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断代-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再晚便来不及了。”
17k
17K小说网(17k)火热连载阅读分享世界,创作改变人生
第三部 书生意气 第二十三章
阿大阿二都是视义气如性命之人,虽然受伤,却是毫不推辞,简单包扎后,仍陪着苏儒海奔向清源县。一到清源县城门外面,便看到大片的灾民聚集在城外,有的躲在简易的帐篷里,有的便坐在地上,妇女婴儿啼哭之声不绝于耳。苏儒海纵马过去,身边奔来一个小小孩童,跪在苏儒海马前,眼看将要将他撞飞,苏儒海猛勒缰绳,骏马一声长嘶,停了下来,总算没把那小孩撞开。苏儒海旋即下马,那小孩扑过来,拉住他的双腿,道:“老爷,赏口饭吃罢,我娘快饿死了。”苏儒海仔细看他模样,只见他面黄肌瘦,身高只到自己腰际,脸上颧骨高突,黑斑遍布,又是可怖,又是可怜。苏儒海想起自己随身带着干粮,便取出一块烧饼给他,那小孩朝苏儒海连连磕头,伸手接过烧饼。苏儒海只见他的手上几乎没有皮肉,骨节高耸,上面全是厚厚的茧子,忍不住叹道:“民生艰难如此,老夫忝为朝廷命官,真是惭愧啊。”阿大道:“大人不必自责,普天下的官员,倘若都像您这般勤于政务、爱民如子,那也不会有这么多饥民流离失所了。”
那小孩接过烧饼,却没有吃,而是一路小跑,朝一个破破烂烂的帐篷而去,苏儒海心中好奇,便跟着他走去。帐篷里横七竖八躺着十几个妇女,看那模样,身上都有些浮肿了,那小孩偎依在母亲身旁,道:“娘,咱们有吃的了。”苏儒海看他母亲,只见她一张脸肿得像皮球也似,一动也不动。那小孩道:“娘,别睡啦,咱们有吃的啦。”他娘却还没醒来。阿大上前一探鼻息,叹道:“已经死了两日了。”
苏儒海心中大动,这孩子他娘死了两日,他却一直当是睡着了,还拼命地给她找吃的,唉那为何周围这么多人没人告诉他呢?再看周围众人时,恍然大悟,原来周围这些人也都快要饿死了,只怕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苏儒海大怒,朝廷知道清源县周边灾情严重,特意拨粮赈灾,在清源县设立大仓,谁知道还是饿死这么多人。
苏儒海走出帐篷,忽地闻到一股恶臭之气,道:“这个国家,只怕是从骨子里腐烂透了!”外面几个尚算“年轻力壮”的灾民负责和守城官兵交涉,守城兵士却冷着一张脸,不愿开门。苏儒海找来一个年长的里正,那人道:“本来在自己村子里,靠着挖树根,吃野菜,大人们还能勉强保命,却听说清源县要开大粮仓,皇帝爷爷要发粮了,才拖着一家老少过来,想着能吃上饱饭,因此路上把仅剩的吃的全给了孩子们,大人忍几天饿准备来这里吃饭,谁知道来了之后,城门紧锁,除了长枪大刀,便是钢盔铁甲,哪有馒头米粥?这不,七八天下来,把郊外能吃的全吃光了,若是城门再不开,只怕要都饿死了。”
苏儒海又问:“那有人吃到朝廷发放的粮食吗,比如说来得早的。”那人道:“是有人一听到传闻便来了,也不知道进城没有,反正我们来之后是没见到过,哦,对了,只有一个人从城里出来,说是朝廷赈灾的粮食全被阴兵借走了。”
苏儒海奇道:“阴兵?”那人道:“是啊,你想,咱们人间有这般重灾,天**,阴世间怎么会没有,多半是一块发生的,咱们吃不上饭,阴间里的人也吃不上,因此便派兵来找咱们借粮啦。”苏儒海听他口气,竟像是信了这等荒诞不经的话,便道:“那老人家怎么看,若是你是这粮仓的总管,你肯借给阴兵么?”
那老人想了一阵,慢慢地吐出两个字:“借啊。”苏儒海奇道:“为什么?”那老人道:“你想啊,粮食留在咱们这里,总要吃完的,吃完了之后呢,还是不够吃,因为咱们没地可种啊,与其年年守着这不靠谱的赈灾,还不如把粮食都借给阴间,也为自己积点阴德。反正将来总是要饿死的,现下把粮食都给了阴间,以后自己到了那里也有口理直气壮的饭吃。将来阴间闹饥荒,咱们要饭吃,阎王爷说这碗饭凭什么给你吃啊,我可以说啊,当年这粮食还是我借给你们的呢!”
