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天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悖,同时也抑制了这一批人的聪明才智,我要将这批人解放出来,让他们也成为〖自〗由民,自法令颁布之日始,定州制下,绝不允许再有奴隶的存在。”
“此法令一旦颁布,贵族头人们的利益虽然受到损失,但有了财产保全令,想必他们也会咬牙接受。”尚海bō道:“更何况,此举会让那些无奈成为奴隶的人解脱出来,大帅即便暂时得不到这些人的效忠,但也会让这些人对我定州心存感jī,不再与我等为敌,但有一事大帅不得不虑,这些贵族头人们即便遵令给这些人〖自〗由,但只怕也会让这些人净身出户,如何安置他们,让他们食有粮,穿有衣,住有帐,只怕会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李清点头称是,“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咬咬牙也能tǐng过去,更何况我们可以借鉴在定州时的经验,可以以工代赈,总之如何去做,便需要劳烦路大人了。”路一鸣脸sè发苦,为啥总是将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
李清也不去看路一鸣的脸sè,又拿起一卷文案,道:“其三,迁徙令。”
此三字一出,尚海bō与路一鸣两人的脸sè都有些变以,路一鸣也浑然忘了刚刚接到手的棘手的任务,两人一齐道:“大人慎重。”两人只听这几个字,便已了解李清要内迁蛮族,迫使对方背井离乡,进入定州区域之内,这对于普通蛮族人讲,是很难接受的。
“我知道你们所想,但此举势在必行。”李清不容二人置疑,大声道:“迁徙令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蛮族的大贵族头人,比方说伯颜,肃顺等这些人,必须迁到定州城居住,我会给他们尊贵的地位,良好的待遇,但他们必须处在我们的视线之下,与他们的族民隔离开来。”
“迁徙令的第二部分,便是针对实力犹存的白族和黄族两大部族,我准备将他们聚居地定在上林里与抚远之间的草原之上。”
“上林里经过数年经营,如今已形成了有上万户居民的大城,而抚远,更是定州重镇,将这两在部族放在两城之间的土地上,不论他们想干什么,我们都能及时作出反应。”李清缓缓地道。
“可是大帅,此举防范监视之意太过明显,只怕会jī起对方的反感。”尚海bō沉吟道,“大帅就此事与两部首领有过沟通么?”
李清笑道:“伯颜已经同意了,战败者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伯颜是一个明白人,也是一个聪明人。”
“我们让这两个部族定居于此,教他们农耕,让他们由游牧转化定居,在那里兴办学堂,让他们的孩子学习中原文化,鼓励中原人与蛮族通婚,淡化他们的血脉,待到这些孩子长成,他们久习中原文化,日闻目濡皆是中原习俗,说着我们的语言,甚至他们中的杰出者成为我们的官员,他们中的青壮成为我们的战士,你们想想,数十年之后,这两个部族与我们中原人还会有差别么?”
尚海bō与路一鸣赫然对望一眼,大帅这是行釜底抽薪之策,已是谋划到了数十年之后,如果一切顺利,那数十年之后,这两个如今实力最强的蛮族将彻底被同化成大楚人,白族黄族必将成为历史中的两个名词。
大帅谋划如此之深远,确实令人心折。
“大帅此举,可使我定州长治久安,虽然在初期会有些困难,便为子孙谋,我们便是辛苦一些,也算不得什么。”尚海bō神sè郑重地道。
“只是此举又要huā不少钱,路大人又要头痛了!”李清笑道。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反正已经是这样了,三个罐子,两个盖子,拆东墙补西墙呗,实在不行,我便去缠大帅便好!”路一鸣笑道。
“为了使蛮族能尽快平定下来,我们恐怕在前期要准备向草原投入大笔资金,粮草,帮助蛮族人度过困难期,这个时间,我估计至少得三年。”李清正sè道,“我们定州,接下来还是要过苦日子啊!”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尚海bō意味深长地道。
“此为我平蛮三莱!”李清道:“接下来我们便要说说眼下最重要,必须马上办理的问题,关于草原与关外室韦人的行政区划与管理问题。”
“大帅可有成策?”尚海bō问道。
“我准备成立西域都护府,来专门管理草原与室韦人事宜。”李清道。
尚海bō道:“大帅,如果只成立一个西域都护府,却管理着如此大的地方,一来都护府权力过大,二者管理范围过广,二者都不利于定州的长治久安,依我看来,不如将这个都护储一分为二,一个以上林里为中心,是为西域东都护府,一个以室韦为中心,是为西都护府,如此一来,可分薄两家都护府的权力,有利于定州的管理。”
李清沉吟片刻,“尚先生此言,诚为老成谋国之言,我没有意见。”
路一鸣道:“新成立的这两家衙门,是军政分立,还是军政合一?”
