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破山河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闹腾了大半夜。李卫也有点困了,最后挥挥手,甩给一句话给另一个战士:“替我继续好好教育他,不论你用什么招,包括**教育,之总不能让他睡觉,直到我们出发前,他都不许闭上眼。”
司徒益师长好像看怪物一样望着李卫打着呵欠收拾下武器装备,闪到隔壁,一会儿功夫就传来如雷般的呼噜声。
“师长。你看?!”另一个战士叶青求援似地望向司徒益师长。
“他咋说。你咋办!小叶,你就辛苦一晚吧,我先去休息。”司徒益肩膀一耸。搭着棉军衣闪人了。
几乎十多个小时没合眼,又困又乏,龟田信长少尉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土八路吃错药了吗?为什么这样折腾他,他困的要死,但稍有睡意,就是一碗凉水浇得他一个激灵,这些中国人倒底是怎么了,就算是不打算问他口供也不能这样折腾他,龟田信长少尉心里直叫这个冤啊。
叶青不折不扣执行了首长授权的带个人主义恶搞形势的疲劳审讯方法。跟这个日本鬼子大眼瞪小眼耗了一个晚上。
村里幸存地一只公鸡在劫后余生的第一天清晨发出嘹亮的报晓啼叫。
应司徒益师长之邀,李卫作为外援暂时编入警卫班,护送司徒益师长到麻田镇的八路军总部报到。
那个整整一个晚上都没合夜的日本鬼子被捆上了马,连抗议的精神都没剩下,上眼皮直打下眼皮,可是换了班的常成依然没有让他睡成。
经过两天的奔液,终于到了麻田镇地八路军总部,日本鬼子少尉俘虏转交给特工科,科工科的同志们刚把这个三天没合眼的日本鬼子提回去。还没拉开审讯架式,龟田信长少尉立刻边哭诉着边把什么都招了,只求一句能好好睡一觉。
特工科的同志们面面相觑,这么合作的鬼子简直是绝世珍品,觉悟真得是不一般,找来医生检查了一下这个睡成死猪似的俘虏,没发现什么外伤,为了这事还专门找了一趟到八路军总部报到的司徒益师长,司徒益支支吾吾扔了一句“是手下警卫班的几个战士长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劳。”便再没别的话了。
“光凭思想教育,就能教育地鬼子能有这么高地觉悟!~”特工科地干部郁闷了,没见用刑啊,难道鬼子吃错药了?!
李卫把司徒益师长护送到麻田镇,告别司徒师长准备从军部出来时,却意外的遇到了军工部的刘部长。
“小李子,先别归队,跟我回兵工厂玩两天吧,也该算是回娘家吧。”刘托普部长拖住李卫不放,能从百团大战时活着回来已经是奇迹,刘部长直喊侥幸,若不是李卫地真实身份还未调查清楚卡在那儿,他早想把李卫调回来了。
“这个,不太好吧,晚归队可是违反纪律的~“李卫倒是想回兵工厂看看那帮同志们怎么样了,但是团里的纪律可不允许他私自行动。
“没事!~我帮你请假,走,跟我去电报班,我替你请假。”刘部长直接拉着李卫就走。
一道简单的电报发了出去,刘部长一边和李卫聊着,一边等待着回信。
很快三团有了回应,简单的两个字:“同意!~”
显然三团长顾跃对李卫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也没有为难他。
在回兵工厂的路上。
“卫子,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刘部长骑马,跟边上踏着自行车的李卫故作神秘道。
“什么消息?!”
