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汉相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使节,到各城市号召反正。那些城市听到齐王仍然健在,楚军又来相救,必然驱逐汉军。汉军离他们根据地(关中)有两千里之遥,在齐国完全孤立,城市纷纷反叛,粮草势必断绝,可以不必经过战争,就使他们投降。”龙且说:“我跟韩信相识很久,深知道对付他太容易了。这个人靠洗衣服老太婆养活,他的谋略连自己的肚子都喂不饱,还谈什么指挥大军?曾经被人骑到胯下侮辱,证明他懦弱成性,毫无一点丈夫气概,这种人我从没有看到眼里。而且,我奉命救援齐国,假如不大干一场,就让他们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第一仗就打胜,大王(项羽)可能把一半国土封给我。”
十一月,齐楚联军跟汉军,隔着潍水布阵(潍水流经高密故城之西)。韩信于半夜下令,命缝制一万余个布袋,满装沙土,用来在潍水上游筑坝。下游河床水位,遂迅速降低。韩信下令大军蹚水过河,龙且迎战,汉军假装大败,向后撤退。龙且大喜过望,叫说:“我早就知道韩信是个脓包。”挥军追击,等到进入潍水河床,韩信命撤除上游沙坝,洪水如万马奔腾,从天而降。西楚兵团被分割为二,汉军猛烈反扑,斩龙且。留在潍水那一边的楚军,一哄而散。齐王田广逃亡,韩信穷追到城阳(山东省莒县),生擒田广。汉军大将灌婴,俘虏齐国留守长官(守相)田光,抵达博阳(山东省泰安市)。
田横听说田广已死,遂自称齐王,反攻灌婴,在嬴县(山东省莱芜市)会战,田横溃败,遂逃到故魏王国土地,投奔彭越。灌婴攻击千乘(山东省高青县东北),斩田吸。曹参攻击胶东(山东省平度市),斩田既。齐国完全平定。
4 汉王刘邦,封张耳当赵王(去年【前二○四年】应许)。
5 刘邦创伤痊愈,返回关中,抵达首都栎阳(陕西省临潼县),割下故塞王司马欣的人头,悬挂街市示众(栎阳是塞国旧都,司马欣被项羽封塞王)。停留四天,再回前方,仍驻扎广武(河南省荥阳县北)。
6 韩信派使节向汉王刘邦请求:“故齐王国人民,虚伪多诈,反复无常。而南方又跟西楚王国相邻,请准许我暂时代理国王,便于镇压。”刘邦拆开使节呈递上来的书信,鼻孔冒烟,吼叫说:“我被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救我,你却打算当王。”张良、陈平立刻轻轻踢了刘邦一脚,咬耳朵说:“我们被困在这里,有什么办法阻止韩信当王?现在他既然开口,最高的策略是顺水推舟,就请他当王,厚厚待他,至少使他保持中立。不然的话,可能发生巨变。”刘邦恍然大悟,因而破口大骂说:“你他妈的,大丈夫平定一个王国,当然就是一个实任国王,代理个屁!”
春季,二月,刘邦派张良带着国王印信,前往临淄,宣布封韩信当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到广武前线,抵抗西楚兵团。
7 项羽听到龙且战死,才第一次感到恐惧,派盱眙(江苏省盱眙县)人武涉,前往游说韩信。武涉说:“全国人民很久以来,厌恶秦王朝政府暴政,集结所有力量反击。秦政府已经打倒,依各人的功劳,割裂土地,分封国王,目的在使士兵获得休养。想不到汉王叛变,起兵指向东方,侵入别国领土。既攻破三秦(雍国、塞国、翟国),即行出关(函谷关),征调各国部队,攻击西楚,用意十分明显,非征服全世界,不会停止。欲望之难以满足,竟到这种程度。汉王这个人,绝不可信赖。他被项王控制在掌握之中,已有好几次。项王怜惜他,每次都让他活命。然而,一经脱逃,就背叛誓言,反而向项王攻击,他就是如此的忘恩负义。而今,将军(韩信)自以为跟刘邦的情谊深厚,因而为他拼命,最后一定陷入他的圈套。将军所以还被容忍,苟且延续,主要原因是项王还在。而今,二人之间,轻重全看将军,你向右伸手则汉王胜,向左伸手则项王胜。项王今天覆灭,下一个准轮到将军。你跟项王有故旧之情,为什么不脱离汉王,跟西楚王国和解,三分天下,各自当王?如果错过今天,将军自然帮助汉军,攻击西楚。一个智慧的人,难道就是如此?”韩信抱歉说:“我曾当过项王的部下,不过一个禁卫官(郎中),只拿着武器站岗。言不听,计不从,谋略不用,所以才投奔汉王,汉王却任命我当最高统帅(上将军),交给我几万人之多,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分送他的食物给我吃。言听计从,我才能够到这个地步。人既那么深厚的亲我信我,我如果背叛,将招来大祸。一点忠心,至死不变,请你代我叩谢项王。”
