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宗睿宗时米价每石是两百多文,到了开元,洛阳斗米十五,青齐五钱,粟三钱,也就是米价降了一半。这还是洛阳,到了产地更加便宜。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能让一生牢骚满腹的杜甫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开元盛世的风光。
这是对内,对外,强大的突厥帝国在盛唐的威压下,终于瓦解,让回鹘人缓过气来。对吐蕃战争也是胜多败少。强大的渤海王朝重新归于唐朝怀抱。
无论是疆域,或者文治,或者武功,中国封建王朝就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
可是……
可是……
王画离开后,李隆基一系列的吏治,大洋洲上两个精明强干的女人,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听了后只是沉默。
那是折服的。
不说他的吏政,就说他任用的宰相,姚崇与宋璟不必说了。
张说虽然贪婪,可在边有边功,在内也能用人之长。苏颋是一个老好人,可是吏事精敏。张嘉贞虽然性格偏激,贪图小利,特别斗智也斗不过张说,因为这些缺点被张说一害再害。可是为政严肃,属吏奉职守法,识人不疑,提拨后进。特别他有一个佳话,得到张循宪推荐,老武召见他,那天老武神经病上来了,居然隔着帘子与他说话。两个人就交谈,让老武很满意。但张嘉贞不满意了,说完了对老武说道:“臣是一个草民,从来没见过朝廷威仪,陛下赏识我,将我召到内殿说话。现在我与陛下几尺远,中间挂着一个帘子,看不到陛下真面目,我觉得不符合君臣之道。”
边上的太监听了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是老武却大笑起来,让人撤去帘子,让张嘉贞好好看看自己。
这样一个臣子,就是有缺点也不会严重
李元紘、杜暹勤俭节约,韩休、张九龄性格刚直。源乾曜虽然胆子小,也让张说坑了,可是他做事也算是谨慎细微,颇有政绩。裴光庭沉默寡言,可是为人善于治军,为政清廉。萧嵩胆小慎为,长于军事,为相时无大功亦无大过。被司马光恶毒攻击的百日宰相宇文融,更是长于经济,善于吏长,明辨过人。
就算是让萧嵩为相,也不至于……
最顶盛时的唐朝,曾让朱仝发出一句感叹:“大洋洲除了制器之术外,吏治不及唐朝矣。”
他说的制器之术,就是科技力量。
这时候大洋洲有困难,第一是王画的新制度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老百姓做牛做马做惯了,猛然一下子当他们当家做主,很不适应。第二就是疆域宽阔,在王画到了大洋洲后,除了南海诸岛大半在王画手中外,还有大洋洲以及大洋洲各岛,在美洲与非洲、西伯利亚开拓了大面积的根据地,疆域是唐朝实际控制面积的两倍。中间还横隔着大洋大海,很难管理。第三就是奴隶占了很大的数量。尽管从唐朝迁移了大量百姓,但随后也掳获了不少百姓。根据地越大,奴隶越多,不能全部杀了吧。因此奴隶时有小规模的叛乱。
但总体来说,第一不愁可耕之地,只要这一点不出现问题,老百姓至少能管饱自己的肚子。第二立国时间短,大多数是迁移过来的,没有特别鲜明的权贵阶级存在,至少在汉人中间没有明显的矛盾。
第三在激烈的选举制度下,官员也比唐朝官员卖力得多。
可这种情况下,还让朱仝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见开元时唐朝的盛况。
可是
王画说过,观一叶知秋,这句话也有所偏激。
他说过李隆基,多才多艺,多到贪婪的地步,比如喜欢音乐,都喜欢到了自己出台演戏的地步。
喜欢音乐,悦耳也。悦耳就喜欢媚言。
喜欢舞蹈字画,悦目也,悦目就会喜欢美人,因美而丧国。
喜欢骑马狩猎,悦身也,悦身就喜欢武功,喜欢武功就过重开边。
多才多艺的皇上有几个最著名的,李煜是什么下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后被鸩死。宋徽宗下场更惨,妻子女儿被女真人侮辱,连自己都在火炭上为女真人跳舞。明朝木匠朱由校打出来的家具能值十万贯,以至司农想缺钱,让他打一把家具就行了,但给弟弟崇祯留下什么摊子?
