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京上空的乌鸦 作者:勤倦斋-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样?从后面看肥不肥?”李梦华问。
  “不肥,样式还不错。”
  “中国产的,才一万六,多便宜呀?”
  “买吧,穿上心情就好了。”
  “好,买。”李梦华出来不让林雨豪给自己买东西。
  开了闸门就收不住,李梦华一口气又买了很多东西,给爸爸买了两件衬衫、两条领带;给妈妈买了三件外衣、两条裤子,妈妈脚上有大脚骨,又买了专为大脚骨设计的皮鞋;给姥姥、舅舅、舅妈、二叔、三叔、老婶、表妹等等都买了礼物。林雨豪手里拎着购物袋,紧紧跟在李梦华身后。
  “沉不沉?”李梦华回头问。
  “不沉。”
  “辛苦你了,我春节不能空手回家,正好你有车,今天就麻烦你了!”
  “麻烦什么?想买啥继续买,不过买这么多东西,你明天不抢福袋了?”
  “谁叫我购物有瘾呐,忍不住了,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
  “梦华,我可不是怕沉呐?福袋能便宜一些。”
  “你说得对,不买了,留着明天抢福袋。”
  走出三越百货已经是中午了,两人拎着包找地方吃饭,沿途有很多一线品牌专卖店,“迪奥”、“施华洛世奇”、“梵克雅宝”、“博柏利”等等,透过橱窗可以看见高雅静谧的店面,如果不是考虑到林雨豪拎着挺沉的包,李梦华真想进去看一看。除了高级百货,银座还有很多高级餐馆和俱乐部,一到晚上,百货商店关门,这里就成了俱乐部的天下,灯火辉煌的俱乐部里,香醇的美酒、妖冶妩媚的陪酒小姐,豪爽的消费者一晚上花一千万日元都很正常。银座陪酒小姐是全日本最贵的,当然也是最漂亮的,小芸目前还无法打入银座。
  午饭,林雨豪请李梦华吃的法国料理,李梦华要付账,林雨豪坚决不让。法国料理和日餐一样,也讲究食材的新鲜优质,除了生吃,法国料理还有煎、炸、烧、烤、炒等做法,这点和中餐有些类似,鹅肝、蜗牛、青蛙腿、生蚝是法国料理的代表。和李梦华不同,来银座购物的中国游客,中午都被旅行社安排到地下餐厅吃九百日元一份的快餐了。
  每年元旦,日本NHK电视台都要举办红白歌会,红白歌会有点儿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只有唱歌没有舞蹈也不演小品,演员被分成红白两队打擂台,每人唱一首自己的成名曲。不知道为什么?传统日本歌曲有点儿像蒙古族长调,长音、颤音很多,有一种大漠沧桑、辽阔悠远、慷慨悲凉的感觉,难道日本人和蒙古人有血缘关系?
  在日本,新年第一天到神社、寺庙进行参拜,这叫做初诣,初诣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元旦一早,在清凉的寒风中,在新年第一缕阳光下,来到神灵之地感谢过去的一年,祈求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平安幸福。元旦,李梦华和林雨豪去了明治神宫,在“夫妻树”下做了祈祷,“夫妻树”是正殿左侧的两棵大树,用一根粗麻绳连在一起,据说在树下祈祷可以保佑婚姻美满。明治神宫前面,“绘马奉纳所”挂着一排排沉甸甸的“绘马”,“绘马”是写有心愿或祝词的白色小木板,驼载着对亲人沉甸甸的祝福。
  元旦晚上,张慧娟做了四个菜,其中有红焖猪蹄,牛晓东吃得别提有多香了。
  张慧娟前脚搬走,小杉后脚就搬来和小芸同住,元旦这几天,小芸和小杉四处去玩儿,当然数在扒金库的时间最长,小杉还是输多赢少。
  老王在中餐馆打短工,年夜饭老板给伙计每人加了一份可乐鸡翅,老王吃得很香,鸡翅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根硬骨。
  张慧娟表姐又和表姐夫生气了,表姐罢了工,年夜饭也没做,表姐夫叫的外卖,吃完就去看他的猫了,连红白歌会都没看。
  刘玉海喝醉了,在宿舍里躺了两天。
  潘姐哪儿也没去,潘姐感冒了。
  在人类历史上,宗教扮演了重要角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敬畏心是十分可怕的,唐泰斯、曼德拉就是靠着信仰才度过漫长铁窗生涯。除夕午夜,日本各地寺庙会敲钟一百零八下,用以驱除邪恶、迎接新年,中国苏州寒山寺为适应日本的时区,在晚上十一点开始敲钟,寒山寺的钟声在全日本播放。
  

☆、幸福的年轻人

  一月是东京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连乌鸦都起得晚,太阳升老高才听见叫唤,东京的冬天再怎么冷也不是冰天雪地,最低气温也在零度以上,李梦华家乡雪城的冬天最低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再不怕冷,你穿裙子露大腿试试?先不说李梦华,咱们先说张慧娟和牛晓东。
  “还睡懒觉呀?快起来吧!”张慧娟说。
  “嗯,几点了?”牛晓东睡眼惺忪地问。
  “都快七点了,别睡了!起来吃饭吧。”
  “太冷了,我再躺一会儿。”
  “躺什么躺?马上就要考试了,你算算还有几天?”