武涉失望而去。智囊蒯彻,了解天下变局,在于韩信一念之间。于是,假借算命卜卦的言词,微言挑动,对韩信说:“相你的面,不过封一个侯爵,而且危机四伏。可是相你的背(意指背叛),富贵不可形容。”韩信说:“怎么会这样?”蒯彻说:“当抗暴初起之时,人们惟一忧虑的,是推不翻秦王朝政府。而今西楚和汉争斗,全国土地,一片血腥,父亲和儿子,骸骨同时暴露原野,多到不可胜数。西楚霸王据守彭城,转战追杀,乘胜席卷天下,威震海内,却被困在京县(河南省荥阳县南九千米)跟索城(荥阳县)之间,迫近西山(荥阳县西),不能再进,迄今已有三年。汉王率十万大军,据守巩县跟洛水(流经洛阳,注入黄河)的要隘和险阻,每天总有数次交锋,却没有一点战果,挫败的时候,又得不到任何援救,这正是智勇同时枯竭的窘境。人民恐惧疲惫,恨入骨髓,却不知道怎么才好。以我的推断,如果没有盖世的威望和贤能的人物,就不能使灾难平息。而今,两位国王(项羽和刘邦)的性命,掌握在你的手中。将军帮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将军帮助西楚,西楚就胜利。我的意见是,对谁都不帮助,使他们同时共存。天下便分成三份,鼎足而立,谁都不敢先动。以将军的身价,充分具备威望和贤能,又有庞大的武装部队,驻扎强大的齐国,如果联合燕国(臧荼)、赵国(张耳),用奇兵穿过对方不设防地带,顺从人民的愿望,向西方(齐国在东)发出呼吁,可以肯定的,天下望风响应,谁敢不听?然后割裂大国的领土,削弱强国的兵力,大量增加封国。封国增加之后,天下归附,都会对将军感恩。齐国土地,据有胶水(山东省胶莱河)、泗水(流经江苏省北部·今已堙没)流域,将军高卧深宫之中,就可以控制天下。天下所有国君,都会前来朝见。特别注意,上天赏赐给你的宝物,你如果不肯接受,一定会受到伤害。运气来了却不知道把握,一定会化成灾难。请将军三思。”韩信说:“汉王待我,恩重如山,我不应贪图富贵,做出忘恩之事。”蒯彻说:“当初,张耳、陈余还是小民时,交情深厚,相互以生命相许。后来,为了张黡、陈泽二人的事(参考前二○七年),张耳把陈余格杀在泜水之南,头脚异处(参考前二○四年)。当二位开始相交时,义气千秋,然而终于决裂,为什么?为的是欲望无穷,人生变数太多,心理动向,难以预测。将军必忠必信,把身家性命,交付给汉王,这份感情,不见得比张耳、陈余更为亲密。而你们之间的争执冲突,每一件事都大过张黡、陈泽。你认为汉王绝对不会害你,是犯了严重错误。历史上事迹斑斑:文种把已经沦亡了的越王国拯救复兴,使国王姒勾践称霸国际,成大功又享大名,结果身被诛杀。原因很简单,野兽既被杀光,猎狗已没有用处。以朋友交情而言,你跟汉王,不如张耳、陈余。以君臣忠信而言,你跟刘邦,不如姒勾践、文种。从这两个例证观察,已经够了,将军要深思熟虑。而且,古人有云:”勇略震主者,身危。‘’功劳盖世的,不赏。‘现在,将军有勇略震主的威望,又有’不赏‘的功劳。归附西楚,西楚对你绝不会信任。归附汉,汉王对你怀有一种震恐的心。请问,你怎么选择你的道路?“韩信抱歉说:”先生先去休息,等我想想看。“
过了几天,蒯彻再向韩信进言说:“采纳建议,是成功的预兆。谋略计划的执行,是成败的关键。拒绝正确的建议、制定错误的决策,而能长久保持平安的,为数很少。观察必须深刻,才能知道如何决断。犹豫和怀疑,为害至大。只见到眼前一小点利益,却忘了以后的重要发展,以你的智慧,当然了解它的后果,但仅只了解,没有行动,仍然难免大祸。事业成功很难,败坏却十分容易。机会,只敲门一次,抓不住便永远丧失。时机,时机,不再来临!”但韩信始终感激刘邦待他深厚,不忍背叛。同时,也自以为功劳俱在,刘邦绝不可能夺取他的齐国。
韩信把他的决定告诉蒯彻,蒯彻遂逃亡而去,假装疯癫,在街头给人卜卦为生。
8 秋季,七月,刘邦封英布当淮南王(首府六县【安徽省六安市】)。
9 八月,北貉部落(吉林省东部一带)、燕国(臧荼)先后派遣骑兵,协助刘邦作战。
