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txt 孟获立志传 (全) 作者:吴宇林-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青靠在火炕的另一侧,叹息一声:“胡子,你太不思进取了。”

  “我这叫稳重。”

  “你之前不是说要帮金环他们争取个功名,然后就回南蛮去么?我看你还是不要掺和他们的事情了,找个机会撤吧??斗心机你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不要小看我,你知道我师父是谁么?”我很牛地拍胸脯,掩盖自己的心虚,阿青说的有道理,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没占到什么便宜,何况我这个刚刚入门的徒弟。在这种高手云集的最高政治舞台上呆着,我的生存几率确实不高,但是,物质享受、高贵虚名还有伙伴朋友们的期望,让我无论如何不敢去想退隐的事情。

  换句话说,我被汉朝贵族的生活方式俘虏了。

  虽然古代技术硬件跟现代没法比,没有辣椒淋浴空调游戏机互联网等“生活必需品”,但贵族们享受的“软件”太厉害了,在汉朝当个王爷,还是比在现代当个穷人舒服得多。

  小皇帝“扬旗”之后,无数各种名号的官吏来投,其中包括一些宫中的管事。小皇帝指派了一个老宦官和一个老宫女给我做管家。

  我本来非常讨厌不男不女的宦官,但这位老宦官老张实在是机灵,没法子赶走。老张从一开始就看出我不喜欢跟他接近,索性根本不在我面前出现,只是默默做事。有他管理,我这座由吴郡朱家赠送的豪宅立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上睁眼到晚上上床,我的每一种日常活动都有一组妙龄少女专门负责服侍。如果不是我怕阿青,坚持自己穿衣洗漱,完全可以一动不动地度过一整天,而且是被八个高挑姑娘用软兜抬来抬去的忙碌一天,一点都不闷。后来我于心不忍,两个月里给老张加了四次月钱。还是蒲元出于妒嫉提醒我,老张管着我王府的开支,从中有不少油水可捞,我才算良心稍安。

  相比之下,这个老宫女阿红就非常可恶,虽然她脸上也是恭恭敬敬,但可以让我很明显地感觉到,此人觉得我就是个土蛋,平时各种礼仪谈吐上经常给我挑错,不但吹毛求疵而且很没有礼貌。最可气的是,有一次我心血来潮,辛辛苦苦花了两天时间,给我和阿青设计了大王王后礼服,用黄色的绸缎,上面绣金色的麒麟和孔雀,她看了一眼居然扔了回来:“大王那么喜欢黄色,干脆穿件白衣服跳进粪坑算了。”

  (那是黄色么?那明明是金色!金色!)

  可气的是,阿青对这个“红姨”居然相当崇拜,整天跟她一起研究古代女人经,什么各种头发的梳法、首饰的戴法,衣服花纹的优劣判断等等。我只好忍气吞声,每天当她不存在。红婆婆却有着诲人不倦的精神,看直接跟我说没效果,就通过阿青来修理我,怎么穿戴,怎么站,怎么坐,接待属下时用哪间房间什么器皿,接待同僚的时候又用哪间房间什么器皿,诸如此类。红婆婆倒是不管我和蛮子兄弟们怎么相处,可是这批家伙也都有了小皇帝指派的“管家”,除了兀突骨、忙牙长这两个真正的粗坯,别人都热心汉学,整天高冠大带,偶尔还能来两句“子曰诗云”什么的。

  这天下午,我和阿青并排躺在凉亭里乘凉,周围六个丫环给我们扇扇子,阿青问我:“胡子,你很久没说回南蛮去之类的话了。”

  “你舍得走吗?”我懒懒洋洋地反问。阿青嘴里叫我懒虫,自己却比我更过分,简直是二十四小时一根指头都不动。

  “舍得。”阿青咬咬嘴唇,“这么多姑娘每天围着,我实在是信不过你。”

  我想了想,说:“现在还不是退隐的时候。”

  “你当初是为了帮助金环三结他们求功名才留下的,现在他们都作了太守。你又不是皇帝,这样也算仁至义尽了。”

  “但是现在天下很动荡,不光是中原混乱,咱们自己伙里也很乱,我走了,小皇帝对付他们怎么办?”

  “你擅自派人夺了荆州五郡,确实像个军阀,小皇帝没生气么?”

