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续清笑道:“不光是知道,朕还会跳一点儿,不知道你这位舞蹈家愿不愿意对朕的舞步指点一下呢?”
容龄吃惊的望着皇上,脸上一红,含笑点点头
关续清上前两步,做出西方男舞者一个邀舞的动作,然后轻轻握住容龄伸来右手,身形一转,两人已跳在一处此时,虽然没有音乐的伴奏,但两人跳得非常从容,关续清的舞姿舒展流畅,平稳大方,容龄的舞姿柔媚多姿中又透着几分高雅华贵,两人的舞姿相得益彰,开始似乎都有些拘谨,但越到后来越是契合,越是熟练,舞步也越发快了起来,就好象在两片叶子环保在一起,在风中旋动着两人的脸上都含着笑意,目光相互交融在一起,久久无法分开
珍妃都看呆了,被两人迷人的舞姿深深吸引住了就连对西洋舞一窍不通的王商都在一旁击节赞叹,不住的咂舌
一曲终了,两人的舞步虽然已经停下,但仍然相互凝视着,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深深的呼……吸……深深的感受着对方的体温
“好”王商不合时宜的一声喝彩,把两个人惊醒过来,这才分开
容龄满脸红晕,再也不敢看皇上一眼关续清则负手而立,笑着看着容龄
德龄笑道:“姐姐,你和皇上真像是天生的一对儿,我都有点儿妒忌你了”一句无心之语,竟说得容龄又羞又气关续清则点了点头
珍妃也早已看出皇上对这两姐妹有意,于是说道:“皇上,臣妾看来这两位妹妹都不是俗常脂粉可比,您倒不如收了她们”
关续清正有此意:“嗯,只是不知道两位妹妹愿不愿意?”
容龄心中怦怦直跳,没想到德龄一句玩笑话,此时竟要成真,眼前这位皇帝陛下风神俊朗,任谁见了会不喜欢呢?德龄没想到皇上要把自己也收了,心里喜不自禁,险些就说出好来
珍妃察言观色,知道这两姐妹心下都很愿意,有意收敛了笑容说道:“论实力、论地位、论样貌,我们的皇上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男人,谁人不爱?可是即便如此,做了皇上的女人就要守在深宫里,受日月风霜的煎熬,而且也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皇上的面,皇上,您说我说的对吗?”
关续清点点头:“是啊,朕政务繁忙,确实难以抽出这么多时间来陪你们,但是只要做了朕的女人,朕一定会穷极一生疼你、爱你、呵护你……”说着,他握住珍妃的手,深情的望着珍妃
没想到容龄和德龄竟异口同声的说道:“我做不到”
关续清和珍妃都是一愣
“我愿意陪伴皇上直至终老,但是要让我整日守在深宫里我做不到”德龄率先说道,看容龄的表情应该也是一般的想法
“妹子,进了宫就要守宫里的规矩,这是咱们的本分……”还没等珍妃说完,容龄就说道:“我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反正我要陪伴皇上,伺候皇上,也请皇上能给我一定的自由,我要去欧洲游历和学习,将来我还要陪皇上环游世界”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外交角逐
德龄也说:“是啊,我学到的政治经济学也会对皇上治国有些用处的”
关续清笑了,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好,朕就给你们一定的自由,朕每年会给你们一定的时间,让你们去欧洲,去世界各地游历和学习,你们不是寻常的女子,朕也不能用俗礼来约束你们”
“真的?”
关续清笑着点点头
珍妃嗔道:“皇上就是偏心,刚刚收了她们就另立规矩了”
关续清握着珍妃的手道:“朕对你们都是一视同仁的,什么时候偏心过了,只要你们想要的,就是有再大的困难朕也会给你们的”
珍妃又说:“这么说,你们愿意入宫了?”
容龄和德龄含羞不语
正在这时,太监小德安走了进来跪地启奏道:“军部冯大人在宫外侯旨”
“哦?走,去看看”关续清回头对容龄姐妹说道:“回头择个吉日,你们便随司仪官进宫来朕有事要先走一步了”
来到宫外,冯相华紧走几步行礼道:“启禀皇上,香港已经全部拿下来了”
关续清并没显出多少惊喜之色来,只是平淡的问道:“英国那边有什么反应?”
