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布是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时代,仍然属于封建主义社会。
习惯皇帝一家独大,至尊无上,一人掌管天下的体制。
即使有丞相代理朝政,也是看皇帝脸色行事,而且丞相的任用和罢免也是皇帝说了算。
这是封建体制的弊端。
我这个受过现代化教育,社会主义的新兴人类,还能坚持沿用这种充满弊端的体制吗?
我开始处心积虑的建立一种有别于老式封建体制的管理模式。
名义上我还不能太过明显的举起颠覆封建主义的大旗,还要披上封建主义的外衣。
暗地里,我在一点一点的进行改变。
我将先期的计划抛了出来。
我要设立内长、外长和军长三种职位。
分别负责内政建设,对外事务和军队管理。
我将权利分为三份,全部交由三个任职者管理。
我作为名义上的主公,将不再具有直接的决定权和管理权。
这三个职位设立任期,任用和罢免不再由我决定,而是由下属选出。
我的计划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众人的议论。
这种管理体制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
这种体制从根本上架空了我这个主公的权力。
我只能作为象征而存在,从而失去领导的权力。
众人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如此做,这种体制于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我执意的让他们施行这种体制,只说这是为了我们未来更好的发展。
这个计划并没有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我将权力下放,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个计划不会损害他们任何人的利益,他们只是疑惑,我为什么放弃权力。
初行这种体制,我们还不能太放任,只是让虎牢关的大小将领来推举他们心目中的人选。
很快,三个职位的任职者就被推选出来。
内长选定陈宫,外长选定贾诩,军长选定高顺。
他们三人与我心中所想一般无二,既然中央管理层已经选定,那么剩下的就由他们去决定。
我只是在一旁提些意见,做些指点。
此时陈宫尚在长安主持内政,中央管理层还不算完整,贾诩和高顺只是不断完善着这种体制下,各种的规则与条例。
趁他们一边论功行赏,一边进行体制改革的时候,我去拜访徐庶母子。
我要尽快使洛阳和长安两地发展走上我预想的轨道,徐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走到徐庶母子所在屋前,正听到屋内徐母正在训斥徐庶。
“他曾两度手刃义父,可谓不忠不义,你怎能与这样的人为伍,要认这样的人为主,为这样的人效力?”
“可他救了您的性命,避免孩儿受曹操要挟。”
“那是他别有所图。”
我轻轻咳嗽,提醒他们。
上前拍门,徐母回答:“请进。”
推门而入,我对徐母施礼。
寒暄一番,我在屋中落座。
“徐庶之才,我很看重,他一身所学,无处施展,太过可惜,我只想提供给他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我只想他实实在在的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徐庶可以留下来先行尝试,请老人家拭目以待,若是老人家看到我利用徐庶做任何危害百姓的事情,可以马上让徐庶离开,我绝不阻拦,我在此立誓,若违此言,肚烂肠断而死。”
要说服老人家虽然不太容易,可我只让徐庶留下来试试,不愿意可以马上就走。
这么简单的要求,老人家不会断然拒绝。
“你可以保证徐庶可以随时离开?”徐母问我。
“绝不阻拦。”我斩钉截铁的说。
徐母对徐庶点头,算是同意让徐庶留下来。
徐庶大喜,拜倒在徐母面前,说道:“谢谢母亲成全。”
