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梁启超文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别”
,便是那时代社会状况最真实的影戏片,《垂老别》的: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熟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新安吏》的: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石壕吏》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这些诗是要作者的精神和那所写之人的精神并合为一,才能做出。他所写的是否他亲闻亲见的事实,抑或他脑中创造的影像,且不管他;总之他做这首《垂老别》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六七十岁拖去当兵的老头子,做这首《石壕吏》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儿女死绝衣食不给的老太婆,所以他说的话,完全和他们自己说一样。
他还有《戏呈吴郎》一首七律,那上半首是: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家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这首诗,以诗论,并没什么好处,但叙当时一件琐碎实事,——一位很可怜的邻舍妇人偷他的枣子吃,因那人的惶恐,把作者的同情心引起了。
这也是他注意下层社会的证据。
有一首《缚鸡行》,表出他对于生物的泛爱,而且很含些
625
016梁启超文集
哲理: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人厌鸡食虫蚁,未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时了,注目寒江倚山阁。
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几句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被冻死亦足。
有人批评他是名士说大话,但据我看来,此老确有这种胸襟,因为他对于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所以常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四
他对于一般人如此多情,对于自己有关系的人,更不待说了。
我们试看他对朋友:那位因陷贼贬做台州司户的郑虔,他有诗送他道: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又有诗怀他道: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那位因附永王璘造反长流夜郎的李白,他有诗梦他道:
626
情圣杜甫116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容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毋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之一)
这些诗不是寻常应酬话,他实在拿郑、李等人当一个朋友,对于他们的境遇,所感痛苦,和自己亲受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诗,句句都带血带泪。
他集中想念他兄弟和妹子的诗,前后有二十来首,处处至性流露。最沈痛的如《同谷七歌》中: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前飞驾鹅后鹙В驳盟臀抑萌昱浴N睾簦∪栀飧枞ⅲ旯楹未κ招止恰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没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他自己直系的小家庭,光景是很困苦的,爱情却是很秾挚的。他早年有一首思家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务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这种缘情旖旎之作,在集中很少见。但这一首已可证明工部是一位温柔细腻的人。他到中年以后,遭值多难,家属离合,
627
216梁启超文集
经过不少的酸苦。乱前他回家一次,小的儿子饿死了。他的诗道: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奉先咏怀》)
乱后和家族隔绝,有一首诗: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述怀》)
其后从贼中逃归,得和家族团聚,他有好几首诗写那时候的光景:《羌村》三首中的第一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殻АR估桓颍喽匀缑蚊隆
《北征》里头的一段: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
628
情圣杜甫316
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
其后挈眷避乱,路上很苦。他有诗追叙那时情况道: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彭衙行》)
他合家避乱到同谷县山中,又遇着饥荒,靠草根木皮活命,在他困苦的全生涯中,当以这时候为最甚。他的诗说: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同谷七歌》之二)
以上所举各诗写他自己家庭状况,我替他起个名字叫做“半写实派”。他处处把自己主观的情感暴露,原不算写实派的作法。但如《羌村》、《北征》等篇,多用第三者客观的资格,描写所观察得来的环境和别人情感,从极琐碎的断片详密刻画,确是近世写实派用的方法,所以可叫做半写实。这种作法,在中国文学界上,虽不敢说是杜工部首创,却可以说是杜工部用得最多而最妙。
从前古乐府里头,虽然有些,但不如工部之描写入微。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我们熟读他,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
629
416梁启超文集
五
