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的战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费力穿过那片树林,眼前却是光秃秃的一个乱石滩,乱石中却冒着丝丝热气,有一种硫磺的味道在空中弥漫。
黄绩走到乱石堆间,捡起几块石头,伸手试了试下面的水温,有点烫手,点了下头,就是这里了,看情形这个温泉的出水量还是不小,可以看到石缝间的水向下从环绕的林中流了出去。
李大朋和李秀梅惊奇地看着黄绩的举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黄绩看到他们疑惑的表情,忍不住高兴地说道:“这是一个温泉,我们把它清理一下,让部队每个人都在这里洗个澡了,明天干干净净地离开胡家湾。”
“温泉?这是啥子东西?”两人同时问道。
晕,黄绩彻底无语,只好向两人解释了半天,二人弄明白后,也都高兴起来,李大朋帮着拾石头,李秀梅则高兴地跑着去叫一个班的战士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十多个红军战士拿着工具来后,大家在黄绩的指挥下,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砌好了一个20多个平米的池子,温泉的水缓缓流入这个池子里,又用了两个小时,蓄了一米深的水,看到微微冒着热气的水,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妇女独立小队的同志最先享受温泉,黄绩在树林外布置了一个班的警戒后,与李大朋回到了草棚。待所有战士都洗过之后,黄绩才与李大朋一同到温泉里泡了个痛快。
胡家湾的老百姓听说有这么个地方,待红军回去后,都前往泡澡。
第二天上午,黄绩带着战士开始撤除部队搭建的草棚,消除部队驻过的痕迹,给对胡家湾几个参加红军的家属发了10个大洋的安家费,召集胡家湾的老百姓,给他们讲了以后应对马家军盘问的注意事项。傍晚时分,在胡家湾人民的依依不舍中离开了胡家湾。谢云飞借着骑兵连在谷口等候的时间去看望了师傅,然后带着他的骑兵连护送红军向打鼓山转移。
凌晨时分,部队顺利到了打鼓山,看看到了山口,就见李明清、聂大强早已站在路边等候多时,大家见了面后,黄绩向李大朋介绍了聂大强,接着自然是一番热情的话语,部队到了队部,后勤炊事班早已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大家边吃边聊,打鼓山的今夜注定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第十八章练兵
第二天早上,黄绩和李大朋起来,两人相视一笑,不由得回想起昨夜酒桌上的情景。为了庆祝红军的相聚,谢兴原把他珍藏了多年的好酒都抱出来了,李大朋见大家难得高兴,与黄绩商量了一下,同意大家庆祝一下,只是要求两个路口的警戒部队不得沾酒。待上了酒桌,黄绩看到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和邓国民交换眼神的举动,而李大朋和李秀梅却只是微笑,才发现中了圈套。谢云飞首先端起一碗酒,对黄绩真诚地说道:“队长,我敬你一碗,你是我平生最佩服的人,看得起兄弟,就喝了这一碗。”说完一仰头就喝了下去,然后豪爽地亮了一下碗底,众人一片叫好,黄绩一看阵势,不喝是不行了,只好端起酒碗,对谢云飞道:“谢连长,你现在是红军了,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杯酒我一定干下,不过在喝这碗酒之前,我想对在座的各位说两句,我是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向往参加红军的,红军是党领导下的队伍,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一支不要孬种的队伍,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是贪生怕死的人,今天,我先敬各位一杯。不想当孬种的都把酒杯端起,大家一同干了,今后我们就是生死与共的兄弟。”说完,豪气地把碗一端,一口喝下,然后把碗底高高亮起。众人一看,也只得豪爽端起酒碗一口干下,连李秀梅也鼓起勇气一口喝下,只是一张脸却变得绯红,显得异常娇艳。
接着,黄绩给自己的碗里倒满了酒,端了起来,对着谢云飞道:“这碗是你刚才敬我的,我把它喝了,现在我们是兄弟了,我希望你记住你师傅的嘱咐。”说完一口喝下。
刚才谢云飞看到黄绩端起酒碗却让众人一起喝,心里略为不快,认为黄绩看不起他,没想到接着黄绩又端起酒碗喝下。心里一下感到终于遇上了知己,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油然而升。
