”的覆灭与文革
之所以把文革的最后两年的基调定位为一个很不吉利的“死”字,一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没办法啊,人之将老,死必来也。谁也不例外,不是么,老蔡的两个普普通通的亲人之死和三位伟人轰轰烈烈之逝,说点唯心的,虽然在凡间不一样,但到了阴间,不都是“鬼唱歌”么;二是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走到现在,该打倒的都打倒了,不该打倒的,也打倒了,也该差不多寿终正寝了。
其实“四人帮”的覆灭,也是一个“亡”的意思,但毕竟人还在,生命在继续,最多只是政治生命判了死刑而已,所以是不同的性质,也就重开一章节了。
关于“四人帮”的覆灭,老蔡还是多少能够体会到一点的,主要是从这一年的国庆节就能略知一二。很明显,这一年的国庆节没有往年热闹了,没有游行,没有大型庆祝活动,报纸上广播上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一切显得很安静或者低调,一方面可能是国家刚刚失去最高领导人,大家还没有从万分的悲痛中摆脱出来,也不方便去搞什么大型活动,第二,也可能是中央内部意见没统一,互相之间是不是有明争暗斗,反正就是风平浪静的,俗话说,暴风雨前的那个短暂的安静,是最可怕的,谁知道要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事情呢?
果不其然,国庆节后20天左右的样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终于是打破了多天的沉默,播发了新华社报道的北京游行盛况:“广大游行群众热烈欢呼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愤怒声讨‘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滔天罪行。”老蔡初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呆了,不会吧,这么快,前几天还在听广播说“按既定方针办”呢,怎么突然一下子就粉碎了呢,是发生了武斗还是抓起来了呢,老蔡一直在猜测。真不知道高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有老老实实的等《人民日报》的文字报道了。
没几天,《人民日报》终于是等来了,老蔡迫不及待的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红色标题的通知:《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还有一个《首都一百五十万军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伟大胜利》的报道,报道了北京群众的庆祝活动,并说以后将陆续报道这个反党集团的材料。老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是明白了这个曾经猖狂一时的“四人帮”集团垮台了,被隔离审查了,说白了就是被抓起来了,老蔡心中憋了好久的疑问总算是有了答案,胸中一直堵得慌的那股阴云总算慢慢散开了,这可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随着后来的报道越来越多,整个“四人帮”的罪行也越来越清楚,老蔡心里头也是由衷的痛快多了。一高兴就吩咐玉桂多炒了几个小菜,自己一个人在家自酌自饮的喝了起来,还写了首诗:
粉碎四人帮
保了党中央
大快人心事
革命更坚强。
蔡书舟其实是知道这首诗的,小时候在家里乱翻的时候,就看到父亲一个牛皮纸的工作日记上用红色的钢笔写的,当时还很佩服,就像打油诗。
四人帮的覆灭,或者粉碎“四人帮”,是那个年代一件很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全国上上下下宣传的那个阵势,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实际上,都是说“四人帮”阴谋夺权,危害毛主席创造的党中央,妄图颠覆毛席的事业,最后对于老百姓有没有那些说法,应该来讲,可能实际意义理解并不一定是那样,但老蔡他们绝对还是体会很深的。
老蔡毕竟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对政治有着先天的敏感性,而广大的农村,除了对于毛主席以及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有一定的感情和期盼之外,其他的人他们也根本没有多大的认识,更别谈什么感情了。老蔡那个年代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政府的报纸和广播电台,所以他们的认知和判断也只能跟着政府的步伐了,包括毛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
“四人帮”是被抓起来了,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这在当时除了高层知道的细节以外,下面的基层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一个是没有其他的渠道,再一个很多机密那个时候是不可能公开的,蔡书舟也是以后从学校的图书馆、省城里的图书馆以及书店的一些杂志中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才真正熟悉了那段历史。
“四人帮”覆灭最大的功臣当然属华国锋和叶剑英了,李先念、汪东兴等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华国锋当时是名义上的接班人,但政治局里“四人帮”占了四个,而且军权掌握在叶剑英的手里,所以实际上国家在高层的领导中是有派系的,华国锋是从湖南省委书记任上被毛主席拔到中央给委以接班人重任的,当然在中央的根基很浅,也没什么威信,也没有自己的嫡系,而“四人帮”是经过了十年的经营,在各个领域都安插和培养了不少自己的亲信,再加上与毛主席的不同寻常的关系,当然优势是很明显的,唯一的问题是军权不在他们一边,部队是在以叶剑英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老同志的手里的,这样的牵制中,谁要想真正的达到控制全国的目的,那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毛主席逝世以后不久,华国锋就明显的感觉到力不从心,以及“四人帮”抓紧夺权的各种动向也非常明显,于是华国锋就慢慢通过试探和接触叶剑英,看看他们的想法,而叶不知道华国锋的深浅,通过李先念熊向晖的中间人的穿针引线,最后双方才达成了一致意见,尽快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但至于采取什么办法,经过商讨,最后确定了两条,第一,通过举行政治局会议,把“四人帮”选下去,但把握不大,也不容易操作,而且涉及面很广,第二,采取非常手段,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名义,直接对“四人帮”主要成员进行隔离审查,这样既避免的了“政变”的嫌疑,把握性又大一些,而且外界影响不会太大。