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公卿-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府台衙门要大兴义学,这就是要重视我们读书人了”
    “你算什么读书人?读书人都是大老爷,都是穿绫罗绸缎骑高头大马的老爷。别说绸缎骏马,你若是能给老娘和家里的崽儿赚回几斤米来。老娘就认你这个读书人
    “我文秀才被这个几十年来就“不知读书人之贵”的老婆气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自己翻开了包袱,找出那件轻易舍不得穿一次的长衫,轻轻抚摸着这个代表着读书人身份的衣裳,的水渐渐模糊了双眼!
    “啊    。文秀才的尖叫嚣好像是老猫被踩了尾巴一般,声调都变的如同女人一样尖细:“我的长衫呀。被老鼠咬破了一个大洞,这可让我怎么见人?。
    去应聘义学先生是个。很正式的事情。肯定要和学政上的老爷见面,穿这样一件早已洗的发白的长衫本就落了身家。腰间的部位又被老鼠咬的对穿,怎么去见学政的老爷们?还不被那些人笑掉大牙?实在是有辱斯文呐!
    老婆根本就不理会已经带上哭腔的文秀才:“咬了就咬了,反正你也很少穿,过年的时候我给你打块补丁”我看还是算了吧,改成短褂子也可以穿,剪下来的布料还能给我做一副笼袖子呢
    把长衫改成短褂子,这是文秀才绝对无法接受的。不穿长衫还算什么文人?天底下哪里见过穿短褂子的读书人?这和鞭牛背扶黑犁的农夫还有什么区别?
    文秀才知道老婆无法理解自己心中的宏伟抱负,象个倔强而又负气的孩子一样,眼中含着泪水把心爱的长衫穿在身上,特意把腰里那一块带着大洞的部位用袖子遮挡住了,恨恨的说道:“我这就是找学政老爷。一定要做教书先生,要赚白花花的银子回来,还要拿白花花的精米回来,到时候,你这个不知斯文为何物的女人穿着老爷赚回来的锦缎。吃着老爷赚回来的精米。荷包里掖着老爷赚回来的银子,看你还怎么骂我?说不得过几年,会有我启蒙的学生中了状元,三元连中也说不准呢,到时候
    老婆根本就不理会文秀才,自顾自糊着天棚。
    揣着美好梦想大作白日之梦的文秀才一边念叨着一边穿好长衫,扭头就往外走,或许是太过于兴奋了。或许纯粹就是眼神儿不够使。也有可能是心有所想,“咣”一脑门子撞在门框上,”
    若是往日里,文秀才早就大声呼痛了,这一次却没有言语,抹了抹已经肿起一个大包的脑门儿,念叨着“我的学生肯定三元连中。的痴话。踢踏着破鞋就出门了,,
    兴办义学的影响确实很大,最起码现在看起来是这个样子。如同文秀才这样的读书人不在少数,这些人看到府台衙门摆出了要大办义学的消息之后,不论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无不趋之若鹜。
    好在府台衙门并没有说出具体要招收多少个教书先生,而这种义学也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先生,纯粹是为了启蒙而办的义学,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胜任先生这个职位,所以大部分前去应聘的文人都得到了满足。
    至于学生,似乎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了。
    随着教书先生的逐渐增多,随着最初几个义学开始教授一些文字,人们开始渐渐知道了义学的性质:
    不仅仅是完全免费,只要是学习的孩子,一天还有两顿饭吃。这才是实打实的实惠,不管孩子能不能学到什么,起码可以给家里省下一部分口粮。在这个时代,半大小子可以吃穷老子,义学里头有管饱的饭食,就算不为了学习而是纯粹为了混饭吃,也得去呀!    每个季节,义学里都会给孩子们两身样式简单的衣裤鞋袜,这也是实惠。每个月的考试中,若是学习的好,认识的字多,还有三十个铜钱的奖金,每季一次的大考中,若是名列前茅,奖金会升到一百个铜钱。等到年考的时候能够拔得头筹。一两银子的奖学金足够让孩子们疯
    。
    这样的义学,和后世的正规学校完全不同,首先就表现在人数上。一个教书先生带十几个学生已经算是多的了,通常情况下,一个义学里头也就是八九个孩子。设备也很简陋,连桌子都没有,板凳倒有几条。书本也是很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籍,简单的很。一年之中的考试有十几次,每次都有奖学金,在很多家长看来,在义学念书也是一个给家里创造收入的手削
    现在的扬州府,即便是没有盐商的大规模资助,也完全可以承受的起义学的消耗,即便是规模再扩大一些,也没有一点问题。
    尤其是在这几个月当中,几家盐商捐出来的银子连一小半都没有用下去,而走府衙账目的义学资金根本就没有动过,这让林三洪大为放 。
    义学这种事情,不论放在哪一个朝代。都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事情。无论是对于扬州各衙门的名声还是对于国家社稷,都有莫大的好处。在这个事情上。就算是轰轰烈烈的办起来。也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前提是要有钱任月过后,永乐新朝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北伐即将正式展开。在正式北伐之前,发生了一件让天下人膛目结舌的军事冲突。
    冲突的策源地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安南。
    因为距离太过遥远小邦安南和大明朝弈旬书晒细凹曰迅姗不一样的体蛤”冬冲突到底是因为什么。凡经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唯鼎,就是一件事:安南和大明朝宣战了,要打仗了。
