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汉朝之阳信公主-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纪的生活没两样。最初我以未来人的优越感参与到了纷纭的政治斗争中,却一错再错,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很多,可政治是那样的残酷,权术阴谋,尔虞我诈……这林林种种又岂是我能所控制得了的?
我已身不由己的入了这个局!
好累!好累……
现在,我累了!
从此,我淡出了朝堂,淡出了众人的视野,人们都以为曾经赫赫威名的大将军夫妇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势,皇帝不再倚重他们,我们的府邸也逐渐变得门可罗雀了。我与卫青过上了真正平静的生活。
我们常去游猎,卫青是个武将,善长骑射,一开始我们二人共乘一骑,后来在他的指教下,我的骑术也日益增进。可我还是喜欢共乘一骑,那种相依相偎的感觉让我格外踏实,我们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和黄蓉、杨过与小龙女!有时天晚了就宿在郊外,甚至卫青还在我们常去的地方拱建了一个小木屋。就在那座小木屋里,留下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山中的野果可比宫中的贡果新鲜、美味得多,每次我们都会随身带着米、盐、打火石等物,打下来的山鸡、兔子,卫青会麻利的架在火上烤,我则在一旁煮点粥,不一会儿食物的香味就会飘入鼻中,刺激着我们的胃,晚上,卫青会在小木屋里吹着笛子,常常是笛声伴我入睡!或者我们长谈彻夜,我曾问过卫青:
“与我过这种粗茶淡饭的日子,你后悔吗?”
“只要能与你在一起,无悔!”
在享尽荣华富贵和风光无限后,很少有人会习惯于这样的平静,而我和卫青却能甘之如饴的生活下去,只能说我们是同样的人。虽然隔着两千年的时空,却没有阻隔我们之间的感情。
我曾想过让卫青辞官归隐,我们就过起像这样闲去野鹤的日子,可我知道,他心中还挂念着他的姐姐,子夫虽为皇后,可皇帝弟弟早已不去她的寝宫了,太子刘据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看不惯父亲的穷兵黩武,时常上书进言惹怒父亲,这对母子是他至亲的人,虽然大将军早已不复往日的威势,可是有他在,许多人就不敢打皇后和太子的主意,即使有这个心思也要有所顾忌!
我不愿勉强他,其实不仅他不舍,我也不舍,这么多年我与子夫母子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如果他们有难,我也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我们淡出朝堂,不等于不关心政事,与子夫母子相关的消息仍源源不断的传入我的府邸,我看得清楚,虽然皇帝对太子时有不满,也只是政见不合,他还没有动废太子之心,弟弟的心思我明白,他自己是一个好战之人,如果继立之君仍如他,汉家江山就有可能步秦始皇二世而亡的后尘,太子仍是个好孩子!而且有卫青在,弟弟也相信将来权力的交接不会发生意外。
在我心中,卫青的身体非常好,可我没有意识到,他也步入中年,以前常年征战在外落下的伤痛逐渐发作,虽然他不说,可他的表情透露着这一切。我找来相交多年的李大夫,与这位故交已经好些年没有相见了,他是个方外之人,常年在外,这次碰巧回京才见得到!乍一见面,他一阵惊讶,强忍着心中的疑惑为卫青诊视,许久方道:“大将军这是旧伤发作,需慢慢调养,我开个方子,先吃吃再说!”
之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这么多年,大长公主怎么一点也不见老态?”
我以为他是在客气,谁知他的脸上竟现出担忧的神色,:“公主是不是在服用某种药物?”
我摇了摇头,“没有!”
“能否借老夫把一把脉?”
我顺从的把手伸了过去,他好了阵才说:“老夫心中有个疑问,不知当不当问?”
我连说:“但问无妨!”
“坊间传说,公主与平阳侯的感情不合,是不是因为如此,公主才会使用蔓陀香?”
我一愣,怎么会有如此传闻?
看得出我表情的变化,李大夫忙说:“老夫唐突了!敢问一句,公主平日使用哪种香料?”
我忙解释道:“我本不好这些东西,只是偶尔进宫或者出门拜访时才会用些当年皇帝从陈皇后那拿来的香料,味道还可以,当年那瓶用过后,我又从皇帝那里要了一些!”
