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年家书-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哥,这事儿已经过去两年了吧,而且你也没结婚,至于纠结那么久吗?”
    “我当然没纠结两年!”二哥瞪眼,“当时我觉得她瞒着的事可能不是什么好事,问了也不说,就干脆分手了,毕竟我背后还有一大家子。”
    这话说出来,黎嘉骏感觉有点不妙,让他说出这样的话,莫非那个准二嫂干的还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第212章 隔壁双花
    
    二哥似乎还在犹豫说不说,但却没有停下,语速相当缓慢:“前些日子下了一个文件,你应该收到了吧。”
    “什么?”
    “所有政府部门以及教职员工必须入党。”
    “哦这个呀。”黎嘉骏也挺无奈,“这事儿现在还在闹呢,有几个先生被请来教翻译,平白要被站队,都抵制呢,学生也闹……瞎凑热闹。”
    “这儿还在闹吗?”二哥微微有点惊讶,随即恍然,“也对,这儿还有别的势力……我也不想入,就没填申请,结果前阵子,感觉自己被盯上了。”
    黎嘉骏有些惊讶,不想入的人很多,成天有人发表演讲,说什么反独裁要民主,不要一个党一个人什么的,两边都有道理,两边都不温和,每天A举报B,B贴C的大字报,学生尤其不消停,仿佛自己就是祖国的希望之花,他们坚持的绝对就是对的,她早就习惯了。二哥不入她是能理解啦,但是他之前为了家里连不明不白的解除婚约都干了,现在却明摆着得罪当权势力,这是不是有点矛盾:“你不入我可以理解,只不过你为什么……会被盯上……而且还和我说?家里人知道吗?”
    “不,他们都不知道,我一发觉,立刻找个由头过来了。”
    更惊讶了:“为什么?我也不会反侦查啊。”
    “可你有经验。”二哥盯着她,“当初你为什么会被监听,你心里比我清楚。我倒是想问问那个冯卓义,为什么他当初会认为我妹妹通供。”
    “……那你想问我什么?”黎嘉骏稍微有了点谱,“不入党和通供本身没划等号,你这么来问……难道你怀疑那个准二嫂……”
    “袁曼仪。”
    “啊?”
    “别叫什么准二嫂,我跟她早就没关系了。”
    “哦哦哦,名字挺好听的。”黎嘉骏羡慕的砸吧两下,又反应过来,“你就,被,通供了?你和她还在联系?”
    “我已经快两年没见过她了,她早已离开重庆,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因为你,我们全家早八百年就该被盯上了,可若不是因为你,我唯一与家人不同的,就是我有过一个身份成谜的未婚妻,而我恰好拒绝入党,两件事情凑一块,我就有嫌疑了。”二哥深吸一口气,继续盯着她,“我现在就想知道,你怎么背上通供名头的,又是怎么发现自己被监听的,现在你还不入党,你怎么就不怕被监视报复?你不是爱国吗,你不是坚信会胜吗?事态基本顺着你当初设想的走了,可你却躲起来了,胜利果实都不要吗?我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黎嘉骏也不懂,为什么周围的人的智商总是刷新她的认知上限,她叹口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干脆低头沉默起来,二哥也不催,在一旁走着,路过几个小孩儿玩泥巴,还饶有兴致的停下围观了一会儿。
    一直到了家,黎嘉骏还是想不好,她觉得自己要是直接开启穿越剧模式,那什么都好解决了,可这明显不行,后患太多,她可担不起。但要是解释起来,这还真是个费脑细胞的故事。
    她该怎么解释自己在平型关看到林大大和聂大大的不正常言行和在重庆看到周兔兔的抽风表情……所引发的怀疑?
    “我……”她开了个头,又闭上了嘴,思考了一会儿,顶着二哥骤然望过来的目光,硬着头皮道,“我觉得,依照重庆那边现在的样子,其实想要维持民心,很难的啦。”
    “哦?”二哥一脸洗耳恭听的样子。
    黎嘉骏心里狂躁了,给个台阶啊,说个我也是巴拉巴拉啊,这样哦一声几个意思嘛,她其实根本没台词啊!
    “所以说……我不想加进去,这个很难理解吗?”
    “你根本没回答我的问题。”
    “因为我也不知道,你看我好好的活到现在就证明我根本没有嫌疑嘛,否则维荣怎么会撤销监听还和我们家交好呢?”