    安南集结大军,号称水陆大军共七百万,要和大明官军决一死战。
    当林三洪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一点就笑破了肚皮。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安南人太能吹了!    安南北部其实在沐家人的实际控制之下,沐家军和安南国主的冲突时有发生,双方交战也很正常。但是这一次安南吹的实在太过头了,以至于成了一个笑话。
    号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汇,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习惯用号称多少多少万来给自己装门面。  “号称。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水分,估计也只有自己知道。当年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还号称八十万大军呢。后世人猜测曹军的兵力肯定到不了八十万。不过算上征发来的民夫和继民,有三四十万还是差不多的,加一倍的水分说成八十万也不算太多。
    但是安南号称七百真!
    安南小邦能有多少军队先不去说,男女老幼全算上,总人口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都很难说,哪里来的七百万大军?把安南国主的裤子卖了。也不够武装七百万人的一  七十万也不可能,七万都够呛!
    整个大明王朝都知道七百万安南大军是一个笑话。
    就如同特别大的泡沫总是很容易破裂一样,安南的七百万神话很快也就破产了。
    大明朝正式的官军还没有派遣过去,沐家纠集起四千多军队就把安南给打败了!
    一时间,无论朝野都在盛赞沐家军的神勇,也在嘲笑安南的不自量力。
    以安南区区弹丸之地,就是举全国之力也未必值得大明朝做出很大的动作。而素来敢打敢冲又熟悉南方地形的沐家军只能算是地方军队的性质,一战就粉碎了安南人的美梦。这种主力未出,先锋就已经解决了战争的胜利确实很痛快。
    但是这里头也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大明朝愈发轻视了周边小国可能带来的麻烦。通过沐家军轻易颇安南这一场可以堪称为经典的战役其实是战斗,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更加不把南方诸小国放在眼中”
    对于如安南这样的小国,林三洪肯不认为依靠一次胜利就能彻底摆平。除非是真的调动大军平推横扫。彻底摧毁安南的行政和军事体系,然后安置土官稳定地方。否则,就算是打胜了,也很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稳固统治。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朱林御驾亲征大举北伐,不可能伞出很大精力和一些小国小邦纠缠,所以安南的稳固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
    九月中旬。朱林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誓师讨伐蒙古。
    各地集结调用的军队,加上一直在前线枕戈待旦的边军,号称三十万人马,兵分五路。共两个大的战略进展方向,拉开了永乐朝最大规模北伐的序幕。
    朱林的用兵方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不讲究什么奇袭迂回,更不注重快速突破,而是摆出一副平着推过去的泰山压顶之势,完全以力取胜。
    这完全就是基于大明朝国力强盛,依靠庞大的兵力优势和海量的后勤补给做出的横扫战略。
    后勤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可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而朱林本人亲临战阵指挥,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各部协月不利的局面,做到各路人马协调统一。
    朱橡和蒙人打仗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太祖朱元璋发起北伐当中,朱橡就曾指挥好几次。这一回又是经过精心准备和仔细筹刮。而作为对手的几个蒙古部族,已经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内讧,自己人打自己人都打的没有几分力气了,又被边军持续骚扰了这么长时间,在林三洪看来。胜负已无悬念,关键是胜利的程度和战果的大小而已。
    朱林到了前线之后,朝廷的局面名义上还是内阁和各部在支撑着。其实朱高炽和朱高煦这两个皇子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了。日常事务虽然还要经过阁臣的集体协商,可两个皇子的崛起之势已经十分明显,软弱无力的各部已经丧失了对皇子的牵制和左右能力。就算是在一些大事情上,阁部根本就没有做主的权利。还要转到前线通过朱林本人的同意,在单独面度这个强势皇帝的时候。两个皇子更有天然的优势。
    随着扬州义学的逐渐铺开,扬州府治之下的各州县已经相续建立了七百多个义学堂,无论是内阁六部还是两个皇子,都给予了很大程度的肯定,并且以朝廷的名义大为褒奖!
