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篡明》
作者:刃上S
作品相关
满清VS大明,谁优谁劣?
    (转自TX)
    给满清留点面子,我们只来算一笔简单的帐,假设满清在不加辽饷,不加剿饷,不加迁界摊赔的情况下,仅仅
    征收万历时期原额赋税的情况下,给人民造成的实际负担是一个什么结果。根据《明代与清初耕地数的历史比
    较》一文的介绍,满清建立统治之后,全国的耕地面积比起明朝时期有急剧的减少(至于由人口大量损失造成
    的农业人口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保守估计,明代崇祯时期,全国人口在两亿左右,而满清在康熙初期的人口
    可能不到五千万,人口损失四分之三以上)。万历三十六年,明朝的耕地面积是1161万8948顷,等于11亿6189
    万多亩土地,而清代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数量是500多万顷,也就是五亿多亩(事实上即使到了康熙二十多
    年的时候,由于三藩之乱以及沿海迁界的关系,耕地仍旧是这个水平),考虑到崇祯时期由于辽东陕西等地的
    战争,耕地减少一亿亩的话是比较合理的估算,那么即便到崇祯末期,全国耕地仍应在10亿亩左右,而顺治十
    八年相比崇祯时期,耕地损失在50%左右。(有些省份,比如四川在满清的屠戮之下,几乎是全部抛荒,“民
    无遗类,地尽抛荒’,“康熙六年,四川总督苗澄在奏疏中写道‘蜀省自屠戮以后,百里之内绝无人烟’”,
    谁屠戮的,当然是满清自己屠戮的;“《清史稿。王骘传》记载,他在给皇帝的上疏中,隐约透露了一点真实
    情况,‘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
    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谁去荡平?当然是满清军队。被某些人说成是屠四川凶手的张献忠
    死掉的时间已经离苗澄写这个奏疏二十多年了!还有如河南云南贵州这些省市这些地区几乎都是灭绝性的损失)
    而清初满清征收的农业赋税有多少呢?顺治九年,满清的财政收入为“2428万两白银”,到了顺治十八年“为银2157万余两、粮648万石”。
    上面顺治九年的数字应该还不包括另外征收的粮食食物,因为根据《清前期财政概述》以文所说“清前期
    田赋以征银为主,也征收一定的米、麦、豆、草等实物”。
    所以我们这里就拿顺治十八年的这个满清税入与明朝对比一下。“万历初期‘两税收入实征白银266万
    7680两,若将本色米按照时价(米一石价银一两,麦一石价银0。8两)。则两税收入可达2217万7358两”
    如果按照粮一石价值银子一两来计算,则满清这一年征收的赋税可达到2800多万两,比明朝经济最发达的
    万历初期征收的赋税还要多。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总体上出入应该不大(实际上按照一石
    一两银计算已经把粮价估计的很高了)!
    以相当于以明代百分之五十的耕地而承受比明代百分之一百还多的赋税,仅仅按此计算满清时期百姓承担
    的赋税就已经是明代正常时期的一倍多了,而崇祯时期,即便是增收赋税最多的年份,也从来没有真正达到过
    这样一个比例。
    如果再考虑满清通过其他途径搜刮剥削的百姓财产,比如沿海迁界,屠城抢劫,圈地,逃人追捕等等更是
    难以衡量。这里的其他方面,比如沿海迁界等问题,我们在后面专论清朝的部分,还会加以专门论述,关于追
    捕逃人,这里不妨引用《清代经济简史》中的一些话简单介绍一下情况,“由于逃人‘关系到旗下资生使唤’
    ,清官方视之为‘清朝第一急务’。严惩逃窝,广事株连。所谓‘一捕十家皆灭门’,丧身亡家的不知几千万
    人,‘地方各官革职降级的不计其数’”
    “从清初逃人律的内容可以看到,对逃人的惩治较入关前‘四次逃者方行处死’为重;对窝主的惩治较对
    逃人为重大,不但首次即正法或流徙宁古塔,家户入官。而且殃及邻里,甚至殃及佣工、赁房、留宿之家”
    而逃人在清初的苛政中还算是比较轻的,同沿海迁界这些比起来只能算小巫与大巫了。
    光是罗列数字,可能大家对满清初期的情况还不能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我们不妨引用一些当时人的记载。
    看看请初百姓的负担究竟重到了何等程度
    “康熙十九年(1680年)顾亭林指出关中情况‘以今所睹国维人表,视昔(指崇祯末)十不得二三,而民
    穷财尽,又信徙而无算矣。……有六旬老妇,七岁孤儿,挈米四升,赴营千里,于是强者鹿挺,弱者雉经,阖
    门而聚哭投河’”。
    注意这是发生在康熙十九年时候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康熙盛世,这个康熙盛世的关中情形,居然比崇祯
    末还要惨,这大概给某些无耻歌功颂德的龌龊文人一记耳光吧
    再看看叶梦珠《阅世编》的记载
    “清初‘赔累既穷,鞭笞日受,不得已而贷营钱、借当钱、掇米钱,借一还百,竟不能清理,家业荡然,
    性命殉之’”。
    叶梦珠是上海人,他记录的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的情况,“‘赔累既穷,鞭笞日受,不得已而贷
    营钱、借当钱、掇米钱,借一还百,竟不能清理,家业荡然,性命殉之’”在满清的搜刮压迫,横征暴敛之
    下,不是赋税征收多少比例的问题,而是“家业荡然,性命殉之”,崇祯时期的江南,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没有
    ,一个也没有!
