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王画对唐朝持最欢迎的地方。一个庞大的王朝,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强大,固步自封,从舞蹈到音乐到技术,只要是别人有好的东西,一概拿来。就象李世民从印度拿来砂糖技术一样。就象戏剧,自己刚拿出来不久,现在唐朝各地就开始普及这种新式文艺题材。
只可惜他摊上了一个小最好的朝代,却摊上了最坏的年代。
进了皇宫,皇宫里面更是张灯结彩,李显接见王画的地点有些巧妙,设在了陶光园。这是皇宫中的花园,不过很少有大臣有资格进来游玩,因为是皇帝与后宫妃子娱乐的场所。
见了面,李显让王画坐下来。
也许后来大臣要感谢王画一件事,那就是他设计了大量的桌椅,免去了大臣那种跪坐之苦。当然,如果后面再出一个皇帝将椅子拿去,就不好说了。但这个荣誉恐怕要挂在宗楚客头上。
李显一开始没有提宗楚客,而是询问金城公主的情况。
集画实话实说:“启禀陛下,虽然陛下心意是好的,不惜自己一女,谋求两国和平。但陛下多半要失望了。现在的吐蕃再也不是太宗手中的吐蕃,它疆域广大,士兵众多,而且还个个是剩悍之士。”
想到这里,他回忆起血字营与贫达延一战的情形。
当时血字营是垂达延兵力两倍,还是在粹不及防之下,但就是这样,还血战了那么久。最后见无望,才有几百士兵逃离。如果换作了普通的唐朝士兵,也不要交战了,早就一触即溃。
结果导致几百名血字营士兵因此死亡。
“那个小赞普岁数很少,但臣断言,此人也是一个枭雄。恐怕金城公主想要享有文成公主的待遇那是不可能的。也许现在蕃唐相居无事。这与联亲无关。我是从积石山到逻些城的,又从逻些城向西北出发,一直到昆仑山的。看到吐蕃不少情况,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吐蕃赞普年幼,又经过数子争立之事。还有瘟情严重,百姓生活不好,境内又有多部叛乱。实际上,这次联姻对吐蕃意义很大。有了这个婚姻,吐蕃有了大义,对缓和他们现在困窘的局面大有帮助。但缓和过来了,有可能又要侵忧我们大唐边境了。别的不说,就象这一次我送亲,明知道意义重大,吐蕃大将岔达延还敢凌侮我们唐朝使节。这就是证明。”
而且不止这些,李显与李世民两次和亲,送财物到也罢了,送经书也罢了,关健送去许多能工巧匠,还有各种典章制度的书籍。可以说吐蕃的崛起,这两次和亲要占到一半功劳。
但造成什么后果呢?
绝对没有换来感恩回报。
就是在历史李隆基早中期,唐朝军事力量也十分强盛了,可面对拥有四十万强军的吐蕃无可奈何,最后只好在剑南、陇右、河西列三节度使,统御重兵防御。但唐朝军队也就那么多,分了三处重兵,其他地方便变得空虚起来。于是安史之乱一起,安禄山大军所向披靡。唐王朝没有办法,只好从三镇调兵。
但唐王朝李显落井下石,反而雪中送炭,吐蕃人却没有放过此次机会。立即出兵,一度攻破长安,掳走五十万百姓,还只要壮年人,老弱病残的,一律杀死。或砍断手足,挖掉眼睛,弃之而去。其凶残程度一点也亚于后来的偻国。突厥人也凶残,也掳掠,可也没达到吐蕃人这种程度。关健是突厥人得到唐朝恩惠不多,而吐蕃人的崛起。本身就是李世民扶立起来的。更不要说后面陆陆续续的支援了。
至于史书上说的吐蕃人替唐朝抵抗了大食人的入侵。
那纯是狗屁,大食人在这一百多年中扩张很快,可扩张的对象只是中小型国家。高仙芝那次失败有多种原因,主要一点就是手上唐兵占的数量很少,大多是蕃兵,又没有团结好。还有一点,距离太远,供给困难。这两个庞然大物的交战,如果唐朝孤军深入必败。大食人东扩到唐朝领地,同样也会必败。与吐蕃人有屁关系!
不错,李世民在玩这个平衡术,那是人家有本事玩。李显能有这个本事么?
