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公卿-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朱高煦,朱橡眼中的慈爱之意更浓:“煦儿你为人豪爽,做事不拘小节,这一点很象联,也深为联之所喜。尤其是你侍母以至孝,联都看在眼中
    朱橡和徐皇后也算是患难夫妻,夫妇二人感情极睦。朱高煦经常找各种借口往后宫跑,这一点比事务繁集的大王爷朱高炽要强的多。
    “煦儿你在京中耽搁了几年,不如你兄长的经营。其实在联的眼中,你们两个有多大的实力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联愿意,随时可以让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更加强大。”朱林毫不顾忌的说着不该说的话:“但是你这个人做事太过于急躁,脾气也忒多暴戾,不是个能成大事的
    “不能成大事”这样的评语在一般的百姓之家也不算个什么 但是在皇家却是至关重要。朱林这么一说,基本就断送了汉王朱高煦成为太子的可能一一个不能成大事的太子,还有个屁用?
    朱高煦心中如起了一层寒冰,不由自主的想偏过脑袋看看林三洪,希望林三洪能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候为自己说几句好话。旋即想到林三洪也帮不上自己,立刻低下脑袋。
    “煦儿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你是个肯做实事不在乎虚名的。现如今我大明缺少的就你这种人。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事情,一切都有可能。”
    “一切都有可能”是什么意思?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清楚。
    朱高煦大喜过望,跪倒在地:“儿臣素来急躁,恳请尖皇时时垂讯
    朱橡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垂讯什么。也不接朱高煦的话头,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按说新朝已经定,也该立下储君。联之子嗣当中,唯有你二人可堪大用。但你二人各有缺陷,联亦是犹豫不决。炽儿久有功绩,而这次的湖广之事虽是林三洪的首功。可也会安到煦儿的头上。从声望上说,你们二人差不多也算是平了。如今联再给你们一个做公平之争的机会,自今日起,你们二人都会领到差使,各自去做,不管是谁只要做的好了。联会看在眼中,以后嘛。也不必联多言。你们都知道的。”
    朱橡继续说道:“炽儿手下有个姚师傅,不过联可以提前告诉你,姚广孝早已有了功成身退之意,在这件事情上,联稍一点拨,姚广孝会知道怎么做的。只要联给了你差使,他不会再帮你,
    “儿臣明白。”
    “还有煦儿,你也莫说自己根基浅薄,因为这一次联对你兄弟二人绝对公平。林三洪是个人才,也是你的患难之人,不过这一次你用他不上了。在削藩之事未彻底解决之前,联不会在启用此人。”
    朱林从书案上取过两封早已准备妥当的密札,分别交给朱高炽和朱高煦:“这是你们新的差事。用心去做吧。联只告诉你们一句,如今日这般的谈话,是你我父子之间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后绝对不会再有。
    我想看看你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切不可投机取巧。”
    “是!”
    兄弟二人很仔细的把密札揣进怀中,知道这密札里头就是父亲的考验,兄弟二人的比拼终于从地下转为公开。
    ”你们兄弟二人各自做各自的,若是互相攻击互相拆台,联”朱橡很不客气的说道:“无论是谁,联容你们不得,去吧!”
    大王爷朱高炽很恭敬的告退,汉王朱高炽看了林三洪一眼,也很知趣的退了出去。
    内书房中仅余朱林和林三洪二人。
    如刚才这般谈话,就算是亲如父子者,也不会有几次,绝对不适合有外人在场。朱抹更不是什么昏庸无能之辈,故意让林三洪听着这些话。一定是事出有因。
    到底是因为什么朱林才让自己旁听?林三洪不敢问。
    眼看着两个皇子已经退下。朱林却独独把自己留下,很明显是有话要说。要说什么?林三洪还是不敢问。
    眼下这种情况,只有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等候朱林开口。
    偏偏朱拯一点也没有开口的意识,反而是慢悠悠的上了床榻,翻看书案上的奏章,不时用朱笔留下批文。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林三洪的腿都跪的没有了知觉,朱橡还在慢悠悠的批阅奏章,一点也没有要和林三洪说话的意思。    过了好大一会子,朱橡似已疲惫,舒展一下腰身说道:“灯该剪了。”
    立刻就有宫人进来,取下纱笼剪去灯花,书房中顿时光明大作。宫人把所有的烛火都侍弄了,这才躬身退下。
    朱林看着跪着的林三洪,终于开口说道:“林三洪。”
    “罪臣在。”
    “你给联老老实实的回答,你对联有多少忠心?”