    兴办义学,是林三洪一定要做的举措之一,并不是很在乎朝廷的褒奖。开启民智或许是一个,遥远的目标,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才会看到一点成果。但是仅仅就目前而言。在可以预见的二十年以内,义学对于林三洪有很大的助力。
    治理扬州,赚钱发展只不过是前提。是为了后续动作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不管做什么到需要钱,这是经济基础。
    就算是现在已经如火如茶展开的义学,并不是扬州府一地看到了其中的好处。
    其他地方也想办,可这种长期不间断的持续投入,汇总起来也是一比不小的数字,放在别的地方,未必就有这部分多出来的财力。即便是有这种经济实力,对于任期内无法的到实惠,反而会把好处留给继任者的事情,没有哪个官员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林三洪先在扬州赚钱,然后把赚来的银钱投入到具有真正影响力的地方,为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
    对于这个答案,林三洪从来也不愿意提起,但是林府台使用“重改”这两个。字为儿子命名,似乎也可以说明点什么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柑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
    八仙过海 第144章 辉煌背后是付出
     更新时间:2010…10…28 20:05:12 本章字数:14703
    重改。重改!春桃用食指挑着娃娃的下只。看着孩 小刃哪都的粉嫩脸盘,真恨不得能亲几口:“嫂子,重改这个娃娃的眉眼很象你呀,一看就知道是个富贵的命叭,”
    月娘让下人给春桃捧来了几个咧嘴的石榴,笑呵呵的说道:“春桃妹妹来扬州一趟不容易,这些石榴是山西产的“雀儿挂”只甜不酸,是个稀罕的物件儿,春桃妹妹多吃几颗”。
    月娘有了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经是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就算没有大香小香这个两个。偏房的助力,其正妻地位已不可动摇。现在的春桃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听到春桃称赞自己的儿子,心中也很喜欢,对待春桃的态度大为改善。
    春桃录开石榴,捻着通红的石榴籽逗弄娃娃,就听到林三洪的声音已经隔着门帘子传了过来:“春桃妹子来了,”
    左右的仆役挑开门帘,林三洪跨步而入,见到春桃面色之间满满盈盈的都是喜色。
    如今的春桃已经长高了许多。脸色也没有了从前那么精致细腻的妆容,反而变得有点黝黑,发髻还算整齐,就是略略显得蓬松了一些,眉宇之间也褪去了少年人应有飞的青涩稚嫩,显得成熟了不少”
    春桃不由自足的站起身子,和林三洪的目光对视一眼,低低的叫了一声“三洪哥哥”之后就再不说话。
    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了,亲若兄妹一般的二人乍一相见,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二人互相凝视一眼之后,立亥就把目光移开,都有点扭捏的样子。
    临来扬州的时候。春桃还想好了一大堆说辞,准备在见到三洪哥哥的时候说给他听,可等到四目相对的时候,反而张不开嘴了。
    因为有月娘在场,房间中的气氛顿时就,显得有点尴尬。
    春桃也意识到气氛的尴尬,主动说道:“三洪哥哥。这次我过来,是想在扬州设立一个收茧售丝的铺面。如今丰隆昌绿丝作坊做的大了,依靠附近蚕弄送茧到作坊里终究是不够用,在江南边收购蚕茧也跟不上了。我最先想到的是就在扬州弄个铺面,无论收茧还是售丝都用的到,省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敲碎打。扬州距咱家的作坊这么近,行船也方便。我就想到找三洪哥哥帮忙了”