    “你以为冯卓义多信任你?”二哥闲闲的,“就为了填饱他的胃口,光他老婆身上花的钱就不比你少了。四二年那会儿河南闹灾,镇府要求所有公职人员节衣缩食,那时粮食供应也确实少,那么多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就他老婆,每天出门得擦粉才能掩住满面红光。”
    黎嘉骏也是略有耳闻的,闻言沉默。
    “若不是他确实于我们略有帮助,这生意是绝对划不来的,你以为他现在有多在乎你站哪边?你是真不知道军统平时怎么对待外党的?要都像他对你那样,早翻天了,他现在到底给谁干都还是未知数呢。”他嗤笑一声,“归根结底不过是个庸人而已!”
    黎嘉骏继续沉默,这些年随着战事的变化,人心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腐败从上到下几乎无处不在,身处二哥和秦梓徽那般不上不下的位置,都不得不偶尔同流合污一下以显示接地气,更有为了应付检查和凑人数,镇府伙同军队四面抓壮丁,以至于现在出门独身男子反而比女子还不安全。
    她在学校就有听说有一群男学生出去郊游回来被一群兵蛋子抓了壮丁,讲明身份并拼死抗议后,那群兵才同意他们在应付完上级的检查后放他们回去,为的就是以检查时的人数来申请军饷,而他们这样处心积虑其实基本不是为了那些辛辛苦苦的兵,而是在拿到一百人的粮食时,下发二三十人的份,再把剩下的粮食换了金子塞入囊肿。
    美国有个记者就曾经有报道,前线的战士各个面黄肌瘦,让人大为震惊。
    艾珈的外公,就曾被抓过壮丁。
    那些被敷衍的上级心里真的没数吗?她看不见得,只不过当一切成为惯例,谁都懒得追根究底了,只要可以花心思敷衍,那也是变相的给脸了。
    “哎,积弊太深。”黎嘉骏轻叹,“你也知道现在前后方是个什么状况,四二年到底饿死多少人到现在还在争,一个黑锅翻来覆去的甩,时代杂志都砸脸上了还硬着头皮说那群饥民是日本人害死的。战场上,前面已经自顾不暇了还跟这个联合跟那个联合,校长国际会议开得爽,脸是露了,好处真是跟没有一样,同样是援助,美国给英法的和给我们的,敢摸着良心比一比吗?学生都无心向学,每天发愁吃喝穿病,每当仗义执言就要做好人间蒸发的准备,还在打仗啊二哥,一腔热血都快经不起沉珂的考验了, 反而是远在敌后那些根据地,倒是蓬勃发展似的一个个站稳了脚跟……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国家,需要点有朝气的东西来撑一撑了。”
    “你说延安?”二哥挑眉。
    “我什么都没说。”黎嘉骏回答得极快,还小心的看看外面。
    “……什么时候的事情?”
    “啊?”
    二哥走过来,拿着刀开她手里的罐头:“通,供,呀。”
    黎嘉骏抽搐着嘴角,通供个鬼,她都当了二十多年社会主义接班人了好吧。
    “我没有!”斩钉截铁,她又往外看了看。
    二哥下意识的随着她的目光往外望了望,意识到什么,皱了皱眉,叹口气:“好吧,那我问你,入党的事,需要坚持吗?”
    “观澜也拖着呢,能不进尽量不进吧。”其实她也不是很懂入不入有什么差别,黑历史都已经洗不完了,这里跟党国对着干并没什么好处,只不过她总觉得只要不站队,一颗向国心,总是比站了队你死我活安全点。
    “即使被盯着也在所不惜?”
    “人家盯着你万一是暗恋你呢,怕啥,发现了就回头说:爱过!”
    “???”。
    “别怕啦,身正不怕影子斜,这两年我也看多了,不冲动不暴躁,没把柄没仇,总不会有谁闲着跟咱对着干的,又没钱拿,是吧。”黎嘉骏拾掇出一堆垃圾装在桶里塞给他,“出门右拐再右拐有个垃圾堆,这蒜味儿太浓了我了不想留着过夜。”
    二哥抿着嘴走了出去。
    黎嘉骏摆完了饭菜,正准备上楼叫醒小三儿,却发现某排行老二的家伙倒个垃圾就一去不返了。
    不会被抓壮丁了吧!
