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力使命 作者:[美] 哈尔·克莱蒙特-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受的教育让我不同意‘欺骗’这种行为——这个词的意思以后再跟你说。但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如果你觉得行,就去干吧。记住见好就收。”他看到伯纳兰转过身去,煞有介事地解释通讯仪里传来的话。
同往常一样,他没说几句话,但动作却让那些土著一目了然,连赖克兰都看懂了。他绕着独木舟转了一圈,检查了一番,挥手让划过来的一只独木舟让开,接着示意几个还待在“布利”上的土著退到安全地方,拾起一根土著用过的长矛比画了几下,示意谁也不许靠近独木舟一支长矛的距离。
接着他用长矛量了量独木舟的长度,又用长矛在“布利”号上划出独木舟那么大一块,他一声令下,几个水手立即挪开剩下的视频通讯仪给独木舟腾出地方。伯纳兰的花样还没耍完,太阳就落山了,他不得不停了下来。土著可是心急如焚,等不到天亮,当太阳再一次升起时,载着视频通讯仪的那艘独木舟已在数米之外,被拖上岸了。
伯纳兰焦急地看着这一切,许多独木舟都靠岸了,只有几艘还在“布利”附近游荡。越来越多的土著来到岸边看热闹,但让伯纳兰高兴的是他们都离载着通讯仪的独木舟远远的。显然对伯纳兰的话已经有几分相信了。
酋长和手下小心地移下货物,一直保持在伯纳兰划出的一矛的距离之外,视频通讯仪被抬上岸后,土著们尾随而去,消失在森林里。好一会儿岸上再也没有动静。“布利”号现在可以轻而易举冲出陷阱,因为河中独木舟上的卫兵对“布利”的动向似乎已经没多少兴趣了,但“布利”的船长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他静静等候着,两眼紧紧盯着岸上。
终于,岸上又拥出了一队红黑相间的土著人,其中一个朝那艘独木舟走去。伯纳兰认出那不是酋长,便大呼一声让大家戒备。那个土著停住了,和旁边几个人争论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差点把赖克兰的耳膜都震破了。
不一会儿,酋长出现了,径直走到独木舟旁边。刚才那两个把视频通讯仪抬上岸的土著把船推下了水,朝“布利”号划过来,另一艘独木舟远远跟着。酋长把船驶到“布利”号刚才把通讯仪卸下的地方,立即登了上来。当独木舟离岸时伯纳兰就开始发号施令,转眼间那艘独木舟便已被拉上筏子,搁在放通讯仪的地方,当然整个过程都是小心翼翼的。酋长没等独木舟放稳就匆忙登上另一艘独木舟往岸边划去,不时回头张望。他刚登上岸,四周便淹没在茫茫夜色之中。
“你羸了,伯纳。我要是有你这能耐早就腰缠万贯了。你是不是想等天亮再弄几艘?”
“马上出发!”伯纳兰斩钉截铁地回答。
赖克兰转身离开黑漆漆的显视屏,回去睡觉。这是长久以来的第一个安稳觉。“布利”号在这个村子盘桓了约六十五分钟——即麦星上不到四天的时间。
第十一章 险遇暴风眼
“布利”号缓缓地向东海驶去,速度很慢,等环境大变时,谁都说不清这种变化是从何时开始的。风一天猛过一天,帆已经可以派上用场。河道愈来愈宽,一眼望不到边际。水仍然是“淡水”——也就是说,水里不像麦星海洋中有那么多色彩缤纷的生物。正是因为后者这个特点,从空中看整个星球表面五彩斑斓。但是水里渐渐有海水的味道了,船员们纷纷禁不住捧起一捧尝了尝,味道好极了。
航线仍然向东,南方隔着一座半岛,这是“飞客”说的。天气尚好,如果有变化,天上密切注视的“飞客”会及时预报。船上食物充足,足以维持到食物丰饶的深海。船员们心情都非常愉快。
船长也很满意,他自己的航海经验加上赖克兰的讲解让他弄明白了为什么中空的独木舟能比自己的木筏承重更大。伯纳兰恨不能立即用同样的原理造一艘大大的新船,比“布利”还大,载货量一定能比“布利”号大上十倍。唐纳默尔可没有他这么乐观,但这丝毫也打破不了船长的玫瑰梦。唐纳默尔觉得他们自己的人不用这种船可能自有理由,只是他说不上来而已。
“理由很简单。”他指出,“如果行得通的话,早就有人想到了。”伯纳兰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指了指船尾。那里拴着那只独木舟,正欢快地漂浮着。大副的神态就像赶了一辈子马车的老把式看见了一辆没有马的汽车一样。他不能摇头,如果他有脖子的话,他早就这样做了。
当船终于驶向前方时他突然精神一抖,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等着瞧,重力增加时那船肯定会沉。”他说,“这种船也许‘世界边缘’的人适用,但在正常重力下,需要更坚固的船体。”