回头又要拜我,我急忙将他搀扶而起,对他言道:“你不必拜我,将来你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为我,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有了徐庶的加入,我构建的管理层基本完善。
长安的内政管理,需要一个稳妥的人接替陈宫,我选的这个人就是徐庶。
我向贾诩和高顺推荐了徐庶,他们两人大喜。
本来他们就为谁来接替长安的内政发愁,陈宫是一定要回到中央管理层来的,谁来接替陈宫,他们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他们和徐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对徐庶的才干深深赞赏,很想让徐庶加入我们。
如今我的推荐解决了难题,他们举双手赞成。
徐庶为他初来乍到就能担当重任而激动不已。
曾经在襄阳,刘表几次三番的派人请他出仕,却只让他任职县衙文书,所以他坚持不就。
他认为刘表优柔寡断,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所以一直等待明主的出现。
如今他一来,就能掌管长安内政,可谓一步登天,自然心有感慨。
贾诩写好了陈宫和徐庶的任命书,我盖上名誉大印。
我们派卫兵护送徐庶和徐母去往长安,让陈宫尽快返回洛阳。
当下我们又作出决定,将我们的管理中心迁往洛阳城。
虎牢关只是军事关口,不适宜我们在此发号施令,作出决策。
洛阳城将成为我们中央的指挥中心。
虎牢关由张辽率领飞骑大军和步兵大军守卫。
我和高顺、贾诩率领陷阵营、丹阳军,带了虎牢关的所有兔子,装了所有储存的鲜草,一路去往洛阳城。
到达洛阳城,见到管理洛阳城的董昭,表扬了他所做出的成绩。
洛阳城在董昭的治理下,已经有模有样,有了小型城市的基础。
我们在洛阳城的一片废墟上,开始建立我们的中央政府。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权力架构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31 本章字数:2906
洛阳穷困,一切百废待兴,我们要发展建设洛阳,基本上还得从头做起。
现在,洛阳和长安两地的治安,都是由我们的军队代劳。
长安有很多我们在统一过程中,收编的各方势力的军队。
现在正好将他们抽调出来,组成我们各地维持治安的部队。
对外我们需要强大的军队进行防御,内部我们也需要足够的力量保证安定。
我不希望再看到叛乱随意的发生,有效的治安会成为我们领地内部安定的保障。
这个治安部队有点像我们现代的警察部队和武警部队,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贾诩也开始了外交部的组建,他处理一切的对外事宜,外交是他的主要工作。
以后和张绣,刘表两方的具体事务,多数都由贾诩出面解决。
而我作为襄阳新朝廷的三大巨头之一,主要决定一些重大事宜。
不多日,陈宫从长安回到了洛阳,我心目中的中央政府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了。
陈宫主要负责洛阳和长安两地内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另外兼任我方势力的财政总管。
而我的养兔大业,就由陈宫负责具体实施。
同时我提出的管理体制,在他们的完善下,已经清晰起来。
我是名义上的主公,是我方势力的领袖,拥有提议权和否决权,没有决定权和管理权。
陈宫任职内长,管理内政。
贾诩任职外长,管理外交。
高顺任职军长,管理军队。
他们三人组成我方势力的权力中心。
张辽任职洛阳军队的大将军,兼任飞骑军大将军,虎牢关镇守大将,封威武大将军。
纪灵任职长安军队的大将军,封定疆大将军。
董昭任职洛阳内政大臣,封洛阳令。
徐庶任职长安内政大臣,封长安令。
杨奉任职潼关镇守大将,封镇西将军。
丹阳军作为洛阳城的守卫部队,更名为近卫军,共计五千人的编制。
虎牢关飞骑军原称不变,保持三万人的编制。
抽调长安步兵到虎牢关,与原步兵组成两万人编制的步兵大军,称谓虎牢军。
