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国师贾敬-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这是草木精华,可不能落在警幻手里,只是略有可惜,他要是早来两世,那块石头也不会找了警幻的道,现在平白身上惹了这么多孽障,生生世世的轮回下去,迟早仙魂散尽,留下本体被警幻占去。
  第二天一早,恢复了精神的贾敬进宫了,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臣想着家里幼女无人陪伴,不如林如海的孤女臣接回家里养?”
  皇帝问好的话还没出口,比如国师有何体悟啦,国师觉得今年需不需要祷告天地,祈求国泰民安之类,就被贾敬这么直接的要求噎了回去。
  当然,被贾敬噎这么两回皇帝是不会夺爵抄家的,皇帝表示,忠言逆耳么,以正其身么。
  皇帝咳嗽两声道:“这林家的家产被贾家糟蹋的就只剩下一点儿了,抄家的东西又都进了国库,唉,可怜她一个孤女……”
  贾敬看了皇帝一眼,义正言辞道:“林如海是先帝肱骨之臣,在盐政上多年,为先帝立下不少功劳。臣得先帝知遇之恩,养林家之女也是为了报答先帝。”
  话是这么说一点没错,可是皇帝怎么就觉得贾敬把这知遇之恩归在先帝头上听着那么刺耳呢?可是提到先帝了,皇帝也不得不来那么两句,“父皇威严,于用人上很是英明。”
  夸奖完先帝有点沉默,皇帝换了个轻松的话题问:“听说国师府上两位公子今年要下场一试了,国师看着一切如常,想必朕朝中很快就有两名年轻有为之士了。”
  贾敬很是平和得笑了一笑,点头道:“陛下放心。”乡试三年才一次,就在今年八月,他为了那两个小子已经给国子监的老师送了不下五瓶丹药了,要是那两个臭小子考不上……哼,贾敬眼睛一眯,等着挨打吧。




☆、第59章 五十九

  在全京城都被国公爷一家的婚事调动的起来的时候,荣恩公府上来了个不速之客;尤老娘;贾珍的前岳母。
  尤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尤氏是家里的老大;可惜母亲早死,父亲又续娶了个夫人,还带了两个拖油瓶;由此可见;原本尤氏的家里就不怎么好,不然一般家里就算续娶;也不会找像尤老娘这种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进了尤家的大门;等到尤氏嫁到宁国府成了贾珍的填房没两年,尤父又给死了。只剩下尤老娘一人带着两个女儿过活,还时不时的找尤氏接济一番。
  可是后来尤氏带着嫁妆回家了。
  她说是宁府不太好了。尤老娘就算平常不怎么出门,也知道牵扯到皇家里是没什么好果子吃的,尤氏虽然嘴巴紧没说什么,但是从她逃回家这个举动,尤老娘就知道宁府是凶多吉少了,不过她能带着嫁妆回来,证明贾珍对她还是有几分情意的。
  早先尤氏出嫁的时候,为了脸面上好看,尤父可是咬牙给她陪嫁了几乎尤家全部的家产,因此尤氏回来,尤老娘是又悲又喜。喜的是家产多了,四个人住在一起,尤氏也将嫁妆拿出来用,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就是怕将来宁府获罪,牵连到她们。
  尤老娘就在这一天天焦虑的等待中等到了尤氏的休书,这下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过她刚放下心,想着这下不用被牵连了,宁府就起复了。
  或许不能用起复这个词,毕竟宁府的牌子被卸下来了,可是挂上去的是国公爷的牌子。早先宁府的牌子虽然也是国公爷的,不过那国公爷都死了好几十年了,现在可是有个活生生的国公爷住在里面,再往后,贾珍也升官了,后来更是听说荣恩公府上要开始相看媳妇了。
  尤老娘急了,时不时的煽惑着尤氏,“你什么时候再回去?姑爷能在宁府不好的时候让你带着嫁妆出来,还是挺好一个人。”
  尤氏当然不能说她是主动跑回来的,更不能说嫁妆也是她撒泼要回来的,甚至连她跟贾珍几乎打了一架的事情也不能说出来。因此面对尤老娘的质问,她只能支支吾吾的含糊过去,什么要等他亲自来接,或者还没到日子什么的。