  “好啦,别说了,我起来还不行吗?”
  “那就动作快点儿,别磨磨蹭蹭的!”
  小“阿帕头”四处漏风,又是单层窗,室内温度只有七、八度,厚厚的羊毛被上又压了一条毛毯,这才不觉得太冷。为了省钱,牛晓东和张慧娟不用煤油炉也不开空调,一条电褥子给张慧娟用了。
  “今天是什么天?阴天吗?”牛晓东一边穿衣服一边问。
  “是晴天。”
  “晴天好,晴天屋里暖和。”
  “家里太冷了,你还是去图书馆吧。”
  “那我走着去,自行车给你。”
  “你的脚还没好利索,你骑车去吧,我走着去车站。”
  “车给你,我走着去。”
  “你别跟我争了,赶紧把伤养好,好了马上给我打工。”
  “敢情你是想让我赶快打工啊?”
  “那当然了,一个大男人成天病怏怏的怎么行?”
  “谁病怏怏了?我这是外伤,好的差不多了。”
  “好了、好了,我不逗你了,赶快吃饭吧,吃完饭早点儿去图书馆,考上大学奖励你一星期不用刷碗。”
  “才一个星期?怎么不得一个月?”
  “你想得美!这两个月把你养得白胖白胖的,也该出去挣钱了,我也休息休息,最近都快累死我了。”
  “老婆大人,辛苦你了,等我将来有了钱,咱们买大豪斯、买车,你就在家里坐着,没事儿天天数钱玩儿。” 
  “别做美梦了,你没看大米都快没有了吗?饭都快吃不上了,还数钱玩儿?”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你得往前看。”
  “我不看别的,必须给我考上大学。”
  “你怎么跟我妈似的?咱俩都上大学,学费从哪儿出?”
  “不是说好了吗?我上专门学校就行了,省下钱供你上大学。”
  “我可不想这样,我怕你将来会后悔。”
  “我不后悔,只要你对我好就行。”
  “怎么能不好?你过来,让我亲一口!”
  “别闹了,我该走了,时间来不及了。”
  “你走吧,碗我收拾。”
  “碗不刷也行,早点儿去图书馆,抓紧时间复习。”
  “是!老婆大人,图书馆九点才开门,我收拾完马上去。”
  “面包在微波炉里,你自己再热杯牛奶吧。”张慧娟穿上鞋往外走。
  “哪天让小杉把自行车送过来,他们不会相中你的车了吧?”
