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牡丹-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离开之后,皇帝反而平静了下来,他知道太子确实没有必要骗他。如今他不过是将死之人,他还有什么好骗自己的。回想最近发生的种种,他知道太子说的很有可能就是事实。只是前些时候,他一直追求长生不老,而忽略了很多的疑点。如今他悔得要死,但也知道一切都不可挽回了。还好,太子是个能干的,不然这大夏恐怕要毁在他的手里了。若是大夏真的毁了,岂不是印证了父皇说的都是对的,还好,还好他有一个能干的儿子。就算是死,他也是比弟弟要强的,就算是死,他也是最优秀的……
  皇帝到死,都还是念着他比顾琛要强的,若是知道他最优秀的儿子因为他的错误不能有子嗣,不知道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宫里的钟声传来,一共是十四下,皇后太后若是没了敲的都是十二下的十三下,只有皇帝才会敲十四下。皇帝,驾崩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还有的大臣也是不相信的,这皇上不是才服下了长生不老药吗?怎么会这么快就死了?顾琛看着皇宫的方向,他知道皇兄的死定然和他服下的长生不老药有关。他的哥哥,就这么没了。也好,从最开始的崇敬,到失望,到最后的怨恨。一切,都随着他的死结束了。可笑的是皇兄争了一辈子的江山,权利,这一闭眼睛,又能带得走什么?
  皇帝驾崩的钟声一敲,宫里宫外所有的人都不敢在脸上挂着笑容。官员是不敢,百姓是出自对皇家天生的敬畏。皇都之中,连青楼都悄悄的关上了门,所有的达官贵人门前都挂上了白帆。
  东宫,太子安排好所有的事宜,呆在内殿之中。他知道没有他手里的丹药他父皇必死无疑,但他并不后悔。死,也许对父皇来说是一种解脱。
  没多久,赶进宫的大臣就跪在了东宫的大门口,其中丞相大人先站了出来说道:“太子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早登大宝。”没想到皇上突然就这么死了,死得真不是时候。等一个月后赏月宴结束之后再死多好,偏偏在这个时候死了。不行,他一定得想办法减少太子的守孝时间,不然,他女儿可是拖不起了。若是太子守孝一年,女儿可就二十岁了,根本就没有选秀的资格了。

☆、第一百零九章

  不过,丞相也知道,既然皇上已经死了,当然就不可能再活过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太子殿下面前刷好感,所以他第一个集结了众臣来到东宫,推着太子早登帝位。他就不住这世上会有人不喜欢做皇帝的,太子之所以没有自己提出来,必然是在等他们提出来才是。有了这从龙之功,他女儿想做皇后还有什么难的。所以,他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其实,也是丞相自己想得太好了。顾询是皇上在位时亲自下旨封的太子,他最大的劲敌七皇子已经不成气候,其他皇子根本就成不了他的威胁。继承皇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任何人的从龙之功。更别说还是丞相这种,自以为有用的从龙之功。
  丞相话音一落,从臣便出声附和:“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太子殿下早登大宝。”众臣声音洪亮,深情流露。好似这顾询不随他们之意登基是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一样,搞得东宫的宫人都觉得这些大臣真是操碎了心了。声音都这么大了,顾询不能装作自己没听见,便同意了。
  但这登基也马上坐上龙椅就算的,顾询点头以后还要让钦天监看好时辰,由各司准备好龙袍皇冠什么的,还要礼部准备登基大典。所以,最后的时间定到了第二天的正午时分。得到了这个结果,众臣才告退离去。
  众臣离开后,顾询揉了揉发疼的额际。他马上就会成为天下之主了,但他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失去了他的又一个亲人,虽然父皇从来都对他不上心,但到底是给了他生命的人。从今往后,他只有皇叔这么一脉亲人了。而且,高处不胜寒,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变成他父皇的样子。
  怀王府中,太子特地派来参加他登基大典的人已将太子之意传达。顾琛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国不可一日无君,确实该早日登基为好。而且询儿身为正宫太子,登基理所当然。只是,这新帝登基,恐怕边关又要不安稳了。顾琛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每当大夏新帝登基时边关的蛮夷都会趁火打劫。因为新帝登基要先巩固好自己的王权,若是这时候边关被侵扰,多时没有时间打理,一般都是给些好处。
  这样一来,不但让蛮夷养成了习惯,也让边关的百姓死伤无数。希望这一次,询儿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最后,顾琛想了想,决定亲自去见一见顾询,让他早做打算,绝不能让蛮夷占了便宜。这么一想,顾琛便让人到宏远阁知会了顾谨一声,去东宫见太子了。
  顾谨从外殿回到内殿,牡丹便问道:“相公,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难不成是宫里又出了什么事?总不会是皇上又活过来了吧!
