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穿]穿越不是系统的错-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天前就带着司马三娘离开了玄心正宗。”嬴政玩味地说道。
“咦,你的语气,中间是出了什么事吗?”观源察觉到嬴政的语气,继续询问道。
“不过是司马三娘觉得我心思狠毒,为了当上宗主不择手段罢了。”嬴政回答道。
“然后呢?那对夫妻也算是志同道合,燕赤霞恐怕也是这么想的吧?”观源可不相信一个已经作古的人留下来的这种在后人看来不靠谱——起码在现在的燕赤霞夫妻看来确实是这样——的祖师祖训能让位高权重的宗主夫妇心甘情愿地让位。
嬴政嗤笑道:“如果他们敢大闹一回,我也敬佩他们侠义心肠。不管甘不甘心,最后没有怎么闹腾就离开玄心正宗去隐居——特别是在这种玄心正宗因为这对夫妻实力受损严重,几乎没有能制衡他们的力量的时候——这种连自己的信念都不能好好坚持的人,哼。”
“说不定他们是害怕自己又让玄心正宗实力再受损一次呢”,观源挥了挥手,表示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对了,你要不要当大越国师?”
嬴政自信地说道:“你觉得我会比不上那个所谓的白云国师吗?”
观源露出思索的表情:“那你准备通过什么途径当上国师?又在什么时间当呢?要知道,那个白云,可是已经在满朝文武面前显露了自己的本事的。而且,皇帝刚刚封了他当国师,先帝也曾有这个想法,如果按照那个父死,子三年不改其制的传统的话,有先帝的情分在,白云起码能当三年国师。”
“放心,只要那个白云露出真面目,朝中会有一大群人来求着我当国师的。”嬴政冷笑道。
“真面目?”观源有些疑惑地重复了这个词。
“你没有亲眼见过他,皇宫又是龙气聚集之地,白云用龙气掩盖了他的身份,你没有察觉到也是正常的。”嬴政说道。
“你是说,他是妖?这里也是聊斋的世界,确实很有可能。特意进入龙脉聚集的京城,他要做什么?”观源思索着,然后恍然大悟地看着嬴政,“他是有龙之血脉的妖族?他要借助这个皇朝的龙气化龙?!”
“怪不得先帝的死因这么奇怪。不会是身上的龙气被白云抽干了吧?但是,他是猝死的,死因似乎是纵欲过度来着,新皇为此直接让先帝的那个新宠殉葬了啊!”观源一想到先帝可能的真正死因,觉得整个人都不好掉了。
龙性本淫,所以很多龙和其他妖族杂交生下来的孩子及其后裔也遗传了它的这种本能。所以,先帝猝死不可怕,纵欲过度而死也不可怕,重要的,是先帝到底是和谁纵的欲。
以后再也不能直视那位国师深受先帝宠爱的各种事例了呢!
“对了,那个白云的原形是一只蜈蚣,他是一只将满千年的蜈蚣精。”嬴政看到观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脑补些什么,心情很好地补充了这么一句话。
蜈蚣精……
欲哭无泪的观源:今天的风儿真是特别的喧嚣呢哈哈哈!
“我觉得,咱们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吧,等到那个白云的狐狸尾巴露出来再说。”观源坐直了身体,正色道。
嬴政瞥了他一眼:“我当然不会直接过去要当国师啊!太掉价了。当然是要让他们求着我才有感觉。这段时间,我要在玄心正宗里培养一些手下,真要按照原著那种狗血的情节走,我可不乐意。”
观源想了想:“也是。顶多二十多年,倩女幽魂的故事就要开始了,红楼的世界……虽然有什么警幻仙子、神瑛侍者之类的存在,但是要等到贾宝玉降生,又要二十多年,你趁着这个机会确实要多培养些人手。”
说完,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直接站了起来,理了理衣裳,然后问:“你觉得我长得怎么样?”
“很不错,就是没有扶苏好看,也比不上本体。”嬴政不假思索地评价。
作为一个隐藏着爱美狂魔属性的男人,祖龙陛下觉得观源转世这么多次,没有一次比他是扶苏的时候帅!
当然了,扶苏的帅自然是遗传了始皇陛下自己的,所以说到底,怎么都比不上祖龙他自己帅!
