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告诉世界我能行-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可难不住自信的汤玫捷,聪明的她很快就找到了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在她寄宿的美国家庭中,女主人是个学历史的自由撰稿人。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有遛狗的习惯。所以每到那时,汤玫捷就会放下手中的事,风雨无阻地陪着这位“临时妈妈”每天遛狗一个半小时,还陪着她养鱼、喂猫……你可千万别小看每天的这一个半小时,“收获也许是在‘新东方’里呆几周都不能达到的。”汤玫捷这样说。
汤玫捷与“临时妈妈”的谈话内容,论远纵横天下以及200年的美国历史,论近则囊括当下的所有新闻;她还天天坚持翻阅英文报纸,对某一则消息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找机会就要和“临时妈妈”议一议。就这样,只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她就出色地过了语言关,那发音、那语调,听起来都相当的“美国化”了。
正如希德威尔中学希望的那样,汤玫捷不但爱说爱笑爱交流,而且在运动场上也时常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打篮球我会抢着第一个运球上篮,冲浪时我也是第一个踏上冲浪板。我并不知道冲浪有很多危险,甚至我还不会游泳!但是,如果我想做一件事,就会对事情的结果有个大致估计,然后便坚决去做!曾经有人说,我被哈佛录取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要我说,倒不如说哈佛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上手快,掌握得也快,体现了一种勇敢和自信,以及百分之百的投入热情。哈哈,我是不是有点‘老王卖瓜’啊?”
人常说,“见多识广。”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也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自己强。”
对于汤玫捷,与其说机会等她,不如说她找机会,积极的人生,开阔了她的眼界,使她没等走出校门,就已经融入了社会。
面对机会,你要勇敢,要敢于经历。
面对机会,你要大度,不要太在意名份。
输也罢,赢也罢,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一笔花钱买不来的财富。世界上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财富更珍贵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敢于经历,把握自信,努力做到这次要比上次更好!
面对攀比——人品比物品重要
人和人比什么?
一位“抓狂”老爸给“知心姐姐”打来电话,诉说了他的烦恼:
我天天开车去学校门口接送儿子。以前,放学铃声一响,儿子很快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冲出来,有时还会吆五喝六地“点”上几个小家伙,一同“塞”进车厢;可是现在,我经常要等得眼睛都快变蓝了,全校人也差不多走光了,儿子才不紧不慢地一个人溜达出来。我问他,哪知这臭小子竟说:“老爸,以后别把咱家‘拓拓’车停在校门口了。那边有条没人的巷子,您就停那儿吧。我保证,一放学立马就‘奔’过去。为什么?咱真丢不起那个人呐!您是不知道,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平时不咋地,成天臊眉耷拉眼的。可这段时间真‘捡到宝’了,甭提多‘拽’了;打‘嘴仗’谁都干不过他!没办法啊,谁让他爸开的是宝马呢!车牌号还挂了N多个8!再掰掰手指头数数,我们同学家里有帕萨特的,有本田的,各个风光着呢!再不济有辆普桑(普通桑塔纳),也勉强说得过去。可瞅瞅咱家的小奥拓,让我在同学面前一点脾气也没有,特‘跌份儿’!”好家伙,我还没嫌弃他学习不好呢,他倒先埋怨起我了!知心姐姐您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成天比吃比喝比排场,就是不比学习成绩,可怎么了得啊?我是不是该“修理”他一顿才好?”
这位爱攀比的儿子,确实把他的老爸气得够呛,也伤得够呛。
的确,像这种盲目的攀比之风,目前在中小学生当中非常盛行。我也问过许多同学,班上同学之间都在比什么呀?回答真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狂比”:
第一是“狂比”穿的。套用一句老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儿”,所以看人先看脚,看谁脚上的鞋子牌子硬,用鞋来证明自己有身份。有个男生告诉我:“我们选鞋的标准主要是看广告,NBA明星科比、奥尼尔、姚明穿的都是名牌,他们穿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一双鞋花上八九百块,甚至一千多块,‘飙鞋’的时候,才不‘跌份儿’!”一位女生对“飙鞋”也特有看法:“在我们班上出现了一种特别奇怪的现象,你跟别人说话,他却会说,等你穿上‘阿迪达斯’才配跟我说话!有一次,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故意踩我的新鞋,我让他别踩,可他居然说,‘阿迪达斯’踩‘安踏’是理所应当的!您说,他是不是特欠抽啊!”