  尤老娘被糊弄了快一年,自然是觉察出不对了,这里面怕是另有隐情。而且她自己还有两个待嫁的姑娘呢,尤其是尤二姐,模样性情都是千里挑一的,她还指着能搭上荣恩公府之后给自己女儿找个好婆家呢。
  所以她打算亲自去荣恩公府一探究竟,再则,要是真如她所料,她家二姐不是也有机会?当然她也没想着能做填房,荣恩公府上,能去做个二房已经不错了。尤老娘很是有信心,因为原先贾珍就夸奖过她家二娘模样好,当然她家三娘也不错,都是花骨朵一般的年纪,除了家世差一点,哪里比不上别人家的姑娘了。而且尤老娘打的好算盘,姑爷家里都已经是权倾朝野了,再找家世好的就只能去宫里找了,不过宫里明显没有合适姑爷的,所以她咬咬牙出门了。
  不过是丢人,要是成了可就是鲤鱼跃龙门了,尤老娘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因此天刚亮就出门了。原先的宁荣街改成了荣恩街,街上只有荣恩公一家的大门,因此来往行人并不多,尤老娘走的越近,心里就越是胆怯,尤其是看见街两边站着守卫的侍卫,心里就更害怕了。
  不过看了一会,她就发现这侍卫只是站岗而已,街还是让走的。
  尤老娘犹犹豫豫走到西侧角门,还没等叩门,门就开了,一行两顶轿子抬着就出来了。后面那顶轿子的轿帘没放好,隐隐看着里面的人像是贾珍。
  “姑爷!”眼看着轿子就要走远,尤老娘情急之下,急忙喊了出来。
  贾珍认得她的声音,犹豫片刻,还是让轿子停了下来,他两步急急赶上前面的轿子,跟贾敬道:“父亲,我等等再进宫。”
  贾敬也是听到了姑爷那声叫唤,看着他儿子略显阴沉的脸,知道他心里还憋着一肚子气,因此点头道:“无妨,你去吧。”
  贾珍便又转了回去,荣恩公府的大门开在荣恩街的当中间,离两边路口都是差不多两百米的样子,这因此说话什么的倒也不怕传出去。
  贾珍也没请人进去,就直接让人从门房里端了把椅子出来,自己侧着一坐,手臂搭到椅背上,等到下人走了个干净,门口就剩下两个人外加一顶轿子,他道:“说吧,你莫不是来打秋风的?”
  这三个字可真不是什么好词,尤老娘脸色一变,越发肯定她家里老大是犯了事才回来的。“姑爷……您看……”
  贾珍一呲牙,道:“别叫我姑爷,本官当不起。”
  尤老娘有点词穷,这可跟她当初设想的不一样,因此心里不由骂了尤氏几句,脸上笑得更是灿烂了,道:“珍爷……”这可怎么开口呢?
  贾珍跟尤老娘的牵连无非就是那么一样,他心中记恨尤氏不能共苦,又记得上次跟她差点动手打起来,尤老娘要是不来还好,来了就彻彻底底的被迁怒了。
  虽觉得跟尤老娘计较有些跌份,但是总得出气不是,贾珍见尤老娘犹犹豫豫说不出话来,下摆一撩站了起来,“本官公事繁忙,就不远送了。”
  尤老娘见人要走,急忙跟着往前凑了两步,“您看原先的尤氏……她一人总在家里住着也不是个事。”
  “哼!”贾珍鼻子里出气,道:“她还是一个人在家里待着好,本官家里可容不得这尊大佛。”
  尤老娘又道:“她还年轻,您多担待担待。”
  贾珍停下来了,回头道:“说实话,等到秋天,陛下的妹妹就要嫁进荣恩公府了,她尤氏何德何能,能做公主的婆婆!”
  尤老娘怏怏的说不出话来,见到贾珍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她眼珠一转,又道:“您看我家里二姐,也好给您做个姨娘。”
  尤二姐到真是个尤物,对得起她的姓氏,可是这一年贾珍见识长了许多,再不在儿女私情上纠葛了,再者,这种人家能教出什么好女儿来呢。因此他盯着尤老娘一直到她满头是汗,才说:“你们家的闺女。”闺女两个字拉的好长,又说:“人得有自知之明!”
  尤老娘脸涨得通红,再装不下去了,看着贾珍坐上轿子,没精打采的就要离开。这时,到让她看见一个有些眼熟的人。
  原先荣府上的大舅,邢德全。早先荣府获罪的时候,皇帝也算开恩,并未祸及姻亲,但是王家的官是被罢了,史家的爵位也没有了。而邢大舅,因为邢家的全部家产都捏在邢夫人手里,她跟着荣府一被处死,这邢家也就一点不剩了。
  邢大舅是惯会吃喝玩乐的人,就靠着荣府漏下的一点银钱过日子,荣府一倒,他先是东躲西藏了一阵子,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想起贾敬来。深受圣宠的荣恩公,他拔根毛都比自己腰粗。
  两人一见面相互一打量,都明白对方这是干什么来了,邢大舅略一思量,便道:“老娘,咱去茶馆坐坐?”
