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眼-彭见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十五章勾魂夺魄愁满天
郭向阳一直在打听心宜的下落。
郭向阳问过心宜的家人、问过以前和她交往甚密的好友、问过她生意上的朋友,但都没有结果。
郭向阳回县里来一直没有心情做任何事情,一个人静下来想想:他觉得自己是无法离开心宜这个女人了。
向阳觉得刘铁一定知晓心宜的下落,他感到心宜的生意与刘铁紧密相关,心宜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动用黑社会都收不回来的款子,却在刘铁的张罗下收了回来,这个忙要说多大有多大。在这个利益社会,刘铁凭什么这么卖力地帮忙?如此看来,他和心宜的关系绝非一般。于是郭向阳下定了决心要在刘铁身上撕开缺口,就这样,郭向阳成了刘铁的不拿工资的秘书,上班时,他比刘铁早到办公室,待刘铁进来,他早把办公室收拾得整洁干净。下乡时,他比刘铁早到汽车门口,他随身必带着刘铁常常忘记带的胃药,他出入县政府久了,大家也就真把他当刘县长的秘书看待了。
刘铁当然知道郭向阳如此殷勤的目的是什么,但他提供给郭向阳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
这种状况一晃就维持了两年,心宜就这样在郭向阳的视线中蒸发了。两年中唯一的一次联系,是有一天刘铁告诉郭向阳:一个心宜生意上的朋友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心宜叫你到街上买一个临街铺面,可以考虑买四百个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产权证办你的名字。赶紧去办吧,三天内办妥这事。你一旦谈好了,那边就打钱过来。
郭向阳问:她没有说别的话?她能够和别人联系,怎么就不和我联系?
刘铁便降下脸色:这种时候还问这些干什么。过了此舟无船渡,快去把这事办了,就只三天哪!你这人,就是不懂得办事要分个轻重缓急,不晓得要抓住机会。
刘铁晓得郭向阳不精明,怕他误事,还特地通知了他妈郭如玉,在他妈的督促下,才很快把事情办好了,郭如玉是个精明人,听说钱不是问题,便出高价把别人手上一个正在经营着的旺铺给买了下来。
依仗着这个门面出租的收入,就可以把郭向阳这一辈子的吃喝混下来,这样刘铁就放心了,郭向阳一家人更是放心。郭向阳在外面混了那么久,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总算是混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的产权证。郭如玉拉着于长松跑到刘铁那里,向他表示感谢。刘铁忙说:你们是敬菩萨插错了香,这事和我可没有关系。
于长松说:这些年来,你一直在扶着他,拉着他,这是没有错的,有目共睹。这次可是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因为根据我这么多年来的观察,向阳这人,在单位上混一混还是可以的,人也还算本分。可惜好高骛远,不甘心坐班。他缺乏专业才能,没有经济头脑,也不懂人情世故,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混不下去的。我看他近来神经好像还有点问题,反应也有些迟钝,是不是找不到心宜了,失恋引起的?现在好了,刘铁你们总算是给他弄了一只铁饭碗,后半辈子就不愁温饱了。
连政委也认定这是刘铁的恩赐,他就不好说什么了。
在了丁县这地方、在县城的中心地带拥有了一个旺铺,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了,但向阳无心开店,依旧当着刘铁的“秘书”,除了想继续在他这里得到心宜的消息外,他也习惯跟着刘铁跑了,这是他以前跟着街上那些混混玩时,无法体验到的高尚的乐趣。
郭向阳对心宜的痴情和忠贞,远远超出百八十里街人的想象,他离开心宜两年多了,竟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与任何异性有染,说来没有人会相信。
郭向阳回到百八十里街的两年半后,一天刘铁找了个机会对他说,心宜出国了,她是从局子里出来后直接上的飞机。