尚海bō立即道:“必须军政分立,军政两家互相牵制平衡方为上策。”
“那军政两方面的人选可就要慎重了,既要能合作,又要能互相监督,这个难度就有些大了。这两地新定,特别是室丰人那边,困难更多。”路一鸣道。
李清点头道:“室韦人那边难度肯定更大,我们消灭室韦人,虽然是为了定州的长治久安,但从道义上来说,实在是有悖于情理的,所以室韦人那边无论军政,都要能力出众,压得住场才行。这两家都护府的人选,我们必须要慎重才是。”
第三百三十六章:人选
第三百三十六章:人选
房中三人都沉默下来,这人选问题是非常挠头的,新得之地,千疮百孔,人心不稳,武将还好说,文治之吏却要能力相当出众,光仅仅是安民是不够的,如何让这些地方在短时间内不成为定州的包袱,而成为助力,这其中的难度就大了。
“我们先说说上林里吧”李清道,“我准备让信阳县知县骆道明升任,此人在信阳县干得非常出色,特别对于地方民生经济很有一套,上林里我是准备让它成为草原上的一个商贸集散中心的,让他来做,比较合适,路大人,你看呢?”
路一鸣道:“单纯从能力上看,骆道明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有一点大帅不得不考虑啊”
李清一笑,“你是说他的出身?”
路一鸣点点头,“不错,大帅,他必竟是由萧远山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能力出众,但将上林里这样重要的地方交给他……”
李清摇摇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何况,对于旧往官吏,统计调查司已进行了多轮甄选,骆道明仍能屹立不倒,本身便说明了问题,此人还是可信的,更何况,他入主上林里,一没有军权,二为我相信统计调查司也应当有所防范,我想应当没有问题。”
尚海波接着道:“大帅说得有道理,我们定州现在急缺的就是人才,骆道明是人才,就应当提拔,再者我也相信清风司长的能力,既然清风司长没有调查出问题,那这个人便是可信的。只是大帅,文官选定,那驻守的武将呢?平蛮战役结束,吕大临肯定是要调出上林里的,那谁去上林里呢?”
李清道:“让杨一刀去吧,一刀做事沉稳,我准备让他统率选锋营六千步卒,再从红部富森那边调五千骑兵,由他一齐统率。”
“此策妙极”尚海波抚掌笑道:“上林里以后会成为白族和黄族的聚居地,我们定州人反而少,红部与白黄两族相互仇视,有红部骑兵参与驻扎,这两族便翻不出什么花样。只是大帅,富森会甘于将他的骑兵交与我们统率吗?这可是在变相削他的军权。”
李清冷笑,“由不得他不愿意,富森现在除了依靠我们,还能怎么办?他想永保富贵,长享高位,就必须服从我们的命令,放心吧,吕大兵会劝说他,他也是一个明白人,也许心里不痛快,但大势所趋,也只能听命行事。”
路一鸣也赞道:“如此安排的确不错,在上林里便有了三股势力相互牵制,如此一来,可保平安。”
李清微微一笑,路一鸣所说的三股势力,骆道明无依无靠,纯粹是靠能力上位,必然会竭心用事,而驻守武将杨一刀却是自己心腹,但统率的兵马却又有富森的红部骑兵,偏生红部与此地聚居的白黄两族又不和,几方互相牵制,达成一个稳定的三角。
“上林里议定了,那关外室韦人哪里呢?那里的情况比上林里要复杂得多,而且距定州太远了。”路一鸣道,“何况室韦军队就这样被我们阴了,想必他们族人对我们仇视得很,我想开始进入此地的时候,恐怕小规模的反抗和战事会持续一段时间。驻守这里的武将在能力上便要非常出众,在大势的把握上也要有度,既要震慑室韦人,又不能杀戮过重,激起更大的反抗浪潮。”
李清道:“路大人说得不错,驻守这里的武将的确要能文能武,德才兼备,方可胜任。尚先生可有人选?”
