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牡丹-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椅。可是,他老了。
  “可不是呢,那孩子做什么都想得周周到到的。听说前几天还去了怀王府,给怀王府也送去了好些东西,真是个有心的。”无论如何,让皇上讨厌顾询是首要的事。她真的有些拿不准皇帝的心思,她明明看出皇帝不是很喜欢顾询,除了顾询边关立功回来没有得到该有的奖赏之外,他又未曾做过其它的事情。
  听到皇后若有若无挑拨离间的话,皇帝突然觉得有些烦了,一把推开皇后淡淡的说道:“皇后,不要妄图揣摩朕的心思。询儿是朕的儿子,朕比你这个和他不相干的母后更了解他。再者,朕告诉你,就算没有了询儿,朕也不会让你的儿子做皇位的继承人。知道为什么吗?”
  皇帝说完这句,故意似笑非笑的顿下来看了她一眼,继续说道:“你自己猜?”就七皇儿那愚钝的资质,还妄想当皇帝,他的那些庶子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比他更加优秀。他可不想大夏的江山,在他儿子的手中断送。
  说完,皇帝大步的离开了坤宁宫。皇后跌坐在地上,一脸呆滞,好半天坚定的摇摇头。难不成当年的事皇上知道了?不,不可能的。而且她这些年的慈母之心,应该是没有人怀疑的。皇后仔细想了又想,确定没有任何破绽之处,这才松了口气。那件事情除了父亲和自己,连母亲都不知晓,而且参与的人都已经作古好些年了,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人知道,这才放下心来。
  皇上,应该是单纯的不喜皇儿的愚钝才是。到这个时候,皇后突然有点埋怨父亲,做什么将他教成这个样子。若是皇儿稍微聪明一点,讨皇上喜欢,她也可以轻松许多。这会儿又遭了皇帝的厌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得宠爱了。还好,后宫大多的嫔妃已经和她站在了一起,不然她在后宫的日子可不太好过了。
  从坤宁宫出来之后,一向重欲的皇帝居然回了寝宫,没有去找任何妃嫔。趟在床上,想起皇后所说的话,不得不说虽然他听的时候不太在意,可这一会儿却不得不多想了。询儿,确实同怀王府太过亲厚了一些。不过想起他和怀王府亲厚的缘由,皇帝又觉得是无可厚非的,若他此时和怀王府划清界限他更要怀疑了。
  这些日子,他觉得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他知道他在变老。所以他更加忌惮出色的兄弟和渐渐长成的儿子,他想要长生不老,所以让道士开炉练药。虽然没有人成功过,可万一在他这里成功了呢?他能在逆境中夺得皇位,是不是就说明他是上天的宠儿,他相信上天会一直眷顾着他的。
  就算不能长生不老,延长寿命也是好的。至于继承人,除了顾询他没有考虑过其他的儿子。原皇后给他留下的孩子,不可否认是最优秀的。而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将皇弟打落尘埃,让他一无所有。没有了皇弟,他的江山才可坐得安稳。可如今他寻不到任何由头来动皇弟一家,这会儿皇帝突然有些后悔,若皇弟还在朝堂之上他想要下手就简单许多。随便安一个罪名,他都逃脱不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遗诏,但偏偏派到怀王府的女人不中用,两父子一个样都是自以为痴情的情种。那些女人接近不了皇弟和顾谨,其他安排的下人就更别说了。想到这里,皇帝一阵心烦,若是父皇的遗诏被公告天下,到时候事情可就麻烦了。就算皇弟没有了争夺皇位的心思,恐怕他也是动不得他了。更可恶的事,如果他将来有了异心,可以名正言顺的夺走他的皇位。
  慈宁宫,太后这几日身体越发不好了,太后躺在床上觉得她的大限将要到来了。这些日子她的头反倒是不疼了,一直梦到先皇和两个儿子小的时候。先皇对她做的那些事,她以为她早就忘记了对他的情。可临了了,她记着的都是先帝的好。其实她和先帝何尝没有真心相爱过,她初成太子妃之时那个男人对她的维护和疼爱。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才有了后来的事情,这其中又何尝没有她的责任。