    “帮忙,一定帮忙!”林三洪没口子的答应着,并且对春桃的做法大加赞赏:“扩大规模之后肯定要这么做的,春桃妹子做的很对
    像丝作坊是自己的产业,春桃找上门来寻求帮助,林三洪自然要鼎力相助,在这个事情上哪怕是利用手里的权利谋取一点便捷和私利也是可以理解的。做官的老爷就是有这么点好处,可以说成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也可以说成是以权谋私。
    扬州官场基本已经是铁板一块,就算这么干也不会有人说闲话,即便是真的有人说闲话林三洪也不会拒绝春桃的请求。林府台一手开辟出扬州货场这个百货杂陈的大产业,给自己的妹子找个好“一点。的商铺门面,也不算过份。
    “货场那边我给你”给咱们的作坊找个最好的铺面,距离码头也近,来来往往的也方便,”
    找个好点的商铺门面完全就是举手之劳,府台大人一句话就可以做到。
    说完了这些之后,府中有千言万语的兄妹二人就又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谁也不知道应该再说点什么。
    依旧的春桃打破了沉闷:“三洪哥哥,我给念叨念叨作坊里的事情吧    “我虽然没有回作坊去过,也听过一耳朵两耳朵的传闻,每季也有账本送过来,虽然我没有细细着过,可也看得出你做的很好。一年多就能让作坊赚钱,这就是本事。即便我去经营强丝作坊,也未必能做到这个分儿上”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你办事我放心,绳丝作坊你说了算,即便是有点小小的失误和不足,也掩盖不了大方向的正确。
    “那怎么成?哥哥嫂子都是大东家,我只是个跑腿打杂的小伙计,大主意还是要哥哥和嫂子来拿”春桃笑嘻嘻的说起了丰隆昌保丝作坊这两年的发展经历:
    自从林三洪离开老家到扬州上任开始,丰隆昌强丝作坊在春桃的打理下一直维持着不温不火的状态。绳丝这个行业已经太过于透明。没有什么机巧可言。因为丰隆昌是个新的作坊,无论是进货还是出货,都比不上一些老字号的缭丝作坊,所以在前期一直都存在微损的情况。春桃这样的女子也缺乏足够的魄力和胆量,更没有什么超前的商业目光,做不出什么真正有意义的大举措来。只能依靠炮兢业业的经营和一点一点的抠算从细微处入手小心翼翼的打理着,终于实现在止损。
    自从那些获得了自由之身的烟花女子入股强丝作坊之后,海量的现金流开始涌入。
    丰隆昌缥丝作坊的总投资额度只有一万多两银子,忽然之间有获得数倍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月都有几万两银子进账,等于是让这个作坊凭空拥有了于其规模严重不相称的金银储备。
    若是林三洪是真正的经营者,获得如此雄厚而又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以后,肯定会大张旗鼓的扩张。春桃虽然也请示过林三洪的意思,林三洪也很明确的表示作坊可以扩张了。但是春桃毕竟是小门小户出身,所作所为都不那么大气。所作所为在林三洪看来还是过于保守了。
    自从玉兰等几个烟花行业入股之后,这个作坊虽然还在由春桃操持打理,可真正的所有人已经换了。也就是说,作坊的真正主人已经不是林三洪和几个,官老爷,而是占据扬州烟花行业半壁江山的那些女子。作坊要是想做出重大的扩张举动,绝对要讲过那些女子的同意。
    烟花女子精通为人处事之道,但是具体到经营一个作坊的细节上,就显得有点无处下
    林三洪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连连给作坊发出指令:这个时候还不扩张,还等什剑
    有了大股东的同意,有了林三洪的明确指示,春桃才敢于大刀阔斧的做出重大举动。
    再次抬高原材料    蚕茧的收购价格!
