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次机遇-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理,中国也在异常关注着巴黎之战的结果,虽然皇帝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但历史是很难假设的,特别是在收获了战车的信息并加以针对性运用的时候,德国人的命运会如何?
巴黎,巴黎,远在数万里外的地方却牵动着东亚各方势力的心弦。被逼迫的走投无路的法国政府计划在形势不利时迁往波尔多,但坚决不同意霞飞放弃巴黎的建议,指挥不灵的梅西米被法国政府撤职,亚历山大。米尔朗取代了他的职位,他向霞飞提出了需要更多部队的迫切要求,只是激起了霞飞愤怒的回答:“德军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得到巴黎的。”这是令人几乎难以想象的回答,军方几乎是公然地在违抗政府,米尔朗暂时咽下了这口气,但霞飞的政治命运也在这一刻走到了尽头……
第四卷 第三十五章 以华制华
更新时间:2008…11…23 16:53:14 本章字数:3309
量的胶着是最令人不安的局面,这种平衡反映在中日上,就是那微妙的均势以及杠杆力量的发挥。局外人或许看着觉得热闹,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出那种压抑与焦躁。
在外交战场上,永远是力量取胜,但在力量大体均衡的前提下,却是智慧与手段取胜。局势在神尾师团被歼灭以后已经得到了明证:光凭日本普通的、一般性的军事动员已经是无法压制住中国了,这一点在日本本国或许还有疑问,但在各大列强观察家的眼中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当然,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倘若日本进行全国总动员,发动类似于一场20年前中日战争或者10前日俄战》:后的结局仍很难说,中国在抵抗之下说不定仍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可问题是,日本有这样选择的权力么?
没有!
日本失去了有利的国际局势。日本在成长为东亚一强之后,他也就慢慢丧失了其他国家的支持,特别是在欧洲国家普遍陷入战争,英日同盟成为一种方向补贴的关系之后,日本要渴望得到支持是不可能的。而美国——这个唯一没有卷入大战的强国则强烈反对日本借欧洲力量暂时空虚的时候独霸东亚。如果说中国经不起再一次中日战争失败的话,那么美国同样也经不起日本在东亚的又一场胜利。20年前的中日战争无非是中国与日本的地位互换,10年前地日俄战争无非是日本取。》。地区强国,如果日本再一次胜利,恐怕遭到驱逐的就是美国人了。所以。日本的举动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尽管这种反对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而做出的。
日本失去了可靠地财政基础。
由于日俄战争后的债台高筑,日本比任何时候都期待其他强国的财政支持,同样,欧战爆发以后,日本比任何国家都感受到了银根抽紧的威胁。传统地债权国在收缩战线。美国虽然有多余的资金,但日美关系的现状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再向日本输血。若是往常,日本多半还可以向美国打打市场需求的好牌,但在欧洲对各种物资都求之若渴的情况下。美国哪里还会关注日本这么狭小和遥远的市场?
