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也自有一番小女儿情态,她身为三福晋从无错处,当初为了弘时还与她姑姑据理相争过。
  三福晋无暇去瞧自家爷涨红了的脸,只一味屏息侯着。雍正拧眉长叹,“罢了,罢了!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弘时、弘历等到场的一众阿哥团团跪了一地,言称惶恐。
  雍正自悲语道,“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朕只盼望尔等兄恭弟和,莫做那等不逆之徒!”
  刘宋这段历史说来齿冷,雍正素来避讳与争储有关的话题,谁知今日一朝提起便是如此诛心之语!六阿哥弘晗年过八岁,对这番话似懂非懂,余下年纪小的更是茫然失措,弘时等三个大的皇子却惊的几欲魂飞魄散。
  三阿哥扑倒在雍正脚边,哭诉道,“皇阿玛这样说,叫儿臣有何颜面!儿臣不孝,恳请皇阿玛降罪!”
  雍正眼神锐利看着他,“既如此,你明日便给朕好好去礼部当值,再疏忽朕意,看饶不饶得你!”说罢又缓了语气,鼓励道,“你是朕的长子,只个贝子爵位,实在不像话。”
  弘时大为惊异,面上悲喜交加,只觉热血上涌叩首道,“儿臣必不再负皇阿玛所托。”复又鬼祟瞄了眼弘历脸色,心中畅快。
  雍正不动声色的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和颜悦色道,“瞧朕,怎么也尽说这些事了扰了气氛,该自罚!你们都起来吧。”
  四阿哥勉强凑趣,“耳闻皇阿玛海量,不妨饮尽三杯罢,儿臣敬皇阿玛。”
  谁料雍正摆手道,“不用这个,顺福,把蒙古进献的紫金玉如意取一柄来赐给四阿哥。”
  这玉如意只得了三柄,一柄送予皇后,一柄送予悫惠皇贵太妃,这最后一柄不成想今儿是被四阿哥得了。
  弘历方才脑子里的那点嫉恨顿时丢去了爪洼国,他志得意满的蹲下身双手接过玉如意,朗声道,“儿臣谢皇阿玛赏赐。”

  【八十五】

  碎玉轩
  没了那恼人的麝香,莹心堂前的两株巨大的西府海棠花开繁盛,春风已微暖,混着丝丝缕缕香甜的气息吹动珠帘,窗下垂着的一角风铃叮咚作响。
  甄嬛披着披风倚坐在靠廊下,偏过头凝望头上一方碧蓝如泓,万里无云;往下尽是飞檐卷翘,金黄翠绿两色的琉璃华瓦在阳光下粼粼如耀目的金波,晃得人睁不开眼睛,一派富贵祥和的盛世华丽之气。
  自太液池一遇后,她如愿呈上绿头牌,只是她放佛是被帝王遗忘了一般,不闻不问。碎玉轩送走了那些或试探或讨好的声音,看似远离了喧嚣重新沉寂下来的宫阙背后,是满怀鄙夷的切切私语……在这些妃嫔的谈资中,甄常在当着好姐妹的面勾引皇上……反复的被人津津乐道。
  甄嬛每每出门时,便总觉有若有若无的目光投在她身上,令她如芒在背。但她回头去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渐渐的,她便不大爱出碎玉轩了。
  这些来来往往的的嫔妃中从不会有沈眉庄与安陵容的身影,听闻沈贵人大病了一场,至今还在修养;而霖常在……甄嬛只记得除夕那晚安陵容看她的眼神,高高在上的,带着些许的怜悯与漫不经心。
  也许自尊心越高的人越发不能忍受零落成泥的差距,甄嬛不停的告诉自己:安陵容只是好运气,而她自己,是要一鸣惊人的……如今,只是蛰伏。
  她心中仿佛有千万只毒虫在撕咬,嫉妒和痛恨日益不可抑制的膨胀——她曾经有多看不起这个安静的毫不起眼的安家女儿?江南甄家未被抄家前甄府身为其在京师的远亲亦是与有荣焉,而她甄嬛身为甄家嫡出的大小姐、闺阁中的‘女中诸葛’,更是父母兄弟的掌上明珠、佳节宴饮谈笑间的焦点。
  甄父告知她浣碧身世时,她震惊之余也不免得意:父亲的庶出女儿又如何?倒底还不是我的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婢女?