  “这种事情自有江湖规矩,小皇帝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我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不过小皇帝也不简单,所以我还是需要再坐镇一下,摸清他的心思,免得咱们的兄弟们吃亏。”

  阿青坐起来,严肃地看着我说:“胡子。”

  “啊?”

  “你堕落了。”

  “错。我这叫做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廿四章 孟获妙计安天下 「本章字数:2371 最新更新时间:2007…01…01 01:02:00。0」

 

  运气真是一种古怪的东西。

  当初我拼死拼活、绞尽脑汁地要一战成名,打来打去却永远不成名,当我腐化堕落变成寄生虫的时候,我在军事上的运气突然转了。

  203年初夏,我闲得百无聊赖的时候,驻守长江防线的黄忠又派来信使,报告说发现大批逃亡的周瑜士兵,请求出兵趁机去占点便宜。黄忠还送来了几个职位较高的下层军官,我叫来一审,原来许昌一战,周瑜军也是惨胜,最大的损失是许昌里囤积的粮食全都毁之一炬。军中缺粮,负责豫州徐州的鲁肃只能尽力保障追击曹操的精锐部队,质量较差的降兵和新编部队很难保障。现在到了夏初粮食最艰难的时刻,部分军官比较贪渎或者昏庸的部队陆续断炊,他们害怕受罚不敢上报,就搜集些树叶秕谷之类的东西做粗粥来应付。实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许多士兵开始逃亡。

  粮食我有,荆州五郡有刘表军大量的存粮。我立刻带领一万南蛮精兵北上。我跟阿青说这次不带她去了,阿青居然没有反对,只是说了句:“我帮你准备铠甲。”

  五月初七,大军轻而易举地收复了庐江。说是“收复”,其实是周瑜军让给我的,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守,只是我军推进得快,众蛮子想着为他们崇拜的皇帝建功立业,赛跑一样地往北冲。我怕他们仓促投入交战吃亏,快马追上金环三结的前锋时,他们已经开始攻城了。我发现我军连云梯都没准备,愤怒地喝问:“金环三结那个王八蛋在哪里?”众蛮子兴奋得嗷嗷叫,没人听到我在问什么,只有一个老成些的指指前面,我才发现我的先锋部队长官,正率领几百人的敢死队扑通扑通跳进护城河。

  现在是初夏,庐江的土城上次打仗损毁了一些,修补得马虎,土砖每经过处理,外面长了许多小灌木。金环三结这个莽汉的战术就是组织一批敢死队顺着这些灌木往上爬。

  我立马城下,看着几百个赤裸上身,嘴里衔刀,单手举盾牌的家伙像猿猴一样嗖嗖地爬城,突然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走运的是守军箭矢不密,众蛮子身手之敏捷又是汉人没见过的,他们目瞪口呆的功夫,这帮家伙已经爬了上去。金环三结光着膀子,夺下周瑜军一面军旗,从裤裆里掏出我军大旗绑了上去,就站在城头摇摆。城下蛮子们发出排山倒海的呐喊,滚滚而上,庐江城就这么破了。

  原来我军咬上的只是周瑜军的后卫,算是打了一个小胜仗,杀死两三百人,俘虏了八百来人。我先公开赞扬一下先锋军的英勇,然后关起门偷偷训斥金环三结胡来:“老子教给你的兵法呢?有不准备器械就攻城的么?”

  金环三结倒也老实:“老大我错了,到了城下一擂鼓,我脑子一热就什么都忘了。”

  “他妈的下次你怎么办?”

  “北上许昌!我看死小白脸的部队都是孬种,我的部下就能打到那个什么河水!”金环三结完全没有吸取到教训。

  我正盘算要不要北上许昌的时候,负责指挥侦察兵的蔡狗焦急万分地跑来报告说:“周瑜的十万河北铁骑已经过河南下!”

