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一品-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了,天色已晚,各位请回吧!大总管请留下。”李秀宁神情冰冷,扫了左右一眼,那李神通等人知道李秀宁与卢照辞必然有要事相商,不敢停留,纷纷告辞而出。
第三十三回 李靖用兵 (二)
“你就这么相信他?”李秀宁声音还是那样的清冷,自从被暗杀回来之后,李秀宁脸上再也没有露出一丝笑容,仿佛是雪中傲梅一般,让人不可亲近,哪怕是碰到李神通这个为本家叔叔也是一样。旁人还以为是因为柴绍之死的缘故,但是只有卢照辞知道李秀宁必定藏着故事,甚至还有可能与自己有关,但是却是不好询问。
“李靖身怀大才,想必你也知道了。”卢照辞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来,望着李秀宁的玉容,说道:“他是韩擒虎的外甥,说到身份,并不比你差上多少,但是他并没有凭借自己的身份占据高位,反而是一个脚步接着一个脚步的向上爬,他不需要凭借韩擒虎或者杨素来得到别人来认可,他需要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实力,刚刚他在众人面前锋芒毕露,就是想让我给他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这种人物,已经在阴世师那里混不下去了。试问天下,除了关中,除了你,还有何人会给他这个机会。所以他是不会反叛大都督的。”
“难道你就不怕他最后凭借战功超过你?”李秀宁冷哼道。
“你没有听见他最后提醒我说周至北部一马平川吗?他是让我领着骑兵去那里,好击溃那些溃兵,活捉阴世师,成就我的功劳而已。”卢照辞笑道:“李靖非常人,我们就不能以非常人来看待他。这样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施展的平台,至于功名利禄他并不怎么在乎。”卢照辞说的倒是不假,在历史上,李靖屡次拒绝李世民给他加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封号,自己情愿自己在乡下养马。足见此人的高义。他没有这个资格来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吗?那自然不是,而是他不屑这个封号而已。
“哼,就你牙尖嘴利。哼哼,他嘴巴是很利索,但是不知道他的真正本领如何?万余兵马,就敢火中取栗,对付数十万大军,那李仲文和阴世师可不是韦思言那个纨绔子可以比拟的,到时候,莫要嘴高手低,葬送了我万余将士,到时候,可不是你我能负责的起了。”李秀宁不满的说道。
卢照辞心中一动,虽然李秀宁神情冰冷,言语之中多有讥讽之色,但是卢照辞仍然能从其中听出一丝关心来。当下宽慰道:“相信我,李靖绝对是一个值得相信的人物。就算我们失去了关中,但是有了李靖,就是算失去十个关中,大都督最后也能君临天下。”
李秀宁闻言默默的注视着卢照辞,她不知道的是卢照辞与李靖不过一面之缘,为何对他有着这么大的信心。她不知道的是卢照辞不是相信自己的眼光,而是相信历史。毕竟历史中的李靖有着辉煌的战绩,平生所有的战争中,从来就没有一次失败的。他不是不败将军,而是一个全胜将军,华夏历史上的第一军神。在历史上,与冉肇信州之战,以八百人击败了数万大军,生擒俘虏五千人;灭亡四大政权第一个,江南箫铣政权其总兵力大约是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李靖在九月大雨连连,长江洪水爆涨,其他将领不同意的情况下,李靖毅然决定冒洪水强渡长江,抓住箫铣并未防备的机会,灭亡江南箫铣政权,顺路攻取今日的越南、老挝,然后回军巴蜀,占领川中平原。灭亡四大政权第二个,东海辅公拓政权;总兵力亦有四十万之多,李靖出兵灭之;灭亡四大政权第三个,**颉利可汗政权,总兵力数十万,均是突厥骑兵。李靖抓住突厥大雪天气,仅率三千人从山西出发,星夜直奔阴山古道(今日的内蒙古境内),直捣颉利老巢,使颉利吓的认为唐军主力到来,几十万大军被这三千人打的落荒而逃跑。后来颉利愿意投降,并与唐使者签定协议,而李世民已经同意,但是李靖直意要称这机会去生擒颉利可汗,并说当年韩信灭齐就牺牲掉了郦其食。李靖带兵袭击颉利可汗,并且比韩信强的是,李靖把唐朝使者全部保住了,生擒颉利灭亡**。灭亡四大政权,青藏土谷浑,兵力数十万,并联其他数个少数民族政权,李靖带大部队在青藏高原上长途奔袭六千多里;最后将士因粮草不够,饮马血而充饥;最终将故浑纳入唐朝统治。这些战绩足够表明,李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天才,其才能丝毫不下于卫霍,其战功更是彪炳千古。有这种人物出手,足可以让卢照辞放心。