  “父王去东宫见太子了,他担心新帝登基蛮夷会侵扰边关,进宫请太子早做防范。”父王心里,其实一直装着天下,只是父王太过感性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不然,他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也好,不然这战乱一起,受苦的还是边关的将士和百姓。皇上虽然不好,但他这一去了,麻烦的事还真是有不少。”蛮夷的人自古就喜欢在新帝刚登基的时候来占便宜,估计这回也是不例外的。只是不知道这防能不能防得住,这时候太子不但要防着边关,恐怕连野心勃勃的兄弟也是要防的。先帝在位时手段凌厉,除了父王,没留下什么兄弟。不然,这太子继位恐怕还会不顺利一些。
  “但他那样作,也是活不长的。”皇上那人太过虚伪,活得越长越是个祸害。对于皇帝想害怀王府的事情,顾谨心中一直是不爽的,自做孽不可活,说的就是皇帝。不过他这一死,留下的事确实也是不少的,好在太子已经掌握了朝堂,不然丞相这些人恐怕是会占了大便宜。
  “也是,若是边关有需要的话,相公你要尽份力才是。”这先帝在世的时候利国利民的事干的不多,但这国库里的银子可是花了不少了。若是太子这次不对蛮夷妥协,那必然会起战乱的,到时候国库空虚,粮草供给不上也是很大的问题。
  “放心吧!这些事我会做好的,你别担心,好好做月子才是要紧的。”他可是问了大夫,女子在坐月子时若是坐得不好,以后身体可是会有很多毛病的。他的牡丹要陪着他一辈子,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才是,绝不能有一点损伤。
  平时顾谨也不是喜欢说甜言蜜语的人,但他表现出来的关心牡丹心里还是非常受用的,但嘴里还是回道:“就你担心得过头了,我这么大个人了,我自己的身体我会不知道吗?”相公这种人,才是最让人踏实的吧!虽然许多的事他不会用嘴巴去说出来,但他会将自己保护得很好,让自己很安心。
  顾谨脱下外衣,坐到牡丹的身边,将她抱进自己的怀里,轻轻的说道:“牡丹,我担心你,你生壮壮的时候吓着我了。”如果可能,他这一辈子再也不想经历一次了。他听到牡丹痛苦的叫声,恨不得自己能为她承担一切的痛。而且,他害怕牡丹有个万一,他的生命里不能少了这个女子。
  “我这不是没事吗?”见顾谨这样,牡丹怀疑顾谨可能不会让她再生孩子了。越想牡丹越觉得可能,想他这些时候做的一些事,牡丹觉得她八成是猜对了。想了想,便出言试探道:“女人生孩子不都是这样的吗?而且我这也是第一次生壮壮有些经验不足,等以后壮壮有弟弟妹妹的时候,就不会这样了。”虽然很喜欢相公心疼她,但她可舍不得壮壮没有弟弟妹妹。
  果然,牡丹话音一落,顾谨抱着她的手一紧,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牡丹,我们这辈子就壮壮一个孩子吧!有壮壮就够了,我已经请郭神医为我配药了。”夫妻之间,应该要坦诚,他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必然不会瞒着牡丹。
  听到顾谨的话,牡丹又是开心又是难过。孩子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这个男人为了让自己不承受疼痛,居然决定只要壮壮一个孩子。这样的丈夫,她何其有幸能够嫁给他做他的妻子。牡丹将头在顾谨怀里埋了埋,没有出声。虽然她真的很感动相公能考虑到她的身子,但她真的不想壮壮一个人太过孤单,她想为她爱的人多生几个孩子。不过,她也知道现在不是和顾谨争辩的好时机。牡丹,一直是个很聪明的女人。
  顾谨见她没说话,忙问道:“牡丹,你是同意了吗?”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免得牡丹以后因为这事而讨厌他。这事他本来不说,但他又担心他不说出来,以后牡丹会以为是她的问题而难过。
  “相公,这个也不急,等宫里的事情过了慢慢来。而且,这药郭神医一时半刻也是调配不出来的。”先拖着相公这里,到时候去找郭神医把药给换了,到时候不但不用跟相公争执,到自己怀孕的时候他知道也没办法了。
  “好。”也许是太过在意牡丹的反映了,顾谨并没有注意牡丹说的话,若不然以他的睿智又怎么会听不出牡丹话中的敷衍。
  为了尽快转开顾谨的注意力,牡丹忙说道:“如今皇上没了,壮壮的满月宴是不能大办了,到时候就我们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吧?相公你说好不好?”她和相公的第一个孩子,她本来想将满月宴办得热热闹闹的。