但王画不说了,说了李显也听不进去。
况且送也送了,现在也要不回来。而且王画也没有打算放过吐蕃,乘你病,要你命,吐蕃人能做到,王画也能做到。但要等这段时间过去再说。因此,王画最后补充了一句:“但陛下,公主殿下在吐蕃,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李显脸上有些悔意。王画说得很清楚了,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他们使者出使吐蕃,等于是金城公主娘家人,都敢直接抹面子。后面使者一走,吐蕃还不知对金城公主如何呢。
愕怅了好一会儿,但最后还是放开了,看着王画,李显说道:“王卿,喊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本来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但李显似乎感到听不到好消息,还有王画是如何逃离吐蕃的,李显更加不想听。听了又如何?难道将宗楚客杀了,替王画解气?
不过心中始终有些好奇,但杨矩离京城不远了。大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赶到洛阳,因此李显打算到时候问杨矩。
但王画心中有些诽谤,虽然说喜欢,有可能是喜欢,可到底不是亲生女儿,还是有区别对待的。
李显看着李裹儿,看于画是个有才能的大臣,但未必是个好大臣”默个,可同样会惹事。但做为女婿,还是很可以的。这么多年如一日地等候着自己的女儿,凭这份心情,也到了定落的时候。
他说道:“当初你送金城公主出嫁时,联写了一张纸条给你。现在你回来了,按理说到了联覆行条约的时候。但裹儿是联的宝贝,联不想慢怠了裹儿。因此,打算在二月份,联驾返京兆,同时在京兆裹儿也修了一座美仑美奂的宅第,不辱没了你们的身份。王卿,可等得及否?”
王画有些不愿意,这样一来,时间又要拖上几个月了。虽然李显说二月车驾就要动身,可他的车驾不是自己骑马,如果快两天就可以到达长安,李显的车驾最少得二十天。到了长安后,还要安排布置。这样一来,不到四月份,他们都不能完婚。
然而现在时局变化莫测,天知道三四个月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但这是嫁公主,不是正常人娶妻,不然怎么有了下嫁一个。“下。字?李显能征求自己意见。就算给足面子。就是李显不同意,自己又能怎么办?
不过让王画感到奇怪,到现在韦氏一言不发。
不知道李显正式表决这门婚姻中,韦氏起了什么作用。
但王画还是伏下身来,谢李显与韦氏的恩典。
这时候,李显才谈到他与宗楚客的事:,“王卿,虽然此行让你吃了许多辛苦,宗卿做得也不好,但朝廷以和为贵,联也答应了替你们言和。既然王卿平安归来,可否宽恕宗卿一遭?。
实际上这还不是王画所需要的,至少时间又拖长了。但也不能再要求了,只好作罢。
从皇宫里出来,李裹儿兴高采烈。两个人等于跑步,跑了漫长的好几年时光,终于走到一起。可是不是如此呢?现在只是李显一道口谕,虽然是金嘴玉言,但不等于就没有变故。
不过这个消息传开后,所有清流大臣大失所望。李显用了一门亲事,就将王画嘴堵上了。
但就是这样,在初四上早朝时,看到王画,宗楚客还是躲在寰从一的身后,省怕王画找他麻烦。
王画又开始了不温不火的朝堂生涯,虽然李裹儿碍于名声,或者大婚将要到来,有些害羞,没有搬入王家。但王画也怕惹起风言风语,没有到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家中。
只是公孙大娘留了下来,她留下来的原因,是为了与李雪君切磋。当然,对此,王画是十分欢迎的。
到了初七回来,派出去的人,带来了一条不好的消息。
王画怀疑是正确的,当年邸子巷的刺客,真的在韦家。连名字资料都查了出来。这个人叫史文达小名叫四海子,身手不错,一直是在韦家做护院工作。不过王画派出的人手为了确认,做过更细密的调查,在十年多前,此人确实离开过韦家一段时间,不但他,还有其他几个韦家的护卫。这是当时李显刚回京城不久,有可能是韦氏怕李显势单力薄,从娘家人调来的一批人作为亲信。拱卫她与李显安危的。
但在邸子巷案发后不久,这个史文达就提前回到韦家,而且平时深居浅出,很少与人交流。王画派出去的人,刻意与他接近,想套他的话风,都没有套出来,还差点引起这个人的怀疑。
王画听后却苦思良久。
想套他的话风,这个是不想了。想一想,如果不是韦家的亲信,平时嘴风严密,后来自己得势,这个史文达早让韦氏给杀死了。
他只是在心中苦笑。虽然证实了,可让他感到十分郁闷。
当年因为刺杀之事,导七姓十家惹出来这么大的风波。如果不是老武罩着,自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搞了半天,却是韦氏在中间弄的鬼。但自己呢?一度时间里。还将韦家当作了最亲密的朋友。
这让他感到若大的讥讽。
他抬起头,凝望着皇宫方向,心中想道,虽然说是李显软弱助长了韦氏的凶焰,可韦氏能有今天这个地步。又岂能小觑的?