随后黄绩索性放开,来者不拒,反把聂大强、李明清、邓国民和谢云飞四人喝得连连告饶,连李大朋也喝得晕头转向,只有李秀梅在黄绩的暗中保护下,保留着清醒,最后黄绩这个在后世被称为酒坛的人也坛子装满,一醉了事,只是辛苦李秀梅叫来几个战士把他们全部扶去休息,自己却带着妇女独立小队和二排一班负责分队部的保卫工作。
第二天早上,黄绩起来的时候,另几人还在沉睡,走出大门,看到妇女独立小队的人已将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两个班的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在院门外的平坝里跑步,而骑兵连的人则有的在练刀术,有的在喂马,看到一切都井然有序,黄绩心里满意地点了一下头。几个女红军看见黄绩,都尊敬地向他敬礼,特别是女卫生员杜秀芳,看到黄绩,眼光里充满一种敬意。
到吃早饭的时候,李大朋他们几个才醒过来,大家摸着还略疼的头,听到黄绩比他们早起来一个小时时,都把口张得大大的,足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在喝酒上与黄绩叫板了。
吃过早饭,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他们都回去训练自己的部队去了,黄绩、李大朋和李秀梅三人进屋坐下,开始商量部队的事情。
“李指导员,秀梅队长,现在我们的部队全在打鼓山上,先前我只进行了简单的临时整编,现在你们来了,我们是不是研究一下,对部队的整编,干部的配备问题?”
李大朋看向黄绩:“把你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吧,然后我们三个商量一下。”
“是啊,你了解情况,你先说一下吧。”李秀梅接着说。
“那我先介绍一下情况,我们现在整个部队现有278人,其中一连有2个排8个班计90人,二连有2个排6个班计72人,特别小队计8人,妇女独立小队11人,骑兵连51人,后勤组红军42人,分队部4人。物资和弹药暂时比较充足。但干部配备却成问题,如果不及时配齐,一定会影响作战。”
“这倒是个问题。”李大朋听到黄绩的介绍,不由得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两个来回,“你比较了解部队的情况,你对干部配备有什么建议?”
黄绩拿出一张纸,用铅笔边写边说道:“我的设想是这样:由沈得山任一连连长,罗刚任指导员,童继勇任副连长。一排长曹国强,辖一、二、三班。二二排长王贵元,辖四、五、六班。三排长孙红军,辖七、八、九班,其中九班暂缺。副排长在以后的战斗中从作战勇敢的班长中提拔,班长由连里确认。全连共计98人。二连连长聂大强,指导员邓国民,副连长贺林,一排长成俊才辖一、二、三班,二排长田勇锋,辖四、五、六班,三排暂缺,全连73人。骑兵连连长谢云飞,指导员刘东,副连长马金贵,此人是谢云飞原二当家,抽调精干红军11人加入骑兵连,全连编为两个骑兵排,每排辖三个骑兵班,排长由谢云飞选定上报批准,全连63人,特别小队在部队选拔一人补入,仍由李明清担任队长,全队计9人,炊事班班长胡有田,人数10人。建立野战医院,院长杜秀芳,妇女独立小队撤销建制,其中4人并入野战医院,建立部队后勤保障部,建议部长由李秀梅同志担任,负责部队情报和后勤。人员由原妇女独立小队6人和后勤组10组成。
整个部队的名称不能再叫小分队了,至于叫什么名字,我没有想好。
以上是我的初步意见,供二位参考。”
黄绩说完自己设想的部队编制情况,发现自己口有点干了,端过茶盅,狠狠地喝了一口。
李大朋和李秀梅仔细听了黄绩的构想,感到非常全面,李大朋原本对自己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是自信的,就是上次被民团打得四处躲避,都认为是因为红军被打散,自己孤立无援才败成这样,但在看到黄绩指挥作战的情况后,特别是看到黄绩的那支特别小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后,才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就放心地让黄绩指挥部队,暗自决定今后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配合黄绩,争取把这支部队带出困境。
“我认为黄绩同志的建议非常好,也符合实际,我同意就照这么办,李秀梅同志,你的看法呢?”说完这话,李大朋把眼光转向李秀梅。
李秀梅用手捋了一下额前的几根头发,抬头说道:“我同意黄绩同志的提议,另外我建议我们这支部队干脆就叫红军独立营,你们看如何?”
