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玉钗-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被汾阳王知道了,这位老千岁倒是仗义执言。会同了翼国公在朝堂上痛斥那些人,把当时在他家中诛杀鱼朝恩的真实情形说了出来,叫大家适可而止。
  有两个元老大臣还辩说朝廷威严必须维持,不能太纵容那些江湖人,汾阳王发了脾气,骂的话就难听了:“鱼朝恩监国当势之时,你们噤若寒蝉,连屁都不敢放,要不提那两位江湖豪侠,你们都还是在鱼朝恩的威胁下过日子,含冤者仍然是冤沉海底,好容易得到了昭雪,大家也应该满足了,还闹个什么劲儿?朝廷有国法不错,但国法并没有能制裁巨奸大恶,鱼朝恩是靠着那些江湖豪侠剪除的,江湖规矩不禁报仇,你们谁要是愿意按照江湖规矩报亲仇,老夫可以代黄大侠伉俪答应,替你们安排,谁要是不服气,指名索仇,凭本事一刀一枪地解决,你们要是没这个胆子,就不要再为皇上找麻烦,皇上有忧时。没见你们为皇上分忧,现在却有脸来提要求……。”
  老千岁这一发脾气,天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鱼朝恩死后的缉凶余波总算风平浪静了。
  汾阳王这话说得是激烈一点,但也替皇帝省了不少口舌,而且这话可以由汾阳王讲,皇帝自己却不便出口。
  汾阳王这一顿发作自然是先经皇帝同意的,贾仙儿私函到宫中,皇帝很伤脑筋,信不能给廷臣们看,却又无法应付廷臣们的喋喋不休。所以汾阳王约好了翼国公把那些大臣们请到翼公私邸来了一场痛骂。
  问题虽然解决了,受波及的自然又是李益。
  黄衫客与贾仙儿、贯飞是李益的朋友。大家惹不起汾阳王,却不会在乎这个小小进士。
  于是为李益保荐的事只有搁下来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皇帝的耳根子软,听了一句闲话:
  “江湖人的势力如此可怕,李益结交江湖人,似未可赋以重寄,否则引党结朋,难免重演鱼监之祸。”
  这才是真正使皇帝动心的一句话,当然这番话连汾阳王都不知道的,但事后还是不免傅到他的耳中。
  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元戎立朝行事是很谨慎的,大节当前时,他不会让步,但也懂得如何避嫌;不多走一步,鱼朝恩当势时跟他一向不合,但因为抓不住他的错,而他在天下人心中声望极隆,所以一直不敢对他怎么样。
  居高思危,当他知道皇帝心中对黄衫客等人都有了疑忌,立刻叫自己的两个孙儿请辞禁军统领的职务。
  皇帝知道他是为了避嫌,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亲自再到郭家去解释说:“老千岁忠心国事,孤知之甚详,对黄贾等各位侠士,孤也知道他们不会有异志的。但江湖份子良莠不齐,未必人人都有他们的操守胸襟,所以孤不能对他们过份迁就容让,否则天下又要乱了,长安都城为京师重地,可是江湖人一直不断在此闹事,几已蔚成风气,此风必须加以戢止,而且各地藩镇,罗用江湖奇技异能之士为门客,互相为敌,派遣刺客行刺大员,更是时见不鲜,孤如若对江湖人再加以礼让,益发增加骄横之气,老千岁应该是知道的。”
  郭子仪的确知道,隋时元宵灯夜,一批江湖人大闹长安,杀死了大司马宇文化及儿子,杀开城门而遁,及今还在长安人口中流传着,那一批好汉后来一一保太宗皇帝打下天下,封侯拜相,他们的后人现在都是公侯世爵,如翼国公秦府的先人叔宝公,就是那一次事件中的主角。
  其后西辽王薛家的世子大闹花灯,打死了太子,出亡在外,也是啸聚了一批江湖豪士为党,朝中因有武后夺权之变,他们又保了太子李旦复僻登基,重新入仕登爵。
  天宝乱时,玄宗出奔西蜀,肃宗皇帝以太子监国而起勤王之师,郭子仪就是在那个时期起来而发迹的。
  那段时间内,各地的节度使分疆自立,都重金礼聘江湖能人,与邻镇互相攻伐吞并,刺杀大臣,争权夺利之事屡有所闻,如红线、聂隐娘、精精儿、空空儿等人,都是一时之健者。在长安,也有古押衙、昆仑奴黑摩勒等人,写下了曲折动人的事迹。
  江湖游侠在常时,一直是大家谈论的中心与风云人物,所以汾阳王听了皇帝的解说之后,也深以为然。