从这一天起,郭向阳就没有再随刘铁出去,结束了他一年多业余秘书的生涯。他从此整天呆在他租住的房子里,很少出门,出门也只是买一些报刊杂志,匆匆地拿回屋里去看。他爸妈要接他到家里去住,被他坚决谢绝。他还谢绝所有来访者,开始过着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饭是派人送的,他不让送进门,将门打开一条缝接了,吃过把碗筷丢到门外。不洗澡,要郭如玉守在门外骂,才草草洗抹一下,把脏衣服扔到门外,与以前干净整洁的他判若两人。百八十里街人都认为郭向阳已经精神失常了。
郭如玉知道儿子已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她给十八里镇老家的一个侄女打了一个电话,叫她去十八里铺请何半音测个字,并把要问的事全告诉了她。这个侄女就是郭向阳的亲姐姐。她问姑妈,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她不亲自去一趟?郭如玉说何家父子有个规矩,太熟悉的人一般不给看,所以要叫个陌生人去。
郭向阳的姐姐到达何半音家里时,太阳还只升起一杆高,大师还刚刚起床。她用自带的毛巾,在丝姐那里讨了一盆水,仔细地洗过脸,梳好头发,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香烛鞭炮,先敬了敬堂屋正中的何了凡的神位,然后坐下来,静候何半音吃过早餐。
何半音收拾停当,也给父亲的灵位上了三根香,就请客人坐到堂屋后的一个小天井旁,对她说:想想你要问的事情,想好了,你说一个字。
向阳的姐姐默了默神,随口说出一个字来。一会儿半音从天井旁的房子里走出来,交给她一张纸,然后头也不回就走出了门。
郭向阳的姐姐付过三十三块三毛师傅钱,并留下一些土产后,告辞而去。当天就把何半音写下的四句话送到了县里。
诗曰:
一羽悠然落人间
扬波翻浪不等闲
拂平南海龙王殿
便见燕舞碧云天
郭如玉拿着何半音的卦言,去找刘铁解释。刘铁看了看,说你找别人看看吧,我们这些不信神道的人是解不好的。
郭如玉就到阳山寺找了个专门替香客解签的志愿者,前面两句隐约可以看出来是对心宜经历的生动写照,后面的话,也猜不出内中玄机。
这事暂时不能告诉郭向阳,这是他神经最脆弱的时期,离相思病也就是一步之遥了。这看不到希望的东西,若是给他看了,还会起副作用。
第三十六章不算风情,也如风情
何了凡过世后没多久,蝴蝶她妈的病情加重了,天天吵着要回流星巷来。待蝴蝶把她送回来,她根本不进家门,径直往35号跑,她还是要去找何家父子问个明白:她丈夫本来是现了死相的,为什么何半音要说他好了?她没有什么文化,但她清楚:这一个“死”字和一个“好”字,可是天差地远的距离,她怎么也不能够把这两个字读成一个音。开始蝴蝶还能够把她从老何那里劝回家,她也曾同意离开流星巷这个伤心之地,住到新城区去,但最终还是没有想通这件事,无论如何还是要找老何父子问个明白,不但吵着要蝴蝶领着去找人,还常趁蝴蝶不注意,一个人跑到早已锁上了门的流星巷35号,坐在小院里,等候永远也回不来了的老何。这样的局面维持了半年之久,蝴蝶实在照顾不过来了,便决定把月大嫂送到姐姐那里去,待找不到这伤心之处后,也许她这病会好起来。又过了一段日子,姐姐叫蝴蝶回百八十里街把家里的财产处理一下,让她也到那边去定居,帮她找一份工作、物色一个男朋友。
蝴蝶回百八十里街后,委托老邻居老汤给她处理新城区和流星巷两处房产。她让老汤告诉何半音的住址,说要请他算一算她老娘的病情,老邻居的事不好拒绝,老汤就告诉了她何半音的住址。
蝴蝶的到来,令何半音吃了一惊: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蝴蝶说:这次你要帮我办一件事,你要给我妈算一算,看看她这病有不有希望好转
这个我算不了。
我不管,反正这次你逃不脱,说好说坏都不怪你。你晓得我来找你有多辛苦吗,打的到十八里镇,的士司机见我不熟悉路,多弯了十几里地,到了十八里镇,请摩托车送到山下面,你看我的脚都打起了水泡。
说着蝴蝶就脱下袜子给半音看水泡。
半音忙说:不急不急,我有个好办法挑水泡。便到后面菜园子里的柑子树枝上摘树刺,用柑树刺挑水泡不感染。
何半音正准备给蝴蝶挑水泡时,丝姐一头撞进来送茶水,半音只好停下手来。
丝姐忙从半音手里拿过柑刺:我来我来,你一个大男子,怎么能干这种事?说着便按住蝴蝶的脚板,开始挑水泡。
令丝姐不可想象的是:蝴蝶吃过中饭,还要吃晚饭,到了睡觉的时候,并没有到她这边来住的迹象。
丝姐更不可想象的是:这不关她的事,怎么会令她心神不定?
