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赫鲁晓夫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赫鲁晓夫能够心平气和地考虑并理解毛泽东话中的思想,在后来解冻思潮汹涌而至时,就不至于手足无措了。
    在随后的谈话中,两位领导人对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未来战争的构画更是大相径庭了。
    毛泽东以持久战的思想来设计未来战争的策略。中国地大物博,如果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你们不必干预,我们自
己会打他们。你们的任务是保存自己。让我们自己照顾自己。再则,假使你们自己遭到进攻,我认为你们也不应该还击。”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赫鲁晓夫很纳闷。
    “退却。”
    “什么叫‘退却’?”
    “我指的是撤退,并且坚持一年,两年,甚至三年。”
    “我们又为什么要撤退?要知道,这样做就等于是自我失败啊!”赫鲁晓夫对毛泽东的这一说法感到不可理解。
    “未必。”毛泽东平静地解释道,“请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吧。你们不是一路撤到斯大林格勒,然后动员力量进行反
攻,并且一直推进到了柏林吗?”
    “那是当然的,可那时的撤退既不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也不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是敌人把我们赶跑的,敌人逼
着我们后撤。
    有些人以为斯大林是把希特勒引入纵深以后再消灭之——或者以为当年库图佐夫故意让拿破仑一直推进到莫斯科,
然后把他打败。
    毛同志,看来,你就有这种想法。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事实。斯大林在德国人打到斯大林格勒之前根本扭转不
了战局,正像库图佐夫在法国人推进到鲍罗季诺之前不能打败他们一样。如果你想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建议你读一读
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作好反希特勒战争的准备——而这种无准备状态几乎送
了我们的命。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撤退三年以后再来顶住敌人的入侵。“
    “我不同意,”毛泽东说,“如果你们退到乌拉尔,到那时我们中国人就能参战了。”
    赫鲁晓夫紧紧盯着毛泽东,他不知道毛泽东是严肃的呢,还是在同他开玩笑。他想努力说服毛泽东:“毛同志,下
一次战争可不会像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了。今天美国人的原子弹多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也有核武器,并且正在加紧
用这些武器来装备我们的部队。下一次战争不会是以敌人跨过国界发动入侵开始的,而一开始就会是敌人用导弹或炸弹
袭击我们主要的行政中心和工业中心。因此,我们的政策是用足够的武器武装自己,以便敌人给我们造成多大破坏,我
们也能给他们造成同样大的破坏。”
    赫鲁晓夫无法说服毛泽东。同毛泽东相比,赫鲁晓夫在战争问题上的发言权要小得多。毛泽东对于战争问题的研究
是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的。这一体系经过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实践检验。毛泽东还
撰写过多部军事著作,其中的诱敌深入、后发制人、打持久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军事思想都有具体的战役作为诠
释。然而,赫鲁晓夫作为军事委员主要负责的还是政治思想工作,对于战争怎么打多是执行,很少谋划,即便有些想法
也要得到斯大林的批准。按中国话说,他和毛泽东对于战争的理解还有着将帅之分。他充其量不过是个将才而已。他害
怕现代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然而,毛泽东不怕原子弹。他认为,你如果怕它,它对你就有威慑力;相反,你不怕它,
它不过是个纸老虎而已。
    赫鲁晓夫无论如何不能同意毛泽东的观点。他认为,原子弹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一旦爆炸,威力巨大,怎么能是
个纸老虎,它比真的老虎还要凶猛千万倍呢。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对于辩证法和哲学的漠视颇有感触,他说:“苏联人原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
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已经丢了??列宁这把刀子现在是不是也被苏联一些领导人丢掉一些呢?
