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追忆似水年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女友见到我时会感到满意和感激。但是,如果没有这次停留,如果马车没有经过香榭丽舍
大街,那么我就不会遇见希尔贝特和那青年男子了。因此,从同一件事上长出了截然对立的
枝桠,它此刻产生的不幸使它曾经产生的幸福化为乌有。我这次遭遇和通常发生的事恰恰相
反,人们企望欢乐,却缺乏达到欢乐的物质手段。拉布吕耶尔说过:“无万贯家财而恋爱是
可悲的。”于是只好一点一点地,努力使对欢乐的期望熄灭。我的情况却相反,物质手段已
经具备,然而,就在同时,出于第一个成功的必然后果,至少出于它的偶然后果,欢乐却消
失了。这样看来,我们的欢乐就该永远无法实现。当然,一般说来,欢乐的消失并不发生在
我们获得实现欢乐的手段的同一天晚上。最常见的情况是我们继续努力、继续抱有希望(在
一段时间内),但是幸福永远不会实现。当外界因素被克服时,天性便将斗争从外部转移到
内部,逐步使我们变心,使我们期望别的东西,而不再是我们即将占有的东西。如果形势急
转直下,我们的心尚来不及改变,那么,天性也绝不放弃对我们的征服,当然它得稍稍推
迟,但更为巧妙,同样见效。于是,在最后一刹那,对幸福的占有从我们身边被夺走,或者
说,由于天性的邪恶诡计,这种占有本身竟毁灭了幸福。当天性在事件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中
失败时,它便创造最后一种不可能性,即幸福心理的不可能性。幸福现象或是无法实现或是
产生最辛酸的心理反应。
我捏着一万法郎,但它们对我毫无用处。我很快就花光了,比每日给希尔贝特送花还要
快。每当暮色降临,我心中苦闷,在家里呆不住,便去找我不爱的女人,在她们怀中痛哭。
连使希尔贝特高兴一下的愿望也消失殆尽。如今去希尔贝特家只会使我增加痛苦。头一天我
还认为,重见希尔贝特是世上最美的事,现在我却认为这远远不够,因为当她不在我身边
时,她使我担心害怕。一个女人正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她给我们带来的新痛苦而增加
她对我们的威力,但同时也增加我们对她的要求。她使我们痛苦,越来越缩小对我们的围
困,增加对我们的枷锁,但同时也使我们在原先认为万无一失的枷锁之外增加了对她的束
缚。就在头一天,如果我不害怕使希尔贝特厌烦,我会要求少数几次会晤,而现在我不能以
此为满足,我会提出其他许多条件,因为,爱情和战争相反,你越是被打败,你提的条件就
越苛刻、越严厉,如果你还有能力向对方提条件的话。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首先决
定不再去她母亲家。我心中仍想:我早已知道希尔贝特不爱我,我如愿意可以去看她,如不
愿意便可逐渐将她忘记。然而,这个想法犹如对某些疾病无效的药物,它对时时出现在我眼
前的那两条平行线——希尔贝特和那位年轻男子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慢步远去——无能为力。
这是一种新痛苦,有一天它会耗尽,有一天当这个形象出现在我脑海中时会完全失去它的毒
汁,就好比我们摆弄剧毒而毫无危险,就好比我们用少许火药点烟而不用害怕爆炸。此时,
我身上正有另一种力量与有害力量——一再重现希尔贝特在暮色中散步的情景——相搏斗。
我的想象力朝相反的方向作有效的的活动,以粉碎记忆力的反复进攻。在这两股力量中,前
一种力量当然继续向我显示香榭丽舍大街上的那两位漫步者,而且还提供取自往日的、另一
些令人不快的形象,例如,当希尔贝特的母亲要求她留下陪我时她耸肩的形象。但是第二种
力量按照我的希望所编织的蓝图,勾画出未来的图景,它比起如此狭小而可怜的过去来,更
令人高兴,更充实。如果说,阴郁不快的希尔贝特在我眼前重现了一分钟的话,那么在多少
