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沉吟了一下,陈海平道:“我看还是叫中国顺口。”顿了顿,又道:“地理上,我们虽然不是什么中央之国,但论文明之辉煌和传承之绵长,我们当之无愧。”
陈海平定了调,众人也觉甚好,于是国号就定了下来。
国号定了下来后,鹿善继道:“领政大人改家天下,立公天下,德业已远超古之圣王,我看就以领政大人的名字为年号,今年就是海平元年。”
没人觉得鹿善继是在溜须拍马,因为鹿善继说的实话,也是众人心中所想,何况“海平”这两个字本身的寓意也是极好的。
想了想,陈海平微微摇了摇头,道:“改家天下为公天下虽然意义重大,但始皇帝一统天下的意义也同样重大。而且,公天下一出,后人再想改回家天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华夏一统演变为四分五裂却是随时都有可能的。所以,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今后的重中之重。何况,我们现在就处于分裂的局面。”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点头既是因为陈海平说的在理,更是因为陈海平有这样的想法太难得了。
成基命问道:“那领政大人的意思呢?”
“我看就以始皇帝统一天下那一年为元年,以统一为年号。”低头算了算,陈海平接着道:“嗯,今年就是统一18511年。”
说完了,陈海平这才现众人都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自己,就连坐在门边的李芳云都吃惊地抬起头,愣愣地看着他。
摸了摸下巴,陈海平刚想问,但随即恍然。他得出这个结果只是二百二十一和一六三零两个数字的加法运算,而其他人要算到这个结果,不经过一番捣腾是不可能得出结果的。
先,这个人得是心算天才,这是最起码的条件。其次,得精通历史,精确地熟知每一个朝代存续的具体时间。而这还不是最难的,不是众人看怪物似的看陈海平的原因,真正难的是大明朝。
大明朝立
时间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问谁谁都要想知道准确的时间,那不经过一番复杂的运算是不可能知道的。
陈海平笑道:“别跟看怪物似的早就想过这个问题。”
众人释然,原来领政大人早有定见,要不这也太神了。这时,一名容貌娇俏清爽的女兵提着水壶进来众人的水杯中续满了热水。
到了现在,徐光启、成基命和鹿善继这些外人也知道陈海平和这些女兵的关系。
虽然这根本不算个什么事,但陈海平的道德圣王形象却更加高大威猛,而这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他们对陈海平使用女人为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这些人里,就是光启这么开明的人陈海平让女人出来做事也都是有想法的,但他们都是一个心思,求大同小异。而陈海平在他们心中的威望越高,自然就会使得他们对陈海平信服的程度也或多或少地往盲目的心理方向上展。
如果没这个心理过程,而们和一个女子共坐,议论国事是不可能的。何况,向彩英这个人又确实让谁都无话可说,因为向彩英实在是太优秀了,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再,他们也都见过了向彩英的丈夫阎应元和阎应元麾下的那支捕快军,心中更是震撼难明。
现在果不昧着良心,谁都无法轻视向彩英一分一毫。
女兵续完水出去后海平又道:“天这个会,主要的目的是确定一下政府机构的组建。我想成立一个政务院由孙大人任政务院总理。今后政务方面,我能不插手就不插手由孙大人和诸位大人全权负责。我呢,主管军事外事和一个监察系统。”
说着,陈海平转头对李云道:“小李。”
李芳云闻声而起,把几份文件一一交了众人手中。
文件薄,不过三页纸,但重如泰山,里面详述了新政权的组织架构。
废除帝制,朝廷的称谓自然就没了,此外,府衙也跟着取消,统一以“政府”称之。
政府的最高脑为“领政”,下设两局四院。两局为国事局和领政局,三院为军务、政务、法务、三院。
国事局由领政和三院脑组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成员最多为九人,采多数表决制,少数服从多数。
领政局为领政直属机关,下设若干机构。备注,虽不属于三院管辖,但相关权能从属于三院,不得僭越。
三院之军务院总理军事,政务院总理民事,法务院总理立法。三院各自独立,又互相协调,以后逐步磨合,厘定各自权限和分际,制定各种相关规则。