“明日我就随骑兵行动,你呢?还是留在户县,还是去周至?”卢照辞忽然小心问道。
李秀宁横了卢照辞一眼,道:“我自然去前线了。我倒要看看,这李靖用兵到底如何,有没有你说那么厉害。好了,我已经很累了。”李秀宁也不管卢照辞反对,挥了挥手。卢照辞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当下只得告辞而去。却不知道身后的李秀宁正复杂的望着卢照辞的身影。
“公子,刚才父亲送来消息说,在大兴城内并没有发现李将军的家眷。”刚刚回到房间,就见卢庆递来一张纸条,小声的说道。
“没有看见。”卢照辞面色一变,韦思言已经被自己放了回去,一方面不想将韦家这个庞然大物得罪的太狠。毕竟此刻双方各为其主,俘虏了韦思言,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若是杀了他,日后就不好见面了。而这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离间李靖,这韦思言回去之后,必然会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李靖,李靖若是想保住性命,只有投降李阀了。但是这李靖的家眷就会有危险了,所以卢照辞一早就让卢青云保护好李靖的家眷,这下可好,卢青云并没有发现到李靖家眷的行踪,难道这韦思言已经到了大兴了?不,哪里有这么快,除非他能预料到,等等。好个李靖。卢照辞双眼一亮,仿佛是想到什么。
“公子,家父办事不力,还请公子看在家父平日兢兢业业的份上,饶恕家父一回。”卢庆见卢照辞好半响都没有言语,脸上更是阴晴不定,吓的面色一变,赶紧伏在地上,不敢起身。
“起来,起来。”卢照辞哈哈大笑,扶起卢庆,笑道:“这是就这样算了,你去见李将军,将此事告与他就是了。回去吧!哈哈,好个李靖。”说着就挥了挥手,卢庆满面疑问,却是不敢多言,只得退了出去。
第三十三回 李靖用兵 (三)
周至县城三里外,乃是隋军大营,大营成九宫八卦布置,中军大纛直插云霄,大营之中,喊杀声震天,六万大军正在训练之中,阴世师已经下令,明日将会对周至县发起进攻,到时候,这六万将士可以再周至县内自行活动三日,也就是说明,明日将会对周至进行屠城、抢劫。这麾下的六万大军霎时间战心顿起,恨不得马上就发起进攻。
然而这些底层的士卒们不知道的是,此刻中军大营内的阴世师面色阴冷,好像死了老娘一样,冷冷的望着左右的将领。
“怎么,探马还没有传来消息不成?”阴世师阴冷的说道。大帐内的气温陡然下降,众将纷纷都能感觉到一丝清凉,但是心中却又是仿佛压了块石头一样。
“回大帅,还有两路探马没有前来报到。末将以为,恐怕是遭了敌人的对手了。”说话的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少年,看其模样与阴世师十分相似,显然是他的亲族。
“弘智言之有理。”阴世师望着自己儿子一眼,在自己的几个儿子之中,长子阴明空智谋不俗,此子阴弘智精通兵法,武艺不俗,正是阴氏的哼哈二将。如今长子在河东屈突通那里,抵御李渊,次子跟随自己前来剿灭叛贼。阴氏家族在自己的带领下,努力的支撑着大隋江山,待杨广回到关中之后,这阴氏家族必然声望大涨,丝毫不下于韦氏等这样的老牌家族了。
“不过,末将最担心的是户县之事。”阴弘智皱了皱眉头说道。同为世家之后,又是住在大兴城中,他如何不了解韦思言这种人,虽然号称是读了不少的兵书,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赵括一个,若是此人领兵,到底能不能攻破户县,倒还真不一定,更何况那户县之中,还藏着一个阴险狡诈的卢照辞。
“少将军,多心了,我那兄长虽然不成才,但是若是要击败万余乱军还是可以手到擒来的。”在阴弘智的旁边,正坐着一个年轻人,神情张扬,俊脸之上露出一丝不满来,却是丝毫没有将阴弘智放在心上。他是韦思齐,乃是韦思言的次弟。与韦思言、韦思仁合称为韦氏三虎。
