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对战中输了,那乱说话的小太监可就要倒霉了,承受小主子的所有怒火。可什么都不说,也不行!因为这样就不能显现自己的忠心,得不到小主子的好感。思来想去,两个朱瞻基最信任的小太监上前一阵小声建议,但结果都被朱瞻基瞪了回去,因为这两人出的主意实在不怎么样。
王千军手上的茶已经喝完了,伺候的小太监将茶杯再次倒满,偷偷地给王千军打眼色,那意思当然是让王千军让着点。王千军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一种表示。不过这都是用来应付小太监的,他衣袖里可是藏着准备给朱瞻基致命一击的小东西。
第二泡茶喝了一半,朱瞻基终于是做出了决定,大声地说道:“‘左传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明军锐气不可失!分兵两路,一路进入富良江,先攻嘉林江口,再进至多邦隘;一路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主军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我大明开国以来,与陈友谅数次水师大战,鄱阳湖之战更是血染鄱阳湖,太祖洪武皇帝九死一生!以我大明水师之锐,绝对可以突破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直逼多邦城下!”
模拟地图上的明军木偶开始进攻,正是分兵。然后小太监们纷纷看着王千军,等待王千军下一步的判断。在很多人眼中,太监都是奸臣,是小人,不男不女的变态,可对皇室中人来说,没有比太监更忠心的人了。这些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太监,伺候你吃,伺候你睡,伺候你玩,任打任骂没有半句怨言,还要笑脸相迎。在宫中亲情冷漠的环境下,这些小太监成为朱瞻基身边最亲近的人。
“防线过长,兵力过于分散。明军装备之精锐,将士之善战,士气之高昂都在安南军之上。依我估计,一名盔甲齐备的明军可以对付三个安南士兵,明军只需集中力量攻其一点,破一处则可令全线溃败。但明军依旧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安南潮湿炎热的天气也会对明军造成影响。明军只能击溃安南军却无法全歼其溃兵,安南大军云集多邦城下,死守!”
安南军的第二道防线被攻破,这并不是纸上谈兵,历史上正是如此。安南虽有两百万之众,但老弱病残居多,很多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壮丁,根本就没有作战经验。安南多年的内乱也令其民生凋敝,兵器盔甲极度缺乏。而三十万明军主力则是靖难之役的精锐,再加上地方各卫所的精兵,全都是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职业军队。明军在这个时期的装备也是成建制,有配套的,又有专门的战法。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要以三十万精锐职业军人去对抗两百万民兵,正面作战的胜利也算不上什么奇迹。
安南残军大部退入多邦城内,大明的两支军队也再次会师,以多邦城为中心点再次对峙。战争到了这一步,已经成为五五开的局面。明军一旦攻破多邦城,则胡氏父子大势已去,接下去就看明军要花多少时间抓住这对父子了。可如果大明军队被阻于多邦城下,攻势被阻,那大明就有可能陷入长久战的泥潭之中。
“多邦城是安南东西二都的最后防线,一旦大明军队兵临安南都城,那胡氏父子也就完了,这一点相信胡氏父子也很清楚,所以多邦城绝不可失,胡氏父子必定会集中所有的精锐死守多邦城。我相信,多邦城一定是一座城坚而高峻,城下设有重濠,濠内密置竹刺,濠外多掘坎地,守卫严密的坚城。胡氏父子寄望多邦城能够阻挡住明军的脚步,甚至是在守城战中击溃明军,反败为胜!而且安南的天气潮湿炎热,明军主力,也就是跟随皇上靖难的精锐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惯安南那种潮湿炎热的天气,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对明军不利。那么,请问皇太孙,你现在准备怎么办?!”
战事僵持,王千军让朱瞻基先动,远方的战场上,明军虽然拥有战场的主动权,可也是身处敌境作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中)
这一次,只是思考了一会,朱瞻基就做出了他的决定!那就是:“一鼓作气!扎营猛攻多邦城。连战连胜,大军士气高昂,多邦城一下,安南东西二都无险可守,必陷。到时,安南人心崩坏,陈氏旧部必将揭竿而起,安南各州县岂有不纳款于明军,举家来归的道理?!大军在多邦城外稍作休整,随后发起总攻!”