  郭氏兄弟仍然在禁军中任事,汾阳王还把李益请了来,要他写了封私函致上黄衫客与贾氏兄妹,说明了朝廷的苦衷,请他们谅解。
  信,李益是写了,心中却很不是滋味。
  虽然他在诛杀鱼朝恩的事件中,串任了主要的角色,却吃力而不讨好,朝廷只能在私下感激,为了朝廷,对江湖人的放肆还必须加以压抑。
  黄衫客在长安本就是名人,贾仙儿元夜灯市,在长安也很轰动,他们诛鱼之功未见宣扬,保护鱼党之举却要申斥,大家都知道这些人跟他的私交很好,因此,也成了他青云之途的阻碍。
  另一件使他烦心的是霍小玉的病,时好时坏,几乎是每天汤药不断,把他们的私蓄淘去了一半。
  到了夏天,霍小玉的病稍有起色,但是李益留作活动前程的使费却已所剩无几了。
  这一点他还不愁,因为他知道今年的情况,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好缺了,除了郭家兄弟与秦朗,别人都对他放而远之,不大敢沾惹他。
  郭秦两家在长安炙手可热,但对他没多少邦助,因为吏部的夏天官原来是刘希暹的党人,已经被眨黜免在狱,继任的殷天官则是以直廉而知闻的诤臣,以前为了吏部勾结权监,把持选务以遂贪墨之欲等种种不法情事,曾经上表痛揭而自身的遭遇。现在继掌吏部,正以大刀阔斧的手段重加整顿,把以前经手的人员,以及文案胥吏等都加以更顿,发表声明,杜绝一切活动关说,今后吏选之进行,完全秉公处理。因才而任派。
  这位初唐名将殷开山的后人以梗直出了名,办起事情来的确很认真,这种作风更是博得朝野一致的喝采。
  汾阳王对殷天官很敬重,自然不会去为李益说项,秦朗与郭威、郭勇两兄弟也不便在这件事上置啄,何况开了口也没用。
  李益自凭才具,倒是不怕跟人比较,因为他经史娴熟,对于鱼盐河利等经世济时之学,也有着一套独特的见地,考也好,问也好,都难不倒他的,对于吏部的这一番改革,他是深表欣慰的,只是遗憾来得太迟,他以前为铺路所做的人情都冤枉的化费了。
  唯一感到高兴的是不必再为今年的秋选而张罗使费了,原来准备的钱也可以放心使用了。所以霍小玉病中的使费虽巨,也没使他感到不便。
  而且迁出王府旧邸后。他倒是真的节省得多了,宅子的产权现属贾飞,不必再付租赁之费,宅子也小得多,有浣纱与李升祖孙两人,足够照料的了。
  他为了要殷天官心目中造成一个好印象,更是深居简出,连一般酬酢都很少参加。
  一个夏天平平静静地过去,他老早就在吏部挂了号备选,重新膺策问口试,因为殷天官对未经派放的陈员,虽经吏试,都不予承认,一切都从头来过。
  李益试过后,心中很得意。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条陈都做得很有力,切中时弊,很有见地。殷天官对这个名士本已十分注意,在口试经济时,对他的陈述非常满意,频频点头,相信必然会有个很好的安排的。
  因此从吏部应试回来,他踌躇满志,霍小玉的身体这些日子也好得多了,治了几味小菜,列治闺中,等候着他回家,浣纱侍候他洗过澡后,霍小玉先端上一盏用井水浸过的桂子绿豆汤,然后笑着问道:“十郎!考得怎么样呀?”
  李益笑道:“没问题,有问必答,祗见天官点头,没有一字批驳,十道经济策疏,我也是一挥而就,殷天官是拿着卷子发问的,上面密密重圈,可见他十分激赏。”
  霍小玉放了心,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就好,否则我就会愁死了,一场病把你用来活动的使费化了一半,要是耽误了你的前程,我会恨死自己的。”
  李益握住了她的手:“小玉,别这么说,你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你,我觉得什么都不需要了!”
  霍小玉让他握着手,心中感到无限的甜蜜与满足。浣纱也在一边笑着,气氛中充满了和悦安详。
  送上一杯茶让他漱口,浣纱才笑道:“爷!您出去这一天,小姐就像个热锅上的蚂蚁,转前转后,大门口总共来回跑了七十九趟,您没看见地上的灰尘都不见了,那都叫小姐的鞋底给擦乾净了。”
  霍小玉瞪了她一眼道:“鬼丫头,就是你的记性好,数得那么清楚,我急你不急,你跪在观音菩萨的像前烧香又是干什么?”