“截至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还尚未对此事发表任何声明”冯相华很奇怪皇上一上来怎么没有问香港的战况,好像对于这个胜局早已经成竹在胸了似的
“伤亡情况怎么样?”
“这是这次战役的过程和伤亡情况,请您过目”
看罢之后,关续清对冯相华说:“以后的战争就要像这次香港战役一样这么打,懂吗?”
“喳”冯相华已经听出皇上显然对这次战役非常满意,只不过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惊喜之色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维护香港地区的社会稳定,外商和英国参战军人要区别对待,对于英国商人要监视但决不能轻易拘禁,对于那些英军战俘们决不能虐待,但要集中羁押,严密监控”
“喳我们是主动与英国方面接触还是……”
“不必理会他们,中国是胜利者,香港已经牢牢的处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英国人很快就会沉不住气的”
关续清的判断没错,香港战役刚刚结束的十五个小时,英国外交部和军部就在伦敦发表了严正声明,声明中严厉谴责中国政府贸然入侵香港的野蛮行径,这场战役暴露了中国伪装和平使者的虚伪面目,并且呼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团结起来,谴责中国的侵略行径
对此,关续清只是置之一笑而已,他马上授意文化部开动帝国的宣传机器,一同炮轰英国政府,不仅再次揭露了香港问题的真相和历史由来,而且还把过去英国侵略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照片一起公布出来霎时间,中英两国的口水战弥漫了整个世界
在经历了几天的相互攻击之后,英国人终于还是败下阵来,毕竟对于以往侵略成性的英国来说,有太多的事情是上不了台面的,这一次被中国悉数抖出了老底儿,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英国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英情绪,英国人很明白再这么斗下去,英国在世界上的外交处境将会无比尴尬,最终维多利亚女王授意国会,与中国政府进行正式接触,就香港问题进行进一步磋商
可是这一次伍廷芳反而不着急了,一天之内,英国外交部先后六次向北京发电,期望早日进行磋商,闻司司长唐绍仪急匆匆的来找伍廷芳,一进门就急道:“部长大人,英国政府几次三番的给外交部发电,咱们是不是应该做出一个答复啊,总是这么不闻不问的,皇上要是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伍廷芳笑呵呵的说:“皇上不会怪罪的在这次战前,咱们拿出了十足的诚意,那时候英国人是怎么刁难咱们的,你都忘了不成?事到如今,香港已经在我们手里了,现在心慌的不是咱们而是英国不要着急,再等一等”
唐绍仪擦擦头上的冷汗说道:“要是万一把英国人*急了向我国宣战可怎么办?”
