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村姑-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回头再说封子都,在篱落斋外站了半日,采薇那一句:跟你什么干系,真入了他的心去,恍惚就觉,这些年的心思都白费了一般,本就是个心高气傲的性子,为了采薇,才打叠起千百的好性儿,讨她欢喜,这会儿被她一句冷语冲过来,封暮萧忽觉没意思起来,秉着一股气,扭脸就出了篱落斋,沉着一张俊脸回了国公府。
  
  回府来,越想越不是滋味,想到采薇跟那杜少卿两小无猜,又是干亲,那些年在冀州府可不总在一起,比起自己又不知亲近多少,不然,也没得他就说了两句,她就急起来,气过去又不禁后悔,自己怎的扭头就走了,便是凑过去哄她几句,也不至于弄的这样僵,如此一来,明儿如何下这个台。
  
  封暮萧越想越闷,索性抬手推开窗子,只见一轮冷月,半挂在窗外,竟跟他一样伶仃孤寒,遂更生出愁思,取了萧来临窗吹奏起来,曲声和着心意竟吹了整整一宿,直至天光放亮,才安寝。
  
  刚进二月,虽开了春,入夜也是寒气侵骨,在窗户边上吹了一夜萧的封暮萧,饶是身子骨强健也没扛住,第二日便发起热来,封良忙着去寻了赵氏过来,请了太医进府瞧病,却说是伤于情致,又着风寒,勾起症候来,倒不碍什么事。
  
  送走太医,赵氏夫人叹口气,说到底还是心病,及早娶了那位苏二姑娘进门才是大事,便寻了徐静云的娘来,让带了话去,倒是没想这会儿却痛快儿。
  
  赵氏得了准信儿,就往封暮萧院子来,想着告诉他这个喜信儿,也省得他成日惦记着,从抄手游廊刚行至窗下,就听见暮萧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反复吟唱不休,正是诗经中的《采薇》,诗句虽无男女之思,却被他吟诵的颇有旖旎之意,更暗合了采薇道闺名在里头,直到此刻,赵氏方觉,儿子心里竟如此钟情那苏采薇。
  
  “给夫人请安。”门口的小厮忙见礼,窗子里的声音戛然而止,封暮萧快不迎了出来,扶着赵氏进了屋。
  
  赵氏也不戳破,只笑眯眯的瞧着儿子有些暗红的俊脸道:“倒是被你师傅□的身子骨强健多了,这才一天就好了,我来是想跟你说,苏家那边应了亲事,我跟你父亲商量着选个吉日让媒人上门提亲呢,这纳采、问名之后还要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么算来,怎么也要五月初才能娶进门来,这还是要赶着置办,明儿娘可就要忙起来了。”
  
  一霎时,封暮萧就觉数九寒天来忽来了一阵春风,心里那些压在寒霜之下的百花,齐齐盛放开来,竟是没有比此刻更欢喜的时候了:“她,她真应了?”
  
  赵氏看儿子那样儿,不禁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点点头:“应了,这一回可随了你的心意,不许再胡闹。”说着,站起来要走,被封暮萧一把扯住:“采薇,采薇,她真应了亲事?”赵氏没辙的道:“她就这般好……”说的封暮萧俊脸通红。
  
  他娘前脚出了院子, 封暮萧后脚就让小厮拿了斗篷来,让封良备马,说要去参领府,封良忙道:“公子今儿去参领府恐寻不着人,听说今儿竹茗轩城东的新铺子开张,想必二姑娘没空在家里待着。”封暮萧一听才道:“倒是忘了这个,那就去城东的铺子寻她。”
  
  竹茗轩的新铺子开在城东,并不是闹市,只是一个临街的大场院,买来翻盖的,前面改成两层的木质阁楼,后面的大场院盖成了作坊,也不是炒制茶,而是做茶点的作坊。
  
  采薇也没想到东篱轩的茶点如此受欢迎,说起来,不过现代她吃过的一些小点心,结合这里的做法,制出来的,只是她向来信奉美食美器,故此,所有茶点味道之外她最要求卖相,盛放在各式各样的器皿里,令人一见就想尝尝
  
  这些器皿是她亲自画了样儿,让王宝财去浮梁镇用薄胎瓷烧纸而成的,几船的薄胎瓷运到京来,也只挑了二百件能过眼的,剩下的采薇让伙计全砸了。
  
  当时王宝财还心疼的不行说:“这些瓷器即便有些瑕疵,拿到市面上也能值不少银子,怎就砸了,快可惜的。“采薇道:“若大街小巷贩夫走卒用的家伙什都是东篱轩的东西,咱们的东篱轩凭什么立足。”
  