10 汉王刘邦下令,军士不幸死亡的,由政府负责准备丧服棺材,转送给他的家属。这项措施,使人民归心。
11 本年(前二○三年),刘邦擢升首都栎阳警备区司令(中尉)周昌,当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周昌是荥阳城破后被杀的周苛的堂弟。
12 项羽自知再没有人帮助他,而粮食又快吃完,韩信也将发动攻击,十分忧虑。恰巧,刘邦派遣特使侯公,前来晋见项羽,请求交还老爹刘执嘉。项羽遂利用这个接触机会,跟刘邦签订盟约:以洪沟(也作鸿沟,流经河南省开封市西南,在荥阳县东北,注入黄河,今已堙没)为界,洪沟以西,全部归汉王国,洪沟以东,则是西楚王国领土。两国友好,永不侵犯。
九月,项羽用盛大典礼把刘执嘉跟刘邦的妻子吕雉,送还刘邦(翁媳被俘,参考前二○五年四月,至今二年五个月),即率军撤退。
刘邦也打算回到关中(陕西省中部),张良、陈平警告说:“汉王国有天下一半以上的土地,各地首领都已归附。西楚王国兵力已疲,粮草又尽,这正是上天要灭亡它的时候,今天如果不乘胜追击,那可是在家里豢养老虎,自留后患。”刘邦醒悟。
公元前二○二年 己亥
公元前三世纪·前二○三年九月至前二○二年十二月 项羽乌江自刎
(表略)
1 冬季,十月,汉王刘邦(本年五十五岁)背叛盟誓,向往东撤退中的西楚霸王项羽(本年三十一岁)发动攻击,追到固陵(河南省淮阳县北),征召齐王韩信、魏国宰相(相国)彭越,前来会师,共商大计。可是韩信、彭越却没有反应。愤怒的西楚兵团回军反攻,汉军大败。刘邦只好固守营寨,不敢迎战,问张良说:“韩信、彭越他们都不听我的,怎么办?”张良说:“西楚覆亡在即,而二人还没有明确的封地,他们不来,并不意外。大王如能真心跟他们共同享有天下,他们来得恐怕比谁都快。韩信虽封齐王,不是出于你的本意,韩信自不安心。彭越本来夺取故魏王国土地,最初,大王因为魏豹是魏王,所以才任命彭越当魏国宰相(参考前二○五年四月),今魏豹已死(参考前二○四年五月),彭越也盼望封王,你却一直没有决定。如果把睢阳(河南省商丘县)以北,直到穀城(山东省平阴县西南东阿镇),都划给彭越,封他当王。从陈县(河南省淮阳县)以东,直到大海(东海),都划给齐王韩信,韩信本是故楚王国人,人情之常,当然希望他的领土包括他的故乡。假如你舍得分割这些土地,促使他们参战,西楚败亡在即。”刘邦立即依照张良建议。不久,韩信、彭越,分别率领大军,前来会合。
十一月,刘贾南渡淮河,包围寿春(安徽省寿县),派人引诱西楚总参谋长(大司马)周殷。周殷献出城池投降后,立刻率领舒城(安徽省庐江县)的民兵,攻陷六县(安徽省六安市),大肆屠杀,集结九江郡(安徽省寿县)的民兵,迎接英布。率军经过城父(安徽省亳州市东南城父乡)时,屠城,然后跟刘贾会合。
十二月,项羽率军抵达垓下(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是一个高岗绝岩,经过千余年风雨剥蚀,到二十世纪,仍高达十二米左右),兵力既少,粮草又尽,势不能再战。屡次向韩信指挥下的汉军攻击,都被击退。百战百胜的英勇,已不复在,只好退守营垒。汉军把项羽重重包围,密不通风。入夜,项羽听到四面唱起楚歌,面无人色说:“难道汉军已把楚国全都征服?为什么军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午夜,项羽不能安枕,起来在虎帐中饮酒,慷慨悲歌,流下数行眼泪,左右侍从也都泣不成声。项羽决心逃亡,跨上爱马乌骓,率亲信骑兵八百余人,夜半稍后,抛弃大军,向南突围。黎明时分,汉军才发觉,命骑兵司令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捕。项羽一路血战,渡过淮河后,卫士只剩下一百余人,抵达阴陵(安徽省定远县西北三十千米),迷失道路,向一农夫询问,农夫故意欺骗他,说:“左转。”左转之后,陷在广大的草泽之中,进退艰难,汉军不久即行追及。项羽折向东方,抵达东城(定远县东南二十五千米),随身只剩二十八骑,而汉军追兵有数千人。项羽知道逃出无望,告诉二十八骑说:“我自起兵以来,已经八年,身经七十余战,从没有失败过,遂统一全国,独霸天下。而今被困此地,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不会作战。今天唯有决一生死,愿为各位作一次闪电突击,一定突出重围,阵斩敌将,砍倒对方军旗,取得三项胜利,向你们证明是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不勇敢。”遂把二十八骑分成四队(每队七人),向四面冲杀。此时汉军包围圈已经完成。项羽说:“我为你们杀一个将领。”下令开行动,指定越过山岭后,在山的东侧,分三处集结。