“红军独立营,红军独立营,好,就叫红军独立营,反正现在我们也无法联系上总部,就先叫红军独立营吧。李秀梅同志,你马上通知罗刚同志和胡有田同志,我们召开支部会议讨论此事,对了,黄绩同志你要参加这个会议。”李大朋在嘴里反复念了两遍“红军独立营”,一下叫好,随即让李秀梅通知另两位支部委员,召开支部会议。
在随后的支部会议上,讨论通过了黄绩的部队整编建议,并决定增补黄绩同志为支部委员。任命其为红军独立营营长,李大朋任独立营教导员,根据黄绩的提议,吴小东和张书明任营部通信员。
下午两点过,黄绩和李大朋先召集谢云飞、李明清、聂大强、刘东、沈得山、罗刚、童继勇、马金贵、贺林、邓国民、杜秀芳、李秀梅、胡有田开了一个干部会,在会上黄绩代表组织宣布了对大家的任命。随后在大小路口留下一个班警戒后,红军独立营全部在大院门口的平坝上集合,李大朋代表独立营党支部宣布了独立营成立及黄绩的任命,随后黄绩再次当众宣布了部队的整编和干部的任命。被提拔任命的干部脸上都泛着红光。紧接着迅速进行人员调配、物资的补给,整个独立营的六挺机枪一连和二连各两挺,特别小队一挺,只是一连和三排调为营部警卫排,所以单独配备了一挺机枪。骑兵连因为训练需要在大院西边的山角搭建了十多个草棚作为驻地,不再与营部驻到一起。
随后几天,部队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练兵活动,特别是两个连队,黄绩按“三人一组”的模式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加大战士白刃战的能力的训练,黄绩向战士示范了白刃格斗的动作,针对红军中有不少使大刀的,还专门教了自己整理的一套刀法。黄绩拿出谢云飞师傅送的那把刀示范时,才发现那竟然是一把精铁铸成的宝刀,刀身漆黑,竟不反光,不说削铁如泥,但确是锋利无比。谢云飞知道师傅把刀赠给黄绩后,对黄绩更是恭敬无比,有点执师徒之礼的味道,让黄绩少了点趣味。
特别小队在李明清的带领下,根据黄绩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要求制定的训练计划,每天累得精疲力尽,但小队的战斗能力却在突飞猛进。其中徐力和刘青林的枪法已能做到200米抬枪就射了,不过消耗了不少子弹,让李秀梅心疼不已。
只有谢云飞的骑兵连,黄绩却有点插不上嘴,,因为在后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对骑兵的战术却是没有了解,只知道在这个时代,骑兵对付步兵只要冲到50米之类绝对战况是一边倒。所以只是指点了一下骑在马上射击的要领和针对他们的刀术提了点阴损的战斗技能就没有在说什么了。反而是自己跟着谢云飞学习马术。不过看到刘东与骑兵连的战士已经打成一片,心里才对骑兵连略为放心。
看到部队的训练热火朝天,战士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很快,黄绩和李大朋心里乐开了花。
剩下的,就是边练边等谢云飞的眼线传来消息,然后去打马家军的麻烦。
第十九章 十八里堡
这天下午,谢云飞带来消息,线人说在距打鼓山二十公里的十八里堡,经常有运送物资和俘虏的马家军息脚,有时还在那里过夜。还听那些过往的马家军说现在高台那边打得很激烈。红军和马家军都杀红了眼。
现在已是1937年1月10日,红五军再过两天就要在高台遭到马家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了,可恨自己没有电台,无法提前通知军长,其实他也知道就是通知军长,军长也会听从政委的命令死守高台的。
眼下只有袭击敌人的运输线,尽力减轻前线红军的压力了。
黄绩带着谢云飞和李明清还有特别小队的徐力、刘青林骑着马下了打鼓山,向着十八里堡而去,五人全部马家军打扮,准备到十八里堡察看地形,核实敌情。
