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胄龙脉-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 手机访问 m。 ┃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整理 ┃
┃附:【 ┃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帝胄龙脉》作者:吴学华+程国瓒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1…1…1
小说内容
1945年2月,北大一只考古队在徽州地区考古的时候,于一个层岚叠翠的山谷中离奇消失,消息传回了当时的陪都重庆,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与此同时,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山区县城婺源,是谁看出了日军的真正目的?
死人回魂的“头七”之夜,是谁打开了百柱宗祠的地下金銮殿,这金碧辉煌的地下建筑,与李自成有何关系?
几页字迹模糊的拓片,与失踪的传国玉玺有何关系?
一个老态龙钟的道士,在临死的时候,说出了什么秘密?
奇怪的八卦坟,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
媒体评论
编辑推荐
旷古绝今的八卦坟,缘何显露出皇家气派?造型奇特的百柱宗祠,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揭开婺源古镇千年龙脉与大唐后裔之谜,悬疑探秘类小说继《鬼吹灯》《盗墓笔记》之后又一重磅之作。中日两国玄学大师之间离奇的终极对决。
我在网络上看过作者写的另外两本书,觉得“男一号”苗君儒这个传奇人物塑造得相当到位,极具现代探险家的色彩,而且富有正义感,是力量与智慧的化身。整个系列小说的精彩程度,并不亚于名声大噪的《盗墓笔记》与《鬼吹灯》。
——网评人
作者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字功底,写得很精彩,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我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如果要是有哪个大导演看上这部作品,拍成电影的话,一定不逊于好莱坞的大片。
——新浪网友
婺源号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我去过那里,确实是山清水秀、风景怡人。我到过江湾,看过萧江宗祠,从而知道婺源这地方确实有龙脉的说法。后来我听说了考水(考川)与唐朝李氏皇族的渊源与传说,特地去了考水。想不到这个村子,正如作者小说中写的一样,充满了神奇与玄机。
——天涯驴友
作者简介
吴学华,江西婺源人,笔名:未卜、昭然、草草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毛体书法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已出版各类题材的中长篇小说300余万字。曾任数家杂志社及军事类报纸的执行主编、记者。
楔子
民国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公元1945年)。
重庆,罗家湾,军统大院。
此刻,戴笠的手上有一份刚破译出来的情报:上川寿明,绝密任务。
这份情报是一个打入日本情报系统高层的军统特工发出来的。那个特工在日本潜伏了十多年,代号“玉龙”,他的情报都是直接送到戴笠的手里。这么多年来,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也极少送出情报。但是,他送出的每一份情报,都事关国家安危。
身为“特工之王”的戴笠,怎么会不知道日本的上川寿明呢?
他是日本著名的玄学大师,一生研究此道,尤其对中国的周易八卦等各家玄学的造诣极深,并且精通风水堪舆及推算之术。
也许是研究玄学的缘故,上川寿明对名利很淡薄。1930年,他曾经对好友、时任日本总理大臣的犬养毅发出警告,要他特别注意5月15日这个日子。而在两年后的这一天,日本海军少壮派法西斯军官发动武装政变,杀死了犬养毅。
引起世人对他关注的,是昭和十一年(公元1936年),他对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准确的预测和推断:
“昭和十二年丁未月乙未日(公元1937年7月7日),子侵母地战事开,兄弟相残魂魄来。”
上川寿明一直都承认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求不老神药一事,如今的大和民族,是当年那三千童男童女繁衍生息下来的,所以大和民族与中国是母子关系。
“昭和十五年庚子月乙丑日(公元1941年12月7日),大洋之中一港口,从此大和走下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战线过长与军力不足,日军在整个战场上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后,日军战略舰队在太平洋上遭受的一系列打击以及在缅甸战场上的失利,已经让一些日本高层看到了战争的结局。但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不甘心失败,策划出一系列作战计划,力图挽回败势。
上川寿明的准确预测最终引起了日本高层的注意,他们想从这位“大师”的口中,得知日本的命运。
从1943年夏季开始,这位六十四岁高龄的“玄学大师”,便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戴笠也知道此人的重要性,多次派出特工前往日本,配合美国的情报人员寻找这位大师。可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戴笠皱着眉头,用打火机将那张情报纸烧掉,拿起电话对守候在外面的人说道:“马上叫沈醉来!”