  浣纱红了脸道:“那是夫人留下的,早晚一柱香,夫人在的时候,说把观音大士给我们留下咽邪消灾,保佑我们家宅平安,要我天天记得准时上香,不可简慢!”
  霍小玉笑道:“那只有早晚一炷香就够了,你今天一共烧了几炷了,香棒还留在香炉里呢,你自己数数看去。”
  那是一尊白玉雕的大士法相,供在一个檀香木座里,原本是设在郑净持的佛堂中的。
  搬出别墅时,郑净持什么都没动,就是捧了这座法相,移到他们的新居,就安供客厅中。
  李益在以前是根本不信怪力乱神的,不过在到达长安后,一连几次风雨雷霆惊兆的发生,都是在他矢口盟誓之间突然而作,虽然心中仍以风雨无常来解释,但也默认冥冥中似乎真有一股力量在监视着众生万物一言一行,操纵着人的兴衰盛灭,因此就改变了。每逢朔望,只要记得,他也会去烧上一柱香,磕上几个头的。
  今天一大早出门赴选,他倒是诚心诚意的烧了柱头香,记得清清楚楚,把炉中的残梗都拔清了,可是现在那一具石炉中已插满了线香的竹签,知道这必定是浣纱不住地在神灵之前,为他默祷祝福,心中很感动。于是也抓住了浣纱的一只手道:“你们都太为我操心了!”
  霍小玉似乎有着无限歉咎:“十郎!我很内咎,因为你完全是受我的牵累,否则你去年就可以高选赴任了,如果今年再耽误你一年,我就不知道怎么才好了!”
  李益忙道:“别傻了,怎么又会跟你有关的呢?”
  霍小玉道:“你不说我也知道,我叫秋鸿出去打听过,去年夏天官原本有几个好缺要给你挑选,可是我的大母衔恨我们母女,叫王德祥在吏部活动,把那些缺硬挤出来让给别人。
  要不是因为我,你不会白白的耽误一年的。”
  李益道:“连我都不知道有这件事,秋鸿怎么知道的?”
  “吏部的人得了好处,怎么会告诉你呢?”
  李益想了一想,忽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去年未获选是运气,因为夏天官跟鱼朝恩过从很密,去年所放的优缺,有一大半是鱼朝恩指派的,殷天官正在彻查旧案,详究历年简放外官跟鱼刘党人的渊源,要来一次大兴革,即使我去秋获选,恐怕也做不稳。”
  “那不同,你是凭真才实学考出来的功名。”
  李益苦笑道:“人情大似天,虽有真才实学,未必就能得偿素志,倒是今年希望大得多。因为人事兴革,去年的优缺会空出一大半来,我补上的可能很大。去秋获选最好的缺也轮不到我。”
  听他这样一解释,霍小玉的心情放宽了,忙问道:“这么一说,今年你是很有希望了。”
  李益张口欲言,但心情已沉了下去,浣纱不知情,抢着接口道:“那是一定的,爷在除去鱼朝恩这件事上尽了很大的力,虽说圣上不便明彰其事,但心里面一定记住爷,此番不是又自然又不现形迹的就把爷放出去了。”
  李益轻轻一叹:“浣纱!没有这么简单的!”
  浣纱道:“怎么!莫非有人冒了爷的功劳,那也不太可能呀,圣上自己在那里,亲眼看见的。”
  李益有点愤慨地道:“人在借钱求人的时候,好话说尽,什么条件都答应,达到目的后,要他还钱的时候,毛病就来了,以前一点对不起他的地方全部记起来了!”
  浣纱道:“爷!难道皇帝耍赖债,不可能吧,他对翼国公府跟汾阳王府约两位世子,不是好得很吗?”
  “他们又不同,朝廷的安危还赖着他们去维护的!”
  霍小玉一直在旁听着,这时才开口问道:“十郎。我一直不知道朝廷对你们的态度!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那来的我们?”
  “我是说圣上把你跟贾大姊、黄大哥他们看成一路了,对不对?”
  “那倒还不至于,只是知道我是他们的朋友,多少总要受点影响,郭威两次为我荐举,圣上都支吾过去了。”
  “为什么呢?”