“嘿,咱们这回要造炮弹!已经开始试制炮弹。”刘部长脸上洋溢着笑容,“嘿,去年底那场大战役缴获的武器弹药有不少,经过上级和兵工厂研究。准备开发五零口径的迫击炮弹,配合缴获地大量日式的五零口径的迫击炮使用,咱们八路军就要正式开发和装备火炮了。”
“Really!”李卫瞪大了眼睛。
“Sure!”刘部长点点头。
“那牛B大发了,百团大战时咱们都没炮,打得坚苦极了,有炮就好啊。”李卫地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战友麦当劳被敌人炮弹吞噬的情景,眼眶中湿润起来。
“嗯!这一次一定要让鬼子尝尝咱们八路军自己生产的炮弹的厉害。”刘部长郑重的望向李卫:“这次也是凑巧地很,你回厂里正好可以看到咱们试制的第一批炮弹地试射。”
“好那我就拭目以待!~”李卫重重的点了点头。当初他试制炮弹没有成,而现在兵工厂正式开始研发,他地心情是激动的。
傍晚,李卫和刘部长赶到了兵工厂,黄涯洞不远处的溪流边,许多工人都望见了李卫,他们只是脸上露出笑意点头致意,又埋头做着自己的活。
李卫当然明白这些工人为什么没有热情向他打招呼,这些工人正在溪边利用水流降温合成硝化甘油,在未经过下道工序生产出炸胶和硝化绵前。如果稍有震荡或不慎将会引发爆炸。不主动打扰每一个在岗人员已经成为兵工厂标准纪律之一。
当晚兵工厂收工后,李卫在兵工厂受到了极热烈的欢迎,老李厂长激动的拉着李卫的手。直说:“回来就好,回来说好!”
“同志们辛苦了!~”李卫向着他的手工社班底的同学们打着招呼,就差回应“为人民服务。”
李卫返回兵工厂自然大出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几个月不见嘘寒问暖,自有无数地话要说,李卫地战斗生活,也让那些兵工厂的员工们唏嘘不已,仿佛李卫就是他们的替身,在战场上撕杀着,同时李卫也大加赞扬了八一式步枪和龟甲式手榴弹在战场实战地优异性能。
第二天清晨。兵工厂的全体人员都到了试弹场。
天未亮时就已经布置好了试弹场,甚至还有为庆祝试弹成功的大红花,红缎子,锣鼓一应俱全,就等着试弹成功后欢庆会时派上用场。
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激动的,小桌小凳摆成了观望席。
弹靶是用青石和土块磊起来的一个小碉堡状的建筑,在离弹靶一百米远的地方设置了一门迫击炮,炮手正在细心调试校准目标,为防止万一。炮手还身着的厚重的防护衣。
第一批新出炉地试验弹共有三枚,整齐的卧放在一只填着红绸的木箱里,弹体刷着墨绿漆,每一枚都像一个拳头般大,带着尾冀,虽然形状有些笨拙,但是确确实实是迫击炮弹的形状,看样子为了仿制日本鬼子的炮弹,兵工厂着实下了一番苦心。
“报告首长,迫击炮准备完毕,请首长指示。”炮手标准的军姿小跑跑到刘部长和老李厂长面前,立正请示。
“老李腰不要你先发个言?!”刘部长忽然扭头望向老李厂长。
“这个,行!~就说几句吧。”老李厂长站起身来,周围的兵工厂员工和战士们以热烈的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这个!~这个!~啊!~嗨!~扯啥玩意儿呢!~不说了,直接试弹!~”老李厂长掂着旱烟杆子楞是瞎不出半句长篇大论,干脆挥挥手直接开始。
“是!~”炮手是一个优秀地战士,什么也没多说,严格执行下一步步骤。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死盯着炮手拿起第一枚试验弹,放到迫击炮的炮口。
无需拉火绳,只需一松手。
第一百三十八节
迫击炮一般俗称掷弹筒或小钢炮,炮身结构简单轻便,携带方便,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在步兵冲锋和防御战中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
通!~地面轻微一震,腾起一股沙尘。
爆响声中第一枚试验弹射了出去,所有的人心头上第一根弦放了下来,总算能像日式原装货一样发射。
一个黑点疾速飞向天空,达到空中最高点,自行调整好姿态后,开始下落。
伴随着啸叫声,远处的弹靶碉堡出现了一个洞。
所有人的表情瞬间凝固,心情立刻沉到了无底深渊,冰凉一片。
刘部长和老李厂长脸立刻阴了下来。
炮手回转身来,“报告!~请首长指示!”看这发哑弹也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好炮手放个哑炮,实在是太尴尬了。
“继续发射!~”刘部长冷着脸道。
炮手继续装弹,发射!~
众人期待着能炸响一枚,但是,所有充满期待都落空了,每一个人表情顿时变得异常难看。
弹靶碉堡被砸开一个洞,削去一个角,仅挨着边上被砸出两个浅坑。