    她越想越慌,往一看就有钱的公子哥儿下手那群抓壮丁的该有多瞎,想了想,她去厨房拿了一把柴刀走出去,刚要给门上锁,就听到旁边传来一阵笑声。
    旁边的薛太太是个排长的夫人,男人在外面打仗她就在这儿当包租婆维持生计,她把空置的屋子租给一些学生,顺便收点餐费照顾他们起居,自己带了个八岁大的儿子,也时常寄放在金花阿妈那儿,但有时候金花阿妈出去做活了,就是她儿子照顾自家小三儿,平时相处也和和气气的,但黎嘉骏不知是不是现代社会带出来的习惯,没事不爱邻里串门,总是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偶尔听到一些八卦,也是金花阿妈硬生生灌输的。
    想到那些八卦,她有点很不好的预感,往院子里一望,二哥竟然灰头土脸的在搬煤饼,一排排码在墙角,薛太太穿着个蓝花的旗袍,拿扇子给他扇风,笑意吟吟的,见到嘉骏,立刻迎上来:“哎秦太太呀那群工人扔下煤饼就走了,堵在门口我真是愁死了,多亏你家兄弟路过,黎先生真是热心人,身体也好,要是我那两个学生房客啊,哎哟可不得叫累给我看脸色呢。”
    二哥擦了把汗,一声不吭,脸上沾了灰黑乎乎的,不像是有兴趣讲笑话逗妹子的样子。
    “邻里间帮忙应该的嘛,”黎嘉骏笑,“我想怎么倒个垃圾就不回来了,才出来找找,毕竟我哥今天刚到。”
    “快了。”二哥又搬了几块煤饼,闻言回答,还瞥了瞥她的柴刀,黎嘉骏老大不好意思的把柴刀收了收。
    薛太太收了扇子:“哎等等哦,我煮了点野菜水,跟茶一样,又香又提神,你们尝尝哦。”连忙跑进去。
    黎嘉骏看二哥来来回回的眼晕,撩起袖子上前给他递,果然效率高了不少,等薛太太端着盘子出来的时候,煤堆已经码好了,两人推却不过,喝了一碗,味道还真不错。
    “我去冲一冲再吃。”二哥满脸黑汗,走了出去,黎嘉骏还没走,又被薛太太塞了纸包晒好的野菜,连连道谢。
    “哪是你跟我道谢啊,是我跟你们道谢才对。”薛太太笑,忽然凑近,神秘兮兮的说,“秦太太好福气啊,出身好不说,先生和兄长都那么俊,又能干,哪像我那口子,黑脸晚娘似的,看着就膈眼,他大概也知道,躲外头都不敢回来,不知道有没有包什么粉头,哼!”
    前半句好赞同后半句不大好赞同啊,黎嘉骏干笑,越想越觉得金华阿妈有些八卦可能还真不是无中生有,她便柔和的回了一句:“这世道谁也不容易,你自己也千万别吃了亏。”
    薛太太眨了眨眼,夸张的表情忽然收了,低下头揉了揉毛了边的袖口,很不自在的笑了笑。
    回家没一会儿,二哥就冲了澡吃饭了,一边擦头一边说:“旁边住着这么一号人物,你居然也放心。”
    “她人挺好啊,也没勾搭我家观澜。”黎嘉骏垂着眼。
    “这么说你知道啊?”
    “听说了一些,也没必要考证,”她叹口气,“金华阿妈说她在做花儿,我那时候还以为她是用手做什么头绳儿来养家的,但后来从表情上知道不对,但,又怎么样呢?”摊摊手,“人家你情我愿的,各取所需。”
    “你不是说人家是个排长太太吗,战士在外面打仗,夫人却在后面……”他忽然顿住了。
    “怎么样,寻欢作乐还是花天酒地?”夹菜,“我知道下面军队所谓的军饷,恨不得跟没发一样,观澜要是没之前你和大哥帮衬,现在恐怕也养不起我,我都不知道我要是她会怎么办,大字不识又没一技之长……”
    “我以为你们妇女反而会唾弃那样的。”二哥已经吃完一碗饭,在盛第二碗,“结果反而你还帮人家说话。”
    “金华阿妈她们当然是这样的,我其实刚想明白也很尴尬……”
    “那我要收回前头的话了。”他嘴里鼓鼓囊囊的,“旁边住着这么一号人物,秦梓徽居然也放心。”
    “……噎不死你!”