    这话问的可够重的,言外之意就是说林三洪没有多少忠诚之心这层意思林三洪听的出来。”这样的言辞几乎立刻就要脱口而出,但是话都口边。却晓得这么说完全就是废话,说了也等于没有说。
    朱橡身为大明天子,同样的话语也不知道一天要听多少次。在如此深夜,外臣还留在宫内,本身就已于体制不合,朱林不可能是为了听几句大表忠心的废话。
    林三洪心如电转仔细的斟酌措辞,而上边的朱林似子也不着急。继续批阅各色文书。
    过了足足有半盏热茶的工夫。林三洪才万分小心的说道:“哲君箕子侍商纣以极忠,终无力回天。魏郑国直言进谏屡犯天颜,却有贞观之治。臣不敢自比血诚无双的哲君,也没有胆量做直言进谏的魏征。只好努力做出一点事情,忠于不忠万岁自然慧眼如炬!”
    这话说的很滑头。用箕子和魏征的典故来为自己开脱,其实是把皮殊踢给了朱橡。
    我忠心不忠心,就要看你是商纣王还是唐太宗了。
    果然没有出乎林三洪的预料,朱林并没有大发雷霆恼怒万分,而是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你说,联是商纣王那样的昏君还是唐太宗那样的明主?”
    要是平日里,林三洪绝对没有说这种话的胆量。朱林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动辄杀人,绝对不是什么宽仁之人。
    可今天不一样,今天晚上的情形摆明就是有重要的话题,绝对不能一味逢迎,而是要拿出点真东西来  朱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朱林是商纣王之类的昏君。就算脑袋没有立刻搬家,估计也活不过三天两后晌。可要是说朱橡是唐太宗那样的明主,估计朱林自己都不相信,要是旁人在这个时候就真的抓瞎了。
    可林三洪不是旁人,领先这个时代几百年的眼光可以恰大好处的发挥功用。朱林是什么样的君王恐怕没有人比林三洪更清楚了。
    “陛下断然不是商纣之昏。亦无唐宗之仁。”林三洪唯恐触怒了朱橡,赶紧街口说道:“陛下乃是豪霸雄主!”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朱林这个人确实有很多污点,但是绝对当得起”豪霸雄主”这个评语。
    形容一个皇帝,要么就是昏君要么就是明主,朱林还是头一次听到“豪霸雄主”这样的评价,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豪霸雄主!豪霸雄主!说的好,联知道你这个是阿谀之词,不过联确实喜欢。起来吧。”
    林三洪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偷偷抹了把冷汗暗自庆幸:看来这一记马屁果然拍对了地方。
    朱橡的皇位是从侄儿手中夺过来的,以藩王的身份篡位,要是说什么千古明君就等于是一个耳光抽在他的脸上。自登记以来。朱林杀了多少大臣,又有多少人头落地,恐怕他自己都算不清楚了,更加谈不上什么宽仁二字。
    只有说是豪霸雄主才行。
    这个时候,就要趁热打铁,林三洪带着明显的奉承语气说道:“刚才罪臣闻得万岁之言,知万岁要看千古未闻的基业,展万代不拔的宏图。元朝虽已北遁,蒙古帝国实力尚存。若是陛下能够承得此等基业,岭北葱西,万里河山亿兆生灵俱为我大明所有,如此气势如此魄力,纵秦皇汉武亦拍马难及”
    “行了,行了。你也别奉承了。”朱林大笑着说道:“联虽喜你的阿谀之词,可联还没有糊涂,知道你这是在讨联的喜欢。此下左右无人,说说正,一。
    “《大明国》书文出自你手,肯定你已有就成算,你是怎么想的,仔仔细细的说出来给联听听”
    “罪臣不敢妄言国家大事!”