“能否借老夫一看?”
“可以!”说着让翠儿去房中取那个小瓶。
李大夫打开后闻了一点,“这就是蔓陀香,产自西域,其香淡而幽长,用得久了,身上的体味也会变得像这香一样,很得女子喜欢,只是许多人不知道长期使用会令人不育!孕妇使用胎儿会不保!”
天啊,难怪我一直没有孩子!竟是它惹的祸!当年陈阿娇花掉万金以求子,却不知正是她所钟爱的得料让她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只是我已步入中年,已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即使治好了病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史书上的我只有一个儿子曹襄,上天以这种方式不让历史偏离它的轨道吧!
(六十七)阴阳两隔
转眼到了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的伤病越来越重。早年出征匈奴,残酷的行军生活已经严重摧毁了他的健康,他常常处于昏迷之中,一睡就是几个时辰,醒了就拉着我的手絮絮的说着话,好像看出了我的担心,又像是交待身后之事,尽管他每一字、每一句都说得平静、和缓、毫不在意,我知道他已是来日无多了!
这时我才感到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如此在意一个人,我开始十二个时辰寸步不离的守在他身边。我所能坚持的,只是不离不弃的默默守候在他身边,陪伴着他,注视着他,聆听着他……
半个月后,卫青终于无法再起身。我整宿的不合眼,只是陪伴在他的身边,每天数着朝阳升起,夕阳坠落。如此过了五天四夜,卫青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日晚饭后,晚霞洒遍前堂的每寸角落,金灿灿的映照在壁柱上,煞是耀眼。
卫青忽然口齿清晰的说了句:“真好看!”
我跪坐在他身边,握着他枯槁的右手:“是啊,很美。”我笑着回答他,就像这十几年来中的每一次问答一样,轻松而随意。卫青笑了起来,只是昔日那位威风凛凛、神采飞扬的大将军已经不见。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满面尘霜,老态龙钟的老人。
看得我一阵心酸,强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我扶他坐了起来,他不看底下乌压压跪了一地的家人,只是拉着我的手:“信儿,我的妻……以后,就要麻烦你了,这个家就要交给你了……我把孩子们都交给你了……我在另一个世界等你……”
我点头:“我知道。我一定把照顾好这个家,照顾好孩子们。”他轻轻一笑,我拥着他坐看夕阳,直到光晕在室内逐渐黯淡下去,他才从枕边摸出一件东西,递到我手里。我单手接过,只觉得入手一沉,原来竟是他随身佩带的一块玉,这块玉是他的父亲留给他的。郑季不认他,他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惦记着曾经给予他生命的父亲,这玉他从不离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他的护身符。看着我接过玉,他忽然长长的嘘叹口气,紧皱的眉头舒展开,表情变得异常轻松起来。
他的眼睑慢慢垂下,我只觉得那个倚靠在我肩膀上的身子越来越沉,越来越沉。“我等你……”他低低的说了三个字。
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我泣不成声,抱住他大声哭道我哭得凄惨,底下更是一片呜咽之声。半晌,才有一个细不可闻的声音贴在我的耳畔,气息微弱的说:“信儿……等,信儿……记得……后会有期……”
肩上一沉,耳畔的气息突然断了。
我如坠梦中,抱着他瘫软沉重的身体,不敢轻易挪动分毫。室内仅剩的一点霞光也终于黯淡下去,我紧紧搂住卫青,泪水无声的滴落在他的脸颊上。室内一片哀号,卫伉、卫不疑、卫登以及一干人放声大哭。
我闭着眼,不敢去看那高殿的入殓仪式。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堂内烛火全灭,我的心随着那一下沉重的棺木合盖声,再次被震裂开。
浑浑噩噩地,我被下人扶进内室的榻上,不知过了多久,我在睡梦中忽然听到卫青熟悉的声音,醒来一摸,身边空空的,这时我才意识到,平时同床共枕的人如今却在前边的灵堂上,安静的躺在冰冷的棺材内。
弟弟因为卫青的功绩,特许他陪葬茂陵。他的归宿就在霍去病墓旁边。我无力的抬起头,哭的时间太久,早已声嘶力竭。眼眶是干涸的,眼泪不再盛装在眼眶里,而是如决堤的洪水般在我心里横冲直撞!