日本失去了充分地经济基础。日本的工业能力和经济条件相比前或者10年前都有了长足地进步,但这种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本霸权政策的推行。倘若没有获得足够的贸易或者经济特权,日本的经济界人士是不会吝于支持政府发动对外战争地,可是现在的局面恰好颠倒了过来,政府的一意孤行反而窒息了商业成长地空间。由于与中国交恶,各种急需的原料无法得到。而美国又在事实上对日本采取了压缩供给的政策,使得日本失去了很大程度的活动空间;又由于欧战的爆发。日本传统的出口品无法出口到欧洲,而各类能够换得高价、为欧洲国家所急需的战争物资又因为政府的动员而不得不以廉价出售,一来一去,逐利的经济动物居然在干高价买低价卖的蠢事。再者,由于日元汇率的大幅度降低。使得两头在外的日本经济突然间就蒙受了巨额损失。
“真是麻烦啊,麻烦。”面对一堆的烦心事,山本首相喃喃自语。无力自拔。最近几天的胶着,元老重臣的质疑、财阀和大佬们的威胁,乃至于内阁和陆海军内部的困惑一起涌上他的心头,真让他有一种难以为继的危机感和挫败感,他很有一种撂下挑子不干的冲动。可是,每当眼睛一闭上,想起头顶高悬的“西门子事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又只能硬着头皮闯下去,否则就只有身败名裂的一途。
“难啊,真是难啊。”
“首相大人,头山满先生来了。”
“是么,好好。”山本收起遐想,尽力做出放松和微笑的姿态。
“首相大人。”头山满见到山本后,深深地鞠了一躬,眼里却是掩饰不住的得色——在焦头烂额之时,首相大人终于想起他与黑龙会了。
“幸会幸会。”事实上,山本与已经遇刺身亡的伊藤博文一样,对黑龙会没什么好感。或者说,凡是出身海军系统,受过良
并且具有较高地位的官员对黑龙会都没有什么好感—军那些粗野之人喜欢这种黑社会吧。
“今天找先生来,是有一桩大事想和您谈谈。”毕竟有求于人,山本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反而以诚挚地口吻问道,“您对于目前的中日局势如何看待?”
“帝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但是,我相信支那不是帝国的对手。”头山一开始还没有摸透山本的用意,只能如此答复。
“我的意思是……”山本追问道,“您有什么好的办法?”
“没有!”出乎山本意料之外的是,头山满居然一口就回绝了。
“为什么?”
“首先,陆军作战的失利我无法帮得上忙,海军作战的失利我同样无能为力,甚至于现在财政局面的恶化和日元汇率的下挫都不是我能够扭转的。”头山满眼看山本的眼神越来越郁闷,最后说了一句,“不过,我相信首相大人一定有办法,而且,我愿意供您驱驰。”
这个老狐狸!山本暗暗骂道,但又装得不动声色,干笑了两声说道:“能有先生这样的见识,在目前的局势下也殊为难得,可笑有一大帮人看不清形势,以为……”
“首相大人,请恕我直言,造成目前政策困境的,其实不是决策,而在于执行。我们低估了支那复兴的努力,高估了自己在军事上的优势,错估了国际局势对我们的影响!如果不对此改弦易辙,下一步将更难着手。”
“确实如此。”山本忽然对头山满又头疼起来,这个其貌不扬的糟老头子居然有如此犀利的眼光和评价,真是让人不得不警惕万分,可事情总要去做,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不知您与中国的革命党关系如何?”
“论公,我是他们事业的支持者,论私,我与革命党的领袖有不错的私人交情。”头山满很爽快,“但是我不能保证这些人能为您所用。”
“那么……”山本索性也不绕***了,直接问道,“依据先生的判断,‘以华制华’的成功性有多大?”
“很难说,或许是百分之百,或许是百分之零,无非是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
这说了不等于没说么?山本白了头山满几眼,略带不快地说道,“如果在支那南方建立革命党政权,结果会如何?”
“这样啊。”头山满从山本口中一听到“革命党”三字,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八九分,他直起身子,想了又想,最后才回答说,“有很大成功的希望,不过需要帝国予以支持,而且……”
“而且什么?”
“这种支持不能通过政府直接出面,最好是靠我们,黑龙会作为居间!”
果然是老谋深算,不动声色地就和盘托出了自己的条件,山本也不得不佩服头山满的功夫,但既然今天找他来商议,他对此也有了足够的预料。
当下就坡下驴,笑道:“这是自然,这个工作只有先生去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您过奖了,能为皇国大业做出贡献是鄙人的荣幸,只是……”头山满拖长了声调,“这样的决策恐怕无法获得陆军的支持。”
“这个你不要管。”山本有些恼怒,“陆军那些马鹿我有办法解决。”
“如果首相大人不嫌弃,我倒愿意推荐一个解决问题的人选。”
“谁?”
头山满说了一个名字,山本掠过一丝惊疑的神色,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我会考虑的。”
“是!”
