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语别裁(上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旦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立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 总期人民安措,海宇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 岂不懿欤!钦此。“

    由此可知,对文字有时候也要注意,尤其在外交上的文字,乃至写一封信,与正式外交有关,每个字都要留意。 虽然文字是“雕虫小技”

    ,但如同雕图章,雕了一辈子,不一定有几个能成为艺术品,文字也有如此之难。这是说到“盖”

    字而引伸出来的话。 这个“盖”字有时可作“因为”讲,一件事先叙结果,再说原因时都先加一“盖”字。这节话,孔子是说,有些人自己无知,一切不懂,却冒充内行去做了,他说他绝对不做这样的事。 所以大家要学孔子,出去做事做领导者,不懂就是不懂。 中国讲领导学,真正的领导者便是善于用人,而不一定自己懂得多。如汉高祖,他又懂哪一样?

    他的长处就是能够坦率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懂。最怕的是自己认为什么都懂,这是最严重的错误。 作为一个

 387

    473论 语 别 裁

    领导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即使懂了,宁可说不懂。 诸葛亮本来什么事都懂的,他为了“集思广益”

    ,仍然请教别人。以能问于不能,这是最聪明的办法。 可是人有一个毛病,懂了以后一定喜欢表现出来。 这种态度,做学者可以,真去做事,就不可以,是大忌讳,至少自己会很辛苦。 上面太能干了,下面就无人才可用。 下面有才干也发挥不出来,因为对部下骂了两次笨,第三次部下有了好的意见也不敢说出来,都唯唯诺诺,领导人就得自己辛苦了。 这还算好,最讨厌的是“不知而作”

    ,自己不知道,又硬充内行,那就更严重,千万不可犯这个错误。不但如此,孔子还告诉我们:“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 所谓学问,一边学要一边问,多请教人家,听人家的意见。 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还要亲眼看见。 读历史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相当事实的体验,读历史也没有用,最多不过是个书呆子。 譬如说,讲如何作领导人的理论很容易,但一定要在一个单位,甚至小单位做过当权领导人,才能体会得到。所以要多见,多亲自经验体会,而且还要用心记下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才有用。这两句话合起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这是求知识学问的第二等人才。第一等就有天才,反应灵敏,如历史上很有名的故事,张良为什么帮助汉高祖?

    他最初自己要出来反抗秦始皇,行刺不成,最后遇到刘邦。有人问张良,为什么愿意帮助刘邦?

    张良说,我所有的意见,别

 388

    述 而 第 七573

    人都不懂,只有刘邦懂,所以愿意帮助他。 刘邦也的确有领导的天才,像韩信有一次不出兵,派一个人来见刘邦,要求封韩信为假王——三齐王。 刘邦一听气了,桌子一拍,正要大骂。 张良、陈平在桌子下踢了他一脚。 刘邦本已骂出口了:“他妈的”

    可是被他轻轻一踢,立即改口风:“他妈的!

    要封就封真王,还封什么假王?“于是封韩信为齐王。 从这件事看,张良不用说话,轻轻踢他一脚就懂了。 可是像我们,别说轻轻踢一脚,就是把屁股打烂了,还是不懂。 历史上这类事多得很,有些人的确是聪明。所以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既然不是天才,就要学问来弥补。 自己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那就完了。 不是天才,学问怎么来呢?多听人家的,多看、多经验、多跟人家学,这就是”知之次也“。

    说到这里,下面又转到孔子教育态度,也是叙述他作人的行谊。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 这个小地方在哪里,后世就很难考据了,只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讲话,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难与言”

    ,这个文字用得非常妙。 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地域观念太强吗?

    或者说统统都是浑蛋吗?