苏儒海随口一问,原是盼能找出一些官粮去路的蛛丝马迹,没想到这老人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其中大有可回味之处,忍不住浩然长叹,那老人问他为何叹气,苏儒海道:“我在想,将来我到了阴间,阎王爷会不会给我一口饭吃。”不料那老人却道:“老爷这般健壮白净,一看便是富贵人家,您哪里是下地狱的人啊,您将来死了,一定是到天上去,和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吃得一锅饭哩!”
苏儒海苦涩一笑,跟他告辞,也没好意思说出自己真实身份,便和阿大阿二进了城。监门官先是高声大气地问苏儒海是谁,苏儒海亮了官符,他却猛吃一惊,连忙跪下道:“小人不知苏大人到来,没有开门迎迓,请大人治罪。”苏儒海道:“这个罪就免了,你告诉我为什么不给这些灾民开城门?”监门官慌张道:“这这是上面长官的意思,小人做不了主啊。”苏儒海问道:“不知是哪位长官呢?”监门官道:“小人不敢妄议长官。”苏儒海喝道:“恕你无罪,说!”那人却低着头道:“请大人治罪。”却仍是不说出来。苏儒海心道:“他多半是被人收买,再者,他一个小小的城门监,又能知道什么呢?”想到刚来时这人像是大吃一惊的样子,只怕其中还有些古怪,便道:“你的副官呢?叫他来。”监门官叫来副官。苏儒海对那副官道:“本官是陆州知府苏儒海,今日正式将这个城门监革职,从此刻起,你便是监清源县西门。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道:“小的叫吴登华。”苏儒海指着原来那个监门官道:“好,吴监门,你速速将此人拿下,严加看管,一步也不要叫他离开城门。”吴登华道:“小的遵命,来人呐,把犯官赵大洋给我绑起来!”又道:“知府大人,您放心罢。”苏儒海道:“我进城之事,千万不要声张出去,知道吗?”吴登华道:“小的明白。”
苏儒海离开城门,便径直快马去了赈灾大仓。赈灾大仓在城北广场上,此地建得像极了军中的大营,苏儒海来到门前,忍不住触景生情,他出身琪州世家,少年得志,娶得大户人家的娇妻,又高中状元,被皇上所赏识,自为官以来,一直在处理军务,后来被罢官之后一直赋闲在家,从没当过地方长官,虽在书中曾读到过有关民间疾苦之事,却从未眼见为实。这次就任陆州知府是他第一次到地方任职,本来打算做出一番政绩,再到京中为官,最好还能回到边疆,重新和鄂尔多长枪大戟地对阵。没想到地方之事,勾心斗角,远不如军政大事那般明了,而陆州又是天下数一数二的重灾区,和西京并称朝廷两大难题,到此之后,才真正见识到饿殍遍野的惨象,便下定决心要为陆州子民做一番事业,其余什么都不管了。
刚到门前,便有一大队人迎面过来,齐齐下拜道:“卑职参见知府大人。”苏儒海道:“起来罢。”面色依旧镇定,心中却在想:“他们竟然知道我来了。”又想到自己刚进城门时对方应该还不知道此事,而一离开城门自己便直接到了此处,那会是哪里泄露了行踪呢,难道说这一路上他们都埋伏着探子?
当先走上一人,他道:“下官粮仓侍郎申公豹,不知道知府大人到来,未曾远迎,望大人恕罪。”申公豹是《封神榜》中的坏人名字,苏儒海听了,冷笑道:“申公豹?好名字!”
申公豹道:“多谢大人夸奖。”苏儒海见他镇定自若,浑像没出了事一般,便问:“我听说赈灾的粮仓被盗了?”
申公豹道:“不是盗,是借。”苏儒海道:“借?借给谁了?”申公豹坦然道:“借给阴兵了。”苏儒海听他堂堂粮仓侍郎竟也拿这套谎话来交差,饶他性子谦和,也被激怒了。苏儒海道:“你再说一遍!”