    所以有人说:明江南田赋虽重。但常拖欠,而清奏销案如孟森所说“悉列江南绅衿一万三千余人,号曰抗
    粮,既而尽行褫革,发本处枷责,鞭扑纷纷,衣冠扫地。如某探花(叶方蔼)欠一钱,亦被黜,民间有‘探花
    不值一文钱’之谣”
    这样的事情在明代崇祯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一万三千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满清不会象明朝政府那么客气
    ,明朝拖欠赋税几乎是家常便饭,名义上是那么多,真正能收上来的,恐怕有一半就不错了,而满清的话,你
    要敢拖欠一丁半点,那就对不起来,屠刀马上就悬在你的脖子上。   
被历史选择性遗忘的民族英雄
    冉闵异常英勇,正如《晋书》对他的描述“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攻战无前”,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千里马),他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如《后赵录九·石虎传》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十六国春秋》《册府元龟》等载:匈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晋书》记载:“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十六国春秋辑补》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双刃矛也称两刃矛,“两头施刃”,锋利快捷,最为冉闵常用。他在众胡联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与鲜卑的决战前,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一说朱龙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资治通鉴》、《二石传》原文“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晋书》中的《石季龙载记》(鲜卑前燕官文献,后被收入《十六国春秋》)记载为“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
    屠胡猛将冉闵
    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冉闵之父),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大将)攻打河内郡,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由于寡不敌众,冉瞻战败。石勒徙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公元316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公元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死后,留下年幼的冉闵,他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史称昌黎大战,此战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勒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在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杀戮,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胡族相互进攻掠杀、抢夺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漫画版冉闵(12张)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和敌人拼命,一直杀到最后一人……燕将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前燕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冉闵死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在史书上把冉闵大骂一顿,而后代又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所以,某些太监史学家据此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杀胡令是顺应民意的,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土居民。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我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正文
第零章 亚丁湾的穿越
    2010年11月14日,印度洋,亚丁湾。
    一艘巨型邮轮缓缓驶过蔚蓝的大海,最近这里非常不太平,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海盗,端着AK扛着火箭筒穿行在这片诡异的海域,不时的瞄准某个油水大的倒霉蛋,摩托艇呼啸着冲上去,连拿带抢加绑架。一个流程做下来,凭借丰厚的赎金,他们就可以躺在索马里洁白的沙滩上舒舒服服的享受自己的卖命成果了。
    很不幸,他们过于招摇的发财方式引来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军舰,将他们严防死守起来,在庞大的以核动力航母为首的联合舰队面前,海盗们只好收手,一双双贼溜溜的眼睛不老实的打量穿过亚丁湾的轮船们,馋得口水直流,手也痒痒起来。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区区几个开着摩托艇的海盗,还要兴师动众的调动二十几个国家的舰队,派来占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军力量来防守?这不是高射炮打蚊子就是明目张胆的滥用纳税人的钱来度假?
    事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美国企业号航母的中心控制室,所有战斗值班人员都死死地盯着水下摄像机传来的即时画面,脸上尽是紧张的神色。
    “将军,这,这到底是什么?”一个上尉转过椅子,从他的肩章上看,是网络部队的人。
    “上帝!我怎么会知道!”洛克中将端着咖啡杯,眼睛丝毫不离计算机屏幕,桌子上的咖啡在不断的抖动中溢出来。“该死的,又开始地震了!”
    “你们快看!那是什么?”一个女中尉指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一片亮闪闪的光点大叫道。
    “小伙子们,马上放大!”洛克中将放下杯子,用手指点着,属下们熟练的敲击键盘,终于,屏幕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盘状物体,上面布满了一圈圈白色的闪光点,渐渐地光点开始转换出各种颜色,将湛蓝的海底映射出各种颜色。
    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圆盘继续升起,当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圆盘不动了,紧接着船身晃了两晃,又是一次中烈度的地震。
    “快看,它打开了!上帝,这究竟是什么!”上尉不停地将图像放大放大,最后依稀可见圆盘上缓缓展开的一个黑黢黢的大洞,仍在不断地扩大。里面放射出各种各样的光彩,在水中像一朵巨大的郁金香。还在不停的放射着光芒,黑洞继续变大,海水不停地倒流进黑洞中,造成巨大的漩涡,瞬间就有几头鲨鱼被汹涌的漩涡吞没,进入未知的黑暗。
    “这就是‘星际之门’?”洛克中将的表情严肃得几乎冰冻起来,“向在亚丁湾海域的所有船只发出警告,另外传令北约部队马上进入战斗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生物出没立刻消灭!天啊我可不想再弄出什么乱子来,这个地球现在已经够麻烦的了!”