“我知道他是你们的赞助者,没想到居然涉入这么深?”山本半是嘲讽,半是恭维地说道,“这可真是他的荣幸。”
注意力又集中到刚才的话题上,“那么,放在哪里呢?”头山思索了一下,“既要方便帝国予以支援,又不能太过显得突兀,合适的地点是十分要紧的。”
“这里。”顺着山本的手势,头山满很容易就看清楚地图上的那一隅,“果然是这里!”他喃喃自语道……
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多方触谈
更新时间:2008…11…25 0:57:23 本章字数:2973
顺着山本的手指,头山满在地图上找到了那处地方,那小小的,承载着众多期望与霸权理想的地点。醉露书院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台湾,但想到20年前皇军通过浴血奋“宝贵”领土怎么会轻易让革命党人用作举事基地呢?所以,除此之外,琼州便成为了理想的选择。
听说早些时候海军已经打过琼州的主意了?依靠着黑龙会异常丰富的情报渠道,头山满事先已经探明了海军对于琼州的“兴趣”,只是没想到……
“对琼州的探访,海军已开展了有效的前期工作。”山本看似漫不经心地告诉头山满,“根据我们的调查,琼州是一个战略地位异常重要的地方。第一,琼州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虽然只是一道海峡,但却构成了琼州的天然屏障,这一点与台湾的地位类似,所不同的是,台湾除了本岛和澎湖外无他岛,琼州在南方海洋还有广阔的群岛,在战略态势上,琼州与台湾构成了对华进行战略包围的有力双钳;第二,琼州气候炎热,农业条件极为有利,无论是土壤、温度、水源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水稻甚至可以一年三熟,根据地质专家的勘察,琼州还蕴藏着一定的煤铁资源;第三,人口很少,而且大多不是汉族,这就方便在种群上进行掌控……”
“首相大人的深谋远虑在下极为佩服,只是……”头山满顿了一下,“琼州虽然有海峡作为屏障,但是支那如果动用海军,光凭革命党那些人是挡不住,不指望帝国的海军力量,这个基地很难维持。”
“这便是麻烦所在。”山本叹了口气,“原本按照我的设想,倘若我们在山东攻略战上如果取得胜利。醉露书院琼州便是恰当的战利品,甚至于两者兼得,哪像现在这么不如意。
”
“恕我冒昧地插一句,倘若海军直接占领琼州,再用琼州压迫支那在山东问题上让步。岂不更为直接?”
果然不能小觑了面前这个人,山本暗暗心生警惕,面上却是一脸苦相:“换了你是中国皇帝,你肯么?”
“这个?”头山满一时语塞,“真说不好……按照支那的一贯态度。如果不能在战场上获得有利的地位,即便我们占据了那里也无济于事。反过来。倘若我们在战场上拥有压倒性优势,哪怕我们没有实质性地予以占领也不要紧。台湾不就是如此么?”
“关键的问题是,战场的形势令人很不乐观。”山本忧心忡忡,“损失一个师团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地,20年前和i。。们哪一次没有牺牲过?问题是如何在牺牲与报酬之间取得平衡。”
“那便只有继续打下去。”
“你认为帝国有迫使支那求和的机会么?”
“恕我直言。目前暂时看不到。即便有,也很难利用,现在的形势不是20年前或者10年前了。”头山满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山本。“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自支那开展维新改良以来,各方面均取得了相应地进展,不复20年前色厉内荏的窘境,但这种情报陆海军~视。陆军的目光盯着露国,海军的目光盯着米国,他们哪里会去考虑支那翻身的可能?”
面对头山满略带讽刺地言语,山本却是无言以对——该向谁问责呢?