第二是“狂比”用的。谁用的东西最时尚,谁就最能代表潮流,在班里也就最有“地位〃。一般来说,手机“拼”得最凶,看谁的价钱最贵、功能最全、内存最大。而且,什么都得比一比,比谁家的电脑高级、比谁家的汽车豪华……
第三是“狂比”吃的。12岁的园园过生日,妈妈就和她商量,不如请几位好朋友在家吃顿饭祝贺一下。可园园却不同意,还说:“那天同学过生日,请我们到大饭店‘暴撮’一顿,花了两千多块!可您却让我在家里请客,又寒碜又小气,我才不丢人现眼呢!”于是妈妈苦口婆心地说:“各家的条件不一样,礼轻情义重嘛!”园园听了嘴一撇:“您也太老土了!现在流行什么您都知道吗?钱本身并不重要,要舍得花钱才是硬道理!今儿多花点钱摆上几桌,立马挣足了面子;以后大不了吃它一个月的方便面,反正同学们又不会知道。”
第四是“狂比”花的。就是比谁家阔气,好像家里钱越多自己就越值钱。上数学课,老师教千位数,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实际的千位数。一位女生刚说家里的洗衣机价值1000元,马上就被一位男生“压”了回去:“我们家那台4000多呢!”其他同学也抢着说:“我们家的电脑花了6000块……”“那叫什么破电脑?我们家的是品牌机,一万多块呢!”“我们家的背投电视也是一万多!”“一万块也叫钱?我们家的宝来汽车就值20多万!”“牛什么牛?说出来吓死你!我们家别墅……”
第五是“狂比”谁家父母的“官儿”大。在有些孩子眼里,父母的职业、职位成了为自己树立威信的“资本”。一个一年级的小男生曾经亲口对我炫耀说:“那天,班上一个同学和我闹别扭,居然敢对我说:‘我爸是警察!你要再惹我的话,我就让他来抓你!’我就马上告诉他:‘我爸是公安局长,专管你爸!借他仨胆儿,你爸也不敢来抓我!’您猜怎么着,那小子再也不敢‘乍刺儿’了。”
在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谁在说》节目的录制现场,一位军人观众说:“今天我是和儿子一起来录节目的。来的时候,儿子硬是让我换上军装。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让您换您就换吧,就冲您肩上那么多的杠杠、星星,上镜头特有面子!”
你们身边是不是有这五大“狂比”,我当然不希望你们是这“狂比”风潮中的一份子。因为“狂比”于人于己,危害无穷,我曾经和许多的同学、家长、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后一致认为,它同样具有五大“公害”:
一害自己,比来比去,比没了自己。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并没有错,但是,假如你们把名牌衣物看得比自身还重要,就会迷失了自我。我的一位朋友,应邀参加了某个电视明星与钻石大王的婚礼。婚礼一结束她就跑来告诉我,新娘戴的那颗大钻石漂亮极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我问她:“那新娘子漂亮吗?”她想了半天才说:“真不好意思,我没注意看,当时光顾看那颗大钻了。”这位明星难道不悲哀吗?由于钻石的昂贵,使原本耀眼的光彩暗然失色。当一个人过多注重身外之物是否名贵时,往往就会丢掉自身的价值。
二害家人,比来比去,比没了亲情。本来你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或许由于虚荣心作怪,和别人攀比,扮“酷”耍“派”,使原本收入并不高的家庭陷入经济拮据,加重父母负担,扰乱正常生活,使家人失去往日的温馨。
三害同学,比来比去,比没了朋友。朋友之间的关系是用友谊联结的,真诚的友谊是无价的;加入了“金钱”成分,友谊就会变质,交友更会变为交易。用金钱收买的朋友,永远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喜欢的是你们的钱,而不是你们这个人!
