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魂-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人脱逃之说,是属于寓言范畴的”,普特卡默说。能同样接近希特勒的人们也确信,是他对英国人的爱使他怜惜他们的。
    “作为一个个的英国人,他们的鲜血是宝贵的,不能让它流”希特勒曾经说过:“无论是在种族上还是在传统上,我们两个民族都相同。即使我的将领不明白这一道理,这历来是,现在仍然是我的目标。”有能耐的外国观察家相信这一理论。例如,弗朗斯瓦。本塞就认为,希特勒从不愿与英国开战——只想让他们中立。
    在敦刻尔克陷落的前夕,希特勒离开了“岩巢”。在离开前,他指示要将“岩巢”完整保存,作为“全国的纪念碑”。“岩巢”里的每间房子都得按原样保存,每个名牌都得留在地板上。元首司令部被迁至比利时的一个小村内。这个小村名叫布鲁里德贝希,靠近法国边境。当希特勒抵达那里时,村子已空无一人,村民已全部撤走。村里已建了个花园,还用沙子铺了几条路,但元首的地下碉堡里的水泥地仍是湿漉漉的。他给这个和平的景象取了个好战的名字“狼谷”——是根据他早年在党内活动时的绰号取的。
    至此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不但让比利时投降,且拒绝流亡。“我决定留下”,他对首相说。“盟国的事业已失败了。”这看来确凿无疑了:6月5日,德军以143个师的兵力转而进攻法军的残部65个师。守卫者的坦克为数甚少,且几乎没有空军掩护,而德军又在沿着长达400英里的战线向前推进。在巴黎,绝望的雷诺向罗斯福呼吁,让他派“足以遮天蔽日的机群来”——之后,他便卷铺盖走了。
    对希特勒这边而言,这正是参战的良辰吉日,墨索里尼表示愿意参战,但他的盟友却劝他等一等,待德国空军将法国空军消灭后再说。意大利总理无奈,只好耐住性子,等到6月10日。他的解释信充满了高度信心,却惹得希特勒讽刺挖苦。“过去,我常常不明白他何以如此幼稚”,元首对其将领说。“这封信证明,在政治问题上我将来必须对意大利人多加小心。很明显,墨索里尼把此事看作是在罗马大街上散步一般。”意大利人会感到吃惊。”开始时,他们胆小如鼠,不敢参战;现在呢,他们却迫不及待,想分享战利品来了。”
    拂晓,意大利以32个师的兵力进攻法国南部。法国守军只有6个师。但意军作战不力,前进的速度只能以英尺计。至此,法国北部战线的两端均已崩溃。德军于14日上午开始进入巴黎。德军B集团军司令冯。包克将军,乘坐联络飞机来到巴黎的凯旋门,刚好赶上接受首批尖兵的敬礼。在现代战争史上,战役的指挥官赶在部队前头,先行抵达目的地的情形不多,包克便是其中之一。德军进入巴黎,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游行。包克竟有空去拜谒拿破仑墓。在里茨吃完午饭后,他还去商店买了点东西。
    在“狼谷”戈林正在劝说希特勒对英国轰炸德国居民区进行报复。他们在村子的广场谈话时,瓦尔利蒙上校偶然听到戈林宣布,他无法再容忍英国人的这些暴行,要“用十颗炸弹回敬英国的一颗。”然而,希特勒却纹丝不动。据瓦尔利蒙回忆,他当时说:
    “很可能,敦刻尔克一役将英国政府吓破了胆,使它暂时昏了头脑。英国轰炸平民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国轰炸机的瞄准器不准,又由未受过训练的机组驾驶。不管属何种情况,我认为应先等待,然后再采取反措施”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六百九十九章 法国的投降和海狮计划
    第六百九十九章法国的投降和海狮计划
    1940年6月5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赶在德军凶猛的钳形攻势将他们包围起来之前撤离了这里。
    海滩上到处是英国人丢弃的弹药和溃退时扔下的杂物,其中有士兵们蹚水奔向救援船只时丢掉的数千只鞋,他们骑到海边来的数百辆自行车,排成一列列长阵的卡车和大炮,一堆堆步枪,还有堆积成山的罐头食品。在寒冷的晨风中,到处都飘着碎布片和雪片般的军事文件。
    那两个德国人走到了一堆装荡荡酒和威士忌的空酒瓶前,这是军官们吃完后扔下的。无疑,英军在等待援救时曾痛饮了一番。那两个德国人中有一个是德国空军参谋部的霍夫曼。冯。沃尔多将军。他用脚尖踢了踢一只酒瓶,挥手划过这一片废墟。