    这种无视作坊生产能力而大肆储备原材料的做法,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作坊拥有了海量的材料积压数量。因为春天不担心资金链断裂,为了垄断这一带的原料供给,几乎可以不必考虑盈利状况,以一种疯狂的架势牺牲掉原料方面所能够获得的那一部分利润,为就的是让蚕农只认丰隆昌这一家。
    缥丝这个行业的盈利很透明,也很微薄,春桃这种做法等于是把所有的利润都返回到了蚕农手中,而出售生丝的价格要受到仿织行业的限制,作为中间加工环节的璨丝作坊这么做等于是没有赚钱的可能。
    所以同行并不会傻乎乎的跟着春桃起哄而继续抬高蚕茧价格,这么干得益的蚕农,而不是作坊。大家开作坊都是为了赚钱。明摆着已经没有利益了自然就没有人跟随。
    虽然很多同行因为收不到原料而无法开工,可至少他们不会亏钱,所以同行都在等着看丰隆昌的笑话  什么时候你的钱花光了,这个作坊也就熄火塌架了。做生意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斗气!
    但是在出售生丝的季节里,丰隆昌照样按照原价出售,用不了三个,月的时间,各地的仿织作坊就只能到丰隆昌来取货。
    虽然已经奎断了上游的原材料供给和下游的出货渠道,但是同行们并不看来丰隆昌  因为这样做明显是不赚钱的。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细节方面的优势才会显现出来。
    因为丰隆昌采用的是林三洪创立的流水线操作模式,并不需要很多全通全懂的高级工匠。在作坊里干活的活计只要会做任何一道工序可以维持生产,再加上春桃大肆使用童工和女工,可以在工人工资方面极大的降低成本,利润也就出来了。
    当丰隆昌第一次年盈利破万的时候,虽然这点利润还不足整个投入的几十分之一,可毕竟是盈利了。当然这个利润并非是丰隆昌采用了什么新鲜的经营方式,几乎全部来自加工方面的细节  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
    就因为春桃是小门小户出身,特别注重细节。为了作坊的利益 逐渐开始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以榨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只要丰隆昌没有在短时间内倒下,这种掠夺性质的生产方式足以彻底击垮附近的同行。
    首先是沿江的几家绿丝作坊因为经营不下去,而熄火关张。若是林三洪经营的话,肯定会在这个时候以收购的方式来吞并对方。但是春桃没有这么做,而是坐视同行的破产,根本就不想收购”
    等到对方彻底破产之后,春桃再把价格压的极低,收购对方的一些有用资产。至于其他几家像丝作坊流出来的工人,春桃给出的工资待遇也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然工人可以选择不接受春桃的这种残酷压榨,但是附近已经没有可以与之竞争的作坊了。这些破产遣散的工人要么除非是到江淅一带去做工,否则只能回家种田,
    一部分工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忍受春桃的盘录,以低的可怜的工作继续到丰隆昌去做老本行。还有一部分工人则选择回家,并不是去种田,而是去种桑养蚕一成为蚕农。
    因为丰隆昌已经崛起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短时期内是不可能被其他同行打败,有了这个稳固的大收购商,还不如回家种桑养蚕呢!
    利用规模的庞大和海量的资金,利用女工和童工的低工资来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直到对方破产关门,然后上去捡便宜,这是春桃的战略。
    这种战略看起来有集无耻,可效果却是实实在在。
    缘丝作坊能够经营到这种程度,林三洪应该很高兴才是。可林三洪并不是很欢喜,反而是有点担心的说道:“春桃妹子,若是我所料不错,今年,最迟到明年,你就要压低蚕董的收购价格了,是不是这样?”
    “这是肯定的嘛,沿江一带的蚕茧都被咱家的作坊收购了,过了今年,蚕农就是想把蚕茧卖给别人也没有人收购了。蚕茧的价格自然要压下来”春桃得意洋洋的说道:“这两年咱家的作坊把价格抬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