    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害怕战争、害怕原子弹、想与帝国主义和平共处,是对列宁主义的
背离。
    第十章
    鼎盛时期
    1958年,赫鲁晓夫第二次来到北京。
    赫鲁晓夫 1954 年曾到中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国庆。那是他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访问一个邻国,
也是他的第一次出国旅行、访问期间,赫鲁晓夫与毛泽东签订了一项协议。这一协议再次提到了旅顺口。苏联保证撤走
在旅顺口的苏联驻军,并把该基地上的一切设施移交给中国。此外,苏联还把很多合资企业(有关金属和石油开采、造
船和民用航空等)中属于苏联的股份转让给了中国,并且同意派大批苏联专家支援中国,帮助发展 150多个大型项卧。
    当时,随团一起到达北京的有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米高扬、什维尔尼克、文化部长福尔采娃、谢列平等。访问
中有两件不太愉快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次会谈中,赫鲁晓夫向毛泽东建议从中国招募 100万名工人到西伯利亚去帮助开发森林资源。赫鲁晓夫提此建议
的前提有二:一是想帮助中国解决失业问题,二是帮助解决西伯利亚缺少劳动力的问题。赫鲁晓夫认为这是一举两得、
互惠互利之事,无疑是个令人拍手称快的好建议。这就是赫鲁晓夫思想方法的特点,即很少顾及别人的反应,总有些强
人所难;在外交场合中不注意礼节,处处要表现出自己的优越地位。他以为自己是在替别人着想,别人对他的每一提议
如果不是感恩戴德,至少应该点头称是。
    毛泽东沉默片刻,文静而宽容地对赫鲁晓夫说道:“赫鲁晓夫同志,你知道,多少年以来很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不
发达国家,人口过剩,失业普遍,因而是一个很好的廉价劳动力来源。但是你知道,我们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是很侮辱
人的。现在你也这么看,这就使我们很为难了。如果我们采纳你们的建议,别人就会对苏中两国关系得出错误的看法。
他们会以为苏联对中国的看法同资本主义西方是一样的。”
    赫鲁晓夫听了毛泽东的话不觉心中一怔,他绝想不到这一问题有这么深的历史底蕴和政治意义。也没有想到自己的
好心好意会伤害了别人。赫鲁晓夫这才深深地感到同毛泽东谈话太不容易了。他像卷帙浩繁的书籍,而自己却似生性鲁
莽的村夫。
    赫鲁晓夫内心感到很委屈,他根本就没有想这么远,他不过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他认为符合中国人利益的建议
而已,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中国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
    与毛泽东就这一建议谈话后,赫鲁晓夫又同布尔加宁、米高扬、什维尔尼克进行了商量。在随后的一次谈话中,他
向毛泽东道歉说:“毛同志,我们当然不想给你们制造困难,我们当然不坚持我们的建议。如果你们觉得这个建议会损
害中国的民族自尊心,那就当我们没有提过,务请不要放在心上。
    我们用自己的工人也行。“
    赫鲁晓夫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了,会谈后便去哈尔滨、沈阳转了一圈。回到北京后,中国同志给赫鲁晓夫手下的人
带去了一个正式口信,说毛主席同意接受苏方的建议,愿意帮苏联的忙。
    赫鲁晓夫为此而踌躇不决。该建议首先是他提出来的,若不同意,还得向毛泽东解释为什么,话说多了难免有误,
不定又会出现什么不愉快之事。赫鲁晓夫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签订了一个协定,招募 20 万中国工人到西伯利亚做
工。
    这回,赫鲁晓夫反倒心神不定了,他认为中国人准是在打苏联的主意,准是想兵不血刃地占领西伯利亚,准是想渗
入并接管西伯利亚的经济。赫鲁晓夫认为中国人之所以同意派 20 万中国工人去西伯利亚,无非是想确保在西伯利亚定
居的中国人多过居住在那里的俄罗斯人和其他苏联人,从而把西伯利亚变成中国人的而不是俄国人的。
    赫鲁晓夫的思想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这一问题上,他性格中的狭隘与偏激暴露出来。
    另一件事是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争论。在中南海游泳池边,毛泽东向赫鲁晓夫谈了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令赫鲁
晓夫感到惊讶的是,毛泽东对待美国的威胁是如此坦然。赫鲁晓夫试图向他解释:“不要不以为然,一两枚导弹就能使
所有的中国军队化力灰土。”赫鲁晓夫认为毛泽东对战争所持的观点是非常幼稚的。殊不知,九年前,毛泽东就论述过