一个多小时后,年轻干练的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在敲了三下门、得到“进来”的认可之后,推门进来。他朝戴笠敬了一个礼,叫了一声:“局座!”
戴笠满意地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得力助手,递过去一块手帕:“来,先把汗擦一擦!”同时轻轻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突然叫你来吗?”
就在前两天,戴笠要沈醉去上海,进一步实施“除奸复国”计划。刚才,沈醉就在机场,正要上飞机,却被一通紧急电话给叫来了。
沈醉拿着那块手帕,不敢当着戴笠的面擦汗。他又敬了一个礼,说道:“请局座明示!”
戴笠沉吟了一下,问道:“你相信迷信吗?”
沈醉微微一愣。他跟戴笠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沈醉想了一下,说道:“凡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世间确有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无法让人明白。”他说话向来知道分寸,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干到少将处长的位置。
戴笠问道:“你认为日本的玄学大师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沈醉迟疑了。他只懂得如何去策划和实施军事活动,对玄学一窍不通。但是他终究是灵敏之人,随即答道:“自1932年日本总理大臣犬养毅被杀后,上川寿明的玄学研究便日益受到日本军方的注意,特别是他准确地预测到珍珠港事件的后果,更引起日本朝野的巨大震动。据我所知,日本成立了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叫玄学部,直属东京特工部大本营。我费了不少气力,都无法知道这个部门在军事上的作用。我想,他来中国的目的,或许是实施一项与玄学方面有关的任务。至于这个任务是否带有重大的军事企图,我们暂时无法知晓!我认为,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要有所防备才是!”
听了沈醉的话,戴笠托腮不语,倒不是他不相信沈醉的话,只是他凭借多年的经验,觉得“玉龙”的情报应该不会那么简单。那么,上川寿明来中国,究竟是实施什么绝密任务呢?
沈醉见戴笠沉默不语,于是说道:“上川寿明是玄学大师,我想有一个人能够帮我们揭开这个谜团。”
戴笠立马问道:“是谁?”
“苗君儒!”沈醉说道:“就是那个北大的考古学教授。听说这个人精通玄学,但是他的脾气很古怪,不知道他会不会帮我们!”
戴笠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亲自去找他,带他来见我。”
沈醉说道:“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找到他。一个多月前,他失踪了!
第一章 大唐后裔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四月,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绩和李道宗率大军远征高句丽。战至九月,终令高句丽诸番臣服。此役虽重创高句丽,但战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因此,唐太宗认为,此战无异于火中取栗,栗已到手然手已伤,实在算不上是赢。
早在李世民意欲起兵之时,就曾经问过太史令李淳风:“辽东战事何如?”
精通阴阳卜算之术的李淳风,当着李世民的面卜了一卦,说道:“劳兵远征,伤敌八百而自损一千,虽胜而不力也!”
对李淳风的话,李世民当时并没有听进去,而是固执起兵,结果正如李淳风所说的那样。
从这以后,李世民凡有什么重大的决策,都会找李淳风来卜算一下凶吉,然后再行定夺。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十九日,躺在病榻上的李世民紧急召李淳风入宫,问国事何如。
李世民心知自己没有几天可活,他担心太子李治生性懦弱,凡事没有主见,恐日后有大臣欺主或叛乱反唐,夺李氏江山。且星相官袁天罡早有“唐三代后当女主天下”预言一说,所以他想知道,自己死后,大唐的江山究竟能够保持多久。
李淳风似乎早就有了准备,不紧不慢地说道:“回禀圣上,乱唐者武,终唐者赤,大唐国祚乃双双之术,始高止哀,天命所归,圣上无须担忧!”