  然而自幼·交好姐妹的避而不见、安陵容的隐隐无视——一把重锤从天而降,击碎了她一直以来挺直脊梁维持的高傲和自矜。难道真的要在这漫漫深宫中空付华年?甄嬛惶恐不安,她甚至有些埋怨待她疏离了的沈眉庄,埋怨她为何不能体谅自己的难处?
  她从来活在只有自己施舍他人善意与怜悯的人生,一如情深缘浅的温实初,成为她在宫中必不可少的耳目和帮手;又如当初那个因她善舞而改学了琴筝的沈眉庄,如今却渐行渐远。
  而她自己,却不曾着眼正视过自身。
  甄嬛出神想着,这边浣碧抱着一个珠宝盒,捂着侧脸跑了进来,走到门前时还险些被高高凸起的门槛绊住。
  “……做什么这样毛躁”甄嬛被这响动拉回心神,忙从衣襟中拿出一方罗帕拭去眼角的泪痕,故作掩饰般扬声道,“你从眉姐姐那回来了”
  说罢甄嬛的眼神便冻结在浣碧怀中那个完好无损的珠宝盒上,沈眉庄有意疏远,甄嬛一直想寻个机会缓和她两人的关系。乍听闻沈眉庄病了,她特意挑了些样式新奇的玉钗派浣碧送去咸福宫。只现在看来,已是于事无补。
  浣碧却不答言,只一味低垂着头,依稀有低低的抽噎声。
  甄嬛见此皱起了眉,伸手拉下她挡着半张脸的手,顿时倒抽了口凉气……浣碧的脸上高肿着一指来宽的红痕,观之可怖。
  “好……好……好个贤淑知礼的眉姐姐!好个威风得宠的沈贵人!”甄嬛气得浑身发抖,这一句话几乎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不论她心里怎么想浣碧,如此折辱她身边家婢出身的大宫女,无疑是在她脸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嗳呦,这是怎么了”崔槿汐自内室闻声寻来,忙上前扶住自家小主,不明就里道,“小主怎么和浣碧姑娘站在风口里吵起来了呢”
  浣碧不敢让人瞧她自己现在的脸,复又羞愧的低下头去。崔槿汐眼尖觑见她红肿的眼睛,微微惊讶。
  甄嬛已冷静下来,瞧浣碧我见尤怜的样子,莫名心头火起,语气冷硬道,“库房还有上好的紫金膏,叫流朱为你抹上,下去吧。”
  浣碧闻言僵了身形,她抬眼见甄嬛面上满是不耐烦,一时又急又躁。却也不敢顶撞什么,把怀里的珠宝盒一丢,委屈的很跺脚跑了。
  盒子被摔得开裂,里面的玉钗登时碎的粉碎。甄嬛眼神一厉,恨恨道,“反了她了!也敢顶撞主子!”
  槿汐和赶过来的佩儿忙蹲下去收拾,便听甄嬛喝道,“不许收拾!那火盆来烧了它去!”
  甄嬛脑海里不断有恶毒的念头在翻滚,想起毫不留情落她颜面的沈眉庄,心里冷冷想:这可真是好姐妹呢!