三院各设总理一人,副总理若干,军务院总理由领政兼任。
军务院设职能部门若干……
法务院设职能部门若干……
政务院设吏政部、财政部、商政部、税政部、教政部、工政部、农政部、水政部、医政部、外政部、监察部、捕快部、公诉部、法事部。
其中,吏政部主管官吏考核升迁;财政部主管财务用度;商政部主管内外商事;税政部主管农工商税;教政部主管文化教育;工政部主管工业、建筑等事;农政部主管农事;水政部主管河防沟渠;医政部负责治病救人和疾病预防诸事。
以上九部省府州县各设相应分支机构,称之为局,隶属当地政府。
外政部主管外事,为中央机构,下不设分支机构。
监察部主管监察,省府州县下设相应机构,称之为局,不隶属当地政府,直属中央监察部。
捕快部主管捕快,省府州县下设相应机构,称之为局,不隶属当地政府,直属中央捕快部。
此外,捕快部设一支捕快军,暂定额为五千,全权负责治安。
公诉部主管刑案调查、以及向法事部提起公诉,省府州县下设相应机构,称之为局,不隶属当地政府,直属中央公诉部。
法事部主管刑案民事判裁,省府州县下设相应机构,称之为院,不隶属当地政府,直属中央法事部。
另,捕快系统、公诉系统、法事系统和地方有互相监视之责。
看完这份文件,徐光启、成基命和鹿善继的手都有些抖,他们万没想到陈海平竟会有这样的构想。
实际上他的也极为惊人,最让他们震惊激动的是国事局的设立。可以想象,当陈海平这样的强逝去,当国家稳定之后后来就绝无可能拥有太大的权力,而这也就是说,再没有人可以任意妄为,独断专行!
这意味着什么?!
而且,陈海平此举也一举消除了他们以前最大的虑,就是陈海平之后力转换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深想,但凭感觉他们就能断定,这个问题解决了。
九人议政多数表决制。
这是个巨大的缓冲,有了这个缓冲,以往那种生死之争就会很罕见了。
孙传庭早就知道了,王元程、三爷、傅山和向彩英即便吃惊已经习以为常。待三个老家伙渐渐平静下来,陈海平抓住了个空当,没有给三人表感想的机会,又道:“现在一切都在草创阶段,有些方面我还是要过问的。等到各方面都稳定之后,我会抽身的
一直想要的相权整个地还给你们。”
最后这句,虽然是玩笑话也是实情。明朝之前,相权是很重的皇帝对宰相极为尊重。只不过,这种尊重不是尊重宰相这个人而是尊重宰相这个职务所代表的权力。
皇权至高无上,这句话是骗人的,而这个人自然指的是小老百姓。实际上,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才正确:在尊重地主官僚士大夫的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皇权至高无上。
而这个地主官僚士大夫的整体利益的总代表就是相权。
有利益,就有争夺,而争夺利益最大化又是人的本能,所以皇权和相权既合作共治,又有激烈的斗争。到了大明朝,到了朱元璋这儿,皇权彻底打败了相权,朱元璋废了宰相,设了六部。
但事情并没有结,当皇权渐渐衰弱的时候,争夺相权的呼声就又来了,非君和抑制君权实质上反应的就是这个。
没有人笑,徐光启、成基命鹿善继这个时候也都平静下来,他们知道陈海平不喜欢听称颂的话,尽管是自真心的,但现在要他们开口,就一定是称颂的话,没别的。
片刻之后,陈平又道:“政务院的总理有了,但现在法务院的总理还没有着落,诸位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成基命问道:“领政大人,这个法务是干什么的?”
陈海平道:“汉武以降,至今日,皆以外儒内法为制,但儒大大搞过了头,而法却又远远不够。这是历代之重弊,而我们的治国思想是以法为主,兼顾人情义理,儒法交融,各扬其长,又相互补充。无规矩不成方圆,前朝重以道德为规矩,而以法为辅,今天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要以法为规矩,而以儒为辅。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法规以规范百姓万民的日日行止,尤其是商业即将大兴,纠纷必然不断,更需以法为度量,论定是非曲直。这个法务院就是立法的,他们主要的职责就是根据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或制定新法以解决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
听完,成基命笑了,道:“领政大人,这位法院总理是现成的,都不用出屋就能解决。”
见成命的目光向鹿善继陈海平喜道:“难不成鹿大人还精通律法?”