当然,赵祯一手飞白体不亚于赵佶的瘦金体,虽然他一死全国举哀,哭声从中原到了幽州,到了契丹的上京,使人没有留心这一点。然而李隆基有赵祯那么好的自控能力?不但李隆基没有,古今往来,能有他的宽厚,能有他的仁义,再兼之四十二年为帝的克制能力,几乎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悲剧而来。
到底让喜欢谄媚的李林甫上台。
李林甫上台了,不但败坏了吏政,任用酷吏吉温(吉顼的侄子),残害忠良。他还为唐朝留下了一个最大的隐患。
王画说过,唐朝长远的隐患是皇帝专权,这不是唐朝的隐患,而是整个封建时代最大的隐患。但眼前的最大隐患就是武将专权。手中有兵,就容易出政权,再给他们治理政治经济与人事调动、处理官员的权利,武将迟早要为害国家。
可是李林甫却是一个催化剂。
因为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李林甫想要稳固自己的地位,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于是说:“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
蕃人好啊,识字的人很少,就是识字也有限,况且又是一个蕃子,并且没有什么底子,立下再大的战功,也不过是一方节度使。比如高仙芝,再比如哥舒翰。
李隆基也被这一句话迷惑住了,认为好。
确实胡人与蕃人作战比汉人要勇敢一点。于是边将边兵多用胡人蕃人。
本来武将已经专了太多的大权,再交给无信无义,无爹无娘的胡人与蕃人之手,结果可想而知。
从幽州到西域皆是一片胡歌之声,其中最有名的汉人大将王忠嗣还让李林甫给陷害了。
李林甫好不容易老死,没有想到杨国忠接着上来。
这并不是最大的危机,就象雍正留下的底子,如果不是另一件事,还能够李隆基败上几十年。
在北方,安禄山因为李林甫建议,重用蕃将,得到李隆基的信任,为范阳、平卢与河东节度使,三镇拥有的兵力达到了十八万多人,而且几乎全是忠诚度不高,却能征善战的胡兵。同时还兼任河东河北采访处置使,这又使西到忻州、代州,东到平州、营州,这使得这么大的地方军事、民政、财政权利全部集中在他一人手中。
同时还遥领着陇右群牧、兼群牧总监,掌管着全国战马。
王画听说后,说了一句:“乖乖冬冬,比我当初在西北的权利更大。”
不但名正言顺,战士比血营战士多,管理的面积也略微大一点,人口则多上好几倍,州县不知凡几。
这还不是让王画纠结的。纠结的是另一件事。
安禄山大奸似忠,充傻装愣,拜了杨贵妃做了干娘。既然拜了干娘,安禄山生日到来,李隆基与杨贵妃皆赐以重赏。三天后李贵妃召安禄山进宫,以锦锈作大襁褓嬉乐。这还算正常的。李隆基听到后宫欢笑,于是过去察看。左右对贵妃三日洗禄儿。
当时安禄山四十八岁,正是血气旺盛的时候。而杨贵妃才三十二岁,就是安禄山没有四十八岁,才十八岁,两个人也不能在一块洗澡。
这是洗澡还是做什么?
不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下人提前通知了,李隆基进去居然没有怀疑,还站在边上看着杨玉环替赤身**的安禄山洗澡,洗完了,还赐洗儿钱。于是以后安禄山出入禁中,无人再敢过问,或与杨玉环对食,与寝于杨玉环殿中,昼夜不归,丑声传于民间,都传到了大洋洲。李隆基还不怀疑。
王画有点搞不懂,毕竟是中国四大美人哎。
让人画了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像。
杨贵妃不用说,长得很美了,与太平公主一样,体态不是胖,如果真长得象一头肥猪一样,李隆基也不会这么喜欢。只是一个丰腴,但太平公主脸上太方,杀气重,却不如杨玉环一张脸儿妩媚。
确实很美丽,比年青时的李裹儿不遑让多少。
再看看安禄山,脸形倒很威猛,武将嘛。但看看他的体态,最少有四百斤,特别是一个大肚子,拖到大腿了。估计就是这个肚子都有一个正常人重,难怪他自己说他这肚子三百斤。如果没有这肚子,长相还马马虎虎。可有了这个肚子,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甚至王画还邪恶地想,男女做事时,什么招式也不行,只有一招古罗马式。
就是偷,什么人不好偷,偷这样的男人?
