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刚果惊魂 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狒狒发动攻击前所采取的短暂威胁,其目的是造成整个狒狒群的紧张,把有些小狒狒孤立开来加以捕杀。
这时他听见了隆隆的雷声。卡希加指了指天空,然后摇摇头。它们等的原来是这个呀!
“他娘的!”芒罗骂了一声。
10点30分的时候,一场热带大暴雨倾盆而下。他们那只扬声器顿时被泡软了。大雨使电路发生短路,使环形防护栅栏失去了作用。夜间照明灯闪烁不定,两只灯泡发生爆炸。地面变得泥泞不堪。能见度只有五码。最糟糕的是,雨打在树叶上哗哗直响,他们说话时得扯大嗓门。磁带还没准备好,喇叭也许已发不出声音了。即便能发出声音,也无法盖过雨声。大雨会影响激光枪的发射,也会削弱催泪弹的效果。营地中一张张脸紧绷着。
五分钟后,大猩猩们开始发动攻击。
大雨掩护了大猩猩们的行动。它们似乎从天而降,从三个方向同时冲向栅栏。埃利奥特从一开始便意识到这次攻击与以前的大不相同。大猩猩们已经从前几次的进攻中汲取了经验,现在它们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虽然埃利奥特认为这些是受过训练的灵长目攻击性动物,既狡猾又凶恶,但是亲眼目睹使他惊讶不已。大猩猩像训练有素的突击部队,一拨又一拨地发起冲击。然而他发现大猩猩的进攻比人类士兵的进攻要恐怖得多。他想,对于大猩猩来说,我们是动物,是异种,它们对我们并没有什么感情。我们是应该被消灭的害虫。
至于这些人为什么会在这里或者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来到刚果,大猩猩并不在乎。它们捕杀人类并不是为了猎取食物,也不是为了自卫或者为了保护它们的幼仔。它们之所以捕杀,是因为它们被训练成这样了。
攻击进展得非常之快。霎时间,大猩猩已攻破了环形防线,把防护栅栏踩在脚下的烂泥里。它们吼叫着一窝蜂地冲进了营地。瓢泼大雨打湿了它们的毛发。在红色的灯光下,它们显得面目狰狞。埃利奥特看见10~15只大猩猩在营地里踏倒帐篷,袭击人类。阿兹兹被当场打死,头被石杵砸得稀烂。
芒罗、卡希加和罗斯都在使用激光枪,但由于现场一片混乱,加之能见度很低,他们的激光武器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激光束在雨中断断续续地闪烁,曳光弹呼啸着四处飞舞。有一个三脚架上的快速火力传感装置出了故障,枪管在弧形方向上运动,子弹到处乱飞。大家赶紧扑倒在泥水里。几个大猩猩被这股流弹射中,它们抓挠着胸脯,似乎是对人类死的样子的奇怪的模仿。
埃利奥特转身奔向录音设备。埃米扑在他身上,吓得低声直叫。埃利奥特把她推向一边,按下录音机放音键。
现在营地里的每个人都遭到了猩猩的攻击。芒罗躺在地上,一只大猩猩压在他身上。罗斯不知去向。卡希加被一只大猩猩抓住胸口,和他抱在一起在泥水里翻滚。埃利奥特此时并没有听见喇叭里发出的难听的咝咝啦啦的声音,大猩猩听了则根本无动于衷。
脚夫穆泽兹不慎走到一个正在发射的快速火力传感装置前面,发出一声痛苦的惨叫。他那中了弹的身躯抖动着向后一仰,倒在了地上,伤口冒出曳光弹发出的股股白烟。至少有12只猩猩被打死或打伤。受伤的猩猩躺在泥地里呻吟着。那个出了故障的发射装置里的子弹打完了,枪管前后摇动着,空空的枪膛发出咔嗒咔嗒的响声。一只大猩猩把它踢翻。它歪向一边倒进泥水里,但却仍像个活物似的,枪管还在摇动。