  “主要是为了他们掩护的那一批鱼朝恩的部属死士,其中有一些罪大恶极,刑当处死,可是他们都躲在江南,在黄大哥与贾大姊的保护下,逍遥法外……”
  “那不是皇帝自己答应免罪的吗?”
  “话是不错,但那是在君权低落的时候,现在大权尽在掌握,皇帝就记起当时所受的委屈了,尤其是一一告状求雪冤的苦主太多,都是要求缉凶的,缉凶行动在贾大姊手头就被打了回来。”
  “当初既有密旨赦罪,就不该出尔反尔!”
  “皇帝解释不一样,他赦免那些人的叛逆罪,除在征伐之际,杀人者死这是千古不移的铁律。”
  “那些人只奉了鱼朝恩之命而行凶,首恶既诛,从逆可恕,皇帝的器量也太小了。”
  “有几件凶案与鱼朝恩无关,完全是那些人自己私下犯的罪行,因为身居鱼朝恩的幕下,有司不敢过问,现在鱼朝恩垮了,旧案重提,也被贾大姊打了回票。”
  霍小玉想想道:“这就是贾大姊的不对了,她不能为了江湖道义而包庇凶犯,藐视王法,江湖道义也不是不讲理的,会道与义谓之正,总要在人情事理上说过去才行呀,难怪朝廷会不高兴。”
  李益不禁一怔道:“对呀!我竟没有想到这一点,否则我写给贾大姊的私函上也应该提一提,请她执行正义,也应该把案情清理一番,如果不是受鱼朝恩指令而杀的人,就应该加以惩处,以令含冤屈死者瞑目!”
  霍小玉道:“你现在写还来得及,案子可以到崔相公那儿去打听一下,列举事实,请贾大姊也调查一下,就地加以制裁,也可以使大家对江湖人的看法改变一下。”
  李益仔细地想了一下,忽又叹道:“算了!如果是在平时,我还可以进此一言,正当我自己在进行秋选之际,我就不该写这封信,那变成我在干预他们江湖人的行事而求自利了!”
  霍小玉道:“事情只有该做与不该做,你何必去考虑这么多,尽一个规友的责任,这本来就是你该做的。”
  李益笑笑道:“贾大姊虽然不在长安,但神龙帮的耳目并没有撤离长安,此地发生的一切他们都清楚,假如是该做的,贾大姊早就做了,我们不是江湖人,更不够资格去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江湖人,还是少管事吧!”
  霍小玉听了沉思片刻后方道:“说得也是,我们现在听见的只是一面之词,也许事情另有曲折,非我们所能知,还是别去管它,浣纱,我们为爷备下的接风酒呢,快去搬上来。”
  李益笑道:“不过才一天两天还接什么风!”
  霍小玉轻叹一声道:“也不是接风,更非洗尘,自从搬到此地后,我们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不是你有事,就是我病着,难得今天我精神好一点,爷应选试也很顺利,我们应该庆祝一下。”
  李益笑道:“我的事没什么庆祝的,左右不过是这么回事,好缺坏缺,总能派上一个,在殷天官主掌吏部时,任何人情都用不上,是真才也不会被埋没,倒是你身体好起来,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快把酒摆上来。我们好好地喝一下,很久没有舒舒坦坦地谋一醉了。”
  浣纱笑嘻嘻地去到厨下把酒菜都搬了来,一样样地摆上,李益一看案上都是些时鲜菜蔬。用许多小素瓷碟子盛着,无论是色调、香味,都淡雅宜人,不由笑道:“浣纱,你的烹调也进步了!”
  浣纱道:“我那有这么好的本事,都是小姐弄的,一个下午她就在厨房里忙着。”
  李益一皱眉道:“小玉,你怎么又劳累了。”
  霍小玉用手掠掠鬓角的乱发道:“累倒不会,只是恼人的心焦,反正闲着没事儿,不如找点事情做做。”
  傍着李益坐下了,浣纱为他们斟好了酒,退过一边,李益一见只有两副杯筷,忙道:
  “浣纱!你也来吧,家里一共才三个人,还要分两席开,不是太费神了吗?”
  浣纱笑笑道:“我今天是斋戒日。”
  李益一皱眉道:“今天是什么菩萨的生日?”
  浣纱摇摇头道:“都不是,我吃的单日斋,今天初九,刚好是斋日!”
  李益轻声一叹道:“你把斋戒的意思弄明白了没有?斋戒并不是不吃荤腥、茹素而已,而是什么都不吃,只饮水以涤肠,是释家戒欲之道,斋戒一语,出于寺庙兰若之中,他们终年茹素,又那用齐戒呢!”