  有了这些家伙什的衬托,东篱轩的茶点就显得分外高级起来,凡是去东篱轩吃茶的,临走都会捎些点心回府,让府里的内眷尝鲜,日子久了,东篱轩的茶点倒是名声在外,外带的多起来,东篱轩后的厨房,难免支应不过来,采薇就想了这个主意。
  
  她是想着先在这里试试,如果卖的好,就把这里劈个更大的作坊,专门做了茶点发,到各个竹茗轩的铺子里一起卖,如今兖州府,冀州府,加上京城,竹茗轩的铺子一共有九十八家,若每个铺子都卖茶点,也有相当大的利润可图。
  
  本来采薇是想开个卖玉石的铺子,她对那些也有兴趣,只不过郑姐姐刚成亲,也不知南蛮那边究竟行情如何,她的蓝田日暖恐还要等一阵,就先鼓捣出这个茶点的买卖来。
  
  今儿第一天开张就人满为患,采薇最知道广告有多重要,城东的铺子没开张之前,就在东篱轩大门外显眼的位置贴了布告,价格自然比东篱轩要便宜太多,故此,也不止各府听着信儿来买点心的,还有一些老百姓也排队想着买回去尝尝鲜。
  
  从一早到了近午的时候,仍人流不断,也不知道是凑热闹的心理作祟,还是真喜欢,反正买点心的队伍始,终排着长长的一大溜,蔚为壮观。
  
  封暮萧带着封良绕过队伍直接去了后门,从后门进去里面,问王宝财:“采薇呢”王宝财笑道:“在后面跟着厨房呢。”
  
  封暮萧把手里的马鞭递给封良,自己去了后面,进了后面厨房倒有些愣住,厨房这个地方又是火又是灶的,封暮萧道记忆中总是乱糟糟的,即便他们府里的也一样,可这里却相当干净。
  
  分成颇规整的两边,一边是个长长通到那头的案板,两边坐着厨娘小厮,都穿着蓝布衣裳,包着头,把手里的面团捏制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捏好了,有人拿到另一边,另一边或蒸或烤的,出炉后,自然有人端到前面去卖,虽忙碌却有条不紊。
  
  因采薇戴了跟旁人一样的青布包头,封暮萧打量一圈才找到她,采薇看见他,把手里捏了一半的面团放在案板上,走了出来。
  
  封暮萧跟在她后面进了外头院角的屋里,屋子不大却收拾的很是干净,采薇在盆架上的盆里洗了手,把围裙脱下,才问:“你怎知道我在这里?“却没听见回应,采薇疑惑的转过身来,发现,封暮萧直愣愣盯着自己,采薇脸一红喊了声:“三月,倒茶来。”
  
  三月在外面应了一声,却迟迟没进来,封暮萧回神道:“你这样的打扮,倒有田居之风。”采薇扑哧笑道:“你直说我像个乡下丫头不就得了,说起来,我本来就是个乡下丫头。”
  
  封暮萧端详她半晌儿低声道:“那日原是我的不是,你莫要真恼了才好。”采薇斜着眼睨了他一眼:“你真傻假傻,我若真恼了,还能应了你家的事。”说着,抬手想把头上的包头的蓝布拽下来,却不想勾住头上的簪子。
  
  封暮萧急忙道:“我帮你取下来……”不等采薇答应,走过去把帮她把头上的蓝布取了下来,还替她拢了拢弄乱的发丝,却突然望见她腻白如玉的脖颈,不禁发起呆来,只觉一阵幽香袭来,竟有些燥热难当。
  
  采薇发现木头在自己身后立了半天没动静,回身就见他盯着自己的脖颈,眼睛都直了,脸腾一下就红了,没好气的道:“你看什么?”一把推开他,远远坐到那边炕上。
  
  “我,我……”封暮萧知道自己孟浪,一张俊脸胀的通红,我了半天没说下去,采薇见他那窘迫的样儿,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也不在为难他:“既然来了,尝尝我这里的点心,比你们家如何?三月……”
  
  三月这才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个瓷白剔透的小托盘,托盘里几块青翠糕点,放在炕桌上。封暮萧瞧着颜色可喜,便尝了一口,并不似平常点心那样甜腻,且有淡淡的茶香,清新爽口便问:“这是什么点心,怎的我从来没见过?”
  