    “是的将军!我们马上通知,对了还有中国和北极熊的舰队,该死的北极熊,他们来做什么!”上尉拿起话筒开始大声的发布警告信息。中将则拍了他聪明的脑瓜,“只要来到这里的就是我们的战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为我们挡上一枪。”
    正在亚丁湾星际之门开启的时候,邮轮正冒冒失失的向这里驶来。甲板上,很多人都在晒日光浴,而有的人则在做运动。
    李辉对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他手里拿着一本《世界地理图册》,不停地翻阅,寻找有关亚丁湾的那一页。作为中国一名正经大学的学生,他对于学习方面的事情总是很上心。暖暖的海风吹过,阳光洒在他的皮肤上,衬托着他健硕的好身材。眼睛时而眯成一条缝,又时而圆睁,出神的看着地图册,咬着牙似乎在思索什么。
    这里的一切都静悄悄的。
    突然,前面的海面出现了几个小黑点,飞快的向他们冲过来,离得近了,人们这才看清楚是几艘高速摩托艇,艇前却是挂满子弹链的重机枪,黑乎乎的枪口对准庞大的邮轮,十几个黑人端着AK47,扛着RPK,哈哈大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
    “海盗!”船上悠然自得的旅客们大惊,没想到在周围航母舰队的重重保护之下,竟然还有亡命之徒敢于出来顶风作案,真是活腻味了!
    “向附近的海军舰队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大副约翰逊急急忙忙跑到主控台,向附近的军舰发出求救信号。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海面上依旧没有任何动静,根本没有一支军舰前来营救。围绕在邮轮下的海盗们更加猖狂,举起AK呜哇哇乱叫,不时的开上几枪,引来船上一片尖叫声。
    “一帮废物,就这么几个海盗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有几个船员看着像苍蝇一样围着邮轮哇哇乱叫的海盗,顿时热血上涌,将船上的各种重物向海盗掷去!
    “船上的男人们,拿起武器,和这帮海盗拼了!”约翰逊意识到求救无望了,只好将船中的啤酒瓶都收集起来,灌上燃油,做成一个个燃烧瓶,点燃扔向海盗。
    有些胆小鬼猫着腰,哆嗦双腿溜回船舱,有的则勇敢地举着桌椅板凳当做盾牌,将燃烧瓶扔向海盗,李辉虽然害怕,但总不能在老外面前丢了中国人的面子,把地图册塞进衣袋,将一个不锈钢脸盆扣在头上,也抢过一个呼呼燃烧的啤酒瓶向海盗发起反攻。
    海盗笑得更狂妄了,AK突击步枪发出连串的嗒嗒声,几个点射扫过,立刻船上就有几名大汉栽倒在地,痛苦的来回打滚。
    “附近的舰队都到哪里去了?上帝啊来拯救我们吧!”约翰逊在胸前画着十字架,祈祷上帝的保佑。
    海盗们开始扔挠钩了,几个身材像猴子一样的黑人咬着牙顺着绳索往上爬,速度很快,很明显业务素质非常熟练。
    转眼间,海盗们已经冲上了邮轮,一个长扫射,又有几名男子被扫倒,甲板上已经血迹斑斑。李辉认识到这种无谓的抵抗根本就是在消耗生命,他正要逃回船舱,却被黑洞洞的枪口顶住后腰。
    “*……*((%¥…。”海盗的英语水平很明显非常低下,甚至都达不到三级水平,李辉自然听不懂,但是这不代表双方存在沟通障碍,李辉急忙高举双手,目光也变得柔顺起来。;脸上的表情分明告诉海盗:哥们,俺投降了,优待俘虏,优待优待的。
    海盗满意的点点头,抄起枪托在李辉的肩胛骨上狠命的敲一下,李辉疼得直吸凉气,海盗的大皮靴又踹过来,连敲带揣的将李辉赶到船舷,李辉双手抱头,蹲下,一双眼睛扔在四处乱转,寻求逃跑的机会。
    海面十分平静,丝毫的风浪都没有,波澜不兴。海盗的大头目施施然登上邮轮,满口的大白牙,脸上全是笑容,冲着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的方向做了一个“V”型手势。
    “切!”李辉不以为然的悄悄竖起中指。好在海盗们没有看到。
    船仍在行驶,自动驾驶功能并不因为海盗的袭击而擅离职守,毕竟计算机程序是比较忠诚的嘛!
    突然,邮轮庞大的身躯开始不由自主的左右摇晃起来,船只的行驶方向也开始改变,眼见得正前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海水不停地旋转,数以万吨计的海水被吸进漩涡中,在偌大的漩涡中,十万吨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