四害学习,比来比去,比没了志气。有个男生考试不及格,就花了500元请客。饭桌上,同学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压根就瞧不起他。可他依然误认为有钱就有了地位,整天无心学习,就想着怎么弄钱,结果荒废了学业,最终一事无成。
五害前途,比来比去,比没了幸福。人人都希望获得幸福,可幸福并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一种经过努力奋斗获得快乐的享受。当你们用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得到的只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那绝不是真正的幸福。
其实,人和人每天都处在比较之中。关键是看你们比什么?怎么比?如果是比学习、比能力,我不但不反对,还要高举双手赞成哩。可是,如果你们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盲目“狂比”,那么,我就得提出四条忠告了:
一、人品比物品重要。用名牌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智慧来丰富自己。只有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瞧得起你;只有你抬起头,挺起胸,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别人才不敢小看你。消费,永远不能建立在“让别人瞧得起”的基础上。
二、身内比身外重要。首先,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一位非常有钱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乡下。他很想让小儿子看看穷人过得多么可怜,于是,就特意选了一个最穷的家庭,在那儿住了一天一夜。回城后,父亲问儿子:“这次旅行感觉怎么样?”“非常好!”“那你现在该知道穷人的生活是什么样了吧?”父亲又问。“是的。”“哦,说说看,你都看见什么了?”“我看到:我们家只有一条狗,而他们家却有四条;我们家花园中央只有一个游泳池,而他们家却有一条没有尽头的小溪;我们家花园里有许多照明的路灯,而他们家却拥有满天的繁星;我们家的院子虽然很大,而他们家的院子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上。”儿子说完后,父亲变得沉默无语。最后,儿子又补充说道:“谢谢您,爸爸,您让我明白了我们是多么地贫穷。”
这个故事恰恰告诉我们:贫穷与富有的差异并不在于那些身外之物,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拥有美好的心灵,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正像古希腊人所说:“如果你顺其自然地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如果别人怎么说你便怎么做,那你就永远不会变富。”
三、亲情比金钱重要。世间最珍贵的就是亲情,是父母与儿女的骨肉之情。家境贫寒的卢素玉考上重点高中时,母亲体弱多病,父亲也已经60多岁了,下岗后在街边摆了个修鞋摊。素玉从来不把同学们带回家中,因为父亲很显老,以至于有的同学会傻乎乎地叫声“爷爷”;她也从不在同学们面前提起父亲的职业。高二那年,素玉被评为区优秀学生代表,到市里参加表彰大会。散会后,她和几个同学走在路上,恰巧经过父亲的修鞋摊。素玉忽然发现,老父亲的头上多了许多白发,便忍不住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父亲抬起头,惊讶地望着女儿,随后很快地朝她摆了摆手。“这是你爸?”一个同学吃惊地叫道。素玉点点头,脸上不由得有些发烫。那天晚上,父亲回家时心情特别好,还破天荒地喝了点酒……后来,母亲告诉素玉,父亲那天真的很自豪、很高兴,因为闺女居然当着一大群市里最优秀的孩子的面,叫了自己一声“爸”!就是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骨肉亲情,永远是生命中最温暖的成分。做儿女的只有丢掉虚荣,才能享受到这份亲情的温暖。
四、创造比享受重要。享受自己用劳动创造的价值,要比享受父母或别人的劳动成果快乐得多、幸福得多。一次,有个同学对我说,他参加赛跑得了倒数第二名,就怪爸爸没给他买双耐克鞋。我马上说道:“不对!当你把新鞋踩在脚下,和放在眼前去争取的时候,那种动力是不一样的。”接着,我又给他讲了一部外国影片《天堂的孩子》:一个贫穷的家庭有一双儿女。小兄妹俩只有一双球鞋,只好轮换着穿。每天哥哥一放学,就得拼命往回跑,跑到家附近的路边把鞋脱给妹妹。跑来跑去,他居然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可是有一天,就在他俩换鞋的时候,小球鞋掉进水沟里漂走了……后来,学校贴出布告,区里举行赛跑,第三名可以得到一双新球鞋。哥哥一心想给妹妹挣到那双新鞋,于是也报名参赛了。经过全力拼搏之后,他居然得了第一名!但是,他得到的奖品却不是那双新鞋。哥哥伤心地哭了……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每当想起小哥哥伤心的眼泪时,我就会想:穿上一双鞋去跑步,和为了得到一双鞋去跑步,那劲头真是不一样啊!