  采薇调皮的眨眨眼:“这个却还没起名。”封暮萧仔细端详片刻道:“瞧着倒像朵含苞的牡丹花,莫如就叫绿牡丹可好?”
  




86

86、中会员杜少卿金榜题名 。。。 
 
 
  封暮萧从竹茗轩出来;刚上马,伙计从里面追出来;递给他两个精致的攒金提盒,只说二公子让他拿回去吃着玩的;封暮萧往门里瞧了一眼,眉梢不禁萦上喜色。
  
  回府去把一个提盒送去了祖父院子,另一个拿到了母亲屋里,晚上国丈大人的案头就多了一碟精致的点心。
  
  国丈大人瞧着这点心与素日的不同;便捻了一块来吃;不禁跟身边伺候到人道:“今儿的点心爽口,让厨房明儿依着这样的再做几样来……”话刚落,就见赵氏夫人一脚迈进来道:“老爷想再吃这点心;可得等着儿媳妇进门来。”
  
  国丈大人奇道:“不过一碟子点心;跟儿媳有甚关联?”赵氏夫人道:“这哪是咱们府里做出的点心,是苏家新开铺子里的茶点,暮萧今儿带回来的,我吃着也好,不像咱们府里的一味甜腻,我原还说儿子毕竟大了,知道孝顺爹娘了,问了封良才知道是苏丫头让带回来的,做的各色精致,可见这孩子有心,比暮萧还更强些。”
  
  国丈大人不禁笑道:“这儿媳妇还没进门,你这心倒偏了。”赵氏夫人道:“偏不偏的,就这一个,虽我还未见过,连娘娘都说她好,必不差的,虽门第差些,有什么打紧,最要紧他们俩性子相投,也省得以后打打闹闹的不消停。”
  
  国丈大人道:“可选好了吉日?”赵氏夫人点点头:“近些二月初八是个上好的吉日,只这个大媒谁来做,却有些作难,我想了几日,都没想出个妥帖恰当的人来。”
  
  国丈大人道:“这有何难?就烦请表妹夫做这个大媒也就是了,又体面,又持重,又是亲戚。”
  
  赵氏喜道:“这一高兴起来,倒忘了他。”第二日便请了侍郎夫人过来商量,徐夫人一听心里欢喜,这事终是成了,虽说她是封家出来的姑娘,毕竟远些,采薇这一嫁进来,以后苏家可不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她们徐家脸上也有光。
  
  回去跟丈夫一说,徐侍郎笑道:“苏家这些日子倒是鸿运当头。”徐夫人忙问:“这话从哪里说起的?”徐侍郎道:“他家那个干亲,杜家公子杜少卿三篇文章锦绣生花,笔酣墨饱,主考的几位大人交口称赞,点了他的会员,明儿就有送喜报的登门,皇上圣明,又向来惜才,待殿试后,还不知有怎样大的造化呢,说不得,就是朝廷一位才俊新贵也未可知。”徐夫人却听女儿提过这杜少卿跟采薇貌似议过亲,听了丈夫这话,就觉有些不妥,又一想男未婚女未嫁的,也不算什么大事,便撂下了。
  
  第二日采薇一早就去了南蛮王府,因这亲事是皇上主婚,太后做媒,皇上便在京城赐了一座南蛮王府,归做他们成亲之用,以后回来省亲,也算有个落脚之处,虽日子近,却也收拾的奢华齐整。
  
  采薇知道南蛮王明儿便要启程回去,故此今儿来瞧郑心兰,刚进了垂花门,迎面就遇上郑姐姐的夫婿南蛮王段昕。
  
  说起来只郑姐姐成婚那日,远远瞧见过一眼,今儿还是头一回见,采薇蹲身行礼,略踌躇喊了声:“姐夫。”
  
  段昕从小喜文不喜武,跟他父亲的脾性大异,大明跟南蛮前后两次开战,南蛮的境况不仅没转好反而民不聊生,南蛮需要议和,需要休养生息,再也经不起丝毫战乱,故此,他当了新南蛮王之后,愿献降表称臣,据守南郡。
  
  对于娶大明女子,即使王妃不丧,他也早有此意,只是没想到娶到了自己分外中意的妻子,却是意外之喜。
  
  新婚夜论起因由,才知道灯节那日无意得的荷包竟是出自心兰之手,且她和悦温婉,才高貌美,与她倾谈,如遇知音,故,虽刚成亲,夫妻之间却和美亲近,自然知道苏采薇是妻子的金兰姐妹,刚刚段昕还有些为难,该如何应对在,却被苏采薇一句姐夫唤的笑了,暗道不怪妻子说她这个妹子伶俐,这姐夫叫出来可不就近了,便也应了声小姨,前头去了。
  