    “这里就是埋葬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希望的坟墓”他说道。随后,他又鄙夷地指着酒瓶说:“这就是他们的墓碑”另一位军官摇了摇头。此人矮小肥胖,制服的胸前佩戴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得的勋章,那双黑黑的小眼睛透着一副惯于颐指气使的神情。他就是恩哈德。米尔契将军,德国空军里那位以自我为中心但却相当能干的军官,他是空军司令、陆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的副手,而且还是空军的监察长。
    透过晨雾,米尔契凝望着沉在浅滩上的英国船只和他周围那片英**队留下的狼藉,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一点他的同伴那种得意洋洋的表情。“他们的希望还没有被埋葬。”他说道。然后他稍停顿了一会儿,几乎是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没有时间可浪费。”
    就在同一天,米尔契参加了空军元帅戈林在他的装甲列车上召集的一次德国空军总司令部的会议,列车就停在离敦刻尔克几英里处的地方。与米尔契一同坐在会议桌周围的还有艾伯特。凯塞林将军、雨果。斯比埃尔将军以及汉斯—雨尔根。施登夫将军,他们分别是德国空军第二、第三和第五航空队的司令,另外还有戈林的参谋长汉斯。耶舒昂纳克将军。
    戈林神采飞扬地拥抱他手下的将军,拍着他们的后背,绕桌走了一圈,然后坐到首席的位置上对他们讲话。他首先告诉大家,法国方面的某些消息媒介已开始试探停战的条件了,接着他又说,英**队在遭受了德**队如此“沉重的打击”之后于敦刻尔克被歼灭,他和希特勒不知有多么高兴。
    米尔契一怔,“是说英**队?”他插话道。他说,据他在敦刻尔克所看到的情况,英国远没有被打垮。他数过,那里大概有二、三十具士兵的尸体,而英军的大部分人马都完好无损地逃掉了。
    “我承认,在三个星期内就将他们赶出法国,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它对英国的傲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米尔契说:“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几乎把他们的全部军队都撤过了英吉利海峡,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带着战争差不多已结束的想法来召集这次会议的戈林,被米尔契的一席话说得垂头丧气。他问他的这位监察长:你认为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米尔契强调说:“我强烈要求立即将现有的全部兵力调至英吉利海峡沿岸攻占大不列颠不容拖延,元帅先生,如果你给英国人三四周休整的时间,到那时就来不及了。”
    戈林对这项建议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短短的一句“这不行”。但是,随着会议的继续进行,他开始转向米尔契的观点,几小时之后,一项计划终于形成了——一个发动不列颠战役的计划。
    第二天,戈林就来到了希特勒设在比利时一个村庄里的临时指挥部。这个名叫布鲁利勒佩奇的村子与法国隔界相望。在把空军将领们详尽讨论过的那项计划呈交给希特勒时,这位空军元帅显得信心十足。显然,他已接受了攻占、征服英国就能迅速结束西线战争的观点。
    “我的元首,”戈林说道,“这就是胜利的蓝图”
    如果能赶到英军喘息过来之前就以极快的速度执行,这项计划的确不错。它拟以空降兵入侵,先以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大举进攻英国的南部沿海。
    在飞机袭击的掩护下,伞兵部队将在英国本土着陆,并夺取一个机场。紧接着用容克军用运输机进行穿梭运输,运送由德国陆军调入空军的五个精锐师:这些士兵将呈扇形散开,像丛林野火一样遍布英国农村。
    除了地面上可能遇到的抵抗之外,这项计划还考虑到了其它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要使英国人屈膝投降,不仅要把他们的飞机从天上打下来,而且还必须封死他们运送食品的海路,并使他们的港口陷入瘫痪,这就意味着要解决在世界上仍是最强大的英国海军。
    但戈林预言,德国的入侵将使大英帝国在北海和地中海的战舰离开现在的位置,而且还会调动英格兰斯卡帕湾重兵把守的大本营里的军舰,迫使它们开足马力驶向英吉利海峡。这样,全部皇家海军将集结在这条狭长的海域。与此同时,全部的皇家空军也将在战场上空露面。