埃利奥特看见一只大猩猩蹲在前面,正在撕着一顶帐篷,那银灰色的纤维已被撕成了烂布条。营地对面,另一只猩猩正拿着两只铝锅往一起砸,似乎这些东西是金属杵似的。更多的猩猩拥入营地,可是根本不理会喇叭中发出的咝咝啦啦声。他还看见一只大猩猩从喇叭底下经过,距离很近,但它也根本没注意到喇叭里的声音。埃利奥特痛苦地意识到他们的计划失败了。
他们彻底完了,只是早晚而已。
一只舞着石杵的大猩猩狂叫着向他冲了过来。埃米被吓坏了,惊恐地用手捂住埃利奥特的眼睛。“埃米!”他高声叫着掰开她的手,想象着被石杵击中那一瞬间的痛苦滋味。
埃利奥特看见那只猩猩正向他扑来,他的身体顿时绷得僵直。但是,那只猩猩就在离他6英尺的地方突然停住了。由于惯性,它身体一滑,跌了个仰面朝天。它坐在地上,惊讶地侧着头,像是在听什么。
这时,埃利奥特才意识到雨几乎已经停了,落在营地上的只是一点毛毛雨。埃利奥特看见营地那边又有一只大猩猩停下来侧耳静听——接着又是一只——又是一只。整个营地宛如凝固了一般,所有的猩猩都静静地站在毛毛细雨之中。
它们正在听喇叭里发出的声音。
埃利奥特屏住呼吸,不敢有多大的奢望。猩猩们似乎举棋不定,像是被它们所听到的声音给搞糊涂了。埃利奥特在想,它们随时都可能做出某种集体决定,像刚才那样继续猛烈地发起攻击。
但它们并没有这样做。猩猩们纷纷从人的身边走开,仔细地听着。芒罗挣扎着站了起来,从泥水中捡起枪。但他没有射击。刚才扑在他身上的那只大猩猩像中了魔法一样呆立着,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攻击。
在闪烁的夜间照明灯的亮光下,在霏霏细雨中,猩猩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开了。它们似乎有点茫然,显得心烦意乱。喇叭中继续发出那咝咝啦啦的声音。
猩猩们离开了。它们跨过被踩倒的环形防御栅栏,再次消失在莽莽丛林之中。现在营地上只剩下考察队员了,他们面面相觑,站在毛毛细雨中瑟瑟发抖。大猩猩终于走了。
20分钟以后,他们正忙着重新收拾一片狼藉的营地的时候,倾盆大雨又从空中直泻而下。
第十三天:穆肯科山
1979年6月25日
1.金刚石
清晨,营地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黑灰。远处穆肯科山正喷发出浓浓的黑烟。埃米拉了拉埃利奥特的衣袖。
现在离开,她急切地手语道。
“不,埃米!”他说。
考察队中,包括埃利奥特在内,没有一个人想离开。他起床的时候就在考虑,离开津吉城前应该获取更多的资料。他已不满足于只带一只猩猩的骨架回家的想法了,因为它们像人类一样,其独有的特征已经涉及到行为,因而远非对其身体外表结构的详细描述所能说清楚。他想再拍摄一些灰猩猩活动的录像,再录一些它们发出的那种声音。而罗斯则更坚定了一定要找到金刚石的决心。芒罗在这方面的兴趣也毫不逊色。
现在离开。
“为什么现在要离开呢?”他问她。
地坏。现在离开。
埃利奥特没有经历过火山喷发,他对所看到的情景也不以为然。穆肯科火山比前几天更加活跃了。但自从他们到达维龙加地区的第一天起,穆肯科山所喷发的还是烟气。
他问芒罗:“有危险吗?”
芒罗耸了耸肩。“卡希加是这样想的,也许他是想找个借口回家。”
埃米跑到芒罗跟前,举起双臂,拍打着他面前的地面。芒罗以为她想让他跟她玩一玩。他笑着,用手在埃米身上挠着。她却对他不停地打着手势。
“她在说什么?”芒罗问,“你说什么呀,小家伙?”
埃米高兴地咕哝着,继续打着手语。
“她说现在离开,”埃利奥特翻译道。
芒罗不再挠她。“她这么说了?”他大声问道,“她究竟说的是什么?”