分钟里我设想的是将来,她会想办法和我言归于好,也许还会促使我们订婚!当然想象力施
展于未来的这种力量,毕竟来自过去。随着我对希尔贝特耸肩所感到的恼怒逐渐减弱,我对
她的魅力的回忆也会减弱,而正是回忆使我盼望她回到我身边。过去还远远没有死亡。我仍
然爱着我自以为憎恶的女人。每当人们夸奖我的发型或气色时,我总希望她也在场。当时不
少人表示愿意接待我,我十分不快,一概拒绝,甚至在家中引起争吵,因为我不肯陪父亲出
席一个正式宴会,而那里有邦当夫妇及他们的侄女阿尔贝蒂娜——几乎还是个孩子。我们生
活中的不同时期就是这样相互重叠的。你为了今天所爱的、而有一天会认为可有可无的东
西,而轻蔑地拒绝去会见你今天认为可有可无,而明天将爱上的东西。如果你答应去看它,
那么你也许会早些爱上它,它会缩短你目前的痛苦,当然,用另一些痛苦取而代之。我的痛
苦在不断变化。我惊奇地发现,在我心中,今天是这种感情,明天又是那种感情,而它们往
往和希尔贝特所引起的希望或恐惧有关。这里指的是我身上的希尔贝特。我本该告诫自己,
另一个希尔贝特,真正的希尔贝特,也许与这个希尔贝特截然不同,她根本没有我所赋予她
的惋惜之情,她大概很少想到我,不仅比我对她的思念要少很多,而且比我臆想中她对我的
思念也要少得多(我想象和希尔贝特幽会,探寻她对我的真实感情,幻想她思念我,一直钟
情于我)。
在这种时期,悲伤虽然日益减弱,但仍然存在,一种悲伤来自对某人的日日夜夜的思
念,另一种来自某些回忆,对某一句恶意的话、对来信中某个动词的回忆。其他形形色色的
悲伤,留到下文的爱情中再作描写,在此只声明在上述两种悲伤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残酷许
多倍,这是因为我们对所爱的人的概念始终活在我们心中,它戴上我们立即归还的光环而无
比美丽,它充满频繁产生的甜蜜希望,或者(至少)永久的宁静忧伤(还应该指出,使我们
痛苦的某人的形象,与它所引起的日益严重、不断延伸、难以治愈的爱情忧伤极不相称,就
好比在某些疾病中,病因与连续发烧及缓慢痊愈极不相称一样)。如果说我们对所爱的人的
概念蒙上了往往乐观的精神反光的话,那么,对具体细节的回忆,恶言,充满敌意的信(我
从希尔贝特那里只收到一封这样的信)却是另外一回事,可以说我们所爱的人恰恰活在这些
零散片断之中,而且具有比在我们对她的整体概念中更为强大的威力。这是因为我们读信
时,一目十行,怀着对意外不幸的可怕焦虑,而并非像凝视我们所爱的人那样怀着宁静而忧
郁的惋惜。这种悲伤是以另一种方式形成的,它来自外部,沿着最深沉的痛苦这条路一直深
入我们的心灵。我们以为女友的形象是古老的、真实的,其实这形象一再被我们更新,而残
酷的回忆却早于这个更新的形象。它属于另一个时期,是极端可怕的过去的见证人(少有的
见证人)。过去仍然存在,但我们除外,因为我们喜欢抹掉它而代之以美好的黄金时代,代
之以重归于好的天堂,而这些回忆,这些信件却将我们拉回到现实,对我们迎头痛击,使我
们感到我们日夜等待的那种毫无根据的希望离现实多么遥远。这并不是说这个现实应该永远
不变(虽然有时的确不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多女人,我们从不希望与她们相见,而
她们当然以沉默来回答我们决非敌意的沉默。既然我们不爱她们,我们便不算计与她们分离
了多少年头,这是个反例,但当我们论证分离的效果时却忽略了它,好比相信预感的人忽略
预感落空的实例一样。
然而,分离毕竟可以起作用。重新相见的欲望和兴趣最终会在此刻蔑视我们的心中重新
燃起。但是需要时间,而我们对时间的要求与心对变化的要求同样苛刻。首先,时间是我们
极不愿意给予的东西,因为我们急于结束如此沉重的痛苦。其次,另一颗心需要时间来完成
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心也会利用时间来进行变化,以致当我们原定的目标即将实现