  其实想来先皇心里还是有她的,不然最后的最后,还是立了她的儿子为帝。她突然想起成婚时先帝曾对她说过:“无论将来我们变得如何,大夏的江山终是孤和你的儿子来继承。”后来先帝发落了韩太妃和她所生下的儿子,其实韩太妃的出现亦是她自己作出来的结果。她恨先帝曾对她薄情,她自己又何曾做得很好。
  她这一辈子从出生就注定要进入帝王之家,本来就不应该奢望能拥有美好的爱情。她曾恨张玉月夺走了她儿子的整个心魂,但做为一个女人,她何尝不是羡慕她得到了一个男人所有的真心。如果先帝那样对她,即使不做皇后,不做太后,她也是愿意的。
  她这一辈子,不是个好妻子,更不是一个好母亲。她生下的两个儿子,如今视同水火,是她教得不好。如今她时日无多了,恐怕是不能缓和兄弟两个的关系了,她如今能做的,就是护着小儿子一家平平安安。至于皇帝,已位级帝尊,根本不用她过多的操心。她派去的人已经查明了七皇子的身份,她梦到的那些事情,应该是不会再度发生了。只是她还没有想好,这件事要如何说出来,毕竟此事关系到皇家的颜面。
  太后闭上眼睛,简嬷嬷以为她快要睡着了,正准备退下。太后突然说道:“去请皇帝来慈安宫一趟,哀家想见他一面。”若是他肯在自己面前发下毒誓,她可以带着先皇的遗诏长埋地下。事情既然一开始就是错的,不如一错到底。如今的大夏经受不起内乱的战火,她虽然心疼小儿子,但她真的不能拿大夏的江山开玩笑。那份遗诏若是现世,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风波。
  太后心里想些什么,简嬷嬷大概是知道了。心里叹了口气,过了这么些年,主子遇到大事还是当断不断的性子。就是因着她这个性子,先帝后来才会和主子渐渐的离了心。其实若是主子直接将先皇的圣旨公开,怀王一直最孝顺因着她的这份维护之情,必然不会跟皇上夺那个位置。再者,大臣们都知道了那份圣旨,皇上必然也不敢对怀王如何。天底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以皇上的心性必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个无情无意之人。可惜主子当局者迷,看不清一切罢了。
  以皇上的性子,太后的苦心恐怕会适得其反。到时候不但皇上不领太后的情,恐怕怀王也会彻底寒了心。可看了一下太后的表怀有,简嬷嬷知道她说什么都是不管用的,太后是下定了决心要这么做了。既然注定是说不动主子的,简嬷嬷也就绝了这份心思。她的主子,真的不是一个聪明的母亲。

☆、第九十三章

  在皇帝快要睡着的时候,听到宫人的传话,本来是非常不耐烦的但他又想知道他的好母后又想干什么。起身准备了一下,便往慈宁宫去了。
  内殿里,只有母子两人。太后看着皇帝,皇帝亦看着太后。两人都不作声,最后还是皇帝等得不耐烦了,开口道:“这么一大晚上的,母后若是没有什么事要说,那儿臣就先行告退了。”看她的脸色,恐怕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只要母后一死,不管皇弟手里有没有父皇的遗诏,她都会让怀王府不复存在。
  “瑁儿,你有多久不曾来看母后了。”这个孩子,她比对琛儿更加疼爱。但她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极会演戏,恐怕连她这个母亲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棋子而已。看见她都病成这样了,他还是可以不闻不问。
  “母后若是来质问儿子孝心的,那您就找错人了,您应该去找皇弟才是。整个后宫的人都知道,皇弟是最有孝心的。”如果你一直对我好,也许我对你会有孝心的。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到最后要和父皇一样,去喜欢皇弟?觉得他比自己更好。母后肯定是后悔了,后悔当初劝父皇立自己为太子。
  听到皇帝诛心的话,太后难过的闭上了眼睛。她的这个儿子,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的一个人,还是那个孝顺乖巧,友爱兄弟的顾瑁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太后稳住了心神,开口道:“皇儿,明日,立询儿为太子吧!”