“卫青,等我,等着我……”
“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到这里来陪你了……”
(六十八)战端再起
卫青临终前没有说,但我知道,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长平侯之位无人继承,在我的请求下,皇帝下令长子卫伉袭爵。我知道,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场更大的风浪袭向卫家,只是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算一算,我留在这里的日子也不多了!按历史记载,此后的汉武帝将逐渐昏庸,晚年的他会做出一系列错误的决定,很多无辜之人会因此受累,我虽然活了下来,却不可能阻止这一切,改写历史!既然如此,我在这个时代的使命就应该结束,我该回到属于我的未来世界,可根本没有这种迹象,是不是我真的回不去了?
自从卫青逝后,隆虑公主和我就被弟弟接到了宫中居住,弟弟虽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但在两个姐姐面前仍是个孩子,我知道,他仍顾念着这份亲情!重回皇宫,这里比三十年前更为华美,后宫许多的妃嫔我已叫不出名字,年老色衰的卫子夫独守长秋宫,只有在重大场合才会与皇帝夫君见上一面!
皇帝弟弟仍向以前一样时常将朝堂之事与我商议,近来他已有对匈奴重开战端的念头,在卫青、霍去病时期屡胜匈奴,又在双方休战时期修筑边防防御体系,并借通西域、平两越、击朝鲜的胜利,具有明显优势。匈奴虽退守漠北,但不向汉朝称臣,又在休战时期休养生息,势力日渐恢复。皇帝正忙着操练新招募的羽林军,一日宫女竟通知我去校武场与皇帝阅兵,当着宫女的面,我不好驳斥,只好换了衣装随行。
来到校武场,皇帝早已在此等候了,见到我笑吟吟地说道:“朕听宫女说,姐姐近日不爱出门,这次特地叫上姐姐,也好出来散散心!”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都当皇帝的人了,还这么不懂规矩!要阅兵,也得让皇后随行,叫姐姐来,成何体统?”
皇帝露出张扬的神情,“谁敢说朕不懂规矩?规矩就是朕定的,朕说行就行!”
我们来到队伍前,我这才发现此次等待检阅的竟是整装待发的骑兵,这时才明白弟弟叫我来的目的,卫青征战多年,想必对训练骑兵深有一套,他是想让我给他的骑兵提点建议,看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在这个时代打仗,步兵仍是主力,骑兵更多的时候只是承担斥候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追击等辅助任务。这主要还是跟骑兵的战斗力有关,马上虽也有安置马鞍,却只是一种隔开人与马的简单工具,人骑在马上奔跑时,前后颠簸根本无法自控,而且因为脚下没有马镫可以踩踏着力,人骑在马背上,只能双手紧紧抓着缰绳,双腿紧紧夹着马腹,稍有松懈便有被摔下马的危险。这种骑马方式,不仅无法适应作战,还使得马匹作为交通工具的效用大打折扣,很多人宁可选择将马套上笼头,让它拖着笨重的两只车咕噜赶路,也不愿单骑而行。
骑兵若要成为战场的主力,首先得把双手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否则如何弯弓射箭,如何操持长戈,如何万人军中取其敌首?我一下子想到了现代的马鞍,脑海中勾勒出大致的模样,以致于检阅时显得漫不精心,弟弟有时失望,离开时说了点客气话。我看他蔫蔫的样子,不由得有点欣喜,明天一定要给你个惊喜!
回宫后,我连忙在用毛笔在帛上画出了马鞍的形状,然后让内侍给皇帝送去。没等一会儿,我已经洗漱准备睡下,只听到宫女通报皇帝驾到。没想到,他的性子仍是这么急!等见到他,这位已近中年的天子穿的竟是贴身的内衣,内监手捧着便服立在后面。我望着他手里的帛画,说:“是不是问这幅画怎么回事?你先把衣服穿上再说?这么晚了,你穿成这样,到我的住处来,也不怕明日后宫传出什么?”皇帝面色一红,“姐姐多虑了!”汉代皇室可能是历朝历代最不注意道德修养的皇室了,即使兄弟姐妹之间也有乱伦之事传出,我可不想与这种事扯上关系了!说话间已在内侍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
“姐姐,这是什么?!”