原子弹能否解决战争的问题。毛主席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
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毛泽东在九年前已经批评过赫
鲁晓夫的这种思想,赫鲁晓夫如果懂中文,或事先接触过毛泽东的著作,就不会再去自以为是地劝说毛泽东了。毛泽东
是在高山上俯瞰这个世界,俯瞰世界未来的进程;而赫鲁晓夫却是无暇他顾地一天接一天地应付美国强权的挑战。
    1954年,毛泽东仍然相信人比武器更重要。对赫鲁晓夫来说,只要一个东西是能够摸得着的,就是真的。相比之下,
毛泽东则是一位预言家,他对自己,对中国、对共产主义在历史上的上升地位,都极有信心。赫鲁晓夫觉得毛泽东把他
看成了一个胆小鬼。
    几个月后,赫鲁晓夫对中国的不满略有表现。他在同西德总理阿登纳谈话时说:“中国也许会成为一个”令西方担
忧的问题。“
    游泳池畔的那一幕,成了中苏分裂的先声。对战争的态度——这就是在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之间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
    1958年 7月 31 日,赫鲁晓夫的座机呼啸着停在了北京首都机场的停机坪上。
    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北京正值盛夏。陪同赫鲁晓夫一道访华的是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和外交部副部长库兹涅佐夫。
机场上举行了国家级欢迎仪式。奏国歌,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响亮地报告:“为??服务。”以周恩来为首的国家
领导人神情严肃,无可挑剔的礼节,握手寒暄。没有欢迎词,没有口号,没有长达数米的标语,也没有写着祝愿与感谢
的语句的横幅。没有拥抱,也没有亲吻。没有群众像往常那样举着彩色小旗,举着已故的或活着的领袖的画像,市民们
没有在贵宾车队驰过的街道夹道欢迎。一切都是静静的,寂然无声。不久前,还流行的歌曲《莫斯科一北京》,已经听
不到了。
    一长串黑色轿车,朝着北京西郊疾驰,前往苏联代表团下榻的地方。
    次日上午,赫鲁晓夫一行驱车前往中南海拜访毛泽东主席。这次秘密来北京,有几件事要谈。
    在苏联刚开始生产内燃机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时候,海军就向苏共中央提出建议,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允许苏联在中
国领土上建立一个长波电台,以便苏联国防部能同在太平洋活动的苏联潜艇舰队保持通讯联系。苏共中央主席团为此进
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同意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议。赫鲁晓夫等人认为这一建议对苏联、对中国都是同样有利的。苏联
和中国在保卫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方面毕竟是一致的。
    另外,赫鲁晓夫认为中国方面会同意的另一个理由是苏联已答应了帮助中国建造潜艇的请求,并已经送交了图纸、
派去了专家。
    结果呢,当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向毛泽东转达这一要求时,毛主席十分生气,不客气地对尤金说:“你们怎么敢提
出这样的建议!这种建议是对我们民族尊严和主权的侵犯。”尤金被毛泽东批评之后赶忙向苏共中央发了一封电报,描
述了毛泽东的愤怒。
    苏共中央主席团对电报进行了讨论,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由赫鲁晓夫去向毛泽东做工作。
    在毛泽东宽敞的会客室里,来宾们被安顿在宽大的欧式沙发椅上。这里气氛拘谨,互抱戒心。赫鲁晓夫作了一般的
开场白后便单刀直入,谈到他此次访问的目的。
    关于苏联要求建立长波电台一事,赫鲁晓夫向毛泽东道歉说,苏联根本没有想到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干涉中国的内
政,影响中国的经济,或者伤害它的民族尊严。
    作为回答,毛泽东提议:“你们给我们必要的贷款,由我们自己来建这个电台。”
    “很好,”赫鲁晓夫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会把图纸、设备和技术顾问都给你们送来,还会给你们
所需要的贷款。”
    “行,”毛泽东说,“我们同意。”接着,赫鲁晓夫又提出一个要求,希望中国能够允许苏联海军潜水艇在中国港
口加油并让艇上人员上岸休假。毛泽东仍然严辞拒绝了。
    “毛同志,”赫鲁晓夫百思不得其解,向毛泽东抱怨道,“我们简直不能理解你。我们使用你们的港口,这对你我
双方都是有利的嘛。”
    “话不能这么说。”毛泽东答道,“我们正在建设自己的潜艇舰队。如果苏联潜艇可以进出我国港口,那不成了侵
犯我国主权了吗?”