蝴蝶在何半音这里一连住了三天。
第四天,蝴蝶在老孔店里给老汤打了个电话,询问房子出售的情况,老汤说还只弄出去了一套。蝴蝶打算继续在这里住下,直到房子处理好以后再下山,她还希望能和半音去大红山看看。
何半音:你回去吧。你还应该尽快回广州。
蝴蝶见半音劝她回去,马上警觉,问:是不是你看出来我妈不行了?
半音不再说什么。
蝴蝶忙给她姐打电话,听说她妈没事,便问半音:你是不是嫌我住久了?
半音仍旧不语。
蝴蝶晓得何半音不惯说多话,当初看她爸,也只说了几个字便有些坐不住了,不光是老娘的问题,还有房子的事在办着呢,万一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蝴蝶就准备下山了。这天是赶集的日子,丝姐听说蝴蝶要下山,心里顿觉轻松,忙说正好她也要去赶集,一路送她到十八里镇。
这两天老孔家的接了几个电话,说有客人要来求见何半音,都被他给推了。丝姐知道,半音不喜欢在他干活的房间里,有别人的身影在晃动,有他人的气味存在,这样对他都有干扰,使他无法集中精神,所以蝴蝶在时,他就不能接待客人。平时半音给人看相测字时,丝姐是从不进他的房间的,还要在外站岗放哨,以防有人闯进去。只有在他外出了,才进去给他搞卫生。看来让一个人在他的房子里一连呆了三天,他是无法忍受了。
丝姐赶集回来,给何半音带了点十八里镇的麻花,这是他最喜爱吃的零食。见他吃得开心,丝姐便有意试探他:你怎么就不和蝴蝶把婚结了?这个女子长着一双好脚呢。
半音道:我不适合结婚。
丝姐:你就不打算结婚?
半音:结不结婚,这如今不是一个问题。
丝姐觉得这话听了好舒服:不结婚有不结婚的好处,好处是自由自在。
何半音提了丝姐买来的半斤麻花,送给老孔他老婆,交代她:以后要是蝴蝶打电话来,就说我不在家呵。
老孔家的说:我还以为你会和这个女子成家呢,丝姐说她长着一双好脚,人呢,也还耐看。
十天以后,蝴蝶处理好了房子,果然打了个电话来,请老孔家的叫何半音接电话,老孔家的便按半音交代的说不在。蝴蝶问去了哪里,老孔家的不耐烦,就说何半音到阴山寺学做和尚去了。蝴蝶问要好久才回来?老孔家的说一个疗程一般是学三个月,一般要学三个疗程。蝴蝶没有再说什么,怏怏地回了广州。在一旁听的丝姐笑弯了腰,说你把寺庙当医院了。老孔家的曾经在县医院服侍过她的弟媳妇,学到了“疗程”这个时尚的词语,一时急了,便拿来应付。好在那不懂佛的蝴蝶也听不出来。
丝姐把在老孔家听到的回来对何半音说,把半音也逗笑了,丝姐是头一次看到他这般开心。因蝴蝶的远走高飞、因何半音的难得一笑,这天丝姐精心做了几道好菜。半音问:今天是不是谁过生日啊?丝姐撒了个谎,说卖猪赚了钱。
这一两年,不光是丝姐喂猪赚了钱,十八里铺所有人都喂猪赚了钱。
开始何半音带着丝姐喂猪时,大家都替他们捏着一把汗。这地方喂猪从来不赚钱,光是一项买猪苗、送大猪、运饲养、请兽医的成本,就比山下要高出许多,这是明摆在那里的劣势。由于半音的猪苗进得好,它就是不得病、不躁栏、能睡觉、肯进食,就没有不长膘、不赚钱的道理了。
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十八里镇有一个专销丝姐的猪的屠户,猪肉卖得飞快,旁边的屠户一天只销得半只猪,该屠户一天销得出两只猪。结果丝姐喂的猪一下子便在十八里镇猪肉界出了名。如今的人吃什么都吃得精,东西一进口就能够吃出优劣高低来,十八里镇人某一日吃出来某屠户的猪肉味道大不一样,自然便会不约而同把钱往这里扔。