  尤老娘点头,跟着邢大舅到了路边的小茶馆。
  贾珍上了轿子往宫中去,他倒是没说谎,虽然明旨未下,但是他爹已经隐隐露了口风,说是要买隔壁家的地,还请了人丈量土地,要盖新房子。贾珍无意之中在他爹桌子上看见一幅图纸,公主府么,他爹可真有本事,蓉儿可真有福气,连公主都能求来。
  不过这下蓉儿压力就大了,要是乡试没考上……贾珍急忙摇摇头,一定得考上,要不晚上回来再跟他爹聊聊,说不定有什么好法子呢?
  就算考不上,贾珍想着公主也逃不开他们家,有他爹在,只要摆摆小手,什么都到他府上来了。比如上次,他爹借着御赐的王羲之的字,请了国子监的祭酒来给蓉儿蔷儿两个讲八股文。
  还有上上次,说是新得了皇帝赏赐的一套前朝的瓷器,请了国子监里的讲师来府上讲四书的精髓,不过他爹的原话说的是“套套话,看哪部分是重点考察内容。”
  不过皇帝也是怕他家蓉儿考不过,前两天还专门派了礼部的官员送了历年考试的头三甲的卷子来,这不,他爹专门就是为了这个进宫谢恩去了。
  最近没什么大事,就是科举和选秀,科举在八月份,选秀在六月。选秀是跟贾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科举嘛,看他这两天操心的架势,就知道他是放在心上的。
  照例在皇帝的御书房,下午练字的时间是雷打不动的贾敬作陪。皇帝写了两个字,道:“爱卿,皇后的月份也大了,朕想着这次选秀宫里就不进人了。”
  贾敬半睁着眼睛,目不斜视道:“陛下说的是。”
  “不过北静王府上得进人了。”皇帝一边说一边算,“还有两家求了太后,想在秀女里挑两个拔尖的,朕还没答应,想着给爱卿先留着。”
  贾敬摇了摇头,道:“陛下,臣已是半个方外之人,怎可在留恋红尘。”话是这么说,贾敬自从恢复了部分记忆,就发现他用来炼丹的金手指越发的粗壮了,原先是按照一滴血到一碗水的比例稀释,现在得半滴血到一大缸水里了,而且他的精华要是被凡人得了去,估计都能直接飞升了。
  皇帝得到这个答复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确实找不到一个能配得上国师的,国师自己拒了省得他丢面子;忧的是国师一日不成家,他母后加皇后就不能安生。尤其是他母后,整日在宫里无聊的很,他后宫的妃子一共就那么几个,两桌麻将都不够,先帝的那些个妃子太后又不愿意搭理,因此他母后最近的爱好,就是给人做媒了。
  国师爷正是她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在老太太看来,成亲生子才是正理,何况贾敬看着也就不到三十的模样,太后说了:“好好一个人修什么道,这就行了。赶紧着,一个不行哀家说两个,全天下这么多女子,慢慢找,总有能配得上国师的。”
  皇帝解释了几次修道,方外之人什么的太后都没听进去,反而苦口婆心的劝说皇帝:“国师于我儿有大用,既然如此,给他找个娇妻,再生个稚儿,他跟红尘的羁绊越多,就越离不开。”
  皇帝想想也是这个理儿,马上就选秀了,说不定国师就看上哪个了,又或者……听说他府上有个叫玉山的,还有个不知名的丫鬟,都是从玄真观带回来的,要么往这方面靠靠?