“支那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醉露书院”头山满开始头头是道地论起内阁的方针来,“依照我地理解,军部这次地山东攻略就犯了太过轻敌的错误,以为凭藉1个师团就能迫使支那臣服,全然没有以往两次大战的谨慎与拼尽全力,结果么……”
“在不能有效判明对方实力的情况下,做出决断是令人异常痛苦的事情。”山本地脸色阴郁,语气很不自然,但又不得不坦白相告,“帝国现在无力再战。”
“我听说了财政危机……”
“不光是财政……还有外交。”山本踌躇着,但又下定决心说道,“英国方面已经发来最后函告,希望帝国能够协助英国,尽早投入欧洲战场,并且结束与中国在山东问题
抗。作为回报,英国表示承认帝国对德属太平洋诸且答应让中国方面开放胶州湾作为公共港。”
“这远远不够。”头山满忽然想起前几日地收到的那番话语,心底便有了触动,“首相大人,请恕我直言,最近外界对内阁的非议很多。”
“外界?”山本突然笑了起来,“那根本就是一个幌子,我知道所有的传言都是从陆军那里出来的。
”
头山满噤若寒蝉,陆海军的矛盾实在不是他这种在野之人可以过问的。
“不过,这种无关轻重的小事也不要如此操心过问,革命党那边便多多拜托先生了…(;电脑站www。1 fsktxt。com)…”山本望了头山满一眼后,说道,“除了帝国陆海军的直接支援不能提供外,你可以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要让革命党相信帝国政府的诚意。”
……
“哐啷”一声,斟满清酒的杯子摔在地上变成粉碎,
“你说,山本打算和支那方面议和?”一身和服的老者面露怒气,勉强压抑不住自己的不快。
“是的,方才首相召见了我,希望我能够将支那革命党人运动起来。”和头山满说话的,正是宪政党领袖的大|。
“这倒是一步好棋。”大重信的脸色略微有些好转,“陆军什么意思?”
“还用说么,自然不会同意。”
“未必,陆相可能会点头。”
“岗市跟随山本太紧了,依照山县大人的性子,怎么会容忍许久呢?”
“你难道不知道山县大人正在策划倒阁么?连带岗市也是撤换的对象,你说他能不着急么?”大||i现在跳出来叫苦的也是他,真让各方面都看不起,丢尽了陆军的颜面。”
“听上去您似乎很为陆军打抱不平?”
“不是,陆海军没一个好东西,全都是一群马鹿。”大|忌讳,“如果不是西原寺公望和山县有朋两位不能通力合作,局面怎么会沦落到现在一步。”
“如果倒阁,倒是您重新出山的日子。“
大|=。都一样,难……”
“作为个人,我理解山本的决定,现在欧战正炙,帝国本应收缩力量专注于东亚,顺便居间进行商业活动,怎么看都不是与支那大动干戈的时机。”
“他们的眼里只有青岛。”
“一点蝇头小利!”大|=计划,您有什么主张?”
“第一,要保证革命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第二,要牢牢保证琼州的局面掌控在我们的手里……”
“如果我告诉你一声,这或许只是山本的权宜之计呢?”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即便是权宜之计仍然让人无法发现,这玩笑开得太大了些。”
“是陆军先开玩笑的,山本对此很恼火,在我面前咆哮了近半个小时。”
神尾光臣这个笨蛋!两人在心中已经将神尾狠狠痛骂了一番……
“当然,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太当真……只要支那方面开出令人心动的交换条件,他会毫不犹豫地将所有东西都交换出去。所以,我的告诫也很简洁”大||。那革命党的破坏力又不能让其跳出我们的掌控;第二条,必须贯彻隐秘,防止为人看穿……”
“受教了。”
“这事你辛苦了,希望你牢记一点,无论内阁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对黑龙会和您的支持永不会削减。”
“有阁下这句话我便放心了。”聪明如头山满等怎么会听不出大|重信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内阁变换?他之所以唯唯诺诺,就是希冀能够依靠这种态度在政局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该怎样和孙中山开口说呢?”头山满理顺了思路之后却发现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现在似乎有些棘手……
第四卷 第三十七章 争吵不休
更新时间:2008…11…26 10:49:30 本章字数:3218
于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人而言,1914分外难熬的一年。他们孜孜以求的革命事业陷入了低谷,而且他们还面临着感情与理智的搏杀——究竟如何面对中日在山东的冲突?