于是项羽大声呐喊,像暴风一样,冲刺而下,汉军不敢争锋,恐慌躲避,遂斩杀一员将领。汉军骑兵禁卫官(郎中骑)杨喜,鼓起胆量追赶,项羽怒目大喝,如同一声霹雳,杨喜人马同时受到惊吓,踉跄倒退。项羽既到山岭东侧,如所预期的,分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里,只好把部队分为三支,包围三处。项羽再杀入重围,再斩汉军一位民兵司令(都尉),连杀数十百人。乘汉军惊魂未定,集结兵力,仅丧失两人。项羽得意说:“如何?”部属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果然,大王英勇无敌!”
最后,项羽抵达乌江(安徽省和县东北二十千米乌江镇),打算南渡长江。乌江村长正把船划向岸边,对项羽说:“江东(江苏省南部太湖流域)虽小,土地面积,也有一千里,人口数十万,照样可以称王,请大王火速过江。这一带只我有这条船,汉军一旦追到,便渡不成了。”项羽此时改变主意,惨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又何必渡江?想当初,我跟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而今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纵然江东父老兄弟怜悯同情,仍推我当王,我还有什么颜面相见?他们纵然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不惭愧?”遂把坐骑乌骓,送给村长,命骑兵下马步战,短兵相接。汉军已到,直扑项羽。项羽斩杀几百人,身上也受到十余创伤,瞥见汉军骑兵参谋官(骑司马)吕马童,唤说:“你岂不是我的老友?”吕马童仔细注视,大吃一惊,指着他对骑兵禁卫官(郎中骑)王翳说:“他就是项羽!”项羽说:“我听说,刘邦用黄金二十四万两购买我的人头,封万户侯爵,我给你做件好事。”于是自刎而死。王翳下马割下人头,其他骑兵一拥而上,争夺尸体,践踏撞击,互相残杀几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跟禁卫官(郎中)吕胜、杨武,各砍下项羽一个肢体,五人把肢体拼凑,证实确是项羽。于是每人分得两千户,一律封侯。(吕马童封中水侯,王翳封杜衍侯,杨喜封赤泉侯,杨武封吴防侯,吕胜封涅阳侯。)
西楚王国全部投降,只鲁县(山东省曲阜市,故鲁国首府,儒家学派领袖孔丘故乡)继续抵抗。刘邦冒火,率大军攻击,准备杀光全城人民。大军抵达城下,正要攻击时,却听到城里传出乐声和读书声。顿然感动,嘉许他们是礼义之邦,为他们的君王(项羽初封鲁公)效忠。于是把项羽的人头,拿给父老兄弟们看,证明项羽确实死亡,鲁城才投降。刘邦用公爵(鲁公)的仪式,把项羽埋葬在穀城(山东省平阴县西南东城镇),亲自主持祭礼,哀恸哭泣。下令保护项羽亲属。封项伯等四人侯爵,赐他们姓刘,被掳掠在西楚王国的各地人民,一律遣送返乡。
司马迁曰:
项羽起自田野,仅有三年,就率五国(齐、赵、韩、魏、燕)联军,推翻秦王朝政府,分割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权力握在他一人之手,虽然没有美满的结局,但这种声势局面,从太古到现在(公元前一世纪),从来还没有过。等到项羽放弃关中形势,怀念楚王国故乡,驱逐芈心(义帝),自立称王,却抱怨各国背叛自己,道理上根本不通。尤其自以为英明盖世,无所不能,完全靠自己的悟性,而不接受历史教训。认为霸王事业,不过是一种武力决斗,打算纯用武力控制世界。短短五年,国灭家亡,身死东城。临死都不觉悟,不知道责备自己,反而认为“上天灭亡我,并不是我不会作战”,岂不荒谬!