  槿汐与佩儿对视一眼,冲她使了个眼色,佩儿便乖觉的去取火盆。槿汐好言相劝,“小主方才吹了好一会子邪风,进去歇一歇,仔细伤了身子。”
  甄嬛紧抿着唇,神色怔仲不知在想些什么,也不知把槿汐的话听进去了几分。半晌,她露出几分挣扎的神色,平静道,“……燕儿怎么又不在这丫头贯会躲懒,赶明儿寻个由头,押她去贵妃娘娘那,好好管教她。”
  “小主……”槿汐听出她的言下之意,心里一咯噔,显出不赞同的神色来。
  “好了……你下去吧。”甄嬛面容疲惫,轻声道,“再去把兰秀姑姑请来,我有话问她。”
  她隐约觉得,恭嫔费心在死后把她身边的大宫女送来碎玉轩,说不定是借她人之手,送了她一份大礼。
  *
  三月底五阿哥迎进了侧福晋阿克敦氏,阿克敦氏是四品典仪喀嚓的女儿,性情活泼好玩闹,与五阿哥倒是相得益彰,相处极好。
  不久雍正令四阿哥入理藩院观摩学习,理藩院主章对外事务,理藩院的职掌大体可以分为6个方面:一是管理蒙古、新疆南部及其他少数民族王公、土司等官员的封袭、年班、进贡、随围、宴赏、给俸等事,并派遣该院司员、笔帖式等到民族聚居地区管事,定期更换。
  二是办理满蒙联姻事务。凡遇皇帝下嫁公主、指配额驸之事,会同宗人府办理。
  三是管理喇嘛事务,保护藏传佛教格鲁派。
  四是管理蒙古各旗会盟、划界、驿道及商业贸易事务。
  五是修订关于少数民族的法律,参加审理刑名案件。理藩院驻各处司员,参加对该地区的民族案件的判决。凡判遣罪以上者,均要报理藩院,会同刑部或者三法司审定执行。
  六是掌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务。
  故而理藩院可以说是处政治环境高度敏感、亦不缺实权职位的所在,现今总理理藩院的是廉亲王胤汜,任弘历如何能言善辩、长袖善舞——八贤王老神在在的一笑,弘历便只能去坐冷板凳。
  四月中旬,雍正又随意寻了个由头,废了当初册黛玉皇贵妃时诸命妇来朝的仪制。言:“朕意初封即系皇贵妃者,公主、王妃、命妇自应加敬行礼;若由妃晋封者,仪节较当略减,此一定之差等。故后晋封一众等,公主、王妃、命妇行礼略无分别,于礼制亦未允协,遂不必行礼,将此载入会典。”
  这道旨意首当砸懵了景阳宫,紧接着坤宁宫下中宫笺表:加恩将贵妃仪仗中的红缎曲柄伞改为了金黄色,妃与嫔的仪仗则添加了原任贵妃所用的红缎曲柄伞。
  两道旨意,一抬一压。雍正本意不愿再有旁人活着熬到皇贵妃的位置,便是子孙有册封者,也不会压过祖制。而坤宁宫的这道笺表,自然是以示安抚了,旁的妃嫔不明其中曲折,心里多了念想,皆对皇后众口交赞。
  景阳宫内,端贵妃面无表情的接了两道旨意,她再迟钝也明白自己是遭了皇帝厌恶。当初因着四阿哥她大着胆子算计,见雍正闭耳不闻更是野心膨胀借插手公务之便明里暗里打压林佳氏——却也渐渐耗光了皇帝对她的那点子耐心,乾清宫下旨申饬时便是明晃晃的警告,可惜她早已不能停手。
  端贵妃麻木的瘫坐在地上,闭上眼心里哭笑不止:现在想来皇帝初始的纵容,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秋后算账罢了。
  “娘娘……”吉祥眼里有泪珠在打转,她看自家主子一瞬间灰败了脸色,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似的。
  “娘娘您可要振作呀,不到最后时刻谁知输赢如何呢?”如意凑上去轻声道,“二小姐做了四福晋,一切才刚开始呢,没了您?谁来给二小姐撑腰呢?高氏那个狐媚子可还在呢!”
  端贵妃闻言回转过心神,自言自语道,“……对,当初先帝何等宠爱太子爷……最后不也……本宫的老四就未必不能成事!”