  采薇跟着点翠一边往里走,一边小声问:“姐姐可好?”点翠掩嘴笑道:“姑娘放心吧!没这么好的了。”
  
  采薇不禁笑了:“我瞧你倒是比姐姐还欢喜。”点翠道:“我是替我们家姑娘欢喜……”说话儿就进了正院子,采薇见着廊下立着两个眼生的丫头,生的颇有几分颜色,不禁多瞧了两眼。
  
  进了屋郑心兰已经迎了出来埋怨道:“妹子自来是个大忙人,难道也不念着姐姐这一去,不知何年再见,也不想着来跟我说说话儿。”携着她的手进了里头,姐俩儿坐在炕上,让人烹茶进来。
  
  采薇笑道:“哪是我忙,我是想着不要过来讨姐姐的嫌才是,姐姐姐夫刚成婚,我可别没眼色。”
  
  郑心兰脸一红,呸一声道:“你这丫头的嘴一贯叼,倒学会了恶人先告状。”采薇不禁笑着端详她,只见比前几日多了几分无形的娇美,更显妩媚。
  
  郑心兰拉着她的手道:“虽不舍,明儿也要跟着王爷去了,俗话说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王爷我就是南蛮的人了,自然那里才是我的家,你我姐妹虽投契,仔细算来,在一起的日子却不多,姐姐一直引以为憾,倒是盼着你,若得机缘去南蛮瞧瞧,你那个玉石生意我跟王爷提了,他说这却不难,需的你自己去一趟。”
  
  采薇点点头道:“等得了机会,我去瞧姐姐。”郑心兰道:“话是这么说,等你嫁入国公府,哪还能出去?”采薇道:“自然有我的法子,姐姐放心,我必然去瞧你的……”
  
  姐俩儿说了会儿话,采薇怕搅了她收拾行李,便告辞出来,出了南蛮王府,没回小叔府里,拐个弯回了自己家,想着去瞧瞧自己的小侄子,那小家伙生的虎头虎脑,比他爹得人心多了,采薇瞧着,倒有几分像和尚刚落生的模样二,她娘也说像。
  
  还没走到门前,就看见围着一群人又吹又打得热闹,三月道:“可不得了,这是有了什么喜事不成?”三月忙上前去瞧,回来说是送喜报的差人,说杜公子中了头名会员,杜公子正在门前接喜报派送赏钱呢,老爷也在。
  
  采薇略沉吟道:“咱们去姐姐哪里。”两人直接进了旁边周家开的侧门,到了姐姐屋里,明薇跟丫头正在屋里做活计,见她来了,明薇笑道:“我还说这几日不见你的影儿,听你姐夫说,城东又开了个铺子,不是我说你,这都快定亲的人了,还成日往外跑像什么话。”
  
  采薇道:“杜少卿中了会员,姐夫如何?”明薇叹道:“榜上无名,我瞧着你姐夫倒没不自在,去吏部挂了名儿,赶明儿外放个一官半职,也算遂了他的心。”
  
  采薇点点头,便问小侄子呢,明薇白了她一眼:“来我这里就为瞧他来了,刚吃了奶,那屋睡的正熟……”采薇站起来就往那屋跑,明薇忙跟了过去,把她拽了回来:“刚睡了,你别倒蹬他,回头醒了你可哄他?嗓子眼大,跟和尚小时一样,哭起来就没结没完的。”
  
  采薇只得回来,明薇遣了屋里的婆子丫头,拉着她的手小声道:“听娘说,封家那边送了信过来,挑了初八的日子上门说媒纳采,你心里怎生计较的,杜少卿哪里可说明白了?”
  