杜工部的“忠君爱国”
,前人恭维他的很多,不用我再添话。
他集中对于时事痛哭流涕的作品,差不多占四分之一,若把他分类研究起来,不惟在文学上有价值,而且在史料上有绝大价值。
为时间所限,恕我不征引了。
内中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实描写出社会状况,及能确实讴吟出时代心理。刚才举出半写实派的几首诗,是集中最通用的作法,此外还有许多是纯写实的。试举他几首: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后出塞》五首之四)
读这些诗,令人立刻联想到现在军阀的豪奢专横。——尤其逼肖奉、直战争前张作霖的状况。
最妙处是不著一个字批评,但把客观事实直写,自然会令读者叹气或瞪眼。又如《丽人行》那首七古,全首将近二百字的长篇,完全立在第三者地位观察事实。从“三月三日天气新”
,到“青鸟飞去衔红巾”
,占全首二十六句中之二十四句,只是极力铺叙那种豪奢热闹情状,不惟字面上没有讥刺痕迹,连骨子里头也没有。直至结尾两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算是把主意一逗。
但依然不著议论,完全让读者自去批评。
这种可以说讽刺文学中之最高技术。因为人类对于某种社会现
630
情圣杜甫516
象之批评,自有共同心理,作家只要把那现象写得真切,自然会使读者心理起反应,若把读者心中要说的话,作者先替他倾吐无余,那便索然寡味了。杜工部这类诗,比白香山《新乐府》高一筹,所争就在此。
《石壕吏》、《垂老别》诸篇,所用技术,都是此类。
工部的写实诗,什有九属于讽刺类。不独工部为然,近代欧洲写实文学,那一家不是专写社会黑暗方面呢?但杜集中用写实法写社会优美方面的亦不是没有。如《遭田父泥饮》那篇:步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这首诗把乡下老百姓极粹美的真性情,一齐活现。你看他父子夫妇间何等亲热;对于国家的义务心何等郑重;对于社交何等爽快,何等恳切。我们若把这首诗当个画题,可以把篇中各人的心理从面孔上传出,便成了一幅绝好的风俗画。
我们须知道:杜集中关于时事的诗,以这类为最上乘。
六
工部写情,能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绪,归拢在一篇中,而
631
616梁启超文集
得调和之美。例如《北征》篇,大体算是忧时之作。然而“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以下一段,纯是玩赏天然之美。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以下一段,凭吊往事。
“况我堕胡尘”以下一大段,纯写家庭实况,忽然而悲,忽然而喜。
“至尊尚蒙尘”
以下一段,正面感慨时事,一面盼望内乱速平,一面又忧虑到凭藉回鹘外力的危险。
“忆昨狼狈初”
以下到篇末,把过去的事实,一齐涌到心上。象这许多杂乱情绪迸在一篇,调和得恰可,非有绝大力量不能。
工部写情,往往愈拶愈紧,愈转愈深,象《哀王孙》那篇,几乎一句一意,试将现行新符号去点读他,差不多每句都须用“。”符或“;”符。他的情感,象一堆乱石,突兀在胸中,断断续续的吐出,从无条理中见条理,真极文章之能事。
工部写情,有时又淋漓尽致一口气说出,如八股家评语所谓“大开大合”。这种类不以曲折见长,然亦能极其美。集中模范的作品,如《忆昔行》第二首,从“忆昔开元全盛日”起到“叔孙礼乐萧何律”止,极力追述从前太平景象,从社会道德上赞美,令意义格外深厚。
自“岂闻一缣直万钱”
到“复恐初从乱离说”
,翻过来说现在乱离景象,两两比对,令读者胆战肉跃。
工部还有一种特别技能,几乎可以说别人学不到,他最能用极简的语句,包括无限情绪,写得极深刻。如《喜达行在所》三首中第三首的头两句。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仅仅十个字,把十个月内虎口余生的甜酸苦辣都写出来,这
632
情圣杜甫716
是何等魄力。又如前文所引《述怀》篇的反畏消息来。
五个字,写乱离中担心家中情状,真是惊心动魄。又如《垂老别》里头: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死是早已安排定了,只好拿期限长些作安慰,(原文是写老妻送行时语。)这是何等沈痛。又如前文所引的: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明明知道他绝对不得归了,让一步虽得归,已经万事不堪回首。此外如: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万方同一概,吾道竟何之。
(《秦州杂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登岳阳楼》)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公安送韦二少府》)
之类,都是用极少的字表极复杂极深刻的情绪,他是用洗练工夫用得极到家,所以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此其所以为文学家的文学。
悲哀愁闷的情感易写,欢喜的情感难写。
古今作家中,能将喜情写得逼真的,除却杜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外,怕没有第二首。那诗道:
633
816梁启超文集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那种手舞足蹈情形,从心坎上奔迸而出,我说他和古乐府的《公无渡河》是同一样笔法。
彼是写忽然剧变的悲情,此是写忽然剧变的喜情,都是用快光镜照相照得的。
七
工部流连风景的诗比较少,但每有所作,一定于所咏的景物观察入微。便把那景物做象征,从里头印出情绪。如: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倦夜》)
题目是“倦夜”
,景物从初夜写到中夜后夜,是独自一个人有心事,睡不着,疲倦无聊中所看出的光景,所写环境,句句和心理反应。又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虽然只是写景,却有一位老病独客秋天登高的人在里头。便不读下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已经
634
情圣杜甫916
如见其人了。又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从寂寞的环境上领略出很空阔很自由的趣味。
末两句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把情绪一点便醒。
所以工部的写景诗,多半是把景做表情的工具。