    “好吧。那么你也许会同意一种互惠的安排:我们有权使用你们的太平洋港口,作为交换条件,你们可以在苏联的
北冰洋沿岸建立潜水艇基地。你看怎么样?”
    “不行,”毛泽东说,“也不能同意。每个国家的武装部队只应驻扎在自己本国领土上,而不应驻扎到任何别的国
家中去。”
    “那好,我们不坚持原来的建议了。我们就用自己现有的设施凑合好了,用我们自己在远东的港口作为太平洋潜艇
舰队的基地。”赫鲁晓夫不得不收回自己的提议。
    赫鲁晓夫的这两项要求,都表现出了大俄罗斯主义。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时起,就为获得出海口在邻国攻城掠地,战
事不断。鸦片战争之后,俄国曾参加八国联军,并在中国东北地区烧杀抢掠。
    1904一 1905 年又与日本在中国领土上大打出手,搅得中国东北地区的老百姓没有安生日子过,为避战乱,四处逃
难、背井离乡。中国人吃够了外国军队的苦。赫鲁晓夫作为俄罗斯人根本理解不了,也想不到这一层。二战前,苏联对
波罗的海三国的兼并,对芬兰的战争,作为当事者之一,他根本认识不到那是错误,以致仍然不厌其烦地一会儿提出在
中国建立长波电台,一会儿又提出使用中国的港口。实际上,毛泽东已经对苏联的这类要求拒绝过不止一次了。
    斯大林在世时,就曾给毛泽东发过一封电报,要求毛泽东给苏联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建立橡胶种植园。毛泽东的回
电是这样说的:“我们同意在越南海岸对面的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有一些条件,明确地说,就是
我们建议你们向我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会橡胶
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
    毛泽东不卑不亢的回答,对斯大林来说如同一剂必须吞下去的苦药。毛泽东的回答很明确,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
是平等与互利的,而这种平等与互利又必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的。
    还有一次,斯大林突然对菠萝罐头感兴趣起来。他指示马林科夫给毛泽东发一个电报,说苏联希望中国拿出一块地
方来让苏联建立一个菠萝罐头厂。
    赫鲁晓夫当时也在场,斗胆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共产党刚在中国取得政权,那里已经有好多外国工厂了。
如果现在苏联,一个社会主义伙伴国家,也要到中国去建立自己的工厂,那肯定会伤害毛泽东的。”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的话很不高兴。瞪了他一眼,赫鲁晓夫立即就不敢再作声了。电报最终还是拍了出去。两天后,
苏联人收到了中国的回电。毛泽东在电文中写道:“我们接受你们的提议。假如你们对菠萝罐头有兴趣,可以给我们一
笔贷款,由我们自己来建一个罐头厂。我们用这个厂生产的罐头来偿还你们的贷款。”赫鲁晓夫看到电文在旁默不作声,
庆幸此事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斯大林则在那里发火骂人。
    赫鲁晓夫作为当事人,目睹了这两件事的经过,当时他还不是拍板人。如今他作为党的最高领导,又犯了同样的错
误。这倒不是他不汲取教训(而是大俄罗斯主义使然。作为党政首脑,他自然认为苏联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赫鲁晓夫
这次到北京总共只待了不到四天,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毛主席的游泳池边度过的,游泳池旁有一个凉棚,两位国家领导
人躺在浴巾上晒太阳。赫鲁晓夫的水性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在他看来,毛泽东的游泳技能可与破世界纪录的专业运动员
相比。当然,当两人“像海豹一样作着日光浴时”
    (这是赫鲁晓夫自己说的),他们谈的不是游泳,而是政治问题。