就算安禄山身上有某些过人的天赋,也要杨玉环自己去**。
难道杨玉环关在深宫中,李隆基满足不了她,那怕长得象赖蛤蟆,只要是正常的男人也是好的?
(各位,这不是我胡编乱造,四大美人中,其他三美或为国,或为恩人,可圈可点,唯独杨贵妃除了死得可惜外,作风真的不好)
毕竟是四大美人,如雷贯耳,杨玉环这个做法,让王画感到十分郁闷。
可是结果呢?
汉人也许知道知恩图报,比如后来的洪承畴,皇太极为了招揽他,让自己的妃子小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色诱洪承畴。老洪同志禁不住美色的诱惑,再加上皇太极问寒问暖,对他态度恭敬,于是国家民族全忘在脑后了,投降了满清。
但胡人不行,李隆基越是这样,他反而越看不起李隆基。
李隆基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他又做了一件蠢事,许安禄山在上谷郡铸钱,也就是说给他替国家铸就钱币的权利。这样一来,他的财力更加充足。
也不是没有人看到,许多人进谏说安禄山有反意,连杨国忠都这样说。不过杨国忠不是进忠言,他是看到安禄山如此受宠,眼红污造的。但李隆基不相信。
看到如此,杨国忠更加眼红了。
如果是李林甫在世,还好点。对安禄山有恩,没有李林甫也就没有安禄山的今天。而且李林甫权谋之术过人,说他是十大奸臣好,或者是唐朝败亡的罪盔祸首也好,如果没有很深的权谋之术,如何呆在相位上十九年?
看看被王画称为最能善变的姚崇在相位上又呆了多长时间?
所以李林甫的权谋之术,也让安禄山有些忌惮,当然,那时候他的谋反条件还没有成熟。
但换了杨国忠这个酒囊饭袋,安禄山尽管上了他的堂妹,根本不把贪婪无能的杨国忠放在眼里,视之蔑如。
这一来矛盾更加激化。
杨国忠为了达到目的,命京兆尹搜查安禄山在长安的宅第,又斩杀了安禄山家客李超。
到此,安禄山反意已决
不过李隆基还不相信,杨国忠又为了“证实”,进言道:“陛下召试之,召必不来。”
这么多人都说安禄山谋反,李隆基心中也开始忽信忽疑,于是召见安禄山。
这时候安禄山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冒险进入长安,见到李隆基后放声大哭,说道:“臣本是胡人,是陛下宠爱,才有今天的地步。现在为国忠嫉妒,臣死无日矣。”
你说,这么大块头的超级大胖子一哭,还真有那么回事。
李隆基释解。
于是连太子李亨进谏,他都不听。
两个月后,安禄山从容辞归范阳,一点儿着急的神色都没有看出来。
不管他在军事上天赋如何,单这份城府,恐怕连李林甫也赶不上。
李隆基也没有想到其他,同意了,还亲自御衣辞行,安禄山受之惊喜交加。
实际上不是为了御衣惊喜的,是为了李隆基放人惊喜的。
可是……
安禄山出京,疾趋出潼关,连傍晚都在赶路,唯恐杨国忠又下了绊子,将他重新留在京城。他这个大胖子,可没有当初王画的好身手。
然后乘船沿黄河而下,为了抢速度,命船夫手执挽船用的绳板立在岸边,十五里一换,昼夜兼程,日行数百里,经过郡县也不下船。
这时候安禄山反意已明,可是有人说安禄山谋反者,李隆基都把他们捆绑起来送给安禄山。因此,人人都知道安禄山谋反,可没有一个人敢说。
唐朝最大的灾难就要到来了。
第二章 马崽坡
第二章马崽坡
说起来,安禄山与血营有着很大的渊源。
这要从契丹人说起来,武则天时代,除了吐蕃人论钦陵带来的耻辱外,还有契丹人,先是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硖石谷一战,大败。然后是王孝杰又在硖石谷,但在谷东一战,这一战更惨,十七万人尽墨,王孝杰自己亦坠崖死。最后请了默啜,才将孙万荣击溃的。但却了一头狼,却请来了一头虎。
到了孙佺,冷陉一战,两万八千大军回来没有几个。差一点连乌可利与李楷固都被他们自己族人击杀。
这回到了薛讷,以前他一直很小心的,可听到了东北鞨、奚等部落想归顺唐朝,无奈唐朝不建营州,只好投奔突厥。只要唐朝重建营州,则相率归附。想建营州,必须击败契丹。于是薛讷贪了功,主动请求。七月薛讷出兵,手下大将杜宾客认为时属炎暑,不是出兵的时候,不听。行至滦水山峡,以前王画还照抄了契丹人这次战例,然而薛讷同样疏忽了。于是中伏,八万大军死之**。薛高与数十骑突围得免,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