  这年头没有Google,信息不发达,出兵都爱吹牛,我这次一万多人北上就敢号称五万,所以周瑜的十万铁骑估计最多也就两三万的样子,赵云更判断说:“按照我们审讯周瑜军俘虏的结果,周瑜再怎么搜刮,也凑不足一万骑兵作战用的物资。”

  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不敢去碰,一旦我攻不下许昌,然后被迫在野战中对付大队骑兵,我军这些步兵在平原上绝对不是人家对手。

  “咱们按兵不动,让江南调一些小队人马虚张旗号往北来,显得我军源源不断的样子。”我说出我的想法。

  “云请求率本部骑兵,去试探一下敌军实力。”赵云还是不服。他的部队因为运送马匹过江的关系,虽然是骑兵却落在了后面,错过了庐江之战,很有点不爽。

  “一千对十万?这可不行。”我不敢答应他,军马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赵云部下的一千好马,可以说是我手头全部的家当,我舍不得拿去冒险,何况是一比一百的奇险。

  “云之所部,足以以一当十!军马耗费粮草极巨,周家骑兵,绝没有一万!”看来“赵云一身都是胆”这句话倒是有根据的,这家伙貌似老成持重,其实一把年纪了比他妈的金环三结还冒失。

  “咱们等等。”

  于是,我军就没再前进,周瑜似乎也不想在水网地带跟我从他那里抢来的、装备了大型弩机的战船遭遇,没有逼近,部队到了许昌就停住不动了。

  过了一个月我才知道,这“大队骑兵南下”其实是唬人的,周瑜军粮马料都不充足,他的主力都在河北就食,这一次只是虚张旗帜散布消息,不过现在秋粮已经开始收割,许昌军得到了一些补充,估计是没有便宜可占了。

  我气得狠狠骂了负责侦察工作的蔡狗一顿,这小子升了官之后堕落得比我还严重,整天酒气熏天的,要不是看在死去的蔡猫份上,而且不好意思公开承认失败,早就把他换掉了。

  我的北伐严格地说来,从战术上是一个平手,从战略上我更是输了一招。但我毕竟从平袁绍、败曹操的周瑜身上又咬下了一块肉。我召集部下的王粲等一群文官,让他们写一篇诏书,炫耀一下我军的英雄无敌,号召天下人拥护汉室,反对周瑜。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我本来只想要一篇官样文章,给这次战役扣一个“胜利”的帽子,也算对朝廷和部下们有个体面的交待。这批荆州名士却给我弄出了一篇数千字长、骈四骊六的长文,虽然好多典故我都不懂,但读起来果然气派十足。

  听完之后,我忽然有些疑惑,问王粲:“我有些没懂,你刚才好像说了什么垓下山风、燕然石刻之类的,难道是说这一仗是我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当然是我军大胜!”王粲看看我,突然迷惑起来,“大王这么问,难道这一仗咱们输了?”

  “你连这一仗输赢都不知道,这些文章是怎么写的?难道你没有采访一下参战的将军们么?”

  “写文章跟将军们有什么关系,不过这篇讨伪齐王周瑜的文章,我倒是请几位同僚看过了。”

  我知道那些军官武夫跟王粲没什么共同语言,他说的“同僚”就是甘宁在荆州搜罗的那几个“名士”外加我的饭桶秘书步骘,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懂得军事的,随口问了句:“他们怎么说?”

  王粲得意洋洋地说:“一字难减,一字难增,文章气韵,浑然天成。”

  第廿五章 赔了婆婆又折兵 「本章字数:3148 最新更新时间:2007…01…01 16:36:04。0」

 

  文人们大肆吹嘘一番,虽然遭到军人们私底下嘲笑,却也有一点宣传效果。毕竟天下识字之人中,懂军事的少,看不到战略上的东西,只能看出我军占了周瑜一座城。王粲的假新闻散布出去之后,我军名声大震,有许多北方的士族文武来投,包括一些原来袁绍势力中的二流人物,可惜还是以武将为主,没有一个智力超过八十的。

  最离谱的投靠者是我的“亲戚”。

  拖家带口的上千人,大模大样直接跑到我的王府,就要往里搬家。我的部下们当然要赶,这帮不速之客也不害怕,老老小小的一起大哭大闹,说是我的亲戚,说我发达了就不认亲戚了云云。我的卫兵都是银坑峒的,见这帮大王的亲戚都是生面孔,当是骗子,下手更重。恰好赵云保护阿青出城跑马,回来时看到,喝住卫兵,问了情况,赵云飞奔来报告我:“大王,你的许多亲戚来了,快去迎接!”

  “我爸爸来了?”

  “不是,是你太叔公他们。”

  “太叔公?”

  “小获获!”“不劳!”被赵云拉着走出门外,我差点吓得掉头就跑,一大班衣衫褴褛、操古怪方言的汉族老头亲热地冲我张开双臂,活像《生化危机》的场面。

  这时我看到阿青站在这群丐帮身后,强绷着脸跟几个最老的老头聊天,再看赵云,这老实人居然一脸坏笑,我低声问:“我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会无聊到雇一帮乞丐来耍我吧?”