“哼,韦世兄,此言恐怕是说早了。”阴弘智冷笑道:“如今我军派出的四路探马都没有回来,足见都有可能遭了对方的敌手。如今周至城内的李仲文其虚实都被我等掌握,探马何时出动,将会在何方巡视,我等知道的清清楚楚,但是我军四路探哨都已经被杀,足见必定是外来势力所为,在整个关中,除了李阀还有何人会有如此能耐,能一口气吃掉我们四路侦骑。我可是听说原本在李仲文麾下的丘氏兄弟如今都投靠了卢照辞,有这数千骑兵,想击杀我等侦骑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点是不可能的。”角落处忽然传来一阵冷笑声,道:“就算我那大兄无能,但是不要忘记了,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李靖。一个卿当坐于此的人物。”
“韦思仁?”阴弘智冷冷的扫了那角落一眼,只见角落处坐着一个英俊的不像话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龄,他就是韦家的韦思仁了。
“好了,弘智。韦将军说的没错,只有有李靖在旁边,户县必定会攻破的。”阴世师皱了一下眉头。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是阴世师仍然不会怀疑李靖的能力。这杨素虽然被定为逆贼,死了之后还被鞭尸,但是他的眼光精准,被世人所称道。他既然说李靖又能耐,那李靖就是有能耐。凭借两万长安骁果,攻破户县还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可是自己的四处侦骑到底是何人所灭呢?阴世师心中的不安更加浓重了。有敌人不可怕,若是这敌人偏偏还看不见,这就不好了。
槐花河缓缓流过周至县城,孕育着周至北部的大平原,此刻秋天降临,大平原上一望无际。这里是户县之北,虽然户县城下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在这里,仍然是平静无比,偶尔有些侦骑前来,但是也很快就被杀的干干净净,这里如今是卢照辞的中军大营所在。
大营之外,槐花河边,卢照辞和李秀宁坐在草地上,旁边自然有人烧着茶汤,放着四季瓜果。丘氏兄弟二人正在烤着野兔,一阵阵诱人的香气不时的传入鼻中,让人垂涎欲滴。只是卢照辞和李秀宁二人的心思并不在这方面。
“断其耳目,使其自生疑虑,倒是给李靖带来了充足的时间。这个李靖用兵倒是有一手的。”李秀宁冷哼道:“就是胆子大了一点,居然连你我二人都敢调动。难道他就不怕阴世师发现到我们的存在?”
“李靖用兵奇正相合,早就算的清清楚楚了。”卢照辞笑道:“若是阴世师发现到我军,就会留下一部分兵力来防备我军,这样李靖所面对的压力也就会小了许多,而李仲文自然会发现到这一点,到底我们还是盟友,这样就更加坚信,只要击败阴世师,他就可以掌控关中,他就会不要命进攻阴世师,最后就是两败俱伤,这样一来,李靖就成功了。若是阴世师没有怀疑到我军,他就能以堂堂正正之师击杀阴世师,而我们这八千骑兵,就是奇兵,在关键的时候,插足战场之中,也可以击败阴世师和李仲文二人。不管怎样,李靖都是立于不败之地。”
“你认为李靖能凭借万余士卒击败十数万大军?”李秀宁言语之中还是有一丝怀疑,当然这一点上,许多人都会有怀疑。
“他肯定可以。”卢照辞肯定的回答道。
“哼哼,但愿如你所说的那样。”李秀宁冷笑道:“见过不少行兵布阵的,但是没有见过李靖居然在行军中布阵的,还将万余步兵分为六部分,使他的力量更为松散了。”
“那是六花阵。”卢照辞笑道:“我看了情报,李靖现在所练的是六花阵中的锐阵,否则他也不会要了照英前往。这李靖倒是不把阴世师放在眼中了。哼哼,等到明日过后,或许你就不会这样怀疑他的能力了。”
第三十三回 李靖用兵 (四)
在大帐中苦思了一夜的阴世师,并没有想到到底有哪里不对劲的地方。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他思索的时候了,因为今日就是自己与李仲文双方对阵疆场,决战之时。或是阴世师胜利,就可以平定关中,挥军北上,击杀李渊,成就阴氏家族的荣华富贵;或是阴世师战败,李仲文席卷关中,成为天下反王中最有实力之人。六万大隋骁果,对阵十数万义军反贼,说实在的阴世师并不在乎,因为他有他的制胜法宝。只可惜这个时候的他,并不开心,因为他总感觉有种危险潜伏在自己的四周,一旦自己稍微露出一点破绽来,就会被那黑暗中的毒蛇所发现,然后瞬间将自己击杀。