十八里堡到打鼓山有十五里路是平川,其余则是小山,起伏的山坡一个接一下,都不大,但植被还不错。几个走了不多时,就出了山里,眼前是一眼平川,几个村庄散布在冬天的原野上,到也有几分生气,远处一个较大的集镇就是处于甘凉道上的十八里堡了,据谢云飞介绍,这个镇子上有一个民团,团总就是十八里堡的镇长郭镇远,也是这方圆几十里的一个大地主,由于这附近的土匪都要到这个集镇上销赃,交流情报等,加上郭镇远对这些土匪也算慷慨,而且大院修得高大结实,护院的火力也猛,所以也没有哪路土匪打他的主意,都相安无事。
几人骑着马大摇大摆的来到十八里集,街上往来的人果然很多,还可以看见明显是绿林好汉的人带着枪在酒店里喝酒,几人寻了一家离郭镇远的大院不远的酒店坐下,要来酒菜,慢慢喝起小酒来,只是徐力和刘青林的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而黄绩却借着喝酒仔细观察着马镇远的大院的情况,思考着如何才能打下这个院子,因为据情报说,每次马家军的运输队在十八里集过夜都会住进郭镇远的大院。
郭镇远的大院坐落在十八里堡靠西的一角,恰好在甘凉大道边,整个大院呈正方形,有大小房屋好几十间,院墙高达二丈多,宽有三米,还在四角修了高高的望楼,望楼上的几挺机枪分别封锁了四周的开阔地,难怪那么多的土匪没有谁敢去打他的主意。
到了下午的时候,黄绩看到大约有一个排的马家军骑兵押着五辆马车从凉州过来,进了郭家大院,看来是准备休息明天再走,在黄绩他们正要离去的时候,又看见从北边过来一个连的马家军押着七八十个红军进了郭家大院。看到门口的团丁看到这些嚣张的马家军,只是简单问了一下就放行了,心里若有所思。
离开十八里堡,几人沿着甘凉大道走了一段,看了一下地形,特别是徐力和刘青林,更是在黄绩的要求下一路寻找着最佳狙击位置。
五人天要黑时才回到打鼓山,一到山上,黄绩就叫张书明和吴小东通知沈得山、聂大强前来开会。趁着等候的空闲,五个人迅速吃了晚饭。
看看人员来齐,黄绩才从桌上那张自己绘制的简易地图上直起腰来,看来得建立自己的参谋队伍了,不然一切自己去做那不累得要死。
“今天我和谢连长几个亲自到十八里堡侦察敌情,今晚有一支马家军的运输队住在十八里堡的郭家大院,另外还有大约一个连的马家军押着被俘的红军进了郭家大院。这两股敌人今晚都会在郭家大院休息。同志们,我们该怎么办?”黄绩开口道。
“打下郭家大院,救出我们战友!”
“对,救出我们的战友!”
“我们一连坚决请战!”
“二连坚决请战!”
看到部下请战心切,黄绩和李大朋相视一笑。
“下面请李明清队长介绍一下敌情,然后大家思考一下这仗该怎么打。”黄绩向李明清示意让他介绍敌情。
“同志们,整个十八里堡处于甘凉大道上,是南来北往的主要重要集镇,全堡有400多户人家,郭镇远是十八里堡的镇长兼团总,他的大院在镇子西面,是一个独立的大院,离四周的房屋至少有50米的距离,全是开阔地,只有稀疏的几十根红柳。里面有七八个小院,四面是高高的围墙,有二丈多高,一丈多宽,全用青石筑成,非常结实,四角各有一个望楼,有四丈多高,整个大院只有一道大门进出。
大院内的兵力估计有马家军一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排,民团有200人,郭镇远的民团还有100人左右驻在南面十里的李家庄。在北面的张家集也住有80人的民团。至于火力情况还没有摸清楚。”
“刚才李队长介绍了敌情,我补充一点,据了解,这个郭镇远,是一个老奸巨滑的家伙,他对老百姓非常残忍,又和各支土匪都有往来,还有一个在马家军里当旅长的女婿。所以近几年来没有谁敢去进攻他的大院,就是红军路过这里时,两个连攻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攻下,最后只得派兵警戒,直到部队北上。所以他的警戒应该不严,晚上只是在四个望楼上各布置了十五人守卫,还有大门处有二十人守卫,其围墙上没有游动哨,也没有布置火把。大家思考一下,这仗如何打?”黄绩对李明清的介绍进行了补充。
大家听到介绍,知道这个郭家大院还真是个难啃的骨头,各人都皱眉沉思。