  皇帝淡淡的笑了一记:“现在还不是时候,母后放心吧!这大夏的太子只会是询儿,不会是别人。”她是担心她一死,他会对自己的儿子不利不成。他确实在意顾询越来越出众,但他还没有想除掉自己儿子的心。
  “皇帝,你可知先皇的遗诏,哀家已经交到了你皇弟的手中。若是母后一死,你说他会不会拿着遗诏拿回本就属于他的东西?”他心里没有自己这个母亲,她却不得不为大夏的江山着想。
  “那又如何,只要您一死,朕会马上下令,怀王府就不复存在了。母后,您以为,皇弟还有同朕一拼的实力?”他就不信,当初父皇死得急,还有时间为皇弟安排好了后路。而且这些年来,他一直伪装得很好,就连母后也是最近才知道他想对皇弟做的事情。也许,他没有知道遗诏的事,或许他会对这个助自己登上皇位的弟弟一世荣华。
  听了皇帝的话,无论太后此时心绪如何,她面上还是平静的看着皇帝:“皇帝,若他想,他就有的。你别忘了,当初先皇不但留下了遗诏,还留下了别的东西。”其实,有没有她也不知道,她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威胁皇帝罢了。
  谁知道皇帝听了她的话,不但不紧张,还低低的笑了起来:“若真如此,那么朕就跟朕的好弟弟争个高下吧!只是不知道,如今的大夏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争斗。母后若是不在乎,儿臣自然也是不在乎的。”他当然在乎皇位,不过自己母亲的性子,他还是知道的。她从出生接受的就是将来会成为皇后的教育。她所做的事,也多是为大夏着想。如若不然,她当年也不会竭力劝说父皇立他为太子。只因为,他居嫡位长,不然母后就是再疼他也不会为他做这么多。虽然过了这么些年,但他相信母后一样是不会拿大夏来赌的。
  说完这话,皇帝毫不在乎的离开了,他本来以为母后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找他来。皇帝一走,太后就被气得晕了过去。她没想到皇帝这么了解她了,拿大夏来赌她确实不敢。简嬷嬷忙请了太医来,但太医只是摇了摇头,开了些安神汤。简嬷嬷知道,事情跟她猜的差不多,皇上根本就不吃主子那一套。
  怀王府,这些日子顾谨虽然时常陪着牡丹,但生意上的事并没有落下。不但皇都的许多生意都被他握在了手里,连皇都附近的几个都城都已经被他握在了手里。到了这一步,顾谨也知道该停一停,将所有的生意稳固,培养出更多的人流金才能继续壮大下去。
  另一边,怀王也得到消息知道母后可能是不大好了,心里不由得有些着急。他想要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他知道他小看了母后从小受到的教育。不论如何,太后还是他的母亲,所以第二天,顾琛还是入了宫准备探望太后。在路上,正好遇见了也去看太后的顾询。叔侄两人一同朝慈宁宫走,路上,顾询担忧的说道:“皇叔,皇祖母她怕是不大好了。”皇祖母年纪本来就大了,又常年疾病缠身,这一回怕是撑不过去了。
  若是平常顾琛一定会说一句不会的,但听暗卫禀报的消息,他真的说不了这样的话。到了慈宁宫后,简嬷嬷将两人带到了内殿。太后躺在床上,看到两人来了也非常的高兴。和两人说了许多的话,最后才叹了口气当着顾询的面对顾琛说道:“琛儿,是哀家这个当娘的对不起你。”当初若不是她劝着先皇,事情就不会到今天这个样子了。她如今能做的,也只是让琛儿一家平安罢了。
  “母后,您是我的母亲,无论您做过什么,儿子都不会怪您。我的这条命,是您给的。”就算他心里是有些怨母后的,但这个时候他也不能让她不安心。他的母亲,从小接受的是当国母的责任和以大夏为重的信念,她对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疼爱的。
  顾琛的话并不能让太后安心,她朝顾询说道:“询儿,哀家想喝粥,你让宫人给本宫熬些来吧!”有的话,还是不要当着询儿的面说比较好。
  顾询知道皇祖母可能有事要对皇叔说,并且不是适合他听的,点了点头,顾询退了出去。顾询一离开,太后便看着顾琛落泪,顾琛劝了好一会儿她才止住了泪水,朝顾琛问道:“琛儿,你会助询儿登上皇位吗?你应该知道,这大夏没有任何人比他更适合坐上那个位置。”她想看看琛儿到底有没有觊觎那个位置的心思。
  “母后,我会的。”原来,母后也担心他觊觎那个位置吗?他从来就没有想过那个位置。以前有玉月他不想那个位置,因为那个位置必然会三宫六院,他舍不得玉月承受那些。失去玉月之后,他连好好活着都只是为了母后,更别说觊觎那个位置了。后来谨儿回到了他的身边,他也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可转念一想,如今的大夏已经是这个样子,他真不想儿子受那份罪。就算得到了皇位,坐不坐得稳还得另说。