但不管心中苦涩也好,郁闷也好,这几个月内还必须再忍耐着。
不过朝中笑话接二连三地发生。
李显继做了一回媒婆,将一个老太婆嫁给了寰从一之后,再次下诏,扩建圣善寺,扒去了十余户百姓的房屋。这个黑天冤枉是没有法喊了。
然后袁从之弹劾长宁公主放纵家奴劫掠良家百姓为奴,又将这些恶奴亲自抓了起来。长宁公主闹到李显面前,李显亲写诏书,让这些恶奴释放出来。袁从之一听气得一口气都没有喘过来,他怒气冲冲地对李显说:“陛下放纵恶奴抢掠良家子女为奴婢,又怎么依法治理天下呢?。
成了李显指使恶奴抢人。
李显也不责怪袁从之言语错误,可恶奴还是照放不误。
然后李显又来到玄武门前,与亲近的臣子们一同观看宫女们拔河。李显让宫女们扮作市场里的商店伙计,让公卿大臣们扮作行商旅客,与她们作买卖,又假装愤怒争执,彼此言辞不堪入耳。李显夫妇则在一旁观看,以此为乐。
一个皇帝到了这个地步,真正荒谬到了极点。
跟着是崔碗弹劾宗楚客勾结戎秋,导致边疆发生叛乱,险些置王画于死地。准备到现在,证据充足。而且按照规矩,大臣受到弹劾时,应弯腰快步走出,站在朝堂中听候治罪,或者为自己辨解。但宗楚客坐在矮椅上,动都没有动。
害怕王画,还能害怕崔碗么?既然知道王画因为李显答应亲事,不准备追究了,他也硬了起来,自述自己忠诚蛟直,受到崔蜿的诬陷。
当然,他的话李显也没有相信。可李显的做法还是和平了事,不追究宗楚客,也不怪罪崔蜿。反而让崔惋与宗楚客结为兄弟。
王画见到这幕后,也是张大了嘴巴。
但也不能说是坏事,如果没有韦氏在后面主持着,呆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到也是一件乐事。至少不会担心因为得罪皇上,被处死。
这样也好,安安心心再呆两三个月吧。可没有想风云就在这时候翻涌起来。
王画从户部回家途中,一个人扔过来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一行秀丽的小字,字迹王画认识,是上官小婉写的。上面写道:元宵之夜,十面埋伏,一千虎贲,先鸠后击。
第九十九章 那一夜
面众次海乡时间很短。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
但还是有人注意到这一丝不寻常,李旦与太平公主刚得到皇宫羽林军调动的消息,然后王画离开洛阳,调动的羽林军又解散了。随着王画回到洛阳,羽林军再次开始调动。
他们已经看到其中浓浓的阴谋味道。可还是让他们有些惊诧,王画是通过那个渠道知道的,或者是一个。无心之举?
当然,他们也不会傻呼呼地通知王画,正好看一看韦氏与王画如何斗个你死我活。
并且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后世丘吉尔听到日本人袭击珍珠港那个表情,也就是他们的表情。王画掌握了多少力量,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王画掌握的力量强大到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
就象那次粮战,动用的船只不提,动用的人数以及船只上的人数,是多少人?这就以万计算了。再加上他的财富与个人的智慧名声。这样的一个人,如果韦氏将他紧紧拉在手中,自己俩个人什么指望也不要想了。
当太平公主与李旦反应过来后,太平公主为了拉拢王画,所受的耻辱,都不能向外人道出。可韦氏倒好,先是刻意的排斥,现在还要动杀机。王画当真那么好杀的?