早就了解到面前的男人的自恋属性的观源面不改色:“你觉得我有没有仙风道骨的感觉?”
“恕我直言,没有。”嬴政直截了当地说道。
确实,观源作为贾代攸生活的这些年,完美地体现了他侯门公子的身份,只可惜代入得过了头,看起来完全没有修真者的出尘之气。
唉,修炼到返璞归真的程度也是一种错误呢!——by苦恼的【自】观【恋】源【狂】二人夜谈之后又过了一段日子,弘承元年五月,山南东道大旱。
按理说新帝继位,便应开一场科举,称为“恩科”,但是弘承帝去年晓得了国师的预言之后,也没有什么心思开恩科了,准备将一切都解决之后再举行科举,恰巧弘承二年本就是科举举行的时间,弘承帝可以直接恩正并科,也就是将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录取名额扩大成两科名额。
山南东道的大旱因为弘承帝早做了准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恐慌。
那边的大旱传到京城用了十多天,圣上派人去山南东道安抚民众花了半个多月。中间前后过去的这一个月时间,京中已经有流言在传,说是弘承帝“得位不正”,暗示先帝的死有问题,所以上天特意降下大旱示警。
特别是,山南东道离京畿道极近,那边的大旱也影响到了京城。
京城也有一个多月没有落雨了。
大臣们都知道真相是怎么回事,但是架不住有些人抱着从龙之功的心思,推波助澜,京中的百姓又是不知内情的,这流言竟是愈演愈烈了。
弘承帝冷眼看了一个月,急得先帝留下来的几位大人们要跳脚了,才慢悠悠地请出国师来。
皇宫里祭天祭地祭祀祖先的地方一应俱全,皇帝将国师领去祭天台的位置,在向着皇帝的大臣们看来,却是圣上有些慌不择路了,预言大旱毕竟和施法降雨有区别,国师再大能,也不一定能让山南东道落雨解旱啊!京城也有两月未曾落雨了,若国师真是大能,何以连近在迟尺的京城都不能让它落雨?
在等着看皇帝的好戏的人来说,皇帝与其相信神神叨叨的国师,倒不如降个罪己诏来的实在,不过那样,就真的是皇位不稳了。
皇帝看起来是真的没办法,只能狗急跳墙了。
白云国师在皇帝半信任半忧虑的目光中开始了施法,然后半个时辰之后,京城落下了两个月来的第一场雨。
五日后,快马传来消息,山南东道看似五十年难遇的大旱,在突兀的降雨中,被瓦解了。
弘承帝顾明玺大喜过望地封赏了国师,但是没有大臣再说什么闲话。
山东大旱事件之后,圣上的二弟端亲王顾明珏、三弟谦亲王顾明琪、六弟恪郡王顾明璋因行为不端遭斥,被派往先帝的昭陵为先帝守陵,不过说是被派去的,但谁都知道这三位估计是蹦跶得太厉害了,又被抓到了把柄,被发配了。
这三位没讨着好,圣上的其他兄弟也一样,端看的圣上掌握了哪些证据,又准备什么时候处置他们罢了。
而且,圣上的这些兄弟,连宗室里的事务也不能管了,真真正正地成了闲散之人了。
观源在金陵为贾源守孝,除了修炼之外,偶尔也看些科举要用的书,每隔一段时间给京城的郑氏写一封信,转眼间,三载倏忽过。
观源却没有立即启程回京城,而是写了信给母亲、兄长,准备留在金陵参加这一年的童试。
第91章 解元
观源要参加科举,郑氏一边觉得他不愧是自己的儿子,知道上进,一边又心疼他非选了这么一个地方。
作为国公的儿子、一等侯的亲弟弟,又生在京城,观源自然是能在京城参加考试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在祖籍金陵参加科举。
金陵处于江南,历来文人辈出,世家汇聚。
虽然金陵是贾家的祖籍,考官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在童试的时候,最会放点水,若是观源的水平再高一点,是个货真价实的青年才俊,成案首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大越朝虽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是科举的制度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明清,已经完全成熟了。
不过这里的童试比明清童试的步骤要少一步,只有县试与州试。
过了童试之后就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可以参加乡试。
大越江南和其他地方的文人,水平相差非常巨大。
举一个粗略的例子,大越共分十八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包括一部分淮南道就是江南的范围,前朝太宗至本朝先帝中间的三百年,历代科举,江南出身的举子几乎包揽了半数以上的三甲之位。
而像岭南道、黔中道之类的荒蛮之地,就算是乡试的解元,也指不定考不上进士,没错,就是连最后一名也没有份的那种。
京城毕竟是皇城,京城的学子有权有势的大有人在,所以,京城科举特意放宽的标准就应运而生。
差一点就把标准调到岭南道那种级别的还要不要脸了啊喂!