成基命道:“伯顺学的是君子之儒,一心报效国家,所以所学甚杂,律法恰好也是其中之一。”
陈海平喟然叹息,明末的牛人也太多了,他知道像鹿善继这等人物,一旦有所涉猎,能被成基命提起,那就真的是精通。
由于种种原因,鹿善继为官时间不长,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学,教弟,所以就连孙传庭也不知道鹿善继还精通律法。
“这可太好了!”孙传庭道:“鹿大人清正廉明,又精通律法,确实是法务院总理的不二人选。”
“对啊!”陈海平也鼓掌称善。
鹿善继没有推辞,他站起身,道:“鹿某还能以残躯参与此等盛事,伯顺何幸之有!”
陈海平道:“鹿大人,我们是共襄盛举,坐。”
鹿善继坐下后,这时,徐光启问道:“领政大人,是不是应该组织人力分了?”
徐光启生平最关心的就是农事,越老越是如此。徐光启的家境贫寒,深知农民之辛苦。
徐光启二十岁中秀才,但这个秀才很另类,白天教书谋生,晚上不专研八股,却专研农学。
由于农业生产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又离不开数学,徐光启又进一步博览古代的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著作。
徐光启不光研究,还实践,他早年引种甘薯,后来又在天津引种水稻。临近晚年,他的绝大部分心血都倾注了在煌煌巨著《农政全书》的著述上。
对农民,徐光启满怀悲悯,他对陈海平没收地主土地,均分给农民之举,兴奋到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但是,一晃儿,好多天过去,这件事竟然没有一点消息。
今天,徐光启终于忍不住了。
陈海平道:“徐大人,分地的事儿先缓缓。”
徐光启愕然,随后急忙问道:“不分了?”
“哪能呢。”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徐大人,分地的事儿没有丝毫变化,也不可能有变化,只是有些事我还没有想清楚,所以先缓缓。”
一听没变,徐光启这才把心放进了肚子里,问道:“那明年怎么办?”
陈海平道:“先把地都租下去,没有种子农具的,政府暂借。”
徐光启又问道:“那种子农具怎么算?”
宋朝王安石变法,种子农具可没少坑农民,是以徐光启才有此问。陈海平道:“政府什么价买的,来年收农民什么价。”顿了顿,又道:“嗯,这样吧,也可以分三年偿还,不要利息。特别困难的,还可以算作政府免费赠送。”
徐光启一听,大大松了口气,但三爷听了,却深感肉痛。抬头看见王元程眼里的笑意,三爷咧嘴苦笑。没办法,银子只要在自己手,那就有感情。
随后,几人又把政府架构详细研究了一遍,这才散去。
第二百章 大政(一)
宁宫,政务院
站在廊檐之下,看着一些太监在扫雪,孙传庭心里的感觉要多怪,就有多怪。
不过也是,皇宫这么大的地方不能就这么荒着,而且说实在的,这后宫还真是办公的好地方
皇宫的近万间房子绝大部分都在后宫,把一些政府机构集中在这里,地方富富有余。再,集中办公也是好处多多,起码各部门沟通起来,处理公务方便多了。
但在后宫办公,也亏陈海平想的出来。
一开始,陈海平出把一些政府部门集中在后宫,孙传庭是反对的,因为这实在是太有点不伦不类了,但在陈海平说了理由之后,他就没脾气了。
陈海平要炒地皮,炒内城地皮,要把内城的地皮每亩至少炒到万两银子以上。
他们在归化皮就赚翻了,而且现在还在赚。孙传庭相信,妹夫既然说了,那就真能做到。何况现在的条件要比归化好的太多了,每亩地皮炒到万两银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那是多少银子啊?得有几亿两吧,那他这个政务院总理今后还有什么好愁的?