  “他们真的都是你的亲戚,那几个最老的,你就得叫太叔公。”赵云终于点破了谜底,“他们是邹县的孟轲后代,来投靠你的。”

  “我……我……”我没法子,走到几个最老的老头面前行礼,不知道说什么好。

  其中一个微笑着拿出一卷巨大的布,另外几个人过来帮忙展开,却是孟氏族谱。其中一支墨迹崭新,以“孟二狗”开始,此人后面原来的注解被涂掉,改成“迁至南中”,接下来胡乱编造了两代,就出现了“孟获孟不劳”的名字。

  老头们冲我微笑,齐齐伸出一只右手,至于是“请看”,还是“付钱”,就随便怎么理解了。

  江北的周瑜一边消化新占领的地盘,一边扫清残余敌人,我的地盘上暂时一片平静。

  我不是笨蛋,知道周瑜还会再来,剩下的时间不敢荒废在舒服的王府里,东奔西跑地忙着消化大批新吸收的地盘,训练士兵,准备武器,以便保卫疆土。现在我已经放弃了从前“为了天下苍生让出地盘”的想法,即使是对于一个独裁者来说,地盘不是那么好让的,每个势力都是由许多许多不同的人组成的,“和平”并不是权力者中间的主流理想。我可以想想,我宣布交出权力换取和平之后,包括小皇帝、刘备甚至甘宁在内,许多人都会立刻跳出来要求接管权力,并且自信满满地可以击败周瑜。至于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死,他们是不在乎的。

  于是,我只能继续扮演权臣,为了我的势力而日理万机。

  这种生活听起来很威风,其实真是累死人。我最头疼的是应酬。步骘充当我实际上的人力资源总监,掌握所有来投奔我的“名士”“名将”们的情况。但这好几十“名士”“名将”中间,只有一小部分我听说过,而我听说过的这些也都是那种鸡肋人物,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也没有。

  我当然已经不再相信演义小说对三国人物的评价了,但判断一个人到底有多大能力,实在是一项劳心费力的工作。武将还好说,我的兵法知识和战争经验可以帮助我判断对方的大概能力,至于勇敢不勇敢我倒不担心,我的部队里到处都是鄙视懦夫的南蛮好汉,没种的家伙过不了一个月自己就会跑来辞职的。

  文官是最头疼的,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干好一个公务员,这个题目我完全无解,反正王粲等几个荆州“名士”我很不满意,他们除了写文章说道德之外,对于人间事物几乎一无所知,我开始还企图跟他们讨论事情,后来就只跟蒲元朵思商量了。当然,我是绝对不会放蒲元这个贪心大奸臣出去做官的。只好挑选一些说话我能听懂的家伙去上任,书呆子们留在手边,反正他们也不是完全闲着,小皇帝隔三差五就会下个古文圣旨质询我一些事情,正好交给他们去回复。最令我吃惊的是,他们完全不觉得写这种空对空的废话文书无聊,反而觉得很光荣,因为这些东西会做为皇家档案的一部分,永传后世。我本来想提醒他们之前两百年的皇家档案都在洛阳毁掉了,但终究没有说。

  除了没完没了地宴请、面试、接见下属,我主要精力用来培训我的蛮子部下们,每天吃完晚饭给他们上一个时辰的兵法课,第二天早晨还要每天上朝。兵法这种东西对于缺乏战斗经验和战史知识的人来说,学得非常辛苦,现在想想,我在这方面其实是天赋异禀,毕竟我比古代人多了两千年的历史知识,学习兵法事半功倍。我学习甘宁的法子,把来投靠我的孟氏族人中精壮的部分也编入部队,看在我的面子上,我的南蛮部下们对这些“大王亲戚”相当尊敬,而这些山东骗子身体和头脑都相当出色,填补了许多中下层军官的空白。最让我高兴的是,也许孟轲的后代智力确实出色,也许是他们跟南蛮人混得比较熟,这些孟家军官的南蛮话都进步神速,指挥南蛮士兵几乎没有语言障碍。