眼看着丝姐喂猪赚了钱,十八里铺人便坐不住了,都跑到丝姐的猪栏里来参观。半音晓得他们心里想什么,便承诺给所有十八里铺愿意养猪的人家,无偿看猪苗,这样便把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一把火腾地便烧起来了。于是,十八里铺的猪成为了丁县的猪状元,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
刘铁从丝姐的猪看到了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美好前景,他很快便弄了点资金,用于补给十八里铺的养猪户扩建猪栏、广种猪菜和聘请兽医。后来又引来一个叫做丰富的年轻老板,全部包销十八里铺的牲猪,合同一签便是五年。但丰老板也有严格的要求:以后猪饲料全都由他们独家供应,不允许使用任何其它饲料。还是按丝姐的喂养办法:让猪肚子里装一半饲料,一半蔬菜,种菜全用猪粪,不允许使用其它肥料,更不能使用农药,他要确保十八里铺的猪成为放心肉。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难实现,但用这样传统的办法喂猪,猪就长得慢,丰老板当然会考虑进去,慢长有慢长的价,他一分钱也不亏待养猪户,而且承诺:五年内,若是肉价涨了,他跟着涨。跌了,原价不变。这样水旱无忧、只管产不愁销的好事,十八里铺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于是一场养猪运动在十八里铺迅速开展,家家户户都按照专家的要求,修出了能让猪过得舒舒服服的栏舍。一些在外面打工没有混得好的人家,见老家有了这等好事,都风急火急往家里赶,来不及整理自己住的,先要抢修猪栏。因为他们听说了:丰老板要的这批猪,是限量生产,数量不大,倘不赶紧占一个份额,今后是想烧香也没有地方磕头了。
丝姐给何半音做饭搞家务得了一份薪水,吃的也不用自己掏钱,喂猪又赚了钱,一年就把当年她丈夫死时欠的账都还清了。当身上有了些余钱时,她便让两个读书的孩子在学校里寄宿,还要跑到县里去给自己买衣服,买新派的洗涤用品,还要花钱做一做头发。
丝姐出门少,想赶点时尚又不知如何赶,她臀肥胸厚,买的多是小衣服,就紧绷着一身肉在何半音眼前晃来晃去,晃来晃去。在一个独身男子面前晃久了,也难免会使人家头脑发涨,心跳加快。以前丝姐在半音面前以姐自居,毫无顾忌,天热的时候就在后门边的石板上洗流水澡,一边洗着,一边还要大声和屋里的半音说着话,她那一身肉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何半音眼前,也不是十回八回了。但那时候何半音一点也不动心,十八里铺的男男女女夏天里都有在外面冲澡的习惯,见怪不怪了。可如今为什么又会有了不适的感觉呢?原来这何半音是有洁癖的,猛地发现如今的丝姐,头发也梳得整齐了,不再沾着草屑灰尘;衣服上不再有猪菜和泥巴;指甲里不再有污垢;她的身子晃过之处,还能留下一点新派洗涤品的香味这些都是一个有洁癖的人极其关注的细节,当一个男人开始关注一个女人的这些细节时,他就不可自制地会开始注意这个女人。
这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气闷热,眼见得有雨将至,却又总是下不来。何半音有早睡的习惯,于燥热中得一梦:自己被一条大蛇缠了,喘不过气来,越是挣扎越是呼吸困难,觉得自己快要死了何半音醒过来时,见房里的电灯亮着,丝姐坐在床头,抓着他的左手,用力在捏虎口。见他醒来,丝姐忙问:做梦了是吧?