你们知道吗?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制止校园攀比风气的做法也有不少。比如说,德国教育部门就在重新考虑采用统一校服的制度,来制止越来越多的校园名牌追捧者;新加坡的学校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穿戴名牌;日本不准中学生烫发;就连英国贵族学校的皇室子弟,参加社会实践时,也必须与平民家的孩子同甘共苦。在我国,北京市教委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更是首次将“生活不攀比”作为重要的一条单独列了出来。
这一切做法只是为了表明,社会将不再把财富留给你们,而是要把你们变成财富。未来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
比!当然要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看谁的目光最远大,看谁的脚步最坚定,更看谁为自己的将来准备得最充分!
面对攀比,好好想一想,人和人到底应该比什么?
“不比穿戴比学习,不比文具比志气,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能力。”这是沈阳市下岗职工子女的铮铮誓言,相信对你对我都是一种鼓励。
面对追星——清醒比狂热重要
Fans在追什么?
“明星”,是人们崇拜和追逐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比如: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是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心中的英雄;舍己救人的小英雄戴碧荣、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英,就是你爸爸妈妈小时候崇拜的偶像;《中国少年报》上的“知心姐姐”,也曾是我小时候追逐的明星……每个人在少年时代都有自己崇拜的“星”。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今天孩子们的偶像崇拜。虽然崇拜的对象与父辈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少年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一种精神的飞翔。那一个个曾经在生活中存在过的偶像,注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一道又一道风景,成为我们回忆往事的一段背景音乐——那上面有我们的欢歌笑语,以及我们成长的记录。
但追星是要花费精力的,也需要大量感情的投入。当我们热衷“追星”的时候,就不能不冷静地思考:我是谁的Fans?究竟我为什么要追这颗星?我该怎样追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我是不是值得为一颗星而错过了满天星斗?
很多同学喜欢周杰伦,某中学牟老师采访了本校JAY的最忠实的Fans:
问:“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周杰伦呢?”
“因为他的歌曲好听,很有动感,人又长得帅,很另类,又会作词作曲。”
“因为他酷,有魅力,歌好听,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爽!”
“因为他的歌有个性,很投入,在音乐中那种张扬的个性,我喜欢。”
除周杰伦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明星,例如:S·H·E、林俊杰、孙燕姿、谢霆锋……不难看出,同学们喜欢明星崇拜明星的原因无非是这么几个,男的长得帅,女的长得靓,歌曲唱出黯淡或明媚的故事,有的顽皮,有的深情,有的神奇。有个性,很另类……
我觉得,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充满了生命活力,所以以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影视明星为自己的偶像无可厚非。但是,追星要失去了自我就不划算了,如果达到狂热甚至走火入魔的地步就更错误了。
2003年6月21日,大连一名16岁少女在家中自杀,起因是母亲说张国荣“变态”,并且没有给她买张国荣的CD。这名少女生前曾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还能讲一口流利英语,擅长演讲,喜欢弹奏电子琴。
面对女儿灿烂如花的照片,妈妈满脸泪水,她哭诉:“我对她这么好,她为什么会为张国荣去死?”