“‘飞客’说不是这样的。”伯纳兰回答道,“你也知道‘布利’在‘边缘世界’的吃水线并不比在老家浅多少。‘飞客’说是因为甲烷也变轻了,听起来蛮合理的。”唐纳默尔没有答话,只带着相当于人类微笑的表情,注视着“布利”号上那个关键的导航装置——一个用硬木簧片制成的计重仪。随着重力逐渐增加,肯定会发生船长和地球人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他还不知道。
重力逐渐增加,独木舟仍然漂浮着。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比地球上的独木舟少,因为液体甲烷的密度还不到水的二分之一。它的吃“水”线大概在从龙骨到船舷的一半处,没入水面的部分达四英寸之多。一连好几天,独木舟一直保持这个吃水线。大副有些失望了,也许伯纳兰和“飞客”真是对的。
计重仪开始从零点往下微微滑了一点——它毕竟是在几百倍于地球重力的地方使用的。这时候,水面的平静被打破了。现在的重力是地球的七倍。从图利站上传来的信号比平时滞后了,船长和大副怀疑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干扰了通讯仪。说话的不是赖克兰,而是一位麦星人很熟悉的气象员。
“伯纳,”气象员来不及客套,直奔主题,“我不知道你觉得多强的风暴才算得上大——我敢肯定你的标准很高,可现在有一股龙卷风正向你们袭来。你们四十英尺的木筏肯定穿不过去,就是按麦星的标准它也能算得上是强台风了。我已经观察了它一千多英里,它一路把遇到的所有东西掀了个底朝天,在海面留下了长长的一道,颜色跟平常海面大不一样。”
“知道了。”伯纳兰回答道,“我怎么才能躲过?”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现在还不好说。龙卷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不知道它会不会碰上你,还有几股风力较小的飓风路过,可能会改变你的航向,说不定还会改变龙卷风的方向。我提前告诉你是因为东南方五百英里有一组群岛,你可以往那儿去。风暴会上岛,但岛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泊靠,可以过去避一避,等龙卷风过去后再上路。”
“我能及时赶到吗?要是不能确定,我宁愿在大海碰运气也不愿困在荒岛上。”
“以你们现在的航速来看时间足够,还可以兜一圈,找块好地方躲避。”
“好的,我该怎么调整航向?”
尽管不可能直接用望远镜穿过大气层观察,但是通过通讯仪发出的信号,工作人员一直跟踪着“布利”号的航向,他们马上把新航向传了过去。“布利”号立即调整方向,沿着新的航线驶去。
风势越来越大,天气却仍然晴朗,太阳高悬空中。但渐渐地,海上阴霾密布,云层越积越厚。太阳从一个金色的圆盘变成了模糊的一团。船在水面的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完全消失了,整个天空变成了一个黑压压的大穹窿。从阳光普照到乌云密布经过了几天的时间,“布利”仍然照常航行。
距离岛屿不到一百英里的时候,船员们的注意力从天气变化上转移开来,被一个新问题吸引过去。海水的颜色改变了。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海水是蓝色还是红色,大家都不担心。没有人指望这么早就发现陆地,因为现在的海流正与“布利”号航线相逆,麦星上又没有提醒哥伦布美洲就在前面的海鸟。本来,岛屿上空经常积着厚厚的云层,一百多英里外也能看到。但是现在天空到处乌云密布,无法分辨岛屿上空的积云。连空中的地球人都看不见那个岛。伯纳兰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进。
怪事发生了,就在天上。
在“布利”号上空,只见一个黑点在空中上下跳跃。麦星人对这种运动很陌生,但地球人却很熟悉。样子像一个小小的蓝色斑点,开始地球人谁也没注意到,因为这个斑点的位置对荧屏来说太高太远,等发现它时已经离通讯仪的镜头太近,几乎在镜头的垂直上方,看不清楚。第一个发现的船员发出惊恐的叫声,惊动了图利站上的观察员们。他们从通讯仪的屏幕只能看到“布利”号,只见船员们向上竖起毛毛虫般身体的前端,注视着天上。
“是什么,伯纳?”赖克兰立即问道。
“我不知道。”伯纳兰回答,“我还以为是你们的火箭来为我们导航,领我们去岛屿的呢。但它太小了,形状也不一样。”
“它在飞吗?”