  亲了亲牡丹头上的青丝,顾谨应道:“可以,到时候也请岳父岳母还有外公舅舅他们一起吧!若不然咱们一家四口太过冷清了。”
  “好。”
  东宫之中,顾琛和顾询说了心里的担心,顾询其实也想起了这事,只是一时间还没有对策,这会顾琛来一提他便把心里的话对他说了。顾琛听了顾询的话想了想:“你说的办法是根本不可能的,新帝御驾亲征,你说不动朝臣的。而且,我也不会同意你御驾亲征的。”别的不说,就大夏的朝臣绝对不会同意的,新帝刚登基就御驾亲征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而且询儿刚刚登基为帝,朝堂还不稳固,也不知道那些是可以放心之人,若是离开朝堂必然会出大乱子的。而且这到了边关刀剑无眼,若是询儿有个万一,他可是对不起父皇和母后了。
  “皇叔,你放心吧!到时候我带兵御驾亲征,你帮我守着朝堂,保证会万无一失的。”他在边关的这些日子,对蛮夷的战术和边关的地形最是了解,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朝堂之上有皇叔,他完全放心。到了边关,他不但要大破蛮夷,也还能见她一面。
  这孩子,还是太过年轻,将所有的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若是他想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展拳脚,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将朝政丢开的,不然就算破了蛮夷回来,朝堂上谁会服他?“询儿,你告诉皇叔,你想去边关就一点私心也没有吗?”这孩子心里,还是存着儿女私情了。当然,他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倒也不指望能强迫侄子。只是他既然已经做了选择,那么就要出色的走完,这才是一个帝王应该做的。
  “皇叔。”我没有这三个字顾询说不出口,因为他确实也存了这样的心思,顾琛担心的他也不是没有想到。但他相信皇叔,也真的想见她一面,更想让世人看看大夏不会向蛮夷妥协。
  “询儿你还太过年轻,你还是将朝堂上的事看得太过简单了。蛮夷,我会去应对,我会将着李飞鹏大将军一起去,若是你想我会将那孩子带回来。”这侄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什么心性顾琛再了解不过,他们顾家,情种可真是不少。
  “皇叔,不行,你好不容易有了堂兄,侄儿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要不然我们都不去了,我请李飞鹏将军去。”是他任性了,皇叔说得对,他是新帝,朝臣怎么会同意他御驾亲征。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任性,让皇叔去冒险。
  “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明日,我会跟谨儿一起,看着你登上皇位。询儿,你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帝王,要比你皇爷爷做得还好。”若是询儿将大夏治理得很好,父皇应该会很高兴的。
  此时,顾询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了,他知道皇叔是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皇叔心意已决,必然不会改变,到时候我会派当初随我去边关的近卫,一来他们了解边关的地形,二来也能保护您。”把大队的人马交给李飞鹏将军也不是不放心,只是相比不了解的李飞鹏将军,他更相信皇叔。
  “边关我也不是第一次去,既然你担心就让他们跟我一起去吧!朝堂上,你自己应付吧!我相信你能应付得来。只是到时候我走了,怀王府你要多加照看。”虽然没人明着敢给怀王府不快,但难保不会有人暗地里使坏。怀王府有遗诏,是许多人都会忌惮的,尤其是有些利益跟询儿绑在一起的人。
  “皇叔,您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怀王府一丝一毫。您回来,我还您一个完整的怀王府。”皇叔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皇奶奶走之前留下的遗诏,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担心着,尤其是家中想让女儿竞选皇后之位的。若是成功了,怀王府拿出遗诏有了异心,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的。