  这话未免太过露骨,吉祥如意二人皆避过头去,又听端贵妃着了魔般言语,似带着森然杀意,“……先帝的太子爷没有母妃帮衬终究落了下乘,左右九阿哥还小不知品性,若是没了皇后——”
  “娘娘!”吉祥听到这心里打了个激灵,忙高声打断了端贵妃的话,急促道,“娘娘与四阿哥间嫌隙颇深,当务之急还是要笼络住四阿哥才是。”
  “……你说的很是,”端贵妃眼神微闪,心不在焉道,“是我想差了,四阿哥那本宫另有打算,本宫想抬高氏为侧福晋。”
  吉祥面带不解之色,倒是一旁的如意想了想,赞同道,“富察侧福晋有孕无宠,高格格有宠无子,这样一来成三足之势,四福晋的压力定然大大减轻。”
  “对了,这两日甄常在如常来请安了吗?”端贵妃漫不经心问着。
  “是,”吉祥答言道,“甄小主日日都来的,每日就算主子不见她也定会等上许久再回去。”
  “就算她再如何心高气傲,这不也是低头了?”端贵妃嗤笑一声,挥挥手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本宫想自己待上一会。再晾甄氏两天,便把她迎进来见我吧。”
  “是。”吉祥与如意对视一眼,毫不掩饰眼中的担忧情绪,最终也只得听命退下。
  端贵妃侧耳出神的听着门板细微的吱呀声,良久缓缓将视线转向窗外,恍惚看着银红软纱窗上“流云百蝠”的花样呢喃道,“……我已做了近十年的贵妃……皇贵妃……我等的起……”

  【八十六】

  至卯时却是下雨了,起先只是淅淅沥沥的如牛毛一般,后来竟是愈下愈大,渐成覆雨之势,哗哗如柱,无数水流顺着殿檐的瓦铛急急的飞溅下来,撞得檐头铁马丁当作响。天地间的草木清之气被水气冲得弥漫开来,一股清冽冷香。
  黛玉自朦胧混沌间醒来,便听得雨声磅礴,间或些许滴溅到青石板上,恰如珠圆玉润、密密匝匝。
  “下雨了!下雨了!”被黛玉起名为‘昆清子’的蓝眼巴丹在横案上跳来跳去,时不时扭过头去去啄自己脖颈处的那一圈绒毛。
  听着鹦鹉的叫声方觉清明些,黛玉倚在靠枕上歇了一会,便走下床榻,信手将搭在屏风上的外衣披在身上。信步走到窗子前,推开稍许缝隙,远远只见雾蒙蒙一片,隐约有殿檐斗拱,在雨水的洗刷下显出沉淀的浓厚色彩。
  天尚阴着,室内一片昏暗,晨风顺着敞开的窗隙间吹过来,烛台上燃着的残烛抱着那一点光亮明明灭灭,很快融成一汪黏稠的液体。备下的火盆是值夜的宫女新换的一拨,炭红色的火星欢快的跳跃着,倒也不觉得冷,窗外清新的水汽沁在脸上,自清凉无比。
  “主子醒了怎么也不叫奴婢们一声?”黛玉正自瞧得出神,身后紫鹃领着两三个小宫女捧着热水进来,见她站在风口上又忙忙过来关窗,碎碎絮叨着,“娘娘怎么又不爱惜自己了?若吹进了寒气可怎生是好?”
  黛玉初时未觉,静坐下来果然十指冰凉、咳嗽不止。
  紫鹃见此忙命人吩咐小厨房呈上一碗桂枝汤来,早有小丫头换了新烛添了火盆进来。黛玉坐在妆镜前看紫鹃细细用抿子为她抿头发,吩咐道,“过会子去瞧瞧小九和和嘉那,今晨的雨下得忒急了些,他们两个小人,别惹上风寒。”
  “娘娘安心,偏殿和南三所那早问过了,小主子们都无大碍。”紫鹃简单为她挽了个小两把头,鬓边戴上一水镂空牡丹形的红珊瑚头花,一面抽空打趣道,“反倒是娘娘早早起来偏要到窗口吹冷风,吓着奴婢呢。”
  黛玉无奈道,“就你这样管着我,无非是看雨景出了神罢了,偏你白白紧张。”
  紫鹃闻言故意跺脚哀叹连连,“奴婢劝上一句,主子总有百句千句来抵,只奴婢说上一个人,他来念叨主子,主子便全然没话说了。”
  黛玉轻撇她一眼,道,“那你便说来听听,谁能压你主子我?”