“是的。但是不像你们的火箭的动静那么大。我想可能是风吹着它动的,但它飞得很平稳,很有节奏感,而且与风向不一致。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宽度大于长宽,有点像把主桅和副桅摆成十字形,主桅是那一横。我只有这么说了。”
“你可以把镜头往上调一调,让我们看一下吗?”
“我们试试。”
赖克兰立即通过话筒联系上了一位生物学家。
“兰斯,好像伯纳兰遇到了会飞的动物。我们正想办法通过屏幕看到它。你愿意到观察室来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吗?”
“我马上下来。”生物学家话音刚落就冲出了他的房间,船员们调好镜头之前就到达了。他二话没说,一屁股坐进椅子里。
伯纳兰说:“它在船上空飞来飞去,路线时直时弯。转弯时略有倾斜,除此之外没什么变化。好像两翼间有个小小的身体……”他接着描述,但那个东西实在隔得太远了,他的英语又不是很熟练,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进入视界后瞧我的。”一个技术人员插了一句,“我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亮度已经调高了,能大大增强曝光度。”
“……好像一根长棍子,上面横架着很多类似的小棍子,棍子之间绷着一张薄薄的帆。它又向我们冲来了,很低——我想这次你们一定看得到……”
地球人屏住呼吸。摄像员的手紧紧抓住操纵高速摄像机的操纵杆,随时准备拍摄。尽管这样,等那东西飞快地钻进视野时,他还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摄像机打开高光时,屏幕突然一亮,他们不由自主地眨了眨眼睛。但在此之前,所有人都已经看清楚了。
摄像员打开胶片冲印机,倒回胶卷,打开了投影仪。大家都没有说话,每个人的头脑都被刚才的那一幕占据着。
投影速度放慢到正常速度的五十分之一,大家可以想看多清楚就看多清楚。难怪伯纳兰没法描述这个东西,在遇到伯纳兰以前,他还不知道有飞这回事,他们的语言中没有包括“机身”、“机翼”、“机尾”这几个词。
那个飞行物不是动物,它有个身子,看上去像机身,有三英尺长,相当于伯纳兰弄到的独木舟长度的一半,后面还有一根杆子保持平衡。双翼展开足有二十英尺长,像桅杆一样的主干和肋木外面包裹着一层透明的薄膜。以伯纳兰的语言能力,他已经描述得够到位了。
“它的动力是什么?”一个观察员突然问道,“看不到推进器或者喷气设备,伯纳兰也说它没有声音。”
“是滑翔机。”一个气象观察员道,“它的驾驶者一定知道如何利用海浪前方掀起的气流,跟海鸥似的。像伯纳兰这种重量的人,它可以运载好几个,并在空中作长时间停留,一直等到乘客需要进食和睡觉时才下来。”
“布利”号船员们都有点紧张了。飞行物无声无息滑翔着,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心里焦虑不安。没有人愿意被隐形的敌人监视。“滑翔机”仿佛没有敌意,但船员们对空中飞行物体的攻击仍然记忆犹新。一两个船员想试试新学会的武器——投掷甲板上找到的硬物,但伯纳兰阻止了他们。他们继续前进,直到太阳西沉,乌黑的天空变得漆黑一片。第二天早上,这个不明飞行物不见了。大家心里既松了一口气,又忐忑不安。风越来越猛,从东北方横扫过来,水波激荡,但还没有巨浪。伯纳兰第一次发现独木舟也有不好的地方:船舱里盛满了风刮进去的海水。他觉得有必要在日落前把它拖上“布利”号,叫两个船员进去把水舀出来——他们没有必要的工具,语言里甚至根本没有“舀”这个词。
接连几天,“滑翔机”都没有出现。最后只有哨卫随时望着天上,其他人都继续干自己的工作。云层越来越厚,黑压压的,凝聚在头顶五十英尺的空中。伯纳兰从赖克兰那儿得知这种天气不利于飞行,于是撤下了哨卫。麦星水手和地球人都没想到,滑翔机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也是在夜里。当时浓雾弥漫,连判断方位的星星都看不见。