  顾询最后想了想,又对顾琛道:“皇叔,您不用为我将她带回来,侄儿配不上她了,不想误了她的一生。”他已经是个残缺的人了,而且他不忍心将她锁在这深宫之中。
  “好,如果这是你想要的。只是,我不想你在我回来之前,定下皇后。”如果那个女孩真的很好,他会给她一个身份,带着她回来。一个足够她能贵为皇后的身份,让她回来。那个女孩,是皇嫂为询儿定下的妻子,而且询儿也喜欢。
  从东宫回到怀王府后,顾琛将事情给顾谨说了一遍。顾谨皱眉道:“父王,儿子不希望您去冒险,但您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便能想到朝臣不同意太子去,更不会同意您带兵去。你和太子做了何种打算?”皇祖父留下的遗诏如今可在怀王府的手中。怀王府没有实权,这也是这些日子朝臣一直不敢拿这件事说事。若是父皇这一带兵,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跳出来。
  “这事也简单,李飞鹏将军为元帅,我只是随行而已。你知道太子回皇都并没有多长时间,能放心相信的朝臣也并不多,更别说交托兵权的人。这次为父之所以去,也是让太子能安心处理朝堂之事。”也不是太子猜疑心重,实在是他刚登基,许多的事都不能出现例外。
  顾谨点了点头:“既然父王已经有了对策,儿子也不会再劝。不如到时候将遗诏交还给太子殿下吧,如此,也可彻底放下这份担心。到时候,我同父王一起去边关,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那份遗诏在先帝在时,留着有用。既然父王这么相信太子,那么这份遗诏就没有必要留着,徒惹麻烦而已。他没有夺位的野心,留着那个也是没用的。
  “谨儿。”这孩子,就这么相信他这个做父亲的吗?他是不是对自己这个儿子了解太少了。
  “父王不必再说,你既然已经决定了儿子也不会改变主意。”他知道,在父王的心里,顾询这个侄儿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恐怕,比他这个儿子还要重要,顾谨才不会承认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回到宏远阁,顾谨将事情跟牡丹讲了一遍,牡丹听完后说道:“你跟着父王去也好,这样也能放心,我相信你们能平安的回来。”以相公和公公的身份,不会亲自跑去上战场正面面对蛮夷。她虽然有些担心,但有些事也不是她能阻止的。只是她从嫁给相公之后,他们还没有分开过很长的时间,到时候她会很不习惯吧!
  “牡丹,谢谢你,我会带着父王平安回来的。你带着壮壮,好好的等着我们回来。”他不放心父亲一个人,而且最近这几天,他感觉父亲的身体差了很多。
  “说的什么话?相公,我们是夫妻。”做妻子的,应该支持丈夫。
  最后,顾谨还是忍不住说道:“其实,在父王心里,太子这个侄子还是很重要的。”父王对太子,恐怕是超出了叔侄之情的,他看着更像是父子之情。若是父王不是还有自已这个儿子,恐怕真的将太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听顾谨这话,牡丹忍不住笑道:“我怎么听出了话里还有些醋味。”不过想想也是,公公对太子那样子,确实不像是对一个侄子该有的。牡丹笑过以后,还是劝道:“相公,其实公公这样也没什么。你想,他为了婆婆一辈子都未曾娶妻纳妾,就注定他根本不会有自己的孩子。而太子幼时又是那样一个壮况,公公将太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也是情理之中。要不然,你若没有回怀王府,公公一个人岂不是太可怜了吗?”公公其实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但为了婆婆他可以不娶妻不纳妾不要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做不到的。
  “牡丹,其实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只是看着父亲对另一个人好,他还是会难过的。其实太子是比他要幸运的,他虽得不到他父皇的疼爱,但父王却将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而他,小的时候却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生活环境里,未曾得到过父爱。