    未来几百年的国策都定在《大明国》一文当中,书面上的东西还可以接着朱高煦的名义写出来。真要是商讨,也应该是朱林和他手下的文成武将确定细节。一个小小的七品御史。还是个被各处官职的。在御书房里和皇帝说什么国策,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联不是那种随便听信臣子之言的君主。你尽管说,联还没有糊涂到要对你言听计从的地步,说吧。”    林三洪舔了舔嘴唇,网好为朱林看到,唤了一声:“来人,赐茶。
    谢过茶水之后。林三洪象征性的沾了沾嘴唇:“以罪臣愚见:自忽必烈立元以来,蒙古素为忽必烈子孙执掌。其实忽必烈系人马从元立国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对其他蒙古汗国的真正掌控。所余者仅仅剩下蒙古本部号令各个汗国的象征意知”
    元朝虽然是各个蒙古汗国的宗主,其实几个蒙古汗国之间早就不存在什么统属关系。谁也指挥不了谁,这种局面早已形成百年之久。但是忽必烈系黄金家族始终是蒙古各个汗国名义上的宗主,即便是在眼下,北元的实力远不如其他几个汗国,这种表面上的权威依然存在。
    “现如今忽必烈系已经式微,皇权屡屡为他人所夺,如今更是朝不保夕。既已如此,罪臣一愚之德以为,可以承认忽必烈系为蒙古正统,不管是用战争还用什么其他手段,只要降服了这一支,就等于是从名义上传承了蒙元的宗主权…”
    “联亦有此意,你接着说吧。”
    “只要做到此点,我大明尽可以以雄厚目力击败几个微不足道的蒙古小部。宣扬蒙古正统之所在。等到时机成轧,”
    “各个击破是不是?”朱槽毕竟的皇帝。对于明帝国的情况远比林三洪这个外来客要清楚的多:“你也说过了。几个蒙古汗国实力不弱,我大明立国尚浅,远征异域恐难建功。联知道你肯定有稳妥的想法,一并说出来吧,说的好了,联会恕了你的罪。”
    看来朱橡是真想从自己肚子里掏出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了。到了这个时候,不露出点真本事也不行:“战争,尤其是直接动用刀兵。实为下下至策。”
    林三洪已经把话说的很婉转了,其实弦外之音就是:大明朝的实力自保绝对有富余,要是主动远征万里之外的蒙古汗国,恐怕就是力不从心了。
    “唐时臣突厥收拢右两道之举可以借鉴,以刀兵为辅,以中原雄厚人力财力为主,一点一点拖垮对手才是主要手段。蒙古入主中原之时,兵力何其强盛?蒙古铁骑纵横万里鲜有敌手。普天之下,闻蒙古兵至无不望风而降。然短短几十载之后。昔日强大无敌的蒙古铁骑就被各路义军打的左右难顾,何也?”
    当初的蒙古铁骑够厉害了吧?占地万里灭国百余,弹指之间可下一城,战力可以算是天下无双。然而仅仅过了几十年,到忽必烈征宋的时候,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就以可以察觉的速度迅速下滑,逼的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使用汉人军队,耗时几十载才灭了风雨飘摇的残宋。到元朝后期,蒙古军队的战斗力连三成都没有剩下。
    林三洪口中的“义军”其实就是一帮子吃不上饭的流民,要不是顾忌到朱元樟也是义军,林三洪直接就用“乌合之众”这个词了。举着粗糙的武器的饥民就能打的蒙古军四下救火应接不暇。要不是因为各路义军互相攻击互相不服,元朝灭亡的速度还要提前。
    就是大明太祖朱元樟,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和各路义军互相攻打。
    蒙古人尤其是元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下降的如此迅速?
    ”我中原繁盛之地,蒙古游牧之民,初得天下如乞丐如字山。纸醉金迷已是必然,故而战力飞速下滑。”林三洪指着西北方向说道:“而其他蒙古汗国地处偏远。民贫地瘾,战斗力肯定没有下降太多,故而各个汗国远比元朝宗主更加持久。只要我朝输以锦绣,诱以享乐,蒙古汗国不然走上元朝的老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外族统治土著的蒙古汗国本不事生产。不出二十毛  必然严重依赖我朝。以我朝之锦绣换其战马皮革,以享乐换其衰败,即便不用大军征伐,其必自亡!”