    因此,戈林接着说道:“这将使我能够以德国的空军不仅摧毁敌人的空中力量,而且也能消灭他们强大的海上力量。”
    戈林也不得不承认,这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血腥战争,双方都将付出很高的代价。但他解释说,当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留在海峡另一边作后备的来自陆军的另外五个师将发挥威力。戈林预言,只用这“一点点”增援部队,“我们就能最后见分晓——那时英国就是我们的了。”
    他最后强调道,要取得这次能使德国打赢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战争务必立即打响——就在这几天。一定要趁他们尚未从比利时和法国之战的惨败中爬起来,趁那些从敦刻尔克撤走的英国远征军仍然士气低落,缺乏武器装备。
    “我等待着你的命令,我的元首。”戈林带着自信的期待说:
    如果希特勒当时愿意听听英国的声音,那么他就会清楚英国人抵抗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刚就任首相不久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对国会发表的一篇演说中就表明了这一点。他作这篇演讲时,从敦刻尔克溃退下来的最后一批英国士兵还在逃命。丘吉尔说:
    “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着陆点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上战斗;炮兵们将在山林里战斗。我们决不投降”
    希特勒自称他不愿意羞辱西方联盟中的那一半英国人,但这一点并不惠及联盟中另一个主要的伙伴法国人。
    敦刻尔克胜利刚过两个多星期,法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就在德军闪电战的进攻下崩溃了,一个以八十四岁的亨利。菲利普。贝当元帅为首的新政府请求停火。为了将这次停战变成法国的一个民族耻辱,希特勒下令谈判将在贡比涅森林中进行,地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的密使接受战败的那节火车车厢。当贝当的代表听着停战条件的序言时,希特勒坐在1918年胜利的盟军司令斐迪南。福煦元帅曾坐过的那把椅子上。
    6月22日,法国在投降条件上签了字。那节车厢在一片欢庆胜利的气氛中运往了柏林,那个为1918年的停战签字仪式而立的纪念碑也被德国工兵炸成了碎片。
    第二天,希特勒仔仔细细地游览了一番巴黎,那里的公共建筑上空飘着一面面的卐字旗。
    法国失陷之后,德国的战争机器突然变得“温和”起来了。德国的士兵在多威尔和勒杜盖英吉利海峡的岸边洗澡,他们光顾那些挂着“此处说德语”的牌子的饭馆和咖啡馆,而几周之前,同样是这些饭馆和咖啡馆,挂的却是“此处说英语”的牌子。
    有一些有影响的英国人认为与德国讲和的时候到了,这些人并不全部是胆小鬼或叛国者。英国朝野许多讲求实际的政治家分析了英国的处境,他们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全,而是害怕一场拼死的决战会牺牲无数的生命,带来触目惊心的破坏。而且,他们认为英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机会极小。
    如果选择同希特勒讲和,就意味着承认他对欧洲大陆的统治,而且还要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手中夺来的海外殖民地归还给他们。
    欧洲几个中立国的首都都有这样的传闻,风是纳粹的外交官们放出来的。据说,希特勒是真心真意地敬慕英国人,敬慕他们的帝国和文明。作为盎格鲁—撤克逊人,他们符合希特勒有关优秀民族的标准,他不想消灭他们。
    6月底,德国方面试探和平的建议通过各种中立的消息渠道传到伦敦:梵蒂冈通过它在瑞士的教皇使节发去了一封询问信;瑞典国王也亲自要求英国与德国和解;在西班牙,纳粹的密使正在直接与英国大使塞缪搦。霍爵士会谈。