  贾敬也盼着选秀,他看上的是秀女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比如什么生肌丸,又或者针对夏天特别制作的止汗露,已经借着这两天进宫陪皇帝解闷的机会,大把大把的送进戴公公的屋里了。
  戴公公当了大总管越发的清闲了,再加上他宫外的住着的儿子已经能清清楚楚的喊父亲了,他见到贾敬笑的越发的甜美了。
  “荣恩公吉祥。”戴公公笑眯眯打个千儿,又说:“陛下说林家的姑娘身上虽有孝,不过陛下看她身子不好,特地恩准她只服三个月,现在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了,叫奴才跟着荣恩公去接她。”
  可总算是来了,他后院里那棵树现在虽不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了,但是每日呼呼的扇风,要不是家里的奴才签的都是死契,他又顶着个国师的头衔,真怕有人去喊道士捉妖。
  虽然没了要还泪的贾宝玉,林黛玉这半年也没少哭,先是爹死了,后来娘也去了,外祖母家里又被抄了,再下来又说她林家的家产被贪了,留给她的不过是父亲常翻的游记和母亲常抚的古筝而已,真是哭的眼泪都要干了。
  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隐约想起那几次在祖母屋里睡觉,祖母跟母亲说的事儿,竟是要拿她父亲的家产和名声做赌注,去帮着忠顺王谋反。虽然母亲没答应,但是她林家的家产也一点没剩下来。
  贾敬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有些纠结还陷入到自我怀疑里的小姑娘。
 


☆、第60章 六十

  黛玉对贾敬印象深刻;因此顺顺利利的跟着他一起回了荣恩公府。她的行李不多,而且好多东西都在荣府抄家的时候被顺走了;后来虽然有还回来一些;但是多是些书籍或者女孩子家常用的胭脂等物。
  “舅舅。”黛玉小小叫了一声。
  在前面走着的贾敬回头看了她一眼;按照小树的说法;他姐姐是个聪慧的半仙;不过下凡这种事情;都是封了记忆才来的;不然带着仙人的记忆,那就纯粹是开挂了。下凡本就是目的性很强的一项活动;有人是闲得无聊;有些是为了消除仇恨;像这个是为了还泪;要是按照她以前的性子,怕是怎么也哭不出来吧。
  糟了!贾宝玉已经挂了!
  不对,这个时候不应该想这个,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黛玉在荣府住着的那一段时间有没有被贾母或者贾敏影响到才对。不然家里接进一个不和谐因素,他闺女才三岁多呢,被带坏了怎么办,又或者将人隔离开?他手里还有林如海瞒下的两百五十万两银子,虽然没人知道,也不能对人闺女太坏不是。
  不过该怎么开口问呢?
  黛玉叫了贾敬一声之后,他就开始神游了,黛玉又小小叫了一声,“舅舅,父亲说我迟早要到舅舅家里住,还说让我好好听话。”林如海交待黛玉的可不止这一样,在他眼里,贾敏来年就是要身死的人了,黛玉又是一向充作儿子教养长大的,年纪也不小了。除了家产,林如海将姨娘的事情也隐隐提了两句,虽然碍着女儿年幼,没有明说,但是庶弟,依靠什么的,也够黛玉将真相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林如海没敢冒着巨大的风险将那笔两百五十万两的银子也告诉黛玉,但是并不妨碍他跟黛玉说将来给她看病的那个舅舅会照顾她的。至于什么“迟早要到舅舅家里住”,这就是黛玉临时发挥了。
  林如海这风险冒得可真够大的,不过他现在已经死了,贾敬也没法再去感慨了,他想了一想说:“你要是缺什么就跟家里人说。”
  这话一出口,黛玉哭起来了。她缺的东西可多了,没爹没妈,连家里的东西也被搜刮得没剩下什么了。
  贾敬急忙掏出块帕子给她,想着还是先让小树开导一二再说吧,不过这帕子要不要好好收起来呢,将来飞升的时候也好丢到石头脸上,道:“这是还你的甘露。”
  马车到了荣恩公府,黛玉这才慢慢止了哭泣,贾敬也没多说,直接将她带到了花园里,小树已经扭到癫狂的地步了,哈哈的笑声真是刺耳。
  贾敬侧头看身边的黛玉,她倒是一点惊讶的表情都没有,而且脸上似乎还带点笑容,这么一看,似乎容易了许多。
  将黛玉放在树底下,又交待仆人仔细看着,贾敬去忙别的事情了。
  乡试后公主进门,压力大的不仅是他家里人,皇帝家里人也着急,他请了国子监的祭酒讲师,皇帝是直接派了今年的主考官,但是目前还没公布名单的翰林院掌院孙大人到府上辅导功课了。
  贾敬欣喜之余又觉得自家孙子早先的名声太差,这都几年了还没扭转过来。