不过最后京城的标准只调到了江南的一半左右,也算可喜可贺。
当然了,京城也是卧虎藏龙的,调宽的标准并不会影响有真材实料的人名次,而且为了京城的宽标准以及便利,其他各道的学子也会谋求转籍到京城应考,最后的进士名次,京城人士也有许多名列前茅的。
观源选择在金陵科举,他要考上举人的难度,可能比得上京城的学子考进士了。
郑氏出身江南的郡望世家,虽然自豪于儿子的志气,却也有些担心他是否会科举受挫,甚至从此自暴自弃。
↑您真是想多了呢,老太太。
弘承四年观源过了童试,还成了案首的消息传回荣国府,郑氏喜不自胜,就连一向对郑氏偏宠小儿子而感到不满的史氏也情真意切地“恭喜老太太,恭喜老爷”。
在史氏看来,小叔子有了功名,日后提出让他搬出去住,郑氏和贾代善的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也不用太担心日后会有一个不成器的、日日来打秋风的亲戚了。
观源选择的是在金陵参加科举,那也就是说,他的乡试也得在金陵考。
弘承二年的时候举行了会试,下一场会在弘承五年举行,乡试,会在会试的前一年举行,观源得了秀才的功名之后,正好可以继续考下去。
观源的年纪不大,弘承四年,他也才十五岁,这个年纪,得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就已经是了不得的神童了,至于他这个年龄的进士,大越开国以来这四十几年,还未曾出现过。
不过做官的年龄不大,嫁娶的年龄却是已经够了。
恰巧东府的贾敬,今年十一岁,也要学着观源回金陵祖籍考童试,郑氏便托了他打探一下观源的口风。
老太太给小儿子选媳妇儿,除了选个家世出众的,还得参考小儿子自己的意见呢。
致力于考试的观源完全没有想到老太太这就要给他找媳妇儿了,这也太着急了一点吧!
观源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他的理由却很冠冕堂皇,要等到他考中进士的时候再议亲,这样郑氏也更有底气。
虽说观源的家世背景不错,但是他到底已经和哥哥分家了,等到以后郑氏去世了,难不成他还住在荣国府不成?
所以他考中进士的话,郑氏给小儿子议亲也更方便一点。
观源也不等着贾敬考完了童试回京城的时候才和郑氏说这个了,在每月一次的家书里,他就把这一套写进去了,在贾敬来金陵的当月就发出去了。
郑氏虽然知道这不过是儿子为了逃避找出来的借口,也不得不承认观源说的是对的。
观源把考上进士当作拖延的借口,那自然不会参加弘承五年的会试。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弘承五年的时候,他才十六岁,听说过十六岁的举人,没听说过十六岁的进士,这个年纪这么小,圣上敢放心地用他吗?
有一句话,叫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而且,少年得志,不是平空为自己树了靶子吗?