按照一般的逻辑——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视帝国政府为革命大敌的革命党不但应该举双手赞同日本的对华攻略,而且还要希望这次的对华攻略能将中国政府打趴下,如果能引起这个“帝制政府”的总崩溃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按照每个革命者都是爱国者的逻辑,对这个问题就有着不同的解读。除了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分子,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否认日本推行山东攻略是对中国的侵略,是对中立法则的践踏,是需要予以制止的强权和霸权行为。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反对外国侵略——无论是什么借口,都应该是其本能且又朴素的情感。因为日本每获得一份侵略权益,中国每丧失一点抵抗力量都是民族元气的损失,这个时候,政治立场的不同反而要退居其次。
在这两种思潮的搏击之下,革命信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诚然,在日俄战争的时候革命党还可以站在日本一边歌这场“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但当日本的枪口指向自己祖国的时候,你还能歌这场“先进国家对反动暴政”的战争么?
因此,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便成为摆在革命党领袖面前不容回避的考验。可以想见,这个考验在革命党内部引起了多大的惊涛骇浪。以章太炎、陶成章为首的光复会虽然一直还停留在同盟会的框架里,但在政治立场上已经严格与同盟会主流派划清了界限,声明一起,远遁南洋的章太炎就撰文抨击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号召要加以“反对、抵制”。
“过去20年来,没有一个革命者像我们这样深恶痛绝腐》:政府,没有一个革命者像我们一样为摧毁帝制政府而努力奔走……但是。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无论我们对中国当权者持有怎么样地反对态度,我们都不能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摇旗呐喊……我们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革命者!”——《光复会有关中日山东冲突的公开声明》
一纸沉甸甸地声明为光复会赢得了满堂喝彩,在他们随后开展的为帮助中国抵抗力量而进行的募捐活动上,南洋当地的华侨社团踊跃捐款捐物,光复会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南洋华侨中的认知度。
光复会的声明一起,总机构设在日本的同盟会本部便陷入了慌乱,孙中山、胡汉民虽然接连撰文抨击章太炎“为虎作伥”、“民粹主义”,但却无法提出一个针锋相对且又能获得广泛认同的方针。
虽然由于战时新闻管制,一直担当着国内舆论的《帝国日报》在日本已被迫停刊,但在日华人并没有断绝消息来源——日本政府可以封掉中国方面开办地报纸。却无法取缔其他西方列强在日本发行的报纸。在各种各样报纸的字里行间,虽然有着或多或少地扭曲和掩盖,但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承认日本推行山东攻略是正义且符合万国公法的。所以。在同盟会本部与光复会地争论升级之后,革命党诸位领袖尴尬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多少同情与支持。
许多在日留学的热血青年对同盟会声明予以了公然否认和断然拒绝。他们认同光复会主张,毅然暂时中断自己的学业而返回祖国效力,至于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地中国学生。则在某一天齐刷刷地溜号回国——堪称是绝无仅有地秘密行动。
在中国国内。汪精卫、梁启超则在报端连篇累牍地撰文。要求革命党先将政治歧见搁置一边,“当务之急是反对侵略、捍卫国权”。
这种争吵、矛盾、动摇、犹豫一路持续下来……
在《帝国日报》公布山东战场地胜利战果后。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着事态进展的爱国人士沸腾了。不仅因为中国能够不畏强暴坚决起来抵抗,而且因为这种抵抗是卓有成效地。
虽然很多人对报纸发表的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对中国军队能战胜抰两
之威的日本军队表示质疑,但在一幅幅实地拍摄的照目睹了有关列强报纸的新闻之后,他们无不欢呼雀跃,为国家实力的增强而欢呼,为中国能不受外国欺侮而欢呼。
革命道路往何处去?
虽然很多人仍然坚持着朴素的革命理想,仍然坚持着共和优于帝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