  孙大人是个白胡子的老头,理论上的年纪比贾敬大了不过十几岁,表面上是借着让贾敬给瞧病的理由到了国公府。
  自从贾敬封了国师以后,请他出马可不仅仅是出银子的事了,丞相李大人上了折子,说既然贾敬已经是国师了,让他给人瞧病有失体统。他本意是想断了贾敬的财路,也让贾敬没时间借着丹药之类的借口结交群臣。
  皇帝也是觉得李大人说得挺合理的,谁料皇帝前脚同意了李大人的旨意,后脚又在御书房的小会上半开玩笑的说:“国师事务繁忙,炼丹看病这种事情得经过朕的旨意才行。”
  御书房的小会都是谁参加,顶级的那么三五十人,得,这下才是挣破头呢。因为这句话被转了几耳朵之后意思变成了这样:好好干活,干好了皇帝让国师爷给你调理身子。
  李大人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于贾敬来说,他的行情反而更好了,没见皇帝护得多严实么。
  六月份的选秀开始了,皇帝已经说了宫里不进主子,国师爷你们这群凡夫俗子也别妄想了,因此秀女里并未发生往届等相互陷害,拉拉扯扯的场面,和平了许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贾敬卖出去的养颜丹里加了安神泻火的药材有关,谁知道呢。
  皇帝给几家早早来求的人家都挑好了人,却在贾珍的夫人上犯了难,确切的说,是没法给公主挑一个合心的婆婆。
  永宁公主今年十五岁,早先她的母妃也不是特别得宠的,因此跟六皇子的母妃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没事也好在一起赏个花什么的。
  于是今年公主该出嫁了,看上的第一个人就是贾蓉了。
  皇帝家里的人对于有没有出息这个词有着自己的理解,贾蓉刚好符合有出息的那一部分。
  他有个很有出息,还得宠的祖父,寻常人家里的祖父如果有个像贾蓉这么大的孙子,那他的行情就会下降很多,不过贾蓉的祖父是国师啊,还是个不知道能活多久的国师,这就是大大的加分项了。
  至于贾蓉自己,公主也说了,就不信六部都轮遍了他还找不到一个能干的事,所以贾蓉顺顺利利的入选了。
  现在公主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公主是不是得有个婆婆。不然等到公主去了荣恩公府,上下祖孙三代都得她管,于情于理都有点不太合适。
  可是贾珍这把年纪,都是三婚了,还能找到合适的么。搁在往常,太后赐个身边的大宫女倒也使得,年纪二十四五上下,刚好是要放出宫的年龄,跟公主也熟悉。可架不住贾珍将来是要袭爵的,而且照皇帝现在的势头,这爵位怕是降不了,这样的话,宫女去当超品的国公夫人就又不合适了。
  皇帝看着太后犯难了,最后还是太后说了:“去找那些一选秀就死家里人,耽误了好几次的人家,就算有点名声不好也不要紧,有国公照看着。”
  皇帝在后面又加了一句:“要品行好的!能吃苦的!”他还记得贾敬说过的那个拿着嫁妆偷跑回家的儿媳呢。
  太后指着人去翻秀女名单了,林黛玉也在宁国公府住了有些日子了,眼泪也也止住了,身形也从纸片变成了薄饼了,略微厚了一些。
  她天天坐在树下看书写字,有时候弹弹琴,贾敬看着也挺满意,这才是个仙女样子么,这样他才放心让女儿跟她接触。
  要说黛玉这些天住在荣恩公府,精神确实比以前要好了许多。首先那株会叽叽喳喳的树就让她很是亲切,而且每天姐姐姐姐的叫她居然也不觉得奇怪。
  尤其是那天小树结出了一颗红彤彤的果子给她吃了,她好像茅塞顿开的感觉,似乎以前烦恼的那些个都不是个事了。
  尤其是小树天天念叨着:“等到仙君待够了,带着咱俩飞升,可能还有那两个和尚道士,那才是好日子呢。”
  黛玉一日日开朗起来,蓉儿蔷儿两个的文章也得了不少人的称赞,就等着下场一试了。这天贾敬得了皇帝的圣旨,说是要陪着去陵寝一看。
  皇帝的陵寝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下一步就是定穴了,安排谁谁的棺材放在哪儿,这个也是有讲究的,贾敬身为国师,特别被指明要陪着一块去。
  先帝的陵寝里陪葬的有他心爱的皇后,忠心的大臣,还有平日喜欢的器物。当然,这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现在的太后,原本按照她的封号是在外圈的,因为有了个争气的皇帝儿子,她有三种选择,一是在先帝陵寝的内圈挤个地方出来,二是自己一个陵寝,当然不能太大,三就是跟自己的儿子埋在一处。
  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