    “苏共代表大会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决议,我看未必站得住脚啰。”毛泽东仿佛顺便说起来。毛泽东所指的决议是
1956年 6月 30 日苏共中央发表的《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毛泽东不用“崇拜”一词,而是用“迷信”。
    “这个决议在我们党内和人民群众中都是没有异议的。”赫鲁晓夫针锋相对。
    “你们当然有权解决你们的内部问题,党内的也好,国内的也好。不过,斯大林??是世界革命运动的领袖,中国
也是其中一分子,关于他的杰出作用,恐怕不是一党一国说了算的,应该考虑到国际上的联系。”毛主席平静而直率地
说。
    “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这首先是一个民族现象。它在苏联发生,也在苏联形成。我们自己有权决定自己的问题,
我们也这样做了。”赫鲁晓夫的态度很强硬。
    “决议虽然通过了,不过内容是片面的,做法也不妥。你们把它当做一党一国的问题来解决,把它局限在一个地域
内,这种看法太狭隘了。”
    “之所以说斯大林个人迷信是民族的产物,是因为它是在我国形成的,我们要对此负责。”
    “既然斯大林主义具有国际意义,那么把它局限在苏联一个国家内,这种做法对吗?”
    “在斯大林个人迷信问题上,只有我们苏联共产党人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谴责斯大林的决议是否做得过于匆忙和主观了呢?要知道他对许多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对伟大的革命事业,包
括中国在内,曾作过巨大的贡献。
    怎么能全盘否定或贬低了呢?“
    对峙了一会儿,毛泽东站起身拿起桌上的茶杯,一口一口地呷着,然后放回桌,看着谈话的对手。
    对于喝茶,赫鲁晓夫始终都没能习惯。在他看来,中国人款待客人的方式主要是敬茶——茶、茶、茶。只要你坐下
来谈话,他们就要在你面前放上一个带盖的茶杯。如果你不立即喝掉,他们就会把这一杯拿走,再换上一杯——换了又
换。出于对主人的尊敬,不得不一杯接一杯地喝,直到喝不下为止,第一次访华后期,赫鲁晓夫拒绝喝茶——一是他喝
不惯绿茶,二是他喝不了那么多。
    谈话在继续。赫鲁晓夫感到这种谈话比喝茶还难受。
    “你说斯大林有巨大贡献,但是别忘记,我们党和人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的独断专行,大规模地镇压和迫害,
千百万人在集体化和伟大卫国战争期间送掉了性命,你怎么为他辩护呢?”赫鲁晓夫反问。
    “问题不在这里。谁也不打算为斯大林在苏联集体化中的做法作辩护。这是你们的内务。这里究竟是谁之过,是斯
大林个人或者不仅是他一个人,这点你们最清楚。我说的是另一个问题。斯大林的名字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尊敬,他
树立了一个坚定革命者的崇高榜样。我们相信他,相信他的学说和经验。现在全部一笔勾销,这么一来,我们几十年来
英勇斗争所取得的成果有可能毁于一旦,我们会失去共产党人的威信、失去信仰??”
    赫鲁晓夫不等毛泽东说完,便打断毛泽东的话说:“这也叫信仰?这难道不是误解和欺骗吗?我们应该把一切公之
于众。揭露谎言,说明真相,不管这对我们是多么痛苦。”
    “我们尝过痛苦的滋味。我们的整个斗争历史都是痛苦的经验。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但是你们决议所谴责的
不仅仅是失算和错误,谁能保险不犯错误呢?但是,凡是同斯大林名字有关的东西都统统否定了,不分青红皂白,不分
消极还是积极,一概否定。”
    “我们说的是真话!”赫鲁晓夫变得有些蛮横了。
    “苏共 20 大的决议使局势极端复杂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党关系是不可能正常化的。”毛泽东的话如同晴
天霹雳。赫鲁晓夫一怔,他简直没有料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知道这回是闯了祸,但仍然嘴硬。
    “匆匆得出这样极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