  “好,等我和小芸说说。”
  磨叽半天,张慧娟才走出家门,就像所有新婚夫妻一样,张慧娟和牛晓东偶而有小争执,总的来说如胶似漆,争执也是因为经济方面问题。牛晓东确实胖了,生活有人照顾,吃饭也应时了。张慧娟每晚靠在爱人的臂膀里,睡觉都觉得踏实,天塌下来两个人一起顶着,有时候张慧娟觉得幸福来得太简单了,有点儿不太真实。和牛晓东同居的事,张慧娟不敢让家里知道,这要是在国内,妈妈还不得打折她的腿?偶尔往家里打个电话,牛晓东在一旁声儿都不敢出,就怕表姐突然来东京找张慧娟,那就露馅儿了。
  吃完早饭刷过碗,牛晓东穿上外衣,背起书包下楼,在楼梯上遇到一位女邻居,彼此说声“早上好”。邻居们已经发现这家里又住进来一个女的,好在没啥大动静,也就彼此相安无事了。牛晓东的脚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依着他,早就出去打工了,张慧娟非要让他彻底养好,实际是怕他考不好找借口。张慧娟的心思牛晓东很清楚,这无疑也是一种压力,如果还是一个人,牛晓东绝对不会这么努力,有空儿还得睡觉呐!牛晓东妈妈要是知道有个人又照顾她儿子,又督促学习,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只是两个年轻人住在一起,恐怕不能接受。
  市川市街道很狭窄,自行车有时就在人行道上骑,路边一家院子里,光秃秃的柿子树上挂着金黄色的柿子,熟透了也不摘下来。市川市像一个大居民区,没有工厂,也看不到黑烟囱,白天公司职员们都去东京上班,这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牛晓东骑到一处拐弯处,有一队幼儿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街边公园玩,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牛晓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寒冬腊月,孩子们都穿着短裤露出胖嘟嘟的小腿,手牵着手在寒风中走,再怎么暖和也是冬天,穿得那么少,不怕冻感冒了?反观牛晓东身上全副武装,上身是枣红色棉夹克,下身牛仔裤,牛仔裤里面还穿着羊毛裤。
  市民图书馆院墙半米多高,有一个不大的院子,种着几棵高大的橡树,怕浮土裸露出来,树根周围铺着白色鹅卵石。九点刚过一点儿,车棚里已经停了很多自行车,牛晓东锁好自行车,背上书包走进图书馆,一进门,一股热气直扑脸颊,图书馆很暖和,门厅一角有一个喷水池,几个小孩子正在池边玩水,一楼有幼儿活动室,里面有塑料滑梯和球池等游乐设施。穿过门厅进入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大厅,大厅举架很高,里面有报刊室、图书室还有自习室,靠近入口处是服务台,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图书借阅登记手续。牛晓东脱下外衣,直奔自习室,还好有空座位,拿出日语书和随身听,牛晓东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读。学过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初学者喜欢背单词,而且是先看汉语意思,再回过头看日文,任何一门外语都应该先从听说开始,死背单词是最不科学的,即便背单词,也应该先记日语,再扫一眼汉语意思,否则学的就是汉译日,进展得也慢。牛晓东去年秋天通过了日语能力测试二级考试,进度不算太慢,语言环境很重要,天天听日语,就算不明白什么意思,语音语调慢慢就有感觉了。
  学了两个多小时,牛晓东感觉有点儿累,把外衣和书包放在椅子上,牛晓东信步来到报刊室,报刊室里几乎都是退休老头儿,找不到座位的就坐在地毯上,睡觉的也挺多,也难怪,屋里这么暖和,拿着报纸、杂志,看着看着就困了,有的老头儿还打起了呼噜,这哪里是图书馆?分明是老人、孩子取暖的地方,家里再怎么打空调,也没有图书馆暖和,如果发生地震,这里还最安全。学校和图书馆是日本法定的避难所,建筑都非常结实。除了日文报刊,报刊室里还有专门为外国人准备的报纸,有中文、英文和韩文报纸,中文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大公报”,还有台湾出版的“中国时报”。日本有一大批研究中国的学者,他们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研究远比中国对日本的研究透彻。牛晓东拿起一份“光明日报”看了起来,先是站着看,后来也盘腿坐在地毯上,屋里热穿得又多,不一会儿牛晓东也睡着了。
  午饭,牛晓东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喝水有自动饮水机。从小到大,牛晓东学习从来没有这么刻苦过,有现在这个劲头儿,国内大学早考上了。下午四点,图书馆关门了,牛晓东有点儿舍不得走,因为家里太冷了。骑车来到车站前的小超市,拿过塑料筐,牛晓东来到肉类柜台前,切成小块的牛排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冰柜里,用保鲜盒包住,煎牛排该有多好吃呀!不过张慧娟只让他买鸡肉,因为鸡肉最便宜。海鲜柜台有少量螃蟹、牡蛎和扇贝,牛晓东是在海边儿长大的,从小喜欢吃海鲜,可日本海鲜太贵了,比生鱼片贵得多,只能是看一看。
  半夜十二点,张慧娟拖着疲惫的脚步走下电车,出了检票口,正往前走,牛晓东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
  “嘿!”