申公豹仍是冷冰冰地道:“借给阴兵了。”苏儒海怒道:“放肆!世上哪有妖魔鬼怪,哪里来的阴兵?”申公豹从容不迫,反问道:“不知苏大人父母大人是否健在?”苏儒海不知他何出此言,便道:“去世多年了。”申公豹又问:“那苏大人逢年过节,鬼节忌日,是否会祭祖宗,给父母大人跪拜上香?”苏儒海道:“祭拜父母,缅怀祖宗,人之伦常,苏某岂能例外?”
申公豹问道:“那大人以为,若是人死之后,肉身不入地狱,魂灵不升天堂,为何还要给他们祭拜呢?他们会知道吗?而苏大人也自承不能例外,想必也是相信人死之后,在天有灵,在地有鬼罢,既然有鬼,那阴兵前来借粮,也没什么不可置信的了。”这一番话强词夺理,说得苏儒海也楞了一下,这个申公豹显然是有备而来,想好了一番说辞。
申公豹趁势道:“阴兵前来借粮时,事情紧急,说阴间已经满是饿鬼,下官为这万千饿鬼着想,又怕阴兵在阳世待得过久,一则伤了他们身体,二则使清源县阴气过重,来年更要歉收。所以,权衡之下,便没来得及禀告大人,请大人治下官擅专之罪。”
苏儒海怒道:“胡说八道,照你说来,清源县粮仓尽空,倒是你用心良苦了?”
申公豹道:“知府大人在上,属下不敢居功。”苏儒海更怒,大声道:“放肆!就算你可怜死了的鬼,难道便不顾活着的人了吗?这粮食本是用来赈灾的,你全借给阴兵,那这么多灾民怎么办,难道都要饿死?”
没想到申公豹听了这话,却道:“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自古四大美德,忠孝节义,孝字犹在义字之上,既然古人可以舍生取义,申某为了祖先阴世里不用挨饿,背负一些骂名又有什么呢?对那些灾民来讲,他们也是舍身取孝,死得其所啊。”
两人边说边走,此时已经在营帐里坐下,苏儒海听他振振有词,以耻为荣,不由得拍案而起,怒道:“一派胡言!你既然讲忠孝节义,那圣上派你前来赈灾,你却把灾民都不管不顾,岂不是大大的不忠?”申公豹却道:“下官自作主张,正是为苏大人,为皇上着想,这种两难之事,势必会背上骂名,与其让皇上和大人承担,不如让下官自己承担。”苏儒海不怒反笑道:“真是盗亦有道。”又道:“你既然说是阴兵借粮,我也不跟你多作争辩,你自己一人口说无凭,你把粮仓上的大小官吏全给我找来,我要一一问话。”
申公豹答应得极其爽快,道:“下官这就去办。”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主管赈灾粮仓诸事的大小官吏全部来到苏儒海面前,苏儒海抬头一看,见这些人都是一个神色,心中暗觉不妙,这些人只怕都是一丘之貉。苏儒海问道:“阴兵借粮之事,都是你们亲眼所见?”
那些人齐声道:“是卑职亲眼所见。”
苏儒海又问:“你们这么多人夜里都在粮仓里,阴兵来的时候也恰好都在现场?”那些人道:“卑职心忧灾民,不敢有丝毫放松,因此彻夜都在处置公务。”苏儒海又问了不少细致之处,结果这些人说的也全无二致,苏儒海心道:“只怕这些人都已经通过口供,再问也是无济于事,但粮仓官吏难道都曾参与此事,即便都曾参与,也多半有分赃不均、交待不清之事,我只要一个一个分开审讯,总能发现破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于是从此刻一直问到深夜,一个接着一个,他们说得却仍是严丝合缝,帐篷里一灯如豆,终于到了最后一个人,等了半天,还是不见有人进来。
苏儒海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到帐篷外面瞧了一眼,却见一个小吏正在偷偷地四下张望,苏儒海在他身后道:“你是干什么的,还不快进来?”那人吓了一跳,连拍心口,半晌才镇定下来,确认四周没人,才跟着苏儒海进入帐篷里,苏儒海还是例行公事地问,也没指望能问出什么结果。说罢,正要让那人离开,却见那小吏突然上前握着苏儒海的手,在他手心里写了三个字。苏儒海心中一动,问:“李牧泉,这是谁?”