虎牢关共有五万人的军队总数。
长安原有温侯军更名为长安军,共计三万骑兵,两万步兵的编制。
潼关守卫一万步兵,称谓潼关军。
长安地区共有六万人的军队总数。
此时我军正规军的总数已经有十余万人之多。
若是再加上已经开始组建的内部治安部队和负责后勤的大军,将来我方总计的部队总人数有可能超过二十万。
这将成为我方势力很大的一个负担,以我方现在的情况,根本背负不起。
所以养兔大业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决定我们未来的重中之重。
我让陈宫将我们现有的资金尽力集中起来,在洛阳城外建立了一座生产加工兔皮的工厂。
同时招募周边地区手工精巧的百姓,这些百姓经过简单的培训,按照我所设计的图样,开始对兔皮加工。
工厂最先出品的是兔皮手套。
雪白的手套,柔软舒适,不单具有保暖功用,还非常的漂亮美丽。
所有人盯着成品的手套,不敢相信原先粗糙的兔皮会变成如此美丽之物。
时值冬日,手套会成为最畅销之物。
三国时代,还没有人戴过这样漂亮的手套,它一出世,就震惊洛阳。
工厂紧接着出品的是兔皮围脖。
短小的兔尾垂在围脖的两端,中间是厚厚的兔毛,这往脖子上一戴,立时将寒冷隔绝其外。
等这两种物品各生产出一千之数,我就带着它们,前往襄阳,开始赚我在三国行商的第一桶金。
三国是地主阶级掌握国家命脉的时代,中华大地上,各处都有地主横行其道,即使最贫穷的地区,都有地主敛财聚富。
三国不缺富人,有的是大地主,大财主。
举个例子,后世孙权手下有名的谋臣鲁肃,早年就是富足一方的大地主。
当时孙策打仗没了军粮,派周瑜去鲁肃家中借粮,鲁肃二话不说,把家中一半粮食交个周瑜,足有三千斛之多,可见当时三国的大地主比割据一方的霸主还要富有。
我虽然没钱,可不代表别人没钱,买不起兔皮手套和兔皮围脖。
襄阳这些年来被刘表治理的繁荣安定,富足有余,那里有的是家财万贯的富人。
我的目标就是他们。
到襄阳,我表面上是趁战事暂歇之时,完善新朝廷的管理体制。
其实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推销兔皮手套和兔皮围脖。
一到襄阳,我率先给刘表送上一副手套和围脖。
当夜,刘表就派人来问我,是否还有多余的手套和围脖。
原来,刘表的夫人蔡氏,见到漂亮的手套和围脖,爱不释手,当作异宝。
可是刘表的小儿子刘琮拜见母亲之时,凑巧看到,也是喜爱异常。
一时间,母子相争,几乎闹将起来。
刘表无奈,只好派人来问我再讨手套和围脖。
我大方的又送给刘表两副手套和围脖。
同时派人开始在襄阳城宣扬刘表夫人和孩子相争手套围脖之事。
不多日,来我下榻驿馆求购手套和围脖之人排起了长队。
我派人明言,我们带来的手套和围脖数量有限,所以两样物品定价千金,欲购者从速。
物以稀为贵,这两样物品是三国时代从未出现过的新鲜事物,定价千金,理所应当。
一些人听说两物竟然高达千金,囊中羞涩,失望而去。
一些人认为两物的实际价值不过数个铜钱,不愿意当冤大头,持金观望。
还有一些人,无视千金之数,抢先下手,争购数十套。
这样我们带来的一千手套和围脖,很快销售出去大半。
那些持金观望之人,着急起来,他们也加入了抢购的行列。
不过三天,我们的手套和围脖就销售一空。
我们换回的是两大车实实在在的金子。
这些手套和围脖后来都成为了最珍贵之物,成为了我们洛阳出品的最早一批物品。
最后这些物品在市场上都价值万金,还是有价无货。
当然这都是后话,是我此时没有想到的。
我的养兔大业,初见成果。
正文 第八十四章 养兔成果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31 本章字数:2861
襄阳新朝廷的管理体制,有点象我在洛阳施行的管理体制。
绝对的权力就是天下祸乱的根源。
贤明的皇帝还有可能重用贤臣管理国家。
昏庸的皇帝怎么可能使天下太平?
皇帝一个人肯定管理不了一个国家,他需要大臣的帮助才能治理天下。
有能力的大臣多数都是有野心的大臣。
皇帝贤明,这些大臣还能安分守己,皇帝昏庸,这些大臣就会野心膨胀。
国家的强大不能押注在皇帝是否贤明之上,中国历史上真正使国家强盛,天下太平的皇帝能有几个?