时,它却不再是目标了。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幸福是最终可以获得的(当它已不再是幸福
时),这个想法本身只包含一部分真理。当我们对幸福变得冷漠时,它降临在我们身上。正
是这种冷漠使我们变得不大苛求,使我们认为它如果出现在往日会使我们心满意足(其实当
时我们会觉得这幸福并不圆满)。人们对于漠不关心的事不太苛求,也缺乏判断。我们所不
再爱恋的人对我们所表示的殷勤,与我们的冷漠相比,似乎绰绰有余,但对我们的爱情而
言,却远远不足。甜言蜜语和幽会使我们想到的只是它可能带来的乐趣,我们忘记了当初我
们会希望其他一系列的情侣幽会,而正由于这种贪婪的渴望我们会使幽会无法实现。因此,
当幸福姗姗来迟、我们再无法享受它,我们不再爱恋时,这个迟到的幸福是否是我们从前苦
苦期待的幸福呢?只有一个人知道,当时的我,但它又不复存在,而且,只要它再出现,幸
福——无论相同或不相同——便烟消云散。
我等待梦想——我将不再依恋它——的实现,我像当初不太认识希尔贝特时一样任意臆
想她的话语和信,她请求我宽恕,她承认除我以外从未爱过任何人,并且要求嫁给我,由于
这些想象,一系列不断更新的温柔形象终于在我思想中占据很大地盘,压倒了希尔贝特和青
年男子的幻象,因为幻象缺乏补给。要不是做了一个梦,此刻我会再次拜访斯万夫人。我梦
见一位朋友,究竟是谁难以确定,他对我背信弃义,并且认为我对他也无情无义,这个梦使
我痛苦得猝然惊醒,醒来后痛苦未减,于是我重新想这位朋友,试图回忆这位梦中人是谁,
他的西班牙名字已经朦胧不清,我开始释梦,仿佛既是约瑟又是古埃及法老①。我知道在许
多梦中,人物的外表是不足信的,因为他们可以伪装,可以交换面孔,正好比无知的考古学
者在修复大教堂中被损毁的圣像时,将此像的脑袋放在彼像的身躯上,而且使特性与名称混
淆不清,因此,梦中人的特性与姓名可能使我们上当。我们只能根据痛苦的剧烈程度来认出
我们所爱的人,而我的痛苦告诉我,梦中使我痛苦的那位忘恩负义的青年男子正是希尔贝
特。于是我回忆起最后一次相见的情景。那天她母亲不许她去看舞蹈,她一面古怪地微笑,
一面说她不相信我对她真心诚意,她这话也许出自真心,也许是瞎编的。这个回忆使我又联
想起另一个回忆。在那以前很久,斯万不相信我是诚恳的人,不相信我能成为希尔贝特的良
友。我给他写信也无济于事,希尔贝特将信交还给我,脸上露出同样的难以捉摸的微笑。她
并没有立即把信给我。月桂树丛后面的那整个场面,我记忆犹新。一个人痛苦时就具有了道
德感。希尔贝特此刻对我的反感似乎是生活对我那天行为的惩罚。惩罚,人们以为在穿过马
路时留心车辆,避免危险,就能逃过惩罚。其实还有来自内部的惩罚。事故来自未曾预料的
方面,来自内部,来自心灵。我厌恶希尔贝特的话“你要是愿意,咱们就继续搏斗吧”,我
想象她和陪她在香榭丽舍大街散步的青年男子单独呆在家中的内衣间时,大概也是这样。前
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安安稳稳地栖息在幸福之中,如今我放弃了幸福,又以为我至少获得
了平静,并能保持下去,这都同样地荒谬,因为,只要我们心中永远藏着另一个人的形象,
那么,随时会被摧毁的不仅仅是幸福。当幸福消逝,当我们的痛苦得到平息时,此刻的平静
与先前的幸福一样具有欺骗性,并且脆弱不堪。我终于恢复平静,那借助梦境而进入我们身
上的,改变我们的精神和欲望的东西也必然逐渐消失,因为任何事物,甚至包括痛苦,也不
能持久和永恒。此外,为爱情而痛苦的人,像某些病人一样,是自己的医生。既然他们只能
从使他们痛苦的人那里得到安慰,而这痛苦又是那人的挥发物,那么,他们最终只能从痛苦
中求得解脱。时刻一到,痛苦本身会向他们揭示良方,因为,随着他们的心灵将痛苦来回摆
弄,痛苦便显示出那位被思念者的另一个侧面,这个侧面有时如此可憎,以致人们甚至不愿
再见到她,因为在与她欢聚以前先得使她痛苦;这个侧面有时又如此可爱,以致人们将臆想
的温柔变作她的优点并以此作为希望的根据。在我身上重新苏醒的痛苦终于平息下来,但我