  浣纱道:“这个我可不知道,别人都这么做……”
  李益道:“那就更不通了,斋戒一定要有目的原因的,很多高僧在深思佛理坐关的时候,举行斋戒,为的是能抑制口腹之欲,驱六贼而使慧根生,禅心定,冀能有所得,你又为的是那一门子?”
  浣纱道:“我只求菩萨保佑爷的前程远大,保佑小姐身体康泰,因而许下的愿。”
  李益肃然道:“这就不对了,我不愿意干预你的信佛,但必须要纠正你的错误观念,因为你这种信仰就等于做买卖,而且是强行买卖,菩萨还没有答应你准不准,你就许下了愿,似乎非要菩萨答应不可!”
  浣纱道:“那我怎么敢呢?许愿归我许愿,能不能真获得菩萨保佑是菩萨的事,我并没有强求之意。”
  李益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在外面酬酢相互劝饮之际,常有一些强行劝酒的人,上来就说:『某某,我敬你一盅,先乾为敬了!』然后他自己就乾了那一盅,也不管对方的酒量如何,是否喝得下这一盅,受敬者如果能喝,倒也没什么,但对方如果量很浅,拒绝已迟,因为他已经先喝了,不喝是瞧不起人,喝下去又受罪,这种事在酬酢场中屡见不鲜,每每造成很尴尬的场面,这与你许愿礼佛又有什么分别,信佛是对的,但只为修己而不应有所求。”
  霍小玉也道:“浣纱!爷说得不错,茹素礼佛,是表示虔敬,但千万不能对神佛有所求,那是最愚蠢的行为,菩萨如果真有灵,也不会听你的,有一个故事不知你听过没有,一家姑嫂二人,嫂嫂很虔诚,终日念经烧香拜佛,他的小姑却是个傻丫头,有一天她问嫂嫂念经有什么用,嫂嫂说整天念经就可以得道成佛,白日飞升,小姑也想念经,嫂嫂因为她太笨了,就跟她开了个玩笑,那时小姑正在井边洗衣。手持木杵捶衣,告诉她说她念的是棒捶经,经文只有棒捶二字。小姑也信了,每天无时无刻,口中不断地念着棒捶,棒捶,结果她一片至诚,终于感动了上苍,有一天天降祥云,那小姑就登云而去!”
  浣纱听得神往,忍不住问道:“真有这回事吗?”
  李益笑道:“那有这种事呢,不过是用这个故事来告诫世人,礼佛但在心虔!不拘形式,故而俗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杀猪的屠夫,满手都是血腥,从来也没吃过素,更无所谓诵经礼佛,但只要一念至诚,照样也可以立地成佛!”
  浣纱道:“那我们持斋茹素都是没用的?”
  李益笑道:“茹素之意为戒杀,是体行佛门慈悲之旨,并不是求佛登仙必行的手段,这都是一些愚夫俗妇,不明佛理,看见僧尼不食荤腥,就以为是成佛之途,舍本而逐末,其愚不可及也,严格说起来,这是走火入魔的行为。”
  霍小玉道:“爷!这话我不同意,吃素多少也有点好处的,因为菜蔬之类,烟火气较少,常年茹素者,可以清心寡欲,也算是一种长寿之道。”
  李益道:“这话听起来有理,却不可深究,如果人人都清心寡欲,人伦之念必淡,也许自己可以多活十几二十年,但后代子孙却越来越少,终致绝种……。”
  霍小玉红着脸道:“十郎!说说你就不正经了!”
  李益哈哈大笑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是圣贤说的话,可不是我一个人创出来的,小玉,你知道我最怀念的是什么吗?”
  霍小玉斜睨他一眼道:“谁知道你心里转的是什么主意?”
  李益道:“我此生最难忘的就是去年此时,在花园里的八角亭上,你为我设的醉月宴!”
  李益还在笑着,但笑意中已有些苍凉,轻叹一声:“两鬓如霜垂老日,回首长安少年游,今月还如旧时月,昔日红颜共水流……”
  霍小玉感染了他的萧索,幽幽地道:“干吗要这样消沉呢,我们还有很多在一起的日子。”
  李益苦笑道:“但是你我都不复有去年的心情了!”
  霍小玉道:“不!我觉得还是可以重寻旧欢的,这里的园子虽然比不上那一所大,但也有一片花圃;更难得的是小桃种了一片竹子,我们把酒菜搬到竹林里,因为家里有事,我没叫人去清理,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