但尽管如此,孙传庭依旧觉得怪的。
稍稍站了一会儿,孙传又无奈地转身回到屋里,坐在书案前,继续办公。
事真是千头万绪。太多了。一想起刚到京城时。妹夫对自己地那个热情。孙传庭心中就苦笑不已。
“大人。”
孙传庭头批阅公文时。忽听有人唤他。抬头一看。是当值地公人吴大福。
吴大福四十多岁。是个太监。
为了安置这些太监。有些太监就留在了皇宫里。他们一部分负责皇宫地日常维护。一部分就成为了各个机构地公人负责打杂通传等事。
孙传庭以前对太监自然是没有好感地但在经过陈海平地批评教育后。他地态度转变了。陈海平告诉他。太监也和普通人一样。真正坏地很少那么几个。要论坏。论无耻。实际上读书人这个群体才是最坏最无耻地说阉党吧。虽然名叫阉党。但太监有几个。不几乎都是读书人吗?
世人之所以对太监的印象这么不好过是因为历史是读书人些的,而读书人又之所以这么似是而非、颠倒黑白地写历史,就是为了推卸责任。
这些话翻来覆去都在认证读书人无耻,自然极为刺耳,但和历次一样,孙传庭最后不得不承认陈海平说的有理。何况时不同往日,对陈海平安置这些太监的方式自然是非常赞同的。
“什么事?”孙传庭问道。
吴大福道:“大人,有位陈大人求见。”
“陈大人?那个陈大人?”孙传庭问道。
“是陈奇瑜陈大人。”
“啊。”孙传庭吃了一惊即就大喜过望。
听到陈奇瑜来了,孙传庭现在的心情就和当初他到京城海平的心情一样:拉磨的驴来了。
孙传庭和陈奇瑜是老乡、老朋友、好朋友。
孙传庭家在代州,陈奇瑜家在保德州,两地相距只有不到二百里的路程。这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那就是老乡中的老乡了。
陈奇瑜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孙传庭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陈奇瑜于天启二年由洛阳知县擢礼科给事中,孙传庭也是天启初年,由商丘知县升任吏部验封主事。
两人是老乡,年纪差不多,经历大致相同,又都极有本事,因而成为好朋友是很自然的事儿。
孙传庭深知陈奇瑜的本事,陈奇瑜就是今天的萧何,论处理政务,他是比不上陈奇瑜的,要单论合适不合适,那这个政务院总理应该给陈奇瑜做。
孙传庭快步而出,来到宫门外,见果真是陈奇瑜。
“玉铉,真的是你!”
“博雅……”握住孙传庭的手,陈奇瑜百感交集。
“这里是坤宁宫?”往里走的时候,陈奇瑜神情古怪地问道。
“是的。”孙传庭苦笑着答道。
陈奇瑜好奇地看了一路。
来到屋中落座,吴大福上茶,退出去后,孙传庭直截了当地问道:“玉,你是自己回来的,还是被逼会回来的?”
陈奇瑜苦笑不语,孙传庭一看就明白了,这一定是妹夫干的好事。陈奇瑜现在虽官居陕西右布政使,但陈海平想要把陈奇瑜弄回来也很容易。
陈奇瑜道:“月前,家弟奇到了绥德,跟我说了京里生的事,我这不就回来了。”
轻轻叹了口气,孙传庭道:“玉铉,回来也好,我这都忙不过来了,正好帮我。”
陈奇瑜神色复杂,叹道:“唉,博雅,这是怎么说的。”
孙传庭道:“走吧,玉铉,我带你去见见海平。”
见陈奇瑜满眼惊讶之色,孙传庭道:“他这个人啊,怎么说呢,唉,走吧,慢慢你就知道了。”
陈奇瑜道:“博雅,不忙,你要是有时间,先跟我”
“好吧。”孙传庭点头,然后叫过吴大福,让他去准备一桌酒菜。
不一会儿,两名卫士提着一个大食盒走了进来。
像孙传庭这等级别的,都是一级保护,
东西虽然没有皇帝的那么严格,但整个过程也都有专
酒菜摆下,孙传庭叹道:“玉,尝尝吧,都是御膳房大师傅的手艺。”
两人边吃边谈,听到徐光启、成基命,尤其是鹿善继都在京里的时候,陈奇瑜非常吃惊,及至听孙传庭说起政府架构,陈奇瑜觉得他和孙传庭两人中一定是有一个烧昏头了。
这顿酒,不知不觉喝了很长时间,两人都有点高了。
不用摸黑起大早上朝了,这是新朝的又一个不大不小的好处。早上在孙传庭家消消停停吃早饭时,陈奇瑜有些自嘲地想到。
早期,他的官运虽然比不上孙传庭,但也算很好了目前是正处于急速的上升期。
要不是出了这档子意外,会儿正是他春风得意的好时候,只要灭了流寇,位极人臣那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儿。
现又被打回了原形,一切又得重头来过。
比比孙传庭,再看看自己奇瑜的心情更是复杂,而且这个新朝总有些乱七八糟的感觉,很不适应。
辰时一过,孙传庭和陈瑜出门了。
进皇宫在和以前走的路也不一样了。以前是走大明门进皇城,由午门进皇宫,现在是走地安门进皇城,由神武门进皇宫。
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但陈奇瑜认识的没几个且陈奇瑜还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看不到坐轿的。
人人和他们一样骑马。陈奇瑜不解,向孙传庭问道:“博雅么没人坐轿?”