我对他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优哉的笑:“马鞍啊。”
他深深的瞥了我一眼:“前后两端飞檐式的马鞍?”
我笑着点头。
“这底下垂的是绳子什么?”
“马镫。”
他用手指细细的抚摸着那个仅凭我有限记忆勾勒出的高桥马鞍与马镫:“真是绝妙的东西啊。”
我早知道他悟性高,这个东西若是搁在别人手里或许一时半会儿还不容易明白是怎么回事呢,他却能一眼便发现其中的妙处。高桥马鞍和马镫还有没有别的好处我暂时说不上来,不过我敢保证这两样看似简单的东西,定可使骑兵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极大的飞跃。
“姐姐是如何想出来的?如何便被姐姐想出来了呢?”皇帝激动的无与伦比。“匈奴人骑术惊奇,世人皆道是其马匹精壮所至……朕也曾苦练骑兵,可今日才醒悟定是匈奴骑兵的装备与我中原迥然不同……”
我暗道一声惭愧,我的IQ还没高到能自己搞创造发明,这个不过是借了两千年后的马鞍图样简化而成。
他感慨一阵,收起缣帛:“图样儿虽有了,可东西还得做出来看实不实用……朕马上就派人去按图样作出来,这支骑兵定能助朕一举消灭匈奴!”
“也不要太轻敌了,这些年匈奴的实力也在日渐恢复啊!”我笑着捶着他。
新式马鞍很快就做了出来,训练的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我想,对匈奴的战争即将开始了,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竟是大大的惨败!
(六十九)贰师将军
天汉二年(前99年),皇帝对匈奴重开战事,有了新式装备的三万骑兵如虎添翼,可皇帝竟然派出了李广利为将。
李广利是故去的李夫人的哥哥,在李夫人故去后,相思情切的皇帝晋封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同为外戚,李广利可没有卫青十分之一的军事天份,否则李云早就向皇帝吹枕边风举荐自己的哥哥了!不仅如此,这又是一个异常狂傲、目空一切的人,有点类似于当年的舅舅田玢!卫青去世的第三年,也就是太初元年(前104年),皇帝听说西域大宛王国(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拥有一部分昔日的大宛国土)贰师城外有一种“汗血宝马”,便派使者带着巨额黄金前往购买。然而大宛国王拒绝出售,使者破口大骂。被激怒的国王便命令郁成王在边境截杀了西汉使团,抢掉了所有的黄金。弟弟大怒如狂,正式起用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远征大宛。结果李广利首战大败,只带着十分之一二的残兵逃了回来。刘彻想到从前卫青霍去病的战无不胜,看着李广利狼狈不堪的战报更是怒不可遏,下令他及所部有敢踏进玉门关的一律杀无赦。随后他继续增兵,直到李广利击败大宛国,大宛国臣民杀死国王求降、献出三千余匹汗血马为止。
李广利前后两战,付出十万士卒的性命,这其中大多数兵士并非死于战事,而是死于李广利不爱惜兵力,任意作践下属。然而弟弟装聋作哑,仍然封李广利为领八千户的海西侯,对李氏兄弟重用无比。这次为了让心爱女人的兄弟能以军功立于朝堂,又是任他为将,估计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等消息传到我这里,李广利的大军已经浩浩荡荡的兵出酒泉了!
我曾提醒过弟弟,没想到一向英明的他一笑置之,“姐姐过虑了,朕看人的眼光不会错,朕看他有当年大司马的气魄!”一句话气得我差点吐血,晕,竟拿这个庸才跟仲卿比!不久,捷报传来,贰师将军率部击右贤王于天山,得匈奴首虏万余级而还。弟弟笑着告诉我这一消息,脸上似乎还有些得意,可大军却迟迟不肯回朝,皇帝派人打探,才得知,在回师路上,贰军被匈奴大军围困,汉军几天没有粮食,死伤者无数。幸亏司马陇西人赵充国与壮士百余人突围陷阵,李广利引兵随后,才突围而出。这一战,汉军死十分之六七。
可怜弟弟精心训练的骑兵啊!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干吗费力的为他出主意?可惜我的话他已经听不进去了!这么多年的皇家生活,我竟对帝王的本质没有充分的认识,想当初李云临死前死活不让皇帝见最后一面,正是因为她对帝王的本性有了充分认识,才有了李家日后的富贵!而我竟把这样一只随时会发威的老虎当成了温顺的猫,真是天大的错误!
