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天下-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启皇帝喜欢这样的气氛,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感觉到他的帝国仍然是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新的一年来到了,新年新气象,在南方兴州,盖州,青州闹腾了几年的叛贼,年前忽然也偃旗息鼓,兵力缩回了盖州和青州,眼下屈勇杰正在兴州加紧训练兵勇,说不定今年就可以反攻回这两州,将吕小波和张伟剿灭。屈勇杰如果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自己给他一个候爷的名份也是说得过去的。嗯,还有定州镇西候李清,已将草原蛮子巴雅尔赶得穷途末路,草原很快就将正式纳入大楚的版图了,历代先祖没有做到的事情,在自己手中完成了,天启皇帝心中一阵兴奋。
想起李清,天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最钟爱的妹妹倾城,今天,正是倾城大婚的日子啊!在脑子中勾勒出倾城身穿嫁衣,走上喜堂的画面,天启的嘴角不由露出了笑意,这个野丫头,总算给她拴上笼头了,但愿她婚后能变得温良娴淑一点,不要再像以前那么野了。听闻李氏的家规可是相当严利的,瞄了一眼离自己不远的安国公李怀远,那老家伙正笑眯眯地扶着栏杆看着下面的表演呢。嗯,虽然李氏家规严,但倾城总归是公主,李怀远肯定不敢说什么,但一定会找自己来诉苦,自己应当早点给他一点好处,封住他的嘴,但李怀远已是位极人臣,金银珠宝这老家伙也不缺,便只能多给他的子孙几个荫官,李怀远人精儿一个,想必明白自己的苦心。
似乎感觉到皇帝正在打量自己,李怀远偏过头来,君臣两人相视一笑,至于两人笑得否一致,却不得而知了。
李怀远身边的首辅陈西言,这两年愈发显得老了,虽然皇城之下热闹喧天,精彩异常,皇城之上的显贵,龙子凤孙们不时高声喝彩,他却眼中毫无焦距,虽然看着下面,心里却在想着心事。
李小波和张伟不闹了,偃旗息鼓是好事,但这事怎么瞧怎么透着诡异,这两个叛贼一向大占上风,兴州的屈勇杰只能被动防守,固守一些重要的城市,但怎么突然之间,毫无征兆的便退回去了呢?便是屈勇杰自己也是莫名其妙。
定州的李清高歌猛进,眼见平定蛮族巴雅尔在即,帝国的版图将增加一块大大的面积,虽然皇家嫁女,与其联姻来巩固双方之间的关系,但陈西言却不敢妄言仅仅凭此便可以让李清死心塌地的为大楚效力。陈西言清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情意这个词是最为可笑的,即便李清不想做什么,他的手下也会推着他向前走。
这几个月来,朝政似乎一切顺利,那些无时无刻从大楚各地飞来的令人不痛快的事情,令人恼火的事情突然之间大都消失了,似乎在新年到来之际,这些烂事也挺给面子,愿意让大楚好好地过这个年似的。
陈西言很迷惑,他相信这一切应当是有原因的,但自己就是猜不到这个原因是什么。皇帝这一段时间来一直很高兴,自己的这些担心却也不好讲与皇帝听,一来担心自己是杞人忧天,二来看着天启皇帝难得地过几天舒心日子,也不忍让他心里添堵,自己已经让职方司的丁玉去查个究竟,但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准确地回信,也许,呆会儿应该在摧摧他。陈西言看了看站在皇帝身后不远处的丁玉,丁玉看到陈西言向他看过来,马上回应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陈西言不喜欢丁玉,与袁方比起来,陈西言觉得丁玉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不仅是在为人在,也是在能力上,职方司到了丁玉的手里,完全失去了在袁方手里所展现出来的效率。
安国公李怀远同陈西言一样,虽然看着城下的热闹,却也是想着自己的心事,李怀远是军事上的大行家,李清在草原上的战略布置,他一目了然,看来这个孩子已有了自己的主意,倾城下嫁并没有让他改变定州本身的策略安排,回头看了一眼笑意晏然地天启,李怀远心里闪过一丝怜悯,说实话,这个皇帝还是很勤勉的,但天下大势如此,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医治已病入膏肓的大楚。