进入视野的第一座岛屿相当高,地势很陡,从海平面陡直上升,没入云端。第一次看到它时它在“布利”号的下风方向。研究了根据地球人的描述绘制的地图以后,伯纳兰决定继续前进。如他所料,又一座岛屿出现了。伯纳兰命令调整方向,朝它的下风方向驶去。根据地球人提供的信息,那儿的地形极不规则,可能有天然的避风港。找到避风港之前,伯纳兰可不愿在狂风呼啸的海岸边待上几个晚上。
这座岛也很高,在很大程度上挡住了狂风的侵袭。海岸线曲曲折折,有很多避风之处。伯纳兰原本打算随便挑个地方把船开进去就行了,唐纳默尔却坚持把船往里开,说肯定有离海较远的地方。伯纳兰同意了,不过只是想证明唐纳默尔大错特错。结果很不幸,这个目的没有实现。他们发现的第一个峡湾便符合大副的要求:几乎呈圆形,直径约一百码,形成一个大湖。高高的山壁环抱平湖,“布利”驶进的地方有一个缺口,在离这儿几码处还有一个河口,潺潺流水泻进湖里。海岸只有缺口和河口之间短短的一段。
还有时间,可以为“布利”和货物找一个安全之所。据地球人说,当前存在两股气旋,目前的积云是后一股气旋的结果,真正的大风暴还没来呢。“布利”号进港后的几天,天气突然转晴,但风势仍然很大。伯纳兰看出这海湾实际上是一个碗状山谷,山壁不到一百英尺高,而且不十分陡峭。只要稍微往上爬一点距离,视线就可以穿过峭壁,看到内陆。天气转晴时伯纳兰爬了上去,触目所见令人不安:山顶四处散落着海草、海贝,以及许多大型海洋动物的骨骼。他发现这种景象一直沿山壁往上蔓延,直到高出海平面三十英尺。残骸支离破碎,几不可辨。看来这是海平面随季节上升时留下来的。有些残骸还相当新鲜,可以断定:有时海平面会上升,高出现在的水位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布利”号可能不像大家以为的那么安然无事。
麦斯克林星风暴肆虐时船只仍然可以航行,原因在于甲烷蒸汽比氢气密度大很多。在地球上,水蒸气比空气轻,能够大大增强飓风的威力;而在麦斯克林,海面飓风激起的甲烷蒸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便会使风暴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风平息下来。另外,甲烷蒸汽凝聚成云时释放的热量只是同量水蒸气的四分之一,而这种热量正是飓风不可或缺的。飓风的形成依靠太阳的热量,成形这后依靠的却是水汽凝聚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尽管如此,麦斯克林星飓风仍然不可小视。伯纳兰正琢磨着怎么争取时间把“布利”拖到河上游尽量远的地方去,内湖海平面却忽地骤减,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转眼间,船已经搁浅在岸上,离海平面已有二十码之遥。风向猛然间转了九十度,风力大增。船上的船员们紧紧抓住甲板上的桅杆,不在船上的水手也死命抓住身边的植物。伯纳兰吼叫着让大家上船,但声音根本听不见。其实不需要命令,大伙儿迎风踉踉跄跄朝船上走来,每一步都很艰难。船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刮上天去。大雨倾盆,与其说是雨,倒不如说是急速的水流,持续了好长时间。接着,像变戏法一般,突然间风停雨住。水手们抓住这个机会奔上甲板,连动作最慢的都一跃上船。
风暴眼这时还在海平面,直径约三英里,正以六十至七十英里的速度移动。风暴暂歇只意味着龙卷风的中心已经到达了山谷,这里成了低压带。当飓风到达山谷海口时,洪水也跟着涌了进来,越来越高,汹涌着冲进山谷,在山壁间不住旋转,带得“布利”号也转了起来,越转越高——十五英尺,二十英尺,二十五英尺。
大风又袭来了。