“6月21日中午,我带孩子去超市。在音像专柜前,孩子看到张国荣的CD碟非要买。我想她马上要考试了,就没买,她非常生气。回家后拿了钥匙,说去姥姥家,摔门就走了。不久姥爷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在暖气管上吊死了,我都傻了,到现在我都接受不了。”
“孩子高兴时就放张国荣的VCD让我看,没想到她陷得那么深。最近要我给她买白衣服穿,不断换头型,我现在才明白原来都是学张国荣。”
“她日记里说10年后到香港找张国荣的墓碑,去看他。笔记本上写满了张国荣的名字。”
“眼看还有四年孩子就上大学了,她却突然离我们而去。我多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在别的家庭重演。”
然而这几年,这类的悲剧一再上演:
2002年,浙江温州一名17岁的初中生因为没亲眼见到赵薇服毒自尽;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还有4位黎明的影迷,因不满自己心中的偶像与舒淇交往,竟扬言要结束黎明生命……
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真是心痛。
我真是想问问同学们:为一个明星去死,值得吗?夜晚,抬头仰望灿烂的星空;你会发现有多少星星在闪炼;你怎么能让一颗星遮住你明亮的双眼?又怎能因一颗星的陨落而毁灭了自己!
面对追星,请记住:清醒永远比狂热重要。
仔细想想,跟在明星后边追半天,你自己还是你自己,人本来就是一个独立个体,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第二。
“追星”先要看懂“星”的精神实质。你可以为你所爱的明星鼓掌喝彩,分享人家的成功,但这种成功永远都不是你的,成功要靠自己。挖掘你的潜能,发挥你的特长。
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令所有人屏息凝视的一幕——敦煌彩塑中的千手观音。人们牢牢记住了21个创造惊人之美的聋哑演员,尤其是秀美沉静的第一尊观音——邰丽华。
邰丽华出生在湖北宜昌,两岁时因高烧而聋哑。7岁那年,邰丽华走进了聋哑学校。在这里,一堂律动课改变了她的一生。那天,老师踏响了木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节奏。邰丽华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老师:“我喜欢!”邰丽华突然发现,有一种语言是属于她的,那就是节奏。
15岁时,邰丽华正式学习舞蹈,对一个专业演员来说,这个年纪算大了,由于骨骼韧带已经成型,每一次劈叉、抬腿都要付出痛苦和艰辛。然而对舞蹈的热爱和痴迷支撑着她。邰丽华十分崇拜舞蹈家杨丽萍并酷爱她跳的《雀之灵》。
完整地跳完《雀之灵》一共需要8分钟,分解动作的话,一共是1000多个8拍动作。开始时,邰丽华根据老师的拍子跳,第一个8拍是这样的动作,下一个8拍又是另外的动作;她觉得很累,甚至有些绝望,那么多8拍,怎么记得住呢?于是她改变方法,把不同的动作归到不同序列的8拍,先记前10个、再记10个、又是10个……
舞蹈中高难度的旋转动作,她要重复上千次,有时累得昏倒在地上。记不清多少个日子,她真像一只圣洁而柔弱的孔雀,在那里不停地旋转、旋转……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她在心里对自己大喊:你要争气!
一天,她练舞的情形被著名编导张继钢先生看见了,非常感动,便打电话给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有一个聋哑姑娘,特别喜欢她的孔雀舞,请她看一看。杨丽萍当时说:“看看可以,但我不会教跳的。”来到艺术团,邰丽华给杨丽萍跳了一遍《雀之灵》。杨丽萍惊讶地说:“假如把我的耳朵捂住,我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完成《雀之灵》。”杨丽萍当即脱掉鞋子,全身心地指点起邰丽华跳《雀之灵》的每一个动作。
执著加上天赋,使邰丽华很快脱颖而出。她经常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多次获得各种奖项。她和伙伴合作的《千手观音》在雅典残奥会上震惊了世界,随后又来到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
一个舞蹈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邰丽华说,自己已经28岁了,如果身体允许,她就再跳几年,如果身体不允许,她将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那些和她一样的聋孩子。对邰丽华来说,人生就是一段跳不完的舞,不懈的努力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同样是靓女,同样在追星,为什么追逐张国荣的女孩变成了冤魂,而崇拜杨丽萍的女孩却成为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我看有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