听完了朱瞻基的决定,王千军无奈地摇了摇头,突然问道:“不多休息一些时日,做多一点准备吗?”
王千军问得有些奇怪,这让朱瞻基迟疑了一会,但最终他还是说道:“锐气不可失!攻城所需只是普通的长梯,冲车而已,相信前方大军一定会在短时间做好。千军你不是也说了吗?久战对大明不利。所以我坚信,前线将士的想法跟我一样,一鼓作气打下多邦城,则大事可成!”
用大拇指指甲刮了刮自己的下巴,有点胡子了。王千军点了点头,可又摇了摇头,然后走到了多邦城的位置上,边走边说道:“多邦城虽坚,但也抵挡不住精锐明军的猛攻。为帅者激励三军,为将者身先士卒,为士者身陷死地,城墙再高,城壕再深也挡不住三军将士用命!只是,胡氏父子真的没有一点准备吗?没有杀手锏,胡氏父子又岂敢与我大明对抗。匆忙攻城的明军将在城内遭遇征讨安南中最可怕的敌人,甚至被击溃!皇太孙,我将军了!”
藏在身上的木偶被拿了出来,压在了多邦城的木雕上。这是一个手工粗糙的木雕,王千军可没小太监们的好手艺,但多少看得出王千军拿出来的是什么。一头大象,大象上骑着人,这是象兵!
机灵的小太监赶紧将王千军刻的象兵拿到了朱瞻基的面前。看着眼前的大象,朱瞻基把玩在手上,王千军可不是一个习惯开玩笑的人。所以朱瞻基问道:“这是什么?!安南的杀手锏吗?!”
“象兵!也就是大象,西南特有的巨兽。曹冲称象的典故里就有说过这种巨兽,当年孙权进贡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与其属下都没见过如此巨兽,大象的腿就有大殿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如此巨兽在中原地区当然只是传说,可在西南却是常见之物,西南蛮族有饲养大象的习惯,平日里用来运输,战时用来冲锋陷阵。一人控象,象背上可战数人,或用弓箭,或用长枪。马匹恐惧象群,一般刀剑长枪也很难伤到大象,当年黔宁王沐英平云南时,就碰到由百象组成的象群,最终以火炮劲弩死战破之,生获三十七象,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
王千军说了这么多,为了让朱瞻基吸收,估计停了一下。王千军吃上几块东宫的糕点,味道极佳。趁朱瞻基思考的时候,王千军指了指盘子上的两样糕点,小太监们就知道王千军要做什么了。
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王千军就经常让小太监们将一些糕点打包带回去,说是要让家中的母亲尝尝味道。对于王千军的这个无礼要求,朱瞻基一点意见都没有,认为这是王千军的孝行。只是朱瞻基不知道的是,每次打包回去的糕点,除了燕梓跟刘雪沁品尝外,一半的糕点都由王千军亲手送进了李虎涵的小嘴里。
“要破象兵,必须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世上没有不败之精兵!千军你的意思是说,连战连捷,士气高昂的背后是骄兵狂将,所谓骄兵必败,仓促攻城,我攻入城内的明军将士一旦受到安南象兵的突袭极有可能大溃败。如此一来,城内的安南军便可以依仗象兵之威,紧追城内的溃兵,以溃兵冲散城外军阵,大败我大明军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安南叛军又为什么不早点动用象兵,而是等到我大军集结于多邦城下?!”
象兵巨兽的可怕,朱瞻基想象得到,但他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象兵的出现,只认为安南叛军不过是一群人数众多,但装备极差的乌合之众罢了。象兵的出现让朱瞻基心乱了,天下是朱家的,他的父亲是太子,他是皇长孙,大明未来是他的。如果明军败了,向大明纳贡称臣的诸小国一定会有样学样。
只是处变不惊是皇者必学的,朱瞻基也不会这么轻易认输,这才反问了这么一句。王千军吃下了一块糕点,回答道:“巨兽虽强,也要有足够的地方施展。就眼前这房间,也只能塞进两头大象。安南的前两道防线都是依靠地利来守,象兵施展不开,也有骄纵明军的意思。战场上为了赢得胜利,一部分的牺牲是必须的,就如我们现在所玩的,每一个木偶便代表着上万人的生命。历朝历代的江山,都是打出来的!”
