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臭小子闹官场-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皇帝在北方担任镇北王时,看到魏国日衰,心情相当的复杂,他看到汉朝虽然现在疆土不多,但文化发达,官制严谨,选材制度更是打破成规,避免任用私人之弊,广纳贤才,这些迟早会给汉朝带来强盛。于是就派当地的很多读书饱学之士,专门研究大汉的文化,并在自己的封地上推行。大约十年之后,汉朝世宗皇帝即位,任用少年大将军关世杰起兵讨伐大魏,而此时宁国、西楚也趁势动兵。高祖皇帝知道大魏灭亡只是迟早的问题,不愿做陪葬品。于是联络当时大魏的大将军建立新的魏朝,这就是现在的我朝。新朝建立后,汉朝本想继续出兵,但可惜的是宁国与汉朝在疆土上产生了矛盾,碰巧大将军关世杰又死了,朝中出现无大将局面,便举行和亲政策,而我魏朝与汉朝则有姻亲之缘。冷相说我朝音乐有抒发情感之音,说的不错,那是怀念故国和引咎自责以及向往当初大魏强盛之情。”
听她这么细说,冷无为才明白,原来北魏并不是大魏快灭亡时,才迁都到北,形成新的朝代,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高祖皇帝还真的是个有道明君。
张锐也不仅唏嘘,道:“是啊,故国的怀念是很难让人忘怀的。但现在只有考虑眼前才是最有意义的。想我宁国论文化比不上汉朝、论富裕比不上西楚、论地势险要也比不上北魏和西商,要想保国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征战、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样才能守住基业。很多人以为宁国是个好战之国,其实是在误解我们,如果宁国一但忘记怎么去作战怎么去打仗,那亡国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冷无为看到自己一席话,引来这么多的感慨,不由笑了笑,道:“哈哈……,我看二位是多虑了。翻看历史那个朝代是永垂不朽的,就是我大汉朝也是在以前别的朝代亡国之上建立起来,虽然已经经历几百年,但每个当政者都会考虑怎么保住得来不易的江山。但这又能维持多长时间,搞不好什么时候出了个昏君,前代的努力都白费了。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在做好份内的事情而已,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也就下去了,那时候还担心什么安危社稷。我的想法就是,该咱们做的,咱们就努力把它做好,不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也算心安了。要做圣人,忧国忧民,我还达不到那个境界啊。”
一席话说的旁边的呼延烈笑了起来,“这就好象在赌钱,赚一把是一把,不考虑后面是输还是赢,只要图的其中的快乐也就是了。冷相话里说的道理也让我轻松了不少啊,就是以后在沙场上战死,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也就无憾了。”当下喝干一杯。
张锐呵呵笑道:“冷相说的可真是潇洒,但也很透彻,今后的事情可不是咱们现在就能预料的。与其今后忧患社稷,还真不如现在就做好自己该做的,冷相的为官之道,真是是很轻松啊,说的我们也跟着轻松起来。”
柔云公主不说话,或许因为自己是皇室中人,无法接受冷无为的论调。
冷无为笑道:“其实做官有难有易,就在于自己怎么想了。我呢,以前想当官,可当官是为了什么呢?说起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只为能娶到心目中的女人。可当了官之后,就发现一切都变了,身上的担子重了,与人说话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了,一大堆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全部砸了过来,什么言论什么流言都出来了。当你做的好时,他们会夸奖你,但你做的查的时候,或者就有件事情不公平,那后果肯真是难说了。好在我早就想的明白,是难是易只在于你自己,难的是自己,易的也是自己,何不选容易的呢?”