李世民也知道,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凡事不可强求。见李淳风这么说,只得挥了挥手,让李淳风退了出去。七天后,李世民驾崩归天。
李世民一死,太子李治即位。李治死后,武则天篡唐改周,至此天下狼烟四起,直至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战乱才有所平缓。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退位,大唐江山自此易于他人之手。“赤”即“朱”,李淳风已经算出夺大唐江山的人姓朱,从唐高祖到唐哀帝,大唐前后共二十二位皇帝,全被他算中了。
李淳风还算到,大唐皇族会有一场浩劫,所以临死之前,将一个锦盒交给李治,并百般叮嘱,如大唐李氏遭血殇之难,可开启锦盒,遵照锦盒中的方法去做,可保大唐一脉。
李治也知李淳风的临终嘱咐非同小可,于是命人将锦盒用皇家特制的封条封存起来,藏在宫中的一间密室内。此事从此代代密传,只有李氏近亲长者或皇帝的贴身近侍才知道。
武则天篡唐之时,中宗与睿宗曾想命人开启锦盒,寻求破解之法,但是武则天只是篡唐,并未灭唐,虽然杀了不少李氏宗亲,但她的儿子,还是姓李的。再说了,按李淳风的说法,大唐李氏应该不会那么快就亡的。
随着大唐江山的起起伏伏,李淳风遗留下锦盒一事,已经没有几人知晓了。
唐僖宗登基不久,即爆发了黄巢起义。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黄巢起义军攻克洛阳。十二月,轻易拿下潼关,逼近长安。终日只想着寻欢作乐的僖宗,此时已然束手无策,只得与少数宗室亲王逃离京城,先逃往山南(汉中),又逃往四川。不久,黄巢进入长安,建国号大齐,年号金统。而僖宗在四川躲避了整整四年。
在这期间,僖宗得到了喘息,他利用川中的富庶和各地的进献,组织对黄巢进行反扑。而起义军由于自身存在弱点,加上军粮不足,内部发生了分歧,一些将领接受了朝廷招安,形势发生了逆转。黄巢派驻同州重镇的防御使朱温在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九月投降,僖宗大喜过望,认为是“天赐我也”,随即封朱温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朱全忠。但是,僖宗没有想到,唐朝的江山社稷最终就是被这个朱全忠夺了去。
朱温降唐之后,见大唐江山风雨飘摇,遥遥欲坠,便起了篡权之心,开始暗中大肆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次年,僖宗改封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加东北面都招讨使。之后,朱温与李克用等节度使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自身的势力也在一步步地扩张。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唐僖宗病死灵符殿,随后由他的弟弟寿王李晔即位,是谓唐昭宗。
唐昭宗即位时刚满二十二岁。他眼见大唐的江山被一群宦官把持,弄得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也想学着唐明皇那样,来个重整朝纲,复兴唐室。
可惜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大唐已是千疮百孔,内有宦官弄权,外有权臣相逼,坐在龙椅上的昭宗,纵然有万般思想作为,也如同被绳索紧紧捆住的勇士,使不出半点力气来。
内廷宦官把持朝政,最终引来权臣的不满,双方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为了消灭宦官势力,宰相崔胤暗召朱温带兵入朝相助。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朱温岂能错过?一场杀戮下来,宦官被诛杀得一干二净,朝政大权落在崔胤与朱温的手中。为了达到篡唐的目的,朱温开始实施计划,杀掉了崔胤和一大帮阻碍他的人,完全将大唐的江山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正月,朱温开始逼昭宗迁都洛阳。昭宗很清楚朱温的狼子野心,大唐的根基在长安,而并非在洛阳,他以何皇后临盆在即为由,暂缓迁都。
三月,皇后何氏产下一太子。朱温多次派人前来欲加杀害,幸众宫女与内侍拼死相救,方保无恙。这时候,昭宗想起了李淳风对唐太宗说过的那句话,也知道朱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皇室之人,忙命心腹内侍去将锦盒取来。
没多久,内侍取回来一个黄缎包袱。昭宗忙上前打开,见里面是一个一尺见方、颜色古朴、没有任何纹饰的盒子。
那盒子拿在手里还挺重,好像里面放了不少东西。昭宗打开一看,里面居然只有一封信。信用火漆封口,上面几个御笔朱批正楷:大唐皇室留宗。
昭宗认出,这是太宗皇帝的御笔题字,忙拆了火漆,抽出了里面的一页宣纸。
宣纸上面的字迹并不是太宗皇帝的:天佑天不佑,大唐子孙祸,除去木子姓,方保皇族留。
就这么短短的二十个字,下面的署名是黄冠子。
黄冠子是李淳风的道号,信是李淳风留下来的无疑了。信封上是太宗皇帝的题字,可想而知,当初太宗皇帝对这封信的重视程度。
李淳风不愧是术数大师,把什么事都料到了。
看着后面的那十个字,昭宗欲哭无泪,想不到大唐李姓子孙,居然沦落到要改姓活命的地步。
何皇后泪水涟涟地说:“皇上,如今大唐李氏遭血殇之难,紫金光禄大夫胡三公乃忠义之人,何不请他前来寻求避解之法?”