    很难说是什么意思。 总之,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人,名声是不太

 389

    673论 语 别 裁

    好的。 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 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大家莫名其妙。

    孔子的行谊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尤其大家将来出去,在政治上领导的机会多。 讲到中国的民族性,有一部书,是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前面曾说过,明亡以后,顾亭林是始终不投降的。 不过他高明,不投降当然清朝要嫉妒,可是他有本事,自己不投降,教学生到清朝作官,这样也可以由学生保护他不投降,可是他自己在地下做策反的工作。 他也很有钱,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太太,生了孩子又走了。 他娶许多太太生许多孩子,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反清复明是要灭族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要留一个根。他走遍天下,就写了这部书。每个地方他都去看了,尤其是各省的军事要地,都去看了。 所以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第二部书是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最重要的书,现在读来还有价值。 这两部书合起来称为《二顾全书》。当年凡是留意国家天下事的,尤其是研究军事的人,都要读的。 在这部书当中,对于每一省先有一个总评,而且对地方性、民族性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妨找来研究。 说到这里,就感到我们中国的确每个地方的民性各有不同之处。 所以古代将领带兵,对于何处的兵适于冲锋,何处

 390

    述 而 第 七773

    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都大致要有个了解。所以清中兴的湘军、淮军各有不同优点。政治也是如此。 但是要注意一点,尽管地方民俗各地不同,但万一有外力入侵的时候,一定团结一致,先把外来的侵略驱逐了再说。 地方性有如药材,某种药产在某一地方,别地产的就不行。 像当归这种药,台湾也在培植生产,可是它的药效就差。当归最好的是甘陕出产的秦归,其次是四川出产的,差一点点。 现在研究阿里山气候土质和甘陕一样,但种植出来的当归,药效始终还是有问题。 所以由于地理的关系,各地出的植物不同,出的人物个性也不同。 因之古代出去当地方首长的,对于这一县的县志,这一省的省志这类资料,都应该先知道,当然能够读一下《读史方舆纪要》更好,可以多一层了解。地方性的观念,常深植人心。 人往往因为地域观念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个人的评价。 经常会听到:“嗳呀!他是某地方人!”

    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统统都是罪大恶极似的,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 孔子接见了互乡一个年轻人,“门人惑”

    ,这三个字多严重?学生们都奇怪,怀疑老师怎么和这个地方的人讲话。 到底孔子与众不同,他告诉学生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唯何甚”

    ,孔子对学生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隘的胸襟和态度?孔子在骂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有时我们觉得某人不好,当他真的做了好事,我们仍不愿认为他好,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这种毛病。“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

 391

    873论 语 别 裁

    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 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如果说昨天有一点错误,今天即使有了好的表现,却仍不以为然,那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才可用了。 所以这一段是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 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 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下面讲到孔子作学问、作人的一个事实:

    同姓不婚的优生学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于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是陈国,司败是官名,就是司寇。 作一不伦不类的比方,就好像现在的司法行政部长。 实际上比司法行政部长权力大,可以执行法律的。 他问的问题是问到鲁昭公。 这是外交上的事,我们要注意。 很多到外国去的人,与外国的知识

 392

    述 而 第 七973

    分子谈话,慢慢就谈到我们的政治问题。 有许多问题是很不好答复的,孔子也遭遇了这种情形。 鲁国是讲文化的礼义之邦。 陈国的司败,就问到鲁昭公知礼不知礼。 孔子站在国家的立场只有说:“那当然知礼。”孔子讲了这话就走了。 陈司败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号子期,少孔子三十岁——作揖行礼,在外交礼貌上,进一步靠近巫马期身边,低声说,据我所了解,真正了不起的君子,是没有偏私的,不对自己存私心的。 你老师孔子,是一代圣人,了不起的君子,可是他也免不了私心。 我刚才问他鲁昭公娶了吴国的一个女子作太太,取名吴孟子——古代是同姓不结婚的。吴国与鲁国是周公之后,依礼是不能通婚。鲁昭公这样做,是不是知礼?你老师说他知礼,假如鲁昭公是知礼,各个都知礼了,还有哪一个不知礼?你们老师还是有私心啊!