暮色将临,天启与后宫嫔妃们摆驾回宫,一从大臣们躬身相送,李怀远眯着眼睛一直看着皇帝的车驾缓缓消失在皇宫的深处,才站直了身子,大声招呼兰亭候裘志,“老裘,今日新年第一天,我哪弄了几瓶好酒,要不去尝尝?”虽然两家因为裘氏的事情有了一些心病,到现在裘氏在李家还是形同被软禁,但这两人数十年来的交情却没有因此变淡,毕竟一起流过血,互相救过命,再说这事之上,裘氏的确犯了大错,能留下一条命来,裘志已是非常感激了。
“那太好了!”裘志兴高采烈地道。
两人搭伴而行,一路之上,却又呼朋唤友,相邀了几个相得的朋友,径自便向安国公府而去。
陈西言却是满腹的心事,一路回到家中,一顿新年饭也是吃得味得嚼蜡,饭后独自回到书房,浑然没有理会家人嗔怪的目光。
脑子里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总是模模糊糊,独坐书房中,直到夜幕降临,却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来。老家人陈宽走了进来,替老爷点上灯,道:“老爷,大过年的,夫人公主们还都等着老爷一齐欢度佳节呢,老爷还是先将公事放上一放,等年节过了再来处置吧!”陈宽服侍了他几十年,亦仆亦友,在他面前,算是比较随意的。
陈西言一笑,站了起来,脑子中忽地灵光一闪,等着!对,就是这样,好像大家都在等着什么事发生?一瞬间,陈西言身上冷汗直冒,大家在等什么?
这一刹那,陈西言的脑子中掠过了太多的事情,曾家,吕家都在年前以过年的名义将京中的家眷接了回去,便连安国公家中也只留了他一个人,其余的人都回到了翼州老家,这是为了什么?年是年年过的,往年也不见他们如此啊!
他们似乎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陈西言不敢想象,如果这几家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却又不约而同地缄默不语,那就一定不是小事。
“我要进宫!”陈西言大声道。
“啊?”陈宽吃了一惊,“老爷,今天过年,而且已是这个时辰,宫门已落锁了!”
陈西言一伸手拿起披风,大声道:“陈宽,马上吩咐备车,我要进宫!”
看到陈西言有些惨白的面孔,陈宽知道必定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不然一向沉得住气的老爷绝不会如此失态,在陈宽的记忆里,老爷还从来没有如此失态过。
与安国公等人居住在显贵云集的桔香街不同,陈西言的家就在离皇城不远的一片普通住宅群里,一幢三进三出的院子比起桔香街的那些豪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档次,当了十数年首辅的陈西言却数次婉据了天启皇帝赐给他的大宅子,硬是一直居住在这里。
陈西言跨出大门的时候,陈宽已吩咐车夫将马车赶到了门前,陈西言正准备跨上马车,陡地听到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一队御林军出现在他的视野当中,心中陡地一缩,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我们走!”陈西言吩咐陈宽道。
一名御林军军官也看到了陈西言,看到他正准备上车,一路小跑便到了陈西言跟前,行了一个军礼,大声道:“首辅大人,请留步!”
“有什么事情?”陈西言阴沉着脸,问道,宰相的气势这一瞬间完全爆发了出来。
那名御林军官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颤,但却仍是挺起胸膛,大声道:“首辅大人,末将接到命令,今晚有流贼进入京城,欲行不轨,上锋怕对各位大人不利,所以请大人们都暂时不要出府。”
陈西言嘿嘿一声冷笑,“流贼?笑话,我堂堂大楚首辅,焉能让几个流贼吓得不敢出门?走开,本官有紧急公务,耽搁了本官的大事,小心你的脑袋!”
御林军官脑袋一缩,显然为对方气势所迫,后退了一步,却仍是道:“抱歉,首辅大人,我接到的命令就是保护首辅大人,绝不能让首辅大人出门!”
“你想干什么?”陈西言大怒,“保护我,还是囚禁我?你上司是谁,我马上让他滚蛋!”
御林军官站得笔挺:“对不起首辅大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请首辅大人回府!”一挥手,御林军士兵一涌而上,已是将马车围得严严实实。
陈西言重重地闭上了眼睛,两行老泪流下,现在,他终于知道,这些人等待的是什么事情了?