所以一个合理的管理体制,才是使国家强盛的关键。
襄阳新朝廷就是我准备改变皇帝至上制度的产物。
等刘表习惯了没有皇帝也可以治理天下的方式,将来汉帝回到我们朝廷也只能被当作虚皇看待。
刘表的荆州军,已经占据了寿春绝大部分的领地。
文聘统率的十万荆州军,收编汝南袁术降军五万,总数达到十五万。
此时寿春驻军十万,汝南驻军五万,面对曹操、刘备、孙策三方势力。
刘表已经成为中华上下,占据领土最多的势力之一。
而我们在襄阳建立的新朝廷,也成为各方势力追捧的对象。
很多人都对曹操挟持汉帝,代天子发号施令,心存不满。
我们打着消灭曹操、拯救汉帝的旗号,另立朝廷,这是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这些本就不愿意听从曹操伪令的人,趁机向我们靠拢。
他们纷纷发表通告,从名义上支持我们讨伐曹操,承认我们朝廷的合法性。
他们虽然表示不会听从新朝廷的命令,但同时表示,绝不再听从曹操伪朝廷的命令。
这些人当中有,张鲁、马腾、刘璋、公孙瓒等等。
除去孙策、刘备与曹操关系暧昧,剩下未明确表态的势力只剩下袁绍一方了。
曹操渐渐被我们孤立起来,他不再具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了。
从政治上,我们的实力已经超过曹操。
有了新朝廷作为基础,我、张绣和刘表三方,在方方面面开始紧密的合作。
我们领地内的商人可以随意往来做生意,我们之间的情报互通有无。
我们三方的官员可以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处理事情。
其实一方势力,乃至一个国家,不管施行何种体制,只要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自然可以强大起来。
我们三方就在迅速的发展壮大。
新朝廷的日常运转在有序的进行,我到襄阳的目的也已基本达成。
我通过刘表,在襄阳城的繁华地带,购买了一处商铺。
这里将成为洛阳出品的第一处销售点。
有了兔皮手套和兔皮围脖的良好口碑,也就成功的在襄阳建立了洛阳出品的销售基础。
我用赚来的金子又采购了一批粮草,这才返回洛阳。
手套和围脖的销售成果令洛阳的所有人大喜过望。
我方势力最紧要的问题是基础不稳。
洛阳空白,长安残败,都不能成为我军快速发展的基础。
我们和曹操相比,基础相差太多。
曹操从兖州发家,多年来掌控兖州,无形中有了很深厚的基础。
即使他一败涂地,倾家荡产,也能很快依靠兖州东山再起。
我们不行,洛阳和长安需要我们投入很多,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
所以,能否打好洛阳和长安的发展基础很重要。
如今,我的养兔大业为解决这一难题给出了答案。
依靠我们投入很少的养兔成本,就能快速聚集庞大的财富,就能换回我们顺利发展的一切所需。
我让陈宫继续加大对洛阳工厂的投入力度,并且开始在中华各地建立销售点。
同时我安心的继续设计新产品的式样。
我只是占据了先手,兔皮手套和兔皮围脖这种产品,很容易被人仿制,到时候要再想卖出千金的天价,根本不可能。
况且我们也不能依靠单一的产品聚集财富。
我开始设计兔皮短靴,兔皮长靴,兔皮大氅,兔皮棉袄,兔皮坎肩。
一系列用兔皮制造的物品从洛阳出品销往中华各地。
新鲜的样式,美丽的外表,实用的功能,这些都成为洛阳出品的优良特点。
中华大地,各处都开始流行使用洛阳出品的兔皮物件。
拥有一件洛阳出品,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已经成为地主阶级互相炫耀的资本。
洛阳出品,天下第一。
洛阳出品,已经成为三国的第一品牌。
洛阳出品,也使中华大地,第一次出现了品牌效应。
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以及我方势力发展的一切所需。
刘表为了换购洛阳出品的一千件兔皮大氅,决定用当初我方给他的重型武器交换。
当初,他用高价的粮食将我们留在宛城的重型武器都换了去。
如今,我们用成本极小的兔皮大氅又将其换了回来。
有了养兔大业的成功,我们终于可以保证洛阳和长安快速的发展了。
很快,高顺负责组建的治安部队已经全部到位,我方领地的安全有了保障。
洛阳开始召集能工巧匠,制造连环弩,打造重型武器,进一步的加强我方的军事力量。
军事和经济两方面,我方已经基本稳定,可以维持健康发展了。
那么接下来应该着重政治方面的完善了。