皇帝一如既往的宠信李家兄弟,后来李广利出征,李广之孙李陵随军负责押送粮草辎重,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又遇多于己方十几倍的敌军围堵,无奈投降匈奴。李广利无功而回。太史令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解受了宫刑。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已惊不起一点波澜。能在后宫里有一份安静的生活,能平安的走完剩下的岁月,我愿足矣!
(七十)又见李云
天汉四年(前97年),皇帝带着一行人去巡游,这次子夫和我都在随行队伍中,子夫已经好久不跟随皇帝出行,这次显得格外高兴,想起当初皇帝对她是何等宠爱、形影不离,今日竟因为丈夫出行带上她而欢喜,可怜的女人啊!我不忍心扫她的兴,加上皇帝一再请求,我也加入到了随行队伍中!
当时皇帝巡行至齐国河间时,忽然有一个术士声称此地有祥云瑞蔼,显示必有奇女生长于斯。皇帝听后立即下令就地寻访,果然找到了这个美丽的少女。只是她虽然相貌美丽,却从小患病,少进饮食,而且双手紧握成拳,谁也没法让她伸展。皇帝被她的美丽所倾倒,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这双手很轻易地恢复成了健康的模样,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皇帝对这个奇迹高兴万分,立即将她称做“拳夫人”,纳入后宫。
我想,此女一定是买通了术士,否则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的奇人?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为了荣华富贵,竟如此不择手段、如此迫切的投入到一个年过五旬的老男人怀抱,古人尚且如此,也难怪2000年后会有二奶、小蜜的出现了!在我的印象中,她一定是个美人,只是见了面才发现她的不同!
那是在她刚刚来到皇帝身边不久,皇帝带着她来见我,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很美的绿衣女子,身材窈窕,步履婀娜,由一名粉衣婢女扶着,袅袅如云般走了进来。细看她的长相,肤白如雪,眉目如画,乌黑的长发挽了个垂云髻,身上穿一袭墨绿色的绢丝襦裙,长长的裙裾随着她的移步而逶迤飘动。我大大地一怔,这种强烈的视觉震骇当真是前所未有,这美人儿真像是从画里走下来的。
不久是她的美,尤其是她的长相,像极了去世多年的李夫人!难怪弟弟会如此钟情于她,李夫人在他最爱的时候去世,此时又出现了一个与她如此相似的美人,这不以不令人想到她就是李夫人的转世,或许,弟弟认为,是李夫人在另一个世界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思念,灵魂又回来了!难怪他会这么高兴!只是她的眼神,温柔之下透着凌厉,可能是我心虚的缘故,我总觉得她天真的外表下有着她这个年龄所不具备的城府,那双眼睛似乎能够看穿一切!我本不信鬼神之说,更不会相信人的灵魂会转世,可莫名的来到古代,让我不得不信!冥冥之中,或许她就是代替李云来向我复仇的吧!
自从见过李云后,我总觉得心神不安,早晚都在做着不同的梦,梦到过去的岁月,梦到曹寿、王娡、襄儿、卫青、菊儿,甚至还有襄儿的母亲。一开始子夫发现我精神不好,我借口路途劳累、休息不好掩盖了过去。巡幸回到宫里,我就一病不起,御医也瞧不出个所以然,我知道,我已经来日无多了!
(七十一)归去来兮
我的身体丝毫没有起色,反而一日不如一日。弟弟见御医束手无策,已经几次龙颜大怒,气极之下已说出:“治不好皇姐就提头来见!”我不想牵连过多的人,于是,在弟弟来探望又一次发火时,我制止了弟弟。我屏退了众人。今日的精神比往日好得多,估计是回光返照吧!我若再不说,恐怕就没有人知道我的来历了!
我已经没有力气坐起,弟弟扶起我,将我抱在怀里,这让我想到了母亲和卫青临死前的情景。“彘儿,你信不信鬼神之说?”
“姐姐,不要胡思乱想,朕已经让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