伍廷芳面色一沉:“少川,我曾经多次说过,外交工作事关国体,我们只要维护好帝国的尊严就可以了,至于下面的事就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了,这就叫做尽人事,听天命何况,英国人被世界大战几乎拖垮,如今满目疮痍,敢于为了一个小小的香港就对我国宣战?要知道如今的英吉利可不是当初那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了”
“是”
到了第二天,英国人再也沉不住气了,直接向北京发电表示,无论中国政府同意与否,英国将立即派出一支由外交大臣斯密格莱带领的谈判队伍前往北京,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公正友好的接待伍廷芳马上带着这封电报来见皇上关续清看过之后笑道:“英国人也有坐不住的时候,不必做出答复,不过等他们来了之后,要按照正式的外交礼节进行接待”
“喳”
陆荣廷的部队占领香港后的第四天,英国外交谈判代表团终于抵达北京,伍廷芳带领中国外交部一干要员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仪式之后,在英方的代表的要求下,省略了记者见面会等环节,一行人直接步入外交部礼宾司准备好的会议室里没有多余的欢迎词,没有冗余的致谢词,双方的谈判立即进行
斯密格莱首先说道:“部长阁下,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在9月16日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件,中国悍然发动了对香港的侵略行动,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气愤,今天我代表女王陛下和大英帝国人民来面见你,为的就是要申明我方的三点要求”
“是吗?”伍廷芳没想到英国人到了现在这种地步还这么咄咄*人,但他清楚外交谈判场合一向讲究先声夺人,只要能够一上来就在气势上把对方压倒,那么接下来的谈判会为顺利,对于见惯了世界风云的英国人来说,这一条当然运用的非常娴熟“哪三点要求,我们洗耳恭听”
“第一,我们双方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次战争是中国单方面发动的对香港的侵略战争,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必须立即释放所有在押英**人,以及包括港督卜力在内的所有在港政府工作的英国人第三,中**队必须马上撤回到战争开始前的边界线外,英国政府将恢复对这一地区的管理考虑到中英两国的友谊,以及造成这次战争的一些偶然性因素,我们决定对于英方在这次战争中遭受的损失不再向中国方面追究责任”斯密格莱的语很快,目光犀利的盯着在场的每一个中国官员
伍廷芳静静的听着,知道对方是在无理辩三分,明明已经是输家了,还要竭力表现出主动进攻的姿态来,直到对方说完之后他这才干咳了一声说道:“斯密格莱先生,你们所提出的这三点要求,我们拒不接受”
很平淡的一句话却令英方代表们全都变了颜色,斯密格莱脸色铁青着说道:“为什么?”
“我方对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帝国皇帝陛下和外交部都已经表达过多次,没有必要再重申了,这次战前,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姿态,希望能同贵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达成一致,可惜的是,你们对于我们的努力视而不见,反而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表达了要用武力阻止中国收回香港的决定,这是帝国政府和人民无法接受的,造成现在的结果你们英国政府应该负有全部责任”伍廷芳冷静的回答道
斯密格莱霍然站起,脸上的肌肉都由于恼怒而抽搐起来:“那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伍廷芳冷笑了一声:“如果英国政府想要与中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的话,香港问题就应该得到妥善解决,中英双方签订的协议,举行正式仪式,把香港重交换给帝国如果英国想要与帝国就此交恶的话,我们也无所畏惧,无论你们承认与否,香港从此都将重纳入帝国的版图但帝国将会重对中英两国的关系做出的评价”
伍廷芳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如果英国想要继续和中国保持外交关系,得到中国的资金援助,就要无条件承认香港的归属权,否则的话,中英两国将就此走上敌对的道路,反正香港已经被中方占领,即使你们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斯密格莱怒火中烧,再也忍不住吼道:“部长阁下,难道你们想为了一个香港得到大英帝国的宣战令吗?”
这已经不是在谈判了,而是威胁或是恐吓伍廷芳冷着脸哼了一声:“帝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史已经表明,即使是在最虚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对任何强权畏惧过,当年英国的远东舰队自持天下无敌,到头来还是败在中国舰队的手上,恐怕这件事阁下还没有忘记”
伍廷芳的话绵里藏针,令斯密格莱一时语塞,一张白脸憋成了酱紫色
ps:后面将会有惩治贪官的内容,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为了小说的情节需要做了一些加工另外封面已经做好了,只是出了点儿小问题暂时不能换,相信很快就能解决的最后,向兄弟们求鲜花了,眼泪哗哗的……
第四百一十五章 康有为的棋局
这时,唐绍仪说道:“斯密格莱先生,你们远涉重洋来到北京,已经充分表达了你们谈判的诚意,香港问题已成定局,谁也难以改变,倒不如你们承认了香港的归属权,已算是对你们女王陛下有个交待,否则,一旦中英两国关系破裂,对任何一方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啊”