  紫鹃拉长了语调,“自然是这宫里最大的主子——皇上了!”
  黛玉先是一怔,接着薄红了脸颊,低下头再不言语。紫鹃觑见她面上神色,嬉笑道,“正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主子念着皇上,皇上也怕恼了主子哩!”
  “好啊,你也敢来编排起我来了。”黛玉羞恼之余拧身去挠紫鹃腰间的软肉,不依不饶道,“看我今日饶不饶得你这胆大的丫头呢!”
  主仆间笑闹一场,黛玉安分下来梳妆,紫鹃上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摊在手里,在黛玉脸上细细抹匀净。
  又听黛玉道,“也不知雨该几时停,可命人去与乾清宫知会一声叫皇上不必费心过来了,仔细别淋了雨。”
  这一句寻常嘱咐却令紫鹃手抖得厉害,几乎拿不稳粉盒。黛玉顿觉生疑,一把捏住她的手腕,拿眼盯住她,平稳道,“你有何事瞒着本宫”
  紫鹃勉强绷着面皮,扯着嘴角道,“奴婢怎会欺瞒主子只是……”
  “你和我自小的情分,你心里有事,难道我会看不出来”黛玉叹了口气,眉目温润下来,紧接着复又蹙起眉头,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莫不是皇上那边出了什么事不然你怎么这样瞒着我……”
  紫鹃呆了一瞬,忙道,“娘娘宽心,皇上无事。只是奴婢早间听到消息,说是太医院的太医和慈宁宫的姑姑把皇上请去了慈宁宫,可是皇上的人至今未曾来说一声……”
  太后黛玉一怔,手上松了力道,复又啼笑皆非,“你是怕我知道后对皇上生了嫌隙才迟迟不说”
  紫鹃不吱声了,黛玉更觉好笑,漫声道,“先不说皇额娘是我的长辈,互亲互敬才是道理;再者对太后,皇上自有打算,咱们哪……”
  黛玉示意她低下身子,就势笑眯眯地拧着她的脸蛋,“只一心顾好这坤宁宫就好了。”
  *
  慈宁宫位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自长信门而入,正殿前的广场处人人形色匆匆,大殿匾额两处上书:
  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阴,置庭佳气接蓬山。
  皇帝驻足凝视,神色难辨。慈宁宫迎出来的小太监不明就里,偏心急如焚,却也不敢明晃晃的提醒皇帝回神探望太后,只得屏息等候。
  苏陪盛执伞离得近些,隐约听得皇帝似是冷笑一声,意味不明地说了一句,“刘郎已恨蓬山远……”他细想了一番,登时惊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进了正殿,桌上小小一尊博山炉里焚着香,篆烟细细,馨香缭绕,笔直的袅袅升起,散开如雾。床帐四周垂下纱帘,人影也看不真切,只殿内一应陈设具仍是旧物,让人心生感触。
  有老嬷嬷神色哀楚,跪下道,“太后娘娘还在昏睡,诸事无感,劳动皇上了。”
  雍正眼神冷峻,漫不经心地盯着那一角床帐,耳边是太医院的老太医口干舌燥的扯着太后的病情。删减后,也不过一句‘寿数将至’而已。
  大抵人越老,越发怀念往昔的尊荣罢。
  “既如此,你们便好生照看皇额娘,待皇额娘醒了朕再来探望。”
  皇帝神情漠然,连看一眼都未曾提及。老嬷嬷与老太医惊愕中抬眼,只见明黄色的衣摆自眼前轻轻拂过,如行云流水,毫不流连。
  床帐影绰之处,太后翻过身子,泪水隐入苍老的皱纹之中。
  出了慈宁宫,雍正疾步走着,到后来几乎就是夹杂着怒气一味乱撞。雨势颇大,苏培盛苦哈哈跟着,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这雨这般大,您是要去何处啊……”
  雍正条件反射道,“回坤宁宫。”说完又觉不妥,他心里既愤慨又乖戾,神色也定然难看的很,去了坤宁宫难免叫黛玉担心。
  他正自踌躇,苏培盛借机道,“御花园的杏花颜色开得娇艳,雨帘中花影摇曳也别有一番景致,皇上可要移驾瞧瞧,去散散心?”