大家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比较妥当的办法,只好把眼光看向黄绩,黄绩仔细想了每一个细节,尽力完善在回来的路上构思的作战计划,觉得差不多了,看到众人都想不出好的主意,在李大朋的催促中,把众人招到自己所画的地图前,谈起自己的构想来。
“同志们,我思考了很久,要打好这一仗,只能发挥我们红军善于夜战和奇袭的战术了,你们看,”说到这里,黄绩用手指着地图说,“这是十八里堡,这是甘州,这是凉州,这是永昌城,十八里堡距离甘凉二地均有400里以上,距离最近的永昌城也有150里,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战斗,这三个地方的敌人来增援的可能性不大,唯一的增援只有张家集和李家庄的民团。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就是郭家大院的340人左右的敌人,而我们能动用的兵力除留守打鼓山四个班和后勤人员以外,我们能出动的兵力为一连两个排欠一个班,58人,二连两个排欠一个班58人,骑兵连全连63人,特别小队9人加上营部约200人。
战斗打响时,在十八里堡南北两面至少各两个班警戒,所以实际参与进攻的部队只150人左右。敌我兵力对比为2:1以上,我们处于劣势。但由于敌人不善夜战,还有敌人没有想到我们会攻打郭家大院,再加上采用奇袭的方式,应该说我们的胜算有七成。”
李大朋听到胜算有七成,急忙说道:“那决定就打吧,你布置任务。”说到这里又环视众人,“这一战的意义我就不说了,我希望各部队发扬红军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精神,我和营长商量好了,今后打得好的部队优先补充。”
“好,刚才教导员已经说了,我希望大家记住,打得好记功,打得不好的给予处分。现在我布置战斗任务:沈得山,聂大强,你们一连二连各用一个班守卫打鼓山,其余部队立即向十八里堡急行军,在今晚一点前务必赶到十八里堡,听从教导员指挥。”
“保证完成任务!”二人迅速立正敬礼。
“谢云飞,你的骑兵连迅速向十八里堡出发,到了十八里堡,两个班负责南面警戒,两个班负责北面警戒,两个班作为预备队。”
“保证完成任务!”谢云飞也学沈得山二人敬礼保证。
“李明清,你的特别小队随我行动,参加对郭家大院的奇袭,负责打开大门和拿下大门两边的望楼。”
“是!”听到是随黄绩行动,李明清对这次行动充满了信心。
“野战医院留在山上,后勤保障部随营部行动。”
说完这些,又转头对李大朋说:“教导员,我把一连二连和骑兵连交给你,到时看到我们打开大门,你指挥部队进攻。”李大朋点头答应。
“各部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没有?”
“清楚了!”
“好,行动!”黄绩宣布散会,各部迅速行动起来。
沈得山和聂大强带着部队出发了,黄绩把李明清叫来,向他耳语几句,李明清连连点头,迅速离去。
黄绩和李大朋及营部一干人员,因为都是骑马,所以比两个连的红军后出发两个小时,十一点钟到了十八里堡外。因为怕引起敌人的注意,都隐蔽在镇子外面,等候沈得山和聂大强的到来,只有黄绩带着特别小队向郭家大院摸去。
第二十章月黑风高杀人夜
黄绩带着特别小队潜到郭家大院的西南角,这是郭家大院的背面,他们在几块荒地里停了下来,再过去50米就是郭家大院的院墙了,而这50米有30米没有树林,只有稀疏的枯草,院墙两角的望楼里亮着灯光,还可以看到几个人影在晃动,大院里则是一片沉静。
黄绩和李明清观察着这高大的院墙,整个院墙在漆黑的夜里像一个张着大嘴的猛兽,而两边的望楼则是两颗凶恶的獠牙。看了一会儿,黄绩把战斗方案再想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后,留下特别小队的人继续监视,自己和李明清来到镇外的树林,与李大朋会合。
十二点半,一连二连来到了镇外,沈得山和聂大强在张书明的引导下来到了小树林。
众人围成一圈,黄绩开始分配任务:徐力和刘青林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