    “深和联意!”朱捷微微点头:“此为之一“好了,你说的不错,不过只能算是一个方面。具体的大局联还要再做思量
    “联也乏了,你下去吧。你闯了这么大的祸事,本该斩杀,不过联怜你之才,特旨允你回家。至于官职暂时就不要想了。”
    “谢万岁天恩。”
    朱林有点不耐烦的挥挥手:“告退吧,联的年岁大了,熬不得夜,真的乏了,哎”
    林三洪不敢再说什么,很小心的躬身告退”
    林三洪出去之后,已经“乏了”的朱林立刻蹿了起来,敏捷的如同少年,脸上全都亢奋之色。捧着《大明国》书文左看右看,接连看了几遍也不忍释手,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大明国!大明国!大明县即为天下。天下即为大明国,大明国之大即为天下之知…”
    “豪霸雄主!豪霸雄主!联定要开辟万里河山,成千古未竞之业,以豪霸雄主之名留传史籍!”
    ”好个大明国,好个豪霸雄主!”朱林已经陷入一种莫名的兴奋状态,忍不住走下床来,劈手推开窗子,让清冽的夜风吹拂自己的脸面,浑如当年在北平遥望南方,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朱林大呼一声:“来人,取山川图叭”
    八仙过海 第121章 此题无解
     更新时间:2010…10…6 17:19:14 本章字数:15215
    旧酗暂门之外,一乘小小的“四人抬。候在夜色之中。一盏嗽嘶的纱灯照不了三两步远。见到林三洪从里头出来,魏成栋上前小声说道:“林老弟,林老弟这边和,”
    魏成栋虚虚的搀了一把,把林三洪送进“四人抬”:“我已经等了不少时辰,快走吧,快走吧。”
    朱林直接从监副所提人,肯定是有事情,何况皇帝也没有打算治林三洪的大罪,关进监牢也不过是走走过场。估计这次提出来之后就会放人了。考虑到林三洪腿脚不便,朱高煦特意让人在宫门外候迎。
    时已是午夜,月过中天静寂无声,“四人抬”悄无声息的进了汉王府。
    “父皇和你说了什么
    朱高煦兄弟二人出宫之后,朱林单独留下林三洪一人,肯定是有十分紧要的事情,朱高煦自然关心。
    林三洪道:“就是《大明国》书文的种种细节,看这个架势,皇上已经有了对北方用兵的打算。汉王要有所准备才是。”
    削藩之事已经有了眉目,一旦安顿好内部,必然对北方用兵。这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大军北伐事关重大,绝对不是象戏文里那样说一句“兵发凉州去者”就可以办到的。
    数万大军,转战千里,因为冷兵器时代的特性,每一场大战都是旷日持久,先不去说战争本身,光是事先的准备就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朱高煦一边命人备饭,一边说道:“县上已着我领礼部衙门了
    看着朱高煦神色之间颇为得意,林三洪赶紧追问:“这可是皇上的密札之中所言之事?。
    “是,就是在密札里说的,过丹天我就会领礼部诸衙门!”
    也怪不得朱高煦得意,他虽然是汉王,却是空头的爵个,身份虽然尊贵实权却没有多少。除非是有皇命差使,否则就是闲散王爷一个。如今钦命领礼部衙门,已经是正式的任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权了。以后会有很多做事的机会,自然也就有了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林三洪却没有多少欣喜之色。
    按照明朝的体制,朱高煦这样的身份根本就不能做实官,更不可能统领礼部,朱林这么干明显是和祖制不合。
    朱元璋废除宰辅,建立内阁六部制度,其本意就是为了把皇权和行政权分开。虽然朱元璋本人也不把内阁当成内阁,可好歹还保留了内阁和六部的执行权。朱林则更进一步的彻底把内阁秘书化了,这一次又让皇子统领六部之一的礼部,已经传达出一个清清楚楚的信号:皇帝不仅要架空内阁和六部,这一次是直接插手控制。皇权还会进一步集中,六部很快就连最后的执行权限都被录夺了,天下权柄将皆出皇帝之手。
    礼部,掌各藩王、属国、土官往来之事,职嘉礼、祭礼、军礼、宾礼等。虽然天下学政、科举也归口礼部,但是开科取士并不是礼部独揽,而是要和其他衙门会同办理。如果朱高煦统领礼部的话,主要职能还是内务往来和外交事宜。
    “汉王统领礼部,大王爷也肯定分到了六部中的一部朱林已经明锣明鼓的说出要给兄弟二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照这么推算的话,大王爷朱高炽也应该有相应的职责。林三洪略作思索之后说道:“莫非是工部?”