就这样,在汪东兴的8341部队的协助下,在人民大会堂抓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在江青的住地直接抓了江青,其他“四人帮”的一些党羽都被抓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人帮”的头目和主要党羽都被抓了,“四人帮”的一些分散全国的那些乌合之众也就分崩离析,土崩瓦解了。就这样,政权就回到了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的手中,几个有功之臣力挺邓小平上台,在一系列的策划之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结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掀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不同于毛、华的时代,叫做改革开放。
39 “四人帮”的覆灭与文革
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1976年,对于老蔡来讲,不光是“三颗巨星”的陨落,唐山大地震的发生,“四人帮”的覆灭,华国锋的上台,关键的是老蔡在这一年“四人帮”垮台不久,玉桂又跟他生了个姑娘,听说是期盼已久的,也据说是老蔡曾经算过了。不是说老蔡一直有想生儿子就生儿子,想生姑娘就生姑娘的秘方么。这个姑娘这个特殊时候的到来,不知道能为老蔡带来些什么,是带有某些期待还是真的只是调剂一下男女比例呢。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总会带来一些新的希冀,寄托一些将来的愿望,妄想当女皇的江青的倒台,而这边女儿的到来,是不是预示着某种意思?还是不去牵强附会的联想了,不过老蔡还是赋予了她很大的祈愿和涵义,譬如,从名字上,老蔡是费了很大心思的。
前面几个孩子老蔡延续了“书”和“舟”的思维,表达了书海里乘风破浪,或者大海里出航远行的愿景,但这一次,由于是姑娘的原因,当然会风平浪静一点,再结合时政,老蔡给取了个“蔡锋清”的名字,跟前面的两个儿子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锋”嘛,肯定是跟华国锋上台有关,以表纪念或者沾点伟人的光芒了,就像文革初期的时候,老百姓爱取“卫东”“向东”,表达根毛主席一条战线的愿望之意一样,用了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锋”字。不过这要在过去封建社会,皇帝的名字那可是要避讳的,谁要是沾上了,哪怕是谐音,都有可能要掉脑袋的。不过现在都什么时候了,社会早就进步了,不会有什么杀身之祸了,而且还有大力欢迎之意,所以老蔡还是想跟领袖靠拢,至于“清”嘛,当然还是跟水有关,可能是五行缺水吧。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是为了阴阳平衡,“锋”字阳气太重,对于女娃嘛,怕是承受不了,所以选了一个带水字旁的“清”字,做些平衡。“清”嘛,有了结之意,譬如“清君侧”,也有廉洁清明之意,清澈见底,两袖清风。至于在这两个字的顺序的排列上,老蔡也是动了很大的脑筋,大费了一番功夫的,如“清”在锋的前面,则是锋字当劲,明显一个男孩的名字,不太合适,再者取个“清锋”嘛,那就失去了当初拥护华国锋之本意,清除什么的,怕是以后惹上麻烦,于是就倒过来了,最后一个字是清字,这样就是两全其美了。无论老蔡在这女儿的名字上下多大功夫,都只是一个寄托,至于后来的事情的发展,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英名领袖华主席的“两个凡是”被推倒,国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政治历史时期。。。。。。那蔡锋清小姑娘后来在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老蔡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支持她们读书,于是随着滚滚的洪流南下广东走进了那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工厂,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40 老蔡参加了高考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好多事情也逐渐明朗起来,老蔡还是一如既往的搞着他的教书育人,但是这个时候群众的思维倒是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是毛主席的逝世,“四人帮”的覆灭,让大家已经感觉到毛主席一大二公的时代的结束,而这个时候,华主席领导下的国家政策到底是个什么形势,国家何去何从,还不是很明朗,反正有一些猜测了,那就是邓小平可能要复出,重新上台,那就意味着有可能要走“刘邓”路线,可老蔡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只能是老老实实的教着他的那些学生,挣着全队最高的工分,养家糊口,因为村里的那些赊账读书的越来越多,每家都好几个孩子了,都想读书,又不想给钱,都欠着老蔡的,你老蔡不是工分高嘛,还有寒暑假的,又是个杂姓,不坑你坑谁,反正大家都欠着,又不是我一家,账嘛,先挂着,说不好什么时候来了个运动,一笔勾销了都有可能的,而老蔡天生是一个为毛主席而生的知识分子,在变革时代各种思想蠢蠢欲动的农村,老蔡还不去相信人心会变得那么快,会真的一夜之间不认账,于是还是硬撑着倒贴自己的工分去供养全村小孩的上学。就连这刚来的高考,老蔡也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还是一板一眼的继续着他的一到六年级的教学,他的一些学生都开始参加高考了。关于这一年的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在老蔡生下了那蔡锋清姑娘之后不久获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