    
    第213章 白色蔓延
    
    黎嘉骏陷入了一个悖论。
    她意识到自己拒绝加入任何党派,有一大部分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已经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了,她对我兔万分忠诚,社龄超过任何人。
    ……然而没有什么卵用。
    二哥的到来提醒了她,就算她心里这么想,扛不住别人不知道啊,到时候万一她没逃出去,她这成分,来个大清算什么的,那可真是百口莫辩,真应了某首歌里的词儿:“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想想就心塞。
    二哥这次调离差不多约等于自我流放了,每天去交通部调度调度,就等中印公里开通,一家子的三个“爷”有两个跑到了昆明,老爹简直操不碎的心,没过几天就托车队带来了一堆家用,他们还觉得昆明是“乡下”,马桶都给递了个,这让黎嘉骏非常委屈,她当初举家来这儿的时候可没人给她寄马桶。
    二哥非常不屑她那小气样儿,看样子很想把马桶砸她头上:“要就拿去,丢人。”
    “切!稀罕!”黎嘉骏拿起包就走,“今天我迟点回来,晚饭自己解决呀。”
    “晚上去哪?”二哥正刷着牙,问了一句。
    秦梓徽已经穿戴齐整,提着包裹好的饭盒往外走,见黎嘉骏头也不会跑出去了,笑道:“下午完课后昆华中学有个话剧表演,有两个美国士兵和我们的翻译官受邀参演,她便得了邀请去观看,顺便慰问慰问那些翻译官生活。”
    “晚上回来会不会不安全?”
    “她会和学生结伴回来。”秦梓徽道,“也不会很迟。”
    “你倒真放心。”嘟囔。
    “你若见过她杀人,也不会担心了。”
    二哥怔了怔:“我还真见过……”
    两男人对视一眼,皆耸肩。
    黎嘉骏赶到联大,直接去了文学院,在那儿的政府出头的翻译班临时办公室帮英语教授批改了一天的测试卷子,现阶段翻译官还是不够用,校长已经将目光放在了下一代,故而英文成绩变得相当重要,虽然学校不会因为你英语好就放你轻松毕业,但是翻译官的高军衔和好前程还是让人很眼热的。
    卷子还没批改完,就有学生来问成绩,一副求解脱的样子,黎嘉骏哪里知道,她都不用批作文,一个个应付完以后,下午才登记了成绩,刚登记完就到了下班的时候,她和教授一前一后离开了学校,前往昆华中学。
    现在学生团体中很多各种组织,比当初的流浪剧团还要密密麻麻,名字还都特别渗人,激流演剧队或者慨生奋进会什么的已经是小意思了,最可怕的是什么真理读书会还有锄奸社,那简直不像学生组织,像邪教……
    这次他们去看的就是激流演剧队的戏,貌似是他们自己写的,叫《鲜血的怒吼》,听着似乎挺带感的,还有扮演美军士兵的美军士兵,和扮演翻译官的翻译官……作为噱头。
    小礼堂人头济济,黎嘉骏的位置在中间一排的边上,她没有过去,而是先到后台,找到了几个翻译官,按着教授的吩咐,慰问了一下他们的近况。
    看情况他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这当然了,留在这的就是跟美军一块好吃好喝的,不在这的都上前线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她完成了任务,放心的回到座位上看剧,刚开头就被里面的台词和中二激了一脑门子鸡皮疙瘩,不是人家演得不好,她真是过了这个精神层面了,认真看不仅带不进去,还容易产生吐槽。她头微微往后仰一点,有一下没一下的看舞台上的道具服装,心里估算着这一场的预算,耳边就听后面有几个学生在悉悉索索讲话。
    “不能找白慕阳,可曾记得上回李端义邀他同去鲁艺进修,他说毕亮不去他也不去!”
    “啊?毕亮不是已经……”
    “对,他们已经一党了,与我们倾向不同,不可再提。”
    “可惜,白慕阳文学造诣极好的,上回我们贴壁报登的’失鸟归巢’就是他撰写的,好评如潮啊,汤先生都来问的。”
    “那又如何,他知道你们政治倾向,写得一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文章,这样的人哪能做同志。”
    黎嘉骏默默的替那个白慕阳同学揉膝盖。
    “你们可是已经决定了?”
    “李端义的表哥不是说只要去就都能上么?”
    “哪能,还是要考的呀,李端义这么在说,不也是先考了西北联大,求个保险么。”
    西北联大……不是在陕西汉中么?想到延安也在陕西,黎嘉骏心里钦佩,放着眼前的西南联大不考,旁边的中央大学不考,千里迢迢穿越火线去西北联大,说那个李端义不是去投奔革命的她都不信!