    说到这里,我们研究,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得这么好,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这和我们古礼同姓不结婚的制度很有关系。以现代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古代了不起的好制度。同姓结婚,只要三代以后,人种就完了。往往有表兄妹结婚,生下来的孩子,脑子非常笨,乃至变成白痴,这是血统问题。讲礼制问题,更不可以。 所以我们现代的风气,通常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以外。巫马期听了陈司败这样批评老师,回来就向孔子报告了。孔子说,我实在非常幸福,我只要有一点错误,别人就会指出来。 这段话使我们有两个认识。第一,一个人地位高了,很不幸,就是自己有了错误,也没有人会告诉你。这要自己居过高位,才会亲身体验出来。就

 393

    083论 语 别 裁

    拿我个人来说,教书这样久了,学生中五六代都有。 见了面,他们太老师的乱喊一气,听到的都是恭维。有时候到外面去,有些机构还派上车子,参谋、副官跟在后面照应,对这种情形,我宁愿一个人溜开,要自由活动。 人生到了这个时候最危险,“活埋人”嘛!我经常说中国的哲学了不起,皇帝为什么称“孤家”

    、“寡人”?当了皇帝真成了寡人,想轻松一下,都没有人敢一起来说笑,真没意思。 因此,我们研究历史心理,就知道地位越高心里越空虚,空虚到想发一个牢骚,想讲一句感叹话的对象都没有,相当可怜!不要以为功名富贵好,到了高位就是“寡人”

    ,就是“孤家”。不但如此,年纪大了,各个遇到你都尊称老太太、老先生的时候,也完了,是“孤家寡人”了。 说到此,我就想到当年四川一位同盟会员,这位老先生,做过很多事情,我是跟他年龄差了一大截的忘年交。 他告诉我许多当年革命的经过,并且还告诉我他的两句诗:“回回坐上席,渐渐变坟堆。”这就说明年位一高,自己有过错,没人指示,这个上席也很不好坐啊!所以孔子说自己很幸福,有了过错,便有人指出来了。第二个认识是什么?孔子对于知礼不知礼,心里明白得很。 但别人问到自己国家的国君时,他绝不会批评自己国君的不对。 所以当然要说鲁昭公知礼,绝不能说不知礼。 你们外国人讲他不对是你们的自由。而且既然你们外国人懂了,何必再问我?你问我,我当然这样答的。 所以这也是孔子的高明,同时也是外交上的礼貌。跟着又说到孔子生活的情趣,也就是“游于艺”涵义的发挥:

 394

    述 而 第 七183

    生活的艺术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是很喜欢音乐的。 音乐和诗歌,用现代话来说,即是艺术与文学的糅合。 过去的知识分子,对艺术与文学这方面的修养非常重视。 自汉唐以后,路线渐狭,由乐府而变成了诗词。人生如果没有一点文学修养的境界,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从事社会工作、政治工作的人,精神上相当寂寞。 后世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多半走上宗教的路子。 但纯粹的宗教,那种拘束也令人不好受的。 所以只有文学、艺术与音乐的境界比较适合。 但音乐的领域,对于到了晚年的人,声乐和吹奏的乐器就不合用了,只有用手来演奏的乐器,像弹琴、鼓瑟才适合。 因此,后来在中国演变而成的诗词,它有音乐的意境,而又不需要引吭高歌,可以低吟漫哦,浸沉于音乐的意境,陶醉于文学的天地。 最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朋友退休了,儿子也长大飞出去了,自己没事做,一天到晚无所适从,打牌又凑不齐人。所以我常劝人还是走中国文化的旧路子,从事于文学与艺术的修养,会有安顿处。 几千年来,垂暮的读书人,一天到晚忙不完,因为学养是永无止境的。 像写毛笔字,这个毛笔字写下来,一辈子都毕不了业,一定要说谁写好了很难评断。而且有些人写好了,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只能说他会写字,写得好,但对书法——写字的方法不一定懂。