  采薇道:“我跟杜少卿能有什么,又是干亲,干娘心心念念要给他寻个高门嫡女娶进门,如今杜少卿得中会员,赶明儿金殿上蟾宫折桂可不正遂了心,我与他却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的。”
  
  明薇道:“封家这大媒一上门,他便有什么心思也明白了,对了,这些日子我帮你绣了几样活计出来,以前娘让你拿针线,却比杀了你都难,如今我瞧你怎办,那些帐子,盖头,铺的,盖的,难不成都让丫头做,让你婆家知道,看你怎生过去。”
  
  采薇道:“他们家要娶绣工好的,不如去娶个绣娘家去,巴巴的娶我做什么?”明薇不禁笑出来,点点她的额头:“真真这话十足的刁钻了,谁说让你跟绣娘一样了,但手边的活计也要拿起一些,德言容功,那样的宅门里可不最讲这些。”
  
  采薇抱着姐姐的胳膊道:“姐姐放心好了,这些我省得。”明薇道:“你省的就好。”采薇呆了会儿,仍回了小叔那边。
  
  二月初八是吉日,也是皇上殿试的日子,杜少卿中了会员之后,总有些同年贡生来往相邀,不好再在苏家住着,便仍回了客栈落脚。
  
  只因丰收总在外头走动,却听见了些影儿,听说国公府要跟苏家结亲家,苏家一共就两个姑娘,不是二姑娘可是哪个,虽听了这些,却怕告诉公子他无心会试,便隐下了,想着等殿试之后再说与他,趁早断了心思为好。
  
  心里却道,怪不得三月说家世,模样,本事,都比的过,封子都的大名,京城里谁人不知呢,皇后的嫡亲兄弟,那就是正经的国舅爷,自家公子便是高中了状元,也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倒不妨苏家有这样大的本事,怎就攀上了国公府的高门第,自家公子积在心里这十来年的心思,可不就落空了……
  




87

87、广升楼采薇再见杜少卿 。。。 
 
 
  杜少卿搬出苏家之后;就住在客栈里天字号房里,同住在这里的还有几个同年的贡生;来往相邀吃酒,免不得说一些闲话。
  
  这次中了会试的举子;算上他只四个是外乡的举人,剩下的都是出身国子监的士族子弟,其中有一个叫赵政的跟封家沾着些亲戚,故此知道些底细事儿;因觉着这起亲事实在稀罕;便在酒桌上说了出来。
  
  那赵政道:“你们可知咱们京里近日出了一桩稀奇事?”旁人便问:“什么稀奇事?”赵政道:“就是定国公府的小公爷要娶个商人之女呢?”旁人笑道:“赵兄可是吃醉了酒,胡说起来,闻的国公府到了这一代;也只得了一个嫡孙子;就是幼年便才名远播的封子都,不说他爷爷定国公,亲姐姐可是当今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这可不是正经的国舅爷,又在军中立了大功,听说皇上赏了吏部的差事呢,尊贵处自不必说,便是娶个公主家去也不配得,怎会巴巴的娶个商人之女,可见胡说。”
  
  赵政却笑道:“你们不知这里的底细也是有的,却怎说我胡说。”旁人便道:“那你说说,怎么个底细。”
  
  赵政道:“你们知道什么,虽国公府就这一个嫡孙子,却从小拜了师傅,跟着跑江湖去了,他有个师弟,便是如今的参领苏大人,也不知怎的,就瞧上了苏大人的侄女,苏家也不过近日才出了个当官的,听说以前就是个庄户人家出身,贫的连口饭都吃不上。”
  
  旁人插过嘴道:“你说的可是开着竹茗轩和东篱轩的苏家,他家现在可不贫了,说家财万贯都亏了,算的一方巨贾,那银子转的跟流水似的。”
  
  另一人道:“即便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商人罢了,士农工商,这商人排在最末,哪攀的上国公府的门庭。”
  
  赵政道:“所以才说是件稀奇事儿,不知怎的就要娶他家的姑娘了。”旁人道:“这么大的事儿怎的咱们都没听见影儿。”
  
  赵政道:“这婚姻事谁还到处嚷嚷不成,听说定了二月初八,就是咱们殿试的那日纳采呢……”杜少卿手里的杯盏啪一声掉在桌上,盏里的酒溅了一桌子。
  
  杜少卿一把抓住赵政:“你说的可当真?”赵政原不过当个新鲜事儿说出来图个乐子,哪想到杜少卿如此,便道:“杜兄这是怎么了,不过是旁人的热闹,说出来大家听听罢了。”
  
  杜少卿直直看着他,又问了一句:“你说的这事可当真?”赵政见他形容大异,不禁点点头道:“当真。”杜少卿颓然坐下,好半晌回不过神儿来。
  
  众人道他吃多了酒,忙叫进他的小厮丰收扶着他回房歇息,丰收扶着杜少卿进了屋,杜少卿一把拽住他问:“采薇跟国公府的亲事你也是知道的吗?”
  
  丰收这才明白原来事情终是露了出来,便道:“公子看开些吧!不是有句话说,天下何处无芳草,如今公子高中会员,待殿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