  “吓死我了!你怎么来了?”
  “我来接你呀?累不累?”
  “累,都快累死了。”
  “辛苦了老婆,走,咱们回家。”牛晓东拉着张慧娟的手,两人并肩走下台阶。
  “你的手可真凉,等很长时间了吧?”张慧娟问。
  “没多长时间。”
  “以后晚上别来了,快考试了,你别冻感冒了。”
  “没事儿,这么晚了你一个人往回走,我不放心呐!”
  “有什么不放心的?这里是日本。”
  “我还是不放心,冬天天黑得早,路上行人也少。”
  “人少怕啥?我快点儿走不就行了?”
  “快走就安全了?上车,我带你。”牛晓东骑自行车来的。
  “你脚能行吗?要不我带你吧?”
  “快上来吧!不然我骑走了。”
  “你慢点儿骑啊,我怕你的脚受不了。”
  “放心吧您呐!坐好喽,走啦!”
  这一幕有点儿像骆驼祥子拉虎妞,祥子生活虽然辛苦,心里是甜的。在爱情的滋润下,张慧娟的脸色比以前好多了,体重也增加一些,坐在自行车后座,双手搂着牛晓东的腰,身子贴在牛晓东结实的后背上,心里是那么的踏实。回到家,牛晓东先给张慧娟倒了杯热水。
  “先喝点儿热水暖和暖和。”
  “你晚上做的什么菜?”
  “爆炒大头菜,我给你留了,在电饭锅里保温呐,你先洗洗手,我给你盛饭。”
  “你今天去图书馆了吗?”
  “去了,学校怎么样?”
  “美智子老师问你好没好?还问谁知道你住哪儿?”
  “你说了?”
  “我哪能说。”
  “你说,我还去不去学校了?”
  “去也没啥意思,还花车费钱,在家复习更好,有什么情况我帮你听着。”
  “班里那些人怎么样了?都找好学校了?”
  “别提了,大家都人心惶惶的,留学生考试成绩下来了,咱班考得一般,都指望学校推荐呐!”
  “李梦华怎么样了?”
  “梦华可挺稳当,听说已经联系好学校了。”
  “咱们跟她没法儿比,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
  “谁叫你没摊上个好爸爸呐?再说梦华念的是博士,跟咱们不同,牛晓东,你是不是喜欢她?”
  “净瞎说,我哪能配得上人家?”
  “算你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我跟你凑合着过吧!”
  “你怎么也变得那么现实?你不是那样的人啊?”
  “不现实行吗?就是现实社会,听说李一楠找了一个日本老头儿,怪不得她最近买了好几件高档衣服。”
  “真的吗?日本老头儿能和她结婚?”
  “结婚倒是不能,起码学费有着落了。”
  “被人包啊?还不得让人戳脊梁骨?”
  “切!谁在乎啊?”
  “你好像挺羡慕啊?”
  “是啊!我羡慕,我也想找个老头儿,不用这样累死累活的了。”
  “好,你找吧,最好把我也一块儿包了。”
  “你是我什么人呐?还包你?”
  “我是你老公啊?”
  “老公?你有结婚证吗?”
  “没有,哪天我在你身上画一个,写上牛晓东专用,看谁还敢要你?”
  “坏蛋,你敢!”
  “嘘!小点儿声儿,一会儿楼下老头儿该找上来了。”
  “牛晓东,你真以为我是那样人吗?”
  “我逗你玩呐,我老婆怎么会是那样的人?战争年代你就是江姐,宁死不屈!”
  “得了,我还是好好活着吧,我还得给你妈生孙子呐!”