尚海波沉吟不决,脑子里将定州一般武将拨拉来拨拉去,能适合这几点的也就廖廖几人,“如果说最合适,当数吕大兵将军,但大临将军肯定不愿意他唯一的弟弟远镇如此地方,而且红部这边也还要吕大兵居中协调控制,如此一来,大兵将军就排除在外了,另外能符合这一点的便只能是独臂将军关兴龙了。”
“横刀立马,唯我关大将军”李清大笑,“关兴龙有勇,数百骑兵便敢出城野战,焚烧敌军粮草,尚先生你突袭蓝部之时,他能当机立断,出城牵制,孤军突出草原,转战上千里,士兵损失之少,所获战果之在,让我也为之侧目,此人有大将之才,当可胜任此位。如此,便让他率横刀营六千人,我再从诺其阿那里给他要五千骑兵,驻守室韦,另外,我再令水师邓鹏,在室韦港口驻扎一支水师,当可保室韦不乱。”
“哈哈哈”尚海波大笑,“如此一来,大帅承诺给白族保存的二万士卒便只余一万五千人了,那五千人进了室韦,他们与室韦可是世仇,在那荒凉贫瘠之地,如果不依靠我们,这五千白族精兵连渣子都不会剩下。妙哉”
李清微笑,“我可没有暗算白族骑兵的心思,这些人战力极强,我还指望着他们为我征战中原呢”此地只有三人,李清便也毫无顾忌的袒露自己的野心。
“大帅说得不错,蛮族精兵如能为我所用,的确是一支劲旅,这五千人随关兴龙出关,与室韦人打上几年,血与火中互相依靠,倒也可结下些缘分,以后室韦稳定,他们得新入关,当可为大帅所用。”尚海波感叹道:“什么友谊最珍贵,就是在战火之中,在生与死的边缘下结下的友情,大帅连人心也算了进去,海波佩服,只是这一点,大帅需得与关兴龙讲明白,让他在驻扎室韦之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那文治官员呢?”路一鸣却有些苦恼,他这边却是找不出特别出色的人选了,有才能的几个现如今他像宝贝一样护着他们,是决不可能放他们出州府的。
李清看着路一鸣瞬间变成苦瓜脸的样子,笑道:“我倒有一个好人选,不过想要他去,只怕得费上一翻功夫,如果有他前往坐镇,我等当高枕无忧。”
“此人是谁?”路一鸣眼前一亮,能得大帅如此评语,当然不是无名之辈,再者,只要不挖他州府里的墙角,也是他乐意之事。
“你却猜上一猜?”李清笑道。
路一鸣苦恼地道:“大帅这可是为难人了,这我怎么猜得出?”
尚海波脑子里将能想到的人物过了一个遍,也没有想出此人是谁,也疑惑地看着李清,李清笑道:“此人目前却尚不在我的掌中,想要他甘心情愿地出马,难度还是有的,不过我想试上一试,此事,等回到定州再说吧,反正室韦那边肯定是军队先过去,站稳脚跟之后,方才谈得上派遗文治官员过去治理地方。”
听李清如此一说,尚海波猛地醒悟过来,“大帅,此人有可能为我所用吗?只怕难度极大,但如果真能成功,那可是一举数得,即镇外患,又去内忧啊”
“事在人为,不试试怎么知道?”李清笑道。
听着两人打哑谜说着这个人,路一鸣却不知所云,不由急道:“大帅,您到底说得是谁?”
一边的尚海波道:“老路,到此时你还想不出此人是谁?想想大帅说过的话,在我定州,具备这些条件的还能有谁?”
路一鸣在脑中细细地想了一遍刚刚大帅与尚海波的对话,慢慢地嘴巴也张大了,“大帅,此事只怕极不易吧?”