  雍正闻言猛瞧他一眼,眼神里满是探究审视之意。苏培盛越发弯下脊梁,后悔自己失言多嘴,只恨他自己鬼迷心窍收了景阳宫的好处,有了第一次,这第二次也顺理成章了。
  半晌,雍正收回视线,似笑非笑道,“那便去吧,也不必銮驾跟着。”
  “是。”苏培盛擦了擦额上的冷汗,也不敢真散了侍卫,只命在其后远远跟着,忙上前为雍正打伞跟着。
  走过钦安殿,一路向左路慢慢行去,沿途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又有堆秀山叠石独特,磴道盘曲,下有石雕蟠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行至太液池旁的杏林深处,只见头顶满是相互簇拥盛开的杏花,尽数遮去了雨水。密密匝匝的杏叶像打了白蜡似的,朦胧地发出润泽的光。
  雍正也颇觉入迷,命苏培盛收了伞,孤身一人沿着曲肠小道向深处走去,间或一滴雨水攀过枝叶滴落下来,滴在他的脸上,仿佛也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不知过了多久,雨势减息,雍正立身于花影深处,微阖上双眼,细嗅着花朵间的温润清香,抚掌笑道,“果真该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景致。”
  他话音刚落,便听得近处传来声声箫声,婉转呜咽,正是一曲应景的‘杏花天影’。雍正登时没了赏景的好心情,苏培盛心道佳景佳人,这一遭也算清了端贵妃的好意,正欲上前巧言几句,不想皇帝面带薄怒,怒气冲冲的上前。
  向前走了不需几步,便见甄嬛盛装而立,瞧见他不由惊喜的福身一拜,端的是含情脉脉,“嫔妾碎玉轩常在甄氏,参见皇上。”
  她蹲了许久却不闻皇帝答言,不由面带不解的抬头,转瞬间雍正已大步走到她眼前,一手大力扼住她下颚,神态凶狠如恶鬼修罗。
  “又是你,倒真是巧得很!”皇帝强压着在慈宁宫激发的满腔怒火,冷眼扫过眼前瑟瑟发抖的嫔妃和跪在地上求饶的苏培盛。他心气不顺之极,心里的什么平衡利用统统丢去爪洼国,眼角都喷着火气。
  “皇上!嫔妾……”甄嬛哪里经过此番阵仗?皇帝平素虽对除中宫外的嫔妃都淡淡的,却也不曾薄情以对,她这才大着胆子探听圣驾以期搏宠,怎料今日偏踢到铁板上!
  雍正待旁人可没有那怜香惜玉的心情,就手一推,甄嬛顿时狼狈的向后跌去。不及她站稳脚跟,皇帝冷飕飕的眼刀复又戳过来,冷冷问她,“你头上的凤钗从何而来?”

  【八十七】

  甄嬛下意识地去摸发鬓边的凤钗,心惊肉跳,战战兢兢道,“回……回皇上的话,这是……贵妃娘娘赠予嫔妾的发钗……”
  “混账东西!”皇帝勃然大怒,顺手扯下腰间的玉佩擦过甄嬛的额发砸过去,“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