  我从早忙到晚,阿青当然不满,不过我也没法子,我不去不行,这个小皇帝很不好对付。不知怎么搞的,他在吴城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在朝廷上的时候还好,我一不在,我的嫡系们就要吃亏,然后跑来找我告状。偏偏我这边没有一个擅长官样文章的智囊,跟小皇帝文斗我就没有占过一回上风。我的办法只有在朝廷上一坐(不是我摆谱,汉朝时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跟皇帝议事时都有座位,不用站着或者跪着),所有跟我有关的事情的汇报和处理,无论双方说什么,我都是双目直视奏事者,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直到小皇帝问我怎么办。如果之前步骘朵思他们知道风声,就会编造一套说法教给我,赵云虽然对我仍然没有从前亲热,但只要我请,他就会参加我们这个小团体每晚的密谋。如果有现场的说法,我就按照原定的方针来背台词;如果没有,我就说我要回去想想。小皇帝在谁是老大这一问题上还是很有原则的,只要我在场,他就一切听我的。要回去想想?可以,需要多久想多久,想好了跟朕说一声。

  当年秋天,曹操在泰山附近再次被周瑜击败,曹操自杀,周瑜杀尽曹、夏侯两族。眼看着死小白脸迅速平定中原,估计他休整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对我们动手了。

  我如此英明神武,自然知道“把战火烧到敌境”这个最佳战略,决定先动手给周瑜一下,就算不能扰乱他秋收,至少也要消耗掉他的元气,让他无力来打我。

  我出兵第二次北伐,目标指向许昌,同时让小皇帝传旨刘备攻打樊城,配合我形成一个针对司隶地区的钳形攻势。为了监督刘备好好打,我让忙牙长带三千人马去配合他作战,其实是做监工。说实话我非常担心刘备拉拢士兵的手段,虽然我不放心忙牙长的独立指挥能力,但这小子对我的忠诚度却是最高的,担心这个笨蛋把我的军队害死,我让步骘跟着去,谁知这个胆小鬼畏敌如虎,苦苦哀求说他还有若干正在吃奶的孩子,实在是不能去,树皮婆婆请缨同去,说是自己能鼓励士兵作战。我一时糊涂,答应了。

  十月初四,忙牙长一个人骑快马跑了回来。

  “老大,我身上塞着……树皮婆婆的信。”

  “树皮婆婆发现刘备有问题,送来密信告急么?”朵思急切地问。

  忙牙长说了这句话,就昏了过去,我摸摸他头,发现这根废柴一路赶路急了,中了风寒,正发着高烧。

  我从忙牙长身上搜出那封信一看,却是刘备和树皮婆婆联名写的,说他们发现襄阳军兵器不足,认为现在北伐周瑜胜算不大,想推迟出兵的日期,跟我商量,忙牙长将军顽固不化,不管具体困难,死活逼着大家按时出兵,他们怕激起兵变,想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自作主张夺了忙牙长的兵权,把他送了回来。

  朵思一脸迷惑:“奇怪,婆婆怎么会跟老刘那个猥琐汉人混到了一起?”

  我拍拍他的头,沉痛地说:“小鬼,今天我告诉你一句话,你要记住……”

  “什么?”

  “女人是老虎。”

  “以前你跟我说过,可是女人……婆婆就是女人啊。”

  “那句话上次我没有说完,完整版是这样的,如果说女人是老虎,不要脸的男人就是武松。”

  第廿六章 风雪故人来 「本章字数:4661 最新更新时间:2007…01…01 22:05:31。0」

 

  刘备拐带树皮婆婆,给我造成了一大堆麻烦。首先是朝廷里的局势更加微妙。小皇帝的几个跟屁虫大臣异口同声地认为刘备这是老成持重的做法,也是一心为国,反对我撤职查办双规双开的主张。小皇帝在一边频频点头,不过我却能从他的表情上,读出他对这些吹捧刘备之辞并不以为然。我恍然大悟,刘备跟小皇帝早有默契。小皇帝不是笨蛋,他未必信任刘备,但势力中多一股力量,制约我这个权臣,却是他喜欢见到的。

  其次,我的军心居然因为这个老巫婆的出走而动荡起来,金环三结他们纷纷跑来告急,说南蛮士兵们听说树皮婆婆去了襄阳,都在传说各种“内幕”,最离谱的一种是说树皮婆婆算出长江里面有条水龙,已经沉睡了八百年,今年八月初八水龙苏醒,长江南北八百里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