张锐笑道:“冷相说了自己的事情,那我也说我吧。我以前也只是读了点书,有点学问和思想而已。宁国是不开科取士,只是每年一度会选拔人才。我呢,也是碰运气的情况下,当了官,受了皇上的器重。跟着皇上的脚步走,不在乎到底自己是怎么想的,而重视皇上是怎么想的。这个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的是难啊。对内要努力个各派修好,对外要时打时拉,对皇上要表足了忠心。明明有时候自己并不想杀那个人,可自己却硬是要下毒手,这样的官当着累啊。但有时候也有不累的时候,看到百官臣服于自己的脚下,那感觉真的很舒服,很自豪,看到至亲好友,因为自己而有了荣耀,那光荣那体面……,也就在那个时候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这官到底是干什么的。”说着喝了一杯酒。
他旁边的上官南有些惊讶,平时相爷从来不怎么多话,尤其是和外人说话,可今天当着两国首席大臣的面,竟然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而一点都不警觉,真有一点不可思议,他看了看笑着喝酒的冷无为,他的自然、随意、亲和,或许真是这样的人才让相爷不知不觉的打开心房。
歌舞还在继续,可已经没有人再注意了。冷无为和张锐喝的有些醉了,冷无为是因为昨天喝的实在是太多,而张锐酒量本来就很小,加上二人一唱一搭,到最后就连自己说什么也都不知道了,在宁国张锐是相当克制的,也从来没有人让他失态过,可今天他遇到了冷无为,一个和他处境一样,却有不同心态的人,彼此都了解自己的无奈,彼此都了解就是自己想安稳的生活,可这个位置断然不会允许。
其他大臣也喝的够戗,紧跟着和冷无为胡侃起来,说的话渐渐的也让柔云公主待不下去,最先离开了酒楼。紧跟着上官南扶着张锐也退出了酒席。其他官员不胜酒力在人的搀扶下也退了出来,最后只剩下冷无为和呼延烈趴在桌子上。
本来好好的一场庄重的夜宴,就这么不了了之………
“相爷,您好些了没有啊?”上官南倒了杯醒酒茶过去。
张锐接过喝了一口,长呼了一口气,突然道:“绝对不要小看这个冷无为,上官南你是不是以为刚才老夫醉了?”
上官南没有说话。
张锐笑道:“你错了,这小子的确有点人格魅力,说的也都是心里话。而我也说的都是真话,但你要知道要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真话去试探一个人,从他说的话里去感觉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那功夫不是去品味话里的意思,而是去感觉其中的那份说不出来的味道。真话的魅力在于不需要掩饰,今天是我和他第一次交锋,他的城府很深啊,不下于老夫,一个这么年轻的人却有这么深的城府,这难道不可怕吗?刚才在酒席上,他大谈个人感怀,抒发胸中的情感,可以看出他对当官的态度。但你要知道,他那样的人说归说,做归做,一个能在两朝皇帝还能倍受器重的人,这样的人本身就很不简单。这个回合,虽然我和他不分胜负,但彼此也都有些了解。真有些怀念啊,他太像我年轻的时候了,该做的时候绝对不会手软……”嘴角露出欣赏的微笑。
汉朝大臣落榻之处,冷无为是被抬回来的,可一到房里,立刻像换了个人一样,双眼放光,坐在那里沉思琢磨。马娉婷端了杯茶过来,看到他感到有些奇怪,“怎么,你没有喝醉吗?”
冷无为拉过她的手,让她坐到自己的腿上,屋内只有他们二人。
“想让我醉,也得看我愿意不愿意。这个宁国宰相到底不是一般的人物,我出招他也还招,他知道我心里想什么,真的是一个老狐狸。”
马娉婷有些不明白,道:“不就是多喝几杯酒吗,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啊?”