尽管桅杆桅杆材质坚硬,但早已被刮断了。两个船员不见了,他们系安全绳时可能太匆忙了。新一轮飓风抓起光秃秃的“布利”号,把它像一块小木板般甩向河流上游,向内陆冲去。风仍然在吹,把它推向河流岸边。当气压再次增大时,洪水骤减,就像涌起时那样迅猛——不,没那么快。涌起的潮水无路可走,只得又向河口退去,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要是在白天,即使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伯纳兰也能趁船还未沉时引导船只顺着潮水的方向退下去,但太阳偏偏在这个要命的时候落下去了,周围一片漆黑,辨不清方向的伯纳兰出了差错,“布利”号搁浅了。搁浅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但这已经足够了。海水继续下降,太阳升起时,“布利”已经变成了乱七八糟的一堆筏子,离河道二十多码。河道本身也变得又浅又窄,船只绝对过不去。
山谷外的海面完全看不到了。这条小河的对岸搁浅着一只被海水冲上来的二十英尺长的巨型海兽,孤零零的,万分形象地描绘出这支队伍的绝望处境。
第十二章 风之飞翼
图利已经看到发生的一切,“布利”号上那些体积稍小的物件都还稳稳当当的在甲板上,包括通讯仪在内。“布利”号在水里打转的时候看不太分明,但是现在看得很清楚。观察室的人全都束手无策。
麦斯克林星船员们也无话可说。他们对船搁浅在岸上并不陌生,在他们所处的纬度,夏秋季海水退潮时这是常有的事。但他们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而且在他们和大海之间隔着这么高的一块陆地。伯纳兰和大副审时度势,觉得形势非常不利。
独木舟上贮备的粮食已经损失殆尽,筏子上的食物贮备倒安然无恙。唐纳默尔趁机大谈木筏船的优越性。实际上,独木舟的贮备粮之所以损失,原因是它高高的船壁使船员们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于是没有好好固定里面放置的东西。这一点大副却闭口不提。独木舟仍然牢牢地系在船尾,毫发无损。它的木头取材于高纬度的矮小灌木,柔韧性很高。“布利”号的木料柔韧性稍差,但也没有损伤。不过要是山谷上巨石嶙峋,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旋涡中漂流时,“布利”号始终没有倾覆,因为它船身牢固,结构合理——不等大副指出,伯纳兰马上承认了这一点。大家抱怨的并不是缺乏供给或船身破损,而是大海近在咫尺,却好像远在天边。
“最好把‘布利’像上次那样全拆掉,运过山谷。山不算陡,现在的重力也构不成多大障碍。”伯纳兰前思后想才拿定主意。
“不如这样,只拆掉多余的木筏,使船和河道一样宽,这样不是更省事吗?再把拆下的木筏顺水漂下。”哈尔斯建议道。
“哈尔斯,你不如现在去看看从这儿到河边有多远。其余的人开始把货物卸下来一部分,恐怕这些货物在解开木筏时会碍手碍脚。”
“现在天气这么糟糕,那些不明飞行物该不会来了吧?”唐纳默尔自言自语道。伯纳兰抬头望了望天空。
“云还很低,风也很大,要是飞客说的没错——我觉得他们应该说得准——天气仍然很糟糕。但时不时望望天上的动静还是有必要的。我倒是希望再见到一架。”
“只有一架倒好办。”大副答道,“我猜你一定想在弄到了独木舟后再弄只滑翔机。我告诉你,在紧急情况下,独木舟我倒是有可能用上,但如果要我去开滑翔机,除非冬天里出两个太阳。”伯纳兰没有答话,他倒没有想在他的收藏品中再加上滑翔机,但这个主意让他浮想联翩。至于正真要开着它在天上飞,这个嘛,虽然现在的他和过去的他已经大不一样了,但无论怎么改变,限度还是有的。
飞客报告说接下来几天天气将转晴,云层也会变薄。尽管现在天气适于飞行,却没有船员想到朝天上望一望。大伙儿都忙得不可开交。在这里,河水的深度只够“布利”号朝大海方向漂下几百码远,宽度容得下单独一只筏子通过。哈尔斯的计划证明是可行的。伯纳兰先前说的这里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