    吏部、户部、兵部这样的衙门实在太过要害,就算朱林想要抓权,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权限揽在手中。若是这样的话,必定有人用“祖制”来堵住朱林的嘴,若是一次不能通过的话,以后就不那容易办理了。所以大王爷朱高炽也不可能执掌太过要害的部门,汉王捞到礼部。剩下的也就是刑部和工部了。相对而言,还是工部的可能更大一点。
    “不管大王爷那边了,先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朱高炽很踏实的说道:“礼部主要是执掌内外藩属、土官往来之事,如今削藩之事已成定局,恐怕很难再有寸进。我想在对外关系上做做工夫,贤弟以为主要方向何在?”
    “蒙古,绝对是蒙古!不论是北元还是其他蒙古汗国,汉王最好是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朱林已经对朱高煦兄弟二人表面了大明王朝未来的国策,就是积极对外扩张,第一个要面对的肯定是蒙古各部。所以就应该在这个方面下细细的功夫,至于细节还不是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
    正说着,王府的仆役上了膳食,朱高煦留林三洪用了饭:“贤弟现在是白身了,不过也不要紧,起起落落的事情贤弟也不是没有经历过,等削藩的事情一过去,我就多跑跑宫里,争取把贤弟调过来,咱们兄弟并肩携手,好好干一番事业给天下人看看
    林三洪并没有接过朱高煦的话茬,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湖广之事虽然了了,可还有些收尾事宜一定要做。于我同行的包慕正已然身死,他的身后之事还需要处理。此人留下一个”一个遗孀,我本应该去看看。可是包慕正之死和我有莫大牵连,我也没有脸面去见那个女人。汉王可遣人去瓜子巷找一个叫做唤儿的女人,给她些银子做度日之用”。
    “嗯,这个我可以理会到。”
    “还有武家营的那些山民,这些人不仅曾大力助我,更对我有莫大恩惠。当时情形紧迫,不得不将这些人送到京城,我担心他们过不上好日子,想,,想
    朱高煦哈哈一笑:“这些人被朝廷收容,暂时安置在城东的皇庄里,有个大使专门照看。若是贤弟念着他们的恩惠,我也能调过来给你照看
    “多谢王爷,我正是此意。”林三洪说道:“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也确是把这些山民拉在身边亲自照看着
    隔了一日,朱高煦出是书文,林三洪终于再次见到武家营的山民。英子等人似乎也一直在等待着林三洪,在他们看来,也只有林三洪这个。旧略颈遥远的京城!地。武家营的山民们贝到林二洪就好仙吧聊期盼凡久的亲人一般,英子大步迎了上来:“钦差大人总算来领乡亲们了,”
    “我时时刻刻都是惦记着大家,只是”不得自由才耽搁了这么许多时日。如今好了,一切都已经过去,带着大家到我那么去”林三洪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笑道:“我也不什么钦差大人了,和大家一样都是寻常的百姓。”
    武家营的乡亲们这才知道林三洪不仅被罢官,而且还深陷图固,一时无语。
    在大家的心目中,钦差大人这种敢于和楚王公然叫阵的人物 绝对是大明朝绝无仅有的铮铮忠臣,大明朝圣天子在位,如林大人这样的忠臣就应该加官晋爵,怎么还丢了官职进了监牢?
    “昏君!”英子小声的骂着,可把林三洪唬的不轻。这可是皇庄里头,要是被别人听去了,少不得又是一场麻烦。
    急忙做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说道:“皇上有皇上的想法,可不敢这么乱说的,”
    “林大卢、是我见过唯一的清官,对皇上对大明忠贞无二,连林大人这样的忠臣都被罢官,可不见是昏君么?”
    在英子这些百姓的眼中,天底下的官儿只有两种,绝大部分属于那种拨刮地皮威福地方的赃官贪官,如林三洪这种为老百姓办事情为朝廷尽忠心的好官已如凤毛麟角一般稀少了。连忠臣奸佞都分辨不清楚,皇帝可不就是昏君么?
    官场之事,永远不是只有黑白两色,也不是象英子想的这么简单!
    林三洪无奈的说道:“清官这两个字千万莫用在我身上,莫然我污了如此崇高的字眼儿。至于是不是忠臣,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呢。管这些做甚?反正武家营已经毁了,我过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