紫金光禄大夫胡清,在家中排行第三,世称胡三公。其曾祖父胡咏为文宗皇帝时的右散骑常侍,历三朝。胡清为人正义,当年宦官刘季述把持朝政,朝廷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胡清曾在金殿之上大声痛骂刘季述,历数他的劣迹。一时间震惊朝野,胡清的忠义之名从此天下皆知。
是夜,胡三公在内侍的带领下,避过朱温的耳目,来到皇帝的寝宫,见昭宗愁眉不展,旁边站着抱着太子的何皇后。
胡三公上前跪倒:“臣胡清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昭宗皇帝说道:“胡爱卿,都什么时候了,那些个繁文缛节,我看就免了吧!请起!”
胡三公见皇上与娘娘这副模样,起身后问道:“圣上深夜召臣下入宫,不知有何要事?”
昭宗望着面前的胡三公,好像想起了什么,忙将随身带着的传国玉玺用黄缎包了,接着从贴身的龙袍上撕下一块绸缎,咬破手指,在上面写了一封血书。连同那封信一起,小心放到那个装李淳风信的盒子里。
做完这一切,他从何皇后的手中抱过太子,交给了胡三公,哽咽着说道:“胡爱卿的忠义之名,朝野皆知。怎奈朕受制于贼子,一直未能予以厚报,实乃朕之过错。今朕以太子相托,望胡爱卿看在你我君臣一场的分上,将太子带至乡里,隐名埋姓,终其一生。切不可让外人得知其身世,如此可保我大唐皇族一脉不绝……”话未说完,已与何皇后哭作一团。
就在昭宗与何皇后相拥而哭的时候,负责寝宫守卫的孙德昭,刚好巡视到此地,听见里面传来哭声,忙推开了寝宫的门。
门内的三个人看到持剑进来的孙德昭,都惊呆了。昭宗早已经失去了皇帝的威严,大着胆子问道:“你,你进来干什么?”
孙德昭以前是曹州指挥使帐下的都统,后来跟了朱温。他虽是朱温的人,可对朱温的所作所为也是深恶痛绝。眼前的一切,他已经看得明明白白。昭宗皇帝是想将一个多月大的太子交给胡三公带走,以免遭到朱温的毒手。他转身把门关上,还剑归鞘,跪下说道:“圣上勿惊,我并非朱温亲信。当年我祖上随太祖皇帝起兵太原,后官封灵都尉,我父乃汝州太守孙潜,黄巢贼兵攻破汝州时,携全家十九口殉国……”
昭宗见是忠良之后,忙上前扶起孙德昭,说道:“将军请起!方才将军持剑进来,还以为是朱温贼子的爪牙前来相害!”
孙德昭起身,看了一眼站在旁边抱着太子的胡三公,说道:“皇上,外面都是朱温的人,胡三公一人要想带太子出去,恐非易事。如皇上不弃,臣下愿拼死保护太子无恙!”