埃利奥特对芒罗如此严肃感到非常吃惊——尽管埃米把芒罗有兴趣和她交流看得很正常。为了让芒罗能明白她的意思,她又打了一遍手势,这次打得更慢,而且双眼紧盯着他的脸。
“她说地不好。”
“嗬,有意思。”芒罗说着看了看埃米,又看了看手表。
埃米手语道:鼻毛人听埃米现在回家。
“她要你听她的话,现在就回家。”埃利奥特说。
芒罗耸耸肩膀。“告诉她我明白了。”
埃利奥特打手势告诉埃米。埃米一脸不快,不再打手势了。
“罗斯呢?”芒罗问道。
“在这儿。”罗斯答道。
“我们赶紧走。”芒罗说。他们朝那座失落的废城走去。使他们又一次颇感意外的是,埃米打手势说,她愿意和他们一道走,接着她就疾步赶了上来。
这是他们在废城中的最后一天。所有参与这次刚果探险的队员都有类似的反应:这座先前还是那样神秘的城堡,现在却被揭去了神秘的面纱。今天早晨,他们终于看清了其真实面目:一排排快要倒塌的旧房隐没在炎热难当、恶臭难忍的丛林之中。
除了芒罗外,其他人都感到非常乏味。芒罗则忧心忡忡。
谈到那些声音、他为什么要录音,以及是否有可能将一个猩猩的大脑保存并带回去这类事情时,埃利奥特显得很厌烦。有关语言起源问题似乎还存在着某种学术争论。人们过去一直认为语言是动物喊叫的产物,但现在他们知道动物的喊叫是由其大脑的边缘系统所控制,而真正的语言产生于大脑中被称为“布罗卡区域”的地方芒罗无心听他说教。他一直在专心地听着远处穆肯科山传来的隆隆响声。
芒罗曾亲身体验过火山喷发的险境。1968年他在刚果的时候,正赶上维龙加火山群中的姆布蒂火山喷发。前天他曾听到激烈的爆炸声,他就认为那是伴随即将发生的地震所产生的尚且无法解释的轻微地动现象。他觉得穆肯科火山即将喷发了。当他昨天晚上看见那束激光在上下颤动时,他知道穆肯科火山的上部会发生新的地动。
芒罗知道火山喷发难以预料——500多年来,没有人敢于涉足这座位于火山脚下的城堡废墟,这一事实本身就可以说明问题。在山坡高处就有新近的熔岩场,还有的熔岩生在南面几英里的地方。而这座城堡则未被火山殃及。这本身并没有什么——穆肯科火山群的地质构造决定了大多数火山喷发往往发生在比较舒缓的南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现在就没有什么危险。既然火山喷发难以预料,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几分钟内就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种危险不是来自火山熔岩,因为熔岩流淌的速度比人的步行速度还慢。熔岩从山顶流到山脚需好几个小时。真正的危险来自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和气体。
正如火灾发生时大多数人是死于吸入大量烟气一样,在火山喷发时丧生的大多数人是由于粉尘和一氧化碳窒息造成的。火山气体比空气重,所以只要穆肯科火山散发大量气体,处于山谷之中的津古城在几分钟内就会充满浓浓的有毒气体。
问题是穆肯科火山还要过多久才会进入猛烈喷发阶段。这就是芒罗为什么对埃米的反应如此感兴趣的原因。因为,众所周知,灵长目动物能够预测诸如地震和火山喷发之类的地质活动。芒罗感到奇怪的是,大谈什么冷藏猩猩大脑的埃利奥特对此竟然一无所知。使他更加奇怪的是,有着丰富地质知识的罗斯也不认为今天早晨所看到的火山灰是火山喷发的前兆。
其实,罗斯知道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正在酝酿之中。那天早晨,她照例与休斯敦方面进行联系。使她出乎意料的是,传输键立刻锁住了。保密器的密码输入后,她开始键入现场最新数据,但屏幕上一片空白,接着闪现出一行字:
休斯敦站覆盖清理内存。
这是紧急信号。以前在实地探险中她从未见过。她清理了内存,按下传输键。一阵短暂的瞬间发送时延后,屏幕上出现以下文字:
电脑分析穆肯科将有大喷发建议立刻撤离现场危险在扩大全体立即撤离现场。