实行新型体制,只是我政治改革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我一步步的去实现。
曹操能在历史上统一整个北方,与他在政治上施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曹操在北方施行屯田制,兴修水利,有效的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
曹操在领地内严格执行法令,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方的社会秩序。
曹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即使牢中的犯人,只要有才干,他都可以重用。
曹操以身作则,戒骄戒奢,推行朴素风气,使北方风气转好。
这些是三国历史上,其他势力没有做到的,也是曹操对历史作出的贡献。
曹操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些就是接下来,我要推行的政策。
正文 第八十五章 中央集权
更新时间:2009…12…30 14:55:31 本章字数:2792
我提出效仿曹操施行屯田制,兴修洛阳和长安水利。
我提出发布招贤令,不拘一格招募人才,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唯才是举。
只要是好的建议,没有人会不同意。
虽然贾诩对是否可以任用百姓,以至于犯人为官存有异议,但值此我方人才极缺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发布招贤令。
这几条建议,在他们安排下,开始顺利实施。
和曹操同步发展,并不是我的目标。
我要尽快赶超曹操,超过中华大地的任何一方势力。
曹操奉行中央集权制,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中,由自己控制所有大臣,不允许属下有结党行为。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点,可以保持权力统一,可以做到令行通畅,所有皆在掌控。
这是典型的军队管理模式,也是各方势力习惯的一种管理模式。
可是这种方法也有极大的弊端。
这种体制是建立在属下忠心基础上的,属下忠心才可以保障政权稳定。
属下若是存有异心,政权就随时有被颠覆的危险。
象后世司马懿那样存有异心的属下,最后就颠覆了曹操奠定的大魏政权。
从势力发展的角度看,中央集权制也是弊大于利。
所有臣子的努力和贡献都是为了主公一个人。
他们的升迁与封赏都是由主公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会打消很多臣子的积极性,伴君如伴虎,真正有能力的大臣是不会表现出比主公更优秀的能力的。
而且,若是臣子不认同主公的处理方式,很容易引起臣子的反叛。
陈宫就是很好的例子,当年陈宫就是不认同曹操率兵残杀徐州的无辜百姓,所以愤然反叛,联合吕布占据了兖州。
这样还怎么令势力更好的发展?
中央集权制最大的弊端在于,一个再优秀的主公,也不会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认同。
诸葛亮,庞统不会追随曹操,荀彧,郭嘉也不会追随孙权,周瑜,陆逊更不会追随刘备。
天下有为之士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看法,他们各自期待能让自己实现理想的主公,造成了天下人才分散,无法同心协力的局面。
所以我要改变,改变我方势力原有的中央集权制模式。
我明白自己的弱点,吕布这个身份,在天下人眼中,等同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有勇无谋。
虽然这一年来,我闯出困境,战败强敌,应付危机,建立新政,成就非凡。
可是吕布在天下人心中的印象还是没有太多改变。
所以说人不能做坏事,做一件坏事,用一百件好事都弥补不了。
我这个主公的身份,令天下有为之士,望而却步,不会轻易加入我方势力。
我必须作出改变,方法就是施行新型体制。
将我的权力分成三份,由有能力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