象王、孟、韦、柳的写景,固然也离不了情,但不如杜之情的分量多。
八
诗是歌的笑的好呀?还是哭的叫的好?换一句话说:诗的任务在赞美自然之美呀?抑在呼诉人生之苦?再换一句话说:我们应该为做诗而做诗呀?抑或应该为人生问题中某项目的而做诗?这两种主张,各有极强的理由;我们不能作极端的左右袒,也不愿作极端的左右袒。依我所见:人生目的不是单调的,美也不是单调的。为爱美而爱美,也可以说为的是人生目的;因为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诉人生苦痛,写人生黑暗,也不能不说是美。因为美的作用,不外令自己或别人起快感;痛楚的刺激,也是快感之一;例如肤痒的人,用手抓到出血,越抓越畅快。象情感恁么热烈的杜工部,他的作品,自然是刺激性极强,近于哭叫人生目的那一路;主张人生艺术观的人,固然要读他。但还要知道:他
635
026梁启超文集
的哭声,是三板一眼的哭出来,节节含着真美;主张唯美艺术观的人,也非读他不可。
我很惭愧:我的艺术素养浅薄,这篇讲演,不能充分发挥“情圣”作品的价值;但我希望这位情圣的精神,和我们的语言文字同其寿命;尤盼望这种精神有一部分注入现代青年文学家的脑里头。
636
屈原研究126
屈 原 研 究
(1922年11月3日)
一
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
从前并不是没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的专家。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传诗歌之类,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我们读这类作品,顶多不过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的一部分。欲求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是研究屈原。
屈原的历史,在《史记》里头有一篇很长的列传,算是我们研究史料的人可欣慰的事。
可惜议论太多,事实仍少。
我们最抱歉的,是不能知道屈原生卒年岁和他所享年寿。据传文大略推算,他该是西纪前三三八至二八八年间的人,年寿最短亦应在五十上下。和孟子、庄子、赵武灵王、张仪等人同时。他是楚国贵族;贵族中最盛者昭、屈、景三家,他便
637
26梁启超文集
是三家中之一。他曾做过“三闾大夫”。据王逸说:“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然则他是当时贵族总管了。
他曾经得楚怀王的信用,官至“左徒”。据本传说:“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见他在政治上曾占很重要的位置。其后被上官大夫所谗,怀王疏了他。怀王在位三十年,西纪前三二八至二九七屈原做左徒,不知是那年的事,但最迟亦在怀王十六年前三一二以前。因那年怀王受了秦相张仪所骗,已经是屈原见疏之后了。假定屈原做左徒在怀王十年前后,那时他的年纪最少亦应二十岁以上,所以他的生年,不能晚于西纪前三三八年。
屈原在位的时候,楚国正极强盛,屈原的政策,大概是主张联合六国,共摈强秦,保持均势,所以虽见疏之后,还做过齐国公使。可惜怀王太没有主意,时而摈秦,时而联秦,任凭纵横家摆弄。卒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本传文怀王死了不到六十年,楚国便亡了。
屈原当怀王十六年以后,政治生涯象已经完全断绝。其后十四年间,大概仍居住郢都武昌一带。因为怀王三十年将入秦之时,屈原还力谏,可见他和怀王的关系,仍是藕断丝连的。怀王死后,顷襄王立,前二九八屈原的反对党,越发得志,便把他放逐到湖南地方去,后来竟闹到投水自杀。
屈原什么时候死呢?据《卜居》篇说:“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哀郢》篇说:“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假定认这两篇为顷襄王时作品,则屈原最少当西纪前二八八年仍然生存。他脱离政治生活专做文学生活,大概有二十来
638
屈原研究326
年的日月。
屈原所走过的地方有多少呢?
他著作中所见的地名如下: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邅吾道兮洞庭。
望涔阳兮极浦。
遗余佩兮澧浦。右《湘君》洞庭波兮木叶下。
沅有芷兮澧有兰。
遗余褋兮澧浦。右《湘夫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
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入溆浦余儯麃葙猓圆恢嶂纭I盍骤靡在ぺべ猓霜j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雨。
右《涉江》发郢都而去闾兮。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背夏浦而西思兮。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右《哀郢》长濑湍流,沂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低佪夷犹,宿北姑兮。右《抽思》
639
426梁启超文集
浩浩沅湘,纷流汩兮。右《怀沙》遵江夏以娱忧。右《思美人》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
右《远游》路贯庐江兮左长薄。右《招魂》内中说郢都,说江夏,是他原住的地方,洞庭湘水,自然是放逐后常来往的,都不必多考据。最当注意者,《招魂》说的“路贯庐江兮左长薄”
,象江西庐山一带,也曾到过。但《招魂》完全是浪漫的文学,不敢便认为事实。
《涉江》一篇,含有纪行的意味,内中说“乘舲船余上沅”
,“朝发枉陼,夕宿辰阳”
,可见他曾一直遡著沅水上游,到过辰州等处。他说的“峻高蔽日,霰雪无垠”的山,大概是衡帲ё罡叽α恕K淖髌分校蟆坝亩来跎街小
,“山中人兮芳杜若”
,这一类话很多。我想他独自一人在衡山上过活了好些日子,他的文学,谅来就在这个时代大成的。
最奇怪的一件事,屈原家庭状况如何,在本传和他的作品中,连影子也看不出。
《离骚》有“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余”两语。王逸注说:“女媭,屈原姊也。”这话是否对,仍不敢说。就算是真,我们也仅能知道他有一位姐姐,其余兄弟妻子之有无,一概不知。就作品上看来,最少他放逐到湖南以后过的都是独身生活。
640
屈原研究526
二
我们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