食过早饭后,就听见营外鼓声如雷,声威震天,那是李仲文在挑战。阴世师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见过愚蠢的,没有见过这等愚蠢的。由于阴世师路程较远,待到了周至的时候,周至县城已经落入李仲文手中,他手中有十数万大军,若是依城而守,阴世师就算有内应在其中,也要花费一番手脚,才能攻入城中。如今的李仲文居然要凭借他手下的人马与骁果军野战,连阴世师也怀疑这李仲文是不是傻子。大兴骁果是什么,那是大隋兵马中最强悍的力量,虽然数次征讨高句丽损失惨重,但是在大兴城中的骁果仍然是天下的精锐,不是李仲文麾下的那些乌合之众能够战胜的。阴世师当下就命人点将出兵,数万骁果倾巢而出。要与李仲文一决雌雄,奠定关中局势。
“大帅,有紧急军情。”阴世师立在大纛之下,长槊挂在得胜钩上,手执宝剑,正待号令全军的时候,忽然远处一道探马迎面打来。
阴世师见状眉头一皱,不安之色更浓了。昨日的所有探马都未曾归营,自己到后来也未曾撒下探马,这如今这匹探马又从何而来。看其装扮又确实是大兴骁果,当下思索了片刻,方问道:“你且说来。”
“回大帅,韦思言韦将军在瓦桥沟中了埋伏,两万骁果大军全军覆没,副将李靖已经投降了卢照辞。”那探马不敢怠慢,赶紧大声的说道。
“什么?”阴世师面色一阵大变,周围的众将也都议论纷纷。
“哼,居然谎报军情,乱我军心,该死。”阴世师见状面色一变,手取长槊,顺手刺出,顿时将那探马刺了个窟窿,倒在地上,眼见不能活了。恐怕他到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好心传来的消息却成了谎报军情。
“诸位,那李靖全家都在大兴,他若是投降了卢照辞,难道就不想要全家人的性命了吗?”阴世师大声说道:“昨日我军的探马都被李仲文所杀,这个探马又是从哪里来的,本将以为,必定是那李仲文要乱我军心,做垂死挣扎,我等岂会上他的当。不瞒诸位,本将在李仲文反贼大军中,早有内应。到了关键时刻,这内应就会反戈一击,到时候,就是我等建功时刻。陛下和代王殿下必定会大肆犒赏,官升三级。”
“必胜!”
“必胜!”
不得不说,阴世师还是有几分能耐的,尽管由于刚刚探马传来的消息,给军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阴世师的一番鼓舞之中,这点影响瞬间就消失的不见踪迹,有的只是蓬勃的战斗欲望。
在对面的李仲文,面色苍白,双目无神,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这位义军首领已经不是当年的义军首领了,他在眉县称王称帝,不过数月的功夫就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锐气,又逼走了丘氏兄弟,本就战马奇缺的义军,更是没有多少骑兵了,跟随他一起起家的向善志虽然也封了王,但是却被剥夺了兵权。现在的李汉大将军是刘炅,掌控这李氏的军权,连最为精锐的建章营都归他统领,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了。用样立在大纛之下的刘炅,脸上却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蜀王,不若由你领本部兵马前去走一遭。”李仲文扫了周围一眼,却见向善志面色阴沉,坐在战马之声,手执长枪,一身银白色铠甲,端的不凡,心中一动,不由的出言道。
“末将领命。”向善志面色一变,眼中露出一丝悲伤来。这是什么时候,居然还想着诛杀异己,消弱我的力量。哎,为什么一当上帝王之后,就变成了如此模样呢?若是早知道如此,也学学丘师利的模样来,逃之夭夭。可是如今却是不成了。也罢!这个时候都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了,想逃也逃不掉了。也只能是进攻了。当下一声大喝,拍了一下坐下的战马,领着万余步卒朝前攻去。