又到了赵含章,与契丹战于白山,大败,幸好平卢乌承玼带兵从右杀出,大破契丹大军,才挽回一点脸面。
第二年薛嵩的老子薛楚玉命郭知运的儿子,大将郭英杰率军一万,与契丹战于都山。郭英杰战死,契丹人出其脑袋,余六千人依然不降,于是一万人尽墨。
李隆基十分恼火,又请来当初血营著名将领张守珪。张守珪到任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契丹王屈利与可突干见战场上取胜无望,害怕了,使出诈降计。但这点计谋怎么瞒过张守珪?于是将计就计,将屈利与可突干斩杀。到了这时候,唐朝也契丹人的局势才真正转守为攻,占据上风。
故事就是从这里发生的,安禄山为张守珪左骁卫将军,持勇轻进,为虏所败,按律当斩。但在临刑前他大声呼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
张守珪本来就怜爱其骁勇,听到这个喊声,没有了杀意,于是送到京城。张九龄进谏说按律当斩,况且观其人必有反相。李隆基不听,释回原处。让张守珪命为捉生将。但这个人很有本事,每数骑出,必定会捉回来数十名契丹人。
有史书说他冒功,这是刻意贬低的,如果真是冒功,张守珪岂能不觉?
因为这一斩一放,张守珪就对此人注意了,于是更加喜爱,收为养子,传其兵法。这使安禄山如虎添翼,真正开始了质的变化。
安禄山还有一个好友,叫史窣干,背负官债逃亡,被奚人斥候捉住,想要杀死他。史窣干大言道:“我是唐朝的和亲使,你杀死我,将会祸及你们国家。”
斥候也不知是真是假,唐朝是与他们有过联姻,李隆基曾经将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下嫁给契丹与奚族人,但唐朝下嫁的公主大多数让这些蛮人斩杀。这成了唐朝和亲史上最大的羞侮之事。
可时与势不对,那时候唐朝来犯一次灭一次,现在形势颠倒过来,是唐朝见他们一次就灭一次。所以将史窣干带到牙帐。见到了奚王,不能不承认这个史窣干很有胆色,他见到奚王后长揖不拜。奚王十分恼怒,不过害怕唐朝,不敢杀,于是待之以宾客之礼,派出数百人到唐朝“迎娶”公主。这能回去吗?
史窣干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又说道:“王派出的人很多,可都是低下的人,没有资格面见我们大唐天子。我听说你们奚族有良将叫琐高的,为什么不让他入朝?”
奚王就是再聪明,也没有想到一个唐人,敢拿下嫁公主来骗人,想想也是,就同意下来。
但不能真让他们入朝,史窣干在他们还没有到达军城时,派了人对军城军使裴休子说:“奚族良将率精锐而来,名为入朝,实为袭击军城,宜早做准备。”
裴休子也没想到其他,听信了史窣干的话,于是将琐高等人迎进使馆,重兵击杀。琐高生擒活捉,送到幽州。
张守珪听后大笑起来,这个小史子有意思,一个若大的奚王都让他玩得滴溜溜转,不以为意,反以为功,奏为果毅,后来见到李隆基,李隆基与之语,十分高兴,赐名为史思明。
于是在张守珪帐下,这两个最大的叛骨子,稳步成长起来。
~~~~~~~~~~~~~~~~~~~~~~~~~~~~~~~~~~~~~~~~~~~~~~~~~~~~~
长安还是一片繁华。
特别是李隆基得到杨贵妃后,从此君王不早朝,加上现在他不思进取,更懒得处理政事。前面李林甫一死,后面又将政事交给了杨国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贵妃有三个姐姐,适崔氏者封韩国夫人,适裴氏者封虢国夫人,适柳氏者封秦国夫人。堂兄杨銛为殿中少监,杨锜为驸马都尉,娶太华公主。杨氏五家,并赐宅于京师。“势倾天下”,“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杨国忠当宰相不到两年,中外饷遗,积缣为三千万匹(双丝织成的上等细绢)。
杨家满门红到什么地步?