弘承四年的乡试在八月,考完之后,观源晓得了成绩,不出意外得了举人,之后就和取得秀才的名头的贾敬一道回了京城。
观源回到荣国府,最欢迎他的除了郑氏,还有他的小侄子贾赦。
“四叔,你为什么不继续考下去啊?祖母说,您说了只要考中进士之后,就会为您娶亲了!”在郑氏的屋子里,贾赦好奇地问道。
从城外被下人们接回府中之后,观源便马不停蹄地来给郑氏请安了,晓得他回来了,荣国府其他大大小小的主子也都过来给老太太请安、给四老爷道喜。
贾赦被郑氏心肝肉儿似的搂在怀里,好奇地朝着观源问出了这个问题。
观源一边吐槽荣国府这种老太太溺爱孙子的习惯居然这么早就有了,一边微笑着说道:“我的年纪还是太小了,水平不够,此次中了举人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各道的乡试结果传到京城也是有时间区别的,就算是文风鼎盛的江南的举人名单,除非家里有人在那边考试,或者是已经过了乡试准备参加会试的人,否则京城也没有人会特别关心。
贾家向来是武官勋贵这一系的,京中的大人们去各道监察乡试,但那些都是文臣,没几分交情,也不会特意来和贾家的人搭讪,况且观源是快马回的京城,比那些大人的消息还要快一点。所以,这就造成了,整个贾家,除了和观源一道回来的贾敬,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次如何。
听观源说自己中了举是侥幸,贾家的人也怕他因为名次太低不太愿意提,所以也不准备继续问下去。
反正他今年才十五岁,就算明年不考,等到弘承八年再考也不成问题,他可是在文风鼎盛的江南拿到了举人资格的人啊,江南那边举人一榜也才百人呢!而且那时候他才十九岁,便是二十几岁,有进士的名头,不愁找不到适合的媳妇儿。
贾政今年四岁,已经进学了,和十岁的贾赦不同,在史氏的抚养下,他好学勤奋的名头全府都晓得了,而且看起来可比老太太抚养的贾赦要得贾代善喜爱得多。
婆媳是天然的敌人,起码在贾府是这样,在史氏眼中,老太太宠小儿子宠得太过了,就算得了个举人的名头也不算有什么大出息,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老爷的弟弟起码得上了三品才勉强算得上是不坠家声呢!
但自己的儿子贾政就不同了,从小就这么勤奋,以后定然比那个和贾赦一样散养的贾代攸更有出息。
于是她好似无心,又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四叔你得了什么名次?江南的举人,可比咱们京城的解元还要来的出息一些呢!”
郑氏隐晦地瞪了她一眼,又有些担忧地看着观源,也不知史氏话里的“解元”有没有刺激到儿子。
说起来,观源得了江南东道的举人名头,在京城,看在荣国府的面子和他的才学下,指不定真能得到解元呢!如今去了江南,虽然测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举人的名头到底比不上解元好听不是?
贾代善可不知道自己夫人的心思,还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以示他很是同意史氏那句观源的这个举人可比京城的解元有水平。虽然有点水分,但到底对弟弟是个安慰不是?
“弟弟不才”,观源朝着史氏笑道,伸出一根手指,“得了这个名次。”
京城所在的京畿道和东都所在的都畿道的乡试每榜可取举人两百人,而江南各道所取的举人每榜只有百人,其他各道人数不定,差不多在八十到一百之间徘徊。
看观源的样子,也不像是得了最后一名的样子,史氏还在猜,就听见贾赦直接开口:“小叔,你是得了第一百名吗?那不就是那里的最后一名咯?”
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史氏心想着,愤愤地看了贾赦一眼。
在老太太看来,老大和贾代攸一起长大,自然不会怪罪他的无心之失,最后被怪罪的,还是自己!史氏这么想着,心里更是恼怒了!
观源笑着摇了摇头,装作失望地说:“在你看来,你叔叔我就这么点本事吗?唉,亏我还一直念着赦哥儿,想不到赦哥儿是这么想我的啊!”
“那就是第十名了?真不愧是我弟弟!我看啊,你直接参加会试也是使得的,定会比京城的解元要厉害!正好,弘承五年的时候,京城又要举行会试了,你正巧可以直接参加春闱”,贾代善哈哈笑着,又转过头对贾政说,“政儿,你以后也要向你四叔好好学学啊!”
至于贾赦,贾代善觉得这儿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还比不上他四岁的弟弟来得懂事勤奋,所以就没提,贾赦眼里的失望都快溢出来了。
郑氏搂紧了自己的心肝宝贝,然后顺着贾代善的话头对贾政,或者对史氏说道:“正是善儿说的这个理呢!咱们荣府的子弟可不能只凭着祖荫过活,政哥儿和赦哥儿不一样,还得学着攸儿,自己拼出一条路来才不坠了咱们家的颜面。”想让贾政代替赦儿承爵?别做梦了!