 395

    283论 语 别 裁

    有些人的字写得并不好,可是拿起他的字一看,就知道学过书法的。 诗词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几千年来的老人,写写毛笔字、作作诗、填填词,好像一辈子都忙不完。 而且在他们的心理上,还有一个希望在支持他们这样做,他们还希望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永远流传下来。 一个人尽管活到八十九十岁,但年龄终归有极限的,他们觉得自己写的字,作的诗词能流传下来,因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后世,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是永久性的。 因此他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 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友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不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书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 当他学会了,“而后和之”

    ,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 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不行。 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 过去的文章,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 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得玩味、咀嚼。 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

 396

    述 而 第 七383

    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走,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 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重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这是孔子的谦虚话,也是老实话。 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结论来:第一是孔子在文学以及各方面的成就,真是达到了顶峰,但他自己始终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 不但是学问方面,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顶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 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 硬是真的到了顶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 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 从这节书可以看出来,孔子那么平实、谦下,而且不是故意装样的。第二点可以看出儒家所谓的学问,就是指作人做事的道理。 并不是头脑聪明,文学好或知识渊博,这些只是学问的枝叶,不能算是学问的本身。 学问的表达在于文学,文学是学问的花朵。 这里孔子就讲到学问的花叶和根本:“文,莫吾犹人也。”他说如果谈文学的修养,“莫”这里的“莫”字不是肯定词,翻译成现代白话,近乎“也许”的意思。 就是说,如果谈文学,也许我和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 至于讲我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了君子这个标准没有,那么我自己反省,实在还没有很大的心得。 我们从此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作

 397

    483论 语 别 裁

    学问的态度,非常平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迹象。

    凡 圣 之 分

    下面再引用孔子自己的话,说明作学问的道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中国文化,在三代以后,便建立了一个作人的最高标准,就是圣。 和印度的佛、中国的仙、西方文化的神,差不多同一个观念。圣之次为贤,贤者也就是君子。再下来是仁者。过去老一辈的人写信给朋友,尊敬对方的人品时,往往称呼“某某吾兄仁者:”或“某某仁者:”对平辈、晚辈、长辈都可以用,这是很尊敬的称呼。 所以孔子说,圣者的境界与仁者的境界,这种修养我怎么敢当?

    实在没有达到,那高得很,我还差得远。 不过虽不是圣人,不是仁者,我一辈子朝这条路上走,总是努力去作,而没有厌倦过。 至于学问方面,我永远前进努力,没有满足或厌烦的时候;我教人家,同样没有感觉到厌倦的时候,只要有人肯来学,我总是教他的。 只有这两点,我可以说是做到了。 他的学生公西华听了说,老师!

    这正是我们做学生的,一辈子也无法学到的地方。这节话在文字上是如此写,如果以逻辑的方法推论,孔

 398

    述 而 第 七583

    子这样,就正是圣人与仁者在行为上的境界。“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实在不容易做到。就是说自己求学,永远没有满足,没有厌倦,只求进步;不管今天,只有明天,今天成就不自以为是,再向前走;任何事业,都如此“为之不厌”。

    教人家,有人来请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会说同一个问题有人问了三次,第四次还来问就觉得讨厌;不会有厌恶此人,乃至不愿再教而放弃他的心理。 否则就不算有仁慈之心。 不但是学问如此,就是做事、做领导人,都应该如此“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这两点,的确我们一辈子都做不到。老实讲,我们有时候作人作得自己都讨厌起来。例如古人所说:“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昨天和年轻学生一起吃饭的时候,看他吃面都好像很厌倦的样子,但又不是有什么心事。 问他对活着有什么想法?他说觉得活着无所谓,死了也差不多。 我说他心情太落寞。 这和体能也有关系,因为他体能是太弱了一点。 但在我个人与人接触的经验,常常发现有些人,他的心理觉得活着与不活着是一样。 有些人甚至厌倦于活着,尤其到了“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的地步。一个人穷了,觉得自己都是多余。 因为一天忙到晚,只不过养活自己身上几十斤肉而已,结果觉得这几十斤肉都很麻烦,懒得去养活它。因此“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