李卫和其他人一样不可置信的望着靶场,就像是一瓢凉水彻底把他们心头的热情尽数浇灭,每一个人的脸上就是被狠狠成了两个耳光似的,扭曲着。
靶场上一片寂静,被纯物理攻击的靶体露出的口子像是在嘲笑着兵工厂所有员工。
老李厂长苦涩地咽了咽唾沫,默然无言一挥手,几个带着长竹竿和土制防弹盾的战士靠上前去,把三枚哑弹扒拉出来。
“等一下!~”李卫阻止了其他人去把试验弹捡回来的举动。
李卫捡几块小鹅卵石,信手掷去,石头准确的砸在试验弹弹头上。
再等了一下,没有反应,李卫这才让拆弹员上去把试验弹拆去引信回收。电影电视上因为哑弹突然爆炸的故事太多了,李卫不得不多一个心眼儿。
“呯!~”一声爆响几乎是拍裂了会议桌!~
“质量!~质量!~我说过多少遍了,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使是试验弹,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以最最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李卫这个火大啊,三枚试验弹被回收,现场拆解。差点没把他鼻子气歪了,外壳做地还算精细,内部有几个部件的做工明显差了许多,雷管撞针机簧弹距计算有误,不能有效击发引爆,弹体内部明显没有加工精细,不仅粗糙还有毛刺。
“你们睡着了?没吃饱饭吗?啊!~这种东西是你们制作吗?我一直在强调的精工细造,看看,你们都扔到哪里去了,混帐!~”李卫凌厉的眼光扫向他从西北大带来的手工社班底。一巴掌把拆撒的迫击炮弹部件扫了过去。
原手工社的学生们都低下了头。没敢看向李卫,个个脸上胀红,额头上浮出羞愧的虚汗。
会议室内坐满了所有地军工技术人员。个个面色无光的听着李卫宣泄怒火,杨部长面无表情的坐着,盯着眼前的笔记本,老李厂长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没有一个人吭声。
“不就是几颗哑弹!~日本鬼子也经常会出现哑弹的嘛!”忽然一个技术人员冒出了这一句,话语中有些不甘。
声音不大,甚至很轻,但齐刷刷的吸引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特别是李卫的目光,如果刚才还是充满怒火。那么此刻便是充满了杀气。
那个说话的技术员一楞,没再吭声,自觉地默默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墙角,面对墙壁站好。
这几乎是兵工厂不成文的规定,会议中迟到或说错了什么话,自觉地站到墙角面壁思过。
李卫直楞楞地看着那个技术员站到墙角,忽然一激灵,满腔怒气都消失地无影无踪。耸了耸肩,坐了回去,道:“对不起,我太激动了,我现在不是兵工厂的技术顾问,请不要太在意。”兵工厂建立以来也不是一帆风顺,一切从无到有,李卫也觉得拿哑弹发这么大的火实在是有些过份,有些歉然地望了望其他人,第一次试制炮弹,谁能保证不出错呢。
“没事,哪怕你不在厂里,我们依然当你是厂里的人。”刘部长突然开了口,接着对李卫道:,‘李卫同志,你说的很对,一点都没过份,出现哑弹,这也是我和老李的失职,你是战场下来的,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弹药质量带来的后果,你再给厂里的同志讲讲,是该给这些小伙子们敲敲警钟了。”
“嗯!~”老李厂长重重的点了点头。
“唉~领导,那我就说了,各位同志们,也不要怪我这样说,武器弹质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战斗的伤亡率,在很多战斗中,敌我双方只需要一次机会就能结束战斗,如果这个时候战士地步枪突然卡壳了或者出现哑弹,炮兵战士们的出现哑弹而暴露阵地,让更多的敌人存活下来杀伤我们的战士,而当拼着巨大伤亡冲上去的爆破手发现自己扛得炸药包不会爆炸时,这就白白损失一次进攻机会啊,我们将会少一个消灭敌人的机会,而敌人会多一个消灭我们的机会,这一次机会足以致命,一颗哑弹足以送掉一名优秀战士的生命,这个不是开玩笑的事,说句不好听地,如果我们在军火生产上麻痹大意,我们将有可能成为害死战友的凶手。”李卫说到最后,低下头坐了回去,有些陷入情绪化中,一边说着一边用指点扣击着桌面,强调着语言中的重要性。
哑弹的致命影响在现代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体现的犹为明显,对于质量的认识,来自现代的李卫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刻,现代国外产品为什么能畅销全球,还不是以质量取胜?捌看现在小日本频频出现臭弹,而在现代,小日本就是凭着精工细造硬是敲开中国的国门,在多个领域领先于国内企业。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绝对的死寂。