“老爷!”陈宽胆战心惊地唤道。
陈西言脚步蹒跚地下了马车,步履沉重地一步一步回到府中。外面,御林军已是一层层围到了门口。
回到书房,陈西言一言不发,挥笔疾书,连着写了好几封信,然后一一封好。递给陈宽,道:“陈宽,找到机会,将这些信送出去,收信人我已写在了信封上,恐怕我们已是难得出府了。”
接过信,陈宽小心地问道:“老爷,到底出了什么事?那些御林军怎么敢来堵我们的门?”
陈西言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吐出两个字:“兵变!”名楼inGL
第二百九十三章:崩塌
大楚皇宫外城内城,亦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之景象,天启虽然节俭,但年节这种一年一度的大节,还是不容轻忽的,往来的太临宫女们也是兴高采烈,过年不仅意味着他们能得到双份的例钱,便是各个主子的赏赐也会格外地多起来。
天启在熙和殿设下家宴,后宫妃嫔,皇子皇女共聚一堂,欢度佳节,一年之间,难得有这样相聚的时间,天启心情很好,后宫自向皇后以下,数十名妃嫔在向天启行礼之后,按照位份一一就座。天启在女色之上自持甚严,子息也较为艰难,除了一位皇子和两位皇女之外,再无所出,后宫嫔妃们除了向皇后与较为得宠的路贵妃外,在天启面前也是战战兢兢,不敢稍有逾越。
御膳房中各色菜式流水价般地端了上来,天启提起银筷,尝了一下,随即笑道:“大家随意吧!”
皇太子坐在天启的右侧,虽然才刚刚十岁出头,但一举一动已颇有一点小大人模样,目不斜视,细嚼慢咽,而另一边的两位小公主年纪尚小,看到满桌的珍味佳肴,却是按捺不住,狼吞虎咽地大吃,显然平时也是极少吃到这些东西的,看得天启不由有些心酸。
“慢点吃,慢点吃,还有很多!”天启爱怜地看了两个小公主一眼,破天荒地提起银著,给两个小公主挟了一点菜。
两位小公主却也是甚懂礼节,赶紧站了起来,奶声奶气地道:“多谢父皇!”天启微笑着点点头,“坐,坐。”
已是华灯初上时分,太监们鱼贯而入,巨大的牛烛将熙和殿照得一片通明,外间,整个皇城也在这一瞬间被点亮,一片金壁辉煌。
家宴已结束,天启与妃嫔们坐在殿中,随意谈笑,一年之间,难得地有这样一次天伦之乐,太子正襟危坐于天启身侧,侧耳倾听着父皇与母后等人的交谈,而两位小公主却仍是不脱稚气,在殿中跑来跑去,嬉笑游戏。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天启微感诧异,正惊讶之间,接替倾城成为宫卫军统领的鲁王一脸惊慌地出现在殿门口,在他的身后,大太监王保急步赶来。
天启心中一沉,出了什么事了,怎么鲁王连太监通报也等不及,便闯了进来。
“陛下!”鲁王快步而入,向天启及一众妃嫔行了一礼,也顾不得如此闯进宫内已是大大逾礼,急声问道:“陛下,外城御林军突然大规模调动,不知是否陛下下得命令?”
天启霍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
“外城御林军突然大规模调动,臣没有接到谕旨,不知是不是……”话说到这里,鲁王看到天启的脸色,已是明白皇帝并不知情,与天启四目相对,天色都是变得煞白。
“王保,传萧远山!”天启厉声道。
殿内妃嫔们虽说不通政事,但这样的异动,长居深宫的她们也知道代表着什么,殿内死一般的沉寂,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惊慌的神色。
“皇后,你和一众妃嫔们去中和殿等候!”天启吩咐道:“鲁王,调集宫卫军,守卫内城。”
“陛下,如果是御林军作乱,那,那就肯定是萧远山,宫卫军刚刚补进一千五百人,都是从御林军中选拔!”鲁王声音颤抖着道。
天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行按捺住心情,“那就调集原行的一千五百人,守卫…。守卫太和殿,中和殿,鲁王,马上命人敲响惊闻钟,向城外的左右两卫军队报警,宣他们进城护驾。”
鲁王匆匆而去,这时,王保一路狂奔而来,“陛下,找不到萧远山统领,萧统领导不在宫中。外城,外城,奴才出不去了。”
天启已经明了出了什么事情,“叛贼!”他恨恨地骂了一声,“走,我们去太和殿!”