再次看了几眼手上的象兵木偶,又看了看棋盘上的木偶,朱瞻基又问道:“前线明军,真会像我一般轻敌吗?!”
“这要看统帅大军之人的性格如何了?两军交战,看的不仅是双方兵力的多少,武将与士卒的勇猛,计谋的高超,更要看主帅的为人与性格。兵力再多,将士再勇猛,计谋再高超,碰到一个李景隆也没用!”虽然有些对不起李虎涵,可是李景隆这个反面教材真的很有用。
“唔……”朱瞻基一阵思考,纸上谈兵的赵括太久远了,可李景隆这个反面教材却是众功勋们经常谈论的,靖难功勋们教导着儿子无一不是以李景隆为戒。
看朱瞻基思考得那么痛苦,一帮小太监又急了。一半人在朱瞻基身边说好话,一半人给王千军打眼色,要是王千军惹恼了朱瞻基,倒霉的只有他们这些当奴才的。
“新城侯张辅绝不是李景隆之辈,他是河间王张玉之子,靖难之役中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初次统帅三军,张辅必以李景隆为戒,因为他不能败!他败了,其父一生英明都会付之东流,大明也不能败,败了国威何在?!如果我是张辅,必会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所以,安南的象兵击不垮我大明将士,大明必胜!”
朱瞻基的自信,王千军感受到了,这也算是小小的王者之气吧。一帮子小太监在一旁拍手叫好,王千军点了点头,这场论战已经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多邦城一破,安南东西二都亦破,胡氏父子难掀大浪。后面就看我明军要花多少时间杀死或者是活捉胡氏父子了。今天就到这吧,太晚了,我也该回家了。”
自从王丛云被任命为锦衣卫百户,王千军为皇太孙侍读后,王千军经常是东宫、寺庙、王家三地跑,今天晚上说好要回家吃饭的。
没有胜负,因为明军必胜,这是演兵的结果,也是历史的结果。只是,这只是开始而已,打下安南,却守不住安南,一次又一次地镇压南安叛乱,最终还是无法将安南守住,这不得不说是明初的一大遗憾!不过距离最后放弃安南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王千军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明军必胜!但是,千军你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所以工部新送来的雁翎刀你可以拿走,我试过一把,的确是吹毛断发,锋利无比!”
朱瞻基实现了他的承诺,王千军拿到了他想要的雁翎刀。明代兵器中,王千军最喜欢的就是雁翎刀,一种骑兵近战砍杀的腰刀。冲锋用狼牙棒,近战用雁翎刀,这是明军骑兵的基本配置,王千军家中就有两把王丛云当年所用的雁翎刀,都是靖难之役中跟随王丛云南征北战的血刀。王千军试过一次,用王丛云的雁翎刀全力砍练习用的木桩,一刀就将手臂粗的木桩砍倒了。当然,王丛云用的雁翎刀绝对没有王千军从东宫拿的这把好,怎么说这把也是出自工部名匠之手,是工部送给东宫所用的。
拿着东宫打包来的点心,腰间挂着赢来的雁翎刀,骑着王丛云送他的老马,王千军在马上晃晃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老马识途,根本就不需要王千军操纵,自己就会沿预定的回家路线前进。
如今的王千军已经十四岁了,身体逐渐有了大的变化,某些地方早上醒来也渐渐有了感觉,只可惜李虎涵还小,道衍也要王千军严守童子身练功,不然的话,王千军早就变身成狼了。
十四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在京城的富户里,十四岁早熟的公子哥早就推倒身边伺候的贴身丫鬟了。有的家里玩不够,还由家奴带着到外面**,窑子里的**可是十分喜爱这些多金又要伺候的公子哥。
就在王千军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突然有人拦住了他的去路,来人张口就问:“你就是王千军,锦衣卫百户王丛云之子?!”
挡路的有三个人,领头的就是问话的人。不过他那一身装束,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官的!