两个人在背后乐得合不拢嘴不提。
王画刚回来,李裹儿就找上门来,看着王画怨恨地问:“二郎,你回家为什么不喊我?”
那能喊么?当时只有两天时间,王画恰准了李显瞒在谷里,所以打突击告假。如果让韦氏知道了,有可能会阻拦。自己想回去都回不去了。所以要速战速决。
但王画不能说出来,淡淡一笑说:“裹儿,想开宗族大会有的是机会。我们现在身份毕竟还没有安定下来
这一句说得很假。
王画也觉得愧疚。在这场战争中,李囊儿是无辜的受害者。因为自己的教导,李裹儿现在与历史上的那个李裹儿截然不同了。
虽然有时候还有些骄横,贵为天下第一高贵的公主,这点娇横也在情理之中。但象史书上卖官,欺凌百姓,侵吞平民房地产业之类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但她等候了这么多年,这场婚姻终于没有等到。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早迟都要摊牌,与其自己先摊不如让韦氏摊。
当然,这只是一个心里的自我暗示,走到这地步,王画并不是很想的。侥幸让他赢得宝贵的几年发展时间,不然后果更糟糕。
想到这里,王画忽然想起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于是问:“裹儿,我问你一个问题。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与陛下或者皇后掉到水里,你先救那一个?”
是有点不恰当,韦氏与李显怎可能掉到水里面?不过李裹儿也知道他这个问题想要表达什么,想了一下答复道:“那么谁离我近就救谁
这个回答让王画不太满意,可在他预料之中。历史上李隆基对杨贵妃有多宠家,王画不知道。但现在却亲眼看到李显夫妇对李裹儿有多宠爱。如果为了自己,丢弃她的父母是不太可能的。
“二郎啊,你怎么觉得你今天有些怪怪的李裹儿终于感到王画有些不对劲了。
王画当然不能说。现在家人还没有转移,以李裹儿火爆的性子,得知真相后,必然会吵翻了天。事情惊动李显,李显会听谁的?
其实到了今天这地步,就如沐放李知道事情真相,对他所说的。
也有一部分是王画自找的,王画为了国家与百姓,调集了大量粮食,并且主动压价。然后又引进杂粮。粮食是国家根本。没有粮食危机。王画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保障因素。
而且又没有听朱全的建议,利用二十个庞大的家族,再次将粮食炒作上来,让朝廷还感到一次危机。那么韦氏就是想对他动手,同样会迟疑。那么这步棋就掌控在王画手中。
边境也没有利用阙特勤的关系,如果利用好,给他一笔财物让突厥侵犯唐朝规模更大一点。那么在边境未宁之前,同样韦氏也不得不将王画留下来,防止万一。
可王画自己却将自己的仗持失去了。
对于沐孜李的言论,王画没有反驳。再怎么说,他也不想将自己幸福寄托在亿万百姓身上。不过反驳也是苍白的,就是现在,同样不开战火也是不可能了。到时候还是有无辜百姓卷入进来。
最后沐孜李总结了一句,让他吴笑不得。沐孜李说:“无毒不丈夫,二郎,你想做大事,心软了怎么行?。
这一句无度不丈夫,窜改成无毒不丈夫,还是出自王画之口,却没有想到被沐孜李记了下来。
但事情无论怎么演变,最后最痛苦的人无疑是李裹儿。
当然所有人安全最让王画放心的却是他们母女,既然想立李裹儿为皇太女,韦氏
所以王画本来想叮咛两句,也没有说出口。
连李雪君在一边都看得有些发愁。其实演变到现在,王画想要和平收场那是不可能的了。本来王画计划中,等于韦氏发难,他有了大义,将韦氏扣压起来。还能放韦氏一条生路,就象对待王迤那个小妾一样。
但得知了更多的真相,就是这次韦氏没有突起杀机,王画以后能得逞,恐怕也不会给韦氏活路。
到时候李裹儿如何处之?
现在韦氏先下手为强,对王画下毒手。李裹儿知道了,又如何处之?