他见昭宗面露惊疑之色,从腰间拔出匕首,切下一截小拇指,接着说:“我孙德昭以先祖发誓,此生对大唐若有二心,人神共弃,死于乱箭之下!”
昭宗见孙德昭发了这样的毒誓,忙说道:“将军切勿多心,朕刚才只是担心此事,并未怀疑将军的忠心!”
孙德昭说:“事不迟疑,我们马上就走。方才寝宫内的哭声,已有多人听见,恐怕此刻已有人前去报告朱温了!”
昭宗见事态紧急,对孙德昭说:“那就有劳将军了!”
何皇后将那个盒子和一些珠宝首饰用布打成一个包裹,交给胡三公。胡三公给皇上和娘娘磕了几个响头后,背起包袱,抱起太子,起身跟着孙德昭离开了寝宫。
幸好有孙德昭在,一路上遇到几拨人,都被他巧妙地应付过去了。好在胡三公怀中的太子仍在熟睡,并未发出哭声惊动别人。孙德昭也知道,这种局面维持不了多久,只得催胡三公快走。
两人出了长安城没走多远,一队人马便从侧面追上来。为首的一个将军高声叫道:“孙德昭,主公那么信任你,想不到你是一头养不熟的狼!”
孙德昭拔出剑,大声叫道:“我家世代深受大唐恩宠,生乃大唐的人,死乃大唐的鬼,岂可与尔等贼子同流合污!”
他挥剑上前,砍翻了几个军士,待那骑马的将军冲过来时,飞身而起,剑走偏锋,刺中那将军的颈部。鲜血狂喷之中,尸体一头栽落马下。
领头的人一死,军士四下逃散。但是喊杀声早已经惊动了朱温,他得知孙德昭带着一人从皇帝寝宫逃走的消息后,亲自带人杀了过来。
孙德昭抢过一匹马,交给胡三公,说道:“快上马!”
在他们的身后,无数火把映红了半边天,喊杀声响彻天宇。
胡三公上了马,对孙德昭说道:“孙将军,那你呢?”
“别管我,快走!”孙德昭在马腚上拍了一掌,那马长嘶一声,很快消失于夜幕之中。
孙德昭转过身,望着如潮水一般奔涌过来的军兵,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他右手握紧了长剑,一步步向前迎了上去……
在夜幕的保护下,胡三公策马狂奔,终于摆脱了身后的追兵。他不敢走官道,只拣小路往东南方向走。天明时分,胯下那马发出一声悲鸣,口吐白沫扑倒在地。所幸胡三公有所防备,才没有被摔着。
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追兵就可能赶上来。胡三公身着官服,一眼就会被人认出来。他脱掉外衣,往前走了一段路,见路边有一家农户,忙上前敲开门。开门的是一个壮汉,手里拿着一把大刀,一副很警惕的样子。
胡三公从身上拿出一些碎银子,对壮汉说道:“我乃福建客商,途中遭遇匪兵,除我与幼子外,全家皆被杀害。我这身衣服太引人注意,可否卖一套衣服给我?”
壮汉看了看他,也不说话,从屋内拿出几件衣服来。胡三公换了衣服,将原来的衣服用布包了,塞到猪圈里。
这时,饥饿的太子哇哇大哭起来。事有凑巧,这家的农妇刚生过孩子,奶水很足,听到孩子的哭声后,从里屋走出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怜,可怜!小小年纪就遭此劫难!”农妇从胡三公手里接过太子,进屋奶太子去了。
那壮汉说道:“你不是福建客商,你乃朝廷命官。你虽脱去了外衣,可脚上的官靴却出卖了你。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胡三公看了一眼穿在脚上的官靴,想不到这山野村夫,竟然这么精明,当下惊慌不已,说道:“我乃朝廷左谏议大夫方玉谦,因……”这时候,远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晨光中,一队官兵飞驰而来。
那壮汉见胡三公脸色大变,说道:“想必是追你而来的,你且先到屋后躲避,我来应付他们!”
胡三公忐忑不安地躲到屋后。
少顷,一队官兵来到屋前,领队的军官拦住扛着农具正准备出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