杨家五队,每队各色一衣,如若合一,粲若云锦。五家做房子,竞相豪丽,只要看到有人房子比他们家好的,立即拆掉重新建造。其中虢国夫人看重了韦嗣立的宅子,立即让韦嗣立的家人搬走,只偿还了旮旯里十亩地皮偿还韦家的损失。韦嗣立的家人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
杨氏五宅夜游,与李隆基的爱女广平公主奴仆争于四市门,杨家奴用鞭子将公主抽于马下,驸马程昌裔下马去扶公主。又遭到杨家奴用鞭子狠抽。广平公主气坏了,如果是杨国忠用鞭子抽还有话说,几个奴仆竟敢用鞭子抽自己,抽驸马。于是跑到李隆基面前哭诉。李隆基下诏将杨家动鞭子的奴才处死,然后责备驸马都尉程昌裔没有管教好下人,免其官职。
到底是谁没有管教好下人哉?广平公主一听也傻了眼。
文官**,赏贻无度,朝廷用费更是无度。武将呢?均田制破坏,府兵授田不足,又要缴纳沉重的税务,又要服漫长的兵役。于是逃匿山林。朝廷只好募兵。但唐朝庞大的折冲府编制李隆基也没有改革,也就是说各个军官还在,还在发薪水。边将为了拉拢将士,逼迫朝廷封官赏职,连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都脱不了俗。这无疑增加了行政费用。
同时晚年李隆基穷兵黜武,又要庞大的军队来支持。本来唐朝一年边关费用只有两百万贯,到了天宝末,到了一千四五百万贯。仅河东幽州剑南三道的粮食所需就达到了两百万石。
这些钱往哪里摊,只有从穷苦老百姓头上出。
开元时天下路不拾遗,到了天宝末,朝廷昏暗,再加上关中等地连年水旱,道路时有饿死人的情况。但是杨国忠等人家中一盘菜能花费中人之家十家财产(难道天天吃龙肉?)。
李隆基也看到不对,这老天一会儿半年不下雨,一下雨又是半年不停,于是问杨国忠。杨国忠就拿出一些长势良好的禾苗给李隆基看,说:“虽然雨多,但没有损害庄稼。”扶风太守房琯奏水灾严重,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调查,不是查水灾,是查房琯屁股后面有没有脏东西,准备整房琯。于是天下大臣再没有人敢言灾情。李隆基看着大雨连绵不停,问高力士,高力士说道:“自从陛下将大权委于宰相,赏罚不当,以致上天阴阳失调,我怎么敢说?”
高力士不但在这事上进了一谏,对李隆基放权给边关武将,也进了谏,但李隆基就是不听。
知道了,可是回去往杨玉环白白嫩嫩的肚皮上一躺,什么都不想了。
朱仝还在,老得一嘴牙掉了一半,跑到王画面前说道:“二郎啊,果如你所说啊。”
王画只是笑笑不语。
安禄山回到范阳,又请求用蕃人三十二将代替汉人将领,扫清最后一道妨碍。李隆基居然同意,韦见素忧心仲仲。劝是没有办法劝了,只好出了一个主意,让李隆基下旨,命安禄山为平章事,召他入朝,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为河东节度使。出将入相,是每一个官员的梦想,如果安禄山不反,自然十分高兴。又可以将安禄山的势力拨除。如果是想谋反,这道诏书肯定不授。
李隆基一听也有道理,但写好了制书,却留中不发,让宦官辅琳用赐珍果借口查看。辅琳得到安禄山重贿,回来自然说好话。韦见素这番心血又白费了。
但是不是如此呢?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每当朝廷有使者来,总是装病不出,布好兵力后,才出来接见。这是害怕朝廷借下旨的机会,来个擒贼先擒王,将他斩杀。
随后李隆基又下旨让安禄山儿子安庆宗迎娶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