第十三章 东宫谈兵(下)
王千军拉住了老马,看着来人他在思考,他最近有得罪什么人吗?好像没有吧?王千军最近可是低调得很,除了东宫陪皇太孙读书外,几乎没做什么事,也没去参合什么。
可是,来人明显是冲着他来的,这一身装束虽然不像是当官的,可气势却高于一般的小官,有些来头。官场朝堂就是这么的麻烦,你不去惹别人,别人却来主动惹你。
“问你话呢?!你就是王千军吗?”对方的语气很重,一点都不把王千军放在眼里。王丛云虽然只是个锦衣卫百户,但交往的都是靖难功勋,来人也是一样不在乎。
无奈之下,王千军只能在马上抱拳道:“我就是王千军,不知阁下是谁?!找我有何事?”
语气先客气点,怎么说也要把对方的身份弄清楚。不过王千军的这种语气对来人来说,可是十分的不尊重。对方脸色马上就气了变化,语气不善地说道:“果然够狂!怪不得连我家主人的警告都不放在眼里!”
奴才,警告?!王千军一下就想到了一个人,那人就是解缙,因为最近警告他的就只有解缙。怪不得来的奴才这么狂,宰相门前七品官,虽然明朝不设丞相,但解缙可是当朝文官第一人,内阁第一人,身份已经相当于丞相了。
“原来是解大人家的仆人,还真是失敬。不知道这位怎么称呼,找我有什么事吗?”做人要低调,可跟一个当奴才的低声下气,王千军忍不下这口气。
“哼!本人乃是解家二管家,我家大人命我传话给你,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请注意你的身份!听到没有?!”
又是解缙的警告,王千军还真是无语。解缙这个文人,他还真想塑造一个他希望中的皇太孙,文人总是幻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皇帝。可谁又知道,站在高山之上的解缙就快要从山上摔下来了。
“哦,原来是二管家,你带的话我都知道了,让解大人烦心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那么,我告辞了。”王千军应付着就想要离开了。
可王千军才刚刚踢动老马,解缙的二管家却高声说道:“不识礼仪的小子,这就是你见到长辈的态度吗?下马,牵马走过,这是你必须懂的礼制!”
下马?下马威!一个靖难功勋之后,一个管家奴才;谁才应该懂礼仪,守规矩,显而易见。在这个年代,文士武人,士可杀不可辱!王千军要真下了马,无论是他的师父,还是他的父亲都不会原谅他!
怒了,王千军怒了。锋利的雁翎刀就在自己身上,座下是年老的战马。王千军笑了,因为他马上就要检视自己这些年苦练的成果了。这些年来,苦练马术与武艺,双手都是死茧,屁股也被磨大了,手粗好握刀,屁股大好骑马,双腿用力一夹,年老的战马开始冲锋!
解缙家的二管家,其实就是解府的主要负责人,大管家平日里忙着打理解家在各地的家产。平日里,朝廷上的很多官员,想见上解缙一面都要通过这位二管家,哪怕你官再大,为了有通报的机会,也要赔尽笑脸,说尽好话,把奴才当上级伺候,喝茶钱、喝酒钱是少不了的。别看一个个官员在小老百姓面前人五人六的,到了解家二管家这,也得自降身份。
原本,解二管家以为自己这次传话只是件小事,王丛云的事他也听说过,结论就是一个白痴,有权优势了什么女人弄不到手,偏偏为了个一见钟情的女人连官位都不要了。这父亲是白痴,儿子也是白痴,都好欺负,说不定还能敲到点好东西。可是,王千军根本就不把他当回事,这才闹着要王千军下马。
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王千军不仅没下马,更是纵马而来,在解家二管家惊慌的一瞬间,王千军手上那把锋利的雁翎刀砍断了二管家头冠,断发散了一地!