那小吏低声道:“是粮仓出事前的主事,现下削职为民,住在离这儿四十里的李家庄。”说完诚惶诚恐地向四周一转,悄悄走了,倒像做贼似的。苏儒海心道:“想必是鲁三味他们威逼利诱,竟然把人都吓得战战兢兢。”又想齐祯临死时说的也是李牧泉这个名字,看来此人一定知道些内情,他被赶出粮仓想必也与此事有关。
问罢各级官吏,申公豹又送来一本厚厚的册子,道:“苏大人,这是阴兵借粮的账目,请大人过目。”
苏儒海心中好笑,自知若是再问,申公豹必是备好了说辞,便淡淡地道:“我知道了,你下去罢。你今明两日负责将城门外的灾民编为队列,统计上来。记住,要连夜去办。”申公豹道:“救灾如救火,下官知道。”苏儒海道:“你下去罢。”自己随手翻开账目,只见上面像模像样地写着各种账单明细,什么楚襄王,宋帝王,秦广王,卞城王,阎罗王,竟还有地藏王菩萨借粮多少多少万石,苏儒海冷哼一声,道:“简直满纸胡言!”又见这账册中间隆起一大块,像是有一层夹页,苏儒海翻开一看,却见里面夹着厚厚的一沓银票,第一张便是张一千两的,看那厚度,怕是有百多张,总共超过十万两,看来对方为了收买自己,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苏儒海自言自语道:“原来老夫这么值钱!”
17k
17K小说网(17k)火热连载阅读分享世界,创作改变人生
第三部 书生意气 第二十四章
苏儒海派人唤来阿大阿二,想和他们连夜到李家庄找到李牧泉问个究竟。阿大一进来,手中拿着一把木伞。苏儒海这才听到外面的雨声,噼里啪啦下得还不小,苏儒海道:“这么晚了,却得劳驾二位陪我去一趟李家庄。”阿大道:“大人说哪里话,骆大人对我们有再造之恩,您和骆大人既是世交,又即将成为一家人了,还分什么彼此呢?”
苏儒海见他二人如此仗义,蓦地想起一首诗,吟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这首诗是唐代李白写的《侠客行》,说的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朱亥与侯嬴之事,当时强秦围赵,邯郸危急,赵平原君派人来向魏国信陵君求救,魏王害怕秦国威势,不敢派兵相救。这时先是侯嬴献计,帮信陵君盗得魏国兵符,信陵君持兵符前去调动晋鄙大军。侯嬴因为年老不能追随,便揣摩信陵君到达军中之日,北向自尽,坚定他的决心,并向信陵君举荐了朱亥,朱亥陪信陵君到了晋鄙军中,晋鄙不愿听从兵符调遣,朱亥将之击杀,信陵君最终带兵前去,救了赵国。千百年来,朱亥、侯嬴乃是侠客义士的代称,此时苏儒海这样说,便是为了阿大阿二两人与自己无亲无故,却甘冒生死保护自己,心中感动,将他们与朱亥侯嬴相提并论。
没想到阿二竟也知道这诗,接口道:“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这首李白的《侠客行》吟了一遍,彼此对视,竟有交心忘年之感。从此阿大、阿二对苏儒海更是倾心以待,情愿追随他生死。
苏儒海出门上马,原是打着伞的,但疾驰一阵,劲风如刀,没多久便将纸伞扯破,苏儒海笑道:“咱们干脆淋着雨去罢。”阿大道:“大人还要注意身体才是。”一边与他携手,将自己体内真气渡入他体内,助他驱寒。
到了李家庄,天色微明,雨势仍不见止,电闪雷鸣,狂风呼啸,竟把村头一棵老槐连根卷起,苏儒海身上衣服都收拾不住,全飘在空中,只好下马紧紧拽住衣脚。
三人脚下都有些漂浮,被狂风扫得站立不住,三匹骏马也没了往日风采,找了个墙角,立在那里不肯动弹。
苏儒海连催几次,那马终是无动于衷,呼呼喷着白气。苏儒海苦笑道:“算了罢,只好咱们自己走了,让他们在此歇会儿罢。”便和阿大阿二入庄。
李家庄最外面一户人家屋子倒甚为结实,院墙上挂着一面铜锣,蹲着一只硕大无比的水瓮,这时里面都灌满了雨水。苏儒海到那木门前拍打几下,提声问道:“有人吗?有人吗?”没人响应,苏儒海又叫了几声,还是没人听见,想是睡着呢。
阿大上前,运起内力高呼道:“有人吗?有人吗?”这声音委实非同一般,震得墙上铜锣嗡嗡作响。果然听到屋里窸窸窣窣的声音,不一会儿,传出一个老人的声音,道:“是谁啊?”这声音有气无力,显得甚是苍老。