罗斯看了看营地。卡希加正忙着做早饭;埃米蹲在火堆旁吃烤香蕉(这是她让卡希加特别为她准备的早餐);芒罗和埃利奥特正在喝咖啡。除了黑色的火山灰以外,整个营地的早晨一切正常。她又看了看屏幕。
穆肯科将有大喷发建议立即撤离。
罗斯抬头看着穆肯科火山喷出的滚滚浓烟。她想:见他的鬼去吧。她想要金刚石。她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怎么能就此罢休呢。
屏幕还在闪动:请火速回答。
罗斯关掉了发射机。
那天早晨,他们有好几次感到地面在剧烈震颤,震得废墟的建筑物上灰尘直往下掉。穆肯科火山发出的隆隆声更加频繁。罗斯毫不在意。“这只是说明这里是大象王国。”她说道。这是一句古老的地理方面的格言:“要想找到大象,就要到大象王国去。”大象王国也意味着你能在此找到想要的任何矿物。“如果想要金刚石,”罗斯说着耸了耸肩膀,“到火山上去。”
金刚石与火山有关,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人们对其中的原因还不甚了了。大多数理论认为,金刚石这种纯碳晶体是在地球表面以下1000英里的上地幔中的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处于这一深度的金刚石是无法得到的,除非在火山地区,由熔化的岩浆将它们带到地面上来。
但这并不是说你到正在喷发的火山地区来就一定能寻找到被喷出的金刚石。大多数金刚石矿都位于死火山地区,在已形成化石的火山锥地区。这种火山锥又被称为金伯利火山筒,是以南非金伯利地区的地质构造命名的。维龙加火山群位于地质构造极不稳定的东非大裂谷附近。5000多万年来,这里火山活动连续不断。他们现在正在寻找的就是津吉城早期居民曾经找到过的火山化石。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在津古城东的半山腰处找到了它们——通向穆肯科山坡的一系列采矿隧道。
埃利奥特有点失望。“我不知道我当时想要什么,”他后来说,“那只是一条棕黑色的地道,偶尔有一些棕色的岩石突出来。我不知道罗斯为什么那么激动。”那些棕色的石块就是金刚石,经过清洗,就会像脏兮兮的玻璃一样透明。
“他们肯定以为我疯了,”罗斯说道,“因为我又蹦又跳。他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在普通的金伯利火山筒中,金刚石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矿脉当中。在普通矿场,每开采100吨岩石通常只能出32克拉——1/5盎司——的金刚石。你低头向这些矿井里看,根本看不见金刚石。但在津吉城的矿场里,这种向外突出的矿石却有不少。芒罗用他的短刀就挖出了600克拉。罗斯看见隧道壁上露出了六七个大金刚石,每个都与芒罗发现的差不多大。“我只是凭眼睛看,”她后来说,“就能看到四五千克拉的金刚石。无需再往下挖,也不需要分拣,什么也不要干,垂手可得。这里比南非最大的金刚石矿还要丰富。简直难以置信。”
埃利奥特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个矿场如此丰富,那为什么会废弃呢?”这也是罗斯脑海中已经考虑的问题。
“他们对大猩猩失去了控制,”芒罗说道,“它们造反了。”他边笑边从矿石中拣出金刚石。
罗斯也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她曾经考虑过埃利奥特提出的整座城是被某种疾病所吞噬的推测。她想不太可能是外部原因。“我认为,”她说道,“对于津吉城的人来说,这里的金刚石矿已经枯竭了。”因为从宝石的角度来说,这些晶体的确已毫无价值——颜色发蓝,上面有许多杂质。
津吉城的人们不会想到500年后的今天,这些在他们看来毫无价值的石头竟会比地球上其他任何矿物质更加珍稀、更为贵重。
“为什么这些蓝色金刚石会如此珍贵呢?”