愿意尽量少拜访斯万夫人。这首先是因为,在仍然爱恋但遭遗弃的人身上,作为生活支柱的
等待——即使是暗中的等待——自然而然地发生感情变化,尽管表面上一切如初,但第一种
情绪已经为第二种相反的情绪所取代。第一种情绪是使我们惶惑不安的痛苦事件的后果或者
反映。此时我们恐惧地等待可能发生的事,尤其是当从我们所爱的人那里没有传来任何新信
息,我们更渴望有所行动,但我们不知道某个办法的成功率是多少,而在那个办法以后我们
再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正如刚才所说的,等待虽然在继续,但很快便不再被我们所经历
的过去的回忆所左右,而是对想象中的未来充满希望。自此刻起,等待几乎成为愉快的事。
何况,第一种等待,稍稍持续以后,也使我们习惯于生活在期望之中。我在最后几次幽会中
所感到的痛苦仍然存在于我们身上,但已昏昏欲睡。我们并不急于重温痛苦,何况我们并不
太清楚此刻我们要求的是什么。我们在自己所爱的女人身上所占的地盘越多,(哪怕稍稍多
一点),我们就越觉得未被占领的部分对我们多么重要,而且它永远是不可得的,因为新的
满足产生了新的需要。
①指圣经《创世记》中法老做了两个梦及圣约瑟释梦这段故事。
后来,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使我完全停止对斯万夫人的访问。这个后来出
现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忘记了希尔贝特,而是我试图尽快忘记她。我的巨大痛苦结束了,但仍
然忧伤,这时,对斯万夫人的拜访又如当初那样成为珍贵的镇静剂和消遣。但是既然对希尔
贝特的回忆与这些拜访紧密相连,镇静剂的效应无助于我散心。要想散心,我就必须激励自
己身上与希尔贝特毫无关联的思想、兴趣和热情以与我的感情(由于和希尔贝特的分离而不
再与日俱增)相抗衡。这种与我们所爱的人毫无关联的思绪会占据地盘,它虽然最初很小,
但也是从原先占领我们整个心灵的爱情那里夺取过来的。我们必须发展这些思绪,使之壮
大,与此同时,感情不断衰退,仅仅成为回忆,这样一来,进入我们精神中的新因素与感情
展开争夺,夺得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整个心灵被夺了过来。我意识到这是消灭爱情的唯一
办法,我还年轻,有勇气这样做,有勇气承受最残酷的痛苦,我相信不论付出多大的时间代
价,我最终会成功。我在信中对希尔贝特说,我之所以不见她,是由于我们之间的某个神秘
的误会,纯粹是莫须有的误会,我这样说是希望希尔贝特要求我解释清楚。然而,即使在极
其一般的交往中,当读信人知道对方故意用一句隐晦、虚假、指责的话作为试探时,他高兴
地感到自己掌握——而且保留——行动的控制权和主动权,他决不会要求对方解释。在亲密
关系中更是如此,爱情口若悬河,而冷漠缺乏好奇心。希尔贝特既然不怀疑有误会,也不打
听是什么误会,那么,对我来说,误会便成为真实的,我每封信都提到它。这种虚假的处境
和矫饰的冷漠,具有一种魔力,使你不能自拔。我写道:“自从我们的心分开以后”,好让
希尔贝特回信说:“可它们并未分开呀,咱们谈谈吧。”但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最终
我自己也相信我们的心确实分开了。我写道:“对我们来说,生活改变了,但它抹杀不了我
们曾经有过的感情。”为的是让她说:“可什么也没有改变呀,这感情比任何时候都强
烈。”然而,在再三重复下,我也认为生活确实改变了,我们所回忆的感情不复存在,正好
比神经过敏者假装生病,久而久之,真正成为病人,如今我每次给希尔贝特写信,都必然提
到这个臆想的变化,她在回信中只字不提,无异于默认,于是变化便存在于我们之间。后来
希尔贝特不再保持沉默,而采纳我的观点,就好比在正式祝词中,受款待的国家元首和东道
国的国家元首几乎说同样的话。每次我在信中写道:“生活纵然将我们分开,但我们对相聚