冷无为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事情你不懂,因为你没有当到我这份上的官。他虽然厉害,可惜他毕竟太老了,迟早要先我而去,就这一点我比他强。有他在,我大汉就不能图宁一分便宜,这个老狐狸……”也笑了起来,大有惺惺相惜之情。
因为他们都是一种人,一种只看现在不看未来,只知道自己怎么做,不问别人怎么做的人,社稷与百姓对他们来说,未必真的很重要……
第二百七十三章 谈判
大汉永元三年一月三日,汉、宁、魏三朝正式举行会谈。
会谈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分清各国职责;第二,救援配合;第三,计划拟订;第四,谁为三军统帅;第五,后勤补给问题;第六,三国边关贸易。除了这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磋商。
作为大汉的谈判大臣,冷无为毫无疑问要代表大汉的利益,首先重视的就是在各国职守上,他要求既独立又要互相配合,这个观点是他最为坚持的。而张锐则坚持必须统一,必须有一人主军,而北魏则不说话,对他们来说统一有统一的好处,独立也有独立的优点。
在这个问题上,冷无为始终不肯让步,一旦让步就等于把大汉的军队交到别人的手,这亏本的买卖他绝对是不干的。两人在第一个问题上争吵半天,丝毫没有任何的进展。
张锐也看出来了,冷无为是始终不会松口,现在唯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撇开第一个问题,谈第二个问题。
冷无为看张锐做出了让步,同意有条件的独立,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他自然也退了一步。在救援配合问题上,也做出了些让步。
统一计划的拟订,由冷无为提议,在决战未到之前,各国应该按照各国的作战计划。三国统一制定计划应该放在毕其功于一役上,以免统帅无能累死三军。这个要求得到了北魏柔云公主的赞同,她相当明白,一旦制定统一计划,北魏是不可能担任三国统帅的,如果那样计划让北魏起全兵抵抗,自己国家吃亏最大。
张锐暗自恼怒,没有制定统一计划这个条件,就算把三军统帅的位置弄到手,只要他们不认为是最后时刻,照样没有任何权力。他断然不肯在这方面让步。
于是三国就此问题陷入僵局。
大汉永元三年一月二十日。已经拖了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三国不断的协商、退让、妥协。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张锐在冷无为和柔云公主的一致反对下,到底还是同意最后决战制定统一计划,但什么时候是最后决战的时候,三方就这问题达成了妥协,基本上同意张锐所提的观点。
三方此后主要针对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救援,这个问题相当的复杂,既要根据当时情况又要注意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否则救援不成,反把自己也给卖了。
谈判结果如下:第一,在未决战之前,三国可按本国国情,军事上行使独立的权力,在必要时给与盟军以支援;第二,在遇到他国遭受到侵略上,作为盟国必须给予有力的支持,无论是粮草还是军力上,都要给予支援;第三,三国统一制定作战计划前,战局必须达到三国各统帅认为已经到了最重要的时候,三军才能合一,才能组成最高统帅部,制定统一计划,如一国不同意,则不能合并;第四,在三国统一统帅的选举上,由组成最高统帅部一致选举,现暂时搁下;第五,在后勤补给问题上,三国形成不设防路线,可随意提供友军补给路线,;第六,为增强各国的友谊,三过增开四道通商口岸,互通有无。
此六条为三国同盟的基础,这协议中,张锐看重的是三国统一计划制定和统一统帅,但在协议中都被搁浅,就是统一计划制定也必须三国统一认可,否则依然不行,这让他多少有点委屈,最后不得不在军事配合上,要求大汉承担更多的义务,而北魏也支持他的观点。冷无为讨价还价,才达成最后的协议。
不过这协议终究是达到了冷无为的目的,在军事上独立,在政治上合作。
而柔云公主也完成了她的使命,确保北魏在自行独立的权力上又能得到两国的援助,这次谈判她显示出她高明的政治手腕,在两强争执的情况中,以机敏的嗅觉抓住为北魏多争取好处的机会,也在张、冷二人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从中斡旋,使谈判顺利进行。
永元三年二月一日,三国谈判大臣正式各自回国,同盟关系也从三人离开的第一天起,正式确立。
“总算是结束了,和那个老狐狸谈判,还真是累啊。”冷无为懒洋洋地躺在马娉婷的怀里,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
大汉的护送军队浩浩荡荡地走在荒漠的草原之上,春天已经到了,有些草也开始出现嫩绿色了。
“这次谈判的结果,皇上会全部同意吗?”马娉婷有些担心道。
冷无为若无其事地笑了笑,“他有什么不同意的,看到这些条件他都该偷笑了。承担过多的义务,可惜的是我大汉军队离前线太远,就算我们看到危机想去救援也来不及啊。原定计划还是没有改变,倒是宁国,恐怕是有苦说不出啊,他们太畏惧杨纯了,尤其是张锐,他几次陷害杨纯而没有得逞,如果北魏一败,在战略上就不再有后顾之忧,杨纯就可以大胆地西进,而对我大汉只要驻守够多的兵力,两方对峙就可以稳住局面。所以,这看起来我大汉承担的义务较多,可实际上,宁国自己要主动承担的义务比我们更多。他老狐狸碰到我也算他倒霉。”
马娉婷笑了起来,“你呀,就是一条狼,别人以为你是狐狸的时候,你却张大嘴要吃人了。”
冷无为翻起身来,一下子扑到马娉婷的身体上去,大叫道:“我是狼,一个要吃人的狼……”
正往西撤的宁国兵马,张锐沉着脸坐在马车里一句话也不说,看着放在身边的协议盟约,心里就很不舒服,在来之前的目的是一点都没有达到,如果按现在三国的军事实力,宁国在最强的,也是最有说话的权力,可偏偏让冷无为的独立军事路线给搅和了,想想就气人。
“相爷,这和约咱们要不要遵守啊?”身边的上官南担心的试探道。
张锐叹一口气,道:“当然要遵守,这次谈判的两个人都不简单啊,他们是吃准了我必须要抵抗杨纯的心理。等战事结束后,看我不收拾他们,谁也逃不掉……”他忘了,忘了自己现在的年纪了……
永元三年二月十日,冷无为一行人到达京师……
“哇哇……”
“生了,终于生下来了!”