孙传庭笑着解释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我们的那位领政大人不喜欢坐轿所以新来的那些人自然不会坐轿,除了像徐大人、成大人几个年纪大的,其他人也就都跟着不坐了。”
顿了顿,孙传庭继续道:“海平不喜欢文弱书生,他希望人人勇武,今后选拔官吏,身体强健与否可能就是一个条件。”
想到陕西那些官儿的模样,陈奇瑜不觉微微点了点头,道:“应该。”
昨天喝高了,就没去见陈海平,现在直接去。他们由地安门进皇城后,没进皇宫,直接去了中南海。
紫光阁里,很多人都在,徐光启、成基命、鹿善继、三爷、王元程、向彩英,还有其他十几位各部门的负责人。
孙传庭和陈奇瑜到时,陈海平非常热情,他拉住陈奇瑜的手,热情地道:“玉铉兄,你可来了,欢迎欢迎!”
没见面是一回事,见了面又是另一回事。不管叫什么,陈海平实际上就是皇帝。陈海平的热情让陈奇瑜受宠若惊,他恭谨地道:“领政大人,谢谢您对寒家的照顾。”
陈奇瑜家自然也是地主,虽然没上线,房屋粮食不在没收之列,但二十多顷田地那也是没了,损失自然是极为惨重。
因为陈奇瑜,孙传庭对陈奇瑜家多了一份照顾,他知道陈家的情况,房屋粮食不在没收之列,所以也就没多在意,只是知会了保德州的知州一下。
昨天和陈奇瑜谈过孙传庭才知道,原来陈家特殊,土地虽然没收了,但给了陈家五万两银子作为补偿。
保德州靠近长城,土地贫瘠又荒凉,田地不值钱,五万两银子已经大大超过了陈家土地的价值,所以陈家把陈奇派了出去,陈奇瑜还不得乖乖回来。
摆了摆手,陈海平笑道:“玉铉兄,那没什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又何况是玉铉兄这样的大才!”
陈海平随和豪爽,陈奇瑜不知不觉就融了进来,隔膜和陌生感慢慢都消失了。
随后,陈海平又亲自给陈奇瑜一一介绍了众人认识。
都入座之后,陈海平对孙传庭和陈奇瑜道:“我们正在审定政府工作人员的待遇草案,知道你们昨天喝多了,所以就没叫你们,但没曾想,你们还是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
孙传庭和陈奇瑜都笑了笑,算是领了陈海平的这番心意。
拿到这份草案之后,陈奇瑜惊呆了。
大明朝对贪官的处罚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朱元璋对贪官扒皮填草,砍头那都是小儿科,不算什么,但即便如此,贪官们依然不避斧铖,前仆后继。
为什么?因为为官不贪,天理不容!
当官不贪,下场很惨的。大明朝就不说了,就说待遇最好的宋朝吧。宋朝的薪俸高,各种补贴也是又多又丰厚,但这都有个前提,那就是在职。而一旦离职,那就是万事皆休,银子、车子、房子……什么什么都没有了。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退休后,定居许州,看到李方叔起盖新居,羡慕不已“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于是他也决心盖房,享受一下老有所居之福,“平生未有三间屋岁初成百步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