  “是,是。”
  夜深人静,寒风吹得窗户“咔哒、咔哒”地响,两个年轻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用彼此的体温抵御冬夜的寒凉,就算明天没有饭吃,两人也觉得幸福,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
  

☆、西麻布大学

  和中国一样,日本也是学历至上的社会,学历尤其是就读大学的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在日本,考名牌大学有“四当五落”的说法,就是每天拼命学习,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名牌大学,多睡一个小时就考不上。“东大”、“京都”、“东工大”、“早稻田”、“庆应义塾”的毕业生,一出校门,起点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考一般大学就用不着这样了。随着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学生越来越少,大学数量又很多,一些普通大学一到高考就为生源发愁,招不上生,国立大学经费就得减少,私立大学就得倒闭,牛晓东就想钻这个空子。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失去就再也回不来?有人说是黄金、钻石,有人说是青春,正确答案是时间。时间这东西很神奇,它和宇宙一起产生,也将和宇宙一起消亡,时间只能往前走,不会倒流,人们常说“如果我当年怎么样?如果有来生?如果当初不是遇见你?”等等话,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如果,如果这个疑问代词是人类因无法抗拒时间而发明的。
  “时间过得真快,还剩两天就考试了。”牛晓东说道。
  “怎么,你还有点儿紧张吗?”张慧娟说。
  “是有点儿紧张,也没参加过日本高考。”
  “不用害怕,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好。”
  “我怕考不好你该生气了。”
  “我不会生气,考不上国立考私立,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行了,我看呐,国立你就不用考虑了。”
  “你说那几个私立学校真能看汉语成绩?”
  “怎么你到现在还不相信?汉语也是外语,也没规定中国学生不能选汉语啊?咱们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再说你英语能行啊?数学、国语、地理、历史和汉语一共五门,满分大概九百分,你考四百就行。”
  “能这么简单?”
  “你当是中国高考啊?你放心,中心考试比留学生考试容易得多,毕竟是面向全国的统考,不会出太难的题,咱班那些傻帽儿也不好好打听打听。关键是下一步选什么学校,这两天别看别的了,你就看历史吧,怎么说日本历史也比中国短。”
  “短也不好背呀?”
  “你就别抱怨了,外语还能考汉语,你要是不答满分就别回家了。”
  “满分还真没把握。”
  “要不是我,你还不知道走多少弯路,花多少冤枉钱呐!”
  “谢谢老婆,我老婆就是厉害!”
  “就是这学费还没有着落,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囤。”
  “老婆,我看我也上专门学校得了。”
  “不行,绝对不行!你是男人,男人得有自己的事业,怎么也得有个大学文凭,即使将来回国,也能找个日企干干。”
  “就是苦了你了。”
  “你成功就是我成功,我是女人,将来管好家照顾好孩子就可以了。”
  张慧娟真的不想考大学吗?不是张慧娟不想考,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为了保证牛晓东上学,张慧娟做出了牺牲。实话说,日本大学还是很好考的,专门学校的文凭回国根本不好用,只能解决签证问题。
  “考试用不用我陪你去?”张慧娟问。
  “我又不是小孩,不用。”
  “你就想日本学生有什么了不起?数学首先就比不上你,咱差就差在日语,谁叫咱是外国人啦?日语不好也是正常的,但是咱汉语强!亲爱的,你说是不是?”
  “是,是。”
  高考这天终于到了,牛晓东带着准考证、护照和外国人登录证一早出了门,临出门前,张慧娟少不了叮嘱一番。一月下旬是日本全国中心考试的日子,中心考试过关,才可以参加各个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考场在东京的一所高中,为了防止作弊,监考老师让考生把手机都关掉并放在桌子右上角,铃声一响,第一科国语考试开始,国语考试里竟然也有汉文,除了汉文还有古语,古语牛晓东答得就一般了。汉文中有一道题是“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还有一道是“宋江和诸葛亮是把兄弟吗?”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很大。第二科是数学,数学是牛晓东的强项,考试前下的功夫也最多,选择题做得还行,计算题遇到点麻烦,其中有一道题是求直角三角形面积,直角三角形在中国是初中二年级的课程,日本高中时才学。第二天考历史和汉语,这两门比较轻松,尤其是历史,不会就是不会,无法编造,汉语题目很简单,牛晓东答起来得心应手,有一道选择题是“中国的伟大领袖是?A:毛泽北,B:毛泽南,C:泽东,D:毛泽西”也许是做贼心虚,汉语牛晓东没敢答满分。
  十天以后高考成绩下来,牛晓东考了四百三十多分,中心考试的成绩还要折算,和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成绩合并计算,单从这个成绩来看,应该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