苏儒海道:“过路的,想讨口水喝!”须臾门被打开,从里面闪过一个瘦小枯干,满脸皱纹的老头儿,拦在门口,着实打量了苏儒海三人一阵,道:“你们进来罢。”说着一让,才让苏儒海等进去。
进了屋,苏儒海见里面正在熬粥做饭,知道他早已起床,便问他为什么起床后还锁着门。那老头道:“行路的,你没看见这天气哪!这是天神降灾呢,咱们得关门闭户,在家里磕头请安才能躲过劫难。”苏儒海心道:“真有灾祸,又岂能是关上门来便能躲避的?”嘴上却说:“大哥怎么称呼?”那老头想是因为住在村头,常有路人问路于他,也略知谈吐,拿出了一点气派,道:“免贵姓李,李同保。”
苏儒海问道:“李家庄人是都姓李吗?”李同保道:“那也不是,村子里姓鲁和姓王的人多,姓李的只有我们一家。”苏儒海先是好奇,这个庄子里姓李的只有一家,为何要叫做李家庄,想来是年代久远人口迁徙流失而村名未改之故。忽地心中一动,又反问道;“村子里当真只有你一家姓李?”李同保道:“是啊。”既然只有李同保一家姓李,那李牧泉呢,按这老头儿的意思,岂不是根本没有李牧泉这个人,或者李牧泉根本不是李家庄的人?苏儒海满腹疑惑,便问:“我听说你们庄子里有一个叫李牧泉的人,难道他不在这里吗?”
那老汉摇头道:“李牧泉?没有,没这个人,庄子里一共都没几户人家,这几年闹饥荒,年轻人都逃荒去了,剩下我们几个老弱妇孺,彼此都知根知底,不但没有李牧泉,连王牧泉、鲁牧泉也没有一个。”苏儒海又问:“我听说这个李牧泉,是在府衙里任职的啊,你们庄上有在府衙里任职的吗?”
那老汉道:“当官的倒是没有不过却出了一个人,比当官的还厉害哩,听说知府都要听他的话呢。”苏儒海自己便是陆州知府,不由好笑,奇道:“还有这种人物,是谁啊?”
那老汉道:“鲁三味啊,我们现下都叫他三味大仙,他本领强着呢,听说全陆州几个最大的地主都买他的帐呢。”苏儒海心道:“想不到鲁三味家乡是在这个地方,他在陆州的声名威望果然在知府之上。他既然和权贵官府联系这般紧密,为何兰桂发那么大的案子都没把他牵扯进去?”想到这里,更是满腹狐疑。便道:“有劳这位大哥了,咱们这就告辞。”正要走着,那老汉忽然一拍大腿道:“唉!老头子还真想起来了,真有一个做过官的,此人年轻时候因为强奸妇女被除了宗籍,赶出李家庄,后来再没回来过,几天前,他忽然回到村子里,听人说,他在外面当了几年官呢,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他?”
苏儒海忙问:“那他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那老汉道:“他叫鲁建东,因为以前的事被村里除名,被人唾骂,所以没住在村子里,一家四口住在那边的山上,就在半山腰的茅屋里。”苏儒海听了,连忙告辞出去,和阿大阿二直奔山上。
雨已停了,山路却甚是泥泞,岩石上长满青苔,苏儒海劳累数日不曾合眼,两眼蒙上一层黑影,脚下虚浮,一不留神在山石上一滑,摔得满身污泥。他本来清癯瘦硬,仪态出尘,飘然如仙,这时非但满面风尘,而且还甚为狼狈。阿大笑道:“早听人说,苏大人金榜题名后面见皇上,皇上称大人是当世少有的美男子,京城彩车游街,不知倾倒了多少闺中少女,现下这副样子,被人见了,说是苏大人,只怕没人会信啊!”苏儒海却淡然笑道:“为了能给百姓做点事,纵然毁了这副臭皮囊,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阿大道:“苏大人高风亮节,真是叫人钦佩!”
不觉来到山腰,找寻一阵,却没看见有什么茅屋,反而到处都是被狂风暴雨打下的树枝,显得极为凌乱。阿二目力甚佳,忽然看到那边有一堆茅草断木,便道:“瞧那边!”三人快步过去,只见靠近崖边的一块空地上几间茅舍全被风雨掀翻,已是无法住人了。
阿大忽道:“看这儿。”把一堆乱草掀开,下面躺着四个尸体,一男一女,还有两个小孩儿,地上血迹斑驳,那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