  “有你这句话母后就放心了,琛儿你不要怪母后。哀家先是大夏的国母,然后才是你的母亲。如今的大夏,哀家不得不想得更多一些。但你放心,就是哀家死,哀家也要护着你和谨儿他们。”说完,又虚弱的笑了笑:“只是可惜,哀家抱不着重孙子了。”她不但要除掉冯家这一祸害,还要逼着皇帝不敢对琛儿一家有任何的不利举动。她是老了,但她当了大夏几十年的国母也不是白当的。
  “母后,儿臣相信你。”有了母后的这些话,顾琛知道他不能过多的奢求了。而且母后承诺的,也是他想要的。做人,还是不要太贪心的好。
  顾询将熬好的粥端进来后,就看到皇祖母和皇叔不知道说些什么,正聊得高兴。其实太后说是想喝粥,不过喝了两口便放下了。顾琛想着母后可能有事要跟顾询说,便告辞离开了皇宫。回头看着慈宁宫的方向,微微的叹了口气。他的母亲,希望不要让他失望,不然他就是和皇兄拼个鱼死网破,也要护一家老小的安然。
  顾琛一走,太后便拉起顾询的手:“询儿长得越发像你皇祖父了,若是你皇祖父还在,看见你肯定会喜欢的。”明明是皇帝的儿子,性子却是随了他皇叔。她曾经觉得太过重情的人不适合做皇帝,又因为皇帝居嫡居长,才劝说了先皇。现在想起来,重情重义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像询儿这样,他的那些个兄弟,定会生活得好好的。反观皇帝的那些兄弟,如今也只有琛儿才是好好的了。
  “询儿,你能答应皇祖母,将来无论你皇叔一家如何,都护着他们一世荣华可以吗?”她如今能寄望的也只有这么个孙子了。
  顾询点点头:“皇祖母,孙儿始终记得皇孙在我幼时对我的帮助,无论将来如何,皇叔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得。”在边关,若不是有皇叔派去的人护着自己,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未可知。
  “有你这话,皇祖母就放心了。询儿,做个重情重义的皇帝其实没有什么不好,但切记不可太过心软,该果断的时候还是得果断。你放心,哀家会在死前帮你完成心愿。”不论是太子之位,还是冯氏一族,哀家都会帮你一一完成。
  “皇祖母……”顾询想问太后话里的意思,但太后已经睡了过去。

☆、第九十四章

  太后令简嬷嬷部署好了一切,并知会了先帝曾留下的几位重臣。弄好了这一切,第二天早朝快要退朝之时,太后出现在了宏正殿的殿上。看着坐在皇位上的皇帝,铿锵有力的说道:“今日哀家以当朝皇太后的身份站在这里,有事要昭告天下。”皇太后此次盛装而来,气场全开。
  皇帝一见她来,听她所说的话瞳孔紧缩,难不成他赌输了。皇弟在母后心里,居然有这样的位置吗?这怎么可能?不,绝对不能让母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遗诏暴露出来。忙站了起来,说道:“太后还生着病,如今是绝不能走动的,来人,将太后带回慈宁宫好好调养。”这一刻皇帝有些后悔,他到底是小看太后了。早知道她还来这么一出,他应该派人将慈宁宫给封禁起来。
  彼时,和太后通过气的几个大臣纷纷站了出来为太后说话。几个是三朝元老,就是皇帝也得给几分薄面,在加上言官的相助。太后端方的坐到了皇位之上,扬声道:“今日爱家有几件事要宣告,而这些事牵涉到皇后,七皇子和怀王府一家。陈将军,劳你将这人给哀家都找来,越快越好。”之所以一直没让人先来,就是为了让皇帝措手不及。
  这时,冯家的家主突然有不好的预感,站出来说道:“太后娘娘若有什么事情要昭告天下,大可颁下懿旨。上殿一途颇为不妥,后宫不得干政,想必太后身为一国之母必是非常明白。”难不成,太后知道她时日无多,突然想让小儿子接替皇位?听女儿说这些日子皇帝和太后关系僵得很。
  冯家话一出口,冯氏一派的人就站了出来,纷纷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太后却在皇位上坐得稳稳当当的,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演戏。过了今天,这些人的好日子也是快到头了。等这些人说够了,太后才淡然的说道:“后宫确实不得干政,但这并不包括哀家。而且这回哀家到这里来,也不是为了干预政事的。而是皇家的家事,不得不当着朝臣处理的家事。此事关系到皇家血脉,哀家不得不慎重处理。”既然皇帝心里没有她这个母亲,她也不必要给他留着什么脸面了。
  而且此事,也能让他好好的明白,他宠了多年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不但要皇帝悔不当初,更要让询儿在今天成为太子。这样一来,才可保大夏和琛儿一家平安无事。
  没多久,陈将军派来的人就到了怀王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顾谨和牡丹就有些惊讶了,但顾琛就淡定了许多,朝两人道:“走吧!既然来请了,我们必然得去。”母后,是准备动手了吧!