    在官方,丘吉尔首相坚决反对这些建议。正如他友给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的回信中所说的:“甚至在对这和谈要求或建议作出考虑之必有,德国就必须用事实而不是空话作出确实的保证。它必须保证恢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尤其是法国的自由和独立生活。”
    实际上,丘吉尔正争取时间。农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退伍的老兵以及地方上其他一些国防志愿人员都聚集到了国防军的行列。他们正在英国的一条条道路和五千英里的海岸线上巡逻,手里拿着狩猎用的武器,老式的步枪,甚至还有草耙和高尔夫球杆。在他们得到正规的装备之前;在敦刻尔克撤回的士兵和其他正规军重新武装起来之前;在防御工事筑牢、坦克陷阱挖好、海边的地雷埋好之前;在皇家空军以更好的飞机和飞行员加强实力之前;每赢得一天都是珍贵的。
    丘吉尔对待希特勒的和平方案的真正态度已不容置疑了。一天晚上,他召集了一次帝国参谋部会议,会议是在那迷宫般的地下总部一间空房子里进行的,此处有白厅“地洞”之称,离国会和政府办公楼很近,当首相走进来时,已聚集在那里的将军们和内阁大臣们都站着静静地看着他,此刻,人们只听得见排风扇往这间沉闷的屋子里输送空气的声音。他站住了,从嘴上拿下了那只雪茄,用它划过这个简陋的防空洞,然后指着会议桌首席位置上放的那把木椅。
    “我将在这间屋子里指挥这场战争。”他宣布说:“如果我们受到入侵,我就坐在那里——那把椅子上。”他把雪茄放回到嘴上,吐了一口烟,然后接着说道:“我就坐在那里,直到德国人被赶走,要么直到他们把我的尸体抬出去。”
    7月初,希特勒认为英国人会恢复“理智的自信心”开始渐渐消失了。与他所预料的相反,他们在敦刻尔克失利后并没有被惊恐和混乱所困扰;他们的确充分地利用了撤退后的间歇时间;他们加速了飞机、坦克和其它武器的生产,这将使他们的岛国壁垒森严。
    在希特勒眼里,丘吉尔是一个喜欢大喝白兰地的农夫,而那些辅助他统治英国的人则是顽固不化的傻蛋。在去年9月战争爆发以来的十个月里,德意志帝国的武装力量已将从波兰的布格河到法国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整个北欧纳入了德国的统治之下,而海峡那边的人却偏偏无视这一现实。
    如果英国人坚持拒绝讲和——就像希特勒在给他的轴心国伙伴墨索里尼的一封信中说的,对他的“如此不给面子”——那么,他们就必须承担这样做的后果。
    7月22日,一份发给德**官的绝密命令宣布了“元首”的决定:
    “鉴于英国不顾自己军事上的绝望处境,仍然毫不愿意妥协的表示,我已决走准备对英国登陆作战,若有必要,即付诸实施。”
    这项命令还说:
    “这次作战行动的目的是消除英国本土这一对德作战的基地,并在必要时全部占领该国。”
    尽管这项指令把继续战争的责任推到了英国身上,但关键的字眼是“若有必要”。希特勒仍在期待着英国人能认识到他们的困境并接受他的意见。
    为这次作战行动所选的代号是“狮子”。不久又改为“海狮”。
    这个名字并不隐蔽,即使是最不在行的暗探也会看出,这里的狮子是指英国的标志。
    反正保密也是徒劳。英同已经在磨刀擦枪准备战斗了。与戈林和米尔契以空降部队入侵英国的流产计划相比,“海狮行动”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它的构想却庞大得多。它拟以多达250000名德国步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长达200英里的宽阔战线上登陆——从多佛尔海岸东部的拉姆斯盖特一直到怀特岛西部的莱姆湾。
    诸如布赖顿和福克斯通这样著名的地方将成为他们的登陆点,还有其它一些不大知名的地方。其中有佩文西。1066年征服者威廉就是以这里为登陆点成功地侵占了英国。
    只有少量的入侵部队是飞机运送的,大部队将由改装过的内河驳船、拖船、汽艇和较大的运输船运过英吉利海峡。他们将分三批到达,首先要抢占滩头阵地,继而向内陆推进;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切断伦敦与英国其它地区的联系。
    一旦占领了首都,另外一些事情就可以着手进行了:即由盖世太保逮捕2000名希特勒的首要敌人,从温斯顿。丘吉尔到演员诺尔。科活德;所有十七至四十五岁身体健全的英国男子都将被拘禁起来,最终运往欧洲大陆。
    然而,“海狮”计划的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否安全地渡过英吉利海峡。要确保这一点,就必须在突击部队的东西两翼部署大面积的雷区,以阻止皇家海军的有效进攻。当然,德国空军还必须打败皇家空军,取得制空权。