想到这里,连李雪君对这个尊贵的公主都产生一丝怜悯。
但李裹儿不知道,她又说道:,“二郎啊,你在我心中,与我父皇母后在我心中地位一样的。要是你对我父皇母后不好,我也会怪罪你的。如果他们对你不好,我也会怪罪他们的。何来先后?。
这一夜王画与李裹儿抵死缠绵。
李裹儿不知道原委,她数次仙仙欲死之后,紧紧的搂着王画,颤声说:“二郎,爱死我了
在王宅的另一端,同样也是一个不安静的夜晚。
在洛阳东南角的里仁坊,这里没有风景区,离三市又很遥远。就是离城门都很远,这里也是洛阳的贫民窟之一。
里仁坊扛夫曾义达家里,聚集了几十个人。
曾义达家中贫寒,但因为他老实勤奋,被隔壁牛家看重,牛家将他家美丽无比的女儿嫁给了曾义达。
但小两口好日子不长,在曾义达到会通桥替船上人扛货物上岸时,被南边履道坊的张大郎将他媳妇儿抢走了。他多次打官司也没有打赢。他老娘一气之下,躺在病床上活活气死了。
就在这时,一个自称全真教的人找到了他。无条件答应替他报仇。当时他忽信忽疑。但没有几天,那个张大郎夜晚睡在床上被人割去了人头。这也成了一件无头公案。
张大郎一死,的妻子赎回来。
这次恩情如同再造大恩。因此曾义达加入了全真教。后来他识几个字,为人机灵。又喜欢打不抱不平,慢慢提为洛阳全真教的负责人。
在座的几十人都有他类似的经历。
曾义达将上面的意思说了一遍,这条命令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全真教只是某个人的突发之想,现在某个人遇到危险了,需要洛阳几千名教徒引起骚动。好来脱身。
但后面一条却让他们稍作安心,因为上面说过,如果在骚动中,有教徒遇害,可以视情况拿出五十到一百婚钱,替这个人家人解决危机。如果被官府抓捕,那么可以设法营救出来。就是受伤的人,也负责陪偿所有的损失。
看到这几条,虽然对上面的安排不解,但都受过教中的恩惠,这也算是一个报答。最后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曾义达才开始分一条头巾,头巾正中是一朵菊花。
但这只是为了区别的。下面的人还不知道此次的行动。不然人多嘴杂。这要等到时候那一夜,菊花才能在洛阳开放。
双方都在暗下里斗智斗勇,但洛阳表面却是很平静。第二天王画如同往常一样,继续上早朝。
不过看到宗楚客时,他的拳头紧了紧。之所以导致今天被动的局面,韦氏下定了决心,全是此人在中间挑拨离间的。王画很想很想,一拳头将宗楚客那张老脸打个稀巴烂,但最后忍住了。
毕竟现在从外面场来说,因为李显答应了他与李裹儿的亲事,他与宗楚客“和解”了。这一拳砸下去,固然解恨,再加上前几天突然回乡,韦氏马上就能判断出他知道了内幕。
现在王画还需要时间,自己亲人手下还没有安全撤离出去,更不要说孔黑子连收到信都未必,收到信后,还要想办法逃离。
王画忍住了。
但宗楚客看到王画,有些做贼心虚,刻意躲让到远处。
几天内平安无事。到了正月二十五,李显与韦氏邀请王画去皇宫,“做客。”
在这上面,沐孜李也与王画发生争执。沐孜李同意王画单独一个人回洛阳,可只要时间一到,立即撤出洛阳。不论王画的身手,还是李雪君的身手,都可以保证他们平安逃离出去。一旦进入皇宫,就等于进入了龙耸虎穴。
但是王画却不同意。
只要自己这一逃,说明心中就有鬼了。到时候恶论韦氏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么自己做一辈子宿头乌龟,要么只好呆在大洋洲做一辈子土皇帝。
但不逃,让韦氏下手。
无论韦氏怎么解释,自己顶负多少名声?
论岁数自己不算很大,反而岁数太年青了。论官职不算太高。可论功劳呢?除了死去的恩师秋仁杰外,朝中“:大臣能赶上他的功劳。况且自只坏为老武守孝二年,臣子来说,这是何等的褒奖?
再反观韦氏的名声呢?
只要韦氏一动手,无论自己以后怎么做,这个大义掌握在手中。大义很重要的,在这个年代,不亚于几十万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