    仿佛已经看到了军统磨刀霍霍。
    “我可不干那投机取巧的事,我就去考鲁艺,才不看这儿不伦不类的调调,不学学鲁艺的抗战革命文学,怎么好意思做抗战剧。”
    抗战剧有什么不好意思做的……不就是手撕鬼子么,几十年后随便来个歪瓜裂枣都能做,还能裤裆藏雷呢!黎嘉骏囧囧的想。
    “对,我也这么想的,我听我表弟说,他们学校还办过一期叫’无花果’的壁报,很多人喜欢呢。”
    “无花果,不就是鲁迅先生文章里的吗,看来是同好啊!”
    “是,我表弟也预备去鲁艺试试,他和同学已经组了团,不少准备去考……”那学生压低声音,“山西民族革命大学。”
    另一个也压低声音:“学校居然让?”
    “各有理由,学校以为他们一道出发去去考第七分校的。”
    第七分校,是黄埔军校在西安的分校,又叫西安中央军校。
    “西南联大就在旁边,不知道我们学校会不会信。”
    “怕什么,还能不让你考大学?这是我们的自由!”
    “只恨那几个特·务,”咬牙切齿的,“成日不好好读书,贼眼净盯着别人的志向,就看不得别人干净做人,也不知自己穿得如云,活得如泥!”
    “这倒让我想起了,齐如云前几日曾偷偷与我说话!”
    “哦……好你个庞离晦,你还说别人,自己不也不好好读书,勾搭女同学,嘿嘿!”
    “莫瞎说!”庞离晦低斥,“她问我,可知道列宁的英文字怎么写!”
    “……”另一个人。
    “……”黎嘉骏。
    “你给说了?”
    “那必须说!”
    “好呀!”拍大腿。
    好呀,这接头法子真质朴!还有同学,你们在这儿叽叽喳喳,当周围人聋的吗?她现在好僵硬啊,都不敢回头假装普通观众说他们太吵了。
    “只是齐如云生活太拮据,恐无法同我们一路。”
    “既是同志,若问明志向,自然是要相互帮衬的。”
    “就这么说定了!”
    “嗯……看!美国人上来了!”
    黎嘉骏一看,果然,两个美国兵装腔作势的走了出来,一副高冷的样子,和主角呛声两句,随后翻译官急急地赶来,没一会儿她就被自己的脑补剧透了一脸,美国兵肯定先是傲娇瞧不起人,而翻译官一开始只是同传,后来看不下去,与主角一道用魅力征服美国兵……套路,都是套路。
    美国大兵和翻译官CP的吸引力还是够强的,后面几个学生不再说话,一直到结束都认真观看,等散场的时候,她终于得以站起来回身,仔细打量了一下身后那几个准地下工作者……
    ……艾玛,同学你们先长长大再谈革命好吗!
    她早该想起来的,既然要考大学,那就是高中生,现在的营养水平,几个男孩子中最高个儿也只到她眉毛,而且瘦骨嶙峋,脸颊凹陷……几双眼睛倒是都熠熠生光。
    回了家,俩男人都已经吃了饭,秦梓徽喂饱了小三儿正在遛她,二哥则就着客厅的写信……看着真般配。
    见小三儿歪歪扭扭的跑过来求抱抱,一副被她爹追赶得生无可恋的样子,黎嘉骏一闪身躲开,见女儿piaji摔倒在地上,便站一边看,还从兜里掏出糖:“起来,起来给你吃。”
    秦梓徽一脸无奈,见女儿一脸要哭不哭的望过来,摊摊手,小三儿居然懂,哭唧唧的巴着亲妈的腿站起来,顺便抱住大腿,伸手要糖糖。
    黎嘉骏果断举高了手嘿嘿嘿笑。
    二哥知道她无良,不知道她居然无良到了这个地步,信也不写了,一副随时准备为侄女儿两肋插刀的样子,结果小三儿早就习以为常了,一蹦一蹦的,眼泪要掉不掉,带着哭腔嘤嘤嘤:“妈咪,妈咪,糖……”
    黎嘉骏挑挑眉,剥了糖纸把糖塞女儿嘴里,抱起她洗白白了扔上床,下楼抄刀子做了点夜宵,三人趁着初夏的风,围在桌边聊天吃花生米。
    她把看剧时的见闻说了一下,最后感叹:“饭也没吃饱呢,精神真是可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