  其实顾谨的感受牡丹都懂,若是她爹娘疼爱她堂姐,她也会很难过的。但公公和太子还有相公这些事,只能说造化弄人了,公公觉得有两个儿子挺好,却不曾想两个孩子心里恐怕都是有些难过的。牡丹微微笑道:“相公,你想啊,你身边有公公还有我跟壮壮,而太子除了公公是真心的关心他之外,还有谁真正的将他放在心上了。所以,你就别郁闷了。”太子成为皇帝之后,想要找到真正关心他的人更难了。所以,其实相比之下,相公要比他幸福。虽然相公受过很多的苦,但那些都已经过去了,相公的未来是美好的。
  “嗯。”牡丹说得对,若是没了父亲,太子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他除了父亲却有牡丹和壮壮,他们会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而且父亲虽把太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但他们的血缘并没有自己和父亲亲近。
  两人正温存着聊些事,便听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没一会儿奶娘便将孩子抱到了内殿之中。但一进来见顾谨在,到嘴的话没敢说出口,将孩子交到牡丹的怀中便退了出去。小公子是喝了几次自己娘亲的奶,就不肯喝她的了,她也是没办法才将孩子给抱来的。
  壮壮一到牡丹怀里就不哭了,不过头在母亲的怀里拱了拱,牡丹那里还不知道这小子想干吗。朝顾谨笑了笑,便松开外衣,解开兜衣开始给孩子喂奶了。壮壮吸得可欢实了,一边完了就另外一边,吃完就乖乖的被娘亲给抱着,那小样子可乖了。整个喂奶的过程顾谨都在边上看着,等牡丹喂完孩子后顾谨才说道:“娘子,你是不是应该解释一下?”
  “那天不是没奶娘吗?我就喂了壮壮几次,谁知道这孩子就只认我了。”牡丹不敢看顾谨的眼睛,还是有点心虚的。
  顾谨那是这么好糊弄的人,眼睛危险的眯了眯问道:“真的只是这样?”
  “有几次我涨得很不舒服,但你又在书房处理公事,我就喂了壮壮。”所以喂的次数多了,壮壮也就只认她这个当娘的了,奶娘的除了晚上不然壮壮是不会喝一口的。刚开始的时候,她别提多高兴了,这说明她儿子跟她这个当娘的亲。
  见牡丹有些心虚的样子,顾谨觉得有些好笑,笑着将他们母子两个抱进怀里:“我吓唬你的,你想喂就喂吧!怀王府咱们自己做主。”有些候,他还挺喜欢看牡丹心虚的样子。

☆、第一百一十章

  第二天,是钦天监选定的好日子,在正午时候一通准备过后。顾询穿着龙袍戴着皇冠,在群臣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向金光闪闪的王座。由秦公公念完了当初先帝赐封太子时的圣旨,高声喧道:“今,先帝崩世,皇太子顺应天应登上帝位,众臣跪拜。”太子登基,这就是顺理成章。
  秦公公读完圣旨,顾询便坐在了龙椅之上,刚一坐定,群臣便一起跪到了地上,齐声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就是大夏新一任的帝王。有的人希望他能励精图治,有的人希望他昏庸无能。
  看着跪成一片的臣子,顾询深深的吸了口气,从今往后他便是大夏的皇帝了。他的肩膀上承载着一个国家,千千万万人的性命,他要让国邦安稳,让百姓安居乐业,做一个好皇帝。他完成了母亲对他的第一个期许,将来,他会完成母亲所有的期许。顾询抬头,声音平稳的说道:“众爱卿平身。”
  太子顺利的继承皇位,顾琛心里非常高兴,这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他相信大夏在他的统治下会有一个太平盛世。他心中已经渐渐少了担忧的事,也许这次从边关回来,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他这一辈子,许多的时候都是身不由已,为了国,为了家,他失去了最心爱的人。都过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在奈何桥上等着自己?应该不会吧!她,应该是恨自己的。如果她没有等着自己,那么,他来生还能遇见她吗?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众臣全部退了下去。顾询带着顾琛和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