半音有气无力地说:咳,被一条大蛇缠住了。
丝姐就笑:被蛇缠了,是好梦啊。
半音:还好梦,都快憋死过去了。
丝姐:真的是好梦,不骗你,看相测字我不会,解梦你不行,哈哈。看你一身汗,我给你打点水来擦一擦。
丝姐就打来一桶温水,见半音还在喘着粗气,便拧了毛巾给他擦脸,丝姐像给自己的孩子擦洗一般伺候着这个小老弟。这时他才开始注意丝姐,她的手每动一下,丰胸就在他的眼鼻下面晃动两下,一个温热丰腴的女人的身子如此近距离地直逼他的五脏六腑,再次呛得他喘不过气来。当丝姐的手再往下面碰时,何半音脑子一片空白,浑身燥热,便身不由己一把将丝姐的手抓住了,然后将她的身子按翻在了床上。丝姐愕然,但见他那眼里荡漾着从未有过的激情和野性,马上明白了将要发生什么事,她毕竟也是过来人。她不假思索,便以十二分的热情迎接着半音事毕,丝姐又打来一桶热水,细心地用毛巾给他擦身子。丝姐说:我说了,你做了个好梦,蛇缠人,主有男女私情。半音问:你还真会解梦啊?丝姐说:我妈我奶奶都会。半音说:那你要教教我。擦着擦着,半音的下面又开始动了,丝姐也感觉到了,半音又抓住丝姐的手。丝姐坚决地挣开,说:不能不能,慢慢来,细水长流,过了分,对身体不好。然后丝姐就回她的房间里睡觉。从何半音打发蝴蝶走的事,她看得出来,何半音不喜欢女人过于缠绵。她晓得她不过是一个乡下女子,没有值得他痴迷、忘情的地方。见好就收才对,就如风过了,该静;雨过了,该睛;吃饱了,该放筷子,唯有这样,才会有以后的长久相处。
第三十七章猪出众,山也荣
自从刘铁引荐的那个叫做丰富的老板开始介入十八里铺的猪之后,丰老板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十八里铺的经济生活,始终不断地在支持着刘铁的一些想法。
只是谁也没有见过丰富,甚至刘铁也没有见过。
丰富的公司总部在上海,据说他的生意做得很大。证明丰富做得大的理由是他出手的慈善事业,往往让一些亿万富翁也汗颜。可这个丰富还非常年轻,刚从部队里复员回来不久,说是中国最年轻的富翁之一。
十八里铺人很争气,严格地按照丰老板的要求做事,使对方很满意。后来十八里铺人弄明白了他们的猪肉并没有流向市面,有钱也买不到,它不是商品,而成了礼品,待通过具有国际水平的仪器检验后,丰老板公司把十八里铺的猪肉作为一份特殊的礼品,仅供极少数高端人士享用。
待这些进入了高端礼品层面的牲猪陆续出栏几批且符合了苛刻的检验要求后,很快便有“大方”的消息传来了,说是从十八里镇到十八里铺的十八里路,要修成水泥公路,其中就有丰老板他们公司的一份投资。公路将会通往十八里铺,那将是怎样的面貌呢?人们这才完全理解了当初刘县长讲的“长久”二字的分量。
十八里上山路,只修成五六米宽的水泥路面,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工程预算中,除开农民的土地和青苗补偿由农民自己负担,光是修路,没有三四百万元也拿不下来,对于那个不足一百人的小山寨来说,是一个永远也不敢去想的天文数字。在老百姓看来,不是为运猪方便,丰老板也不会出手这般大方。
本寂正式转行并向社会公布为“风水大师”,应该说是搭的修路的便车。
省会有一张档次不算很高、但面向市民发行量很好的晚报,报道了本寂和尚在阳山寺主持盛大佛事、给老区人民修建一条通山公路祈福的经过。这个报道还透露了本寂拿出了他作为某公司风水顾问的顾问费来支持这一盛事。阳山寺主持日常事务的妙云师傅买了两千份报纸,放在庙堂里无偿供人取阅。本寂捐资的过程,了丁县电视台作了专门报道,那天妙云师傅受本寂委托,学习外地捐款的模式,做了一张门板大的写着一百万数额的支票,在阳山寺前坪,在冉冉的佛音中,妙云讲着很地道的普通话,将款子的支票交给了刘铁县长。面对镜头,妙云作了一个不用稿子的演讲,她特别强调这笔钱是本寂的个人收入,说今后阳山寺还将在本寂大师的带领下,为带动开发阳山寺的姊妹阴山寺作贡献。妙云的好口才加上标准的普通话,令了丁县人既感动又佩服,无不惋惜地说,妙云出家真是太可惜了,凭她这个才华,在县里做一个妇女主任都绰绰有余。
通过电视和报纸的宣传,很多人都晓得了丁县要以阳山寺来带动开发阴山寺。得知本寂和尚成了风水大师。也一睹了妙云师傅的才华。
在刘铁的钱袋子里,有了本寂的一百万,还有丰老板的一百五十万,他的理想便可以实施了,便可以招标开工修路了。但丰老板有一个要求:不能公开报道他的捐赠事迹,更不能公开他的捐资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