安国公府,酒宴正欢,一众人等都已微有酒意,能来安国公府的这些人,大都是安国公数十年的老友,一帮人一边喝酒,一边回忆往昔岁月,厅内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或者嗟呀叹息。
当,当,当!沉闷的钟声忽地众人耳边响起,厅中瞬间便凝固下来,裘志愕然道:“国公,我是不是喝多了,怎么听到了惊离钟?”
众人脸上都是震惊之极,他们都是位高权重之人,当然知道惊闻钟敲响意味着什么。看到众人的神色,裘志立马知道自己并没有妄听。
他一下子跳了起来,“京城有人作乱,国公,我们…”
“坐下!”李怀远将酒杯重重地顿在桌上,喝道。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安国公,国公此举,显然是早知这场阴谋,裘志指着安国公,“国公,莫非是你,你…”
李怀远阴沉着脸,怒道:“你胡说什么?我李怀远岂是这种犯上作乱之辈子?萧家,动手了。”
“是萧浩然!”裘志惊道。
李怀远闭上双眼,道:“五万御林军,一千多宫卫军,裘志,你以为皇宫这个时候还在皇上手中吗?此时在洛阳之外,萧家,向家,方家近十万军队云集,这场叛乱,已是蓄谋已久,我虽得到消息,却无能为力。我为什么今天把你们全找来,就是怕你们一时***,白白地送了性命。”
裘志大声道:“国公,我们在座之人,尽起府中家丁,可得数千虎贲之众,杀奔皇城,说不定还能杀进皇宫,救出皇上,只要皇上安在,明天天明,登高一呼,叛军必然烟消云散。”
李怀远冷笑一声:“痴人说梦。裘志,如果你不信,此时你可以出我府去看一看,桔香街上,已是重兵云集。我们尽起家丁,连桔香街也未必出得去,谈何勤王救驾,大家不要妄动,都呆在我这里,静待时局变化吧!
洛阳城外,护卫京畿的左右两卫大营几乎在同时听到了皇宫之中那震憾人心的惊闻钟声,平静的大营顿时沸腾起来,左卫大营大将冯万华迅即集合全军三万人马,扑向洛阳,几乎与此同时,右卫大营大将关兴贵也兵刀齐出,两卫人马在两个时辰之后,兵临洛阳城下。但此时,洛阳城门紧闭,迎接他们的却是城上数万御林军的严阵以待。
雄伟壮观的洛阳城墙此时却也了阻挡天启救命稻草的天堑。冯万华与关兴贵此时已明白作乱的便是御林军,两人又惊又怒,合兵一处,但却只能望城兴叹。
皇宫之中,外城已完全落入到御林军之手,半数宫卫军已放弃了内城防守,一千五百人全部缩到了太和殿与中和殿之外,层层叠叠地将两殿死死围住,鲁王执矛,站在太和殿高高的台阶之上,在他的身后,便是天启皇帝,这里,已是他们最后的倚仗。
马蹄声急,敲在外面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身响,这个时候,却成了这里所有人的摧命符,很快地,一队队的士兵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密密麻麻,数之不尽的御林军已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一驾驾八牛弩,强弩被推了上来,饶是这千多名宫卫军都是悍卒精勇,面对如此阵势,也是面露惊慌之色。
叛军两边分开,萧家家主萧浩然,向氏家主向定松,方氏家主方岿然,以及萧远山等一众人出现在太和殿外。
萧浩然越众而出,看着台阶之上的鲁王,一字一顿,慢慢地道:“鲁王爷,放下武器,抑或是走向死亡,你选择吧?”