惊慌之中,王千军收起雁翎刀,留下一句话便离开了:“我乃靖难功勋之后,你只是解大人家的一个奴仆而已,岂有让我下马之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发只是给你一个教训!乖,回去给你胡萝卜和苹果吃,呵呵。”
王千军话中的后半段当然是跟座下的老马说的,战马始终是战马,老了也有杀气,也能冲锋陷阵。作为犒赏,吃点苹果跟胡萝卜也是应该的。
跟解缙家的二管家亮刀子,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即便当时只有极少的路人,这事还是传开了。但在解缙与王家的特意低调下,这事一开始也没闹得沸沸扬扬,对解缙来说,这是一件丢脸的事,要报复也要从长计议,用别的方法报复王家。而对王家来说,解缙是他们暂时惹不得的人,道衍也是同样的态度,其实他也看出了解缙的仕途时日不多了。、
但是,让双方当事者没想到的是,此事竟然传到了汉王的耳中。得到了这么一条有趣的消息,汉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冷冷地说道:“姓解的真当他是宰相了?!一个小小的奴仆竟然欺压到靖难功勋子弟的头上了。王丛云再无能,他也是靖难功臣,与孤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先生,这事你怎么看?!”
在汉王的身边,出了伺候的侍女外,还有一名书生打扮的人,手持着一把铁扇子,坐在汉王身边微笑不语。
书生不说话,汉王撇撇嘴,继续说道:“不过这王千军是道衍的徒弟,而当日金忠反对孤成为太子明显是受道衍指使,现在他们狗咬狗,与孤何干?!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书生这时摇了摇头,说道:“汉王千岁,非万不得已,不可与道衍为敌。道衍此人,依旧是皇上最信任的谋士,在没有掌握大局前,还请尽量忍耐。道衍此时,也非太子一党,虽为太子少师却远离官场,这让有些人错误的以为这头病虎老了。但老虎始终是老虎,怒了就会吃人!”
“是吗?那孤就尽量先不去惹他。可如果大局已定后他还是这个态度,那就别怪孤无情了!水叶先生,解缙这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有才能的谋士,总是喜欢装神秘,一点都没有武将的豪爽。汉王不喜欢这样,可却不得不尊敬身边这位第一谋士。要夺得皇位,光靠一群武将出生的靖难功勋可办不到。
水叶先生打开了他随身的铁扇,自信地扇动着,说道:“打蛇打七寸,解缙此人正是汉王您的头号敌人。而他的种种作为已经引起了很多靖难功勋的不满,皇上也是一样。如果不是为了修书,珍惜解缙那满腹经纶,皇上早就动手了。如今这事虽是一件小事,却有大文章可以用。汉王只需将解缙二管家欺压功勋子弟这事广泛散播就会得到极大的好处。至于欺压的是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尽量模糊,只需要让全南京城的人知道,解缙家的二管家,气焰滔天到可以拦路欺压功勋子弟即可!”
“妙啊!”水叶先生说完,汉王当下拍手赞扬。
“京中功勋早已对解缙的种种作为十分不满。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竟然与靖难功勋们平起平坐,功勋们与孤可都是一枪一刀满身伤痕拼下来的富贵!他只靠一张嘴皮子便成为文臣之手,还力压武将,这口气很多人咽不下。如今,一个二管家就可以欺压功勋子弟,那日后还能了得。城中功勋势必将矛头全部指向姓解的!只是,先生,光这样还不能置解缙于死地!”
汉王恨解缙这个太子党第一功臣入骨,太子他暂时动不了,可解缙此人必须除去。
“没错,这只是前菜,主菜要等到安南之战后续更多的战报送来。安南之战,大明必胜!”水叶先生又卖关子了。
“先生,你就一次说清楚好了!”汉王有些忍不住了,这样说话很累。
“呵呵,南安之战,明军必胜。只是南安之地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征服的,大战一起各种消息都会送到京城,而解缙这个人也不是一个轻易服输之人。大战之前他就反对朝廷出兵安南,大战一起只要不利的消息一多,他必会再次上表他反对出征安南的意见。汉王千岁可命人将大量前线不利的消息透露给解缙,然后再秘告皇上,解缙想要串联大臣说服皇上撤兵安南。如此一来,已遭靖难功勋厌恶的解缙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而皇上也不会再忍耐解缙留在京城,必将他派往地方!”
听完水叶先生之计,汉王点头微笑。等解缙倒了,没有这个太子党第一功臣在,接下去就轮到太子了。只是,汉王依旧有些不满,他说道:“只是逐出京城,便宜他了!”
“这点汉王可以放心。一个从权力巅峰跌下来的人,是不会甘心的。他越不甘心,只会让皇上越厌恶,到时他就是汉王打猎的猎物,一头自己跳进陷阱的蠢猎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