李卫的话震动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惨白,李卫的那句“我们将有可能成为害死战友的凶手!”像钟声般回荡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凶手!”这两个字眼使技术人员的心头产生沉重的负罪感。
“卫哥!~我们错了!~我检讨,这次失误,我负全责,刘部长,李厂长,请撤消我的职务吧。”原西北大手工社副社长,现黄涯洞第一兵工厂研发组组长郑同福重重的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脸上早已是布满了泪痕。
“郑同志,坐下吧,毕竟我们的兵工厂还没有成熟,需要继续学习和改进,出了质量事故,第一件事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工作要对事而不对人,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根源,要及时改进纠正”,刘部长如同旁观者清般,清了清嗓子扫了一眼众人,继续道:“小李子的话,我想大家都听见了,我也不想再重复多说,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中重视起来,任何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质量永远占在第一位,我不想我们在某一天背负着‘凶手,这一字眼。”
“惭愧啊!我老李这个厂长算是白做了,刘部长,作为兵工厂厂长,全是我的失职,这个责任应由我承担,这个厂长位置是时候交给年轻人来做了。”一直没吭声的老李厂长有些失落,一下子像是老了很多,以兵工厂没建立以前,他能够把军械所的各方面处理的很好,但在兵工厂建立以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人才组合和财政预算等很多新生事物是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幸好有李卫和刘部长分担了相当多的工作,他凭借着老资格稳稳的掌握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自行运转的操作流程,然而现在出现这样的技术事故,是他一直未料到的。
“李厂长,不要灰心,刚才刘部长说了,我们兵工厂还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总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次犯错并不可怕,可怕是犯同样的第二次错,哪里跌倒,我们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说到底,我们还得感谢这三枚哑弹,不然我们就不会发现我们目前的缺陷,这总比在战场上使我们的战友白白流血牺牲来警醒我们要好得多。”李卫安慰老李厂长,他对这个本家长辈有着一种特殊感情,郑同福和老李厂长争着要担下责任,但不论哪一个接受处罚都不是他所愿意见到的。
“好了,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改正我们的错误,而不是在这个争着什么承担责任和检讨自己的时候,时间不多了,我们要尽快把仿制炮弹研发出来,大家动作起来吧!”刘部长开始发动所有人的情绪。
“是!”包括李卫在内的所有技术人员同时起身,收拾好笔记,奔回自己的岗位,开始新一轮的迫击炮弹研发。”小李子,留下吧,别回去了!”在这次会议上,李卫的表现使刘部长铁了心要把李卫拉回兵工厂,不论用什么手段,甚至借用职权和拉动人脉,什么狗屁出身来历不明,只要能一心为党一心抗日就是根红苗正。
第一百三十九节
面对刘部长的出言挽留,李卫的心头热乎乎的,从他意外回到抗战年代,这个无法解释的身份,成为阻碍他顺利融入这个时代的最大障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排挤出这个组织,依然有人在关心他。
“不!~”李卫表情有些复杂,道,“我不能留在兵工厂,过几天我就归队,回三团去。”
“为什么?附上级有意见吗?”刘部长以为李卫对当初把他调离兵工厂,仍带着一定情绪。
“不是!~我想,我仍在战斗队伍里发挥的作用比留在兵工厂作用更大。”李卫脸色依然保持平静。
“这,这怎么可能?你是文职技术人员啊惦战场上拼杀应该是战士的事情!”刘部长一脸不可置信。
李卫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地望向刘部长,道:“我像是文职吗?!”
