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语别裁(上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门里面好修行”。否则的话,人们便把公务员的过错、怨气统统都累积到政府头上。 自己如果多动动脑筋,别人就省了气力,同时也消弭了怨气,这就是道德。所以“居上要宽”

    ,要求别人过严,别人没这个本事;天下无全才,不必求之太严。 如果要求过严,希望别人都是圣人、全才。 在道德上人人如孔子,而防他又如防土匪,用他又随便用得像机器。 这是不可以的,切记居上要宽。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 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天天行个礼很方便,搞惯了成机械式很容易,但中间没有诚意就没有用。同样的,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的关怀没有用。临丧不哀,以前讲过,我们到殡仪馆吊丧,没有一点哀戚之意,毫不相关,何必去呢。 但这个丧也是狭义的,广义的是对于某一件沉重的大事,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也是属于“临丧不哀”的一种情况。孔子提出来这三点,有感于当时春秋时候的社会风气那么坏,孔子讲这些话,都是开药方。 当时有这种坏风气,他就开出医治的方法。 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

 192

    八 佾 第 三971

    么可看了,这是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 实际上我们看历史,每到衰乱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形,岂止春秋战国而已呢!

    《八佾》这一篇,把前后对照起来,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来,他完全是在阐扬中国文化的思想精神。

 193

    081论 语 别 裁

    里仁第四

    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现在我们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里仁”的一般解释。 里就是乡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里仁”的意思,就说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仁里”。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

    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台北市有“仁爱”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这个“里”

    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著的书,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 我国古代没方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 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 唐代以前我们还

 194

    里 仁 第 四181

    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

    ,胡床就是椅子的初形,从西域过来的。 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有一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是外来的;不是“胡”就是“蕃”

    ,蕃茄就是外国来的。 后来又加上“洋”

    ,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儿”

    ,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外国传来的。 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书籍上,没有看过这种病,可见这是从外国传进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意义就是“自处”

    ,“里仁”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 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再明白点讲,什么叫“里仁”呢?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现在讨论“仁”。说到仁字,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 上面三篇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

    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篇质询,就谈这个“仁”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作讨论?不过我认为“仁”

    字的确很难谈,我这样说也就是“微言大义”

    的精神吧!

    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论语》的中心谈“仁”

    ,“仁”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 最有名的是“博爱之谓仁”

    ,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 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 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说过,这是孔家

 195

    281论 语 别 裁

    店的伙计——唐朝的韩愈讲的。 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仁”

    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以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 这也是有问题的。 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

    虽然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够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思想。 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有“兼爱”

    ,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思想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改为“博爱”

    ,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 后世不明真相,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 我们并不一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得不对。 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来说,宇宙万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它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佛”

    ,叫“如来”

    ,中国人叫“道”。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东西。 等于馒头与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 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都“仁呀!仁呀!”的大谈仁义之道。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 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这篇文章通了。实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陈言颠倒,不知所云。”

    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来评

 196

    里 仁 第 四381

    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这个学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 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 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文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

    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积起来,有几千万宇,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 大家讲了半天,是不是老子原来的意思呢?

    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 谁的老子才是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 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子思,子思写了《中庸》。子思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 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诀。 中间事隔千把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 其实他们把佛家、道家的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很有点不对劲,这种作法实在不大高明。 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

    说:“仁者核之心也。”

    如核桃的仁、杏仁。 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宋儒另一个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是讲心的知觉性的,他们这样一来,暴露了身份了,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的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

 197

    481论 语 别 裁

    这些宋儒——理学家。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讲什么?

    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 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见,但每家都是不同的孔子。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 如这茶杯,玻璃为“体”

    ,“相”就是它的形状,“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 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 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

    ,“相”就是二十篇《论语》,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 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

    “仁”是什么?

    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为什么不就旁加个“一”?

    “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 有你、我、他,就有社会。 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这是文字上的解释。

 198

    里 仁 第 四581

    现在归纳起来。第一,题目的里仁。 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 自心是“体”

    ,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

    了。 相就是人的行为,用则是发挥的作用。 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 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堤萨埵”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 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

    ,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 所以说仁只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 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在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第三,在第七《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 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 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 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

    月是故乡明

    《里仁》篇第一段:

 199

    681论 语 别 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

    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笨蛋!对于这种解释,刚才批评过了,这是三家村的学究们的解释。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

    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

    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第二段: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假使没有达到仁的境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约不是订一个契约,约的意思和俭一样。 就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 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可以不改其乐,不失其节。 换句话说,不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 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到了功名富贵快乐的时候忘形了,这

 200

    里 仁 第 四781

    就是没有仁,没有中心思想。 假如到了贫穷困苦的环境就忘了形,也是没有真正达到仁的境界。 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说:“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照临万类的仁道

    所谓“仁者安仁”相当于仁的体,“知者利仁”相当于仁的用。 我们研究孔子学说,他的主要精神是“仁”。对于仁的道理,我们最好不要拿自己的意见来作注解,要把有体有用的道理把握住。前面提到唐代韩愈拿自己的意见作了注解,说“博爱之谓仁”。我们现在不用自己的意见作注解,拿接近孔子的,或拿孔子本身的意见作注解。 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本篇里都是谈“仁”

    ;谈它的用,比谈它的体来得多,正如孔子在《易。 系传》中所说的:“显诸仁,藏诸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再其次,我们可以从《孟子》的资料中找到一些有关仁的界说,现在我们看《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几句话,上面讲到“根于心”是讲体,以下是讲用,这是很明显的。 所以我们作学问的办法,最好以经注经,以他本身的学说,或者

 201

    81论 语 别 裁

    本人的思想来注解经典,是比较可靠的事。 然后,把古人的学说消化以后,再吐出来,就是你自己的学问。 有些人作学问,对古人的东西没有吃进去,即使吃进去,也消化不了,然后东拉西扯,拼凑一番,这方法是不能采用的。 我们要真的吃下去,经过一番消化,再吐出来,才是真学问。 正如雪峰禅师所谓:“语语从胸襟中流出,盖天盖地。”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

    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

    “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 我们读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 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这里孔子说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能够爱人,也真能够讨厌人。 但孔子的话,假如说到这里停住了,像宋儒一样把它圈断了,那么我们研究起来,对孔子思想的“仁”还是无法有清晰的认识。 现在我们把下面一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与上面的话连接起来就懂了。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

 202

    里 仁 第 四981

    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 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下面讲仁的重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是儒家仁的修养,一个人要在心地上下工夫。 刚才我们提到《孟子。 尽心》篇,就是讲研究孔子“仁”的学问,我们应该读读《孟子。 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 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 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 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 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

    ,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

 203

    091论 语 别 裁

    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 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 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兼收并蓄见仁心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 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 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 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越来越多。 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

 204

    里 仁 第 四191

    这样解释。 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 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 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 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这是他假设的话。 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 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恶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 所以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假使有,他仁的修养必然很高超。 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 但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05

    291论 语 别 裁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 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 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