“哈哈……,我冷无为也有后了!”
这一天真的是好漫长的一天,一早起来,苏雨馨就感到腹痛,本想克制站起来,但只觉肚子里突然疼痛的感觉越来越大,立刻满头大汗。
这消息立刻就传到杨雪儿那里,算了一算日子,现在是四月份,正好是孩子要出生的时候了,忙把早已经备好的产婆找过去。
由于是第一胎,孩子生下来实在有些困难,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苏雨馨嗓子都喊哑了。
而刚从宫里出来的冷无为,一听小寇子来报喜事,忙赶了回去。刚到内院,就听到亮丽的嗓门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时候产婆出来了,笑着向他们道喜,“恭喜相爷、夫人,贵府添了一千金。”
“好好好,来人啊,给我重赏产婆。我有一个女儿了,我总算有自己的孩子了,真他娘的痛快!”冷无为笑着合不拢嘴。
杨雪儿高兴着走过来,“瞧你高兴的,不知道这孩子取什么名字好,相公你看呢?”
冷无为干咳一声,道:“这讲学问的事情你怎么问我呢,你和雨馨商量就是了嘛。女儿,我的女儿,我一定要让她出类拔萃,让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跟我一样,哈哈……”
杨雪儿一听,就假怒道:“去去去……,以后这孩子我和苏姐姐来带,不要你管,免的把我女儿给带坏了。”
第二天,朝中官员知道冷无为添了一千金,纷纷跑来恭贺,杨公府自然是大摆宴席。冷无为更是抱着宝贝女儿应付那些官员,还提议要让女儿也来喝一点酒,吓的杨雪儿,忙把孩子带下去,还踩了冷无为一脚。
义亲王、廉亲王也都来道贺,小顺子带着皇上赏赐的礼物也过来,并策封为郡主。要知道只有王爷家的女儿才能策封为郡主,可见明宗皇帝对冷无为多么器重、抬举。
宴席罢后,小顺子留了下来。冷无为知道他有事情,把他领到书房里,把门关上。
“皇上又出了什么难题啊?”
小顺子喝着茶,刚才他帮着冷无为也应付不少敬酒,笑道:“还是相爷知道皇上的心思,皇上最近有个偏头痛,我琢磨着皇上是想把云川的避暑山庄重新修盖一下,相爷您看……”
冷无为还当什么事情呢,道:“你回去转告皇上,这事情就不经过朝议了,我马上让工部的人去拟份草图,然后让地方上摊一点,不经过国库。这事情问题就结了,你看如何?”
小顺子伸出大拇指,赞道:“还是相爷有本事,上次皇上主动找刘大人谈这事,还拿太后为挡箭牌,你猜这么着,刘中堂居然当场拒绝,还说了很多历史典故,皇上也就不好再提了,您看这事……”
冷无为拿出一些银票,塞给他道:“以后像这样的事情,你就让皇上托个话给我,只要是和银子有关的事情,不是什么难事,我都能糊弄过去。”
小顺子也不客气的收下,笑道:“那我这就回去禀报了。”忽然想起什么来,道:“哦,对了,高顺让我问相爷有关文静公主的事情,说是太后的意思,相爷可知道其中什么意思吗?”