这万余步卒却是不凡,各个生的人高马大,前面三千人,面色冰冷,双目无情,好像是死人一般。这是向善志仿照三国时期大将高顺的陷阵营所编制的,各个都是武艺高手,杀人无数,悍勇不凡。中间三千人效仿的是兰陵王,各个脸上都带着铁面套,手上握的是长刀,周身冰冷,仿佛能将人冻成冰块一样,后面三千人,手执长矛,在背后还背着十数根短矛,锋利无比,这是专门做投射之用。还有一千人,这才是向善志的亲兵护卫,手执长刀,身披重甲,周身尽是铁片覆盖,仅仅露出脸上的两双眼睛在外,长刀翻滚之间,雪白一片,端的厉害。不得不说,这向善志练兵确实有一手,除了丘氏兄弟的铁骑之外,恐怕就算向善志的万余大军最为厉害了。
万余大军缓缓而行,居然能带出数万大军所能拥有的气息来,连对面的骁果大军也为之动容。阴世师深深的谈下道:“这寒门之中,还是有英才无数,眼前之人,就是一个人才,只可惜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等人物,却是得不到重用,今日就要死于此地了。”
第三十四回 六花阵 (一)
“弓弩手!放!”阴世师叹了口气,但是手下却不留情,随手一挥,就见中军大纛挥舞,自有将领领悟其中的含义,就见一声大喝“抛射”。
就听见空中一阵厉啸声响起,漫天乌云,遮天蔽日,无数支利箭从空落下,砸在缓缓走来的步兵方阵内,向善志手执长枪,不断的挑开抛射下飞弓箭,但是身后的步兵方阵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一个又一个的步兵倒了下来,惨叫声络绎不绝。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步兵方阵却没有丝毫的混乱,仍然紧随向善志,朝隋兵大阵扑了过去,至于那些周身盔甲的步卒来说,只听见一阵阵金铁交鸣声传了过来,自身却没有丝毫的受伤。不过这些声音对于向善志来说,却是眉头紧皱,这写具装铠甲虽然防护周到,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好似太重了,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住的,李仲文手下数十万人,精壮无数,但是能进入这重装步兵的不过是千余。这些重装步兵,或是用来抵挡骑兵冲击,或是用来掩护主力撤退的,但是却不是用来攻击对方阵地的。双方距离太长,到时候还等不到这些钢铁巨人来杀人,自身的力量都所剩无几了。
“好一个向善志,好一个步兵方阵。”阴世师看的分明,忍不住赞赏道:“如此人物,与当年三国时期的高顺也是不相上下的。可惜了。”口中虽然说这可惜,但是却仍然朝后挥了挥手,就听见中军大纛缓缓的挥舞了起来。一阵阵令人牙酸的声音传了过来,空中的厉啸声不断,一阵接着一阵,瞬间就见隋兵弓弩手数次抛射,数万支利箭眨眼之间就飞了出去,落入向善志的步兵方阵里。
虽然对面有敌兵无数,空中不是的落下万支利箭来,但是仍然阻止不住这些步兵方阵的进攻,好像迎面而来的根本不是死亡一样,一步接着一步,震动大地,终于到了一箭之地了。就听见向善志长枪斜指苍穹,大喝道:“矛!”
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大吼,接着空中飞出数千只短矛来,朝阴世师的中军落了下来。阴世师面色大变,忍不住大惊道:“西域战矛!”这种短矛实际上在东汉的时期就有了。凉州羌族与西域等国交界,学会了这种战法,马超就曾经凭着这种战阵,击败过曹操。只是这种短矛弱点也很明显,很久就被人抛之脑后了。没想到,今日阴世师又见到了这种战法,面色不由的变了变。
“骑兵!冲阵!中军大纛,擂鼓。”阴世师终于不愿意再这样打下去了。不但是为了更快的剿灭李仲文,更重要的是,潜藏在暗处的卢照辞很有可能会出现在这混乱的战场之上。要知道户县到周至并没有多少的距离。只有速战速决,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付其他的敌人。
霎时间,立在战车上的中军大纛连连挥舞,就听见脚下大地剧烈的颤抖起来,一道乌云从天边飞奔而来,骁果中的铁骑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来,这些骑兵的个个都来自大隋边疆,深受突厥影响,立在马上就能张弓搭箭,果然,一阵呼啸而过,一支支利箭破空而出,落在向善志的步兵方阵之中,这次可不同于刚才的箭阵,这些骑兵射出的飞箭厉害无比,不但劲道十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