在伍廷芳和唐绍仪一硬一软的夹攻下,斯密格莱最后彻底败下阵来,像泻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当天下午,在电请了女王之后,英国代表硬着头皮签署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
公约中强调:第一,英国政府承认香港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将永远承认香港对于中国的归属权第二,英国必须把香港驻军全部撤出,由中国安排驻军,中国政府将会保护包括英国商人在内的所有外商和侨民的一切合法权益第三,中英两国不对香港战役做出任何解释,并不会就此次战争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各自的损失由各自承担第四,1900年10月1日,举行香港地区主权交接仪式,从交接之日起,中国将恢复对香港地区的管辖,原先的港督政府将撤出香港,原先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关于香港问题的条约和议案将自行作废
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就此划上句号
《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公约》一经签订,中国媒体在第一时间登载了条约的大致内容中国将在数天后,也就是1900年10月1日收回香港这一惊天的喜讯立即点燃了国人压抑已久的爱国热情,全国各界百姓以各种形式欢呼庆祝香港的回归
在重庆,人们用自制的各种小纸船,放上一块小蜡烛,聚集在长江边上,放入江水中数以万计的盛着灯火的纸船缓缓沿着水流流向三峡、流向武汉、流向上海,最后流入东海
在上海,数十万市民自发涌向上海市政厅所在地,欢乐的人群高呼着各种口号,同上海市政府的要员一起高唱着帝国国歌
在福州,兴奋的人群汇集成长长的人流,沿着闽江两岸舞着龙狮、放着鞭炮
在广州,百姓们在海边欢乐地跳着唱着,最后遥望着咫尺之遥的香港齐喊:“香港,回来了”
北京,上百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姓聚集在**前,眺望着**城楼,眺望着城门前旗台上高高飘扬的龙旗当关续清携着政府及军队高层集体登上**城楼时,无边无际的人群立即暴发出震天的欢呼声良久,欢呼的人群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关续清只好不等人群稍微安静下来,就径直走到扩音器前,向百万群众挥手致意
“今天”,关续清顿了一下,下面的人群也逐渐安静了下来,他继续说:“我们在这里欢庆香港的回归,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因为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母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孩子在外漂泊了51年的香港就要回来了”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开始激昂起来:“为了实现这个长久以来盘桓在帝国心头的理想,我们看到,无数帝国的军人赴汤蹈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我们看到,无数的农民辛苦地劳作,为帝国的强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我们看到,无数的工程师、专家,孜孜不倦地工作,为了提升帝国的科技实力,宵衣旰食朕今日代表帝国政府和军部感谢你们,你们是帝国真正的钢铁脊梁”
“当然,我们也看到,无数将士倒在了战场上,长眠在海底深处和地下,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今天帝国的荣光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倍受凌辱的国家,是列强眼中的羔羊,甚至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曾经有很多的仁人志士试图用较温和的方式换来中国的复兴,试图使中国重走上万朝来贡的中央之国的道路但他们的方法却只换来了军阀割据、民生调落,国家进一步地衰败下去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只有帝国真正强盛起来,才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朕要做的就是为中国谋求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位置欢呼,为中国的强盛,欢呼,为香港的回归”
整个**前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呐喊声和欢呼声,从这一刻起,全北京、全中国的百姓陷入了帝国崛起的无限憧憬之中
解决了香港问题之后,关绪清这几日精神颇佳,这一日专门把康有为召到宫里来下棋,宫里能够娱乐的东西不多,即使有也要随时注意着做皇上的观瞻,下棋是一件即可愉悦身心又不失君主风范的娱乐活动,所以历朝历代以来都颇受皇帝的喜爱关绪清喜欢和康有为下棋不是因为对方棋艺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康有为其人虽然有时未免有些迂腐,但服有诗书,对于古今历史以及政论文化都能信手拈来,最难能可贵的是,康有为从不借着下棋向皇上献媚争宠,而是时不时能提出一些真知灼见,甚至能当面向皇上谏言,这份文人的*守和气度是关绪清非常看重的因此关绪清一直都把康有为视为清流派之中的能臣,说白了也就是康有为是能在自己头脑冲动的时候给自己浇凉水的人,这样的人,唐朝有一个魏征,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皇帝执白,康有为执黑,两人一开始还是像往常一样,谁都不说话,落子如飞,小小的棋亭里充满了棋子落盘的清脆响声,但随着棋盘上面棋局的展开,黑白双方逐渐开始进入短兵相接的境地,于是双方的旗渐渐缓慢了下来,有时候甚至下一步棋都要思考上好几分钟的时间
关绪清捏起一粒白棋,凝着眉头说道:“你对朕这次收回香港是怎么看的?”