萧浩然的手高高抬起,八牛弩,强弩带着令人牙酸的声音开始绞紧,鲁王的额头大滴大滴的汗水掉下来,他知道,萧浩然的手落下之时,便是八牛弩的弩箭射出之时。回头看着紧闭的太和殿大门,鲁王发出一声长叹,手里的长矛当的一声落在地上,随着鲁王手里长矛落地,宫卫军们的战斗意志被彻底瓦解。
萧浩然傲然一笑,举步向着太和殿大步前行,随着他的步伐,宫卫军们纷纷散开。殿门大开,萧浩然站在门口,内里,天启皇帝脸色苍白,一手携着皇太子,立在大殿中央。
凌晨,一名传旨太监携圣旨至洛阳城外,令左右卫大将军冯万华与关兴贵立即撤军回营,两位将军回京面圣。旋即,回京的两位大将军以谋反罪被下狱。
三日之后,天启皇帝暴卒。齐国公萧浩然,鲁王等人拥太子登基,国号昭庆。下令全国举哀,为天启举行葬礼。同日,昭庆皇帝加封萧浩然,鲁王为辅政大臣,萧天赐为御林军大统领,萧远山为京左卫营大将军,方靖为京右卫营大将军。而原首辅陈西言因被怀疑与原左右卫大将军冯万华与关兴贵谋反一案有关,而下狱待审。一时之间,洛阳风云色变,刚刚张灯结彩过完新年的京都百姓又家家户户挂上白灯笼,开始为天启皇帝陛下带孝。
无数的密探带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从京城向着帝国的四面八方而去,大楚,迎来了剧烈震动的一年。
第二百九十四章:封锁
大楚传统的新年佳节里,定州军队却没有停下攻伐的脚步。吕大临的东部集团,过山风与室韦的西部集团,连续发起了清扫巴颜喀拉外围防线的战役,马王集,库仑,集宁,赤城在一旬之内,先后失陷,巴颜喀拉已如同被录光的**裸露的美艳少*妇,完全暴露在定州兵锋之下。
攻下巴颜喀拉外围防线之后,东西两大集团已会师在巴颜喀拉,双方合计近二十万人马团团将巴颜喀拉围住,草原蛮族已仅剩下巴颜喀拉一地,芶颜残喘。
定州军停下了攻击的步伐,他们在等待他们的最高统帅李清亲自来指挥对蛮族的最后一战。新年头一天刚刚大婚的李清在三天之后,便率领翼州五千骑兵踏上了征服巴雅尔最后一战的征程,与他随行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倾城公主与她的一千名宫卫军。
对于倾城公主要随李清踏上战场,定州诸人是举双手赞成的,而韩王与燕南飞则是强烈反对,在燕南飞看来,李清去了巴颜喀拉,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结束对蛮族的战争,至少也需要一到两月的时间,而有了这个时间,倾城作为定复两州的主母,完全可以站稳脚跟,至少可以在复州站稳脚跟。
但从小掌军,并在军中成长起来的倾城对于战争的渴望是燕南飞这种老政客们无法了解的,对于倾城而言,对蛮族的最后一战,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好机会,她不仅可以在战场上一圆长久以来自己的梦想,更可以用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赢得定州军的尊重。对于军人的心思,倾城是相当了解的,想要得到他们的敬重,唯有在血于火的战场上,通过敌人的头颅和鲜血来赢得。而宫卫军,想要融入定州军这个系列中”更是必须要踏上战场,上一次的打架事件中,倾城便清楚地看出,宫卫军在定州完全被视为外人,地位便是连翼州军也远远不及。
倾城留下了五百宫卫军随燕南飞赴复州筹建公主行辕,力争在短时间内将班子搭起来。无可奈何地燕南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倾城扬长而去,捶胸顿足之余,也只能怏怏地带人前往复州。
十数天之后,当统计调查司的特勤人员飞马到达定州之时”李清与倾城两人刚,刚踏进了乌颜喀拉城下的定州军营。
号角悠长”金鼓鸣响,大营辕门外,以吕大临,过山风,王启年为首的定州高级军官们换上簇新的官服,肃然挺立。
“末将参见大帅!”吕大临,过山风等人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随在他们的身后,黑压压的将军们跪倒了一地。
随在李清倾城身后的唐虎,李锋”秦明等人赶紧下马,避在一边,李清与倾城二人两骑并辔而入,缓缓地到了两将面前,李清翻身下马,大笑着一手一个,将吕大临与过山风一把扯了起来”又极为随意地踢踢王启年,“三位将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多谢大帅!”三人齐声道。
李清笑着看向过山风,两人已是近一年没有见了,伸手捶捶过山风铮亮的胸甲”“黑了,瘦了!”
过山风咧开大嘴,开心地笑道:“大帅重托,幸不辱命!”
李清哈哈大笑,“来,吕将羊”过将军,胡子,我来向你们介绍”这是倾城公主,你们一直征战在外”还没有见过她。”
倾城早已下得马来,站在李清好身侧,本来按规纪,公主的身份显然要比李清更加尊贵,这些将领们首先应当参见的应当是她,但吕大临与过山风王启年三人明知公主就在一侧,却先行参拜李清,这其中代表的意味让倾城心中微微不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