“这,这个!~”刘部长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来,恐怕李卫的战斗力比优秀的战士还要强上几分,刚刚独自消灭一个小队鬼子和护送八路军重要官员的战绩看,好像一分区还没这么凶悍的文职人员。
“就算你是文武双全好了,但是你在兵工厂更能发挥出作用啊,你也看到了,你离开兵工厂后,那帮小子就没心思干活,要不是你回来看一下,恐怕兵工厂这么大的质量问题都没人发觉,你也说了,厂子的管理不过关,我们就是‘凶手,啊。”刘部长谆谆教导,在他眼里,能打能杀的战士在晋察冀是大把抓,但是有管理和研发能力的人才,简直是凤毛麟角,李卫可是兵工厂的技术顾问,联接着各个部门和流程。
“刘部长。在技术和经验上,我甚至不如很多同志,你我心里也很清楚,兵工厂能有机会发展壮大纯粹是运气,我当初也没有想到能搞得现在这样有声有色,我也不是很专业的技术人员,我所凭的也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和一些自己的见解,老天保佑。我庆幸自己能给兵工厂带回能完全替代我地技术团队,兵工厂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一个人,兵工厂若想发展,就应该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再说现在厂里这么多年轻人,应该尽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作为人才储备的来源;说句心里话,离开兵工厂在战场上拼杀了几个月,我感觉埋藏在我心底那份血性被激发了,无法抑制。那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刺激,紧张,充满战意的**。我甚至觉得我天生就是适合在战场上拼杀的战士,其实兵工厂也可以通过我在战场上实际战斗得到武器实用反馈,这也未尝不是两全其美。”李卫看着刘部长,慢慢地吐露出自己一直想要说的话,忘了他自己也同样是一个年轻人。
良久,刘部长重重地叹了口气,覆水难收,李卫是不可能回来,但也给了他一个解决方案,“人才储备”。
“好吧!~”刘部长重重的拍了拍李卫的肩。道:“如果你还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累了,或者不能再参加战斗了,兵工厂随时欢迎你回来。”
刘部长深深的后悔着,尽管李卫离开兵工厂,但还是给兵工厂引进了很多有用理念和留下了一套研发团队。
“谢谢,刘部长!~”李卫脸上笑了笑,也只有在战火纷水的抗战年代,才能让他忘却充满痛苦回忆的现代社会。
会议结束后。兵工厂新进的同志领略到什么是昔日兵工厂技术顾问的可怕,绝对令人预料不到的想像力和新奇理念,李卫凭着超越这个年代七十余年地认识,带动了兵工厂研发团队,再次对五零式单兵迫击炮地炮弹进行攻关。
李卫的亲自督导和调配,整个团队的默契达到了最高效率,炮弹地工艺重新被改进,计算出更加精确的技术参数和配比,并且根据发射后不炸的问题,在调整引信后,再加入了一个延时引爆功能,弹射出膛后即立刻引动,即使弹体射到特殊环境,引信不能激活的情况下依然会发生爆炸,减少了哑弹的故障率。
在各个工种的配合下,新的三枚试验弹很快试制了出来,依然是那个靶场,依然那个炮靶,地点,人物依然未变。
只是所有人的心态都变了,几乎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不再激动,目光中带着平静,好像肯定会成功似的,就以前李卫在兵工厂地时候一样,李卫带给他们的是自信。
第一发!~
和前一次一样在爆响中升空。
轰!~
远处的弹靶在像是被压抑了许久一下子爆发出来的炸响声中,被一团夹杂着火焰的黑烟吞噬,碎石纷飞,扰得附近地面扬起一片尘土。
地表转来一阵颤动,弹头战斗部黑火药装药当量四两的威力,一下子炸飞了弹靶的一半。
接下来的两发,不仅把作为弹靶的小碉堡彻底炸得平,还在地上爆出一个浅坑,空中飞舞着细小地碎石无法影响兵工厂所有人脸上洋溢着的仿佛打赢了一场胜仗似的笑容。
“老麦,你等着看吧,这下轮到我们让鬼子尝尝咱们炮弹的厉害了。”李卫像是如释重负般微微闭目,享受似的闻着空气中传来的硝烟,宝刀仍未老。
没有敲锣打鼓,没有欢呼雀跃,一堆技术人员在硝烟散后,围聚在被炸废的碉堡前,翻看着,丈量着,计算着,获取第一手数据。
加装五两黑火药的标准弹体爆炸力有效杀伤范围半径五米,如果加入预制破片,威力可达十五米,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