    在“海狮”计划的筹划者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持怀疑态度的人,他就是德国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元帅。令他忧虑的除了他的海军在挪威受过损失之外,主要是他身边的战略家们把“海狮”行动仅仅看作是一次渡河计划,只不过这次宽一些罢了。他们似乎不懂得:入侵部队乘风破浪地渡过二十五英里的通常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本土与攻过半英里宽的维斯杜拉河进入波兰或从四分之三英里宽的莱茵河打进法国有着天壤之别。
    雷德尔的同事认为,一般的渡河作战他们已很熟练了,他们只需要对此作两处修改。首先是用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代替地面的炮兵;其次是让海军承担运输任务,而这通常是由陆军工兵完成的。
    对于这种轻率的态度雷德尔十分震惊
    本章节由3zcn书友上传   
第七百章 “海狼行动”
    第七百章“海狼行动”
    对于这种轻率的态度雷德尔十分震惊。
    他深知,由海路登陆这种作战方式,德军并没有仔细地训练过。而且他明白,他的海军并不具备保护和维持“海狮”计划200英里入侵战线所需的足够的船只。当他提出缩短战线时,陆军的将领们反驳说,这等于把他们的军队“直接送进绞肉机”。
    希特勒多少有点犹豫地作了一个让步,即战线比原定的缩短了一些,减掉了怀特岛以西的地区。
    德国陆军深信“海狮”行动能够成功,尽管雷德尔仍表示怀疑。但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勃劳希契将军和陆军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将军向希特勒保证,他们将全力以赴地执行这个作战计划。然而,他们也给自己留了一条便利的退路。希特勒同意,在海路入侵英国的战斗打响之前德国空军必须先削弱皇家空军的战斗力,并彻底摧毁英国的空中防御力量。
    然而,希特勒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实施“海狮”计划。他往往爱推迟作出棘手的决定,现在他打算给英国最后一次采取理智态度的机会。
    7月19日,他在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召集了一次国会会议。剧院的包厢里挤满了外国的外交官,他们听到的传闻说,今晚将提出一项最后的和平建议。
    希特勒在演讲中大力颂扬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已取得的胜利,在这个长篇演说的结尾,他提出了最后的和平建议。
    希特勒声称道:“此时此刻,我觉得在良心上有责任再一次呼吁英国政治家拿出理智和常识来。我认为我是有资格作出这种呼吁的,因为我并不是乞求恩惠的战败者,而是以理智的名义在说话的胜利者。我实在看不出为什么要把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
    希特勒指责说,和平道路上的唯一障碍就是温斯顿。丘吉尔这个鲜廉寡耻的“罪恶的战争贩子”。这个狂妄的丘吉尔以及他周围那些无知的傻瓜们正在欺骗英国人民,他们掩人耳目,不让人民知道一旦拒绝和平条件,恐怖将立即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希特勒的声音变得愤怒而强硬:“那些人已将这幢房屋糟蹋得东倒西歪了,而命运偏偏安排我来予以最后的一击,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十分难过。
    这一次丘吉尔先生也许会相信我的预言:一个伟大的帝国——一个我从来不想毁灭甚至不想伤害的帝国,将遭到毁灭。”
    那天晚上,德国的飞机飞到英国撤下了印着希特勒演讲全文的传单称:“以使你们了解你们的政府向你们掩盖的事实。”
    实际上,英国的广播已全文播送了这篇演说,随后立即见诸报端。就在希特勒结束讲演后不到一个小时,英国广播公司就作出了一个强硬的而且完全是自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