李清笑道:“此事回去后再说吧,好了,现在东西两个都护府的人选都已确定,但巴颜喀拉城是草原一族的祖先栖息之地,这里肯定还是要留下一支军队守护的,便让诺其阿他们自己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在此驻守吧,以后整个草原将以上林里和关外室韦人聚居地为核心,巴颜喀拉的居民又大都被我们迁走,此地将不可避免地衰弱下来。”
“衰弱了好”尚海波道:“巴颜喀拉是草原一族的权力象征,此地衰落,将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兴起。”
李清听到此话,不由有些激动起来,一个新的时代,那是属于他李清的时代,将崭新的屹立起来,自定州复州向西,一直延伸到室韦区域,地跨近两千里,虽然地广人稀,但李清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原本荒凉的西方将成为大楚一块新兴之地,也会成为自己进军中原的助推器。
“大帅,另有一事不知您是作何考虑的?”尚海波忽地问道。
“何事?”李清道。
“大帅,您忘了,关于天启皇帝去世的消息,至今我们还在封锁着,但您和倾城公主不久之后便会返回定州,公主一回去,这事便再也无法封锁了,以我之见,还是在这里告诉公主的好,否则回到定州,公主知晓,必然是一场祸事。”尚海波道。
李清一时之间还真忘了此事,这段时间事忙得打头,浑然没有想到还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李清有些迟疑。
看到李清颇有些为难,尚海波笑道:“算了大帅,这个恶人还是由我来当吧,我去向公主负荆请罪,便说是我因为担心此事动摇军心,影响平蛮之战,因此强行压了下来。”
路一鸣笑道:“只怕还得加上我与清风司长,如果不是我三人合谋,那能将此事瞒得如此天衣无缝,大帅只当作不知,到时喝斥我们几句,在公主面前也就交待过去了。”
李清苦笑,“只怕也就是面子上交待过去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分化
第三百三十七章:分化
李清的平蛮三策被分成三天分别公布。
第一天公布的财产保全令,此令一出,巴颜喀拉城中一片欢腾,上至贵族头人,下至平头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虽然定州军自入城以来,秋毫无犯,除了封存元武帝国的国库之外,没有这些蛮族想象中的大肆劫掠,烧杀yin辱,但一想起往日自己攻破定州城池,洗劫乡里的勾当,都是无不色变,日夜担心定州兵会破门而入,每每听到街上响起定州兵那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都害怕得发抖。李清公布的这项法令,从法律形式上规定了他们的财产不可侵犯,其中对违返者惩治的严利,令蛮族也是凛然心惊,那全是一连片的斩字。
就在这一片欢腾声中,废奴令在第二天公布,这一次高兴的那些一无所有的奴隶,他们除了自己的身体,基本上一无所有,废奴令让他们不用花费一分一毫,便成了自由民,虽然还是一无所有,但得了自由身,还有比这更令人兴奋的事情么?法令一出的当天,便有不少胆大的奴隶收拾了自己简单的包裹,大着胆子,光明正大地从原来主人的家门里走了出去,走到大街上,呼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虽然不知道下一顿饭在那里,但只要还有两只手在,还有一把子力气,总是饿不死的。有了领头的,更多的奴隶开始奔向自由,也有一些不服气贵族头人不甘自己花钱买来的奴隶就此离去,派出家人武士追抓走脱的奴隶,但当即遭到定州兵的强力弹压,不但奴隶没有追回来,连这些家人武士也折了进去,想要回这些武士和家人,行啊,拿钱来赎定州兵的回答干净利落。
好吧,只要钱财还在,便是没了奴隶,也不是不能过活,贵族头人们忍了。
但到了第三天,迁徙令一出,巴颜喀拉城中沸腾了,城中居住的大多是白族和黄族两部居民,按照迁徙令,他们都必须要离开巴颜喀拉,前往上林里与抚远之间的地带。
这一天也是移山师最为紧张的一天,城中士兵如临大敌,刀出鞘,弓上弦,完全是一副临战状态,而城外,吕师与启年师也进入一战备状态,原先的巴雅尔皇宫之中,李清与尚海波,路一鸣聚集在议事殿之中,也紧张地注视着城中的反应,整个皇宫被定州兵严密地保护了起来,而军情司与统计调查司的情报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了李清的案头。