康有为一怔,没想到皇上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淡淡的说:“回皇上,臣以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早晚的事关键是要水到渠成”
这一次轮到关绪清吃惊了,他本以为对方对皇上这一盛举大加称赞,没想到康有为竟说这是水到渠成,好像和皇上的关系不是很大,他有点儿生气,说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换作是别人照样能会收回香港,对不对?”
“微臣不敢,但凡事冥冥中自有定数,历史发展到了那一步,香港自然是要收回的”康有为表面上说不敢,但话里话外显然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关绪清眉毛一扬,觉得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觉得熟悉,于是说:“广厦,朕听着这句话倒是和你平日的言论有些不符啊,你平时不是极力主张天威震夷吗?”
“臣最近迷上了一个人……”
“谁?”
“皇上知道德意志有个大哲学家叫马克思的人吗?”
“马克思?当然,朕不只是知道,而且还比较了解”
“哦?皇上博览中外,臣望尘莫及马克思有一个观点,叫做历史唯物主义,臣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关绪清笑看着康有为,心想你康广厦也能接受马克思的学说,真是难得啊“马克思的历史观是说历史掌握在人民大众的手里,资产阶级是封建主义的掘墓人,人类社会最终将会向着**发展”
康有为蓦然变色,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说的话甚为不妥,历史怎么能掌握在人民大众手里,要是那样的话,把皇上置于何处,当下慌忙跪倒在地,叩首道:“臣罪该万死,臣语无伦次,万请皇上治罪”
关绪清呵呵一笑:“起来,那也只不过是一种学说而已,况且人家说的有些地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你不必自责”
康有为谢恩之后,这才诚惶诚恐的坐回到原位,额角上的冷汗顺着脸颊不住的往下流,拈起一粒棋子来却颤抖着不知道该往哪落下
关绪清仰面大笑道:“广厦,无妨的,不必有什么顾虑,朕喜欢臣下畅所欲言,要是让臣下全都在朕面前无所适从、道路以目的话,朕和历史上的那些昏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康有所悚然点头:“皇上,臣满肚子都是文人气,只会谏言不会揣摩圣意,说出话来多有冲撞,还请皇上见谅”
关绪清一挥手道:“唐太宗李世民把魏征说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朕也想要一面镜子,你康广厦论才学论忠直都不次于魏征,朕喜欢还来不及又怎会责罚你呢做皇帝的要时时自省,这才是为君之道”
“皇上所言极是,历史上许多君王之所以治国无术就是在这自省两字上做的不够啊”
关绪清来了兴致,问道:“广厦,朕喜欢听你说话,你倒是给朕讲一讲这历史上有名的昏君有哪些,也好让朕将来能防微杜渐啊”
康有为正了正衣冠,一字一板的说道:“所谓以史可鉴兴衰,既然皇上见问,那微臣就露拙了,权作抛砖引玉罢了历史上朝代迭,皇帝众多,古时的皇帝由于年代久远,史籍多有散佚,臣不敢妄言,因此单说说这前明的皇帝,只是臣一家之言,有不妥之处还望皇上见谅”
关绪清点点头,“这里没有外人,权作君臣闲谈”
康有为这才引经据典说出一番历史掌故来,令关绪清大为震惊
第四百一十六章 昏君?明君?
康有为续道:“明朝的亡国,好像和历朝历代在昏皇帝手里亡国的规律不同,它是先在许多个昏皇帝手里都没有亡国,后来却在一个不那么昏的皇帝手里亡国了,这个皇帝就是崇祯因此史家们就把它看成是天命明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几个昏皇帝一个是英宗朱祁镇他听信太监王振的怂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冒险亲征北方瓦剌也先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