时光的回忆却永存于心。”她肯定在回信中说:“生活纵然将我们分开,却无法使我们忘记
那美好时光,它将永远是珍贵的。”(我们很难说明为什么“生活”使我们分开,究竟发生
了什么变化)我的痛苦减轻了许多。然而有一天,我在信中说香榭丽舍大街那位我们所熟悉
的卖麦芽糖的老妇人死了,我写道:“我想这会使你难过,它唤醒我许多回忆。”刚一写
完,我便泪如雨下,因为我发现我谈到爱情时用的是过去时,仿佛它是一位几乎被遗忘的死
者,其实,我不自觉地始终认为这爱情仍然活着,至少可以复活。不愿相见的朋友之间的书
信最温柔动人。希尔贝特的信象我给陌生人的信一样,温柔文雅,充满表面上的热情,但对
我来说,从她那里得到这种表示已极其甜蜜。
此外,逐渐地,拒绝和她见面不再使我难过。既然她不再像往日那般珍贵,我那痛苦的
回忆在不停的再现中失去了威力,无法摧毁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在我眼前日益增长的魅力。此
刻我后悔放弃外交职业而选择了一种定居的生活,当初这样做是为了一位姑娘,但我将再也
见不到她,并且几乎忘了她。我们为某人而设计我们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终于能够在其中
接待她时,她却不来,接着她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而我们成为为她建造的生活中的囚徒。
我父母似乎认为威尼斯太远,气候也太热(对我而言),去巴尔贝克可避免旅途劳顿,因此
切实可行。不过如此必须离开巴黎,放弃对斯万夫人的拜访。这些拜访虽然并不频繁,但我
偶尔可以听斯万夫人谈起女儿。我开始从中感到某种乐趣,而它与希尔贝特毫不相干。
春天临近,天气骤然变冷。在冰冻的大斋期和冷雨夹雪的复活节前一周,斯万夫人怕
冷,便常常裹在皮裘里接待客人,双手和双肩抖瑟地缩在硕大的长方形手笼和洁白发亮的皮
毛披肩下。手笼和披肩都是白鼬皮的,她从外面回来并不将它们摘下,因此,它们仿佛是比
其他白雪更为持久的残留冬雪,无论是热的炉火还是季节的转换都未能使它们融化。然而,
在这间我后来不再光顾的客厅里,这几个虽然冰冷但已经绽开鲜花的星期的全部真理已在我
眼前显露,而它通过的是另一种令人醉倒的白色,例如“雪球花”——它那高高的、赤裸的
茎干象拉斐尔前派画家①作品中的直线型小灌木,茎干顶端是既分瓣又合拢的球形花,它象
报信天使一样洁白无瑕,并向四周散发柠檬的芳香。当松维尔城堡的这位女主人知道,在四
月份,即使天寒地冻,也不可能没有鲜花,她知道春夏秋冬决不像城里人所想象的那样泾渭
分明(城里人直到初夏时还仍然以为世上只有将房屋淋得透湿的淫雨)。斯万夫人是否只满
足于贡布雷的花匠送来的这些花,而不从“特约”花店买来地中海岸的早春花以弥补这尚嫌
不足的春之呼唤呢,我不敢肯定,何况当时我根本不在意。在斯万夫人手笼的晶冰旁,摆着
那些雪球花(在女主人思想中,它们可能只是按照贝戈特的建议而组成一部与摆设和服饰相
协调的《白色大调交响乐》②),这就足以使我思念乡村,因为它们使我想到《帕西法尔》
③中《耶稣受难节的魔力》的音乐其实就是大自然的奇迹的象征(而如果我们稍稍理智一
些,每年都可以亲眼目睹奇迹),因为它们夹杂着另一种花朵的酸酸的、令人心醉的芳香,
我不知道那种花的名字,但我在贡布雷散步时频频停下来欣赏,因此,斯万夫人的客厅像当
松维尔的小斜坡地那样纯净、那样花满枝头(虽无一片绿叶)、那样充溢着浓郁而纯正的芳
香。
①此派绘画藐视约定俗成的规则,其风景画中常有开满白花的灌木。
②法国诗人戈蒂埃(1811—1872)的一首诗。
③瓦格纳的歌剧,此处指最后部分。
然而我不该回忆往事,它很可能使我身上残存的对希尔贝特的爱情持久不灭。因此,尽
管这些拜访不再使我感到任何痛苦,我还是一再减少拜访的次数,尽量少见斯万夫人。在我
未离开巴黎以前,我最多答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