被郑氏再次提醒自己喜爱的小儿子是个不能承爵的,史氏绞紧了手帕,然后笑着说道:“老太太教训的是,还盼着日后政儿像叔叔那么出息呢!”日后我儿子迟早比你儿子要出息!
就算观源算半个局外人,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对婆媳的修罗场气息。
唉,自古婆媳多撕逼啊!
在这种时候,观源就对好像对这些完全没有反应的贾代善佩服得要死,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也是个强人啊!
就在荣国府的人在老太太的屋子里言【刀】笑【光】晏【剑】晏【影】的时候,郑氏得用的大丫鬟拂冬进来禀报道:“老太太,外头宁国府的太太来道喜来了,正在外头要见您呢!”
“那还不快让我那侄媳妇儿进来?”郑氏这么说着,已经准备站起来了。
“哎哟,可不敢劳动老太太,侄媳妇我啊,这次是来道喜的,可不是特意来折腾您的。”贾代化的夫人李氏正巧进来,忙朝郑氏迎去,笑着说道。
郑氏也不坚持,毕竟不算外人,又坐回了原位,拉着李氏的手让她也坐在软榻边:“你这皮猴儿,嘴就是甜。你们府上的敬哥儿考上秀才我们还没道贺呢,这么快就来给我们道喜做什么?”
“瞧老太太说的,敬哥儿和十九叔哪能比呢!”李氏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却更深了些。
观源年纪小,贾家京城八房的代字辈,他是最小的一个,行十九。
李氏又继续说道:“敬哥儿不过是得了秀才,十九叔可是在江南得了解元呢!”
“解元?!”郑氏和史氏这时候倒是异口同声了。
李氏肯定地点点头:“不只如此,听我家敬儿说,像十九叔这个年纪的解元,江南都多少年没出一个了呢!十九叔真是了不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默默地让我家阿源装了一个清新脱俗的逼23333333
这种苏爽的感觉啊!
有没有感觉到蠢作者的恶意糊了史氏一脸呢?
第92章 无双
荣国府最近热闹得很,因为他们家出了一个解元。
解元不值钱,荣国府原先可是国公爵,便是现今因为承爵而降了一等爵位,还是一等侯的门第,解元三年各道却能出十八个呢!
但是,这还要看解元的头衔落在谁身上。
京城的人都道除了皇家之外,有四个人最为好命。
第一位是靖远侯林誉之子林霁。靖远侯子嗣不丰,将过不惑的时候才得了独子林霁,而且此后再无子息,这根独苗当真是金尊玉贵、如珠如宝地养着。
第二位是景桓侯霍非与安阳长公主之子霍甫。景桓侯不是没有庶子,但是和长公主所出的嫡子比起来,自然不值一提,而且因为母亲的皇族血统,霍甫承爵的时候,是不降爵的,日后别人还是要称他一句“侯爷”。
第三位是修国公侯晓明的七子侯子翼。修国公总共有九个儿子,简直是开国勋贵里多子多福的典范,不过他的嫡子就只有次子侯子远与七子侯子翼。只不过因为修国公的后院实在是太乱了,斗到最后,死了八个儿子,除了侯子翼之外的所有儿子全都折了进去,修国公夫人死了长子,发了狠把修国公后院里的所有女人都灌了药发配到了窑子里,修国公此后也心灰意冷,身子也因为妻妾争宠毁了,最后只能盼着侯子翼能平安长大成人,不让自己绝嗣。
最后一位,就是荣国公的幼子贾代攸。
和其他几个都是要承爵的不同,贾代攸是荣国公的老来子,年纪只比侄子大五岁,自然谈不上什么承继爵位。但是也因为他是老来子,阖府上下最宠爱的就是他,又不用承担什么责任,金尊玉贵地养着,若是他的品行不端一点,活脱脱的就是纨绔子弟的模范。荣国公不盼望老来子有什么大出息,教子宽松以至于连长孙也跟着一起散养是在京城出了名的,不过这位着实是个有天赋的,给荣国公守了三年孝之后,便在金陵那边参加了科举。
公侯子弟参加科举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县试得了头名,州试得了头名,成了金陵的案首。童试的时候成了案首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秀才之后他又参加了乡试,然后得了头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