冷无为当然知道,“哦,这是我答应太后的事情,你见到高顺就说,我立刻就忙这事情,绝对不含糊。”
小顺子点点头,离去了。
他一走,冷无为就坐下了,看了看大汉地图,琢磨开了,喃喃地道:“其他地方税收都很稳定,要想从中弄银子,御史言官不说话才怪呢。只有南李那两省,税收不大稳定还有占据北魏的税收也没有个准数。看样子只有从那里弄银子了。地方上也自然要摊一点,天龙省和扬苏省也要摊一点,顶多让他们多报些损失而已。”
皇宫大内。
“皇上,冷相爷一口就答应了,还说以后这样的事情您托话给他,他自然帮皇上办的周全。”小顺子笑着回道。
明宗皇帝有些惊奇,“他就什么话也没有说,也没有问?”
小顺子笑道:“皇上,冷相爷是乖巧之人,他和刘大人他们都不一样,他眼中只有皇上,没有朝廷也没有什么江山社稷的责任,只要皇上交代下来的事情,他一定想尽办法办好。还说了,为怕朝廷官员多嘴,打算这些银子就不动国库的,让地方上拿一点出来,也就够了。”
明宗皇帝有些不乐,道:“你就没有和他说说重修的规模?地方上出点银子哪够啊?”
小顺子笑道:“他说了让工部也画个草图,让皇上先过目,他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不是装修一下就行的。”
明宗皇帝笑笑,不再说话了,道:“今天到明妃那里吧,太医说他最有生太子相。”
“皇上起驾,摆驾明玉宫……”
坤宁宫。
“什么,皇上又到那贱人那里去!气死哀家了。”皇后眼睛发红,摔杯子砸花瓶的。
旁边的太监吓的跪在地上,“娘娘息怒,娘娘息怒……”说着打手势让旁边的太监宫女都下去。
“小德子,你给哀家想个主意,绝对不能再让那个贱人再这么得宠下去了。”皇宫虚着眼睛,狠狠地道。
小德子有些难以开口,“娘娘,这事情急不得,那明妃身后是有背景的。”
“什么背景,她的背景哀家早就已经查过了,她只不过是个七品县令的女儿,听说刚提了知府。而哀家的父亲是孝文帝时的功臣,爵位是一等公,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亲朋好友也在朝廷里当差,地方做官,她那点背景算得了什么?”皇后自傲道。
小德子担忧道:“皇后,奴才说的不是他那个父亲,而是另有其人。奴才听说明妃娘娘和如今的宰辅冷相爷有亲戚关系。而且顺总管对她也多有关照,否则她不可能爬地怎么高。顺总管和冷相爷是什么关系,宫里的人知道,朝廷里的人也知道。刚才我还听说他去了杨公府恭贺冷相爷添千金,皇上还封了冷相的女儿为郡主,这是多大的恩典啊。而且又巧的是,他一回来,皇上就去明妃那里,这里面没有猫腻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皇后突然坐了下来,面色担忧道:“这怎么可能,她的后台居然是冷无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冷无为这人哀家一直都很注意,没有见他与后宫有来往啊。小德子,你快点查清楚,明妃与冷无为到底是什么关系。”
“奴才遵旨!”小德子阴沉地答道。
冷无为做梦也没有想到,后宫争风吃醋的风云居然把自己给牵扯上来,现在他还逗女为乐呢。
第二百七十四章 后宫风云(一)
大汉皇宫。明玉宫,此处正是最近非常得宠的明妃的寝宫。
说来这个明妃的经历也算是比较坎坷,她是在德武年间入得宫,成为秀女。此后到侍膳间当差,一直没有受到先皇的注意。到了明宗皇帝的时候,她便不在侍膳间当职,调到其他地方。当时明宗皇帝为了皇位之争,弄的是焦头烂额,日夜难眠。在一天的夜里,明妃遇到了穿着睡衣的皇上,看他愁眉苦脸,不停的唉声叹气,在灯光昏暗之下,好心地安慰了几句,没有认出他就是当今的皇上。而当时皇上受到极大的震撼,看着在黯淡的月光照射下的清秀、成熟的美人,便把她立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