  顾谨和牡丹对视一眼,跟在了顾琛的身后。宫里,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牡丹摸了摸凸起的肚子,她觉得她应该要小心一些。
  没多久,太后点的人全都到了宏正殿之上。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该来的人都来了,简嬷嬷,将查到的事情说出来。”说出七皇子的身世,这只是一个开始。
  简嬷嬷福了福,便开始将七皇子的身世给说了出来,说完还将人证物证给带了上来。简嬷嬷语落的时候,大殿里安静得没人敢大声喘一下气。就连顾谨和牡丹都有些诧异了,都没想到七皇子居然不是皇上的儿子。
  最后还是冯家的家主先冷静了下来,镇定的微微笑道:“七皇子是皇家血脉毋庸置疑,不知太后娘娘为何会找出这么些证据?而且太后娘娘此举未免也太过疯狂,难不成太后真是病得太重了。若真是如此,太后还是回慈宁宫好好养着才是。”这些东西应该不是真的,当年的时情做得那么隐蔽,参与的人恐怕都成了白骨,太后如何会得知。这些东西,应该是太后找出来诈冯家,他绝对不能上当。
  冯家家主能镇定,但皇后就不一定了。刚听简嬷嬷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她连手都在发抖,后来听到她爹说了那么些话才稍微的镇定了下来。事情过去了那么些年,太后若是早就知道怎么会忍到现在。她现在做这些,应该只是想搬到冯家而已。真是个不省心的老太婆,都快要死了,还敢来这么一招。等她真的死了,她定要让她连做为一国之母的体面都没有才行。
  此时皇帝的心里,更是惊涛骇浪。听到冯家家主的话才想到,是啊,冯家当年是什么样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在皇宫之中偷龙转凤。而且当初皇后怀孕之时,他曾碰过她的肚子,感受过孩子的胎动,不可能有假。想通这些,皇帝便怨恨上了太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居然为了护着顾琛一家,不惜诋毁自己。这么想着,皇帝看太后的眼光像看一个死人一样。
  这些人的反映,太后早就猜到了,她不慌不忙的朝皇后问道:“皇后,你进皇宫时曾带着一个贴身丫鬟,好像叫宝珠是不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后和太后,没有把握的事情她从来不会做。若是没有后招,她怎么敢将事情闹到大殿上来。
  见皇后不回答,太后又继续说道:“哀家记得,当初你生下七皇子后,哀家和原皇后回来。见你身边不见了宝珠和几个宫女,还曾问过你,你说宝珠到了年纪放出去嫁人了,可曾有过这回事?”那个叫宝珠的宫女,是这件事情的关键。
  冯家家言看了皇后一眼,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母后务怪,实在是臣妾身边的宫女都换过好几茬了,臣妾身边好像确实曾有过一个叫宝珠的宫女。”那宫女当初事情一成,就被她亲手勒死了,让人扔进了宫里的枯井里。如今,恐怕早就是一具枯骨了。
  “哀家让人查过当年宫女出宫的范本,里面根本就没有你宫里宝珠那宫女放出宫的记录。你说说,宝珠那宫女到底是去哪了?”也亏得冯氏是个不细心的,后来成了皇后之后忘了将这事给补上。要不然,她还真拿不出这么大一个打柄。
  “太后娘娘,当初那宫女臣妾确实是放出宫了的。为何没有记录臣妾也不清楚,可能是当时的宫人太过大意了。太后娘娘,臣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