《法言》曰:
有人问:“项羽在垓下战败,自杀的时候,说:”上天的旨意‘,是不是这样?“扬雄说:”刘邦采纳大家的意见,而大家的意见能使强有力的对手屈服。项羽厌恶大家的意见,自以为聪明过人,结果削弱自己的力量。使对手屈服的,胜利;削弱自己力量的,失败。跟’上天‘有什么牵连?“
柏杨曰:
项羽是一位名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却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忽然间自以为很懂政治。政治比军事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资质平凡的军事将领所能胜任。项羽不但自认为他能够胜任,而且还游刃有余,他就注定要付出代价,并连累千万无辜的人,跟着付出代价。
2 汉王刘邦胜利凯旋,路经定陶(山东省定陶县),突然闯进韩信大营,夺取他的印信,立即把齐国(韩信)部队,纳入自己控制。(这是第二次夺取韩信的印信和军队【第一次夺取参考前二○四年六月】,可看出刘邦对韩信一百个不放心。所谓“解衣推食”,不过一种权术,不是爱,更不是友情。)
*王夫之曰:
韩信攻陷魏国(魏豹)跟代国(陈余)之后,刘邦立刻夺回他的军权(参考前二○四年)。他用什么方法使韩信俯首帖耳,而不背叛,而不拔腿远走高飞?这正是刘邦的高明之处,一般人没有这种本领。固然是一种气势,但不仅限于气势,而是刘邦夺军措施,一定有使韩信心服口服的理由。固然是一种恩情,但不仅限于恩情,而是没有偏袒,没有第三者谗言介入,韩信才有可能坦然接受。刘邦的决定,连韩信都会同意,没有一件事不让韩信知道。韩信更确信,他始终获得刘邦信任,他的重要性不在于暂时没有军权。所以,他认为军权在刘邦手中,跟在自己手中一样。既无疑惧,又无怨尤,当然不会生出二心。假使刘邦怀疑韩信,夺取军权只是为了防他变心,事情恐怕发生变化。项羽吝啬一颗印信,韩信都会背叛,军权可比一颗印信重要得多。
刘邦刚刚击破项羽,还军经过定陶,再次夺取韩信军权,自此天下安定。盖大敌既被消灭,韩信要强大部队干什么?所以韩信不能抗命。既被夺去军权,也不能抱怨。如果拖延下去,万一再发生战乱,那时候,韩信便有充分理由掌握部队,不可能强迫他交出。夺取得越迅速,也越安全,才能巩固国家,安抚人民,消除杀机,使权力集中政府。
3 西楚所属的临江王共尉(共敖之子),拒绝投降。刘邦派卢绾、刘贾,攻陷他的首府江陵(湖北省江陵县),生擒共尉。
4 春季,正月,刘邦改封齐王韩信当楚王,指定淮河以北作为采邑,首府下邳(江苏省睢宁县北)。又封魏国(魏豹)宰相建城侯彭越当梁王,管辖故魏王国土地,首府定陶。
5 刘邦下令:“八年以来,部队不能休息,人民更是痛苦。现在,天下统一,为了庆祝,即日起全国大赦死罪以下的囚犯。”
6 各封国国王一齐上书刘邦,拥护他当皇帝。
二月三日,汉王刘邦在汜水北岸(汜,音sì【四】。汜水,发源嵩山,北流于荥阳县西,注入黄河,今已堙没),筑坛登极,称皇帝(一任高祖),妻子吕雉本称王后,改称皇后。儿子刘盈本称太子,改称皇太子。追尊娘亲刘老太婆当昭灵夫人。然后下诏说:“前衡山王吴芮,率领百越部队,帮助各国,推翻秦政府,建有大功,各国尊奉他当王,而项羽却夺取他的土地,改称‘番君’,我深感不满。现在,封吴芮当长沙王(首府临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