“它们将改变整个世界,”罗斯轻声说,“它们将会终止核时代。”
2.以光速进行的战争
1979年1月,在国防部高级研究所任职的富兰克林·F.马丁将军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小组委员会听证会上说:“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比属刚果是世界上对美国军事方面的努力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国家。”马丁将军解释说,刚果,也就是现在的扎伊尔,作为“地理上的偶然因素”,40年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未来还会变得更加重要。(马丁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为争夺扎伊尔的战争要大大优先于它为争夺阿拉伯产油国的战争。”)
二战期间,刚果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向美国运送了三批铀,用以制造轰炸日本的原子弹。到了1960年,美国不再需要铀了,而铜和钴成了重要战略物资。70年代,重点又转移到获取扎伊尔的钽、钨和锗等矿物——这些矿物对于美国半导体电子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到了80年代,“Ⅱb型蓝金刚石”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军事资源——而人们认为扎伊尔就有这种蓝金刚石。马丁将军认为,蓝金刚石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一种武器的速度和智能要比其破坏力显得更加重要”。
30年来,军事思想家们对洲际弹道导弹一直是谈虎色变。但是马丁将军却说:“洲际导弹只能算作原始武器。它们在达到物理定律所设想的理论限度方面还没有起步。根据爱因斯坦物理学理论,没有任何东西的速度比每秒运行18.6万英里的光更快了。我们正在研制能达到光速的高能脉冲激光和粒子束武器系统。与这些武器系统相比,运行速度只有每小时1.7万英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无异于远古时代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恐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骑兵已经过时一样,很容易被消灭。”
光速武器最适用于太空,并将首先在卫星上投入使用。马丁将军指出,早在1973年,俄罗斯曾经轻而易举地“破坏了”美国间谍卫星VV/02。1975年,休斯飞机制造公司开发了能够锁定多种目标的快速瞄准和射击的武器系统。该系统能在1秒钟内发射8束高能光束。1978年,休斯公司把该系统反应时间又缩短到50毫微秒,也就是10亿分之50秒,并将该武器系统的精度提高到在1分钟内击毁500枚导弹。这些发展预示着洲际弹道导弹即将寿终正寝。
“在未来的冲突中,在没有体积庞大的导弹的情况下,高速小型电脑系统与核弹相比就显得重要得多了。它们的运算速度将成为决定第三次世界大战胜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电脑速度现已成为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就像百万吨级当量是20年前军备竞赛的中心问题一样。”
“我们要从电子线路电脑系统转向光线路电脑系统,其原因就是考虑到速度——与速度最快的约瑟夫森结相比,法布雷—佩罗特干涉仪(对应于半导体干涉仪的光学干涉仪)的反应速度至少要快1000倍,能达到1微微秒(10…12秒)。”马丁将军指出,新一代的光电脑取决于是否能得到Ⅱb型硼衣蓝金刚石。
埃利奥特立刻意识到这种光速武器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其速度之快是人所无法想象的。人类已习惯于机械化的作战模式,然而未来的战争将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机器间的对抗:在一场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的冲突中,每一个瞬间的进程都将是由机器来操纵的。
1956年,在战略轰炸机失去往日威风的年代里,军事思想家们认为一场未来的全面核战争将持续12个小时。到1963年,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使这一进程缩短到3小时。但是,到1974年,军事理论家们预测未来战争仅持续半个小时,而这“半小时战争”的复杂性要大大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在本世纪50年代,假设美国人和苏联人同时派出自己所有的轰炸机,发射出所有的导弹,双方在空中的攻击和反击的武器的数量也不会超过1万。在第二个小时内,双方用于交战的武器总数会达到1.5万。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每秒钟就有4件武器处于作战状态。
在多样化的战术作战中,武器和“系统元素”的数量能达到天文数字。最新的估计认为,用于战场的电脑多达4亿台,在战争爆发后的半小时内,投入战争的武器数量将超过150亿。也就是说,在一场进展飞快、令人眼花缭乱的,有飞机、导弹、坦克和地面部队参加的战争中,投入使用的武器数量达到每秒钟800万种之多。
打这种规模的战争只能依靠机器,因为人类的反应速度太慢了。正如马丁将军指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决不是一场按动电钮的战争,“因为人按电钮至少也要1.8秒钟,这对现代战争来说太漫长了”。
这一事实产生了马丁将军所谓的“岩石问题”。与高速运行的电脑相比,人的反应速度简直就像地质变迁一样缓慢。“人眨一眨眼的功夫,现代电脑便能进行2000次运算。因此,从下一次战争将由电脑进行这一角度来看,人类实际上就像岩石一样,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因素。人类的战争还从来没有长到把地质变化的速度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的程度。未来由电脑进行的战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