“两族的头人贵族们现在都出了家门,看目的地是伯颜的府弟,奉大帅之命,我们没有拦截,任由他们去了。”一名校尉奉过山风的命令,来向李清报告,此时过山风正在巴颜喀拉城的最高处,俯视着整上城池,随时准备应变。
李清点点头,“好了,没事了,既然他们去找伯颜,此事便成了七八分,我已与伯颜肃顺诺其阿三人就此事进行了充分的沟通,相信由他们来说服这些家伙,比我们的命令更管用。”李清长出了一口气,他最怕的便是一些不晓事的家伙悍然起来反抗,一石击起千层浪,有了第一个,那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真到了那个时候,巴颜喀拉可就要血流成河了,这可不是李清想看到的。
“伯颜大人,你要为我们作主啊”大大小小的贵族头人们跪倒在伯颜面前,一片哭泣咒骂声。
伯颜闭着眼睛,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言不发,而两侧,肃顺与诺其阿脸色铁青。
“大人,李清不怀好意啊,让我们两族背井离乡,离开祖先生活了数百年的家乡,他这是掘我们的根,断我们的传承啊,大人,我们断然不能同意啊”一位贵族声嘶力竭地大叫道。
伯颜缓缓地睁开眼,慢慢地道:“各位,前天公布财产保全令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没有来我这里哭诉,昨天公布废奴令,你们也安然高卧,今天迁徙令一出,你们却急了,怕了,这才想起我来。”
众人一时不由安静下来,脸现愧色。
伯颜脸色稍稍好转,走到跪倒在自己面前的一群人中,从前排扶起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道:“景颇老大人,请起来吧”扶起这个老头,伯颜看着面前一大片人,道:“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的道理,不消我来向你们解释吧,你们如果不想巴颜喀拉城中血流成河,便尽管闹吧”
“伯颜大人,我们城中还有数十万族人,只要大人登高一呼,随时就可以聚集起数万精锐,咱们跟他们拼了。”人群之中,一人高声道。
伯颜大怒,“放屁,你这个混帐,还数万精锐,你让他们拿什么去战斗,是拿着木棒竹枪,还是家里的菜刀,你想让皇帝陛下用性命换来的全族生存化为流水么,来人啊,将这个不晓事的混帐东西给我打出去”
一边奔出数个彪形大汉,老鹰抓小鸡一般提起那个贵族,一言不发,奔将出去,打开府门,将他随意地丢了出去。
看到这个情形,房中众人像是从头被泼了一盆凉水,看伯颜几人的样子,分明是早就知道这项法令了。
“景颇老大人”这个老头看来还很得伯颜敬重,伯颜转头看向他,“我们草原一族已并入李大帅麾下,包括我们现余的军队,你的儿子景东将得到重用。李大帅决定由定州军和我们白族骑兵组成联军,进驻室韦,我向李大帅推荐景东担任这五千骑兵的首领,得到李大帅的首肯,很快任命书就会下来,景东将成为定州军参将,统率五千骑兵归入定州关兴龙将军麾下。你想想,你的孙子统率大军在外,你不去定州行吗?”
景颇老脸抽搐了几下,终于长叹一口气,走到了一边,为了孙子的前途,他只能答应。
伯颜又随意点了几人的名字,他们都有家人在这批军队中任职,这些人都无声地站了起来,走到景颇一边。
“祈玉,你的儿子将率领三千军队驻守巴颜喀拉,看守我族祖先灵位,你不去定州成么?或者你想让你的儿子离开军队,去做一个闲散之人?”伯颜又点了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张大嘴巴,然后低着头站了起来,走到一边。
“还有你们”伯颜又随意地点了几人的名字,“你们不是一直贪慕大楚繁华,家中府第都是仿照大楚所建,日常所用所食,无不以大楚出产为贵,现在让你们迁徙到定州城,那里的繁华可比巴颜喀拉经强上不知多少,财产保全令让你们的巨额才产得以保全,定州已为你们建造好了府第,此去虽然没了权柄,但要做一个富家翁却不难,这不正遂了你们的心愿么?有什么好号丧的?”
一个时辰之后,这些气宇轩昂,一脸绝然跨进伯颜府弟的人大多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来是同仇敌忾,回去时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